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外用電梯防護架施工工藝.3四、安全注意事項.9五、吊籠墜落試驗.11六、升降機施工中的檢查與保養.12一、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2、建筑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215-2010)3、施工升降機安全規則(GB-T10052)4、施工升降機技術條件(GB/T10054-1996)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6、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7、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8、SC 型升降機使用手冊二、工程概況京貿二期 1 號樓,2 號樓為框架結構,地下1
2、 層地上 24 層。總建筑高度為 103.95 米。總建筑面積26304。1 層、2 層、3 層層高為 5.5 米。4 層、5 層、層高為 4.5 米。6 層至 13 層層高為 5 米。14層至 24 層層高為 3.1 米。13 號樓,15 號樓地下兩層,地上33 層,總建筑高度 102 米,總建筑面積 17116。層高 3 米。3 號樓地下 2 層,地上 33 層,總建筑高度103 米。總建筑面積29982。經過項目部綜合考慮,將 sc200/200雙籠電梯安裝于2 號樓北。1 號樓東角面。13號樓西面,15 號樓南面。3 號樓東面。主要用于1 號樓,2 號樓、13號樓、15 號樓、3 號樓
3、施工作業人員上、下,二次結構及裝修施工材料的垂直運輸。完成了外用電梯基礎級配砂石回填及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并經各方驗收合格,具備安裝外用電梯安裝條件。,外用電梯防護架由項目各個區域的分包單位負責搭設。三、外用電梯防護架施工工藝3.1 施工腳手架材料的選擇3.1.1 采用普通型鋼懸挑腳手架,選用架設鋼管外徑48mm,壁厚3.0mm,鋼材強度等級 Q235-A,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新用的鋼管要有出廠合格證。腳手架施工前必須將入場鋼管取樣,送有相關國家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鋼管抗彎、抗拉等力學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3.1.2 本工程鋼管腳手
4、架的搭設使用可鍛鑄造扣件,必須符合建設部鋼管腳手架扣件國家標準GB15831-2006的要求,必須由有扣件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廠家提供,不得有裂紋、氣孔、縮松、砂眼等鍛造缺陷,扣件的規格應與鋼管相匹配,貼和面應干整,活動部位靈活,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mm。鋼管螺栓擰緊力矩達70N.m時不得破壞。如使用舊扣件時,扣件必須取樣送有相關國家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扣件抗滑力等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3.1.3 搭設外用電梯卸料平臺操作架前必須進行保養,除銹并統一涂色,顏色力求環境美觀。腳手架立桿、防護欄桿、安全門統一刷桔黃色油漆,剪刀撐統一刷黃黑相間油漆,底層防護棚刷桔黃色
5、油漆,踢腳板刷黃黑相間油漆。3.1.4 腳手板、腳手竹芭板使用必須符合有關要求。3.1.5 安全網采用密目式安全網,網目必須滿足2000 目/100cm2,做耐貫穿試驗不穿透,61.5m 的單張網重量在 3kg 以上,顏色滿足環境效果要求,選用綠色,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網必須有產品生產許可證和質量合格證。3.1.6 連墻件采用鋼管,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T700-2006)中 Q235A 鋼的要求。3.2 搭設流程搭設底層大橫桿搭設內外立桿依次按步距搭設大小橫桿搭設剪刀撐設連墻件鋪腳手板掛安全網架體檢查驗收。3.3 搭設位置及錨固方式1 號樓,2 號樓屬于框架結構。腳手架西
6、側緊挨著2 號樓框架柱,所以西側通過鋼管與框架柱連為一體。其中 1 至 14 層每層錨固兩次。腳手架東側由于距離柱子遠,采用下地錨的方式通過一根水平拉桿,一根斜拉固定。腳手架緊挨著南邊1 號樓的柱子。所以南邊通過鋼管與南側的柱子連為一體。北邊采用下地錨的方式通過一根水平拉桿,一根斜桿固定。水平桿的間距不大于1.2米。立桿的間距根據電梯的尺寸確定。電梯門為1.3 米。門兩邊的立桿距離也為1.3 米。兩電梯的間距為 1 米。立桿間距也為1 米。3 號樓,13 號樓、15 號樓為剪力墻結構。通過兩根拉桿卡在剪力墻結構里。各樓外用電梯相對于主樓位置如下圖在各主樓外用電梯入口處安裝護頭棚80012006
7、15280050厚腳手板八字撐密目網掃地桿安全警示牌外用電梯護頭棚平面圖1 號樓,2 號樓升降機卸料平臺腳手架安裝平面圖如下。1F1300360032301300850鋼腳手架從首層搭設至頂層鋪滿木腳手板拉結桿末端下地錨安裝立面圖如下:雙輪外用電梯30001至14層錨固15至24層錨固1200453 號樓,13 號樓、15 號樓為剪力墻結構。防護架搭設平面示意圖如下:1300360032301300鋼腳手架從首層搭設至頂層鋪滿木腳手板拉結桿末端下地錨剪力墻墻體3 號樓,13 號樓、15 號樓為剪力墻結構。防護架搭設立面示意圖如下:雙籠外用電梯1200剪力墻防護門四、安全注意事項4.1、安裝作業
8、人員應按高空中作業的要求操作: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4.2、風速超過 13M/S 時及惡劣天氣下不能進行安裝作業。4.3、安裝作業時,應防止安裝地點上方掉落物體,避免高空多層次作業。4.4、首層進料口一側搭設2 米的防護棚安全通道,通道兩側用密目網封閉,通道頂部用50 厚木板防護。4.5、樓層上料平臺處臨邊設1.5 米高防護欄桿。4.6、每層樓層處設安全防護門和樓層標識牌。4.7、施工升降機安裝后,須經過項目技術負責人會同有關部門對外用電梯防護架安裝的質量、精度等進行全面檢查,并應進行試運轉。經簽證后方可投入運行。4.8、外用電梯須單獨設置電源。外用電梯內部必須有外用電梯操作規程和操
9、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電梯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操作證必須在有效范圍內使用。4.9、外用電梯每次使用前,必須先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存在隱患應及時進行維修,確保人員安全。4.10、外用電梯必須確保限位系統、制動系統等靈敏有效的情況下,方可使用。外用電梯嚴禁超載,液體物資必須盛裝在密閉容器內方可運輸4.11禁止隨意拆除任何防護架子的基本構架桿件、整體性桿件、連接緊固件和連墻件。人員在等電梯時通知電梯司機,任何情況不得將頭伸出防護架子和護身欄。4.12沒有電梯或電梯未停穩時,嚴禁將推拉門打開;最后一個進電梯人員必須將推拉門關閉。4.13在冬季施工期間,要及時對腳手架進行清掃,并要采取防滑
10、和防雷措施,防雷接地電阻不大于10 歐姆。腳手架地基要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積水浸泡地基。大風雪前后應對腳手架子仔細檢查,發現有立桿下沉懸空、接頭松動、架子歪斜等現象應及時處理加固。五、吊籠墜落試驗凡新安裝的升降機都應進行吊籠額定載荷的墜落試驗,以后在使用期間至少每三個月進行一次額定載荷的墜落試驗,并把試驗結果記錄入設備檔案。在升降機正常工作時,安全器自發制停或發出異常噪聲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生產廠。在做墜落試驗時,吊籠內不得載人,確認升降機各個部件無故障時方可進行:墜落試驗步驟如下:5.1、切斷主電源,按電氣原理圖將地面控制按鈕盒的電纜接入上電箱,理順電纜,防止吊籠升降時卡斷電纜;5.2
11、、在吊籠內裝好額定載荷2000 后接通主開關,在地面操縱按鈕盒,使吊籠上升約10 米;5.3、壓下“墜落”按鈕并保持之,此時電機電磁制動器應脫開不起作用,吊籠呈自由狀態下落,達到安全器動作速度時,安全器動作,吊籠將平穩地制停在導軌架上(注意:如果吊籠底部在距地面面俱到米左右時仍未被安全器制停,應立即松開“墜落”按鈕,使電機制動器恢復制動,以防吊籠撞底損壞結構)。5.4、試啟動吊籠向上不應動作,因為安全器動作后,安全器內部微動開關已將控制電路切斷,如仍能動作,應重新調整微動開關。5.5、正常情況下,從安全器開始動作到吊籠被制停為止,吊籠在導軌架上的制動距離應為0.251.2M(不包括吊籠自由下滑
12、的距離),如制動距離過大安全器必須更換。5.6、按安全器復位說明將安全器復位。六、升降機施工中的檢查與保養6.1、每周的檢查與保養:按照操作說明,確保每天進行檢查;確保小齒輪和壓輪在驅動底板上可靠緊固,同時檢查驅動底板螺栓固定情況。檢查限速器的油位,必需及時補充新油;檢查吊籠門和圍護欄的聯鎖裝置,上、下行程開關和對重斷繩保護開關。試分別開著圍欄門、吊籠門及切斷各行程開關,起動電機,這時,升降機應無法起動。檢查限位器的制動力矩;檢查導軌架上的的限位塊位置是否正確;檢查電纜導向架的護纜情況;檢查電纜支承臂和電纜導向架的相對位置:檢查所有標準節和斜支撐的連結點,同時要檢查齒條的緊固螺栓;6.2、每月的檢查與保養:檢查小齒輪和齒條的磨損情況;用塞片檢查蝸輪減速器的蝸輪磨損情況;對潤滑部位進行加油潤滑。6.3、每季的檢查與保養:檢查軸承及吊籠導向輪的磨損情況,如滾輪被磨損則進行校正,如軸承被磨損則更換導向輪;用墜落試驗檢查安全限速器(具體做法參照說明書)。防墜器檢測一年一次,五年報廢。6.4、雙籠升降機使用中,當一只梯籠在籠外進行保養或維修時,另一只梯籠不得運行。6.5、施工升降機作業前應重點檢查各部位有無變形、松動、開焊等情況以及電路、儀表等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