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快速路特大橋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第二合同段)目錄第一章 綜合說明91.1編制依據及原則9編制依據9采用主要規范和標準9編制原則91.2指導思想及管理目標10指導思想10管理目標111.3工程概述121.3.1 工程概況121.3.2 道路工程131.3.3 橋梁工程141.3.3.1 主橋部分141.3.3.2 引橋部分151.4 氣象、水文、地質161.5施工準備18人員準備情況181.5.2.設備準備情況18物資材料準備情況19施工水電準備情況19施工場地情況19施工的總體安排19交通現狀概況191.6本工程主要特點和重點、難點分析20工程特點201.6.2 工程重點和難點分析20
2、1.6.2.1 工程重點201.6.2.2 工程難點211.6.3 針對工程重點和難點所采取的應對措施211.6.3.1 針對本工程重點所采取的應對措施211.6.3.2 針對本工程難點所采取的應對措施24第二章 施工總體布置262.1施工組織機構及職能262.1.1 施工組織機構設置262.1.2 主要管理人員組成282.1.3 管理職能及崗位責任制282.2 施工總平面布置302.3主要臨時設施安排31瀝青混凝土31施工用電31施工用水31施工圍擋31施工便道31現場排水31棄渣與取土32消防設施布置32工地通信32第三章 資源配置與工期計劃323.1 勞動力安排計劃323.2 機械設備配
3、置353.3 材料供應373.3.1 材料供應計劃373.3.2 主要材料的來源及產地383.4 資金需求計劃及資金保障措施39資金需求計劃39合理使用資金的保證措施40第四章 施工進度計劃、工期安排、工序協調及工期保證措施414.1 工期安排414.2 施工工期保證措施42組織措施424.2.2 制度措施434.2.3 技術措施434.2.4 經濟措施44第五章 主要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工藝方法及技術455.1 施工總體規劃概述455.1.1 總體方案制定原則455.1.2 主要施工方案概要說明455.1.3 總體施工程序475.1.4 各分項工程施工順序475.2 總體測量方案485.2.
4、1 測量依據及原則49控制點的測設49施工測量50測量報驗52竣工測量52測量目標52測量質量保證措施52施工測量的注意事項54設備配置545.3 道路工程555.3.1 路基土方施工555.3.2 地基處理585.3.3 道路底基層與基層625.3.4 道路面層665.3.5 道路附屬結構695.4 橋梁工程705.4.1 樁基施工715.4.1.1 施工準備715.4.1.2 鉆孔灌注樁715.4.2 承臺835.4.3 墩柱885.4.4 橋臺905.4.5 預應力現澆混凝土箱梁施工915.4.6 橋面系及附屬結構1115.4.6.1 橋面鋪裝1115.4.6.2 橋梁伸縮縫1115.4
5、.6.3 橋頭搭板施工1125.5 鋼管樁施工平臺112臨時棧橋113鉆孔樁施工平臺118箱梁施工平臺1265.7 鋼板樁圍堰施工1405.7.1 鋼板樁圍堰1405.8 主橋鋼箱梁及主塔施工1475.8.1 鋼箱梁制作1475.8.2 鋼梁構件運輸、進場檢驗及存放1625.8.3 鋼結構焊接質量控制措施1635.8.4 鋼箱梁的安裝1735.8.4.1 鋼箱梁安裝方案1735.8.4.2 鋼箱梁安裝工藝1745.8.5 主塔及斜拉索安裝1805.8.5.1 主塔安裝及掛索施工180鋅鋁噴涂施工工藝錯誤!未定義書簽。第六章 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946.1 質量方針1946.2 質量等級及質量目標
6、1946.3 質量保證體系194建立本項目質量管理體系1946.3.2 質量職責分配195管理職責1986.4 關鍵環節的質量保證措施206道路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06路基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06基層和底基層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07面層質量保證措施208橋梁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08鉆孔時常見事故的預防和處理208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灌注質量保證措施208下部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09上部鋼結構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096.4.2.5 質量控制程序211鋼結構油漆工程質量控制程序216附屬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16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217混凝土裂縫出現的病因及防治217大體積砼裂縫217冷縫218缺
7、少補強鋼筋產生的裂縫2186.4.5 錨固點定位施工質量措施2186.4.6 斜拉索安裝調整的質量措施219第七章 采用新技術、新工藝2197.1 澆筑式瀝青混凝土和瀝青瑪碲脂碎石施工技術2197.2 龍門架配合支架安裝主塔錯誤!未定義書簽。第八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2198.1 冬季施工措施219施工準備219具體防寒保溫措施2208.1.3 冬期施工管理228冬季施工應急預案2288.2 雨季施工措施230施工現場準備230雨季施工安全管理措施231雨季施工質量保證措施232雨季施工安全防護措施233雨季施工應急預案235第九章 安全保證體系和安全保證措施2389.1 安全生產目標2389.
8、2 安全管理機構及安全監控網絡2389.3 建立健全項目部安全保證體系2409.4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2429.5 安全基礎工作2439.6 安全防范重點與措施244安全防范重點244強化職工安全教育245制定項目安全組織設計2459.6.4 織組保證措施2459.6.5 管理制度措施2459.7 施工階段安全措施2469.8 消防安全保證措施2489.9保證道路交通安全措施2489.10 各種管道、線路、建筑物、構筑物安全保證措施249第十章 文明施工措施、環境保護措施及現場維護措施24910.1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249文明施工管理目標249文明施工管理機構249現場施工管理規范化250現場
9、文明施工管理措施25310.2 施工現場環保措施25310.2.1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體系25310.2.2施工過程中采取的具體環保措施25510.3 施工現場維護措施256現場維護管理機構256施工現場維護采取的措施256附件1:工程臨時用地表附件2:施工規劃總平面圖附件3:實驗檢測儀器一覽表附件4:施工進度橫道圖第一章 綜合說明1.1編制依據及原則1.1.1編制依據(1)xx橋工程施工設計圖紙。(2)xx市、國家和交通部頒布的現行規范、規程與驗評標準。(3)現場勘察、施工調查所獲得的資料。(4)我單位的同類工程施工經驗及現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科研水平、機械設備配套能力以及資金投入能力。
10、1.1.2采用主要規范和標準(1)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7034 2000);(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3)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2001);(4)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JGJ812002);(5)市政橋梁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290);(6)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I 2000);(7)橋梁用結構鋼(GB7142000);(8)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范(JJ6995);(9)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2003);(10)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32001);(1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
11、評定標準(JTJ07198);(12)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02);(13)xx市市政工程施工技術規范(道路部分)(DB 29-74-2004);(14)xx市市政工程施工技術規范(橋梁部分)(DB 29-75-2004);(15)城市道路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DB 29-50-2003);(16)城市橋梁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DB 29-51-2003)。1.1.3編制原則遵循與設計、規范和驗標保持一致的原則,充分考慮施工組織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與業主要求的符合性,體現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1)全面響應業主要求施工組織能夠指導現場施工,滿足投標承諾的
12、要求。(2)確保工程安全充分認識xx市區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特點,使用成熟可靠的工法、工藝,實行信息化和嚴密的管理施工措施,針對工程中可能出現安全隱患的部位和施工過程,實行重點監控,確保萬無一失。(3)確保工程質量優化施工方案,采用機械化、專業化施工,嚴格質量控制,使工程一次性成活、成優。確立質量終身負責的觀念,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過程控制,精益求精,確保優質工程。(4)確保工期實現優化施工組織,合理配置資源,采取可操作性強的技術措施,確保本工程各工序的節點性工期和各階段的階段性工期。按照總體工期要求,優化施工網絡,實現工期目標。(5)確保文明施工、愛護環境在施工中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做
13、到文明施工、保護環境;千方百計減少擾民;采取各種措施,防止固體、氣體和液體廢棄物對施工周邊的污染,盡力創造良好的施工、生活環境,保證職工安全健康。(6)勇于技術創新在做好各項技術工作的基礎上,及時總結提高,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推廣新技術,勇于創新。1.2指導思想及管理目標1.2.1指導思想為確保優質、安全、按期完成本項目的工程施工,制定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指導思想如下:(1)管理人員與施工隊伍:經理部由具有豐富工程施工經驗的老同志與年富力強的中青年組成老中青三結合的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施工隊伍調集具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專業隊伍,根據xx新橋施工要求組織專業化施工。(2)施工組織:采用先進的組
14、織管理技術,統籌計劃,合理安排,組織分段、分工序平行流水作業,均衡生產,保證業主要求的工期。(3)機械設備:采用先進的機械設備,科學配置生產要素,組建功能匹配、良性運作的施工程序,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生產能力。(4)施工工藝:根據工程特點,采用先進的、成熟的施工工藝,實行樣板引路、試驗先行、全過程監控信息化施工。在做好各項技術工作的基礎上,及時總結提高,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推廣新技術,勇于創新。(5)質量控制:進一步推進全面質量管理,嚴格按照ISO9001質量體系標準進行質量程序控制,對施工現場實施動態管理和嚴密監控,上道工序必須為下道工序服務,質量具有優先否決權。1.2.2管理目標根據公司的管
15、理目標,結合工程項目特點、合同要求和顧客承諾的其他要求,制定本項目的管理目標:質量目標:竣工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 不斷改進提高,顧客滿意度達90%以上; 消滅一般工程質量事故;確保合同兌現100%;工期滿足業主要求; xx市優質工程,爭創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 環境目標: 污水達標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施工噪聲達標排放,執行xx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辦法; 固體廢棄物達標排放,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施工揚塵達標排放,執行xx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防治揚塵管理暫行辦法; 杜絕爆炸、火災等事故發生造成的環境污染事件; 強化員工環保意
16、識,文明施工改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無責任死亡事故;無重大交通責任事故;無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無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嚴重及以上事故;杜絕重傷及以上事故,年輕傷負傷率控制在12以下;加強主動監測、控制職業危害,預防和消除新增職業??;不斷改善員工工作和生活環境。創建xx市安全文明施工工地。1.3工程概述1.3.1 工程概況xx橋工程是xx快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連接中心城區與xx新城的一個紐帶。該工程坐落于xx新城西區(水庫西側),跨越水面寬度達1公里的xx河,為特大橋梁工程,北起xx快速xx區段,與xx河北側大堤相交,跨越xx河后與南側大堤相交,跨越xx新城西區的規劃次干路一后終止,橋梁
17、總長度1296米。本工程為第二合同段,起止樁號K8+172.915K8+950,線路總長777.085米,其中橋梁長625.15米,面積25723.575平方米,主橋結構為獨塔斜拉鋼結構,主跨最大跨徑138米,橋內含道路、橋梁工程。主要工程量見下表:工程名稱鉆孔樁工程量(根/延米)承臺數量(個)墩柱數量(個)混凝土箱梁(聯)鋼筋(t)混凝土(m3)鋼絞線(t)鋼材(t)道路面積(m2)鉆孔樁1.81.51.21918.738454.2166/1124048/2544100/4736承臺291160.611812.8墩柱29618.15412.6普通預應力箱梁82603.418802.3735.
18、06鋼結構26536.6道路工程173631.3.2 道路工程xx橋南端與大堤平交并跨越規劃次干路一后落地,在橋梁及引路兩側設置輔道與規劃次干路一進行地面交通組織,規劃次干路一通過防洪通道與大堤相接。1、引路斷面布置同橋梁無人行道斷面,兩側架設輔道與防洪通道相接,具體布置:0.75m(土路肩)+3m(人行道)+7m(地面輔道)+10.35m(分隔帶)+0.5m(擋土墻)+16.75m(機動車道)+3.3m(分隔帶)+16.75m(機動車道)+0.5m(擋土墻)+10.35m(分隔帶)+7m(地面輔道)+3m(人行道)+0.75m(土路肩),全寬80m。2、路拱采用直線型路拱,車行道橫坡1.5,
19、人行道橫坡1。3、引路路面結構:4cm瀝青馬碲脂碎石(SMA-13,5SBS改性瀝青)+8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C)+18cm水泥穩定碎石(5)+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18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3),總厚度66cm。土基回彈模量E035Mpa。地面輔道結構:4cm細粒式瀝青砼(AC-13C)+6cm(AC-20C)中粒式瀝青砼+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18cm石灰土(12)+15cm石灰土(10%),路面總厚度為61cm。土基回彈模量E030Mpa。防洪通道路面結構:4cm細粒式瀝青砼(AC-13C)+5cm(AC-20C)中粒式瀝青砼
20、+15cm石灰土(12)+15cm石灰土(10%),路面總厚度為39cm。人行道路面結構:6cm水泥花磚+2cm石灰砂漿(1:3)+15cm石灰土(12%)+15cm石灰土(10%),厚度38cm。人行道花磚要求是具有色彩艷麗、耐久、透氣、透水、防滑等特點的環保型磚。抗壓強度30Mpa,抗折強度3.5Mpa,耐磨度1.2,吸水率8.0。4、側、緣石:側、緣石采用30號混凝土預制塊。側石規格為11/133580(40),外露高度為17.5cm。背后用15號混凝土做后戧。緣石規格為102550cm。1.3.3 橋梁工程xx橋主橋采用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彩針型”獨塔斜拉橋形式,橋塔向河道中心方向傾斜
21、,橋塔與墩柱鉸接、主梁與墩柱固結。引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本工程為第二合同段,橋梁跨徑布置為河中引橋一聯255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與一合同段相連,南側連接主橋,再通過引橋(3聯)與地面橋臺連接。1.3.3.1 主橋部分主橋為單塔斜拉橋形式,主跨138m,邊跨45m和230m,主梁采用鋼混結合梁。主跨采用鋼箱梁結構,鋼梁全長160m,部分邊跨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結構,長37m。主梁全寬45.4m,分上下行兩幅布置,單幅鋼梁為單箱三室截面,梁高3.5m,上下行兩幅鋼梁通過鋼橫梁連接為整體?;炷林髁翰捎妙A應力混凝土箱梁,縱向布置為整體結構,主梁采用單箱多室截面,邊跨為變橋寬箱梁,橋寬45.
22、4m54m。梁高3.5m,標準斷面頂板厚度25cm、底板厚度30cm、腹板厚度60cm。主塔為彩針型鋼結構,全長120m,橋塔向主橋方向傾斜18。主塔分三段,下塔17m,分為1.5m高鑄鐵實體鋼鉸、4m長壁厚250mm空腔結構、11.5m長壁厚180mm空腔結構;中塔72m,由三根外徑1200mm厚度50mm的鋼管組成;上塔31m,為無縫鋼管拼接形成的裝飾性結構,并設避雷針。斜拉索為環氧噴涂鋼鉸線成品索,采用雙層PE護套。主跨布置9對斜拉索,索距12m,邊跨布置9對斜拉索,索距3.75m。主墩為異形橋墩,與主塔鉸接,與鋼箱梁固結。主墩承臺為八面體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邊跨墩柱為倒梯形墩柱,承臺為普
23、通矩形。基礎均為直徑為1.8m的鉆孔灌注樁。鋼箱梁斷面示意圖(一幅)主橋布置圖1.3.3.2 引橋部分引橋部分橋梁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現澆混凝土連續箱梁,河中引橋為一聯,跨徑為255m,岸上引橋3聯,跨徑分別為25+40+25m、330m、330m。引橋(16#18#、22#31#墩)上部以道路中心線為準分成上下行兩幅。16#18#墩梁寬為21.05m,高3.5米,22#25#墩梁寬為21.05m,高1.85米,25#31#墩梁寬為17.25m,高1.85米。引橋基礎采用鉆孔樁基礎。橋墩均采用倒梯形墩柱。1.3.4 景觀工程1、橋塔裝飾:橋塔外部為透明玻璃幕墻,選用12+12.5+12夾膠鋼化玻
24、璃平板拼接,點式安裝。下部鑄鋼橋塔部分,在鑄鋼塔體外側焊接點狀固定件,點式安裝玻璃幕墻。上部在主塔鋼管外側,以高1.5米間距設置橫向鋼管圈,與三根豎向鋼管組成鋼龍骨架,于其外側焊接可調式點狀固定件,點式安裝玻璃幕墻。2、橋梁及人行道鋪裝:橋梁護欄分為人行護欄、防撞護欄一、防撞護欄二、人行梯護欄,均采用鋼結構。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相結合,面層采用灰色花崗巖石材鋪裝。3、人行梯:橋梁兩側設置人行梯,通往沿河地面道路。人行梯坡度1:4,可供行人與自行車通行。人行梯表面采用石材鋪裝。4、裝飾:除單獨說明外,所有外露鋼橋體,均噴涂混凝土原色涂料。所有其他外露鋼件均噴涂白色涂料。5、變形縫及防水、排水處理:
25、人行道鋪裝每20米設一溫度縫,護欄每15米設一變形縫。橋梁鋪裝面下敷設防水層。人行道排水,在防撞護欄地袱中布置橫向排水管,間距5米。1.4 氣象、水文、地質xx橋所在地xx地區四季分明,景象多姿,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3.9,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為2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4,年降水量561.3毫米,歷年年平均風速2.7m/s,最大積雪深度10cm。xx河是xx系洪水主要的入海道,流量3600m3/s,設計行洪水位:7.50米(大沽高程)。北岸堤頂設計高程10.0m,堤頂寬10m;南岸設計堤頂高程9.5m,頂寬8m,南北堤岸上口間距約850米,邊坡1:3。灘地為自然地面,
26、高程約1.14m,在河道兩側距內堤腳50m外,各挖一條深槽,河底寬100m,河底設計高程-1.93m,邊坡1:5。沒有通航要求。xx地區位于xx沖積平原,地質構造屬xx構造體系,處于xx沉降帶xx隆起上。土質為亞粘土,地質構造良好,地勢平坦,海拔5米以上,地耐力10-15噸以上。規劃范圍內基地高程為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1-2米。村莊大都建在臺地上,平均高程2-3米,少部分3-4米。東北部地勢低洼,海拔在1米以下。根據地質年代及時代成因,共分為八個工程地質層,根據各土層特征及工程地質性質進而分為14個工程地質亞層,自上而下分述:人工填土層(Qml)填筑土:黃褐色,干,可塑偏硬,以亞粘土為主,為
27、xx河大提土,含少量有機質,填墊時間較長,土質較硬,鉆孔位置厚度約2.0米。第陸相沉積土層(Q43al)亞粘土:黃褐色灰褐色,飽和,可塑狀態,土質均勻,含鐵質,局部少量有機質。該層厚度為3.0米7.0米,底板標高為-3.06米-1.44米。該層在場地分布均勻。第海相沉積土層(Q42m)亞粘土:灰色,飽和,軟塑狀態,土質均勻,夾亞砂土薄層,含云母,少許貝殼碎片。該層厚度為6.60米9.50米,底板標高為-11.43-9.52米。第陸相層(Q41al)亞粘土:淺灰色灰黃色,飽和,可塑偏軟,土質均勻,少銹染。該層厚度為1.90米3.70米,底板標高為-14.63-12.30米。第陸相沖擊土層(Q3e
28、al)1亞粘土:黃褐色,飽和,可塑狀態,土質均勻,含鐵質、少量有機質,局部地段粉粒含量較高。該層厚度為3.00米9.10米,底板標高為-22.86-16.44米。2亞砂土、粉砂:黃褐色,飽和,密實狀態,土質均勻,含鐵質,局部少夾亞粘土。該層厚度為2.90米8.80米,底板標高為-28.63-22.56米。3粘土、亞粘土:黃褐色,飽和,可塑狀態,土質均勻,含鐵質。該層厚度為0.80米6.00米,底板標高為-31.8827.36米。第陸相沖擊土層(Q3cal)亞粘土;黃褐色,局部綠黃色,飽和,可塑硬塑狀態,土質均勻,含鐵質,姜石。該層厚度為12.80米24.00米,底板標高為-51.30-45.8
29、4米。第陸相沖擊土層(Q3aal)1細砂:黃褐色,飽和,密實狀態,標準貫入錘擊數大于50擊,土質均勻,少含鐵質,螺殼。該層厚度2.310.9米,底板標高-60.26-50.44米。2亞粘土:黃褐色,飽和,可塑硬塑狀態,土質均勻,含鐵質,少量姜石。該層厚度8.618.5米,底板標高-72.20-62.96米。3亞砂土、細砂:黃褐色,飽和,密實狀態,標準貫入錘擊數大于50擊,土質均勻,少含鐵質,貝殼碎片。該層厚度2.06.0米,底板標高-77.50-69.76米。4粘土、亞粘土:黃褐色,飽和,可塑硬塑狀態,土質均勻,含鐵質,少量姜石。該層厚度2.2010.0米,底板標高-80.86-78.91米。
30、第海相沉積土層(Q23mc)1細砂:黃褐色,飽和,密實狀態,標準貫入錘擊數大于50擊,土質均勻,少含鐵質。該層厚度1.304.60米,底板標高-83.76-80.21米。2粘土、亞粘土:黃褐色,飽和,可塑硬塑狀態,土質均勻,含鐵質,少量姜石。該層最大揭露厚度7.0米(未揭穿)。場區淺層地下水屬第四系潛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及xx河河水補給并以蒸發等方式排泄。水位埋深受xx河河水影響較大,埋深一般為0.30.6米,標高1.262.90米;河中鉆孔位置揭示水深1.161.60米,另據宏觀調查水深最大約3米。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有結晶類弱腐蝕性,分解類無腐蝕性,結晶分解復合類無腐蝕性。綜合判定為場
31、區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弱腐蝕性,防護等級為一級防護。1.5施工準備1.5.1人員準備情況鉆孔樁平臺橫斷面圖鉆孔樁作業平臺設計檢算一、鋼管樁作業平臺設計鉆孔樁平臺采用箱梁施工平臺, 由于20#鉆孔樁作業平臺跨度最大,故只對20#臨時鉆機作業平臺進行檢算二、鋼管樁作業平臺驗算20#鉆孔樁作業平臺跨度23m,小樁號側鋼管樁間距4m,入土9m,樁長12m。荷載分析:鉆機自重13t,鋼筋籠自重13t,導管自重3t,罐車自重50t貝雷片、方木自重30t,罐車沖擊系數取1.2。每6組貝雷片組成一個施工小平臺,每3組貝雷片組成一個行車平臺,行車平臺上作用一輛灌車時為最不利情況,其他荷載按鉆機自重的一半、鋼筋
32、籠自重的一半和導管自重的一半考慮。行車平臺作用在鋼管樁側荷載:P=(1300.5+1300.5+300.5)18.5/23+5001.217/23+300/2=710KN單樁承載力計算:極限側摩阻力根據地質勘測資料,取=40.47MPaP-樁軸向受壓容許單樁承載力,KN;U-鋼管樁周長,m;L-鋼管樁入土深度;-各土層與樁壁的極限摩阻力,KPa。鋼管樁承載力驗算:取行車平臺荷載作用在單樁樁頂的情況考慮P=710KN720KN鋼管樁穩定性驗算:回轉半徑r=0.22m最大自由長度取2.8+2/398.8m,故長細比l/r=8.8/0.22=40150 查表0.941最大正應力max=N/A=MPa
33、25m,廁所及淋浴室設專人進行清掃,每日清掃次數6次,保證生活區無異味。 四、工地食堂地面進行硬化處理并有一定坡度,確保沖刷排水順暢,食堂內消毒、滅蠅、防火、防腐措施齊全,冬季有保暖措施,食堂工作人員由經防疫部門體檢合格的人員擔任,并備有體檢合格證,以備專業部門的檢查。 五、食堂內的生、熟食品分開,處置時不能采用同一種工具,嚴禁有腐爛的食物進入食堂,食堂的售飯口及灶臺等都進行硬化處理,并鋪白瓷磚,做到光亮整潔,食堂工作人員應穿白色工作服、戴白色工作帽。六、工地落實除“四害”措施,嚴禁各種害蟲的滋生。第十章 雨(冬)季 施工措施第一節 雨(冬)季 施工措施采用的編制依據 根據當地多年氣溫資料,室
34、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或從氣溫低于05開始工程施工即要進入冬施工。第二節 雨(冬)季 施工的準備工作 一、成立雨(冬)季 施工管理領導小組,負責雨(冬)季 施工生產任務安排及施工部署,并監督貫徹執行。 二、對所有管理、施工人員進行雨(冬)季 施工培訓,強調雨(冬)季施工技術工作的特殊性,使雨(冬)季始末階段的施工工作適時、全面、順利地進行。 三、冬期施工測溫管理工作: (一)由試驗室派專人負責對每日大氣溫度、混凝土溫度、砂漿溫度進行監測,測溫人員要認真負責,測試數據真實可靠。 (二)測溫時間和所測溫度值要詳細記錄,整理歸檔。測溫人員要保持與供熱、保溫人員經常聯系,如發現供熱故障或保溫措
35、施不當使溫度急劇變化或降溫過快等情況,要立即向技術負責人報告進行處理。 (三)物資管理人員要及時保障保溫、供熱材料的供應。 (四)冬期施工中混凝土試塊為混凝土拆模和確定熱養護期提供依據。試塊組數要比常溫多2組,并與施工部位同條件養護。 (五)冬期施工混凝土質量控制嚴格按混凝土冬期施工辦法執行。 (六)加強對管理、施工人員進行冬期施工安全培訓和教育。易燃保溫材料派專人負責管理,并配足消防器材。第三節 雨(冬)季施工的技術保證措施 一、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一)混凝土原材料優先采用加熱水的方法,加熱溫度根據熱工計算確定,水可加熱到80,但水泥不要與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觸,投料順序為:石料砂石(攪拌
36、)水泥 (二)混凝土原材料骨料中,不要夾雜冰屑、雪團、凍塊。保證骨料清潔。澆筑混凝土前要清除模板內的污垢和冰雪,場地砂石料在雨雪天氣要進行覆蓋。 (三)本工程所需混凝土,為避免混凝土在運輸途中溫度降低太快,要對混凝土運輸車采取包裹等措施進行保溫,并計劃好行駛路線,縮短運輸時間。 (四)混凝土出罐溫度不得低于10,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 (五)混凝土澆筑時要連續、快速進行。 (六)采取蓄熱法和加熱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混凝土養護: 1蓄熱法采取梁體表層用草簾或棉被覆蓋蓄熱,支架周圍用彩條布圍檔。 2加熱法采取梁底和梁頂用蒸養法進行加熱。 (七)測溫方法:混凝土初凝后在橋面頂或其它易受凍的部位先用
37、8盤條預插梁高1/3身的測溫孔,測溫孔每3m設1個。測溫時把溫度計插入洞內至少5分鐘后拔出快速讀數。測溫次數為每隔6小時1次。 (八)混凝土澆筑要選在白天氣溫比較適宜的溫度,混凝土澆筑前要注意收聽(觀看)當天和后續幾天的天氣情況,測設澆筑前的實際溫度。 (九)根據本工程特點,混凝土不宜摻防凍劑,當溫度過低時,必須摻用防凍劑時,要符合下列規定: 1防凍劑溶液的配制及防凍劑的摻量要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 2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帶入的水分及防凍劑溶液中的水分均要從拌合水中扣除。 3攪拌前,要用熱水或蒸汽沖洗攪拌機,攪拌時間要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 4模板和保溫層,要在混凝土冷卻到5
38、后方可拆除。當混凝土與外界溫差大于20時,拆除后的混凝土表面,要采取使其緩慢冷卻的臨時覆蓋措施。二、鋼筋、預應力筋冬季施工方法:(一)預應力筋張拉時要選在白天溫度適宜時進行,當溫度低于-15時,不得進行預應力筋的張拉。預應力孔道灌漿,要在正溫下進行,其強度低于25MPa前,不得受凍。 (二)鋼筋焊接時要在室內焊接,當必須在室外焊接時,其最低氣溫不宜低于-20,且要有防雪擋風措施,焊接后的接頭,嚴禁立即與冰雪接觸。 (三)在環境溫度低于-5的條件下進行閃光對焊,宜采用預熱閃光對焊或閃光 預熱閃光對焊工藝。 三、雨季施工措施 (一)路基施工 1在路基兩側開挖好排水溝,保持排水暢順,路堤邊坡設置臨時
39、急流槽,把雨水引入排水溝中,填筑時應增大橫坡以利排水。 2軟基盡量避開雨季施工,工期若要求必須在雨季進行本項工程,也就邊挖邊修邊坡,邊回填整壓,不準挖松或松鋪邊坡,以免被雨水淋得過濕。 3經常密切收聽天氣預報,做到隨填隨壓實。 4及時修復被雨水沖刷的邊坡與路基。 (二)構筑物砼施工 澆注砼時,應避開雨天。雨后澆注砼,應充分測定砂、石實際含水量,嚴格按施工配合比澆注。隨時準備塑料薄膜,用于防備突發性下雨,覆蓋砼表面。 (三)臨時設施建造前要充分調查了解最高洪水位的情況,保證臨時設施建在安全標高上。 (四)現場機電設備須有設置有效的防雨、防水設施,防止被雨水淋泡而造成破壞。 (五)注意氣象預報,與
40、氣象單位保持必要聯系,做好每日氣象預報記錄,以便正確合理的安排和指導基層和面層的施工。特別是在大風暴雨預報后,要加強工地材料收驗和保護,對部分臨時工程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六)在雨季施工時要結合各結構層的施工時間,在技術方案中制定有針對性技術措施,并貫徹執行。第四節 雨(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一、建立安全及消防保衛體系:嚴格執行并組織職工學習國家及市建委有關安全、勞動保護、施工現場管理的各項法規、制度、條例,建立現場安全保證體系和安全責任制,加強現場的安全檢查活動,認真抓好現場隱患問題的整改,保證現場施工安全。 二、進入工地的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專業工種要在專業培訓合格后才
41、能上崗作業。工長在安全生產的同時要進行安全交底,明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針對本工程的工序及工種特點,提出安全要求,做到每個操作人員心中有數。 三、施工道路平整、堅實、保證暢通,危險地點懸掛警示牌。高空作業必須穿防滑鞋,系安全繩。現場道路符合工業廠內運輸安全規程(GB4378-84)的規定,施工現場在醒目的地方設置固定的大幅安全標語及各種安全操作規程牌。 四、現場設專職安全檢查員,負責生產中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發現工地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時處理解決。 五、嚴格管理出入工地的施工運輸車輛,注意安全,避免在工地出現交通運輸意外傷害事故。 六、特殊工種人員要經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后發給操作證,并要求持證上崗
42、,定期復檢。 七、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戴安全帽,所有施工現場都要有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及警告牌。 八、臨時施工用電安全管理:嚴禁使用破損或絕緣性能不良的電線,嚴禁電線隨地走,所有電閘箱要有門有鎖,有防漏雨蓋板,有危險標志。各種用電機械、機具都裝有靈敏有效的漏電保護裝置。 九、安全使用施工現場中的各種機械設備。定期檢查卷揚機、攪拌機械、木工機械、鋼筋加工機械、手持電動工具等安全裝置是否齊全有效。操作人員要持證上崗,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 十、沿梁體四周設作業平臺及高度不小于1.8m的安全防護欄,滿掛安全網。 十一、現場的生產、生活區均設足夠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設施網點,消防器材配專人管理,組成一個由1520人的消防隊,所有施工人員熟悉并掌握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十二、消防工作必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項目指揮部領導及各部門實行消防工作責任制,將消防安全工作納入本單位管理范圍,做到同計劃、同布置、同檢查、同總結、同評比。 十三、保證各類房屋、庫棚、料場等的消防安全距離符合國家或公安部門的規定,室內不堆放易燃品;嚴禁在木工加工場、料庫、油庫等處吸煙;現場的易燃雜物,隨時清除,嚴禁在有火種的場所或其近旁堆放。十四、做好施工現場的生活生產設施布置,合理安排場地內臨時設施,做好場地排水供電線路,并符合要求。建立防火組織,配齊消防設施,制訂措施和管理制度,使防火落實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