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編制依據二、工程概況三、組織保證措施四、施工揚塵控制措施五、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計劃六、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七、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為有效防止城市揚塵污染,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為認真貫徹落實遵義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定和遵義市揚塵污染防止管理辦法以及遵義市重大工程建設的有關文明施工管理規定,實現文明施工現場達到遵義市相關標準,特編制本施工揚塵控制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定3、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4、建設工程揚塵污染防治規范5、遵義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定6、遵義市城市揚塵污染防止管理暫行規定7、設計總平面規劃布置圖8
2、、建設、設計、監理單位相關要求等二、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遵義市新蒲新區禮儀社區平莊農貿市場建設項目2、建設地點:遵義市新蒲新區3、建設單位:遵義市新區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4、施工單位:卓越市政園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5、設計單位: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6、監理單位:貴州航天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7、勘察單位:貴州開磷(集團)設計研究院.8、土石方工程爆破施工單位:遵義市聯發爆破工程服務有限公司9、結構類型:框架結構10、建筑層數:1#樓地下2層,地上 17層;2#樓地下 2層,地上 3層;3#樓地下2層,地上 3層;4#樓地下2層,地上 2層;5#樓地下 2層,地上2層;6#樓地下 2層,地
3、上 2層;7#樓地下2層,地上2層;8#樓地下 2層,地上 17層。11、建筑面積:遵義市新蒲新區禮儀社區平莊農貿市場建設項目占地面積2592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 78081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為 51390平方米,不計容建筑面積為26691平方米。其中農貿市場及超市建筑面積15757平方米,1#樓總建筑面積為 17105平方米,8#樓總建筑面積為14634平方米,商業建筑面積為 3894平方米,地下車庫及設備用房建筑面積 26691平方米。12、本工程設計標高(車庫內地坪)0.00相當于總平面規劃布置圖上絕對標高:875.30m。13、地質概況(1)氣象擬建場地屬于中亞熱帶高原濕潤季風區。
4、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絕大部分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市年平均氣溫 12.613.1。7 月最高,月均溫 2328;1 月最低,月均溫 28。雨水較豐沛,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變化范圍在 7001100 毫米之間。年日照時數在10001300 之間,日照率為2329,總輻射介于32533718 兆焦/平方米之間。年平均風速.0.9 2.2m/秒。(2)水文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9%81%,絕對濕度 17.818.2 mb。年均降雨量 1085.11141.8mm。降雨集中在每年59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夜間降雨量占全部降雨量的7080%。降雨強度大,與降雨集中季
5、節同步。(5)遵義市河流以大婁山山脈為分水嶺,把遵義市河流分為烏江、赤水河和綦江三大水系,均屬長江流域。地表(河川)徑流量 178.80億立方米,約為貴州全省的17%,每平方公里產水58 萬立方米,為全國平均值的 2 倍左右。(4)工程環境條件場地位置緊鄰遵義市新浦新區禮儀壩平莊壩,四周均為市政道路,交通條件好,場地為農業用地及部分素填土地段,原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場區上空無高壓電線通過,地下無煤氣管道、給排水管道、電信光纜等管道線路經過場地,場地工程環境條件較好。(5)地形地貌擬建場地區域上屬于侵蝕、溶蝕低山丘陵地貌,場地標高在870.00m-902.00m 之間。總體地形為北高南低,走勢為
6、西南往東北走向。場區內有農作物、果樹、建筑物需要清除,有墳墓需要遷移,北側為灌木林、西側及東側為市政道路。現場土方為三四類土,石方為尖石。區區域山體邊坡土石方的開挖中東北向最低處約為4.5m,最高處約為 30m;西南向最低處約為4.6m,最高處約為 24m。地形坡.度一般為 2550,局部地段為陡坡和陡坎,陡坎高 2.55.5m 不等。(6)地質構造根據區域地勘資料及現場踏勘,場區內第四系土層分布,下伏地層為三疊系下統茅草鋪組第二段(T1m2)黃、灰色中厚層夾薄層白云巖,巖層呈單斜產出,巖層產狀為305 65。根據節理裂隙調查,場地基巖主要發育有兩組優勢節理,以閉合隱節理為主,貫通性多較差,結
7、構面結合較差,節理面間距 0.02m0.5m,節理裂隙張開度 15mm,表面粗糙,一般無充填或泥質充填。其中第一組節理產狀為133152 5058,節理密度為 1020 條m;第二組節理產狀為5570 4254,節理密度為 1125 條m。除巖體中的節理裂隙外,在地質構造上無其他可危害場地穩定性的不良地質現象。(7)巖土構成根據地勘資料可知,場地上覆土層為素填土、耕植土、紅粘土,土層厚度在 0.323.9m 之間,平均厚度 3.51m;下伏基巖為三疊系下統茅草鋪組第二段(T1m2)黃、灰色中厚層夾薄層白云巖。場地巖土層由上至下分別綜述如下:素填土(Qml):新近回填,大部分為擬建場地居民房屋拆
8、遷形成的回填,其它為修路時路基回填,回填時間均小于三年。雜色,主要由粘性土和建筑垃圾組成,結構松散,具有壓縮性,硬雜質含量5575%,場地大部分位置有分布,局部缺失,厚度在0.49.3m 之間,平均厚度 2.16m。紅粘土(Qel+dl):黃褐色,土質均勻細膩,結構致密,含鐵錳質.浸染,偶夾強風化碎屑,埋藏于素填土或耕植土之下,場地絕大部分有分布,局部缺失,呈層狀透鏡狀分布,其物理力學強度從上自下由高到低變化,場地紅粘土以硬塑、可塑狀態為主,少量軟塑狀態。硬塑紅粘土:層狀透鏡狀分布,部分地段缺失。基巖:場地基巖主要為三疊系下統茅草鋪組第二段(T1m2)白云巖。黃色、灰色,中厚層夾薄層,細晶結構
9、,局部含少量泥質,節理裂隙較發育,節理面見鐵錳質浸染,方解石脈填充,局部見針狀溶孔晶洞,巖體為較破碎,較硬巖,基本質量級別級。根據及巖芯情況,場地基巖頂部為強風化及破碎中風化巖體,巖溶裂隙發育,鉆進容易,強度低,巖芯呈碎塊狀及砂狀;中下部為中風化巖石,巖芯以短柱狀、柱狀為主,少量碎塊狀。.三、組織保證措施項目部建立施工現場揚塵控制責任體系并始終保持運轉。四、施工揚塵控制措施1、施工現場揚塵污染的來源(1)建設工程施工的揚塵污染,施工現場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灰土、灰漿、爆破鉆孔、工程渣土等。(2)施工現場揚塵治理措施:建設工地施工過程中,要做到“六必須,六不準”,即必須打圍作
10、業,必須硬化主要出渣便道,必項目經理土石方班組負責人現場班組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各施工班組土石方班組.須設置洗車槽,必須濕法作業,必須配齊保潔人員。必須按時清掃施工現場。不準車輛帶泥上路,不準場地積水,不準現場焚燒廢棄物,不準現場堆放未覆蓋的裸土。確保施工現場揚塵污染總體受控。2、設置圍檔、圍網防塵(1)施工現場周圍采用符合規定強度的硬質材料設置密閉圍檔,在場地北側修筑磚砌圍墻,砂漿抹面。場地西側出渣道路已進行硬化,搭建1.2 米的欄桿,用安全網圍網,確保基礎牢固,表面平整和清潔。其余各側均采用安全圍擋進行封閉施工。3、作業場地、施工出渣便道硬化處理(1)工程的進出口、場內施工便道和建筑材料堆放地
11、進行硬化處理,澆筑混凝土,用太陽網進行覆蓋處置,安排專人經常清潔、灑水降塵。(2)在施工場地內,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設施;工地出入口配置沖洗用水和設備,運輸車輛帶泥輪胎進行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工地。4、建筑垃圾、渣土處置(1)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 小時內不能完成清運的,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臨時堆放場,臨時堆放場采取圍擋、遮蓋等防塵措施。(2)在施工現場處置工程渣土時進行灑水或者噴淋降塵。(3)施工現場堆放的渣土,堆放高度不得高于圍檔高度,并采取遮蓋措施。.(4)在建筑物、構筑物上運送散裝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時,采用密閉方式清運,禁止高空拋擲、揚撒。5、土方施工、爆破施工采用
12、霧炮機揚塵污染的控制(1)在土方開挖、爆破施工、回填施工時,采用霧炮機進行揚塵控制。(2)霧炮機降塵原理:利用揚塵可以通過與水粘結而聚結增大的原理,讓細小的粉塵通過等徑水滴的相互作用,減小水表面的張力,使粉塵顆粒與水霧聚結成團,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霧炮機是將水通過高壓泵進行加壓,一定壓力的高壓水流經過高壓霧化噴嘴產生與塵土顆粒直徑相近的水霧,水霧再通過大功率風機將水霧發送到揚塵區域使水霧與粉塵顆粒迅速吸附、凝結增大,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從而達到降塵目的,噴霧機同時還具有加濕、降溫的功效。(3)霧炮機有如下特點:功力強、射程遠、覆蓋范圍廣、可以實現精量噴霧;工作效率高、噴霧速度快,能有
13、效的降塵。對容易引起塵埃的堆場噴水除塵時,噴出的霧粒細小、與飄起的塵埃接觸時,形成一種潮濕霧狀體,能快速將塵埃抑制降沉;操作靈活,使用安全可靠,遙控和人工控制操作,可隨意控制調節水平旋轉噴霧角度。.耗水量相比其它抑塵噴灑設備可節約70%80%(噴槍、灑水機車),且水霧覆蓋粉塵面積遠遠大于其它抑塵噴灑設備。6、預拌砂漿揚塵控制(1)施工現場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在混凝土、砂漿攪拌時進行封閉圍擋,已控制和減少水泥揚塵對大氣造成的污染。袋裝水泥設置封閉的庫房進行堆放,安排專人進行管理,定時進行清掃。(2)在施工現場不得進行敞開式攪拌預拌砂漿作業。7、其他揚塵控制措施(1)土方作業過程中,安排
14、專人及時清除路面遺灑的泥土,并使路面始終保持較濕潤的狀態,做到不泥濘,不揚塵。(2)項目施工范圍內的裸露泥地,用太陽網進行覆蓋。(3)禁止使用空氣壓縮機來清理車輛、設備和物料的塵埃。(4)清掃路面,采取先灑水后清掃的方法。五、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計劃1、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環保的法令、法規和條例,達到市級文明施工現場的要求。2、積極全面開展環保工作,成立環保領導小組,建立環保自我保障體系和環保信息網絡,并保持正常運行。3、加強環保宣傳工作,提高全員環保意識。4、現場采用圖片,宣傳畫冊,表揚,獎勵等方式普及環保知識,并將環保知識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5、對每個上崗工人進行環保崗前培訓。6、
15、現場建立環保義務監督制度,保證及時反饋環保信息,對環保做得不周之處立即加已整改,并及時提出整改方案,積極改進并完善環保措施。7、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中環保措施開展環保工作,其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強。8、管理目標中揚塵控制達標的具體指標有:施工材料進出采用翻蓋車輛、堆放采用簡易房舍覆蓋彩條布;車輛進出用水清洗;生活垃圾袋裝化;建筑垃圾運至指定地點,每天清運;施工區、生活區、辦公區灑水每天清掃,并保持整潔。六、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為加強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創建文明施工環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工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1、堅決執行和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杜絕環境污染和擾民。
16、2、施工組織設計必須考慮環境保護措施,并在施工作業中組織實施。3、建立健全環保管理體系,并制定崗位責任制。4、優化生產工藝和流程,嚴格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產技術、工藝和裝備。5、定期進行環保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的環保意識和法制觀念。6、施工期間固體廢物排放要嚴格在指定地點排放,堆放整齊并.壓實,定期維護,以防垮塌,并應設立安全警示標志,由專人負責計量、檢查、記錄。7、清理施工垃圾,必須搭設封閉式臨時專用垃圾箱,并采用專車裝運,嚴禁隨意隨地拋散。施工垃圾應及時清運,適量灑水,減少揚塵。8、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要進行硬化處理,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蓋、固化等措施。9、施工現場土
17、方作業應采取防止揚塵措施。10、從事土方、混凝土和施工垃圾運輸應采用密閉式運輸車輛或采取覆蓋措施;施工現場出入口處應采取保證車輛清潔的措施。11、施工現場的材料存放場地必須平整堅實。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密閉存放或采取覆蓋等措施。12、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車輛的尾氣排放要符合國家環保排放標準的要求。13、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14、施工現場要設置排水溝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經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網。15、施工現場存放的油料和化學氣體、溶劑等物品應設有專門的庫房,地面應做防滲漏處理。廢棄的油料和化學溶劑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傾倒。16、食堂要設置隔油池,并及時清理。17、食堂、盥洗
18、室、淋浴間的下水管線設置過濾網,并與市政污水管線連接,保證排水通暢。18、施工現場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制定降噪措施。.七、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為使施工期間的環保工作有序,有效進行,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業污染和擾民,減少施工過程對周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保障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我們針對工程施工期面臨的敏感環境問題,敏感點和生產的主要環境影響,依照國家及地方環境相關法規的要求確定出施工過程中環保工作的具體安排。將環保工作規范、系統地貫穿施工期的全過程。使施工期的環境影響達到相關法規、標準和環評報告的要求。1、防止施工噪聲污染措施(1)、嚴格控制施工噪音
19、。(2)、作業時盡量控制噪音影響,對噪聲過大的設備盡可能不用或少用,合理選用低噪音的先進機械設備,(3)、對產生噪音的重點設施、設備采取加強潤滑和維護保養等有效措施,以減少噪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4)、在施工現場倡導文明施工,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避免人為產生噪音,做到施工不擾民(5)、在振搗混凝土時,對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嚴禁振搗棒直接振搗鋼筋及模板。(6)、對噪聲過大造成環境污染的機械施工,采取有效降噪聲處理措施,其作業時間限制在規定時間內。盡量避免夜間施工。2、防止大氣污染措施(1)、揚塵管理.1 加強對可能產生揚塵的物資管理,袋裝水泥、砂、石等在裝卸及使用過程中,應避免從高處摔落,
20、應輕拿輕放,不應用力摔打。2 清理施工垃圾時使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撤造成揚塵。施工垃圾及時清運,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3 在切割砼等塊體材料時采用濕作法。4 對施工現場的道路、砂、石等建筑材料堆場及其他作業區,在連續高濕地面干燥時,要經常灑水濕潤,保持塵土不上揚。5 對進出現場的車輛,進行嚴格地清掃;對土方外運,派專人進行清掃,并拍實車上泥土,對松散易飛的物體采取覆蓋。對進入施工現場的車輛,由門衛負責,嚴把出入制度;在大門口設沖洗設備,高壓水槍,排水溝和沉砂池;對出入車輛必須清洗干凈后方能放出,嚴禁帶泥上路;沖洗的污水流入排水溝流向沉砂池后再排入市政管網。特別土方外運時,必須增設一名人員,進行清掃和清洗,做好揚塵控制。6 散體物料、建筑垃圾必須按照規定實行車輛密閉化運輸,裝卸時嚴禁凌空拋散。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盡量庫內存放,如露天存放時采用嚴密覆蓋;運輸和卸運時防止遺灑飛揚。7 建筑垃圾應及時清運至垃圾站,如運出場外,必須進行遮蓋。8 裝載建筑垃圾的車輛,不得超載超量,必防遺漏。單純的課本內容,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通過補充,達到內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