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粱地1隧道超前管棚施工方案及主要工藝一、施工準備工作首先,做好明洞的開挖工作,并對開挖好的邊坡做好防護和對仰坡進行噴錨支護,不能讓邊坡仰坡暴露時間過長;對施工場地進行清理整平,開挖施工平臺。1、材料準備:儲備足夠的經檢測符合施工技術規范要求的施工用水泥、砂、石料、鋼筋等原材料進場。2、機具準備:配備足夠的施工所需各種機械、設備進場。采集足夠的水泥、砂、碎石以及管棚施工用的無縫鋼管等材料進場,組織足夠的施工機具設備進場安裝調試完好。3、人員準備:(1)、管理人員:安排責任心強、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現場管理人員。(2)、施工人員:安排足夠的施工經驗豐富、吃苦耐勞的技術工人。4、技術準備:(1)、
2、復核圖紙:在施工前必須熟悉圖紙,領會設計意圖,認真復核設計圖紙,計算相關數據。如有誤及時報監理及業主,按答復后技術數據進行施工。(2)、施工放樣:施工放樣時,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精確放樣,結構物的平面位置、高程、斷面尺寸等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如需變更及時報監理、業主、設計單位四方現場確定處理方案后,按變更處理方案實施。(3)、技術交底:在施工前,對相關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二、施工順序 按設計技術交底的要求寫,必要時用圖表說明。三、施工方法及主要工藝采用流水作業法組織施工作業,實行鉆孔、鋼管加工制作、注漿準備等同步進行。1、鉆孔和頂管:采用電動機鉆孔并頂進長管棚鋼管,鉆機立軸方向必須
3、準確控制,以保證孔口的孔向正確,鉆孔方向應較鋼管設計方向向上偏12度。根據設計,長管棚環相間距為40cm,管心與襯砌設計處輪廓線之間的距離為50cm,平行路面中線布置。鋼管施工位置與設計位置的時期誤差不大于20cm,同一斷面內接頭數小于50%,相鄰鋼管接頭要錯開1M。鉆孔的位置和順序可根據管棚總數,把管棚分為四組,四組中再分成兩組對稱鉆孔和頂管,每鉆完一個孔便立刻頂進一根鋼管,避免攤孔。鉆孔位置和方向用測量儀器測定,鉆進中要經常采用測斜儀量測鋼管鉆進的傾斜度,發現有偏差超過設計時,要及時糾正;2、管棚注漿:管棚注漿為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利用間隔設置先行敷設的鋼花管進行,其漿液擴散半徑要大于0.
4、5M,采用分段注漿。注漿前應先進行注漿現場試驗,注漿參數應通過現場試驗按實際情況確定,注漿參數為:水泥水灰比:1:1,水泥與水玻璃重量比:1:0.05,注漿壓力為:初壓0.5-1.0 MPa,終壓2.0 MPa。注漿時,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不能少于20分鐘,方可結束注漿。注漿作業中要認真作好記錄。管棚注漿是為了加固周邊巖體,提高圍巖自身承載應力,改善構受力條件,使洞口仰坡穩固,是安全進洞開挖的先決條件。所以,長管棚注漿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要求和施工步驟進行注漿。四、技術控制措施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工為副組長,部門質檢工程師、各施工隊隊長、主任工程師參加的工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全面負
5、責工程質量的組織管理。對工程質量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層層把關負責。2、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組織嚴密的工程質量檢查網,做到不留死角,責任到崗、到人,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3、制定科學、完善的內部質量管理辦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4、加強現場管理,控制日工程質量。施工現場是控制質量的關鍵所在,施工中做到各項工程日檢查,不留隱患。5、定崗定員,責任到人,質量同經濟利益掛鉤。對工程實施的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環節,做到責任到人,分工負責,各盡其職,實行“誰管、誰負責、獎優、懲劣”。6、制定全面科學的施工進度計劃,做到均衡生產。工程實施按計劃均衡有序的生產,一方面材料物資的供應按計劃選購并確保
6、質量;另一方面,機械和勞動力,技術管理能相互協調,充分發揮其效能。7、加強工地試驗、檢測工作。嚴格按規范要求的頻率進行抽樣試驗、檢測。以科學的試驗、檢測,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8、技術工作是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做好項目的施工技術工作,除應該采取在施工方法中的各項具體措施外,我公司還將作如下安排:、選派施工經驗豐富、組織管理能力強、技術過硬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項目技術管理班子,同時公司組織專家協助項目經理部做好技術攻關及技術管理工作。以項目經理和總工程師為首,建立起本工程的技術管理體系,嚴格按程序組織項目實施。、完善各項技術管理制度,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組織管理措施。、施工組織管理措施a、
7、施工前,項目經理主持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針對本項目的質量保證措施,制定本項目的質量計劃,并領導組織實施。b、搜集并掌握與項目有關的技術規范,施工操作規則,國家和行業標準,評定驗收標準等,據此制定施工方案、各項工序的作業指導書。、技術圖紙復核制度a、從業主或監理工程師處所獲得的施工圖紙,必須經項目總工程師和專業工程師認真審查復核,確認該圖紙正確無誤簽署復核意見后,才可使用。、技術交底制度項目總工程師親自抓技術交底工作,將工程特點、工程內容、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順序、進度安排、設計要求等以書面形式向各部門和工程管理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隱蔽工程檢查制度隱蔽工程開工前,項目部要制定本
8、工程的全部隱蔽檢查項目報監理審批。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施工人員自檢、專業檢查工程師和監理終檢的制度,未經專業檢查工程師檢查和監理檢查合格的任何工序不得自行轉入下道工序。隱蔽部位不得覆蓋。、試驗檢驗制度規范計量檢測試驗工作,組建工地試驗室、質檢科。按試驗程序進行現場檢測試驗工作,不得漏檢。定期對測量、監測、試驗儀器進行檢驗、校正或送有資格的部門進行檢驗、標定。、技術資料管理制度由工程技術部門負責填寫、整理、分類。施工過程中,要隨時收集、記錄和整理各項施工資料,以便于竣工文件編制,做到工程施工完成,竣工文件也編制完成。、推行規范化管理、標準化施工按照ISO9002質量保證體系,規范技術操作及技術管
9、理工作,杜絕由于管理上的隨意性造成的技術失誤;施工過程嚴格執行本公司質量體系中檢驗、施工過程控制、不合格控制等程序文件以及制定的施工工藝細則和相關的規范、規程。五、質量控制措施1. 制定內部質量管理辦法。定崗定員,責任到人,分工負責,各盡其職。按照規范要求,做到各項工作日檢查,不留隱患。加強現場技術工作和工地試驗工作,以準確的測量數據和科學的試驗檢測指導每一項工程的施工,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工程質量目標實現;2. 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現場管理人員和安全員必須搞好安全教育,現場管理人員必須跟班監督檢查每一項工程的施工情況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穿戴安全用具,危險施工現場設置警示牌等安全標志)
10、,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監督整改。六、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保證體系。本承包人將建立由項目經理和安全保衛負責人全面負責的安全保證體系,把施工安全和人員健康作為承包人的重要職責,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并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成立一個工地安全委員會,專職負責監督檢查工地的施工安全,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安全生產會議,研究安全生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制定好安全規劃,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隱患,把不安全的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2、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施工作業,杜絕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規
11、章制度的“三違”現象。加強勞動保護,按規定配發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和用具,保證施工人員身體健康。3、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和“施工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項目經理直接領導安全工作,設備安全室負責日常安全管理。4、工程施工隊和班組設專職安全員。各級建立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逐級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責任,層層把關負責,確保在安全條件下,進行施工生產。5、嚴格遵守國家、交通部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法令,執行建設單位和地方政府的安全規定,進場后向公安局申請購買、運輸、儲存及使用爆炸物品的許可證,嚴格加強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管理。6、注重雨季汛期的施工安全,采取防洪、渡汛措施,加
12、強防洪排水,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并注意施工隊伍的駐地安全和交通安全,防止汛期洪水影響施工安全。7、工程機械、設備嚴格按照有關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對于危險地段,設專人現場負責。機械(具)操作人員必須培訓,持證上崗,實行專機專人負責,非操作人員禁止開啟機械。8、加強工地現場電氣設備的安全管理,對高壓電變壓器高度設置在2.5米以上,并設圍墻防護,所有施工機具均應按要求設置漏電保護裝置,并絕緣或接地。危險施工現場設置警示牌等安全標志。9、加強現場的安全管理,使安全施工處于良好狀態。項目經理部、工程處、施工隊的各級安全員要堅守工地,履行崗位職責,指導安全施工,糾正違規違章現象。現場專職安全員跟班監督檢查每項
13、工程的施工情況及安全設施,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監督整改。10、項目經理部堅持定期安全檢查制度,杜絕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確保整個施工生產在安全的狀態下進行。11、搞好護林防火,施工期間積極配合地方政府護林部門,在工地沿線及駐地林區做好護林防火工作。七、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措施 (一)、環境保護措施:1、 組織全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環保知識,進行環境保護與文明施工思想教育,加強現場管理與環境保護自覺性;2、 根據施工期間降水量偏大,降雨集中的特點,施工中注意及時進行施工現場的防排水施工,將臨時排水渠道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綜合考慮;3、 嚴禁超范圍砍伐,路基用地界內清除的雜草、樹木嚴禁放火焚燒,以防引起
14、火災。在臨時便道兩側,植樹、植草、美化環境;4、施工期污水(沖洗集料或含有沉積物的操作用水)不得隨意排放,應采取過濾、沉淀池處理或其它措施,使沉淀物不超過施工河流隨水排入的沉淀物量,以減少對下游水窯、溪流的浸侵蝕,防止沉碴進入水窯、溪流;5、 施工作業產生的灰塵,除在場地的作業人員配備專用的勞保用品外,還應隨時進行灑水以使灰塵公害減至最小程度,并符合當地環保部門的有關規定。6、采取措施控制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5dB,夜間55dB。7、隧道施工時難免產生許多廢渣,應妥善放置,不能隨便堆放,以免阻
15、塞河道造成水土流失或占用當地農田。對優質石碴可加以利用,如防護用的片石、路面骨料和混凝土集料可分類堆放,以便充分利用,有條件時也可利用荒溝,在其中筑壩填入廢碴,變荒溝成良田,增加耕地。路邊臨時堆放的零星廢渣,在公路封閉前應全部清理完畢,以免公路全封閉后難以清理。8、隧道建設中所需的砂石料,在選擇料場時,應遠離隧位,采取集中料場取料,切忌隨意布置小料場,使山坡形成遍體鱗傷。對山坡及其植被肆意破壞,既影響環境面貌,也容易產生坍方滑坡。 (二)、水土保持措施:保護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盡量保護原有植被,按設計在邊坡上種草或鋪草皮,既可阻止地表水對坡面的沖刷和風對坡面的吹蝕,又可綠化路線,增加美觀。
16、在沖刷不嚴重較緩而高度不大的土質坡面上,可選擇適合于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的草籽,直接播種于其上。在沖刷較嚴重的較陡(但不陡于1:1)和較高的土質坡面上,則可采用滿鋪草皮(平鋪或豎鋪的方法)。如果草皮來源困難,則可把草皮鋪成方格狀,在方格內種上草籽。植物防護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防護措施,特別在氣候潮濕、草皮易于生長的地區,但采用時必須注意保證其成活。對于巖質邊坡,這種方法一般不適用。在不利于生長的邊坡上(如碎石類土等),若采用植物防護,則可在其上先鋪一層厚約1020cm的粘性土,而后再鋪草皮。防止土壤侵蝕和河道淤塞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控制地表徑流流量、水流方向以及水流速度。控制措施如下: 1在坡頂和坡底開
17、設截水溝。利用排水溝和溢洪道來控制坡地的下沖水流。 2開挖排水溝,以阻止水流進入敏感區域(回民居集區),并采用多條排水溝分流的方法,使水流不致于匯集得太大。 3在排水溝中修建混凝土消能構筑物,使急速流動的雨水得以減速,以減少對下游產生的潛在侵蝕力。 4在排水溝中設置各種消耗水流能量的天然材料,如:木樁、草束和石塊等。但這些材料需要得到經常的維護。 5在公路兩側構筑沉淀池,使水流在進入下游排水溝之前,沉淀去除其中所含的淤泥、污染物以及路面垃圾。根據隧道施工和特點和周圍生態環境脆弱的實際,在施工階段著重注意對棄土場的水土保持和流失的防治。棄土場地在施工結束后,按設計要求進行綠化美化工程,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