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體滅火系統施工方案1、施工內容氣體輸送管道安裝,自動滅火監控設備安裝,氣瓶間設備安裝,氣體滅火系統調試。2、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工序人員及設備、材料、機具進場-氣體滅火系統監控線路敷設-氣體滅火系統管道支架制作安裝-穿線及線號標識-氣體輸送管道安裝、試壓及吹洗-氣體滅火監控設備安裝-氣瓶間設備安裝-氣體滅火系統調試-預驗收-消防驗收3、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工藝系統調試管道支吊制作安裝架管道安裝管道試驗管道吹掃管道涂漆噴嘴安裝滅火劑儲瓶安裝集流管制安選擇閥安裝系統調試管4、氣體滅火系統施工準備4.1 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技術資料4.1.1 設計施工圖,設計說明書,系統及其主要組件的使用、維護說
2、明書。4.1.2 容器閥、選擇閥、單向閥、噴嘴和閥驅動裝置等系統組件的產品出廠合格證和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滅火劑輸送管道及管道附件的出廠檢驗報告與合格證。4.1.3 系統中采用的不能復驗的產品,如安全膜片等,應具有生產廠出具的同批產品檢驗報告與合格證。4.2 氣體滅火系統的施工應具備下列條件4.2.1 防護區和滅火劑貯瓶間設置條件與設計相符。4.2.2 系統組件與主要材料齊全,其品種、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4.2.3 系統所需的預埋件和孔洞符合設計要求。4.3 系統組件檢查4.3.1 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前應對滅火劑貯存容器、容器閥、選擇閥、單向閥、噴嘴和閥驅動裝置等系統組
3、件進行外觀檢查,并應符合下列要求:系統組件無碰撞變形及其他機械性損傷。組件外露非機械加工表面保護涂層完好。組件所有外露接口均設有防護堵、蓋,且封閉良好,接口螺紋和法蘭密封面無損傷。銘牌清晰,其內容符合相應的現行國家或地方標準的規定。保護同一防護區的滅火劑貯存容器規格應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過20mm。氣動驅動裝置的氣體貯存容器規格應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過10mm。4.3.2 氣體滅火系統安裝前應檢查滅火劑貯存容器內的充裝量與充裝壓力,且應符合下列要求:滅火劑貯存容器的充裝量不應小于設計充裝量,且不得超過設計充裝量的 1.5。4.3.3 氣體滅火系統安裝前應對選擇閥、液體單向閥、高壓軟管和閥驅動裝
4、置中的氣體單向閥逐個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和氣壓嚴密性試驗,并應符合下列規定:水壓強度試驗的試驗壓力應為系統組件設計工作壓力的1.5 倍,氣壓嚴密性試驗的試驗壓力應為系統組件的設計工作壓力。進行水壓強度試驗時,水溫不應低于 5,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時間不應少于 1min,在穩壓期間目測試件應無變形。氣壓嚴密性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后進行。加壓介質可為空氣或氮氣。試驗時宜將系統組件浸入水中,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時間不應少于 5min,在穩壓期間應無氣泡自試件內溢出。系統組件試驗合格后,應及時烘干,并封閉所有外露接口。4.3.4 在氣體滅火系統安裝前應對閥驅動裝置進行檢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電磁驅動裝置的
5、電源電壓應符合系統設計要求。通電檢查電磁鐵芯,其行程應能滿足系統啟動要求,且動作靈活無卡阻現象。氣動驅動裝置貯存容器內氣體壓力不應低于設計壓力,且不得超過設計壓力的 5。氣動驅動裝置中的單向閥芯應啟閉靈活,無卡阻現象。5、氣體滅火系統施工5.1 施工說明5.1.1 熟悉圖紙并對照現場復核管路走向,發現問題及時與設計研究解決。檢查預留預埋是否正確;臨時剔槽應與設計、土建協調好。5.1.2 氣體滅火系統的施工應按設計施工圖紙和相應的技術文件進行,不得隨意更改。當需要進行修改時,應經原設計單位同意。5.1.3 氣體滅火系統的施工應做好施工記錄。防護區地板下、吊頂上或其他隱蔽區域內的管道應做好隱蔽工程
6、中間驗收記錄。5.1.4 集流管的制作,閥門、高壓軟管的安裝,管道及支架的制作、安裝以及管道的吹掃、試驗、涂漆除應符合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3 97 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35-97中的有關規定。5.2 滅火劑貯存容器的安裝5.2.1 滅火系統的儲存裝置應由儲存容器、容器閥、單向閥和集流管等組成。預制滅火裝置的儲存裝置,應由儲存容器、容器閥組成。5.2.2 在儲存容器或容器閥上,應設安全泄壓裝置和壓力表。組合分配系統的集流管,應設安全泄壓裝置。安全泄壓裝置的動作壓力,應符合下列規定:儲存壓力為 2.5 Mpa 時,應為 4.8 0.4
7、 Mpa;儲存壓力為 4.2 Mpa 時,應為 6.8 0.4 Mpa;5.2.3 在容器閥和集流管之間的管道上應設單向閥。單向閥與容器閥或單向閥與集流管之間應采用軟管連接。儲存容器和集流管應采用支架固定。5.2.4 備用量的儲存容器與主用量的儲存容器應連接在同一集流管上,并能切換使用。5.2.5 在儲存裝置上應設耐用的固定標牌。標明每個容器的編號、皮重、滅火劑名稱、充裝量、充裝日期和儲存壓力等。5.2.6 儲存裝置宜設在靠近防護區的專用儲瓶間內。該房間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室溫應為-1050,應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5.2.7 儲存裝置的布置,應便于操作、維修及防止陽光照射。操作
8、面距墻面或兩操作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m。5.2.8 貯存容器上的壓力表應朝向操作面,安裝高度和方向應一致。5.2.9 貯存容器的支、框架應固定牢靠,且應采取防腐處理措施。5.2.10 貯存容器正面應標明設計規定的滅火劑名稱和貯存容器的編號。5.3 集流管的制作與安裝5.3.1 集流管的工作壓力不應小于12MPa,并應設置泄壓裝置,其泄壓動作壓力應為 150.75MPa,集流管的規模和形式應根據所連接的鋼瓶數量和布置方式決定,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制作;5.3.2 采用鋼管制作的集流管應在焊接后進行內外鍍鋅處理。鍍鋅層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低壓流體輸送用鍍鋅焊接鋼管GB3091的有關規定。5
9、.3.3 滅火劑貯存容器與集流管之間應采用高壓軟管連接,連接軟管必須能承受系統的工作壓力,并宜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中規定的不銹鋼軟管連接。5.3.4 集流管要有產品出廠合格證。5.3.5 集流管外觀檢查焊縫要無缺陷,內外要鍍鋅。5.3.6 集流管安裝前應清洗內腔并封閉進出口。5.3.7 集流管支、框架要固定牢靠,且要作防腐處理。5.3.8 每條集流管至少用兩個托架將其固定緊,托架要均勻分布以支撐同樣的荷載。5.3.9 集流管外表面應涂紅色油漆。5.3.10 集流管應設置泄壓裝置,泄壓裝置宜采用安全閥,泄壓裝置的泄壓方向不應朝向操作面。5.3.11 組合分配系統的集流管應按本4.3.3 的條進行
10、水壓強度試驗和氣壓嚴密性試驗。5.3.12 非組合分配系統的集流管,其強度試驗和氣壓嚴密性試驗可與管道一起進行。5.4 選擇閥的安裝5.4.1 在組合分配系統中,每個防護區或保護對象應設一個選擇閥。選擇閥的位置宜靠近儲存容器,并應便于手動操作,方便檢查維護。選擇閥上應設有標明防護區的銘牌。5.4.2 選擇閥操作手柄應安裝在操作面一側,當安裝高度超過1.7m時應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5.4.3 選擇閥上應設置標明防護區名稱或編號的永久性標志牌,并應將標志牌固定在操作手柄附近。5.4.4 選擇閥可采用電動、氣動或機械操作方式。閥的工作壓力不應小于12 MPa。5.4.5 系統啟動時,選擇閥應在容器閥
11、動作之前或同時打開。5.4.6 選擇閥上有氣體流動方向標志,安裝時按照標志的方向將選擇閥安裝在氣體輸送管上。25mm 至 5Omm(含 5Omm)的選擇閥用絲扣連接,5Omm以上的選擇閥用法蘭連接,采用螺紋連接的選擇閥,其與管道連接處宜采用活接頭,法蘭連接密封墊采用金屬密封墊圈。5.4.7 每個貯存容器與集流管之間應設單向閥。5.4.8 選擇閥要有產品出廠合格證。5.4.9 選擇閥外觀正常,無變形和損傷。5.5 閥驅動裝置的安裝5.5.1 電磁驅動裝置的電氣連接線應沿固定滅火劑貯存容器的支、框架或墻面固定。5.5.2 拉索式的手動驅動裝置的安裝:拉索除必須外露部分外,采用經內外防腐處理的鋼管防
12、護。拉索轉彎處應采用專用導向滑輪。拉索末端拉手應設在專用的保護盒內。拉索套管和保護盒必須固定牢靠。5.5.3 安裝以物體重力為驅動力的機械驅動裝置時,應保證重物在下落行程中無阻擋,其行程應超過閥開啟所需行程25mm。5.5.4 氣動驅動裝置的安裝:驅動氣瓶的支、框架或箱體應固定牢靠,且應做防腐處理。驅動氣瓶正面應標明驅動介質的名稱和對應防護區名稱的編號。5.5.5 氣動驅動裝置的管道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管道布置應橫平豎直。平行管道或交叉管道之間的間距應保持一致。管道應采用支架固定。管道支架的間距不宜大于0.6m。平行管道宜采用管夾固定。管夾的間距不宜大于0.6m,轉彎處應增設一個管夾。5.5.
13、6 氣動驅動裝置的管道安裝后應進行氣壓嚴密性試驗。嚴密性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采取防止滅火劑和驅動氣體誤噴射的可靠措施。加壓介質采用氮氣或空氣,試驗壓力不低于驅動氣體的貯存壓力。壓力升至試驗壓力后,關閉加壓氣源,5min 內被試管道的壓力應無變化。5.6 滅火劑輸送管道的施工5.6.1 管道的連接可采用法蘭連接、螺紋連接和焊接。DN80及 DN80以下的管道宜采用螺紋連接,DN80的管道應采用法蘭連接;管道采用法蘭連接時,應符合凹凸面對焊鋼制管法蘭的有關規定,并應采用齒形墊片;管道采用螺紋連接時,應符合圓錐管螺紋的有關規定;管道采用焊接連接時,應符合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 收規 范 G
14、B50236-98、工 業 金 屬 管道 工程 施 工 及 驗 收 規 范GB50235-97的有關規定;無縫鋼管采用法蘭連接時,應在焊接后進行內外鍍鋅處理。已鍍鋅的無縫鋼管不宜采用焊接連接,與選擇閥等個別連接部位需采用法蘭焊接連接時,應對被焊接損壞的鍍鋅層做防腐處理。在有腐蝕鍍鋅層介質的場所,應采用銅合金或不銹鋼的管道附件。5.6.2 管道穿過墻壁、樓板處應安裝套管。穿墻套管的長度應和墻厚相等,穿過樓板的套管長度應高出地板50mm。管道與套管間的空隙應采用柔性不燃燒材料填塞密實。5.6.3 氣體滅火輸送管道沿吊頂內敷設時,不用對管道保溫,但在走無吊頂區域時應采用 3Omm 厚玻璃絲綿管殼防結
15、露保溫。5.6.4 管道及附件要有出廠合格證,并符合設計要求。5.6.5 管道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中規定的無縫鋼管,并應內外鍍鋅。5.6.6 輸送啟動氣體的管道,宜采用銅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拉制銅管的規定。5.6.7 管道附件一般根據與其連接的管道材料和壁厚選擇,并作相應的防腐處理。5.6.8 管道附件和管道連接后應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強度。5.6.9 所有經過切割的管道端部都要用絞刀絞孔,除掉毛刺。5.6.10 管接頭的油跡和鐵屑都要清洗干凈,防止臟物沉積和堵塞噴嘴。5.6.11 管道的支撐和固定必須安全可靠。管道的支架應單獨安裝,不可利用其他管道的支架。在彎頭
16、和三通處應加設支架。5.6.12 管道支、吊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管道應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安裝的最大間距要符合下表規定。管道公稱直徑 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50 最大間距 m 1.5 1.8 2.1 2.4 2.7 3.4 3.5 3.7 4.3 5.2 管道末端噴嘴處應采用支架固定,支架與噴嘴間的管道長度不應大于 500mm。公稱直徑大于或等于50mm 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應各安裝一個防晃支架;當穿過建筑物樓層時,每層應設一個防晃支架;當水平管道改變方向時,應設防晃支架。5.7 滅火劑輸送管道的吹掃、試驗和涂漆5.7.1 滅火劑輸
17、送管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和氣壓嚴密性試驗。5.7.2 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管道的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15MPa。5.7.3 不宜進行水壓強度試驗的防護區,可采用氣壓強度試驗代替。氣壓強度試驗的試驗壓力應為水壓強度試驗壓力的0.8 倍。試驗時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5.7.4 進行管道強度試驗時,應將壓力升至試驗壓力后保壓5min,檢查管道各連接處應無明顯滴漏,目測管道應無變形。5.7.5 管道氣壓嚴密性試驗的加壓介質可采用空氣或氮氣,試驗壓力為水壓強度試驗壓力的 2/3。試驗時應將壓力升至試驗壓力,關斷試驗氣源后,3min 內壓力降不應超過試驗壓力的10%,且用涂刷肥皂水等方法檢查
18、防護區外的管道連接處,應無氣泡產生。5.7.6 滅火劑輸送管道在水壓強度試驗合格后,或氣壓嚴密性試驗前,應進行吹掃。吹掃管道可采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吹掃時,管道末端的氣體流速不應小于 20m/s,采用白布檢查,直至無鐵銹、塵土、水漬及其他臟物出現。5.7.7 滅火劑輸送管道的外表面應涂紅色油漆。在吊頂內、活動地板下等隱蔽場所內的管道,可涂紅色油漆色環。每個防護區的色環寬度應一致,間距應均勻。5.8 噴嘴的安裝5.8.1 安裝在吊頂下的不帶裝飾罩的噴嘴,其連接管管端螺紋不應露出吊頂;安裝在吊頂下的帶裝飾罩的噴嘴,其裝飾罩應緊貼吊頂。5.8.2 噴嘴安裝時應逐個核對其型號、規格和噴孔方向,并應符合設
19、計要求。5.8.3 安裝噴嘴前,應檢查噴嘴上的開孔面積、尺寸和開孔噴射方向是否與圖紙上安裝位置的噴嘴一致,防止出現位置顛倒的錯誤。5.8.4 噴嘴、管與管之間的連接要采用密封材料。5.8.5 噴頭應以其噴射流量和保護半徑進行合理配置,滿足七氟丙烷在防護區均勻分布的要求。5.8.6 噴頭應有表示其型號、規格的永久性標志。設置在有粉塵的防護區的噴頭,應增設在噴射時自行脫落的防塵罩。5.8.7 噴頭宜貼近防護區頂面安裝,距頂面的最大距離不應大于0.5m。噴頭的保護高度和保護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最大保護高度,不宜大于5.0m;最小保護高度,不宜小于0.5m;防護區高度 h1.5m時,噴頭的保護半徑,
20、不應大于3.5m;當防護區高度 h1.5m時,噴頭的保護半徑,不應大于5.0m;5.8.8 連接噴嘴的管道直徑不得大于噴嘴的標稱直徑,如連接噴嘴的管道直徑小于噴嘴的直徑時,可加一個補芯再接到噴嘴上。6、氣體滅火系統調試6.1 調試說明6.1.1 氣體滅火系統的調試宜在系統安裝完畢,以及有關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開口自動關閉裝置、通風機械和防火閥等聯動設備的調試完成后進行。6.1.2 氣體滅火系統調試前應具備完整的技術資料及調試必需的其他資料。6.1.3 氣體滅火系統的調試負責人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參加調試的人員職責明確。6.1.4 調試前應按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3 97 的要求
21、檢查系統組件和材料的型號、規格、數量,以及系統安裝質量,并應及時處理所發現的問題。6.2 調試6.2.1 氣體滅火系統的調試,應對每個防護區進行模擬噴氣試驗和備用滅火劑貯存容器切換操作試驗。6.2.2 進行調試試驗時,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確保人員安全和避免滅火劑的誤噴射。6.2.3 模擬噴氣試驗的條件應符合下列規定:二氧化碳滅火系統采用二氧化碳滅火劑進行模擬噴氣試驗。試驗采用的貯存容器數應為防護區實際使用的容器總數的10,且不得少于一個。模擬噴氣試驗宜采用自動控制。6.2.4 模擬噴氣試驗的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試驗氣體能噴入被試防護區內,且應能從被試防護區的每個噴嘴噴出。有關控制閥門工作正常。有關聲、光報警信號正確。貯瓶間內的設備和對應防護區內的滅火劑輸送管道無明顯晃動和機械性損壞。6.2.5 進行備用滅火劑貯存容器切換操作試驗時可采用手動操作,并應按6.2.3 的要求準備二氧化碳貯存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