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工程概況二、工程目標三、編制依據四、具體施工方法及施工技術方案五、施工進度計劃及確保施工進度計劃的措施六、質量保證體系和實施措施七、安全及文明保證體系和實施措施八、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細目表及其他資源需用量一、工程概況1、工程建設概況工程名稱:杭州余杭區崇賢新城繞城以南向陽,陸家橋農民多高層公寓向陽-1地塊一期工程建設單位:杭州余杭新農村建設有限公司代建單位:浙江城建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單位:建學建筑與工程設計所有限公司監理單位: 浙江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基坑圍護設計單位: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察設計研究院施工總承包單位:浙江金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工程概
2、況 本工程場地位于杭州市余杭區崇賢鎮南面山西橋小區,建設用地面積為45195.8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72344.8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137127.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為35217.24平方米,由11個單體建筑及地下1層大底盤地下室組成,地面建筑層數主樓十五二五層,最高74.00m。安全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六度,結構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防火分類為18層以下二類,18層以上一類高層,耐火等級為一級,防水等級為二級。場地西面是交通主干道塘康路,東面是三仙橋港河道,北面是在建的市政道路橫十一路,呈近似長方形狀,東部寬,西部窄。建筑高度最高74.25m。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
3、框剪結構。0.000相當于黃海標高5.70m,目前自然地坪絕對標高3.34.800m。基坑場地北側、西側高程約4.80m,即相對標高-1.00,南側、東側場地高程約為3.30m,即相對標高-2.50m(以下均用相對高程)。地下室底板頂標高為-5.65m(局部底板板頂標高為-6.250m),底板厚0.4m,單樁承臺高1.0m,多樁承臺高度為1.50m、1.75m墊層0.15m。基坑開挖深度為4.30m7.15m. 三軸水泥攪拌樁共計 1350 根。3、工程地質概況:根據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杭州市余杭區崇賢新城繞城以南向陽、陸家橋農民多高層公寓項目向陽-1號地塊一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
4、),與本分項工程施工相關的土層由上至下分別如下:1-1雜填土:灰色、雜色,濕,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組成,含少量粘性土,其中南側局部地段表層為厚5-15CM砼地坪。局部分布,層頂標高2.36-3.98M,層厚0.00-3.20M。1-2耕作土:灰色、灰褐色,濕,松軟。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植物根莖。局部缺失,層頂標高2.08-3.35M,層厚0.00-1.00M。2-1粘土:灰黃色、灰色,軟可塑、局部軟塑。切面較光滑,有油脂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及干強度高,含鐵錳質斑及蘭灰色高嶺土團塊。靜力觸探qc=2341267Kpa, fs=1131kpa。局部缺失,頂層標高0.102.87m,層厚0.003
5、.90m。2-2粘質粉土:灰黃色、灰色,很濕,稍密。切面粗糙,無光澤,搖震反應迅速,韌性及干強度低。含云母碎屑。靜力觸探qc=8951987Kpa, fs=1938kpa.局部分布,層頂標高0.002.27m,層厚0.003.40m。3淤泥質粘土:灰色,流塑。切面稍光滑,無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及干強度中等,含有機質斑和腐殖質。靜力觸探qc=105943Kpa, fs=726kpa。局部相變為淤泥或淤泥質粘土。局部缺失,層頂標高-1.262.05m,層厚0.004.10m。4-1粉質粘土:灰黃色,局部青灰色,硬可塑、局部軟可塑。切面光滑,略具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及干強度中等,含鐵錳質斑。靜力
6、觸探qc=11572441Kpa, fs=68106kpa.全場分布,層頂標高-3.561。13m,層厚2.208.50m。4-2層狀粉質粘土:灰黃色,軟塑-流塑。切面較粗糙,無光澤,無或略具搖震反應,韌性及干強度低,含鐵錳質斑。具韻律層理構造,夾粉土薄層,層厚15mm。靜力觸探qc=15102637Kpa, fs=48108kpa。全場分布,層頂標高-8.963.51m,層厚3.609.30m。5粉質粘土:灰色,軟可塑。切面較光滑,無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及干強度中等。靜力觸探qc=12051857Kpa, fs=2964kpa。主要分布于場地中部地段,層頂標高-13.93-10.72m,層
7、厚0.004.20m。6-1粉質粘土:灰黃色、灰褐色、青灰色,硬可塑、局部軟可塑。切面軟可塑。切面較光滑,無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及干強度中等,含蘭灰色斑或鐵錳質斑。靜力觸探qc=27074423Kpa,fs=117178kpa。全場分布,層頂標高-17.35-12.69m,層厚2.2011.60m。6-2粉砂:灰黃色,稍密。砂占80%以上,含少量粘性土,局部含少量礫石。僅Z115、Z137揭示,層頂標高-24.32-16.11m,層厚0.003.00m。6-3粘土:灰黃色、局部青灰色,軟可塑-硬可塑。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及干強度高,含蘭灰色斑或鐵錳質斑。靜力觸探qc=223
8、53218Kpa,fs=60109kpa。全場分布,層頂標高-25.52-19.11m,層厚2.5014.00m。7-1粘土:灰色、淺灰色,軟塑-軟可塑。切面較光滑,無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及干強度中等,局部夾粉砂薄層,層厚15mm。靜力觸探qc=16213379Kpa,fs=3084kpa。全場分布,層頂標高-33.76-25.46m,層厚2.8012.60m。7-2粘土夾粉砂:灰色、灰黃色,軟塑,局部軟可塑。切面稍光滑,無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中等。具不規則層理構造,夾粉砂層,層厚150mm不等。局部粉砂含量較高。場地東北部地段缺失,層頂標高-42.29-33.19m,層厚0.0013.5
9、0m。8-1粉砂:灰色、青灰色,中密。砂粒約占7080%,含少量粘性土,局部含少量礫石,粒徑230mm不等。機鉆孔控制,層頂標高-49.03-37.52m,層厚0.0013.30m。8-2粘土:灰色、灰褐色,軟可塑。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及干強度高。場地西部缺失,層頂標高-55.48-46.65m,層厚0.004.30m。9-1礫砂:灰色,中密。粒徑大于2mm顆粒約占3040%,以220mm為主,偶見3050mm顆粒。多呈亞圓形、次棱角狀,成分以中等風化-微風化砂巖或石英砂巖為主,分選性差,分布均勻性較差,其余為砂粒及少量粉粘粒充填。機鉆孔控制,主要分布于場地西部地段,層頂標高
10、-53.80-45.73m,層厚0.006.60m。9-2園礫:灰色,中密密實。粒徑大于2mm顆粒約占6080%,其中220mm約占2030%,2050mm顆粒約占3040%,偶見大于50mm顆粒。多呈亞圓形、次棱角狀,成分以中等風化微風化砂巖或石英砂巖為主,分選性差,分布均勻性較差,其余為沙粒及少量粉粘粒充填。機鉆孔控制,主要分布于場地西部地段,層頂標高-57.68-47.63m,控制厚度5.0012.00m。10-1強風化砂巖:青灰色、灰黃色,稍硬。巖石風化呈碎塊狀,錘擊聲較沉悶,易擊碎。場地東部部分機鉆孔揭示,層頂標高-57.27-32.60m,層厚0.003.80m。10-2中等風化砂
11、巖:灰黃色、青灰色。呈砂質結構,塊狀結構。巖芯呈短柱狀、柱狀,節理裂隙稍發育。巖石天然單軸抗壓強度在9.06-16.40MPa,屬軟巖,巖體較完整,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劃分為IV級。場地東部機鉆孔控制,層頂標高-62.28-33.50m,控制厚度5.0012.00m。二、工程目標 2.1質量目標:合格 2.2施工進度目標 我公司一定全力以赴,作好各方面協調工作,確保在 31個工作日內完成工法樁的施工。2.3安全、文明施工目標 安全文明施工標化工地標準。重大安全事故為零。同時遵守市政府關于對市區范圍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各項要求。三、編制依據3.1、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基坑圍護圖紙
12、3.2有關工程建設規范。3.2、1、水泥土攪拌墻技術規程(DGJ08-116-2005) 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2022002)浙江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 33/1001-200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99)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1999)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GB/T50328-2001)3.3.10 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國
13、家和杭州有關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規定和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四、具體施工方法及施工技術方案4.1、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 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流程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圖(圖一)。測量放樣開挖溝槽設置導向定位線三軸攪拌機就位,校正復核樁機水平和垂直度三軸攪拌機架設拌制水泥漿液,開啟空壓機,送漿至樁機鉆頭鉆頭噴漿、切割土體下沉至設計樁底標高鉆頭噴漿、并提升至設計樁頂標高下一施工循環殘土處理施工完畢攪拌機械撤出基坑開挖及結構施作完畢且達到設計強度 三軸水泥攪拌樁工法施工程序示意圖.1 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順序采用雙排樁即2-2剖面,單側擠壓式連接方式。.2單排樁采用全斷面套打的
14、方式,示意如圖三所示。4.1.3 障礙物清理因該工法要求連續施工,故在施工前應對圍護施工區域地下障礙物進行探測清理,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測量放線根據甲方提供坐標基準點、總平面布置圖、圍護工程施工圖。按圖放出樁位控制線,設立臨時控制標志,做好技術復核單,提請甲方及監理驗收。 開挖溝槽根據基坑圍護邊線用0.6m3挖機開挖槽溝,溝槽尺寸為10001000mm,并清除地下障礙物,開挖溝槽土體應及時處理,以保證三軸水泥攪拌樁正常施工。 樁機就位由當班班長統一指揮樁機就位,樁機下鋪設鋼板,移動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況,發現有障礙物應及時清除,移動結束后檢查定位情況并及時糾正;樁機應平穩、平正,并
15、用經緯儀或線錘進行觀測以確保鉆機的垂直度;三軸水泥攪拌樁樁位定位偏差應小于1cm。成樁后樁中心偏位不得超過+20mm,樁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 水泥土配合比水土攪拌樁水泥摻量:20% 水灰比:1.5 根據三軸水泥攪拌樁的特點, 水泥土配比的技術要求如下:a、 設計合理的水泥漿液及水灰比,使其確保水泥土強度。b、 水泥摻入比的設計,必須確保水泥土強度,降低土體置換率,減輕施工時環境的擾動影響。c、根據設計要求并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確定其基本配合比為:水灰比為1.5;P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摻量為20%,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 大幅施工時按1.495m2考慮,即水泥用量為538.2kg/m,
16、小幅施工時按1.031 m2考慮,即水泥用量為371.16kg/m。d、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時每班組需做試塊同條件養護,28天強度應達到1.0Mpa。 制備水泥漿液及漿液注入在施工現場搭建拌漿施工平臺,平臺附近搭建水泥庫,在開機前按要求進行水泥漿液的攪制。將配制好的水泥漿送入貯漿桶內備用。水泥漿配制好后,停滯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搭接施工的相鄰攪拌樁施工間隔不得超過12小時。注漿時通過2臺注漿泵2條管路經接頭注入,注漿壓力控制在0.81.5mpa。 鉆進攪拌三軸水泥攪拌樁在下沉和提升過程中均應注入水泥漿液,同時嚴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噴漿下沉不大于1min,提升的速度不大于1.5mmin,在樁底部
17、分重復攪拌注漿,停留1分鐘左右,并做好原始記錄。 清洗、移位將集料斗中加入適量清水,開啟灰漿泵,清洗壓漿管道及其它所用機具,然后移位再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 施工冷縫處理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冷縫則采取在冷縫處已施工的樁整幅套打,然后再在圍護樁外側補攪素樁方案。在圍護樁達到一定強度后進行補樁,以防偏鉆,保證補樁效果,素樁與圍護樁搭接厚度約20cm。已施工五、施工進度計劃及確保施工進度計劃的措施5.1. 施工進度計劃本基坑圍護工程施工表:三軸水泥攪拌樁 工 法 施 工 進 度 表項 目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三軸水泥攪拌樁設備安裝調試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三軸
18、水泥攪拌樁設備拆除退場5.2. 確保施工進度計劃的措施5.2.1、 施工管理、組織保證措施(1)公司對本工程施工進度、材料、勞動力、資金和機械設備進行總調度和平衡,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各類矛盾和問題,確保本工程順利進行。 (4)根據施工總進度計劃表,編制較為詳細的實施作業計劃,用以向各施工班組下達任務。 (5)根據施工總進度計劃和實施作業計劃,配備足夠的勞動力、機械設備以及材料的及時進場。 (6)嚴格按合同管理,確保各個節點工序的按時或提前完成。 (7)建立每周例會制度,認真檢查進度計劃完成情況,及時解決施工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不拖延工期。(8)加強施工組織管理,使各分部分項工序以最大限度地進行合理
19、搭接,保證施工流水能按計劃正常運轉。前道工序為后道工序創造良好環境,提高工作效率。(9)做好各工種之間的配合工作,定期檢查和協調各工種間的工序配合及工期配合。 (10)集中施工實行“一班制”14小時連續作業,確保施工總工期按期或提前竣工。5.2.2、 技術保證措施 (1)編制詳細的施工網絡計劃,根據設計圖紙和現場條件以及建設單位對階段節點完成要求,從施工流程搭接安排上進行優化。 (2)進行多方案比較,優化施工方案;積極選用建設部推廣的新技術、新材料,以技術先行為指導思想,向技術要效率,促進工程的順利完成。(3)找出施工全過程的特殊及關鍵工序,落實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措施,著重投入機械設備和勞動
20、力,安排好每一階段的施工流程,建立及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將工程質量落實到每一個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加強分部分項施工前的技術交底,特別是特殊關鍵工序,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監督控制,做到一次成優,并加強成品的保護,從而來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期。六、質量保證體系和實施措施6.1、質量管理網絡的建立項目經理:廖俊燕項目技術負責:樓康紅 安全員:何建爾材料員:方靜萍資料員:連雄華質量員:范少偉施工員:方瀟泉 各施工班組長6.2、項目部管理職責6.2.1、項目經理6.2.1.1、主持編制、簽發質量計劃,策劃項目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完善和項目質量持續改進。6.2.1.2、主持確立項目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制定
21、規章制度,明確部門質量管理職責,并組織考核,保證目標實現。6.2.1.3、確保依據項目質量管理程序進行施工和過程控制。6.2.1.4、組織竣工驗收,安排、組織移交事宜。6.2.1.5、按項目質量保證體系要求確立培訓方針,監督落實。6.2.2、項目技術員6.2.2.1、在項目經理領導下,主持項目施工技術管理工作。6.2.2.2、參加施工方案的討論和審定,負責施工方案和工藝標準的確定。6.2.2.3、主持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6.2.2.4、負責項目工程質量管理,監督、組織項目質量檢查工作,監督不合格品整改工作。6.2.2.5、協助項目施工設備和設施的選用,保證項目質量能力的最大發揮。6.2.2.
22、6、按項目施工要求,編制項目技術標準、驗收規范目錄,保證有效性,確保工程符合規范要求。6.2.2.7、負責項目質量記錄按質量計劃要求實施。6.2.2.8、負責統計技術在項目的應用,包括統計技術的確定和實施6.3、技術資料管理6.3.1、圖紙會審,設計交底制度6.3.1.1、我方在收到設計圖紙后,組織各部門有關人員認真學習圖紙領會設計意圖,負責將圖紙中的疑點與問題匯總后,與業主聯系,約定設計交底日期。6.3.1.2、設計交底會議紀要與其它文件具有同等效力。6.3.2、設計變更,技術核定制度6.3.2.1、設計方要求修改圖紙時,應予以積極配合。6.3.2.2、在施工時,發現圖紙有錯誤時,及時將信息
23、反饋給業主、設計單位。6.3.3、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審批、執行制度6.3.3.1、編制施工技術方案、工程計劃進度表、材料設備分析、工料分析最終裝訂成冊。6.3.3.2、施工組織設計送交主任工程師審核、簽證,然后經總工程師審批,總工程師審批簽證的施工組織設計最終報業主審批認可,作為指導現場施工的依據。6.3.4、分項工程技術復核6.3.4.1、技術復核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技術復核計劃,明確復核內容、部位、復核人員及復核方法。6.3.4.2、技術復核結果應填寫分部分項工程技術復核記錄,作為技術資料歸檔。6.3.5、工程技術資料管理制度6.3.5.1、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收集的原始記錄和資料,按建設工
24、程有關規定,制定各類分冊統一表格填寫匯總。6.3.5.2、每天記錄好施工時發生的工作量、人工、機械使用、施工部份、材料設備進出場、質量問題、產生原因及天氣情況等內容。6.3.5.3、竣工前到有關部門咨詢并及時請檔案專職人負對竣工資料進行檢查。6.4、施工機械的管理 6.4.1、由材料設備科負責對進場的樁機、履帶吊等設備進行安裝、調試和驗收,經驗收合格的設備應持牌使用。6.4.2、施工機械的合格牌由公司材料設備科簽發。6.4.3、每年一次對機械作人員的資質進行審驗及評定,對違章行為按規定處理,確保施工生產的安全。七、安全及文明保證體系和實施措施公司生產安全部7.1安全保證組織體系安全科項目經理項
25、目安全員安全監督員各班組長7.2.、安全管理制度(1) 新進工地隊伍的安全教育制度、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檢查制度(2) 班組“三上崗,一講評活動的檢查考評制度(3) 項目部管理人員安全值日制度(4) 安全生產、重點部位安全監護制度(5) 危險點、重要部位(區域)安全監護制度(6) 每月一次安全生產、文明施工例會制度和旬檢制度7.3、施工用電安全措施7.3.1、支線架設(1) 配點箱的電纜應有套管,電線進出不混亂。大容量電箱上進線加滴水彎。(2) 支線絕緣好,無老化、破損和漏電。(3) 支線應沿墻或電桿架空敷設,并用絕緣于固定。(4) 室外支線應用橡皮線架空,接頭不受拉力并符合絕緣要求。(危險及潮
26、濕場所和金屬容器內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燈具,應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電壓)。(5) 照明導線應用絕緣子固定。嚴禁使用花錢或塑料膠質線。導線不得地拖拉成綁在腳手架上。(6) 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地或接零。單相回路內的照明開關箱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7.3.2、電箱(配電箱、開關箱)(1) 電箱應有門、鎖、色標和統一編號。(2) 電箱內開關器必須完整無損,接線正確。各類接觸裝置靈敏可靠,絕緣良好無積灰、雜物、箱體不得歪斜。(3) 電箱安裝高度和絕緣材料等均應符合規定。(4) 電箱內應設置漏電保護器,選用合理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進行分級配合。(5) 配電箱應設總熔絲、分熔絲、分開關,零排地排齊全。動力和照明
27、分別設置。(6) 配電箱的開關電器應與配電線或開關項對應配合,作分路設置,以確保專路專控;總開關電器與分路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動作整定值相適應。熔絲應和用電設備實際負荷相匹配。(7) 金屬外殼電箱應作接地或接零保護。(8) 開關箱與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閘一保險。(9) 同一移動開關箱嚴禁配有380伏和220伏兩種電壓等級7.4、施工機械安全措施(1) 超重吊機的保險、限位裝置必須齊全有效。(2) 駕駛指揮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上崗,駕駛員做好例保記錄。(3) 吊索器具及繩扣配備使用應規范合理,嚴格掌握報廢標準。(4) 各類安全(包括制動)裝置的防護罩、蓋齊全。(5) 起重吊機與輸電線路(垂直、水平方向)
28、應按規定保持距離。(6) 作業時,吊機停放須穩固無傾斜,臂桿幅度指示器應靈敏可靠。(7) 電纜線應絕緣良好,不得有接頭,不得亂拖亂拉。(8) 遵守起重吊裝“十不吊”中的規定。7.5、消防措施(1) 本工程防火負責人為工程負責人,防火負責人應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防火安全工作,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實施細則。(2)現場的消防器材由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持完整有效。(3)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乙炔等危險品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與易燃物品的距離不得小30米。施工現場的動火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7.6、文明施工措施7.6.1、 場容場貌(1)場布圖:須根據場地
29、實際合理布置,設施設備按場布圖規定設置堆放,并隨施工階段不同而調整。(2)道路與場地:道路暢通、平坦、整潔、不亂堆亂放。7.6.2、生活衛生(1)生活衛生應納入工地總體規劃,落實衛生專(兼)職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落實門前責任制。(2)生活垃圾必須妥善處理,保持場容整潔。八、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細目表及其他資源需用量8.1、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機械設備表 1、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1全液壓步履式打樁架BZ702臺2多軸鉆孔機ZKD85A-32臺3自動拌漿系統BZ-20L2套4電子配料秤XK31CB42只9.2、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人員組織 1技術力量配備序號崗 位人數說明1吊樁司機1名2挖機司機作業1名3吊樁指揮1名4樁機操作工1名2勞動力計劃序號工 種人數工作范圍1三軸水泥攪拌樁班組機長1樁機移位,漿液制作,樁體施工及機具保養工人62機電班1人設備維修、電器設備管理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