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試驗段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1.1 概述洛寧至盧氏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鄭州至盧氏高速公路第二段新建項目,為河南省高速公路網西部支線之一。途徑洛寧、盧氏兩縣市。路基試驗段設在K88+472 K88+700段,為我標段黃土地基沖擊碾壓處理段,地基土主要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級)。本段路基設計要求:沖擊碾壓后 1m 深度范圍內的壓實度不低于90%,濕陷系數小于 0.015。本實驗段平面位置示意圖如下:1.2 工程地質構造根據地質調查和勘探鉆孔揭露情況,橋梁區的地質現象主要表現為黃土平梁,為第四系中更新統老黃土,夾多層棕紅色古土壤層,巖性主要為粉質粘土和粉土,硬塑至堅硬。2.編制依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
2、(GB 50025-200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02)公路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JTG.B01 2003)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 2006)設計院提供的相關設計圖紙、文件等3.路基工程主要技術標準1、路基面形狀路基面形狀為矩形,線路中線以外向兩側設2的橫向排水坡。2、路基面寬度路基面寬度按雙向 4車道進行設計,路基寬度為26m。4.試驗目的1、驗證設計參數和評價地基處理效果。2、確定施工參數及工藝。5.試驗施工工藝及方法5.1 施工準備情況1、測量放線:放樣路基中線,并在原地面將沖擊碾壓邊界進行測量放樣,并用石灰灑出壓實邊界線。2、路基沖擊碾壓前按設計要求清除
3、場地障礙物,清理與掘除施工范圍內的樹根、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3060 厘米內的草皮和表土。并查看現場地質情況,做相關地質勘探,與設計圖紙上的地質情況進行對比,若發現與設計不符及時上報監理單位。廢棄的表層土用推土機推至棄土場或指定的地點。3、整修路拱,使路基呈 4%雙面橫坡度,并在沖擊碾壓邊界線外施工排水溝,確保場地排水通暢防止積水。4、為了降低地下水位,排除雨水,應做臨時排水系統,保證路基范圍內無積水,臨時排水系統與永久性排水系統相結合。5、沉降觀測點布置:按每50m 一個橫斷面,每個橫斷面布置1個點,布設在路基中線上,布設觀測點。6、場地清表平整完成后,進行沖擊碾壓前的地面標高測量,在試驗
4、區線路每隔100m 選取一橫斷面,分別于中線、距離左右邊線 1m 三處各挖直徑 0.6m深1.2m探孔,取土深度為:0.3、0.9,取樣尺寸為:150*200mm。做土的濕陷性系數、干密度、天然含水量、液塑限指數、標準擊實試驗等試驗,試驗結果均應符合規線路中線日照方向瓦塘方向K88+472 DK518+250 圖:沉降觀測點位布設50.0m 50.0m 50.0m 50.0m 范要求,否則,應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并報請監理工程師審批。7、施工現場若有土坎、溝槽等須采用推土機予以整平,使表面凹凸相差不超過100mm,坡度小于 4%,并清除較大石塊等硬質突出物。對于坑穴等應填平夯實,防止基底積水。
5、8、沖擊碾壓前將試驗區采用壓路機碾壓密實,便于沖擊碾壓設備碾壓行走。當土壤中含水量不夠時,灑水進行調整,使其達到最佳含水量3%。9、做好施工機械的檢查、保養和維修工作。5.2 沖擊碾壓施工工藝流程1、沖擊碾壓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場地清理場地周邊防護碾壓前壓實度、高程測量、記錄灑水車灑水、平地機刮平、壓路機靜壓沖擊碾壓3遍(時速 12km/h)沉降觀測、含水量、密實度檢查平地機刮平,灑水均勻,壓路機靜壓沖擊碾壓419遍(時速 12km/h)每遍進行沉降觀測、含水量檢查,第5、10、13、16、19遍進行密實度檢測每三遍平地機刮平,壓路機靜壓沖擊碾壓后5遍每遍進行沉降觀測、壓實度、含水量檢查每三遍
6、平地機刮平、壓路機靜壓處理最后一遍100cm 深度壓實度檢測符合設計值進入下道工序(低于設計值增加沖擊遍數)。沖擊碾壓施工工藝框架圖如下。場地清理、整平測放碾壓軌跡線碾壓設備就位每碾壓 1 遍壓實度等參數檢測,沉降觀測最后 5 遍的沉降量不大于1cm 平地機整平、壓路機靜壓2、測放沖擊碾壓機行走軌跡根據路基面寬度,確定循環沖擊碾壓的輪跡走向,用灰線灑出,之后用沖擊式壓實機進行沖擊碾壓,從路基的一側向另一側沖碾,沖碾順序應符合“先兩邊、后中間”的次序,以輪跡搭接但不重疊鋪蓋整個路基表面為沖碾一遍。碾壓軌跡及碾壓帶設置見下圖。3、設備就位碾壓由牽引車拖動沖擊碾,在緩沖區加速行駛,通過測驗區時確保行
7、駛速度不小于 12Km/h。碾壓采用排壓法。在橫向移位時,沖擊壓路機雙輪各寬0.9m,兩輪內邊距 1.17m,行駛兩次為一遍,形成4m寬碾壓帶。其中每遍第二次的單輪由第一次兩輪內邊距中央通過,形成理論沖碾間隙雙邊各0.13m,當第二遍的第一路基沖擊碾壓施工工藝框架圖不合格次向內移動 0.2m 沖碾后,將第一遍的間隙全部碾壓;第三遍再回復到第一遍的位置沖碾。每遍縱向相錯 1/6 的輪周距進行碾壓,在碾壓 3 遍完成后,回復到第一遍位置開始第二輪3 遍碾壓。依次從一側向另一側推移完成全部碾壓遍數。橫向排壓及縱向錯距祥見下圖。4、沖擊碾壓過程中,如果因輪跡過深而影響壓實機的行進速度,可用推土機平整后
8、在繼續沖碾。若沖擊碾壓過程中路基表面揚塵,可用灑水車適量灑水后繼續沖碾;在碾壓過程中當土壤中含水量不夠時,灑水進行調整,使其達到最佳含水量 3%。每沖擊碾壓 3 遍后,進行沉降觀測,壓實度、含水量檢測。5、按第(3)條及第(4)條連續沖擊碾壓,至最后5 遍的沉降量不大于1cm時,進行設計要求的項目檢測。6、若未能達到設計規定的施工質量要求,則重復(3)(5)條項目,直至達到設計要求為止。5.3 試驗段路基首層填筑試驗段路基首層填筑選用DK88+500DK88+900 挖方段材料作為路基填料。1、試驗目的通過試驗研究,主要要達到的目的為:選擇合適的配套機械設備;確定科學合理的技術參數(填料虛鋪厚
9、度、碾壓遍數、碾壓行進速度)、現場質量控制措施,并提供試驗報告;研究填料的壓實系數、孔隙率、K30和 Evd之間的相關性。2、試驗內容a、填料工程特性試驗。對填料進行顆粒級配試驗、破碎率及崩解率試驗,對填料的顆粒級配、礦粉成分、強度、抗崩解風化能力、動力特性進行分析,選出合適的填料作為路基填料。b、填筑工藝參數試驗。在關鍵施工機械和試驗設備的選用上,優先考慮選用激振力大于 500kN的拖式振動壓路機,以滿足先靜壓后振動碾壓的需要。3、施工工藝試驗(路基填筑試驗工藝流程見附圖3)a、試驗松鋪厚度、碾壓遍數。包括四種松鋪厚度(即30cm、35cm、40cm)的試驗,壓路機行進速度為2km/h(三種
10、松鋪厚度均按虛擬的壓實設備及行進速度進行)。三種松鋪厚度的碾壓順序均為:先靜壓1 遍+弱振 2 遍,以后按強振2 遍+靜壓 1 遍作為一次組合碾壓連續重復N次,每一次組合碾壓后都進行密實度、含水量、K30值、Evd值測試,根據試驗結果,確定合理的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b、試驗壓路機行進速度。在第一步得到的合理松鋪厚度h 的基礎上,分別以 1km/h、2km/h 和 4km/h 的速度,按第一步確定合理的碾壓次序和遍數進行碾壓,測試不同行進速度碾壓后的密實度、含水量、K30值、Evd值,根據試驗結果提出合理的、經濟可行的壓路機行進速度。c、按前兩步所確定的松鋪厚度、碾壓遍數、碾壓行進速度進行試驗,
11、比較壓路機械在松鋪厚度、碾壓遍數、行進速度相同情況下的碾壓效果,確定合理的壓路機械。d、試驗結果整理分析。根據填筑工藝參數試驗測試的密度、含水量、K30和 Evd,通過相關分析,研究填料壓實指標(孔隙率、壓密系數、K30和 Evd)之間的相關關系,檢測數據必須建立數據庫;通過記錄、整理、分析各種變換參數情況下的數據,確定施工最佳參數,并編寫相應的施工工藝報告六、質量控制與檢測6.1 沖擊碾壓前控制及檢測根據場地清表平整情況,對沖擊碾壓前處理范圍內的地基原狀土取樣,在試驗區線路每隔 50m選取一橫斷面,分別于中線、距離左右邊線1m三處各挖直徑 0.6m 深 1.2m 探孔,取土深度為:0.3m、
12、0.9m,取樣尺寸為:150*200mm。分別進行物理力學性能的分析,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清表后對原地面做靜力觸探和K30;取原狀土進行下列土工試驗:a.土的濕陷性系數;b.天然含水率;c.干密度;d.壓縮系數。e.液限及塑限試驗,確定塑性指數、液性指數。f.土的擊實試驗,確定最佳含水量。6.2 沖擊碾壓中檢測沖擊碾壓 3 遍(時速 12km/h)時進行沉降觀測、含水量、密實度檢查;沖擊碾壓 420遍(時速 12km/h),每遍進行沉降觀測、含水量檢查,第5、10、13、16、20遍進行密實度檢測;沖擊碾壓后5 遍每遍進行沉降觀測、壓實度、含水量檢查;最后一遍100cm深度壓實度檢測。6.3
13、沖擊碾壓后檢測沖擊碾壓遍數完成后進行動力觸探試驗和黃土濕陷系數檢測。按每 50m一個橫斷面,每個橫斷面布置3 個點,分別是路基中線、距離左右邊線1m處,進行檢測試驗,檢測深度為處理后地表下1m范圍,濕陷性系數分別在處理后地表下0.3m和 0.9m深度分別取樣進行檢測。6.4 質量控制施工質量要求:沖擊碾壓后 1m 深度范圍內的壓實度不低于90%,濕陷系數小于 0.015。若未能達到規定的施工質量要求,則繼續碾壓,直至達到設計要求為止。6.5 數據采集流程關鍵數據采集流程詳見下框圖。關鍵試驗數據采集流程框圖、及時收集有關試驗及測量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總結確定最佳的施工工藝和沖擊碾壓遍數,作為今
14、后施工現場控制的依據。6.6 與監理組的工作對接1、基底處理范圍及碾壓基底高程測量邀請測量監理工程師旁站、見證。原地面高程測量請測量監理工程師隨機抽檢。2、碾壓前基底土檢測試驗邀請現場監理工程師旁站、見證。3、碾壓過程中每遍碾壓后沉降量測量請測量監理工程師隨機抽檢。4、碾壓后基底處理面測量邀請測量監理工程師旁站、見證。5、碾壓后基底面下 1m深度范圍土的壓實度檢測試驗邀請現場監理工程師旁站、見證。基底處理范圍及原地表高程測量挖除種植土后碾壓前基礎面高程測量碾壓前土工試驗及原位相關測試碾壓過程中土工試驗及現場量測試驗數據分析及效果評定試驗數據整理,編制試驗報告碾壓后土工試驗及基底土壓實度檢測5、
15、在試驗數據整理分析,完成試驗報告編制后報監理組審批。6.7 質量保證措施1、檢查原表面以下 20cm處的含水量,若含水量不符合要求,需做晾曬或灑水處理;2、用沖擊式壓實機進行沖擊碾壓時,以輪跡搭接但不重疊布滿表面為一遍。在沖擊碾壓過程中,若表面出現較大起伏,將直接影響沖擊碾壓速度和壓實效果,故需隨時用推土機整平。另外,若表面過干,需及時灑水,以防揚塵;3、碾壓過程中牽引機應保持勻速行走,保持正確的行駛方向。4、土方壓實依次完成,每一層壓實后表面必須“無明顯輪跡、無彈簧、無松散”。七、人員安排與機械配置主要人員配置表崗位人數(人)崗位人數(人)施工負責1 沖擊碾壓4 技術負責2 安全1 原位測試
16、3 測量2 土工試驗3 合計16 施工負責人:1 名,姓名:工作安排:負責試驗方案的現場實施,現場人員的調配和指揮。技術負責人:1 名,姓名:工作安排:沖擊碾壓試驗方案技術負責,主要負責強夯方案現場核對工作,試驗檢測數據分析報告匯總,配合其他人員,落實各項技術工作。沖擊碾壓操作人員:4 名,姓名:工作安排:灑水車操作人員 1 名、平地機操作人員1 名、壓路機靜壓操作人員 1 名,沖擊碾壓機械操作人員1 名。量測人員:2 名,姓名:工作安排:主要負責現場測量、放線、沉降觀測工作。土工試驗人員:3 名,姓名:工作安排:主要是在指定的路基斷面指定的深度進行原狀樣取樣,負責原狀樣的土工試驗以及委外送樣
17、工作,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原位測試人員:3 名,姓名:工作安排:主要是負責現場碾壓前、碾壓過程中、碾壓后原位測試試驗,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安全質量負責人:1 人,姓名:工作安排:主要負責現場施工安全防護、質量控制工作,現場標識、標牌以及按照相關安全質量操作規程進行管理。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機械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位備注沖擊碾壓機1 臺推土機SD220 1 臺平地機PY180 1 臺壓路機YZ22 1 臺灑水車1 臺自卸車東風 21M34 臺全站儀徠卡 TS06 1 臺自動安平水準儀DSZ2 1 臺機動洛陽鏟1 臺八、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8.1 施工要點1、沖擊碾壓前,先用壓路機將原地表壓實。2、沖擊
18、碾壓前 3 遍采用低速沖碾,以避免沖擊坑太深,機械行駛困難,沖碾不均勻,影響碾壓效果。3、每碾壓 3 遍,用推土機平整,光輪壓路機靜碾,并根據含水量情況灑水,以消除地表松散土層。4、先碾壓 3 遍后,之后每遍碾壓均以大于12km/h 的速度碾壓。8.2 施工注意事項1、該段路基屬填方地段,地勢平緩,沖擊碾壓施工前要做好清表,范圍要依據邊線放樣進行。2、沖擊碾壓前,記錄好清表前地面高程,水準點,中樁位置原始資料,以便以后用前后數據進行對比以確定沖擊壓實后的沉降量。3、沖擊碾壓時,應注意在沉降板周邊1 米處避讓。4、為防止振動及土體側向變形對構筑物的擠壓破壞,沖擊壓實時沖壓機距涵洞邊緣保持 2 米
19、的凈距,與明涵臺保持 5 米的凈距,若兩側 30 米內有民房時,應在施工段兩側挖深1 米,寬 30CM 的防震溝。5、沖擊碾壓若干遍后,地面成波浪狀,嚴重時會產生跳車現象,繼而影響車速和沖擊效果,應及時進行整平處理,并視土質含水量和揚塵狀態適時灑水。九、安全文明、環保措施1、沖擊碾壓施工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按安全操作規程精心操作;2、試驗區場地周邊灑灰線標識,周圍設置警戒標志;3、機械設備保養按照有關規定執行;4、施工作業前,檢查沖擊壓路機各系統管路及接頭部分有無裂紋、松動現象,確認正常后方可啟動。5、壓路機行駛和工作場地應保持平坦堅實,并與溝渠、基坑保持安全距離;6、沖擊碾壓施工前,保證30m范
20、圍內無主要建筑物;施工前應查明地下管線等隱蔽物,先行拆除或采取措施,保證施工安全。7、在干燥季節,土石方運輸及填筑施工時,要配備灑水車對施工便道、路基作業區進行灑水固塵。在土石方運輸過程中,要跨越地方瀝青(混凝土)路面時的,對運輸車輛的車斗加設擋土板,并用彩條布等遮蓋,以防落土揚塵;運輸車輛必須限速行車;對車輛碾壓的污跡及由車上散落路面的土石,要派人及時清除。8、轉移場地時,應將沖擊輪支起離開地面,防止損壞運輸道路。路基填筑試驗工藝流程框圖施工準備目 錄1.工程概況.11.1 概述 .11.2 工程地質構造.12.編制依據.1對填料進行室內試驗,確定合理的級配、最佳含水量松鋪厚度、碾壓遍數參數
21、確定行進速度參數的確定機械設備種類、型號確定對試驗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確定整體試驗段填筑工藝參數編制試驗段工藝試驗報告報送監理審核3.路基工程主要技術標準.14.試驗目的.15.試驗施工工藝及方法.25.1 施工準備情況.25.2 沖擊碾壓施工工藝流程.35.3 試驗段路基首層填筑.6六、質量控制與檢測.76.1 沖擊碾壓前控制及檢測.76.2 沖擊碾壓中檢測.76.3 沖擊碾壓后檢測.76.4 質量控制 .76.5 數據采集流程.86.6 與監理組的工作對接.86.7 質量保證措施.9七、人員安排與機械配置.9八、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118.1 施工要點 .11 8.2 施工注意事項.11 九、安全文明、環保措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