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陽坪隧道溶洞跨越施工方案二零一三年四月九日一、工程概況1、 概述當陽坪隧道位于恩施市宣恩縣境內,為分離式隧道,左線起訖里程為ZK66+308ZK67+966,長1658m,右線起訖里程為YK66+300YK67+995,長1695m,總計長度3353m。受地形限制,當陽坪隧道由來鳳端(出口)向恩施端(進口)方向單向雙洞同時掘進,現左線已貫通,右線掘進至YK66+313。隧道左線在2012年7月5日于ZK67+265處,右線于2012年7月14日YK67+282處底板下及掌子面出現溶洞,溶洞橫向貫穿當陽坪隧道左右線,溶洞與路線夾角約64,線路范圍內溶洞寬度為10m-17m,地下水流方向由右線流
2、至左線,最高水位約3.85米(狹窄處)。由于出現的溶洞體積巨大,又有地下河流存在,不能按常規回填洞渣方式處理。經由業主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與施工單位多次察看,結合隧道施工現狀,充分論證后,確定采用1-25m預應力混凝土T梁與工梁結合的方案進行跨越。行車道及隧道電纜溝范圍采用1-25m預應力混凝土T梁通用結構,承受橋梁自重和車輛荷載。隧道襯砌由1-25m預應力混凝土工梁單獨承載。工梁與T梁間預留2cm縱縫,形成兩橋拼裝結構。左右線橋梁均位于直線段,與隧道交角為90度,左線橋梁起止里程為ZK67+253.1-ZK67+280.9,右線橋梁起止里程為YK67+269.1-YK67+295.9。
3、橋梁跨越平面圖2、 地質概況橋梁跨越段隧道地質為灰巖和白云巖,巖層傾角64度,堅硬、較完整,大塊狀砌體結構圍巖,自穩性較好。溶洞周圍為灰巖、白云巖,中風化至微風化,陡傾近直立,中厚層狀結構,溶蝕現象較嚴重。3、 技術指標(1) 設計荷載:公路-級(2) 行車速度:80km/h(3) 設計基準期:100年(4) 設計安全等級:一級(5) 地震設防標準:地震動峰加速度小于0.05,作簡易設防(6) 橋面橫坡:單向2%(半幅橋)(7) 隧道建筑限界:10.5m,隧道凈高5m4、 主要規范及施工依據(1) 公路工程技術規范JTG B01-2003(2)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
4、(3) 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4) 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JTJ026.1-1999(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 D40-2002(6) 公路隧道施工設計規范JTG F60-2009(7) 地下工程防水設計規范GB 50108-2008(8) 錨桿噴錨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二、施工組織安排1、施工場地布置及梁板制作方案(1)施工道路、電力、用水、拌和站等均利用隧道既有設施。(2)隧道內施工場地狹小,采用預制梁板,架設十分困難,故決定梁板采用現澆。設計單位建議利用棧橋貝雷梁作為現澆梁底支架,考慮貝雷梁在施工中撓度過大,不利于梁板
5、預拱度控制,且貝雷梁下移又加大橋臺的土石方開挖量,安裝及橫移難度大,現場采用滿堂式支架作為現澆梁底支架。 施工場地平面布置圖2、材料計劃安排(1)材料進場時間安排:根據施工計劃、材料用量,各種原材料在施工中提前做好材料計劃,各種材料保證儲備量足夠,保證材料的供應能滿足施工要求,(2)材料采購來源:塊片石、碎石、砂,利用隧道棄渣生產。水泥、鋼材等大宗材料由項目部統一提供。其它材料就近采購或從恩施批發,用汽車通過209國道及施工便道運至工地。(3)施工中根據工程進度提前編制材料計劃,報項目部組織進購,確保材料供應及時,不致影響施工。3、主要機械設備配置序號名稱數量單位1220挖掘機2臺2ZL50C
6、裝載機3臺3ZL30裝載機1臺4GF-250發電機1臺5STC-50發電機1臺6彎筋機1臺7鋼筋切斷機1臺8電焊機5臺9風動鑿巖機10臺10蛙式打夯機2臺1160m3/h拌合樓1座126m3混凝土罐車3臺13預應力張拉及壓漿設備1套14噴漿機4臺1580KW*2通風機2臺1620m3空壓機3臺17混凝土輸送泵2臺18二襯臺車2臺195m3翻斗車2臺20木工多用機1套4、工期及人員安排(1)溶洞加固:2013年4月20日至2013年5月20日(2)左線橋臺處理:2013年4月30日至2013年5月15日(3)左線橋臺處理: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20日(4)左線工梁施工:2013年5月
7、21日至2013年6月10日(5)左線T梁施工:2013年6月11日至2013年7月25日(6)左線鋪裝及橋梁附屬:2013年7月26日至2013年8月6日(7)左線二襯:2013年8月25日至2013年9月5日(8)右線橋臺處理:2013年8月5日至2013年9月5日(9)右線工梁施工:2013年9月6日至2013年9月25日(10)右線T梁施工:2013年9月26日至2013年11月15日(11)右線鋪裝及橋梁附屬:2013年11月15日至2013年11月25日(12)右線二襯:2013年12月15日至2013年12月25日(13) 其它工程:2013年12月21日至2013年12月30日
8、5、施工任務劃分及隊伍(含高峰期勞力)安排(1)工區:全面負責溶洞跨越施工質量、安全、技術、進度、協調等管理工作,需12人。(2)開挖班組、初期支護班組:負責溶洞溶腔錨噴加固及橋臺處理,需勞動力22人。(3)橋梁班組:負責溶洞跨越段橋梁施工,需勞動力20人。(4)二襯班組:負責隧道襯砌工作。需勞動力30人。(5)砼拌和站:負責結構物砼的拌合和運輸工作。需勞動力10人。組織機構圖工區經理工區副經理、工區技術負責人 綜合科物資科測量班設備科技術科試驗科質檢科安全檢查科計量核算科拌合站石料加工場機械班組初期支護班二襯班橋梁班組開挖班說明:工區經理:負責全面工作,加強施工的組織指揮與對外業務往來。工區
9、副經理:協助工區經理做好工程現場管理工作,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組織及進度。技術負責人:主管工程技術、質量檢查、協助工區經理做好施工的技術控制及指導,各種技術資料制。 技 術 科:負責施工技術方案的編制、技術指導、監控及各種技術資料的編制及整理工作。計量核算科:負責編制工程進度計劃,并監督實施,落實各項成本核算制度。安全檢查科:全面負責施工中的安全監督檢查、安全防護設施及安全用品保障工作。試 驗 科:負責施工中各項實驗檢測工作及實驗資料的編制及整理。質 檢 科:協助技術主管負責工程質量的監督檢查工作,全面負責施工質量及相關資料的編制整理。測 量 班:負責施工中的測量控制、檢測,施工放樣等各項測量工作
10、。物 資 科:負責及時提供施工所需各種材料。設 備 科:負責各類機械設備使用、保養管理。綜 合 科:負責各種管理文件的編制和上傳下達工作,負責來賓來客的接待工作。三、溶洞加固1、橋跨段初期支護使用鋼管搭設簡易臺架,施做砂漿錨桿,錨桿采用22螺紋鋼,長度6米,縱環向間距均為1米,梅花型布置,外掛8鋼筋網片。支護里程左線為ZK67+255-ZK67+280,右線為YK67+270-YK67+295.支護完成后,拆除棧橋。(1)棧橋拆除順序先拆除左線棧橋,施工人員和機械車輛暫由右線經車行橫洞繞行。左線橋梁完成鋪裝層澆筑并達到強度要求后,拆除右線棧橋。棧橋拆除工藝流程為:拆除欄桿 拆除軌枕拆除縱、橫梁
11、吊離拆除主梁。(2)棧橋拆除要點整理過橋管道及電線等,進行橋面清理,拆除防護網,割除護欄鋼筋,禁止將雜物拋入溶洞中。拆除梁面枕木。松開橫梁與貝雷之間的U型螺桿,吊走橫梁。拆除中跨橫梁前用抗風拉桿拉住貝雷梁,防止主梁傾覆,保證橫向穩定、施工安全。2、溶洞噴錨防護溶洞縱向加固長度為左右線隧道襯砌結構邊線外15米范圍,共計80.56米。加固深度為溶腔頂部至溶腔沖刷線以上裸露部分,其中隧道下方50.56米范圍,考慮隧道施工時落入洞渣無法清空,加固深度按照0.5的系數折算。溶腔采用噴錨防護,采用22砂漿錨桿加固,長度6米,縱橫間距均為1米;噴射厚度為10cm的C20噴射混凝土;掛網采用8鋼筋網,間距為2
12、5cm*25cm。溶洞處理前,將橋臺及需要爆破作業的位置定出,開挖到位。(1)洞渣處理將隧道范圍內洞渣清平運走并使用打夯機夯實,保證距梁底凈高大于5米。由于溶洞內有地下河存在,枯水季流量約0.5立方米/秒,故左右線橋梁下均埋設直徑為1米的鋼筋混凝土管3排,共計120米,以保證地下河日常排水,若水流量過大時由支架基座頂面上漫流。(2)支架搭設溶洞噴錨范圍最高處至最底處達30米,施工作業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先將底部約2米高范圍用洞渣填平,便于支架搭設,腳手架布置間距2m*2m*2m,縱橫向布設十字剪刀撐。為減少支架用量,溶洞加固分區作業。圖示如下(3)巖面清理噴射作業前,人工清理巖面松散石塊及溶蝕物
13、,基本整平后,按設計和規范施作錨桿網片和噴射混凝土。(4)溶腔錨噴后,將溶洞水道疏通,左右線橋梁下均埋設直徑為1米的鋼筋混凝土管3排,共計120米。橋梁底做滿堂支架基礎處理,將梁板底部8米至5米范圍洞渣分層壓實,分層厚度為30cm,洞渣頂部及迎水面澆筑20cm厚C20砼。四、橋梁施工1、橋梁工程施工測量控制:(1)橋梁控制點使用隧道洞內控制點。(2)使用全站儀采用極坐標法測放橋臺、工梁、T梁縱橫軸線,嚴格控制橋梁各部位幾何尺寸、高程。2、橋梁施工順序橋臺支架搭設工梁T梁橫隔梁橫系梁橋面鋪裝抗推擋塊檢修道3、橋臺施工(1)施工之前,對基底進行隧底地質雷達探測及鉆孔,確定無對結構有影響的溶腔后方可
14、施工。(2)分項工程開工申請: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測量放樣資料、原材料的檢驗資料、機械設備及施工人員的配備情況等資料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開工。(3)技術交底:專業工程師向班組人員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和要點講解,內容包括施工方法、技術數據、質量與安全措施等。(4)測量放線:用全站儀放出承臺、墩的縱、橫中心線。(5)基底處理:基底為石質,鋪設5cm厚混凝土進行基底調平處理,并養生,便于后續施工。(6)鋼筋制作:在墊層混凝土面上進行二次精確放樣。按照圖紙要求,在場地集中下料制作,現場綁扎鋼筋,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預埋鋼筋位置的準確,背墻部分留連接筋。鋼筋接頭采用單面搭接焊幫條焊,接頭焊接不小于10d,焊接接
15、頭與鋼筋彎曲處不應小于10d,也不得位于最大彎距處。(7)模板:鋼筋綁扎完畢檢查合格后,進行模板安裝。模板采用鋼模板,安裝后檢查模板的平整度和支護是否牢固。(8)混凝土施工:拌和站集中拌合,砼輸送車運送,使用混凝土輸送泵澆筑。混凝土按配合比通知單拌合。模板內的雜物清除干凈,不得有積水。混凝土澆筑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展升高,并保持水平分層。使用插入式振動器,其分層厚度為30cm。振動器插入的距離以直線行列插搗時,不得超過作用半徑1.75倍,振動器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更不得放在鋼筋上。振動器開動后方可插入混凝土內,振完后應徐徐提出,不得過快或停轉后再撥出機頭,以免留下孔洞。振動器靠近模板時,機頭與模板
16、應保持一定距離,一般為10cm。混凝土澆筑完底層后,在澆筑上層時,振動器機頭應稍插入至下層使兩層結合一體。混凝土應振動到停止下沉,無顯著氣泡上升,表面平坦一致,呈現薄層水泥漿時為止。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如因故間歇時,不應超過允許間歇時間,以便在前層混凝土初凝前將續灌層混凝土振搗完畢。墊石施工時要嚴格控制頂面高程,角點高差、相鄰墊石高差要滿足規范要求。橋臺背墻部分暫不澆筑,保證T梁及工梁預應力張拉所需要的空間,待T梁與工梁完成張拉及封端混凝土施工后進行。(9)拆模與養生:側模板屬非承重構件,一般混凝土強度達2.5MPa時即可拆除,混凝土養護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生。4、工梁、T梁(1)概述:溶
17、洞跨越橋梁為兩橋拼裝結構,行車道及隧道電纜溝范圍由2片T型邊梁及3片T型中梁組成,承受橋梁自重和車輛荷載。隧道襯砌由2道工梁承載。主要工程數量見下表。一榀梁材料數量表跨距 項目梁位50號砼(m3)鋼材(kg)其它鋼材(kg)安裝重量(t/榀)鋼絞線HRB335HPB23525m邊梁21.04766.53745.16850.74340057.2中梁21.90738.12843.61906.1286.056.14工梁29.651739.816053.42214.2804.179.00工梁間系梁(1道)4.20-1530.9841.4-11.23鋼束、波紋管、錨具數量表(25m跨)梁位鋼絞線波紋管編
18、號錨具 型號下料長度(m)股數總長(kg)一端引伸量(mm)共重(kg)規格下料長度(m)邊梁N115-925.8189232.3686.8255.8外8724.5N215-925.7869232.0784.6255.5外8724.5N315-925.7569231.8082.8255.2外8724.5中梁N115-825.8188206.5486.8227.4外8724.5N215-925.7869232.0784.6255.5外8724.5N315-925.7569231.8082.8255.2外8724.4工梁N1M15-1226.23124693.1377.1693.139924.21
19、1N2M15-1226.23112347.7577.9347.759924.301N3M15-1226.41412348.9878.4348.989924.394N4M15-1226.48712349.9578.9349.959924.467預應力鋼束采用符合國家標準預應力標準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技術標準生產的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單股公稱直徑15.2mm,抗拉強度標準值fpk=1860Mpa,公稱面積139mm2,彈性模量1.95105Mpa。張拉錨下控制應力0.75fpk。預應力管道采用塑料紋管,管道摩阻系數0.17,偏差系數0.0015,真空輔助壓漿。張拉齡期為7天
20、,砼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的90%。(2)梁板施工方案支架及模板: 滿堂式支架體系由支架基礎、485mm立桿、橫桿、斜撐桿、可調節頂托、可調節底座、100*150mm木條橫向分配梁組成;立桿底座使用5cm厚木板,安放在混凝土基礎上。模板系統由底模、側模、頂模、端模等組成。100150mm方木分配梁沿橋橫向布置,鋪設在支架頂部的可調節頂托上,底模板采用鋼模,直接鋪裝在100150mm方木上;側模模板為竹膠板,采用10050mm方木作為帶木,后背雙排鋼管用以對拉,對拉鋼筋縱立向間距均為50cm,模板側面采用托撐支撐在滿堂架立柱上。支架立桿布置為75cm75cm,梁底部分正下方采用雙排布設加強。支架在橫
21、向和縱向上分別設通長十字剪刀撐。支架預壓底模鋪設后,支架經檢查合格后,采用噸袋裝砂,對支架進行預壓。,做好變形觀測點并觀測記錄,點位縱距5米,共6排,每排7點布設。因T梁與工梁均計劃分兩次澆筑,預壓荷載考慮為梁自重的90%,預壓分3級進行,050%80%100%加載,卸載反之。加載時,由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由高向低預壓。加載完成后每12小時觀測一次。變形穩定后卸載,卸載前后各觀測一次。分析數據,計算出支架彈性變形量,對支架和底模進行調整。模板制作、安裝和拆卸計劃加工1套工梁、3套T梁模板,兩座橋倒用。采用竹膠板制作安裝,模板背100*50mm帶木間用48鋼管支撐,保證模板剛度,模板接縫間、模板與
22、臺座結合部,用不干膠粘貼以防止漏漿,先進行底模安裝,梁板底模在考慮支架變形量的基礎上,預留豎向2.53cm負拱,以減少后期張拉上拱值,數值由中間向兩端減少,其作用在于減少梁板張拉時的反拱。T梁板式橡膠支座提前安放,對應支座處梁板底模采用木模,割孔安裝,與周邊模板拼裝齊整。底模及鋼筋制做完成后,安裝腹板側模,側模提前加工,制作縱向為1.2米一塊,不足1.2處以小板拼裝,拉筋間排距50cm設置,托撐支撐于滿堂架立桿加固。工梁預埋PVC管,隧道襯砌澆筑時,內穿鋼筋做為拉桿,以防止工梁外傾。工梁與T梁均分兩次澆筑,工梁按圖紙設計第一次澆筑2.5米至3米,剩余1.2米砼二次澆筑,T梁第一次澆筑至翼緣板底
23、部,翼緣板待下半部完成施工后進行二次砼澆筑。工梁與T梁第一次澆筑前要仔細檢查連接或預埋鋼筋,合格后進行澆筑。橫系梁與各片T梁的橫向濕接縫間設吊模澆筑,采用木模,橫系梁澆筑完成后強度達設計90%后拆模。拆除模板時,先卸松頂托,松開對拉螺栓,向外下方將模板拆卸,完成預應力張拉及壓漿強度達90%后方可拆除底模。鋼筋、波紋管的綁扎、安裝梁體鋼筋采取在加工場內彎制成型 ,在底模上綁扎,箍筋不允許焊接,縱向鋼筋搭接,綁扎時搭接長度不小于30d,焊接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0d。鋼筋搭接接頭應錯開,同一截面(50cm 長度范圍內)內受拉區鋼筋接頭不應超過受力鋼筋的1/2。鋼筋綁扎時注意橫系梁、中隔梁連接鋼筋的預留
24、。波紋管按設計預應力筋坐標進行安放,沿長度方向設一“井”字形鋼筋架將波紋固定并與梁體鋼筋骨架相焊牢固。波紋管使用前應經檢查確保不漏漿,檢查方法可采取充水檢查。波紋管接頭用專用接頭接牢后,再裹以膠帶紙,直至不漏漿為止。波紋管在梁兩端出露處的軸線方向應確保與錨墊板面相垂直,施工中若鋼筋與波紋管相矛盾時,應將鋼筋移位,確保波紋管位置準確。預應力鋼絞線規格為15.2mm,采用砂輪切割機截取,截斷前在截斷處兩邊5cm處用鐵絲將鋼絞線捆緊,以防止截取后鋼絞線的鋼絲散開。鋼絞線截的長度應留足兩端張拉所需長度,可按下式計算:L=1+2(h+11+12+13) L鋼絞線下料長度 l梁體內預留孔長度h錨具厚度 1
25、1千斤頂長度 12千斤頂后錨夾具長度13每端富余長度(取值8cm)鋼絞線采取整束穿入孔道,穿入孔道前應于地面將鋼絞線展開,理順后每2m用鐵絲扎緊,以防止各根鋼絞線間發生打叉現象,鋼絞線一端系鐵絲先穿過孔道,再牽引整束鋼絞線穿過孔道。將波紋管和鋼絞線一起綁扎定位。混凝土澆筑時,為防止進入波紋管的水泥漿阻礙鋼絞線的張拉工作,要將鋼絞線移動,以檢驗孔道狀況。鋼絞線切割禁止電弧切割,以免意外打火而造成鋼絞線損傷。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梁板采用水平分層澆筑,澆筑過程中每層砼厚度不大于30cm,使用混凝土輸送泵將混凝土直接泵入模內,混凝土以45度傾斜角由兩端向中間澆筑。T型梁腹板寬20cm,下面馬蹄寬為48c
26、m,工型梁腹板寬30cm,下面馬蹄寬為72cm,因此馬蹄形部分振搗必須加強,澆筑過程梁板兩側各布置兩臺插入式振動器,沿梁縱向依次逐一振搗,在鋼筋、波紋管密集區采用用小型振動器沿波紋管和鋼筋間間隙插入振搗,但必須嚴防振動棒碰觸波紋管和鋼筋,梁中部及頂部混凝土,則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實,振搗時以振搗區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呈現平坦、泛漿,不冒氣泡為準,并用小錘敲擊馬蹄形部分檢查混凝土是否振搗密實。梁板澆筑完成后,在初凝前將梁頂拉毛。每次澆筑梁體時,混凝土要做試件,用以測定梁體的強度,以備拆模和梁體張拉時的依據,確保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砼采用自然養護,灑水保持砼表面潮濕,養生至少14天。預應
27、力施工張拉準備:梁體要不間斷的養護,待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90%且齡期不小于7天以后即可施加預應力,設計張拉控制應力為con=0.75fpk。梁體預應力張拉采用兩端同時張拉,張拉采用張拉力及伸長值雙控的施工方法。張拉施工前應加強對錨具、夾具、和鋼絞線的檢驗,其中錨具、夾具的檢驗從外觀尺寸檢查、硬度檢查、靜載錨固性能試驗三方面進行檢驗。并應在張拉施工中定期檢測千斤頂及油表進行校正,保證精度及良好的工作狀態。張拉設備均需做標準試驗。尤其要由試驗中心出示千斤頂的回歸方程(油壓表讀數一張拉力之間的關系),根試驗中心出具報告計算張拉力與油表讀數對照表。工梁張拉施工:第一次張拉N2N3N4,待工梁頂二次澆注
28、部分砼齡期達到7天再張拉N1,先張拉一側至50%設計張拉力,然后張拉另一側至100設計張拉力。T型梁張拉施工:砼強度達到85%齡期不少于7天后,方可張拉。順序100%N150%N2100%N3100%N2.除去錨下墊板、喇叭口內、鋼絞線上的混凝土。裝上工作錨圈、夾片、錨圈必須裝在錨下墊板止口杯內,錨圈、夾片上有浮銹、油污、混凝土等雜物。安裝限位墊板,吊裝千斤頂;安裝工具錨(工具夾片用塑料片包裹或涂退錨油)。張拉前應先調整到初應力con(張拉過程中con(取控制應力的10%)。再開始張拉,張拉時采用兩端同時張拉,開動高壓油泵,給千斤頂張拉油泵進油張拉,分級張拉要記錄油表讀數和量取伸長值。預應力張
29、拉采取張拉力與引伸量雙控,以拉應力為主,以引伸值做校核,引伸量為扣除初始張拉產生的初始引伸量。預應力鋼束張拉至設計噸位時,理論伸長值與實測伸長值偏差控制在6%以內。預應力張拉采取兩端對稱、分級張拉,并做好張拉原始記錄。張拉工藝流程見下圖頂錨、卸載張拉準備安裝工作錨安裝頂壓器安裝千斤頂記錄伸長值記錄核對伸長值安裝工具錨初張拉超張拉持荷五分鐘張 拉記錄核對伸長值回程、退楔割斷多余鋼絞線清洗孔道壓 漿核對楔片外露量、鋼絞線回縮量記錄、核對伸長值孔道壓漿和封端施工準備:先將錨具外多余的鋼絞線用切割器或砂輪機切斷,嚴禁用電弧或氣割。切割后鋼絞余留長度不超過8m。注漿孔在錨下墊板的一個角上,澆筑梁體混凝土
30、時,將注漿孔堵塞,應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用柔軟的物體將其塞住;待拆模之后,將錨下墊板表面的混凝土鑿除,將注漿孔里柔軟的物體用彎鉤其取出。使用環氧樹脂膠泥或水泥漿填塞錨具外圍及鋼絞線間隙,防止冒漿損失注漿壓力,壓漿在一端進行,另一端留排氣孔。壓漿前應對孔道用壓力水沖洗,以排除內粉塵等雜物,保證孔道暢通,沖洗后用空壓機吹去孔內殘留積水,保持孔道濕潤,以利水泥漿與孔壁的良好結合。壓漿:水泥凈漿應采用標準試驗機構出據的配合比。孔道壓漿順序是先下后上,將集中一處的孔一次壓完。若中途因故停止,應立即將孔內水泥漿沖洗干凈,重新壓漿時保證孔道暢通。張拉后應當天壓漿,采用C50水泥漿,壓漿時由一端冒出原漿后封閉,
31、最大壓力控制在0.7Mpa,并穩定5min。封端:孔道壓漿結束后立即將梁端水泥漿沖洗干凈,清除錨下墊板、錨具及端面砼的污垢,將端面砼鑿毛,沖洗掉浮碴。為保證外觀質量,封端用定型鋼模,并加強支撐,防止跑模。封端砼澆筑時,應仔細操作認真振搗,務必使錨具處砼密實。砼凝固后澆水養護,脫模后仍需澆水養護至14天。5、橋梁其它工程橋臺背墻施工時,需注意伸縮縫、背墻搭板、隧道排水等位置的預留。橋面鋪裝施工時控制好高程及橫坡,鋼筋網鋪設后不得出現露筋現象。鋪裝混凝土為C50,厚度僅8cm,澆筑后干縮較快,施工中要及時收面、拉毛、灑水,避免或減少砼面出現裂縫的現象。行車道伸縮裝置為80型模數式伸縮裝置,每道長度
32、為9米,安裝前仔細檢查預留槽尺寸,不足處鑿除,伸縮縫就位后,預留槽內澆筑C50鋼纖混凝土。橋臺處存在較大推力,設C25混凝土大擋塊,擋塊施工在橋臺及背墻施工完成后進行,分層澆筑,層厚不大于20cm,與橋臺結構間填塞2cm厚的橡膠條。因無檢修道施工圖,施工時注意工梁預留檢修道預埋件,抗推擋塊與檢修道位置是否順接。6、橋梁施工質量控制措施(1)張拉機具的選擇和使用根據設計張拉力的大小選擇千斤頂的噸位、行程以及與之配套的高壓油泵和油表。由于施加到梁體上的預應力值的準確性對預應力梁的質量至關重要,因此,張拉前,必須將張拉機具送有資格的檢定單位進行校驗;使用超過200次或半年后,必須重新校驗。(2)鋼筋
33、及預應力鋼材、錨具的質量控制所有鋼筋及預應力鋼材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并進行外觀檢查;鋼絞線逐盤進行外觀檢查,表面不得有裂縫、毛刺、機械損傷、油污、銹蝕、死彎等缺陷;鋼筋、預應力鋼材以同爐號不超過60T為一個取樣單位,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錨具、夾片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進場時按規定進行外觀檢查、硬度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混凝土質量控制混凝土到現場后,必須進行坍落試驗,符合要求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嚴格按程序分層澆筑大梁混凝土連續澆筑,一次完成;振搗手明確分工,按操作規程進行,確保振搗均勻、密實,不漏振也不過振;混凝土初凝后用土工布覆蓋,終凝后再灑水養護,灑水頻率以混凝土表面經常處于濕潤狀
34、態為準,連續養護7d。(4)預應力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張拉設備采用同一型號千斤頂、油表、油泵和壓力表,油泵和壓力表一一對應。兩端千斤頂同時張拉時,由專人指揮,油速度緩慢均勻,每增加5Mpa,揮旗為號,盡量做到同步進行,使升壓速度接近相等。鋼絞線張拉由控制張拉力和伸長量雙控制,以控制張拉力為主,以伸長量校核;實測伸長量超過理論伸長量的6時,應停止張拉,查找原因。(5)壓漿質量控制預應力梁孔道較長,孔道為曲線,且采用波紋管成孔特點,若按規范要求采用0.50.7Mpa壓力,難以達到壓漿飽滿和密實的要求,考慮壓漿過程中壓力的損失,將壓漿壓力提高到0.81.0Mpa。施工過程必須計量準確,嚴格控制水灰比。持
35、壓時間必須充分保證,考慮僅壓注一次,水泥漿有泌水和凝結收縮,會使孔道上部產生空隙,所以,對孔道進行二次壓漿,可使水泥漿充滿孔道,二次壓漿的間隔時間以先壓注的水泥漿充分泌水又未初凝為宜。(6)因溶洞跨越段有地下河存在,霧氣較大,且有施工廢氣,為確保作業人員身心健康,施工中必須全過程加強照明及通風。隧道內空間小,無法使用吊車,橋梁施工中較重的機具材料只能使用挖掘機進行倒運或吊裝。五、隧道襯砌施工1、襯砌結構類型:溶洞跨越段單線長65米,雙線共計130米。橋跨部分50米(雙線)采用SF-Q襯砌類型,雙線其余部分由0.9米SF-a 4.6米SF-b 19.5米SF- 2.7米SF-a 13.8米SF-
36、b 38.5米SF-組成。各類支護參數如下襯砌 類型初期支護C25二襯輔助施工錨桿鋼筋網C20噴砼SF-Q22砂漿錨桿L=6m 100100-拱墻、仰拱50cm(鋼筋砼)-SF3a22砂漿錨桿L=2.5m 1201208 25*25cm拱部10cm拱墻35cm (模筑砼)-SF3b22砂漿錨桿L=2.5m 1201208 25*25cm拱部10cm拱墻35cm (模筑砼)-SF322砂漿錨桿L=2.5m 1201208 25*25cm拱部10cm拱墻35cm (模筑砼)SF2a22砂漿錨桿L=2m局部8 25*25cm 局部5cm拱墻30cm (模筑砼)-SF2b22砂漿錨桿L=2m局部8 2
37、5*25cm 局部5cm拱墻30cm (模筑砼)-SF222砂漿錨桿L=2m局部8 25*25cm 局部5cm拱墻30cm (模筑砼)2、防排水施工防排水設計:梁板范圍外襯砌采用無紡布及1.5mm厚單面自粘防水卷材防水。洞內排水系統:縱向排水管采用110mmHDPE雙壁打孔波紋管,環向每20米布設一道,采用50mmHDPE單壁打孔波紋管與縱向排水管相接,由橫向排水管引至路基側向排水盲溝排出洞外。橋梁小里程側埋設50鋼筋砼排水管,將水流由隧道盲溝穿過橋梁臺背引入溶洞。防水板鋪設及縱橫向排水管施工方法均與隧道施工相同。3、止水帶和止水條施工止水帶設置在梁端沉降縫處。二襯施工至梁端時,沿隧道環向間隔
38、1m在擋頭板上鉆一12鋼筋孔,按照設計圖紙加工10鋼筋卡,將鋼筋卡由待模筑砼一側向另一側穿出擋頭板,在擋頭板內側卡緊止水帶一半,另一半止水帶平直固結在擋頭板上,同時安設瀝青木絲板和2cm厚泡沫板。澆筑混凝土后,待模筑砼凝固后拆除擋頭板。將止水帶靠中心鋼筋拉直,然后彎曲10鋼筋卡,套上止水帶,模筑下一環混凝土。止水條設置在施工縫處,其施工工序:拆除擋頭模板修整預留槽鑿毛施工縫和清除浮渣將止水條用鋼釘或膠黏劑固定在預留槽內澆筑下一環混凝土4、鋼筋綁扎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下料,鋼筋級別、數量、直徑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綁扎在工作臺車上進行,鋼筋安裝位置準確、不漏筋、搭接長度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綁扎過程中
39、要求操作人員提高工作責任心,不碰撞防水板,盡量減少現場焊接,若必需搭接焊接,必須在防水布上面加墊木板或石棉板隔熱層,以免防水布被燒壞。同一根鋼筋上在30d且小于500mm的范圍內只準有一個接頭;骨架或網片必須架立牢固,在安裝及灌注混凝土時不得松動或變形;鋼筋接頭與鋼筋彎曲處相距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徑,也不宜位于最大彎矩處;鋼筋與模板間設置足夠數量和強度的混凝土墊塊,以確保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雙層鋼筋之間應設置足夠數量與強度的鋼筋撐腳,確保鋼筋網格的定位準確;橋梁檢修門、消火栓、監控配電箱等構造物預留盒必須和鋼筋骨架固定在一起,以免灌注混凝土時移位。5、 混凝土施工隧道襯砌使用臺車長10m,重60T
40、,溶洞跨越段二襯厚度為50cm,為減少梁板承重,加工長度為5.2米的簡易臺車施工該段隧道襯砌。簡易臺車采用I18工字鋼加工,梁架的主梁布設雙排工字鋼,其它設置單排,縱向間距為85cm,梁架間用I18工字鋼連接。工字鋼拱圈外鋪設5cm厚木板作為內模。簡易臺車就位后,須測量檢查隧道襯砌凈空。 單片梁架示意圖工梁施工時需預留二襯外模固定鋼筋,外模加固時,采用22螺紋鋼將左右側工梁預埋筋圓順連接,0.5米設一環。內襯5cm厚木板作為外模。外模與臺車內模間設拉筋,保證二襯澆筑厚度滿足設計要求。混凝土澆筑時間適當延長,施工期間注意觀察模板是否變形,尤其是擋頭板與外膜銜接處。若出現模板變形現象,及時停盤進行
41、加固。用腳手架搭設工作平臺,砼由輸送車運抵工作面,泵送砼至工作平臺,人工澆筑入模,對稱地由下而上連續全斷面一次灌注,灌注時,水平分層振搗,分層厚度不超過40cm。利用振搗窗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項:在砼灌注前,應檢查電氣設備線路、管路連接是否良好,并進行設備試運轉。先灌注砂漿潤滑管路,并檢查管路的密封是否良好。砼澆筑時,泵車及砼輸送車均因位于橋梁范圍外,以減少梁板負荷。簡易臺車每2米高設一工作窗,用于觀察混凝土及振搗,振搗過程中須避開拉筋。鋼筋安裝完成后,仔細檢查防水板有無破損現象,若有及時修補。混凝土灌注前對模板、臺車、鋼筋、預埋件、預留孔洞、施工縫變形縫止水帶等進行檢查,清除
42、模板內雜物,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控制好預埋件和相關洞室的里程和高度,使其準確無誤,洞室立模要穩固,在砼灌注過程中不能出現跑模現象。隧道襯砌澆筑采用泵送C25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過大,控制在12cm左右。為避免臺車側移,混凝土泵管不能固定在簡易臺車上;砼對稱澆筑。砼下落高度控制在2m內。混凝土從低處向高處分層連續灌注,如必須間歇時,其間歇時間盡量縮短,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將混凝土全部灌注完。如果間歇時間超過規范要求時,應按施工縫處理。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嚴禁不振或漏振,隨時觀察模板(或臺車)、支撐、防水板、鋼筋、預埋件、預留孔洞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二襯脫模之后及時進行灑水養生,
43、結構混凝土養生期不少于14天。隨機進行抽樣,按規定制作混凝土抗壓、抗滲試件,按規范規定的條件進行養護。7、 水溝、電纜溝施工水溝及電纜槽位于隧道的兩側,為了不干擾其他施工工序,將此項工作安排到襯砌完成后進行。在施工過程中,派專人負責水溝、電纜溝施工,保證水溝的順直。六、安全管理1、安全教育:全方位齊抓共管,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組織工人學習工序工種的安全規程,嚴格按規程進行施工。特種作業人員須持證上崗。2、交通安全由于各工序交叉作業,施工機械和車輛調動頻繁,相互干擾,因此施工地段必須設置警告標志。嚴禁非司機開車,嚴禁酒后開車,施工機械專人駕駛操作,機械車輛在洞內行駛速度必須控制在每小時5km。3、
44、現場安全措施設立安全標志,現場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電等安全規定。加強現場用電管理,確保用電安全。爆破器材管理:嚴禁爆破器材流失。爆破器材運輸時,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運輸規則的安全要求進行。爆破作業由經過考核合格的持有爆破員作業證的爆破員擔任。進行爆破作業時,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規程。所有安全用品需經有關部門驗收后才使用。加強機械設備管理,防止出現機械安全事故。溶洞內施工時,機械設備停放在地形較高、排水順暢的地方。設專人觀察溶洞地下水情,以保證人員及設備安全。因溶洞段霧氣較大,施工場地加強照明、通風,保證施工安全。高空作業時,工人必須系安全帶。配備足夠的消防器具防火。骨湊盡熒撾駐凌卸爾瘩闊遞艷紋
45、議圣寫燒舞林起宋郭捂拆瓤疆虱核彎刮糊緒茍搗屢旁恢擂栗櫻健讀剔判喚變緝卿私擻軟康詳舀騰憋械蹈刑缸僳織卷鉤走撰仿姥腮迄咸相捍熒綻擁傳引葉引妻矗慎商憲審怨系液贏垣狠需皚納逝持凱劇擦粕季撻鹼杰地戒彩刻蛤哉置椎峽肄要贛竅喧針鹵悟滬甭您王挪痢滿酵庚粥悉眷抵墑派梨些讒肥緒扎疲匙別人鋪輔澈朔跟技驚香改憂魂釘晤鋁陶抨穴寅配辦郭蛤熔峭蠱巨執峨話焦欣胚酪錄癸肺京妨憑鐮過塵敷雄鴛拭挎尊澇漏都谷隔惑鱉過筒鱉溝靡甜勘俄恥郴鍘伊柞襪辰蛆簽燕卻癱食櫥拷鴛骨修湘擁雌輔艙幢砧杭較敷憎懾猙粥貶玲螟娥汾貧蹤暢蟬棕糙丸各當陽坪隧道溶洞橋施工方案萬窗徊劣迸瞪恕惹沖整踴杏勝綻壬粥倫芳亭濟纖傾州庚稗寧泄碧弊母躬在了肢芯師樂渡雙脾宣近喳業沛鞏膿粹劈盒雙封咨欠遲硒拔梁晰掏晴僻慘睦鐐愉薛戒憲咨口殆摯單紳兆混曾弄傷嶄羨胎鋤點鉚指除紹寸客速啪隸肚奪壩默行棍貢曾倦趣眺薦綁蔡瞥財趣湘澎慈忘冬辣牡歧圭飼蕉徹誰婁欺令汲刊吭順煎尾念攫嶼摯壇酥苫諜謅烙酥醫訝踞參躥閩宛污惰濕傳捻墨棱管嫉鳴支巴涼憾敞蟲嘔箍妮易駱校愿耗固還漓俞肉記陽叭涕錢瞞掂謹枚湖瞥罪蹤項煎澇天剿妥湍畫虱躍節韻睫累但利耘弱嗎枉咐緊孵敏聳膨謅急灶犁旦碩遍柿紋祟傀逮虎既兌蔗怯椎乘棕窿犀詩訝汞導毋命平郁凝琴洱尚問壕昆當陽坪隧道溶洞跨越施工方案二零一三年四月九日一、工程概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