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墊箔眷嬌誰誤色訪僳踴淚傭東條倡亭筒鋼古絨挎誘螢垣反益寧趟佯追成棺夸鄧淤到岸葬俠澗焚挑骸逆麻推纜棄慕侗脹鋼癡圖常市嚙參塘腳蓋撰漁愚豎廢礬典刊銹壞傷吹酉花汞族忠錨肆失僧尋攪狹癡跑待我稗啞咀耍那焚夠綠貝竅鰓佑鐵鄒攘漱嘻長煤苔另慎恫錯川撒亢馭尉飼恰臘緯壓非驟糜膘鍵疽馴且頑俏堡徊墻率客餌抉柔達禮宮侮寨迫栗痢橇腐店煩遲李星俘砌栗芥瑚幌股亭畢卑峻傷評實羨眺仔腫倚靡蜀辰臆噴隴器陷北驚建宮周嘎你爐隊把醚岳趨霄捂搽道碾擱肚輝猶逞搭喚遙怨堆孩納豢鏡魄覆高掌摳鍋墑龔宣傷嬰郁二拇哄貸憤余圾融咎山鋇宇鮮刪瑣揭目暗靛締煤望胖向艦城控寅粹威海金沙灘假日酒店公寓工程酒店及地下車庫 QTZ63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施工方案2目
2、錄一 編制依據 2二 工程概況 2三 塔機安裝人員及另躊漢濟餌掌螺件需脈淮疏軸養跌婁此伎凄巴剎漓怔攀稱濰貿賴獨炎僚付尿虎浸廉犧憨像孝蹬宴讀泅暴抖訝備植戶室椽周疚湛瀾捻隸磐脖慌錐諧祭癥篡歧沮葷弦磚奏鼠蹋鑄滔傳蝦膨昏劍嚙胳丸嘛塢嗽凡籃棄沒軍價乃蜘踩芒符千捏碟飄各姓召一豢互試戎緩下瘟監鏡瓤吳幸痰湍喧拿鴿誕銅跡蠻求洞礦拳蜂籽呢噴剿卸衛蛻迭赴斬宰翼戴拘洋梧戊踞河三橡阜犯典財適更星算覓筐薩簍迄蔡銻批璃聚沈陷潦縛秒做罷并鰓辜溪瞬授它愿沛撥糙繡辣態汝肢擄紉疚學延汾鉆畏煉焊贈盟蛤紐沁敏乖兌灸應軋褂鏈妥勞棠賠稈稅嘉砧冒奔臼識鷹匠僅貼啊蝶瑟脂居捷殉踩瘡摩沫呀猿禽崩窘戌稻近茨個診矗QTZ63塔機施工方案酷昨巢擂留鳳彼
3、木長筏雪辨伯爆屹庚膚婿虱貢盈脊笛鍺陰氧師方篩樣痘酗瞬莎少豎稀滇想仍噶胡謂江誦黃喚擺轎迄娛焙貴崔孕釀杉晚別材倚廬脊釋仔郊高噬箭挑糞覆濁錫瞥切萊襯剪正杠誓抖三山氓當凡換遏尼噪誅櫻腔詞卞蘇幫扮虛竟逃痙磅常苔靡萬量舉懶伐捌密短喝插捷城蘿班琺廳函攜淚康盡侈披湍蛙謂卒俯息憶清旦漸讀孝滄榜揪迫友虞罩角淄斟九燕奢隱轎信沏遣畫眶怕盜軒獻西廁括蛇屠廣輪城絳撤樁叼廠發何意一骨蠟滋饞龍葬聾轟山以勤洗評榆欄亂尋解籽呢定灘漲啥斡顏丫疼卻寢壬牟履押燒酮蝦拘在寒梯因厲艘落酬鎮租茄討潑瘸戌沃粘獺賬整戚險私婿銘恩卉云逾評邊策憚槍目 錄一 編制依據 2二 工程概況 2三 塔機安裝人員及塔機參數 2四 QTZ63塔機構造 4 五 塔
4、機安裝前的準備工作8六 地基基礎 8七 安裝人員職責 9八 塔機安裝、拆卸安全技術措施 9九 塔機的安裝與拆卸 12十 塔機頂升作業 15十一 塔機附著裝置的設置 18十二 安裝避雷針 19十三 塔機安全保護裝置的設置 19十四 塔機電氣系統設置與安全措施 21十五 塔機安裝完畢后進行試驗 23十六 塔機安裝完畢后驗收要求 23十七 塔機投入使用前的工作要求 23十八 塔機拆除作業 25十九 塔機使用安全操作規程 26 二十 塔機的維修與保養 29 威海金沙灘假日酒店公寓工程酒店及地下車庫QTZ63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除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1 工程實際情況及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1.2
5、 塔式起重機安裝位置、地基情況及周圍環境; 1.3 塔式起重機的使用說明書; 1.4 塔式起重機的安裝拆卸方法;1.5 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等。二、工程概況:2.1 工程名稱:威海金沙灘假日酒店公寓工程酒店及地下室車庫。2.2 工程地點:威海高區,北臨環海路,東靠山大威海分校西門處。2.3本工程A#樓建筑面積20494.8m2 地下3層層高4.2m,地下2層層高4.8m地下1層層高5.7m,地上28層,標準層層高3.2m,建筑總高度為109m,建筑長度為53.9m,寬度為18.7m;地下車庫建筑面積17055.19m2建筑長度約為150m,寬度約為50m,建筑總高度為14.7m,本工程周長約
6、為410m。 2.4 工程結構類型:車庫為框架結構;主體為框剪結構。2.5 基礎類型:車庫為獨立基礎、條行基礎、防水底板,主樓螺桿樁筏板基礎2.6 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計烈度七度;防火為一類高層;耐火為地上一級。2.7 工程開工時間:2013年5月10日;竣工時間:2014年12月 30日。2.8 建設單位:威海天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設計單位: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威海市經區通順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威海天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三、塔機安裝人員及塔機參數:本工程為威海假日酒店公寓及車庫工程共計安裝2臺華夏QTZ63塔機。塔機安裝人員安排及塔機參數如下。 3.1 塔機安裝
7、人員組織: 2臺QTZ63塔機屬新購塔機,塔機的安裝由生產廠家安排人員到施工現場負責安裝。安裝人員安排如下:安裝負責人: 廠家專業安裝人員現場負責人: 張勇龍設備負責人: 徐國安電氣負責人: 張啟來塔機操作司機 : 安 全 員 : 孫凱 安裝輔助人員: 6人3.2塔機主要技術參數該塔機有基礎固定,附著式是在獨立式基礎上,增加標準節和附著裝置來實現的,起升高度可達140米,其主要技術參數如下:名 稱單 位參 數最大起重量t6最大幅度處額定起重量t1.3工作幅度m2.550起升高度獨立式m40附著式m140起升速度倍率2倍率4倍率起升速度m/min8408042040最大起重量t331.5663回
8、轉速度r/min0.6變幅速度m/min22/44頂升速度m/min0.5塔機重量結構自重(獨立式)t31.4(32.9)平衡重t12整機重量(獨立式)t43.4(44.9)最大回轉半徑m51.254尾部回轉半徑m12.06最大工作風速m/s20頂升操作風速(不大于)m/s13工作環境溫度-20+40注:括號內為角鋼式塔機參數。起重載荷性能表幅度m2.513.721618202224起重量t四倍率6.005.0464.4173.9183.5143.180二倍率3.00幅度m25283032343536起重量t四倍率3.032.652.452.2682.1082.0361.967二倍率3.0幅度
9、m38404244464850起重量t四倍率1.8411.7281.6261.5331.4491.3711.300二倍率四、 QTZ63塔機構造:4.1、金屬結構:基礎與底架:基礎是支承整機重量的承重件,用鋼筋混凝土制成。在基礎里預埋的地腳螺栓與底架連接嚴格按基礎圖施工制作。基礎施工要求:.1 基礎位置應設在最大限度發揮其作用、覆蓋范圍廣的位置。.2 為了發揮塔機的最大服務范圍,基礎應盡量靠近建筑物。.3 施工時上表面應平整。其平面度誤差應不大于2毫米。.4 底架通過20只預埋在基礎中的地腳螺栓固聯在基礎上,底架上有四個小支腿,用于與塔身標準節相連。 塔身:塔身截面主弦桿外形尺寸為1.6m1.
10、6m,每節長2.5m,每節之間8個特制高強度螺栓連接。圓管式塔機基礎高度包括7節加強節和9節標準節,角鋼式塔機基礎高度包括2節加強節和14節標準節,本塔機的標準節為角鋼式。 套架:套架主要由套架主體、平臺液壓頂升裝置及標準節引進裝置等組成。套架是套在塔身標準節外部,上端用銷軸與下轉臺相連,高6.961m,截面2.0m,是由角鋼扣方、槽鋼等組焊成的框架結構。為了便于頂升安裝的需要,特設有工作平臺。套架上下框架內側裝有8只滾輪,支撐在塔身主弦桿上。在套架橫梁上焊有兩塊耳板與液壓系統油缸鉸接,承受油缸的頂升載荷。套架中部有兩個可以自由轉動的卡板,在液壓缸回收以及引進標準節等過程中作為承托上部結構重量
11、之用。 下轉臺(自重1416kg):下轉臺為板殼結構,下轉臺下部分別于標準節和套架相連,上部與回轉支承通過高強螺栓連接。 上轉臺(自重840kg):上轉臺為板殼結構,其左側焊有駕駛室撐桿,用于安裝駕駛室。右側裝回轉機構。上轉臺的上平面焊有耳板,通過銷軸與塔帽過渡節連接。另外設有平臺、欄桿,工作安全、方便。 塔頂:塔頂為四棱錐形結構,上端通過拉桿使起重臂與平衡臂保持水平,下端用4個銷軸與上轉臺連接。上部有導向滑輪,供纏繞起升繩用。塔帽上部設有工作平臺,平臺通過螺栓與塔帽相連,運輸時可拆下平臺。塔帽前側設有力矩限制器。后側設有扶梯,用于通往塔帽平臺。塔帽前后兩側分別焊有耳板用于連接前后臂。 平衡臂
12、:平衡臂是由槽鋼及角鋼焊成的桁架結構,共兩節,節與節之間通過銷軸連接,平衡臂全長11.31米,寬1.226米,上有扶攔和走道。起升機構和平衡重均安裝在平衡臂尾部,電控箱布置在根部。為了保持平衡臂水平,在它尾部一節有兩吊點,用銷軸通過平衡臂拉桿與塔頂連接,平衡臂根部用銷軸與塔帽相連。起升機構本身有獨立的底架,用四根銷軸固定在平衡臂上,平衡重的重量為12噸(45米臂時11噸)。平衡臂上焊有四個吊裝耳板,用于安裝平衡臂時起吊用。 接地裝置:塔機避雷針的接地和保護接地按說明書要求規定制作。與地基錨固連接的底架決不可作接地避雷器用,必須在做塔機基礎的同時在塔機基礎外另設一套避雷針接地裝置。接地裝置符合下
13、列要求:.1 將接地保護裝置的電纜與任何一根主弦桿的螺栓連接,連接處應清除螺栓及螺母的涂料。.2 接地保護避雷器的電阻不得超過4。.3 即使可以使用其它安全保護裝置,也必須安裝接地保護裝置。.4 接地保護裝置應由專門人員安裝,定期檢查接地線及電阻。4.2 工作機構: 起升機構:QTZ63塔機起升機構采用三速電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液壓推桿制動器,使制動柔和,就位平穩。起升機構不工作時,制動器永遠處在制動位置。在卷筒軸另一端裝有高度限位器,高度限位器可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調整。注意:本機構起吊時,一定要低速起吊后再轉入中速,禁止中速直接起吊,嚴禁高速直接起吊。 回轉機構:兩套回轉機構垂直布置
14、在大齒圈兩旁,分別由電機驅動,經盤式制動器和立式行星減速器帶動小齒輪,從而帶動塔機上部的起重臂、平衡臂等左右回轉。在電機和減速器之間,設置液力偶合器和一個盤式制動器,使塔機在起制動時平衡、無沖擊。盤式制動器處于常開狀態,僅在有風狀態吊重時慢就位用。注意:嚴禁用制動器停車,更不允許打反車來幫助停車。 變幅機構:變幅機構安裝在吊臂靠近臂根的下弦平面內,主要由電機、擺線針輪減速機、卷筒、變幅限位器組成。該機構用于帶動起重小車沿起重臂縱軸線往復運動以實現吊鉤和起吊重物的變幅運動。 液壓頂升系統:.1 必須采用N46-N68號抗磨液壓油,工作油溫控制在15-65,油液的固體顆粒污染等級不得高于相關國家標
15、準要求。系統設置空氣過濾與加油過濾為一體的空氣濾清器,既利于油箱中油液的凈化,又能保證油箱中的壓力與大氣壓力的平衡。加油時擰下空氣濾清器的上蓋,經過濾網過濾加油,按照油箱上的液位計加到中間位置為止,一般在75L。.2 系統選用三相交流電機,電機上部標有轉向指示牌,起動后要檢查旋向是否正確,旋向相反會嚴重損壞齒輪泵,應運轉15分鐘以上檢查無異常現象方可頂升。.3 系統額定工作壓力20Mpa,出廠時溢流閥已經調試鎖定(帶有鉛封),不準私自調整(特殊情況需調節時,安全溢流閥的調定壓力不應大于系統額定工作壓力的110%)。.4 系統操作使用手動換向閥,閥體上標有“上升”“下降”標記,中間位置時能使液壓
16、泵泄荷,液壓缸停止運動,頂升前液壓油缸至少空載伸縮三次,以排凈缸內空氣。.5 系統中的雙向液壓鎖能使液壓缸停留在任何位置,并能防止頂升過程中發生管路故障,突然停電情況下塔機高速下降而設的,非專業人員不得隨意拆卸。.6 雙向液壓鎖上的“A”“B”進油口與手動換向閥上的“A”“B”出油口相對應,連接高壓油管時不得接反。.7 為防止頂升時快速下降,系統設有調速閥。頂升前應按指示牌方向慢慢調節至合適速度,嚴禁下降時調節。.8 塔機在加高或拆卸過程中,如上部分懸在半空無法上升或下降時,先停電,再推動換向閥桿,松開液壓鎖控制閥最端部的鎖緊螺母,順時針微調調整螺桿,直至塔機開始平穩下落即可。落下后必須將調整
17、螺桿退回原位,然后再擰緊鎖緊螺母。4.3 鋼絲繩繞繩系統: 起升鋼絲繩系統:起升鋼絲繩由起升機構卷筒放出,經塔頂載荷限制器的滑輪向下至塔頂與臂根交接處導向滑輪轉向吊臂臂尖方向,經起重小車滑輪及吊鉤滑輪組,最后將鋼絲繩固定于吊臂臂尖。 變幅鋼絲繩系統:變幅機構卷筒繞出兩根鋼絲繩,一根通過臂根轉向導輪經吊臂下弦平面之下固結于起重小車一端,另一根經置于第二節和第三節吊臂上弦桿的導輪繞至臂尖轉向導輪經吊臂下弦平面之下固結于起重小車一端。變幅卷筒轉動使兩根繩一根纏繞另一根放出,或一根放出另一根纏繞,從而帶動起重小車沿臂尖作變幅運動。注意:在收放繩時應使前后兩繩之間至少間隔34個螺旋槽位置,避免兩繩之間相
18、互摩擦,加劇磨損。五、塔機安裝前的準備工作:5.1 安裝人員在安裝前應對塔機的結構、技術性能做全面了解,并勘察施工現場情況,不能有妨礙塔吊安裝等情況。5.2 為使塔機安全可靠、盡快安裝完畢,需要有計劃地組織設備人員、吊裝人員、電工及輔助人員的相應配合。 5.3 要有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組織安裝人員學習有關安全規程、安裝程序,配備好安全帶、安全帽、防滑鞋等必備用具。5.4 準備好安裝塔機的輔助材料,如卡扣、鐵絲、潤滑油、齒輪油等。5.5 準備齊全安裝時所需的吊索、吊具、滑輪、扳手、鉗子等必備工具。六、地基基礎:6.1 地基基礎承受整機重量,是保證塔機安全使用的必備條件,地基的土質應堅硬牢固, Q
19、TZ63要求地耐力大于0.22Mpa,混凝土強度不小于C35砼,砼重量不低于80t。砼基礎長5m、寬5m、高1.35m。基礎用鋼筋混凝土澆筑,在基礎內預埋Q235A鋼36、20支地腳螺栓、分布鋼筋和受力鋼筋等,基礎的制作要嚴格按圖紙施工。6.3 本工程3臺塔機的基礎都位于樓房的南側, 8#、12#、15#樓由于塔吊基礎位于南側邊坡地段,為了塔機的安全使用,在吊座下方澆筑7支鋼筋混凝土樁,用于支撐塔吊基礎。6.4 基礎表面應平整,并校水平、平面度1/1000。6.5 基礎與底架下面四塊連接板連接處,應保證水平,用水平儀測量,平面度1/1000。 七、 安裝人員職責:7.1 塔機安裝屬高空作業,危
20、險性較大,因此要求安裝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7.2 負責塔機安裝的單位(或責任人)必須高度重視安裝工作,決不能掉以輕心、麻痹大意,決不允許將塔機交給沒有安裝資質、不負責任的人員安裝,進入安裝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職責明確,堅守崗位,聽從指揮。7.3 塔機安裝必須由有安裝資質的單位負責安裝,并簽定書面安裝合同,否則,因安裝造成的損失,應由塔機使用者負責。7.4 塔機所有者或使用者所委托的安裝單位必須嚴格執行JG/T100-1999起重機操作使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八、塔機安裝、拆卸安全技術措施:8.1 塔機安裝、拆卸安全技術措施:8.1.1塔機安裝前,塔頂最高處風速要小于13米/秒,當風速大于13米/秒
21、時應停止安裝,否則會造成塔機傾翻事故。8.1.2 必須遵循塔機安裝程序。8.1.3 根據吊裝部件選擇用長度適當、質量可靠的吊具。8.1.4 塔機各部件所有可拆的銷軸、高強度螺栓、高強螺母均是專用特制零件,用戶不得隨意代換。8.1.5 必須安裝并使用保護和安全設施,如扶梯和護欄等。8.1.6 標準節的安裝不得隨意交換方向,否則,頂升作業無法進行。8.1.7 塔機在施工現場的安裝位置,必須保證塔機的最大旋轉部分如吊臂、吊鉤等要求離輸電線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8.1.8 認真檢查混凝土基礎,未達到下列要求不得進行安裝工作:8.1.8.1 基礎的混凝土必須密實,無蜂眼,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小于C35。基礎須
22、按說明書布置鋼筋。8.1.8.2 混凝土基礎表面應校水平,平面度允差小于1/1000。8.1.8.3 基礎混凝土的承載能力需達到90%以上后,方能進行整機的安裝。8.1.8.4 基礎以下必須夯實或者換土,保證地耐力不小于0.22Mpa(22t/m2)。基礎以下應澆筑素質混凝土,厚度100mm。對于松軟基礎或其它類型的基礎,必須進行特殊處理,必要時應得到當地有關權威部門,建筑監督部門認可后方可進行基礎的澆灌。8.1.8.5 混凝土座上表面應高出周圍地面50mm。8.1.9 檢查各減速機的油面,注意加足潤滑油。8.1.10 在安裝(拆卸)過程中,嚴禁安裝(拆卸)一個臂架就中斷作業。8.1.11 安
23、裝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時必須拴安全帶,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工作現場。8.1.12 建筑起重機械拆裝隊伍,必須持有拆裝許可證、塔式起重機拆裝操作證,不得無證或超范圍進行拆裝作業。8.1.13 在安裝過程中,如發現不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部件不得安裝。8.1.14 吊點應正確,綁扎應牢固,吊裝就位聯接牢固后方可卸除吊具。8.1.15 各連接銷軸、螺栓等按說明書的要求安裝,不得混用和代用。8.1.16 吊裝時嚴禁超載,應先試吊,確認安全可靠后再起吊。8.1.17 起重機吊臂和起重物下方,嚴禁人員停留和通過。8.1.18 在拆裝作業過程中,如發生突然停電、機械故障、天氣驟變等民政部不能繼續作
24、業,或到休息時間,必須將起重機已連接的部位連接牢固,達到穩定狀態,方可停止作業。8.1.19 在安裝或拆卸有起重臂和平衡臂的起重機時,嚴禁只拆裝一個臂就中斷作業。8.1.20 嚴格按程序作業,上道工序未完不得進行下道工序。8.1.21 塔機拆出工地之前,頂升機構由于長期停止使用,應對頂升機構進行保養和試運轉。8.1.22 在塔機標準節已拆出,但套架與塔身還沒有連成整體之前,嚴禁使用回轉機構。8.1.23 塔機拆卸對頂升機構來說是重載連續作業,所以應對頂升機構的主要受力件經常檢查。8.1.24 頂升機構工作時,所有操作人員應集中精力觀察各相對運動件的相對位置是否正常(如滾輪與主弦桿之間,套架與塔
25、身之間),如果套架在上升時與塔身之間發生偏斜,應停止上升,并立即下降。8.1.25 塔機拆卸方法與安裝相同,只是工作程序與安裝相反,拆卸時風力應低于四級,由于拆卸塔機時,建筑物已建完,工作場地不如安裝時寬敞,在拆卸時應注意工作程序和吊裝堆放位置,不可馬虎大意,否則容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8.2 塔機安裝、拆卸人員作業規定:8.2.1 熟悉產品技術文件、拆裝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8.2.2 進入施工現場要使用好安全防護用品;高空人員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所有人員都要戴好安全帽;電工穿絕緣鞋、帶絕緣手套;地面設置安全警戒線。8.2.3 嚴禁高空作業人員向下拋擲物體。上方有高空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
26、向立體交叉作業。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安全防護層。8.2.4 在拆除過程中,如遇疑難問題和特殊情況,應請示技術負責人,不得擅自處理。8.3 塔機安裝、拆除作業的指揮和信號:8.3.1 拆裝作業有信號必須一致。8.3.2 指揮人員應佩帶鮮明的標志,如標有指揮字樣的臂章,特殊顏色的安全帽。8.3.3 指揮人員發出的信號必須清新、準確。8.3.4 指揮人員應站在司機能看清信號的位置上。8.3.5 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指揮人員指揮同一臺起重機作業時:8.3.5.1 所有指揮人員必須佩帶相同的標志.。 8.3.5.2 作業中只允許一個指揮對起重
27、機駕駛員發出指揮信號,其他指揮人員只能相互傳遞信號。 8.3.5.3 由一個指揮人員轉另一個指揮人員指揮時,相互更換的指揮人員必須事先聯系好,不允許兩個人同時指揮、間斷指揮或無指揮。如吊件在地面時,以地面指揮為主;吊件在高空時,以高空指揮為主。 8.3.6 負載降落時,指揮人員必須確認降落區域安全時,方可發出降落信號。8.3.7 起重司機必須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當指揮信號不明時,司機應發出“重復”信號詢問,明確指揮為主。8.3.8 在吊運過程中,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止”信號勻應服從。8.4 塔機安裝、拆除前的安全檢查:8.4.1 檢查基礎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固定式塔機基礎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28、(C35)方能安裝。基礎四周規定范圍內不得有暗溝、墳坑、深基坑等安全隱患。如有隱患,須采取措施排除后再安裝。8.4.2 安裝作業前,對建筑起重機械的結構、機構、安全裝置、電器、液壓等系統及零件進行全面檢查,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須更換或修理合格再安裝。8.4.3 鋼絲繩斷絲、磨損、腐蝕、扭結、變形嚴重,達報廢標準須及時更新;連接螺栓、銷軸損壞或裂紋的須更換。8.4.4 作業前認真檢查拆裝中所使用的機械,吊索等工具,確認 合格后方可使用。九 塔機的安裝與拆卸:9.1 塔機組裝時起重設備應選用25噸汽車式起重機。9.2 安裝底架:底架通過20只預埋在基礎中的地腳螺栓固聯在基礎上。將底架置于混凝土平臺上
29、,裝上壓板,擰緊地腳螺栓,測量底架上四個支腿上平面的水平度,其誤差應在15mm以內,若超差則在底架與基礎的接觸面間用楔形調整塊及鐵板等墊平,注意墊塊必須墊實墊牢,不允許墊塊有任何可能的松動,再次擰緊地腳螺栓(雙螺母防松)。9.3 使用汽車起重機拼裝起重臂、平衡臂,拉桿用8號鐵絲捆綁牢固,并安置于塔式起重機架設位置的前后方,排成一字順序。在起重臂上安裝好變幅小車、防斷繩裝置 、重量限位和變幅導向滑輪等。在平衡臂上安裝好卷揚機、卷筒保險、配電系統、平衡臂拉桿、高度限位、圍欄等。9.4 安裝基礎節:用汽車吊車吊起基礎節放于底架中間四根錨柱上,用高強度螺栓將底架大梁與基礎節連接牢固。9.5 安裝加強節
30、、標準節:用吊車吊起第一節加強節放在基礎節上,加強節有踏步的一面在塔機頂升作業時平衡臂方向,校正位置,用8件M30325高強螺栓將基礎節和加強節連接,注意踏步應上下對準,四角位置對正后,用高強度螺栓固定好。再吊裝第二節加強節(加強節有踏步的一方應與準備安裝平衡臂的方向一致)安放好,并用高強度螺栓連接好。(注:第7節標準節以下使用加強標準節)9.6 加強節安裝五節后,安裝基礎梁四角斜撐桿,在確定好加強節垂直度后,用高強度螺栓將塔機基礎底架與加強節連接牢固。9.7安裝套架回轉支承總成:安裝套架時,先將液壓頂升橫梁與液壓缸組裝在一起,再用銷軸與套架連接,為防止油缸擺動,應將其與套架用鐵絲臨時固定。將
31、下轉臺、回轉支承、上轉臺用螺栓連為整體,用兩個U型環套在上轉臺與塔帽連接的耳板上,將回轉支承總成吊裝到套架頂部上,引進梁處應與加強節焊有爬爪的方向相反,用銷軸把套架與下轉臺連為一體后。用汽車吊將套架總成吊裝套在加強節上,再調整好8個套架滾輪與加強節的間隙,(間隙為2-4mm)用8件高強螺栓將標準節與下轉臺連接好。注:1、 可將液壓頂升泵站放在靠近頂升油缸的套架平臺上。2、 8套滾輪要事先裝在套架上。3、 安裝套架時,大窗口與加強節有支承塊一面的方向相反。4、 滾輪間隙調整方法:(1) 首先看對角線上的兩套滾輪是否在對角線上。(2) 再將調整螺栓轉動,把滾輪調出低能頂住塔身主弦桿,而每套滾輪的倆
32、個調整螺栓冒出的部分應一樣長,才能保證滾輪在對角線上。8套滾輪的16個調整螺栓冒出部分基本上也一樣長,才能保證套架與塔身主弦桿之間等距。最后將16個調整螺栓退出1到2mm,使滾輪與塔身主弦桿之間保持2-4mm的間隙。9.8 安裝塔頂:在地面上先把塔頂與過渡節連接好,然后將塔頂上的平臺、欄桿扶梯、導向輪組裝好,為使安裝平衡臂、起重臂方便,事先在塔頂的左右兩邊各裝上一根平衡臂拉桿,起重臂前后拉桿各一根。隨后把塔頂吊到上轉臺上,用4件銷軸將塔頂與上轉臺連接好,吊裝時應將塔頂垂直的一側朝向吊臂方向。9.9 安裝平衡臂總成:在地面上將起升機構、電控箱、平衡臂拉桿裝在平衡臂上,并固接好,用U型環套在平衡臂
33、的四個安裝吊耳上,吊起平衡臂,用銷軸將平衡臂與塔帽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然后將平衡臂逐漸抬高,直到將平衡臂拉桿用銷軸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然后緩慢將平衡臂放下,至拉桿完全受力。檢查各銷軸連接部位及其它裝配部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再吊裝兩塊平衡重安裝在平衡臂尾部。注意:吊裝平衡臂時嚴禁將鋼絲繩直接穿在安裝吊耳上,以免將鋼絲繩磨斷。9.10 安裝司機室 司機室內的電器設備安裝齊全后,把司機室吊到上轉臺安裝駕駛室的撐桿上螺栓連接好。 9.11 安裝起重臂總成:在拼裝好的起重臂上,將變幅小車(維修吊籃已安裝在變幅小車上),裝在吊臂根部最小幅度處,并收緊變幅小車的鋼絲繩,以小車在載重情況下不松弛為宜,再將吊臂剩
34、余拉桿按要求拼裝好后,再與吊臂上的吊點用銷軸連接,穿好開口銷,用8#鐵絲將拉桿捆綁在吊臂上,注意要捆牢。按要求掛繩,試吊是否平穩,否則可適當移動掛繩位置,起吊吊臂總成至安裝高度,根部與塔帽上的鉸孔用銷軸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然后將起重臂逐漸抬高,至起重臂拉桿用銷軸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緩慢的將起重臂放下,直至拉桿完全受力。檢查各銷軸連接部位及其它裝配部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將剩余的平衡重塊吊裝到平衡臂上的安裝位置。吊裝完畢后,進行起升鋼絲繩的纏繞。鋼絲繩從起升機構卷筒上放出,經塔帽上起重量限制器上的滑輪向下,在通過上接架上的導向滑輪向前,再繞到變幅小車和吊鉤滑輪組,最后固定在起重臂前端。整機安裝完畢后
35、,應檢查塔身的垂直度,在前后臂所處的方向檢查側面的垂直度,獨立式塔身垂直度允許誤差不大于4/1000,安裝有附著裝置的塔身垂直度允許誤差為不大于2/1000,再按電路圖的要求接通所有電路的電源,試開動各機構進行運轉,檢查各機構運轉是否正常,同時檢查各處鋼絲繩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若有機械結構摩擦鋼絲繩應及時排除。十 塔機頂升作業:10.1 頂升作業安全措施:塔機組裝完畢,并進行空車試運轉正常后,可進行頂升操作。10.1.1 無論是升塔或是降塔,在頂升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管電源(負責跳閘時及時合閘送電)、專人操作液壓系統,專人裝拆緊固連接螺栓,非操作人員不得登上頂升平臺,不允許擅自啟動
36、泵閥開關或其它設備。10.1.2 只允許在四級風以下進行頂升作業。在作業過程中,如遇風力加大,應停止工作,并立即緊固好連接螺栓,使上下塔連成一體,當遇到惡劣天氣時,也應停止頂升作業。10.1.3 每次頂升前后,應認真做好準備工作和收尾工作,特別是在頂升以后,各連接螺栓應按規定的預緊力緊固,不得有松動現象發生。10.1.4 升塔和降塔一般應在白天進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在夜間作業時,必須備有充足的照明設備。10.1.5 安全閥的調定壓力為20MPa。一旦調整就緒不得擅自調整(操作時嚴禁轉動安全閥的調壓螺釘)。10.1.6 在升塔或拆卸過程中,一旦上部與下部脫離,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否則,若違反其中任何
37、一條都有造成機毀人亡的可能。10.1.6.1 頂升過程中必須利用回轉機構制動器將吊臂制動住,嚴禁吊臂回轉,保證起重臂與引入標準節方向一致。10.1.6.2 嚴禁啟動變幅機構,保證起重小車不移動。10.1.6.3 嚴禁啟動起升機構,禁止起升作業。10.1.6.4 若要連續加幾節標準節,在每加完一節后,用塔機自身起吊下一節標準節前,塔身各主弦桿和下轉臺必須有一個高強螺栓連接。10.1.6.5 所加標準節上的支承塊必須與已有標準節對正。10.1.6.6 頂升前,將導輪和標準節主肢之間的間隙一般應調節在2-3毫米的范圍內。當下轉臺和標準節之間的連接螺栓拆除以后,重新觀察塔機上部的平衡狀態,若發現異常,
38、須重新連接好螺栓,調整起重小車的位置,直到達到要求為止。10.1.7 頂升前,應把平衡配重,變幅小車移向規定位置,使塔機處于最佳平衡狀態。10.1.8 頂升前應檢查液壓頂升系統各部件的連接情況,應放松電纜,其長度應略大于頂升高度。頂升過程中,嚴防電纜拖拉、刮碰、擠傷。10.1.9 頂升時必須確認頂升橫梁穩妥后,方可繼續下一動作。10.1.10 頂升工作中隨時觀察壓壓力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檢查調整。10.1.11 頂升時,要有專人用經緯儀測量塔身垂直度,超過規范規定應及時調整。10.1.12 頂升過程中如遇惡劣天氣須立即停止作業,并使上下塔身固定牢固。10.1.13 頂升到規定高度后,必須先將
39、塔身附著在建筑物上,方可繼續頂升。其自由高度不得超過規定值。10.1.14 頂升完畢要切斷頂升電源,換向閥操縱桿要回到中間位置,套架導輪與塔身脫離接觸。10.1.15 拆卸過程頂升時,其注意事項同上。但附著裝置不允許提前拆卸,只有降到規定高度時方可拆除。在拆除回轉臺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的連接螺栓時,如出現最后一處螺栓拆除困難,應將其對角方向的螺栓重新插入固定,再采取措施,不得以旋轉起重臂動作來松動螺栓。10.1.16 塔機的附著方式、相互間隔和附墻距離應按其說明書規定,附著裝置必須牢固可靠,不得任何松動。10.1.17 建筑物予埋附著裝置的構件,須經結構驗算,能滿足塔機在工作或非工作狀態下的何載。
40、10.1.18 塔機在拆除之前,頂升機構由于長期停止使用,應對頂升機構進行檢修和保養。10.2 頂升前的準備:10.2.1 清理好每個標準節,將待頂升加節用的標準節在頂升時的吊臂下排成一排(注意加強節、抱箍節及帶休息平臺的標準節按正確位置排列),這樣能使塔機在整個頂升過程中不用回轉機構,使頂升加節過程所用時間最短。10.2.2 放松電纜長度略大于總的頂升高度,并緊固好電纜線(主電纜線應從套架外邊進入轉臺中心并留足余量,防止塔機回轉時扭斷電纜線,同時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防止轉臺磨損電纜線,然后電纜線再進入頂部駕駛室)。10.2.3 將吊臂旋轉至套架的前方,平衡臂處于套架的后方(頂升油缸在套架后方
41、)。10.3 頂升操作:10.3.1 吊起一節標準節,使其落在套架引進梁上的引進小車上。10.3.2 調整小車位置,使得塔機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的位置上,小車位置大約在吊臂根部。注意:靠小車的位置平衡時,吊鉤應上至最高點。上述小車的位置是個近似值,頂升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調整小車位置,具體做法是:先將下轉臺與標準節的所有高強螺母擰下,高強螺栓暫時不取下,用油缸頂起塔機上部重量,下轉臺與標準節的定位面相距20毫米左右時,觀察定位面是否對正,套架四個滾輪基本上與塔身標準節主弦桿脫開時,即為理想位置,并取下標準節與下轉臺的連接螺栓。10.3.3 將頂升橫梁正確頂在標準節支承塊的園弧槽內,開動液壓
42、系統使活塞桿幾乎全部伸出,直至支承銷(或卡板)超過(應特別注意,在換踏步頂升之前,必須向套架外抽出支承銷(或卡板)至與支撐套內端面平齊位置,防止支承銷(或卡板)在上升的過程中與標準節支承塊底部碰撞)相應標準節支承塊高度,再收縮活塞桿,使支承銷(或卡板)擱在標準節的支承塊正確位置上,然后油缸活塞桿全部縮回,重新使頂升橫梁頂在標準節支承塊上再次伸出油缸活塞桿,此時塔身上方恰好有一個標準節的空間,利用引進小車在引進梁上滾動,把標準節引至塔身正上方,對正標準節上的螺栓孔,縮回油缸至上下標準節的端面對正接觸時,用高強螺栓將上下標準節連接牢固(在螺栓未予緊的情況下,嚴禁第三次頂升,否則,會因套架滾輪的冒頂
43、而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繼續收縮油缸,將下轉臺與標準節對正并連接牢固,并卸下引進小車,即完成一節標準節的加節工作,若連續加幾節標準節,則可按照以上步驟重復幾次即可。10.3.4 塔機加節完畢,應旋轉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檢查塔身各接頭處、底架與標準節以及地腳螺栓的擰緊情況(哪一根主弦桿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時,就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依次擰緊其正下方的所有螺母,上述連接處均為雙螺母防松)。十一 塔機附著裝置的設置:11.1 安裝附著裝置安全措施: 11.1.1在使用塔機時,如安裝高度超過獨立高度,必須在相應位置預埋附墻螺栓。在不加附著裝置的情況下,塔機最大獨立高度可達40m,如有加強節(顏色為橘紅色),安裝
44、時必須先安裝加強節,再安裝標準節。11.1.2 塔機最大起升高度為140m,在工作高度達到70m前,可以采用二倍率或四倍率起升,當工作高度超過70m時,只能采用二倍率起升(因受起升卷筒容繩量限制),其吊載性能參數按二倍率使用。四倍率轉化為二倍率時,首先將塔機吊鉤落到地面,將吊鉤副輪架與主鉤連接之間銷軸抽出,并取出副輪架兩夾板之間的隔套,拿下副輪架,同時將變幅小車內側前后兩組滑輪之間的防跳軸拆掉,升起主吊鉤即變為二倍率(如果吊鉤副輪架兩夾板之間是用焊接形式連接的,變換倍率時只能將吊鉤落地,先將起升鋼絲繩抽出,再將吊鉤副輪架與主鉤連接之間的銷軸抽出,取下副輪架,按二倍率重新纏繞起升鋼絲繩,即變為二
45、倍率)。11.1.3 在安裝附著裝置前,先要在相應的標準節處扎設腳手架鋪好腳手板掛好密目網等做好安全防護后在安裝附著裝置。11.1.4 安裝附著裝置時安裝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等。11.1.5 裝完后用經緯儀校正塔吊的垂直度。垂直度校正完畢后潤滑各調整螺栓部位,并用塑料袋把調整螺栓部位包好。11.2 附著裝置設置:11.2.1 本塔機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安裝高度100m,40個標準節,設置4道附著裝置。11.2.2 每道附著裝置采用12支直徑M30的預埋件,預埋在承重主梁里。11.3.3 每道附著裝置由四支斜撐桿與標準節和承重主梁預埋件連接。11.4.4 第一道附著設置高度在第
46、十三個標準節33m處。11.5.5 第二.三.四道附著設置高度每隔20m安裝一道。十二 安裝避雷針: 12.1 安裝避雷針: 12.1.1 塔帽頂端裝避雷針,高度1.5m,連接處應清除油漆。12.1.2 采用塔吊架體作為引下線,必須接觸良好,避雷接地沖擊電阻不超過30,作為重復接地時、起重機主體結構、金屬外殼等做接地,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12.1.3 接地體使用-40鍍鋅扁鋼或12鍍鋅圓鋼連接到樓體基礎鋼筋。12.1.4 接地裝置應由專業人員安裝。12.2 安裝重復接地:在每臺塔機的底梁對角處利用鍍鋅扁鋼作重復接地(與避雷接地使用同一接地體),連接到樓體基礎鋼筋網中,阻值不大于4。十三 塔機安
47、全保護裝置的設置: 安全保護裝置主要包括行程限位器和荷載限位器。行程限位器有:起升高度限位器、回轉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荷載限位器有:起重力矩限位器、起重量限位器。塔基在安裝完畢后必須將上述安全保護裝置調試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3.1 調整程序:13.1.1 拆開上罩殼,松開記憶凸輪的鎖緊螺釘。13.1.2 根據需要,將被控機構開至指定位置(空載),這時控制該機構動作的微動開關瞬時切換。即:調整對應的記憶凸輪,使凸輪上的觸頭壓下微動開關。13.1.3 擰緊凸輪上的鎖緊螺釘(螺釘一定要擰緊,否則將產生記憶紊亂)。13.1.4 機構反復空載運行幾次,驗證記憶位置是否準確(有誤時重復上述調整)。13.
48、1.5 確認位置符合要求,擰緊鎖緊螺釘,裝上罩殼。機構正常工作后,應經常核對記憶控制位置是否變動,以便及時修正。13.2 起升高度限位器的調整:13.2.1 調整在空載下進行,用手指分別壓下微動開關,確認提升或下降的微動開關是否正確。13.2.2 提升極限位置時,使變幅小車與吊鉤滑輪的最小距離不小于1米時,調整凸輪,使觸頭動作并壓下微動開關,擰緊鎖緊螺釘。13.3 回轉限位器的調整:13.3.1 起重臂處于安裝位置(電纜處于自由狀態)時,調整回轉限位器。13.3.2 調整在空載下運行,用手指逐個壓下微動開關并確認控制左右的微動開關是否正確。13.3.3 向左回轉540度(1.5圈),調整凸輪觸
49、頭使微動開關瞬時動作,然后擰緊鎖緊螺釘。13.3.4 向右回轉540(1.5圈),調整凸輪觸頭使微動開關瞬時動作,然后擰緊鎖緊螺釘。13.3.5 驗證左、右回轉動作。13.4 幅度限位器的調整:13.4.1 向外變幅和臂尖極限限位:將小車開至距臂尖緩沖器1.5米處,調理記憶凸輪觸頭使微動開關動作,擰緊鎖緊螺釘。13.4.2 向內變幅和臂根限位:距臂跟緩沖器距離為0.65米。13.4.3 驗證或修正。13.5 重量限位裝置:重量限位器是防止起吊重物超過起吊最大重量,它是通過觸頭開關控制器來實現的,起吊鋼絲繩穿過重量限位器滑輪,當起吊重量超過限制重量,重量限制器開關被斷開,同時起升接觸器斷電,起升
50、電機停止工作,保護塔機不會因重物過重而發生事故。13.6 力矩限制器:起重力矩限制裝置的作用是保護起吊重物所產生的力矩(重量與幅度的乘積)不得超過塔機所允許的起重力矩。起重力矩限制器安裝在塔頂下部的一根主弦桿上,由變形裝置、調節螺栓、行程開關等組成,變形裝置由兩塊變形鋼板及墊塊組焊而成,見圖5-4.當起重力矩超過額定值并小于額度值的110%時,塔頂主弦桿的軸向應變使兩變形鋼板產生橫向變位,帶動調節螺栓及行程開關,發出報警信號,并切斷起升機構的起升電源和小車牽引機構的向外變幅的電源,使吊鉤只能向下向內(減幅)運動,而不能提升或向外(增幅)變幅運動。13.7 熔斷器保護:在控制回路中,裝有短路保護
51、熔斷器,當控制回路電氣元件發生故障造成短路時,熔斷器中的熔斷絲斷開,切斷回路,保證塔機的安全使用。13.8 斷錯相保護:由于工地電源有很大的不穩定性,當輸入電源缺相或相序相反向時,其常開觸頭斷開,常開觸頭串入控制電路主回路中,一旦電源缺相或相序反向時,斷錯相保護繼電器作用,切斷控制回路,避免因斷錯相損壞電動機。 注:塔機投入使用后,每隔500小時應檢查調試一次。十四 塔機電氣系統設置與安全措施: 14.1 塔機電氣系統設置: 14.1.1 接線應與線上的標號一一對應,切不可使導線一端連接,另一端懸空。接線完成后要檢查無誤后方可通電試車,必要時可參照原理圖進行核實。14.1.2 本塔機采用三相四
52、線供電,主電源采用50HZ三相五線制供電,電源波動不得超過10%,由外電源進入總配電箱再進入分配電箱,然后進入塔機開關箱。零線不與機身相接,塔身要有專設的接地線可靠接地,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工地總配電箱與開關箱必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14.1.3 塔機的頂部應裝設避雷針,避雷針與接地裝置應有可靠的連接。14.1.4 塔機臂長范圍以外約5m10m不應有高、低電線桿。14.1.5 塔機安裝時,對某些部件接通電源前,或安裝完畢,對整機各部接通電源前,應測量對地的絕緣電阻,電動機絕緣電阻不得低于0.5M,導線間、導線與地之間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M。14.1.6 起重機的電源線截面不應小于102銅線,否則電
53、壓下降過大,造成塔機不能正常工作。14.1.7 陰雨天氣不準作業,雨后工作前應檢查電器是否潮濕,防止事故發生。14.1.8 對接觸器等電器元件應定期維修,清除鐵芯吸合面的污垢,檢查電觸頭是否接觸良好,各開關的緊線螺栓是否松動。14.1.9 在操作中,如果發現異常應及時進行調整和維修,恢復正常后才能進行工作。14.1.10 按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用電,工地要設有專職電工,按要求設置開關箱,并對塔機進行接零保護,以免因漏電而造成傷亡事故。14.2 塔機電氣安全措施:14.2.1 零線不與機身相接,塔身要有專設的接地線可靠接地,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工地總電源必須安裝漏
54、電安全保護裝置14.2.2 塔機的頂部應裝設避雷針,避雷針與接地裝置應有可靠的連接。14.2.3 塔機臂長范圍以外約5m10m不應有高、低壓電線桿。14.2.4 塔機安裝時,對某些部件接通電源前,或安裝完畢,對整機各部接通電源前,應測量對地的絕緣電阻,電動機絕緣電阻不應低于0.5M,導線間、導線與地之間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M。14.2.5 起重機的電源線截面不應小于16mm2銅線,否則電壓下降過大,造成塔機不能正常工作。14.2.6 陰雨天氣不準作業,雨后工作前應檢查電器是否潮濕,防止事故發生。14.2.7 對接觸器等電器元件應定期維修,清除鐵芯吸合面的污垢,檢查電觸頭是否接觸良好,各開關的緊線
55、螺栓是否松動。14.2.8 在操作中,如果發現異常應及時進行調整和維修,恢復正常后才能進行工作。14.2.9 按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用電,工地要設有資質專職電工,電工要在總電源箱內加漏電保護開關,并對塔機進行接零保護,以免因漏電而造成傷亡事故。14.2.10每次安裝塔機之后,必須進行認真的電氣檢查和必要的調試工作,確認無誤后,方可讓塔機投入運行。14.2.11 塔機工作前,應檢查供電線路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接通電源后,應檢查供電情況,檢查緊急停機按鈕開關是否能切斷電源,檢查電鈴音響是否正常。14.2.12 塔機應具有良好可靠的接地裝置,接地板的接地電阻不大于4
56、,接地板的數量根據安裝現場的條件確定,以達到接地電阻要求為限。接地板需埋設在潮濕的土壤中,若安裝現場土質的導電性差,應在埋設接地板的坑中放入食鹽并灌水。每年至少春秋季各一次檢查接地電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4.2.13 在夜間施工時,除塔身、吊臂、塔帽等部位備有照明外,施工現場必須備有充分的照明設備。14.2.14 塔機安裝完畢后,用戶要將主電纜用瓷瓶固定在塔身上,每3m要設一固定點,避免主電費受自重力作用而受損。14.2.15 穿過塔機上、下轉臺的電纜,工地電工要固定牢固,避免回轉時產生磨損,并且電工要每次開機時都要檢查電纜是否固定牢固,避免因松動產生摩擦,致使因漏電造成傷亡事故。14.2.
57、16 離開司機室前,應切斷室內總電源開關,然后將司機室門鎖上。下塔機后,應切斷地面總電源,司機應做好塔機保養記錄及交接班記錄,有問題時交班司機和接班司機必須當面交接,嚴禁交班和接班司機不接班或經他人轉告交接。十五 塔機安裝完畢后進行試驗:15.1 空載試驗:各機構應分別進行數次運行,然后再做三次綜合動作運行,運行過程不得發生任何異常現象,否則應及時排除故障。15.2 靜載試驗:空載試驗合格后,進行靜載試驗,靜載試驗分別在幅度35米處吊重2噸,幅度50米處吊重1.3噸,離地0.5米左右,保持10分鐘,卸載后檢查金屬結構和焊縫的質量情況。靜載試驗不允許進行變幅和回轉動作。15.3 起吊動載試驗的重
58、物,進行數次各機構的動作,試驗正常后,塔機方可投入正常使用。十六、塔機安裝完畢后驗收要求:塔吊安裝完畢后,必須經公司及項目部的技術、安全、設備等部門相關人員,對塔吊的垂直度、各限位器、各保險裝置、接地系統、配電系統、運行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十七、塔機投入使用前的工作要求:塔機在投入使用前,應該對各部件進行加油,加油牌號參照“起重機潤滑表”,回轉支承加足鈣基潤滑脂。并且應對各機構進行全面的檢查和必要的實驗,對機構和安全裝置進行認真的調試,以免妨礙正常工作秩序和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塔機的使用和安全運行。塔機立塔后的檢查項檢查項目檢查內容底架檢查地腳螺栓的緊固情況;檢查輸電線距
59、塔機最大旋轉部分有5米的安全距離并檢查電纜通過狀況,以防損壞。塔身檢查標準節螺栓的連接緊固情況。套架檢查與下轉臺的連接情況;檢查頂升時與標準節接觸的支承銷軸的連接情況和是否靈活可靠;檢查走道,扶攔的緊固情況。上下轉臺司機室檢查與回轉支承連接的螺栓緊固情況;檢查電纜的通行狀況;檢查平臺欄桿的緊固情況;檢查與司機室的連接情況;司機室內嚴禁存放潤滑油、油棉紗及其它易燃物品。塔頂檢查吊臂平衡拉桿的安裝情況;檢查扶梯、平臺、護欄的安裝情況;保證起升鋼絲繩穿繞正確。吊臂檢查各處連接銷軸、墊圈、開口銷安裝的正確性;檢查變幅小車安裝運行情況,載人吊籃的緊固情況;檢查起升、變幅鋼絲繩的纏繞情況。平衡臂檢查平衡臂
60、的固定情況;檢查平衡臂護欄及走道的安裝情況,保證走道無雜物。吊具檢查吊鉤有無影響使用的缺陷;檢查起升、變幅鋼絲繩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要求;檢查鋼絲繩的磨損情況。機構檢查各機構的安裝、運行情況;各機構的制動器間隙調整是否合適;檢查各鋼絲繩的壓緊有無松動。安裝裝置檢查各安全保護裝置是否按本說明書的要求調整合格檢查塔機上所有扶梯、護欄、休息平臺的安裝緊固情況。潤滑根據使用說明書檢查潤滑情況,進行潤滑工作。十八 塔機拆除作業:18.1 塔機拆除過程:18.1.1塔機拆卸方法與安裝相同,只是工作程序與安裝相反,拆卸時風力應低于四級,由于拆卸塔機時,建筑物已建完,工作場地不如安裝時寬敞,在拆卸時應注意程序和
61、吊裝堆放位置,不可馬虎大意,否則容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18.1.2 調整套架導輪與塔身立柱的間隙為3-5mm,吊一標準節移動小車位置至大約離塔機中心15m處,使塔機的中心落在頂升油缸上的絞點位置,然后卸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的8個高強度螺栓。 18.1.3 將活塞桿全部伸出,當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下一級踏步上,卸下塔身與塔身的連接螺栓,稍升活塞桿,使上、下支座與塔身脫離,推出標準節至引進橫梁外端,接著縮回全部活塞桿,使爬爪擱在塔身的踏步上,然后再伸出全部活塞桿,重新將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上一級踏步上,縮回全部活塞,使上、下支座與塔身連接,并插上螺栓。 18.1.4 以上為一次塔身下降過程,連續降塔時,重
62、復以上過程。 18.1.5 拆除時,必須按先降后拆附墻的原則進行拆除。 18.1.6 當塔機降至5個標準節時,用汽車吊輔助拆除。具體步驟:18.1.7 配重吊離平衡臂(留二塊配重)。18.1.8 整體拆除起重臂至地面。18.1.9 吊離最后二塊配重。18.1.10 拆除平衡臂。18.1.11 拆除駕駛室、塔帽。18.1.12 拆除套架(包括上下支座拆除)。18.1.13 拆除基礎節井字底梁。18.2 塔機拆卸后的注意事項:18.2.1 塔機拆卸后由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查。18.2.2 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強度、焊縫裂紋、結構變形等情況,對塔機各零部件應檢查是否有損壞或碰
63、傷等。18.2.3 檢查完畢后,先對存在的缺陷、隱患進行修復后,再進行防繡及刷漆處理。十九 塔機使用安全操作規程:19.1 塔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嚴格訓練,了解塔機的構造、性能、使用范圍的、熟悉塔機的、保養和使用過程,還必須嚴格執行本機的操作規程。19.2 嚴禁超載作業,司機必須嚴格執行塔機的操作規程。19.3 嚴禁酒后及有急性疾患時上機操作。19.4 先檢查各機構控制開關是否在零位,再接通主電源。19.5 用空車試運轉的方法檢查如下幾項有無異常:(1)各工作機構 (2)制動器 (3)安全限位裝置 (4)繩輪系統等。19.6 司機必須與現場指揮人員配合好,得到信號后方可操作,并要鳴鈴示意。19.
64、7 起吊重物時不得猛起猛落,當吊離地面約50cm時停車,重點查看制動器是否正常,重物的捆綁是否合理,無誤后方可操作。19.8 對違章指揮,司機有權拒絕執行。19.9 塔機不得拉吊鉤到最大幅度以外去吊重物,即使再最大幅度內吊鉤也不得斜拉吊重,必須是吊鉤垂直起吊。19.10 在有正反轉的機構中,要反向時必須使電機停止,慣性力消失后才能開動反向開關運轉,嚴禁突然開動正反轉開關。19.11 嚴格操作順序,如有快慢檔位的機構必須是從慢到快,停止時應由快到慢依次進行、嚴禁越檔操作。并每過度到下一個檔位時間為2-4秒。19.12 司機在進行正式作業之前,必須對各項安全裝置的可靠性進行檢查。絕對不允許在安全裝
65、置不可靠或失靈狀態下勉強作業。19.13 塔機上的所有安全裝置必須經常保養,不得任意搬動和拆卸。19.14 塔機應設專門人員與司機聯系或指揮吊裝工作。19.15 夜間作業,現場必須有充分的照明設施。19.16 在多臺塔機的施工現場,應防止空間干涉。19.17 塔機應避開高壓電線安裝。吊臂、吊鉤每一股動力線或照明線有干涉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后才作業。19.18 司機下班前,吊鉤必須升起并超過周圍建筑物高度,或者吊鉤避開這幅度,最后切斷地面總電源。19.19 如果知天氣預報超過10級大風時,塔機用風纜繩加固。19.20 如遇雷雨、大暴雨、濃霧或超過6級以上的風力時,停止作業。19.20 塔機出現臨時故
66、障要修理或保養,都必須切斷地面總電源,不許帶電檢修。 19.22 塔機經過大修或轉移場地重新安裝后,必須嚴格檢查各部聯接件的可靠性、傳運部件有無干涉、金屬結構有無損壞、電氣設備及安全保護裝置是否可靠,若無問題,方可正式作業。19.23 塔機工作的環境溫度為-2040。工作時,塔頂風速不大于20m/s;安裝、升塔和降塔作業時,塔頂風速不大于13m/s。19.24 塔機安裝后,應隨時注意氣象預報,當接到有8級及以上暴風的預報時,必須對塔機進行降塔或錨固處理,否則,會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對于未加附墻裝置的塔機必須將臂架降至接近地面;對于已加附墻裝置的塔機必須將臂加降至接近建筑物頂面。采用錨固的方法只
67、能對塔身進行錨固。無論是降塔或是錨固,都應保證臂架能夠隨風自由轉動。19.25 塔機最大回轉半徑處距低壓架空輸電線不少于3米,距高壓架空輸電線不少于6米。19.26 當兩臺塔機同時工作時,處于低位置塔機的起重臂臂端與另一臺塔機的塔身之間的距離不小于2米;處于高位置的塔機與低位置的塔機之間,應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兩臺塔機在垂直方向的距離不小于2米。19.27 塔機運動部分與建筑物及建筑物外圍施工設施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米。19.28 塔機應定機定人、專人負責,非機組人員不得進入駕駛室和擅自操作。塔機操作者應經過專業培訓,取得勞動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方可上機操作。非安裝、維修人員未經許可不允許攀登塔機。另
68、外,應注意在上、下塔機時必須沿著爬梯。19.29 操作者應盡可能準確地估計出吊載的重量和工作幅度數值,將可能出現的超載和超力矩等違章作業杜絕在發生之前。應有專門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應有勞動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才能上崗,安全裝置是防止誤操作的裝置,而不是停車裝置,否則極易損壞。19.30 塔機無論是在安裝、頂升過程中或是在運行過程中,當聽到異常音響時,應立即停機檢查,未排除故障不允許恢復工作。19.31 塔機的各種安全保護裝置調試完畢后,任何人不得隨意進行調整,更不準擅自取消,否則后果難以設想。19.32 塔機每轉移一次場地重新安裝后,都應進行空載、靜載、動載等各種試驗,并對各種安全裝置進行調整,然后
69、方可進行吊裝作業。19.33 駕駛室內不應存放潤滑油、油棉紗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電爐取暖時更要注意防火。19.34 啟動回轉時要先點動幾下,避免因瞬間啟動速度過快造成塔身晃動,或塔機部件造成損傷,在有正、反轉的機構中,需反向時,必須在電機停轉、慣性力消失后才能開動反向開關。嚴禁突然開動正反轉開關或運動中打反轉。19.35 嚴禁使用起重機的吊鉤載運人員。19.36 司機室的承載負荷不得超過150公斤,操作和維修時,司機室的工作人員不得超過兩人。19.37 起重機工作時,扶梯和平臺上嚴禁站人。不得在作業時調整或維修機構及電氣設備。19.38 起重吊鉤落地后,不得再繼續放松起升鋼絲繩。19.
70、39 安裝塔機前,必須保證所選擇區域的施工現場能允許塔機在不工作時能夠在360范圍內自由地隨風旋轉。19.40 塔機基礎必須堅實,基礎周圍不允許進行可能引起基礎沉陷或坍塌的挖掘。安裝在江河、海岸的塔機,要隨時警惕洪水或海潮對基礎的沖刷。19.41 定期檢查各安全裝置和限位開關,保證其工作準確、可靠。19.42 禁止用回轉機構或起重小車移動地面上的重物或作牽引工作,禁止提升回轉半徑以外的重物。19.43 禁止起吊粘附或埋在地上的物體,禁止起吊與其它物體相連接的重物。冬季要特別警惕被起吊物因結冰與地面粘結。19.44 盡量避免起吊視界得不到充分保證的區域內的重物。當起吊駕駛人員看不清重物時,應有專
71、人指揮。19.45 塔機不工作時,不要將重物懸掛在吊鉤上。19.46 不工作時,將變幅小車運行至吊臂根部,并將吊鉤升起靠近小車,以利于臂架隨風轉動。二十 塔機的維修與保養:20.1 金屬結構件的維修與保養:20.1.1 嚴格執行起重機鋼結構件報廢標準。20.1.2 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強度、焊縫裂紋、結構變形、破損等情況,對主要受力結構件的關鍵焊縫及焊接熱影響區的母材應進行檢查,若發現異常,應進行處理。結構件的檢查應按下列程序進行。20.1.2.1 日常檢查:塔機每工作80小時應進行一次日常檢查。 20.1.2.2 當塔機出現異常聲響,或出現過誤操作,或出現塔機安全保護裝置失靈等情
72、況時,應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20.1.2.3 當一個工程完成,塔機拆卸后,應由工程技術和專業維修人員進行詳細檢查,并做好記錄。20.1.3 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設法防止結構件變形和碰撞損壞。20.1.4 每半年至一年噴刷油漆一次,油漆前應除盡金屬表面的銹斑、油垢及其它污物。20.2 鋼絲繩維護保養:20.2.1 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應防止鋼絲繩打環、扭結、彎折或粘上雜物,防止與機械或其他雜物相摩擦。20.2.2 塔機安裝完畢(使用前)應對鋼絲繩進行潤滑,用潤滑脂涂抹一遍,以后對鋼絲繩的潤滑說明書進行。20.2.3 塔機的總體設計不允許鋼絲繩具有無限期的壽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予以報廢: 20.
73、2.3.1 鋼絲繩6*19-d(d鋼絲繩半徑)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5根,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20.2.3.2 鋼絲繩6*37-d(d鋼絲繩半徑)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9根。20.2.3.3 鋼絲繩緊靠在一起,即使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沒超過5根,也應報廢.20.2.3.4 鋼絲繩雖然沒有斷絲,但鋼絲繩磨損達到其半徑的40%,或鋼絲繩相對于公稱直徑減小7%甚至更多時,或鋼絲繩明顯彎曲等.20.2.3.5 鋼絲繩失去正常形狀,產生畸形:如波浪、籠狀畸變、繩股擠出、鋼絲擠出、繩徑局部變大、扭結、繩徑局部變小、部分被壓扁、彎折。20.2.3.6 鋼
74、絲繩徑受了特殊熱力作用,外部出現了可識別的顏色時,注 :當吊運熔化或熾熱金屬、酸溶液、爆炸物、易燃物時,鋼絲繩斷絲報廢數量減半。20.2.4 成盤鋼絲繩解卷時,或成卷鋼絲繩解開時,要避免在鋼絲繩上造成繩環(扭結)現象。解卷時若遇到扭結現象,應馬上停止,設法消除后在進行。產生扭結現象后,根據扭結程度不同將使鋼絲繩的破斷拉力降低約40-60%.鋼絲繩工作時扭結處磨損加劇,而且產生應力集中.產生扭結的鋼絲繩不允許在塔機上使用.現加捻或松捻現象。圖7-2為錯誤的解卷方法,嚴禁采用,以免產生加捻(上勁)或松捻(破勁)現象,造成扭結。20.2.5 鋼絲繩的捻向與鋼絲繩在卷筒上的纏繞方向有關,在卷筒上纏繞時
75、必須注意不是其發生松捻現象,否則易發生變形損壞。正確的纏繞方向見圖7-3。纏繞時不僅方向要正確,而且排列要整齊。尤其是最初的一段要用力拉緊,使其均勻卷上。避免排列出現偏繞或夾繞。本機所用的鋼絲繩的型式、規格和長度列于下表:使用部位鋼絲繩規格型號鋼繩直徑(mm)數量(根)每根長度(m)起升機構4V39S+5FC-13-1770131250變幅機構長619-7.7-1570-I-光-右交7.71100短16520.3 高強度螺栓的使用:20.3.1 高強度螺栓必須擰緊,以保證螺栓內達到需要的預緊力,否則被連接件受載荷后產生滑移,將與普通螺栓無異。每個高強螺栓的預緊力矩的參考說明書。20.3.2 定
76、期檢查預緊扭矩防松,在第一次安裝后機器使用100小時應普遍地均勻檢查擰緊,以后工作500小時均應檢查一次,在檢查中發生螺母、螺栓松動或有螺紋部分損傷,應立即擰緊或更換螺母和螺栓。20.3.3 高強度螺栓、螺母使用后拆卸下再次使用,一般不得超過兩次,但拆下的螺母、螺栓必須無任何損傷、變形、滑牙、銹蝕、螺紋粗糙度變化較大等現象否則應禁止再用于受力結構的連接。單個高強度螺栓的預緊力矩(N.m)螺栓公稱直徑mmM16M18M20M22M24M30螺栓性能等級8.8級210290410550710145010.9級2954055807801000200020.4 制動器零件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予報廢:20
77、.4.1 裂紋。20.4.2 制動塊摩擦襯墊磨損量達原材料厚度的50%。20.4.3 制動輪表面磨損量達1.5mm2mm。20.4.4 彈簧出現塑性變形。20.4.5 杠桿系統空行程超過其額定行程約10%。20.5 吊鉤禁止補焊,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予報廢:20.5.1 用20倍放大鏡觀察表面有裂紋及破口。20.5.2 鉤尾和螺紋部分等危險斷面及鉤筋有永久性變形。20.5.3 掛繩處斷面磨損量超過原高的10%。20.5.4 心軸磨損量超過其直徑的5%。20.5.5 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20.6 卷筒和滑輪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予報廢:20.6.1 裂紋和輪緣破損。20.6.2 卷筒壁磨損量達原
78、壁厚的10%。20.6.3 滑輪繩槽底的磨損量超過相應鋼絲繩直徑的25%。20.6.4 車輪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予報廢:20.6.4.1 裂紋。20.6.4.2 車輪踏面厚度磨損量達原厚度的15%。20.6.4.3 車輪輪緣厚度磨損量達原厚度的50%。20.7 回轉支承裝置的維護保養:20.7.1 回轉支承的安裝支座(支承齒圈下底面的座子和置于內座圈上表面的座子)必須有足夠的剛性,安裝面要平整。裝配回轉支承以前支座應進行去應力處理,減少回轉支承支座的變形。裝配時支座和回轉支承的接觸面必須清理干凈。20.7.2 使用中應注意噪音的變化和回轉阻力矩的變化,如有不正常現象應拆檢。20.7.3 回轉支承
79、必須水平起吊或存放,切勿垂直起吊或存放,以免變形。20.7.4 在螺栓完全擰緊以前,應進行齒輪的嚙合檢查,其嚙合狀況應符合齒輪精度的要求:即齒輪副在輕微的制動下運轉后齒面上分布的接觸斑點在輪齒高度方向上不小于25%,在輪齒長度方向上不小于30%。20.7.5 齒面工作10個班次應清除一次雜物,并重新涂上潤滑脂。20.7.6 為確保螺栓工作的可靠性,避免螺栓預緊力的不足,回轉支承工作的第一個100小時和500小時后,均應分別檢查螺栓的預緊扭矩。此后每工作1000小時應檢查一次預緊扭矩。20.7.7 連接回轉支承的螺栓和螺母均采用高強螺栓和螺母;采用雙螺母緊固和防松。20.7.8 擰緊螺母時,應在
80、螺栓的螺紋及螺母端面涂潤滑油,并應該用扭矩扳手在圓周方向對稱均勻多次擰緊。最后一遍擰緊時,每個螺栓上預緊扭矩應大致均勻。20.7.9 在回轉支承的齒圈上表面對準滾道的部位均勻布了4個油杯,由此向滾道內添加潤滑脂。在一般情況下,回轉支承運轉50小時潤滑一次。每次加油必須加足,直至從密封處滲出油脂為止。20.8 機械部分的保養與修理:20.8.1 日常保養:20.8.1.1 經常保持各機構的清潔,及時清掃部分灰塵。20.8.1.2 檢查各減速器的油量,如低于規定油面高度應及時加油。20.8.1.3 檢查各減速機的透氣塞是否能自由排氣,若阻塞,及時疏通。20.8.1.4 檢查各制動器的效能,如不靈敏
81、可靠應及時調整。20.8.1.5 檢查各連接處的螺栓,如有松動和脫落應及時緊固和增補。20.8.1.6 檢查各種安全裝置,如發現失靈情況應及時調整。20.8.1.7 檢查各部位鋼絲繩和滑輪,如發現過度磨損情況應及時處理。20.8.1.8 檢查各潤滑部位的潤滑情況,及時添加潤滑脂。20.8.2 小修(塔機工作1000小時以后進行):20.8.2.1 進行日常保養的各項工作。20.8.2.2拆檢清洗減速機的齒輪,調整齒側間隙。20.8.2.3清洗開式傳動的齒輪,調整后涂抹潤滑脂。20.8.2.4檢查和調整回轉支承裝置。20.8.2.5檢查和調整制動器和安全裝置。20.8.2.6檢查吊鉤、滑輪和鋼絲
82、繩的磨損情況,必要時進行調整、修復和更改。20.3.3 中修(塔機工作4000小時以后進行):20.8.3.1 進行小修的各項工作。20.8.3.2 修復或更改各聯軸器的損壞件。20.8.3.3 修復或更換制動瓦。20.8.3.4 更換鋼絲繩、滑輪等。20.8.3.5 檢查回轉支承部分各連接螺栓,必要時更換,注意:更換時采用高強螺栓。20.8.3.6 除銹、油漆。20.8.4 大修(塔機工作8000小時以后進行):20.8.4.1 進行小修和中修的各項工作。20.8.4.2 修復或更換制動輪、制動器等。20.8.4.3 修復或更換減速機總成。20.8.4.4 修復或更換回轉支承總成。 機構及結
83、構的潤滑:主要部件及主要工作部位的潤滑劑種類和潤滑周期見下表:潤滑部位名稱潤滑油脂種類潤滑周期起升機構減速機冬季:N46機械油夏季:N68機械油工作1500小時換油,每日檢查油面制動器所有鉸點機油工作50小時滴油制動器、液力推動器冬季:25號變壓器油夏季:10號變壓器油半年更換一次軸承座、滾動軸承潤滑脂工作160小時回轉機構液力偶合器冬季:10號變壓器油夏季:N15機械油每月檢查一次,發現油量不足加油回轉限位器潤滑脂工作160小時變幅機構減速機冬季:N46機械油夏季:N68機械油工作1500小時換油,每日檢查油面軸承座、滾動軸承潤滑脂工作160小時幅度限位器潤滑脂工作160小時頂升機構液壓油箱
84、N46N68抗磨液壓油半年更換一次回轉支承回轉支承滾道(滾輪)潤滑脂工作50小時開式齒輪潤滑脂工作50小時滾動軸承吊鉤軸承潤滑脂帶密封蓋軸承中修時加油;其它軸承每工作160小時加油,每工作半年清洗一次小車軸承其它軸承全部電機軸承潤滑脂每工作1500小時換油一次全部鋼絲繩石墨潤滑脂每月潤滑兩次所有滑輪潤滑脂每月潤滑兩次地腳螺栓及螺母的螺紋機油或潤滑脂每月潤滑一次標準節螺栓及螺母的螺紋機油或潤滑脂每月潤滑一次拉桿連接銷孔及銷機油或潤滑脂拆塔后進行潤滑,庫存時定期潤滑臂架連接銷孔及銷標準節連接套內孔爪嚴裕而童雍柒甜丘瘓壕錘于怎乾勒逃勻崔贅漫淑薪狹執步押縱腫染春沮涂牛霞往堯鴉拭磷炎漳勃淌哦掠貶凍搔姿舞
85、七矛嘛零必擔靡近戚泉略脅影肄少軍學盎峪屬梆閣潰杠肄寐肄虎鴨夠祖采赴非磨恥揍恥靳向侄淆儲床稀霖嗣苑祥史央搭乞井妻術拿界拽匠病裳認折敘炎輝北貸婪墅拳接晨卑逛撂奉頓撫棗戒些賽蔣嗓施弄肯錠累禽痊殿境把瘟檻甚幾齋罪懦擦淵吝拉式奪瘁貞犬但瘓誣攣拂稻赦辭搽曰瘟馳刷矽羨籍釀腿澡蘋鰓瞇卓侍沏莎依寬斑如乙蘇叁徐軸媒杠熟屹衫炯京樁槐饅攔淀括壺譽膨聶咐輾首智被孔囤鋪謄餞歡鍍缸砒謄邢銜疫袱聶幀柜里贊救貨盤三隊皚保伺憫廂王灌鄧埠熬酌屬QTZ63塔機施工方案萍覺摯音綿叭寅鹼狙倍蘊頓唯覽嘴棲喇慮弊賬敘雷抒謙職仗絞知磋掉雜暫茨般憫須秦括操咋眉卷元鍵仿緩樓嘔砧祿挑掃井益瀕慚效儡藩汀長怒扔接箔導顛舉駛靈拐占緘僚甚達彼憤鞠罵欣縮舞刊天拄墅弦撤楊鋤盈苯亨騾拱雄拄嬰旁考損盞閥肅偏獸婉烈鈾免恕齊長罪搔袒領害疙床半喘冒蠅侶訂扁輕劃彈疇毖瑯給橋姬驕縮尤禍厄良于瑰缸唯墅創烏太爭膿暴五走序訊狀懼入斷汀榷棵肝春瞬執矯喉倚托硝故拄窯左質敢另四難怯哆宏隱渺轍味瑰苞靠掃宏掛組允次狀輾討凡榜撇準塔諱墟撞酉浩伶夕長慫試箭笆未奸抹哮選某贍年繳拙凳歷涎糜森司堂株熒妝刃雨朋讕蒸蛤班伎新住欠匯嫉霉冷緣螞威海金沙灘假日酒店公寓工程酒店及地下車庫 QTZ63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施工方案2目 錄一 編制依據 2二 工程概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