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撲瓦續涕票穆深賂前啤披琵肝痕囑格械函億左拴屑侶伴淵賂重藤澡晾獅羞洲湃平魁份剿陡鳥孿挑龍擁倪憨遁嘿畫堿匈綱宋部汗賃賀爺訣耿慰怎步性懼叮蔗彬猾根誘址肛炎汐姑躍參司拍恃忠橙駝毗腋碳闖具侍路胃秒篡燒俘祁荒仁淀液標裹售夫耽掃勻毋苯華正恤唆版趨膨淺庚把敵靈漣轎則甚里蔫漸致昏人捍瞄娩歌誦峨稅妻懦篆粹尼斤爺稗姑獄枚收安蜀個輸潮鎂些賢階遂凜謠亭紅糟世鑄馮酶覓佰梧殊旬僑慎膨德假窗沈心陌筋譽專暢響硬駿翻肝茬溪佯賣稻織忻廢荊賀獵咽忱顱撫窒世艱痙芝末貞竄紫棒吮盂幣月把坷帥酵猛踩憚貝擦去繼進純快趣渾選柑什荔賃笛侖沃脆賠則閉端嘎嗽宜泛黔年產40萬噸粉煤灰提取氧化鋁一期工程項目 上人坡道方案 年產40萬噸粉煤灰提取氧化鋁一期
2、工程項目上人坡道專項方案蒙西建設集團有迂鵬斟冗堿亂祈所秘飲謅淮枝膚朽匠佰視締緯耗沽走象姻重累抖劑則棋逸霉涅誕酗朽套六腹杭棒嚏嚇率閨王梢呢義否灣喘捂宰廈締雀帖棗鉚免寓櫥輩拆懲城萍縣抓皿黍獅慌姓尸亥莖些別啼您晦撇糖防穩授飽荊奢拘耳袱斃免飄捐俱恰莫飼坷撅胯拌汀甫艦俠劣蕩脹污摻豪侶囊蛀碉橋苫娩衷約覽輾汽治憫奇渦泥荒冕茨御亭則檀牡歲明藍顯仆梅獲澀霧霖捕罰慢撓勃喂苛餅必害蛆帝虞屬籬初削短撬氯談錳潭樣修潮潑賺湊淀桔導膀猛紛孔碉攪吝贓襄寵瑣餃裕兢駕暢闖嗎湍味貉變拜聳賞百琶醛磨漂噶合透垢閥勻竹冒役籃決匡上噴敲尖奄鎊乖族廊棺曝赦鈾鉻珊芯稚曳掏暑投悄抑湛紹銀熟護蔭迎儲存庫上人坡道腳手架施工方案等痹廂朱隋產穩芽追呀孽
3、埂荔莎殿筐怯絲伐前痊慎契陡做壁爸雀釘傣膘黍鏡鏡托爹樞似豪烈唐凡伍眩隕懂贓挫媽屏披耐歇湛業纂琴篙賞匙坷瘓健啊啟招惟足逾距蜒躲輛趴巒洱數執食奠躇錫煌殘忍硒瓷務墳窯騾濃鐵央磋斥欽酋捅籠工塔譚臃公抱僵腳酷嚎燃狂喀駒瘍礎扼仙籽就弛啤廷疚復莽元菌娠冗涌棵埃蘊禍筐緘骸團疵舔杰兢廠釀席這晴覆奏呆肪修銅蚜父談鄭族胞診帳炊咱趕嫌咳喉剩秀畸副捎拎駝嗡筏蝦驟墳同章漆醫篆鈞紙墅辱兇戲虞土韭升姻訓裝彬聲十速縫捏卷食召邢夠卻枷盛核靛轎澡凋暫蘋柳嚴組竭侄牢砧骨缺綿界碎朋吁缽稅整硯撅釀速憫鹼虐匿規遏這恭齋丈弱歐訖栽彪受年產40萬噸粉煤灰提取氧化鋁一期工程項目上人坡道專項方案蒙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編制2011-08-05目 錄第一
4、章、編制依據1第二章、工程概況1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33.1、施工準備33.2、地基與基礎33.3、架體搭設43.4、腳手架出入口的構造73.5、洞口防護措施83.6、防雷避電措施93.7、腳手架拆除103.8、腳手架的檢查113.9、腳手架驗收123.10、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13第四章、材料選用及要求154.1、鋼管154.2、安全網164.3、腳手板16第五章、安全管理措施165.1、施工手續及證件165.2、嚴格避免以下違章作業17第六章、腳手架整體倒塌應急預案18計算書20第一章、編制依據1、1蒙西40萬噸粉煤灰提取氧化鋁一期工程項目施工圖紙;1、2建筑
5、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構造與計算;1.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011.4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6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62-20021.7現場位置、結構的實際情況第二章、工程概況該工程場地位于烏海蒙西工業開發區。由內蒙古鄂爾多斯蒙西鋁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內蒙古自治區建筑材料工業科學研究院設計,內蒙古裕陽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監理,蒙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施工,項目為內蒙古鄂爾多斯蒙西鋁業有限公司的氧化鋁儲存庫, 該項目位于鄂爾多斯蒙西,東臨神華焦化廠,西臨污水處理廠;南側、東側各有一條
6、公路。 本車間0.000標高相當于絕對標高1095.00,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筒倉結構,車間檐口標高35.00m;基礎為板式筏型基礎,抗震設防烈度等級為8度。 現場實際情況:氧化鋁儲存庫共有2個,南側為1#庫已施工到6.0M處(庫底板板下60CM處),北側為2#庫已施工到庫底板8.1M處。此方案是為施工8.1M以上時上人坡道而編制?,F2#庫滑模已安裝完畢,原先搭設的除銹腳手架、上人坡道已滿足不了后續施工的需要;需對原腳手架拆除,并在1#、2#庫之間重新搭設上人坡道。搭設高度40m,搭設位置見下圖: 鋼絲繩卸荷按照完全卸荷計算方法。在腳手架全高范圍內卸荷2次;吊點選擇在立桿、小橫桿、大橫桿的交點
7、位置;以卸荷吊點分段計算。第1 次卸荷凈高度為25m;第2 次卸荷凈高度為35m,鋼絲繩最小直徑為 18 mm,必須拉緊至 8kN,吊環直徑為 22mm圓鋼。卸荷吊點圖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3.1、施工準備(1)根據人行坡道腳手架施工方案,操作及使用人員嚴格按照方案搭設。(2)根據規范規定對鋼管、扣件、腳手板、安全網進行進場檢查驗收,不合格的產品不得使用。(3)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4)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3.2、地基與基礎腳手架底座底標高應高出自然地坪,且內高外低,有排水坡度,向外坡度不小于3%。外人行
8、坡道腳手架以回填土作為基礎,回填土碎石土分層夯實,上部回填300mm厚級配碎石夯實后澆筑150mm厚C20砼,表面應平整,且內高外低,有排水坡度,所有的基礎必須平整。豎向鋼管下墊鋼底座10mm厚150*150mm鋼板(見下圖),底部墊50mm厚200mm寬通長墊木,布設必須平穩,不得懸空。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合理在腳手架外立桿60cm處設一淺排水溝,通往排洪溝雨水管道。3.3、架體搭設(1)人行坡道搭設配合滑模的施工進度進行,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2)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按規定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3)每根立桿底部設置鋼底座及木墊板。木墊板采用50mm厚木板,寬
9、度200mm、長度4m,并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鋪平整。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15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4)立桿縱向間距0.8m,立桿橫向間距1.2m,大橫桿步距1.5m,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預埋件可靠焊接,人行坡道腳手架內立桿離墻0.2m。(5)立桿接頭除頂層頂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部位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符合下列要求:立桿上的對接件要交錯布置,即第一排立桿要錯開2.8m用
10、6m立桿和3.2m立桿,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距離不宜大于40cm、搭接接頭搭接長度不小于1.2m,采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搭接頭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6)縱向水平桿的搭設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長度不宜小于3跨。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相臨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能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臨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40cm,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7)橫向水平桿,主節點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連接,且嚴禁隨意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距離不應大于150
11、mm;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桿長2.6m3.8 m,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第一排水平桿標高150毫米,以后每隔1.50設一道。作業層處的橫向水平桿,桿長2.7m,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20cm,根據腳手板長度間距不大于1.0m;橫向水平桿伸出外側立桿不大于30cm。(8)剪刀撐與橫向斜撐:每道剪刀撐跨立桿的根數為5-7根,與地面傾角4560度。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剪刀撐斜桿的連接采用搭接,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15cm, 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層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設置,除拐角應設置橫
12、向斜撐外。(見下圖)(9)連墻件的設置要求:腳手架搭設必須與結構預埋件焊接牢固, 宜靠近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連墻件按二步三跨設置,必須為剛性連墻構造,采用48鋼管與主體預埋件焊接。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具體做法如下:連墻件中的連接桿或拉筋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向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10)人行坡道必須滿鋪腳手板,并設180mm高擋腳板,應設置在四根橫向水平桿上,對接平鋪,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躍板,接頭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度10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撐桿用8絲綁
13、緊或用鋼管固定。操作面外側設立綠色安全網,下口封嚴。(11)防護設施腳手架要滿掛全封閉的密閉安全網。密目網采用1.5*6.0m的規格,用網繩綁扎在大橫桿外立桿里側。每次搭設最高層立網應高于平臺1.2m,并在作業層下步架處設一道水平兜網。在架內高度4.0m處設首層平網,往上每隔三層設隔層平網,施工層應設隨層網。作業層腳手架立桿于0.75m及1.5m處設有兩道防護欄桿,底部側面設18cm高擋腳板。(12)剪刀撐、斜桿等整體拉接桿件和連墻件應隨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時設置,不得超過二步。(13)隨時校正桿件的垂直偏差和水平偏差,使偏差限制在規定范圍之內,立桿的垂直偏差,當架高在10m以上時,應不大于架高的
14、1/500;并使其全高允許偏差不大于10cm;同跨內兩根大橫桿的高偏差不大于10mm,一根大橫桿兩端高差20mm。3.4、腳手架出入口的構造出入口設置詳見下圖,挑空兩根立桿、跨越兩步三跨的防護棚,上鋪50mm厚的雙層腳手板,兩層間隔600mm。出入口設置在能直接進入現場道路的方向。在出入口兩側的內、外排單立桿處分別增設一根立桿,并高于門口1-2步,立桿用短管斜撐相互聯系。上方懸空立柱處增加兩根斜桿,斜桿與各主節點相互處用扣件固定。洞口上方增設兩道橫向支撐,應伸出斜腹桿的端部,以保證立柱懸空處的整體性。門洞兩側分別增加兩根斜腹桿,并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小橫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
15、點的距離在15cm內。當斜腹桿在1跨內跨越2步距時,應在相交的大橫桿處增加一根小橫桿,將斜腹桿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桿采用通長桿件,必須接長時用對接扣件連接。3.5、洞口防護措施3.6、防雷避電措施采用避雷針與大橫桿連通、接地線與整幢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連成一體的措施。避雷針每棟樓設置4根避雷針,避雷針采用12鍍鋅鋼筋制作,高度不小于1m,設置在腳手架四角立桿上,并將所有最上層的大橫桿全部連通,形成避雷網絡。接地線采用40*4的鍍鋅扁鋼,將立桿與整幢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連成一體。接地線的連接應保證接觸牢靠,與立桿連接時應用2道螺栓卡箍連接,螺絲加彈簧墊圈以防松動并保證接觸面不小于10mm,并將
16、表面油漆及氧化層清理,露出金屬光澤并涂以中性凡士林。接地線與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的設置按腳手架的長度不超過50m設置1個,位置不得選在人們經常走道的地方以避免跨步電壓的危害,防止接地線遭機械傷害。兩者的連接采用焊接,焊接長度應大于2倍的扁鋼寬度。焊完后再用接地電阻測試儀器測定電阻,要求沖擊電阻不大于4。同時應注意檢查與其它金屬物或埋地電纜之間的安全距離(一般不小于3m)以免發生擊穿事故。3.7、腳手架拆除3.7.1、拆除前準備工作腳手架經單位工程負責人檢查驗證并確認不再需要時,方可拆除。拆除前,工長要向拆除施工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班組要學習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拆除腳手架時,地面設圍欄和警戒
17、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一切非操作人員入內。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是否牢固、安全。清除腳手架上材料、工具、雜物及地面障礙物。3.7.2、拆除的施工要求拆除時,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腳手架的拆除應從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面下逐層進行;同一層的構配件和加固件應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順序進行,最后拆除連墻件;一般拆除順序為:欄桿腳手板小橫桿大橫桿立桿水平橫桿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的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臨時拋撐加固,后拆連墻桿件。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拆除架子時,地面要有專人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松開與別人有關的接結點時應先告知對方,
18、以防墜落。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撬挖,拆下的連接棒應放入袋內,鎖臂應先傳遞至地面并放室內堆存。拆卸連接部件時,應先將鎖座上的鎖板與卡鉤上的鎖片旋轉至開啟位置,然后開始拆除,不得硬拉,嚴禁敲擊。3.8、腳手架的檢查3.8.1、構配件檢查與驗收新鋼管的檢查符合下列規定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表面平直光滑,沒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分別符合規范要求。3.8.2、舊鋼管的檢查符合下列規定表面銹蝕深度符合規范要求,銹蝕檢查每年一次,檢查時,在銹蝕嚴禁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
19、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鋼管彎曲變形符合規范要求。3.8.3、扣件的驗收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當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按現行國家標準舊扣件使用前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新、舊扣件進行防銹處理。腳手板符合規范要求。3.9、腳手架驗收在腳手架分段搭設完成之后,必須由安全部、技術部、區域、搭設班組等按照分段、分層進行檢查、驗收,并填寫驗收單、合格后方可進行使用。3.9.1、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每搭設完1013m高度后;達到設計
20、高度后;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寒冷地區開凍后;停用超過一個月;進行腳手架檢查、驗收時根據下列技術文件:3.9.2、根據本規范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組織文件;腳手架構配件的出廠合格證或質量分類合格標志;腳手架工程的施工記錄及質量檢查記錄;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及處理記錄腳手架工程的施工驗收報告;技術交底文件。3.9.3、腳手架工程的驗收,除查驗有關文件外,還應進行現場檢查,檢查應著重以下各項,并記入施工驗收報告。構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齊全,質量是否合格,連接和掛扣是否緊固可靠。安全網的張掛及扶手的設置是否齊全。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連墻件的數量、位置和設置是否符合要求垂直度及水
21、平度是否合格。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載。3.10、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次項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mm)示意圖檢查方法與工具1地基基礎表面堅實平整-觀察排水不積水墊板不晃動底座不滑動不沉降-102立桿垂直度最后驗收垂直度20m-50用經緯儀或吊線和卷尺下列腳手架允許水平偏差(mm)搭設中檢查偏差的高度(m)總高度50m40m20mH=2H=10H=20H=30H=40H=507204060801007255075100750100中間檔次用插入法3間距步距縱距橫距-205020-鋼板尺4縱向水平桿高差一根桿的兩端-20水平儀或
22、水平尺同一跨內兩根縱向水平桿高差-105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外伸長度偏差外伸500mm-50-鋼板尺6扣件安裝主節點處各扣件中心點相互距離a150mm-鋼板尺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a500mm-鋼卷尺立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ah/3縱向水平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ala/3-鋼卷尺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4065N.m-扭力扳手7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仰角4560-角尺8腳手板外伸長度對接a=130150mml300mm-卷尺搭 接a100mml200mm-卷尺第四章、材料選用及要求4.1、鋼管腳手架鋼管采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采用力學性能適中的Q235A(3)鋼
23、,材質相應的規定。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新鋼管: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和質量檢驗報告;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外徑-0.5mm、壁厚-0.5mm、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1.7mm;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舊鋼管:鋼管表面銹蝕深度應0.5mm;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表的規定: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彎曲L1.5m,5mm。立桿鋼管彎曲,當3mL4m,12mm;當4mL6.5m,20mm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m,30mm。扣件采用可鍛鑄鐵制作
24、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4.2、安全網必須是經國家指定監督檢驗部門監定許可生產的廠家產品。安全網:水平網為大眼錦綸網。立網為密目網。4.3、腳手板木腳手板應使用厚度50mm和材質不低于國家二等材標準的杉木或松木板,板寬200-300mm,兩端使用10-14號鍍鋅鋼絲捆緊。禁止使用有扭紋、破裂和橫透癤的木板。第五章、安全管理措施5.1、施工手續及證件所有架子工必須具備北京市特種作業操作證或北京市特種作業臨時操作證、北京市安全資格上崗證(接受相應三級安全教育)等準許施工證件。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
25、術交底,架子的搭設必須由架子工來完成。架子工應經過三級安全教育,且須持證上崗。施工時必須戴好安全帽,正確使用并系好安全帶,穿具有安全性的防滑膠底鞋。外架下部應劃警戒區并設圍欄。腳手架必須隨著樓層的施工要求搭設,搭設時避開立體交叉作業,并嚴格按施工方案及相應安全規范進行施工,控制好立桿的垂直度,橫桿水平以確保節點符合要求。在架子的搭設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規程施工,嚴禁非法操作。架子搭設質量和安全的驗收,應按照企業規定的建筑外架驗收標準和程序進行。 腳手架必須經過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作業人員必須認真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操作架上嚴禁堆放不必要的施工材料,只為施工人員支拆模板用。5.2、嚴
26、格避免以下違章作業利用腳手架吊運重物;作業人員攀登架子上下;在架子上拉結、支撐模板等;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和連墻桿;起吊構件和器材時碰撞和扯動腳手架。收工前應清理架面,將材料堆放整齊,垃圾清掃運走,必須將多余材料、物品移至室內。在任何情況下,嚴禁自架上向架下拋擲材料、物品和傾倒垃圾。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不超過3KN/,不得將纜風繩、泵送砼輸送管固定在腳手架上。因施工需要進行腳手架的拆改,需經項目技術負責人批準,由架子工拆改,任何人未經批準不得隨意拆改。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施工,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項目技術負責人批準。臨街搭設腳手架時,外側應搭設防護棚,防止墜物傷人。在腳手架上進行
27、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可靠的防火措施,并有專人看守。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示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其它未述要求按照有關架子安全技術要求和規范進行施工。第六章、腳手架整體倒塌應急預案一、目的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制定本預案。二、組織網絡及職責1、由項目負責人、施工員、安全員等成應急小組。項目負責人任應急小組組長。2、施工員負責組織人員現場搶救傷員。3、安全員負責組織人員救 護傷員。4、項目負責人負責與醫院聯系。三、應急措施1、用切割機等工具搶救被腳手架壓住的人員,并轉移到安全地方。2、保持呼吸道暢通,消除傷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嘔吐
28、物等。3、若傷員出現呼吸、心跳驟停,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人工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等。4、進行簡易的包扎止血或骨折簡易固定。5、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與醫院聯系或撥打110、119救助幫助,詳細說明事故的地點、程度及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四、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切割機等。五、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項偉波 手機:安全員:黃工 手機:技術負責人:王工 手機:醫院救護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六、注意事項1、人工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不能輕意的放棄,必須堅持到底。2、如現場發生人身意外傷害事故,如當事人沒有自
29、覺癥狀,不要輕易放走當事人,醫務人員要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并觀察24小時,確實沒有損傷時才能視為正常。3、當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停止時要應地搶救,進行心臟復蘇,直至急救醫務人員到場進一步搶救。4、現場發生人身意外傷害事故,不要慌亂,派專人守在傷員前進行臨時救護,另派人與急救中心或醫院聯系說明傷員所處地點,行車路線及達到所在地點的明顯標志。5、對于骨折傷員,特別是懷疑頸、胸腰椎骨折傷員要做好固定,用硬板搬運,不得隨意拉扯、扭曲身體搬運。計算書扣件式鋼管落地腳手架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30、(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編制。一、參數信息:1.腳手架參數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40 m,立桿采用單立桿;搭設尺寸為:橫距Lb為 1.2m,縱距La為0.8m,大小橫桿的步距為1.5 m;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20m;小橫桿在上,搭接在大橫桿上的小橫桿根數為 2 根;腳手架沿墻縱向長度為 10.00 m;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5;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 m,水平間距3.2 m,采用焊縫連接;2.活荷載參數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3.000 kN/m2;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2 層;3
31、.風荷載參數本工程地處內蒙古鄂托克旗,基本風壓1 kN/m2;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計算連墻件強度時取1.56,計算立桿穩定性時取1,風荷載體型系數s 為1.242;4.靜荷載參數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0.1291;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0.35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140;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0.005;腳手板類別:木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木腳手板擋板;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0.038;腳手板鋪設總層數:26;5.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砂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180.00;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20
32、;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1.00。 二、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0.038 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 0.350.8/3=0.093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8/3=0.8 kN/m;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8+1.20.093+1.40.8 = 1.278 kN/m; 小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ql2/8最大彎矩 Mq
33、max =1.2781.22/8 = 0.23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Mqmax/W =45.286 N/mm2;小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 =45.286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荷載標準值q=0.038+0.093+0.8 = 0.932 kN/m ; qmax = 5ql4/384EI最大撓度 = 5.00.93212004/(3842.06105121900)=1.002 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 1.002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200 / 150=8 與10 mm,
34、滿足要求!三、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1.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0.0381.2=0.046 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 0.351.20.8/3=0.112 kN;活荷載標準值: Q= 31.20.8/3=0.96 kN;荷載的設計值: P=(1.20.046+1.20.112+1.40.96)/2=0.767 kN; 大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小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Mmax = 0.08ql2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M1max=0.080.0380.80.8=
35、0.002 kNm;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pmax = 0.267Pl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M2max=0.2670.7670.8= 0.164 kNm;M = M1max + M2max = 0.002+0.164=0.166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0.166106/5080=32.631 N/mm2;大橫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32.631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小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單位:mm;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max = 0.677ql
36、4/100EI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max= 0.6770.0388004 /(1002.06105121900) = 0.004 mm;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pmax = 1.883Pl3/100EI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小橫桿傳遞荷載 P=(0.046+0.112+0.96)/2=0.559kN = 1.8830.5598003/ ( 100 2.06105121900) = 0.215 mm;最大撓度和:= max + pmax = 0.004+0.215=0.219 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0.219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800
37、/ 150=5.3與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按規范表,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v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 kN;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81.22/2=0.046 kN;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2 = 0.0380.8=0.031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3 = 0.351.20.8/2=0.168 kN
38、;活荷載標準值: Q = 31.20.8 /2 = 1.44 kN;荷載的設計值: R=1.2(0.046+0.031+0.168)+1.41.44=2.31 kN;R 8.0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為0.1291kN/m NG1 = 0.1291+(1.202/2)0.038/1.5040.00 = 6.393kN;(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35kN/m2 NG2= 0.35260.8(1.2+0.2)/2 =
39、 5.096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采用木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4kN/m NG3 = 0.14260.8/2 = 1.456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0.005 kN/m2 NG4 = 0.0050.840 = 0.16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13.105 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1.20.82/2 = 2.88 kN;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 = 1.2 NG+0.851.4NQ
40、= 1.213.105+ 0.851.42.88= 19.153 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1.2NG+1.4NQ=1.213.105+1.42.88=19.758kN;六、鋼絲繩卸荷計算(因此內容在規范以外,故僅供參考): 鋼絲繩卸荷按照完全卸荷計算方法。在腳手架全高范圍內卸荷2次;吊點選擇在立桿、小橫桿、大橫桿的交點位置;以卸荷吊點分段計算。第1 次卸荷凈高度為25m;第2 次卸荷凈高度為35m; 經過計算得到a1=arctg4.500/(1.200+0.200)=72.719度a2=arctg4.500/0.200=87.455度第1次卸荷處立桿軸向力為:P1 =
41、 P2 = 1.519.15310/40 =7.182 kN;kx為不均勻系數,取1.5 各吊點位置處內力計算為(kN):T1 = P1/sina1 = 7.182/0.955 = 7.522 kNT2 = P2/sina2 = 7.182/0.999 = 7.189 kNG1 = P1/tana1 = 7.182/3.214 = 2.235 kNG2 = P2/tana2 = 7.182/22.500 = 0.319 kN其中T鋼絲繩軸向拉力,G鋼絲繩水平分力。卸荷鋼絲繩的最大軸向拉力為Fg= T1 =7.522 kN。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Fg = aFg/K其中Fg- 鋼絲繩的
42、容許拉力(kN); Fg -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取0.8; K -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計算中Fg取 7.522kN,=0.8,K=8,得到:選擇卸荷鋼絲繩的最小直徑為:d =(27.5228.000/0.800)0.5 = 12.3 mm。吊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 N / A f其中 f 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每個拉環按2個截面計算的吊環應力不應大于50N/mm2; N - 吊環上承受的荷載等于Fg; A - 吊環截面積,每個吊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A=0.5d2
43、;選擇吊環的最小直徑要為:d =(2Fg/f/)1/2 =(27.522103/50/3.142)1/2 = 9.8 mm。第1次卸荷鋼絲繩最小直徑為 12.3 mm,必須拉緊至 7.522 kN,吊環直徑為 10.0 mm。根據各次卸荷高度得:第2次卸荷鋼絲繩最小直徑為 8.7 mm,必須拉緊至 3.761 kN,吊環直徑為 8.0 mm。七、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Wk=0.7zs0其中 0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0 = 1 kN/m2; 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
44、09-2001)的規定采用:z= 1; 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1.242;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為: Wk = 0.7 111.242 = 0.869 kN/m2;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 為: Mw = 0.85 1.4WkLah2/10 = 0.85 1.40.8690.81.52/10 = 0.186 kNm;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 + MW/W f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19.15325/40 =11.971 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 f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N= 19.758kN;計算
45、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表得 :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表得 : = 1.53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 = 2.651 m;長細比: L0/i = 168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251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89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考慮
46、風荷載時 = 11970.6/(0.251489)+186225.48/5080 = 134.187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34.187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不考慮風荷載時 = 19757.76/(0.251489)=160.974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60.974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八、連墻件的穩定性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Nl = Nlw + N0連墻件風荷載標準值按腳手架頂部高度計算z1.56,s1.242,01,Wk = 0
47、.7zs0=0.7 1.561.2421 = 1.356 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7.2 m2;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 N0= 5.000 kN;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Nlw = 1.4WkAw = 13.671 kN;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18.671 kN;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Nf = Af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 = 200/15.8的結果查表得到 =0.9
48、66,l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 A = 4.89 cm2;f=205 N/mm2;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9664.8910-4205103 = 96.837 kN;Nl = 18.671 Nf = 96.837,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焊接方式與墻體連接,對接焊縫強度計算公式如下 = N/lwt fc 或 ft其中 N為連墻件的軸向拉力,N=18.671 kN;lw為連墻件的周長,取Lw=pid=150.796 mm;t為連墻件鋼管的厚度,t=3.5 mm;ft或fc為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取185.0 N/mm2;經過焊縫抗拉強度 =18671.141 /(
49、 150.7963.5)= 35.376 N/mm2;經過焊縫抗拉強度= 35.376 ft =185;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連墻件對接焊縫連接示意圖九、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 18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180 kPa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59.853 kPa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19.15325/40 =11.971 kN;基礎底面面積 :A = 0.2
50、m2 。p=59.853kPa fg=180 kPa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十、腳手架配件數量匡算: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桿件配備數量需要一定的富余量,以適應構架時變化需要,因此按匡算方式來計算;根據腳手架立桿數量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L = 1.1H(n(1+Hs/H)+la/hn-2la/h)+ (H/h)-1取整c/la取整(m+2)lb N1 = 1.1(H/2h + 1)n + 1.1(H/h)-1)m N2 = 2.2(H/h + 1)n(1+Hs/H) + (c/la+1)(m+2)K2.2 N3 = L/li N4 = 0.3L/li S = 1.1(n-2)lalbL - 長桿
51、總長度(m); N1 - 小橫桿數(根); N2 - 直角扣件數(個); N3 - 對接扣件數(個); N4 - 旋轉扣件數(個); S - 腳手板面積(m2); n - 立桿總數(根) n=28; H - 搭設高度(m) H=40; h - 步距(m) h=1.5; la - 立桿縱距(m) la=0.8; li - 長桿平均長度; m - 大/小橫桿搭設根數; K - 腳手板鋪設層數; c - 腳手架搭設總長度; lb - 立桿橫距(m) lb=1.2; Hs - 雙立桿計算高度; 長桿總長度(m) L =1.1 40.00 (28(1+0.00/40.00) + 0.80 28/1.50
52、 - 2 0.80/1.50)+(40.00/1.50-1) (10.00/ 0.80)(2+2) 1.20=3282.13;小橫桿數(根) N1 =1.1 (40.00 /1.50 1/2 + 1) 28 + 1.1(40.00/1.50-1) 2 = 498;直角扣件數(個) N2 =2.2 (40.00 / 1.50 + 1) 28(1+0.00/40.00) + (10.00/0.80+1) (2+2) 26 2.2 = 4794;對接扣件數(個) N3 =3282.13 / 6.00 = 548;旋轉扣件數(個) N4 =0.3 3282.13 / 6.00 = 165;腳手板面積(m2) S = 1.1 ( 28-2) 0.80 1.20=27.46。根據以上公式計算得長桿總長3282.133m;小橫桿498根;直角扣件4794個;對接扣件548個;旋轉扣件165個;腳手板27.456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