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1、210國道特大橋1-64m系桿拱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210國道特大橋位于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為跨越210國道而設,設計里程為DK3+300.28DK7+168.14,全長3867.86m,共計117跨。其中68#69#跨上部結構設計采用1-64m系桿拱,跨越210國道,系桿拱梁全長67m,計算跨度64m。1、支座本系桿拱橋設四個15000kN的球形鋼支座,由一個固定支座、一個橫向活動支座、一個縱向活動支座、一個多向活動支座組成;固定支座設在集寧端。2、系梁系梁采用等截面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單箱雙室截面,梁高1.7m,頂板厚35cm,底板厚30cm,跨中邊腹板及中腹板厚分別為70cm和35cm,梁
2、端局部邊腹板加厚至2.0m;跨中箱梁頂寬14m、底寬12.1m。考慮到拱座影響,梁端箱梁頂面局部加寬,頂寬15m、底寬13.1m。箱梁兩端設端橫梁,厚4.1m;跨間吊桿位置設橫隔板,板厚30cm,梁端距支座中心1.5m。系桿箱梁縱向采用OVM15-15和OVM15-12預應力體系,拱座斜向采用JLM-32預應力體系。系梁采用C50混凝土。1-64m系桿拱立面圖1-64m系桿拱平面圖拱腳位置處截面圖跨中位置處截面圖3、拱腳拱腳順橋向5.6m范圍內設成實體段,橫橋向寬度為15m,截面漸變處設倒角或過渡段。拱腳內斜向預應力筋采用32的PSB830預應力混凝土用螺紋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fpk=830M
3、Pa,彈性模量Ep=2.0*105MPa,拱座上單端張拉,張拉力與伸長量雙控制,張拉控制力為534KN,每延米張拉伸長量為3.3m。拱腳混凝土與系梁、預埋段拱肋混凝土同時澆筑,在澆筑拱座混凝土、拱肋弦管內微膨脹混凝土及梁端7.5m范圍內箱梁混凝土時摻入UF500纖維。4、拱肋拱肋軸線線形采用二次拋物線,拱軸線理論方程:y=(4f/L2)*x(L-x),其中計算跨度L=64m,矢跨比f/L=1/5,計算矢高f=12.8m,理論拱軸線原點位于支座中心線上系桿箱梁頂面以下0.6m處;拱肋采用鋼管砼結構,啞鈴型截面,拱高2.2m,弦管內灌注C50微膨脹砼。上下弦管間以鋼綴板連接,綴板外間距50cm,壁
4、厚16mm,除吊桿中心兩側共1.5m范圍和拱腳預埋段部分綴板間填筑C50微膨脹砼外,綴板間其余部位空置。拱肋上下弦管鋼板、拱肋綴板及拱腳綴條采用Q345qE鋼材,橫撐管材及其它板材采用Q235QD鋼材。5、吊桿系桿全跨共設10對吊桿,吊桿縱向關于梁跨中心線對稱布置;吊桿橫向中心距11.4m,縱向距離5m。吊桿設置為雙吊桿形式,雙吊桿縱向間距55cm。吊桿采用整束擠壓的鋼絞線成品索,吊桿上下端通過鋼制錨箱分別與拱肋下弦管及系桿連接,吊桿通過預埋在系桿箱梁內的預埋管在箱梁底進行張拉。6、橫撐在拱頂設一道“一”字撐,兩側各設一處“米”字撐。橫撐采用外徑500mm的鋼管,壁厚12mm。鋼管內部不填混凝
5、土,其內外表面均需作防腐處理。二、場地布置及臨時設施1、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利用210國道及萬水泉車站進站道路,在68#-69#號墩間,利用既有公路橋下進行,在公路橋下按單車道布置,其余地段均按雙車道布置,在68#、69#墩兩側均設置排水涵管,便道底部采用土方回填,路面采用鋼渣。2、吊裝位置及場地利用67-68號墩空地,69-70號墩空地,210國道主橋兩側和68#墩、69#墩兩側作為吊裝場地及拱肋存放場地,施工期間將對210國道進行全封閉可作為施工場地。系梁臨時支架采用(21+18+20.5)m三跨一聯貝雷梁支架體系,共設四個支墩。在國道上設置2個支墩,68#、69#墩承臺上各布置一個。立柱采用
6、529螺旋管。三、資源配置1、勞動力組織、勞動力組織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專門成立210特大橋架子隊,下設木工班、鋼筋加工班、混凝土、預應力、拱肋拼裝班組。管理人員及勞動力配置2、主要機械設備配備、主要機械設備配備四、工期計劃總體工期:根據JBZH-6標的總體鋪架工期及節點工期開工日期:2010年3月15日 竣工日期:2010年11月15日系桿拱工期安排:主墩基礎及墩臺身:2010年3月15日2010年5月31日支架搭設及預壓:2010年5月10日6月15日系桿拱主橋現澆及預應力張拉:2010年6月15日7月20日拱肋制作:2010年5月1日7月15日拱肋安裝及灌注:2010年8月1日9月21日吊
7、桿安裝:2010年9月22日9月30日張拉及壓漿:2010年10月1日10月10日橋面系施工:2010年10月11日10月30日。五、總體施工方案1-64m系桿拱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順序。系梁采用支架法現澆,支架主要由螺旋鋼管、砂筒、貝雷梁等組合而成,用529mm螺旋管搭設4個臨時支墩,系梁縱向用貝雷梁作為承重梁,跨徑為(21+18+20.5)m。系梁砼連續澆筑完成后,進行預應力鋼絞線、鋼筋張拉。系梁拱肋拼裝在系梁頂面搭設拱肋支架,第一節拱肋分別在68#墩、69#墩兩側用80t吊車拼裝焊接,其余五節拱肋在210國道上分別采用50t和25t吊車進行拱肋拼裝、焊接;拱肋混凝土壓注采用4臺砼地泵和2臺
8、汽車泵,自拱腳向拱頂一次壓注成型;拱肋混凝土壓注完成后用50t汽車吊安裝橫撐及吊桿,并按照設計要求張拉吊桿,在吊桿張拉完成后,最后一次落架成橋。210國道在施工期間封閉由于210國道車流量較大,路面距系梁底的凈高比較小,考慮到交通安全及工期問題,指揮部已與相關部門協商,要求在系梁及系梁上部施工期間全線封閉,已獲批。系桿拱總體施工步驟:臨時支墩基礎支架搭設超載預壓系梁拱肋預埋段安裝固定系梁鋼筋綁扎系梁砼澆筑系梁預應力張拉拱肋拼裝及灌注吊桿安裝及張拉支架拆除、清理場地。貝雷梁支架貝雷梁支架由立柱、托架、I40b工字鋼橫梁、貝雷梁、橫向I16工字鋼分配梁組成。貝雷梁支架貝雷梁支架中支墩貝雷梁支架采用
9、(21+18+20.5)m三跨一聯連續設置,設置4個支墩,68#、69#墩承臺上各設置一個,210國道上設置兩個支墩。支墩基礎采用C30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條形基礎基礎長16m、寬2m、高0.5m。螺旋管立柱、托架立柱采用529mm螺旋管托架采用5根I18工字鋼并排焊接成整體。529mm螺旋管立柱、托架立柱、托架立柱托架砂筒系桿拱施工完成后通過砂筒進行落梁、脫模。砂筒由螺旋管底座和混凝土頂心組成,螺旋管底座高45cm,混凝土頂心高35cm,拼裝支架時砂筒總高度65cm,砂筒內裝入30cm厚干細砂,混凝土頂心深入螺旋管底座內15cm在系桿拱施工完成后取出細砂,實現落模。砂筒混凝土頂心螺旋管底座I
10、40b工字鋼橫梁砂筒頂部貝雷梁下部采用2根I40b工字鋼焊接成整體作為橫梁。I40b工字鋼橫梁I40b工字鋼橫梁貝雷梁系梁支架采用貝雷梁作為承重梁。貝雷梁跨度為(21+18+20.5)m。貝雷梁橫橋向布置37榀貝雷梁,每榀貝雷梁由19片長3m貝雷片、一片長2.5m貝雷片組成。貝雷梁支架布置截面圖貝雷梁支架布置立面圖貝雷梁橫向I16工字鋼分配梁貝雷梁頂部采用I16工字鋼作為分配梁,布置間距為順橋向0.6m。I16工字鋼頂部鋪設10cm*10cm方木、1.5cm厚竹膠板,方木在腹板位置鋪設間距為15cm;其他位置鋪設間距30cm。橫向I16工字鋼系梁混凝土澆筑系梁混凝土采用一次性澆筑完成,先澆筑拱
11、腳位置處混凝土,然后由兩側向中間合攏。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泵送入模,50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水平運輸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系梁采用一次澆筑成型。混凝土應對稱澆筑。梁段混凝土灌注前,對鋼筋、模板溫度進行監控,并將模板清洗干凈;混凝土按底板、腹板、頂板(拱腳)分層澆筑,一次連續灌注成型,中間停頓時間不得超過30min,由一端向另一端推進,分層厚度不大于30cm。系梁混凝土澆筑在灌注過程中,指定專人監測支架、模板、預埋件的變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振搗時尤其要注意支座、錨墊板和下倒角處混凝土的密實性。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時采用土工布進行覆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灑水次數以保證混凝土表
12、面始終處于濕潤為宜。使用插入式振搗器的技術要求 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應插入下層中5cm左右,同時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要在下層初凝之前進行。振搗時間每點為2030s,但應視混凝土表面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防止振搗不實和過振。振動器插點要均勻,排列采用行列式,每次移動距離不大于40cm。振動器使用時,不允許將其支撐在結構鋼筋上或碰撞鋼筋和預埋件,不宜緊靠模板振動。振動器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先將表面混凝土振實而下面混凝土發生分層離析現象,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能填滿振動棒抽出時所造成的空洞,在振動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為抽動,以便上下振搗均勻。混凝土施工過程中
本文(210國道特大橋橋梁系桿拱施工方案.ppt)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