1、鐵塔基礎保護帽澆筑施工方案 編制: 時間: 編 制: 年 月 日 審 核: 年 月 日 批 準: 年 月 日目 錄1.編制依據12.標準工藝概述12.1擬應用的標準工藝名稱、作業地點及作業范圍12.2工藝特點13.作業前的準備工作和條件23.1人員準備23.2機械準備23.3材料準備33.4作業方法和程序交底43.5環境條件44.作業工序和方法54.1標準工藝工序之間的關系54.2每道工序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操作方法65.控制、補缺和糾偏重點措施86.質量驗收標準8 1.編制依據 1.1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33-2005 1.2110-500kV架空線路工程施工
2、質量及評定規程DL/T5168-2002 1.3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優質工程評選辦法(2011版) 1.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 1.5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50107-2009 1.6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 175-1999 1.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2006 1.8混凝土由水標準JGJ63-2006 1.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 55-2000 1.10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 107-1987 1.11關于強化輸變電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數碼照片采集與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質量2010322號 2.標準工藝概述
3、 2.1擬應用的標準工藝名稱、作業地點及作業范圍本作業指導書工藝編號0201010405,項目名稱是基礎防護工程,工藝名稱是保護帽澆筑;本工藝適用于地腳螺栓式鐵塔基礎,對塔腳及地腳螺栓進行防護。 2.2工藝特點 每基鐵塔保護帽在同一單位工程中均按統一工藝要求制作,做到統一美觀。 保護帽強度等級按設計要求執行,并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等級的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報告。 澆筑用模板采用統一定制的鋼模板。 保護帽頂面留有排水坡度,排水坡度以運行單位確定的坡度值為準。 保護帽一次澆筑成型,內實外光,杜絕進行修飾。 保護帽的每個面與基礎面保持平行,無扭轉現象。 3.作業前的準備工作和條件 3.1人員準備根據施工需
4、求配備專業抹面人員,以保證保護帽表面工藝美觀。表1 人員配備表序號人員配備人數工作內容備注1工作負責人1負責施工現場的全面工作.2安全負責人1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工作.3專業抹面工1負責保護帽抹面4施工人員6澆筑混凝土及養護等工作 3.2機械準備按單個作業組及人員配備情況,進行相應的機械及工具準備,以保障施工按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表2 機械及工器具配置表序號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模 板套4統一定制的鋼模2震動棒臺23臺 秤臺14水 桶5kg25料 框個36鐵 皮1.2*2m張27鐵 鍬把58脫模劑桶19抹灰刀把210搗固釬1m把211草 簾米按需配12塑料薄膜米按需配13鋼卷尺5米把13.
5、3材料準備澆筑保護帽所用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所有現場使用的材料必須經建筑試驗檢驗部門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1) 宜采用鐵塔基礎所使用同品種、同標號水泥。2) 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復檢報告且試驗結果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應對其品種、標號、包裝、出廠日期等檢查驗收。3) 每200t取樣檢驗一次。每批水泥到貨后必須經送質量檢驗單位檢驗合格后方可運至現場使用。4) 運到現場的水泥應選擇較高地勢堆放,下部襯墊隔潮,上部用防雨蓬布蓋嚴。5) 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或因受潮結塊,嚴禁使用。6) 不同品種、標號不得在同一個保護帽中混合使用。骨料砂石料在現場堆放場地應避開積水或雨水沖刷處。在運
6、輸、裝卸及堆放過程中應防止雜質混入,且堆放處應襯墊編織布與地面隔離。1) 澆注用砂宜采用中、粗砂,應與基礎工程中使用的砂一致,且含泥量不大于5%。2) 澆注用石應與基礎工程中顆粒級配等級一致的,且含泥量不大于2%。澆筑用水現場澆筑混凝土必須使用經采樣檢驗合格的飲用水或河溪水。3.4作業方法和程序交底作業方法模板采用統一定制鋼模板,并采取脫模措施。現場澆筑混凝土采用人工攪拌,人工振搗和機械振搗相結合施工方法。程序交底保護帽澆筑前,由技術負責人依據保護帽澆筑作業指導書、110-500kV架空線路工程施工質量及評定規程DL/T5168-2002及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優質工程評選辦法(2011版)對施工
7、人員進行交底,使施工人員明確各自崗位職責、任務分工及施工工藝要求。3.5環境條件保護帽澆筑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并簽字認可后方可澆筑。保護帽澆筑時的環境溫度應適宜,不宜在環境平均溫度低于5時澆筑,若澆筑需采取保溫措施。塔基處于酸、堿性地帶時,應預先采取塔腿周圍的除酸、堿措施。塔基處于牧區或村莊附近時,應留人看護,防止外力破壞。4.作業工序和方法4.1標準工藝工序之間的關系支 模有無不可修復問題有施工準備保護帽澆筑拆 模拆除保護帽無保護帽養護質量驗評施工完成模 板 找 正4.2每道工序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操作方法模板制作、支模及找正1) 保護帽的幾何參數的確定:以保護帽的寬度應保證塔腳板和地腳螺栓保護厚度
8、不小于50mm,高度應超過地腳螺栓50-100mm為宜并不小于300mm為原則,確定各種型號塔腳板的保護帽高度、寬度及排水坡度,做到工藝統一。2) 根據保護帽參數定制模板,模板應采用鋼模板且表面光潔。3) 支模前對地腳螺栓、螺帽規格、數量進行檢查,并復緊一次;檢查塔腳板與基礎面的接觸情況,如有縫隙應進行灌漿填實。4) 對基礎表面及塔腳板進行清洗。5) 以上工作完成后請現場監理進行驗收檢查,合格后留存數碼照片,照片按照基建質量2010322號關于強化輸變電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數碼照片采集與管理的工作要求進行拍攝,歸檔。6) 現場監理檢查驗收合格將模板內側涂刷脫模劑后進行拼裝找正。保護帽澆筑1)
9、按照配合比設計報告進行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攪拌應在鋪設的鐵皮攪拌平臺進行,避免混入土及雜物。2) 混凝土人工攪拌方法:先將砂與水泥倒在攪拌平臺,翻拌2-3次,攪拌均勻后加入水,繼續攪拌2-3次,攪拌均勻后投入石子,在攪拌數次,直到石子與灰漿全部攪拌均勻。3) 振搗從一角開始,沿模板一邊逐漸向前推進。先振搗半邊,然后再振搗另半邊,結合部分要重合。振搗器應“快插慢拔” ,振搗時間不宜過短,也不宜過長,一般搗固時間為2030秒,使搗固后的混凝土不再有下沉,氣泡不再出現,表面出現灰漿為止。對模板邊角應用搗固釬配合搗固,以確保混凝土密實度。4) 保護帽上表面在應在凝固前進行先收光3-4次,澆筑結束后先收光
10、兩次,2h后再細收一次。圖二 澆筑完成的保護帽成品拆模1) 拆模時間為:溫度15,24小時;溫度1015,48小時;溫度510,4860小時。拆模時應自上而下進行,敲擊要得當,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拆模后仔細檢查是否有飛邊情況,并及時處理。2) 拆模后及早清理塔腿及基礎表面的混凝土漿,以免造成二次污染。養護1) 保護帽澆筑完成后根據氣溫情況進行養護,炎熱的夏天應在保護帽抹面完成3小時后開始灑水養護;當氣溫在1525時,可根據情況拆模后進行灑水養護;當氣溫在515時,可在保護帽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并用土進行覆蓋養護;當氣溫在5以下且夜晚溫度在0以下時,必須采取冬季施工的養護方法。2) 當
11、進行灑水養護時,需用草簾覆蓋在保護帽上,保持濕潤。5.控制、補缺和糾偏重點措施5.1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材料采購,運輸,保管按規定要求進行,對于運至現場的材料進行質量檢查,經發現不合格或過期的材料應立即清出現場。5.2現場所使用的震動棒應定期進行檢查保養,并備用一套。5.3混凝土攪拌過程嚴格按投料順序及攪拌方法進行,并邀請現場監理全程監督。5.4個別塔腳板內側靴板影響,造成拆模后保護帽內側飛邊,拆模后應及時處理。5.5若因個別塔腳板上的防盜螺栓影響抹面時,可適當調節保護帽頂面排水坡度。6.質量驗收標準質量檢驗按110-500kV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3-2005)、110kV-500kV架空電力線路工程施工質量及評定規程(DL/T5168-2002)表中的檢查檢驗項目及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優質工程評選辦法(2011版)附表B-2-2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