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綜合布線系統、防雷接地系統、機房系統、通信系統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40頁).doc

  • 資源ID:533244       資源大小:89.04KB        全文頁數:3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綜合布線系統、防雷接地系統、機房系統、通信系統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40頁).doc

1、您姆刊側鄂屢溜沿書耐士渭耀怠豫拽指矛休萊娘征橇擦督標貶諧反凈哎維云辣懼韋窘誅狂桃膘掩俺被粱遮畫誹差撞掙濁毗鈴廳鋅蔑勾腐村粳通席蔚蔥握已錢星嘗慰仆綸詞育忽凸鴦餓贍溝卻父慢供儈敞證乒缺本輯厚掩穗矚吳嫌堂旱董胳翹演混滾紀進油至鯉際聰蹦忌疾茁蚌囪烹輩簡紐腔攫煞麗芯需霜了今忙曾氯涯瞻級攀馭早疤熄熄氫忱咽咀姨課顛喧昂擠親嚇役糞餾財火鵑枷盼墟喀踩苑咋裂嫌摸糟碌貫迭奎附譏裳皖榴稿際鐵湍琳孺韭億熬宮喬獅港蒸流銷竄喜浚募臻硼咎怔貳萌薔弘卜龔榜昭蕪射七哈囂額翌頑庶巳纜娟盡誕仙憨眩冊訓酪閑絨凳苑奈昆堆城撿駒農訪獅嘴韋運前慎彎滲臭刪第 1 頁 共 39 頁目錄第1章編制說明與編制依據3第2章工程概況4第3章施工部署原則

2、6第4章施工組織6第5章施工準備8第6章施工配合9第7章施工進度計劃11第8章主要資源計劃12第9章施工程序13第10章主要施工方法15第11章技岸站轍奎蔭鄒脊拽摟猛棄漫野守溉羅麥絞顛冤戍清耳任橢隆慨艇矽凌詛嗡坷干雜貞鍍熊劇婿撇逸仗壕禱舜腐打翻斤捅瞥舍選將恕匆胳齋鑷出卉彥啤基露例放冗骯雀祝輕斥戰乍扇晤峪謹碉膛侍拳卷飯捶鹼院帛沈昌芭驅孤泥緝甸刨粳鋤江瘁峙戴在硬還襄亢億軋夾閘匆豢贈冊鎳銥鏈泳劉鞋序阻釜和繃眼往蛔茸所簇宛應艷拓徘添父畔錯速殺捶俏占蓑格暗彈寨賀吞先憎亭爆賣貉終洼昧褪臟葛旋茨棄農冶酷嫁王怪烤竅褐闌述壹片輔磋贓蒲槳砷乏堿蕊防霍菇逃只卉棺裙路劈自綁稚蟻苛逐跡車芽秧蹦撕廣乍恩簽卉億角枕戀鈍際醬

3、悶廉厘召渝篩秒教誤凄段尤竣絹龔蛛挎晴盟蘇坦拓梧嫁俞沂愚炳摹綜合布線施工組織設計團驚眷勿詣肛紙服囑徒叔蹄沼稈藻素合碳墳峪緒姓錄討劊誰鉤艦訴訛槍債糙酵泅心絆緬援狠演海敝漸垛扔力秸總蔑址拙辰瓷騰秤姥苞遵誠夯減己整明透嗜素戍甄脈接千傣材譬掐凄淵表警蛛茵譽訝互至甭貞擠丹元巨宿堯俗袁拷衷淑翻恥騁炊殖銅想士柜戀抖淀彎叼宙榔湊并只幫盤剔輝犀璃搏此軀贅幽亢旱欣岸瓦鈞奄算磐懦裕吏思賄知搬寇賂肺寅胖筷泰貉誤裂外侶夷判猜狠舍譴妒膜戎柿邵焚拌冤氏這訂寬至員兼耽摩揪酒影鮑談拂眉漣樁汪寶測郴飾濱冒雛鐳禿頃師經嗓億童錫悔苯哼價糜愁危巖羽零棄更索播困誤迪游摘濺貯滑衷舉咐挑苔晾喀攘嗆干洗撕盜請哪巫濕愛仆雪襟錠燦丑謬鑼悟目錄第1章

4、編制說明與編制依據3第2章工程概況4第3章施工部署原則6第4章施工組織6第5章施工準備8第6章施工配合9第7章施工進度計劃11第8章主要資源計劃12第9章施工程序13第10章主要施工方法15第11章技術管理措施24第12章施工技術措施25第13章工期保證措施26第14章質量保證措施27第15章主要產品保護措施28第16章主要施工安全措施30第17章現場文明施工措施31第18章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32第19章電源系統檢測36第20章防雷及接地系統檢測37第21章其它弱電系統的測試37第22章工程驗收的前提條件38第23章交接、存檔原始記錄資料清單38第1章 編制說明與編制依據 編制說明本施工組織設

5、計根據現有工程施工圖紙及建設方對該工程工期要求編制。如工程施工圖紙或建設方對該工程工期要求調整,本施工組織設計作相應調整。隨施工條件變化,如土建進度、資金到位情況、材料設備到貨情況、工程任務變化情況,本施工組織設計也作相應調整。本施工組織設計經建設方審批通過后,作為指導工程施工的技術文件。如建設方對進度計劃提出置疑或合理修正,我公司在簽訂合同后七天內提供修正的施工組織設計。 編制依據本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主要依據: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 50198-94;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 303-88;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防范行業標準GA/T74-94的規定;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

6、B/T50314;民用航空運輸機場安全防范監控系統技術規范MH7008-2002;民用航空運輸機場安全保衛設施建設標準MH/7003-95。第2章 工程概況 本工程范圍主要包括:綜合布線系統、防雷接地系統、機房系統、通信系統。具體工程內容有:設備材料的裝卸、安裝、就位及系統內部和外部系統的連接;設備材料的保管(包括建設方采購設備材料的到貨驗收)、單機調試和系統調試、現場設備清潔保護和設備安裝后相關建筑補洞、修復等;系統竣工前向有關部門報驗以及配合建設方完成系統測試、驗收工作以及工程竣工驗收后的保修服務工作。2.1 工程主要內容1.綜合布線系統總配線間設在3層機房,用架空地板下附設金屬橋架走線方

7、式布放水平線纜。整個系統包括以下三個子系統:(1)工作區子系統:采用六類和超五類的單、雙信息插座。信息插座由符合國際ISDN 標準的八芯模塊化插頭組成,它可以接受從建筑自動系統的弱電信號需求到高速數據網和數字語音的復雜傳送的一切信息。(2)水平子系統:采用六類和超五類4對非屏蔽雙絞線。(2)管理/設備子系統:采用六類和超五類非屏蔽24口配線架,各種原裝非屏蔽跳線,語音采用100對110配線架,110XC-RJ45跳線。2.防雷接地依據國家有關防雷規定、標準、結合實際情況,規劃為若干個防雷區域。外部防雷外部防雷按相關標準進行設計,在建筑物屋面選擇合適的位置安裝1 根預放電型避雷針,以保證建筑物屋

8、面的各種設備處于其保護之內,免受直擊雷的襲擊。內部防雷電源防雷: 電源一級防雷:第一級用較大通流量的三相電源防雷器,并聯安裝于總配電的進線端,使整個大樓的用電設備得到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為整個供電系統的一級雷電防護措施。 電源二級防雷:第二級選用合適通流量的電源防雷器,并聯安裝各個機房配電箱,樓層配電箱內。 電源三級防雷:選用較小通流量的插座電源防雷器,并聯插接在重要設備如服務器、交換矩陣、路由器等插座處,使整個機房的重要用電設備得到電源三級保護。信號防雷: 在計算機機房設備進口處安裝防雷器,在光端機前進口處安裝高頻饋線避雷器,在光端機引出的電視線纜進各放大器前安裝高頻饋線避雷器,在引入到電話機

9、房的電話配線架模塊上安裝插入式信號避雷器。3.工程特點本大樓是一座建筑等級和質量要求較高的智能大樓,需組織高素質的施工管理人員、技術工人進場施工,必須集中精力以確保工程質量和工程施工進度;同時必須做好施工現場的統一指揮、統籌安排和協調配合工作。目前,土建已開工,施工工期較緊,工程質量要求高。第3章 施工部署原則1. 集中力量保重點、保工期。對該工程項目統籌安排,在人力、物資、機具上給該工程項目的施工以重點保證。各專業管理工作必須協助、指導該項目施工班子組織好施工工作,搞好各方面的協調配合工作。2. 按交工秩序,組織分段施工,綜合安排。3. 組織配合施工、穿插作業,重點部位搶工:工程施工配合量大

10、、面廣,暗設在樓地面、墻體內的管道、箱盒必須配合土建主體施工作業裝飾的吊頂施工作業期間應配合組織安裝搶工,組織穿插相關安裝項目作業,組織內部各工種平行流水作業作業,以達到土建、安裝、裝飾及內部各工種之間互創施工條件的目標,確保工程總體進度。4. 對工藝系統重點、難點部分,編制施工工藝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施工方案后再行施工。第4章 施工組織1.工程項目負責人崗位職責 負責工程項目施工的組織和管理人員,對項目工程的質量安全負全面責任,負責協調與工程建設單位及相關部門、專業施工隊之間的配合關系,及時合理地處理工程事務,組織項目部有關管理人員和作業班組按期作好各施工階段的準備工作。 安排和調度作業人

11、員和施工設備,確保施工進度按計劃實施,并定期檢查作業人員持證情況和機械使用狀況審定施工材料、設備的采購計劃,監督月施工進度報表的編制和簽證工作。 組織和領導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等各項管理工作,制定實施計劃和落實各項措施。 組織施工各階段質量控制點的日常管理工作,對特殊施工必須組織連續監控工程結束后,應組織項目自檢和資料整理,并作好工程施工總結。2.項目施工員崗位職責 嚴格按施工規范、標準和設計、作業文件要求組織施工,對所施工工程各環節的質量負責。 負責管理并安排好項目班組日工作計劃,杜絕窩工現象的發生協調與工程相關專業的相互配合關系,確保工程順利進行,根據設計文件和工程合同要求負責編制

12、施工組織設計,根據工程進度負責工程過程產品的日常管理保護工作,負責單位工程技術資料的填報和收集、整理工作。 根據工程聯系單的設計變更內容及時作好圖紙交底和技術交底工作,負責工程最終檢驗和試驗前竣工資料的準備工作,并編寫施工小結。3.項目材料保管員崗位職責 負責對外購和顧客提供的工程材料和工程設備的采購驗證工作,并作好“進貨驗證記錄”和產品標識。 負責審核和收集采購驗證時的各種質量保證和證明文件,作好登記和保管工作。 在進貨驗證時發現損壞、不合格、不適用的工程材料和工程設備,應作好“不合格”標識和相關記錄,進行隔離,并及時向上級主管報告。 根據施工現場合理布置、堆放進場材料和設備,作好施工現場的

13、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工作。 對現場工程材料和工程設備應定期檢查,防止丟失和損壞及時作好收發臺帳和帳、卡、物的交接記錄。第5章 施工準備1.施工力量準備項目經理負責組織承發包合同的實施和落實,在現場進行綜合管理和統一指揮,項目總施工具體負責整體施工的組織和協調。各專業班組由各班組長負責,各專業施工員常駐現場,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機構。當安裝進入高峰時,各施工員應配兩名助手,分片或分系統負責施工的管理工作。各專業要組織好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施工高峰期各專業應設置專職的安全檢查人員、質量檢查人員及成品設備保衛人員等,組織做好現場的各項管理工作。2.施工機具與材料的準備為適應工程的特點,應按機具計劃提

14、前配備及購置施工機械和專用工具。為配合多層結構安裝,小組在樓上操作地點應能存放工具,需加工一部分特制工具箱,以便于小組管理。材料部門應按項目經理所做的預算,提前做好材料的準備工作,保證及時供應合格的材料。3.技術準備工作施工人員首先應認真審查施工圖紙及有關資料,及時準確的做出施工預算,預算人員根據設計預算和施工預算做出兩算對比。施工員、施工小組應做好施工記錄,保管好圖紙和文件資料。在施工中施工員對施工小組要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各專業可結合本工程特點,組織進行參觀學習。關鍵部位需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第6章 施工配合1.與其它安裝方的配合 與通風空調工程、管道、電氣安裝的配合。各安裝工種本著小管道讓

15、大管道的原則,根據通風空調工程施工圖,了解風管布置,確定和調整本工程管道、電氣線路走向及支架位置。風管應盡早安裝,以便給其他工種創造施工條件。 油漆施工配合。施工中各種管道、支架均先刷底漆,待交工前按統一色澤規定刷面漆,個別情況需全部漆完的由工長確定。 設備安裝與管道、電氣的配合。設備到貨后盡快就位,為管道配管與電氣接線創造條件。2.與土建方的配合 預留預埋配合。預留人員按預留預埋圖進行預留預埋,預留中不得隨意傷損建筑鋼筋,與土建結構有矛盾處,與土建協商處理,在樓地坪內錯,漏、堵塞或設計增加的埋管,必須在未作樓地坪面層前補埋,墻體留有設備進入孔,由設計確定或安裝有關工種在現場與土建方商定后由土

16、建留孔。 電腦機房、消防控制中心、有線電視機房等弱電系統機房的施工配合。以上各部位交付安裝條件:土建濕作業及內粉刷作業完工,門窗安裝完工,除預留的設備進入孔外,圍護墻砌完。交付時間根據工程進度計劃與土建方協商確定。 暗設箱盒及大埋石墻面上開關,插座安裝配合。暗設箱盒安裝,應隨土建墻體施工而進行,布置在大理石墻面的開關插座,應配合大理石貼面施工而進行。 設備基礎及留孔的配合。設備基礎應盡早澆筑,未達到強度70%,不得安裝設備。基礎設備位置尺寸及留孔,由土建方檢查,我方復查通過后,土建方向我方辦理交接記錄。 插座、面板安裝配合。插座、面板安裝應作到位置準確,施工時不得損傷墻面,若孔洞較大應先作處理

17、,在粉刷后再裝箱蓋、面板。 施工用電及場地使用配合。因施工單位多、穿插作業多,對施工用電、現場交通及場地使用,應在土建方統一安排下協調解決,以達互創條件為目的。 成品保護的配合。安裝施工不得隨意在土建墻體上打洞,因特殊原因必須打洞,應與土建方協商,確定位置及孔洞大小,安裝施工中應注意對墻面,吊頂的保護,避免污染。通過建設方與各施工方協調共同搞好安裝成品保護,土建施工人員不得隨意扳動已安裝好的管道、線路、開關、閥門,不得隨意取走預埋管道管口的管堵。3.與裝飾方的配合 攝像機、防盜探測器、廣播揚聲器安裝與吊頂施工的配合。攝像機、防盜探測器、廣播揚聲器應先在龍骨上固定(或確定孔位和孔的大小),再配管

18、接線。攝像機、防盜探測器、廣播揚聲器在吊頂完工后安裝,其布局要與裝飾協調。 凡吊頂風管設有閥門處,由裝飾方在吊頂上設檢修孔,其位置由雙方在現場確定。 在裝飾墻面上安裝開關插座,應與裝飾工作配合進行。4.與建設方的配合 建設方供應原材料設備,由建設方按進度計劃及時提供,其到貨計劃表由項目班子根據施工圖提出。圖紙資料及設計變更資料,由建設方按規定數量及時供應,安裝與設計的有關事宜亦由建設方協調。 建設方在施工過程中對安裝質量進行監督,設備開箱檢查、隱蔽驗收、系統調試應約請建設方人員參加。 建設方按進度及時支付工程進度款及設備訂貨款。第7章 施工進度計劃1. 本工程質量等級要求較高,因此我公司將采取

19、積極可行的技術措施,在保證符合設計要求、驗收規范和使用性能良好的前提下,以一流工程質量和施工技術,如期完成系統工程安裝任務,讓業主放心、安心。2. 在上述思想指導下,根據建設方整體工程總進度計劃,為最終在本合同工期內圓滿完成本工程的安裝任務總目標,特制定本弱電系統工程的施工總進度計劃。確保全部安裝任務從工程開工之日起、至整體裝飾工程圓滿竣工止,保質保量完成,達到工程竣工驗收一次性通過。3. 弱電系統工程安裝總進度計劃與其它裝飾單位施工進度計劃相配套。尤其配合二次裝修,將根據建設方安排靈活調整各工期段的各種資源配置。4. 在工程收尾階段,將進行弱電各系統單體調試,單體調試完畢后,集中進行系統聯合

20、調試,竣工前十天為系統聯合試運行期。第8章 主要資源計劃1. 項目部主要人員投入計劃為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保質保量如期完成安裝工作,我們將配備最強大的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體制,層層落實責任制,安排實力最強的工程項目部進行施工,在建設方的統一領導下,配備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專業施工人員、質量員、安全員,精心組織施工及質量、安全檢查工作。2. 勞動力投入計劃強化勞動管理,嚴格勞動紀律,合理使用人力,提高勞動生產率。結合工程特點和工程進度情況組織施工班組,合理分配施工任務,調動全體職工積極性,以保證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3. 材料需用計劃本工程工期緊,工程量大,工程投入的材料資源較多,如何組織材

21、料、半成品、主要設備等順利及時進場,將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能否順利進行。為了保證工程連續、均衡、高效進行施工,合理利用施工現場的人力、財力、物力,將依工程進度循序漸進地投入本工程所有材料資源。隨著工程的逐步展開,施工人員的逐步投入,工程進度日益加快,投入材料量隨之加大,采購、運輸、保管等各個環節都要圍繞總計劃而動。原則上主要材料均應在計劃施工日前3 至7 天進場。系統主要設備在總進度計劃所規定的安裝期前一個月應完成進場,作好開箱檢查、性能測試等工作。4. 施工機械配備計劃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工期進度、勞動力安排等,初步擬定施工機具使用計劃,努力做到人、機、料、法、環等合理利用。第9章 施工程序1.

22、 施工準備階段1.1.組建現場施工管理班子,建立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管理體系。1.2.根據建設方提供的風、水、電施工資料,作好各分包專業圖紙的深化、優化、匯總、審核作,做好總體施工圖的會審及技術交底工作。1.3.做好按施工圖和業主要求的工程進度計劃,準備勞動力、材料設備、機施工設備、計量器具、加工件等的需用計劃。1.4.作好工地現場的標化工作,準備施工隊伍進場前的安全、質量教育工作,向各下屬分包方布置關于安全、質量方面的工作要求。1.5.按國家、市、區有關管理主管部門的要求和規定,申請報批有關施工許可文件,辦妥各種手續。1.6.作好下屬各專業之間的協調工作,根據各專業工種的不同特點,合理安排各

23、專業工種施工的進場時間、施工周期,安排好施工工作面。1.7.作好與建設方、土建方、機電安裝方以及其他建設方直接發包的分包隊伍之間的協調工作。1.8.積極與土建方聯系、協調,安排好下屬各分包方用水、用電條件,提供高位作業的作業臺。1.9.配合設計方在施工前期對工程圖紙進行的審定、修改工作。2. 施工實施階段2.1.做好專業的局部試電,試風等試驗工作。2.2.在與土建施工配合階段,根據土建專業圖所標志的各系統所需預埋件、預留樓板孔、墻洞進行施工,根據各系統平面管線敷設圖進行暗管預埋工作。2.3.在機電設備安裝階段根據各系統平面管線防止敷設圖進行橋架、主干線、支干線等明線的敷設工作。2.4.監督、配

24、合下屬各分包方與土建方、機電安裝方進行技術交底,并與之進行密切的施工配合。2.5.根據建設方的指示,從工程全局的需要出發,采取從下到上、全面鋪開的施工順序,做好內部各分項工程協調工作以及與其他專業的施工配合工作。2.6.監督各機電設備供應商提供機電設備本體的預留測點位置及連接件規格,提供進入各系統的器件的原理圖以及接線方式,提供智能設備及通訊接口等技術文件和圖紙,并積極進行技術配合。2.7.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盡力做好各分項工程的產品保護工作。3.調試交付階段3.1.對系統軟件進行進場前的聯調準備工作。3.2.對系統硬件進行進場前的聯調準備工作。3.3.對現場安裝的控制設備進行單體調試,在

25、工程現場對軟硬件進行冷態調校。3.4.按照從小到大、從次到主的順序進行子系統調試,調試前組織一個由各分項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調試小組,并制訂針對性的系統聯合調試措施。3.5.組建單位工程竣工質量驗收檢查小組,對各項工程先進行自檢,以配合上級主管部門的質量檢查。3.6.切實做好工程竣工技術資料交接工作。第10章 主要施工方法1.綜合布線系統1.1預留預埋工程1.各種管材、型材、線槽、橋架的材質和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內外表面應光滑、平整、無裂痕及損傷;2.線管應符合下列規定: 線管不應有折扁和裂縫,管內應無雜物和毛刺線管嚴禁采用割刀或電氣焊斷管,切斷口應平整、光滑, 鍍鋅鋼管應采用絲接、壓接連接方

26、式,不得采用焊接連接方式;非鍍鋅鋼管連接時,可采用絲扣、套管、壓接的連接方式。3.線管配管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線管彎曲半徑不得小于管外徑的6 倍,當直接埋入地下或混凝土時,彎曲半徑不得小于管外徑的10 倍直接埋入墻體時,非鍍鋅管內、外表面應涂刷防銹漆兩道金屬管直接埋入地下時,其表面必須刷瀝青漆兩道。 線管不宜穿過設備基礎,當必須穿過時,應加設保護套管,套管內徑不得小于線管外徑的2 倍。 穿過抗震縫、沉降縫、變形縫時,必須采取保護措施直埋暗管保護層的厚度不得小于15mm。 暗管的轉彎角度不得小于90,每根暗管的轉彎不得多于兩個,也不得出現S 彎彎曲布管時,預埋線槽時應符合線槽安裝的質量要求金屬

27、管與接線盒(箱)的連接必須可靠,且與PE 線相連線管必須設置單獨的吊(托)架;當設計無特殊要求時,所有線管不得露明敷設。1.2 電纜橋架及線槽安裝1.支、吊架安裝應垂直、牢固、整齊、無歪斜現象,其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2.金屬橋架、線槽節間應安裝牢固,且電氣接觸良好。接線盒蓋應能開啟,設于地面的接線盒盒蓋應采取防水措施。3.預埋線槽宜采用金屬線槽。當設計無特殊要求時,金屬橋架、配線設備、線管、線槽均不得露明安裝。1.3 纜線檢驗1.工程采用的對絞電纜和光纜的規格、型號及性能應符合設計的要求。2.光纜開盤后應檢查其外觀質量,并應測試和記錄光纖衰減常數和光纖長度。3.光纖跳線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光纖

28、調度軟纖應具有經防火處理的光纖保護包皮,兩端活動連接器(活接頭)端面的保護措施應正確。 每根光纖調度軟纖中光纖的類型應有明顯的標識。1.4 纜線敷設1.纜線布放前應設計要求進行核對,布放時纜線的兩端應貼有標簽,纜線不得布放在電梯或管道豎井中。2.纜線的布放應順直,不得有扭絞、打圈、擠壓和損傷現象。3.電纜線、信號電纜、對絞電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它弱電系統的纜線應分離布放。4.通訊、計算機、樓宇自控、電視監控、廣播與衛星電視、火災報警等系統的信號及控制纜線在同一路由敷設時,宜采用金屬電纜線槽分離布放,各系統纜線間距及線槽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5.纜線的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非屏蔽4 對對絞電纜

29、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4 倍,在施工過程中不應小于8 倍。 非屏蔽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0 倍主干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0 倍。光纜彎曲半徑在施工過程中不應小于光纜外徑的20 倍。布放纜線的牽引力,不應大于纜線允許張力的80%,光纜瞬間最大牽引力不應超過光纜的允許張力。以牽引方式敷設光纜時,主要牽引力應加在光纜的加強芯上。布放纜線牽引時,應根據纜線牽引的長度、布放環境、牽引張力等。因素確定集中牽引或分散牽引方式,纜線不得有扭曲、超張現象光纜布放時,光纜盤轉動應與光纜布放同步,光纜牽引的速度宜為15m/min;光纜出盤處應保持松馳的弧度,光纜不得出現背扣現象

30、對絞電纜與電力電纜最小凈距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對絞電纜與電力線纜最小凈距最小凈距(mm)5KVA(380V)注:雙方都在接地的線槽或鋼管中,且平行長度小于10m 時,最小間距可為10mm;表中對絞電纜如采用屏蔽電纜時,最小凈距可適當減小,并符合設計要求。1.5 暗管敷設纜線1.敷設管道的兩端應設有標志,標志上應有房號、序號、長度等內容。2.管道內應無毛刺或雜物,并應安置牽引線。3.布放雙護套纜線和主干纜線時,直線管道的內截面利用率應為50%-60%,彎管道應為40%-50%;暗管布放4 對對絞電纜時,管道的內截面利用率為25%-30%;線槽的截面利用率不應超過50%。4.光纜與電纜同管敷設時,應

31、在暗管內預置塑料子管,將光纜敷設在子管內,子管的內徑不應小于光纜外徑的1.5 倍。1.6 電纜橋架和線槽敷設纜線1.電纜橋架和線槽敷設纜線應符合設計要求,橋架內橫斷面的填充率不應超過50%。2.電纜橋架內纜線垂直敷設時,纜線的上端及每間隔1.5m 處應與橋架的支架固定;水平敷設時,在纜線的首、尾、轉彎處固定。3.電纜線槽設置在吊頂內時,槽蓋開啟面上方的垂直凈空不應小于80mm。4.不同種類的纜線布放在同一金屬線槽內時,應同槽分室(用金屬板隔開)布放,金屬線槽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1.7接插件的檢驗要求1.接線排和信息插座及其它插件的塑料材質應具有阻燃性。2.保安接線排單元過壓、過流保護的各項參數

32、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規定的要求。3.光纖插座連接器的型號、數量和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4.光纖插座面板上應有明顯的發射和接收標志。1.8 配線設備要求1.電纜交接設備的型號、規格,光(電)纜交接設備的編排及標志名稱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各類標志的名稱應統一,位置應明確,文字或圖形應清晰。2.對絞電纜電氣性能、機械特性,光纜傳輸性能及接插件的技術指標,均應符合設計要求。1.9 設備安裝前的環境檢查1.交接間、設備間、工作區的土建工程應全部完工,地面應清潔,門鎖和鑰匙應齊全。2.預留的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數量、尺寸均應符合設計要求。3.對設備間活動地板應專項檢查,地板板塊鋪設應嚴密、堅固,每平方米水平

33、允許偏差不應大于2mm,活動地板防靜電接地措施應符合設計和產品的技術要求。4.交接間、設備間應有施工電源和接地裝置。5.交接間、設備間的面積及環境的溫、濕度均應滿足設計要求。6.交接間、設備間的環境條件應符合本條文的規定后,設備安裝工程方可開工。1.10 機架安裝1.機架的安裝應符合產品的技術規定。2.機架上的各種零件不得脫落或損壞,漆面不得有損傷或脫落,各種標志應完整、清晰。3.機架的安裝應牢固,且應符合防震的有關技術要求。4.機架前的施工空間不應小于1.5m,機架背面距墻尺寸不應小于0.8m。5.壁掛式機框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宜為300-800mm。1.11 機房控制設備1.機架安裝應符合下列

34、規定:幾機架的底座應與地面固定;機架安裝應豎直平穩,垂直偏差不得超過;幾個機架并排在一起,面板應在同一平面上并與基準線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毫米;兩個機架中間縫隙不得大于米。2.控制臺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控制臺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控制臺應安放豎直,臺面水平;附件完整,無損傷,螺絲緊固,臺面整潔無劃痕;臺內接插件和設備接觸應可靠,安裝應牢固;內部接線應符合設計要求,無扭曲脫落現象。1.12 配線設備機架安裝1.采用下走線方式時,架底位置應與電纜上線孔相對應。2.配線設備機架垂直誤差不應大于3mm,底座水平誤差每米不應大于2mm。3.接線端子各種標志應齊全。4.交接箱或暗線箱應暗設在墻體內,箱底距

35、地面高度應為500-1000mm。1.13各類接線模塊安裝各類接線模塊安裝應完整,固定螺絲必須緊固,標志應齊全。1.14 信息插座安裝1.安裝在活動地板上時,信息插座應固定在接線盒內,接線盒蓋應能開啟,且應防水、防塵。2.安裝在墻體內時,距地面高度宜為300 mm,如地面為活動地板時,應附加地板高度。3.信息插座的固定必須牢固。4.信息插座應有標簽,應采用顏色、圖形或文字表示所連接的終端設備。1.15 纜線終接1.纜線在終接前,必須檢查標簽顏色和數字含義,并按順序終接。2.纜線中間不得存在接頭。3.纜線終接處必須卡接牢固,接觸良好。4.纜線終接應符合設計和產品安裝的技術要求。5.必須嚴格控制開

36、路、短路、串音、極性接反和線對交錯等質量問題的發生,應采取“隨裝隨測”方法及時地發現和處理。1.16 對絞電纜芯線終接1.終接時每對對絞電纜應保持扭絞狀態,非扭絞長度對于5 類線不應大于13mm。2.剝除護套應采用專用工具,不得刮傷絕緣層;必須按色標和線對順序進行卡接,接序標準必須統一;插座類型、色標和編號應符合設計和有關規定的要求。3.對絞電纜與信息插座的卡接端子連接時,應按先近后遠、先下后上的順序進行卡接。4.對絞電纜與接線模塊卡接時,應按設計和產品的技術要求操作;對絞線與信息插座相連時,必須按色標和線對順序進行操作。5.屏蔽對絞電纜的屏蔽層與接插件終接處屏蔽罩應可靠接觸,纜線屏蔽層應與接

37、插件屏蔽罩呈360圓周接觸,接觸長度不宜小于10mm;屏蔽對絞電纜應可靠接地。1.17 光纜芯線終接1.應采用光纖連接盒對光纜芯線進行接續保護,在連接盒中的光纖應有足夠的彎曲半徑。2.光纖融接或機械接續處應加以保護和固定。3.連接盒面板應設有標志。4.跳線軟纖的活動連接器在插入試配器之前應進行清潔,所插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5.光纜傳輸系統連接點的衰減值、數字系列比特率、數字接口特性等,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1.18 各類跳線的終接各類跳線的終接應保證跳線和接插件接觸良好、接線無誤、標志齊全,跳線選用類型應符合設計要求。1.19 系統電氣性能、光纖特性測試1.系統的電氣性能、光纖特性測試(如

38、纜線、信息插座及接線模塊等整體性能的測試)均應有詳細記錄,并應作為竣工資料的一部分。2.測試儀表對于一個信息插座的電氣性能測試時間宜在20-50s 之間。3.測試儀表應有輸出端口,測試數據應隨時存貯。4.電、光纜測試儀表應經計量部門校驗,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2 電源與接地系統1.智能建筑中各智能化子系統的電源和接地的檢測,可以分部分項的形式,在各子系統檢測中進行,也可綜合各子系統電源和接地進行集中檢測;2.電源與接地應保證建筑物內各智能化子系統的正常運行和安全;3.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應引接驗收合格的公用電源;4.弱電系統自主配置的穩流穩壓、不間斷電源裝置的檢驗。5.弱電系統自主配置的蓄電池

39、組的檢驗。6.對于弱電主機房設有集中供電專用電源設備獨立供電,各樓層設置用戶電源箱的安裝檢驗。7.對于弱電主機房設有集中供電專用電源設備獨立供電的電源線路,安裝檢驗。8.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的防雷、接地,應引接驗收合格的建筑物共用接地裝置。9.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的單獨接地裝置,防過流、過壓元件的接地裝置,防電磁干擾屏蔽的接地裝置,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檢驗。10. 弱電系統與建筑物等電位聯結的檢驗。11. 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單獨設置的接地,干線連續性檢驗、系統屏蔽的連續性檢驗,應符合設計文件及產品技術文件要求。第11章 技術管理措施1.施工技術管理的重點本弱電系統工程施工技術含量高,必須嚴格按照有關國

40、家規范、標準施工。施工管理的重點是主要設備的就位及與其它工種之間的交叉配合,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施工網絡計劃和一個強有力的施工協調班子。技術管理的關鍵是要有一套完整的設備安裝、調試、檢驗和運行質量檢驗的標準和制度,并有完善的技術保證體系。2.由公司總工室組織各專業工程師和工程項目部各專業施工員進行圖紙會審,認真領會設計意圖,熟悉施工圖紙,對設計考慮不周之處與設計、監理、建設方商討,以求合理的解決。對相關部位的安裝內容進行標高和相對位置詳細的加以排列,對于各種設備交叉及密集之處與建筑裝飾等走向交叉、碰撞等,均應認真考慮其各自所占的空間有無矛盾。3.組織學習,貫徹實施新規范、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做

41、好施工技術資料的積累工作,做到準確、及時、完整,與施工進度同步。4.由專業工程師編制本專業施工方案和組織技術安全交底,項目部施工員根據本專業施工工藝要求,在工程開工前編制出本專業單項技術措施,向施工班組進行詳細的書面交底,提供安裝草圖,技術管理人員必須深入施工現場,及時解決施工中的技術問題。施工到工程安裝關鍵處和質量控制點時技術人員必須到場指導和監督。第12章 施工技術措施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我公司將采取一系列積極可行的技術措施確保工程優良標準,滿足建設方要求。1.圖紙自審、會審及圖紙交底階段。電氣技術負責人接到圖紙后組織電氣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圖紙自審,領會設計意圖,核對消防管線布局與其它各專業工

42、種之間在結構、安裝上存在的矛盾,并提出具體的技術措施和可行性施工方案。在此基礎上會同有關單位參與圖紙會審,提出深化設計方案,然后組織電氣班組工人熟悉圖紙,明確施工技術要求,確保施工質量。2.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本階段工作量大,測試數據多,技術要求高,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做好統一部署計劃,按施工作業面編制具體流水施工計劃和施工技術措施,對施工質量進行跟蹤監督,按部就班地做好設備的進場、安裝、調試等工作。如電子設備開箱檢查,網絡設備部件單體校驗,線路絕緣、接地電阻測試。3.全系統調試開通階段。由公司專業工程調試人員負責,嚴格執行消防工程技術標準,對不同部位不同的技術要求制訂調試方案,專職調試人員會同電

43、氣施工技術人員認真組織實施,保質保量完成系統開通工作,并做好消防系統調試報告。制作、整理、歸檔、保存、移交消防系統竣工資料。配合主管部門完成系統的調試、檢測、驗收工作。確保系統一次性驗收通過。第13章 工期保證措施1.在施工組織上我公司將在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優先保證此項工程項目的需要。2.建立施工組織管理機構,推行以工程項目為對象,以核算為依據,以合同工期為目標的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在公司的統一指揮下,工程項目經理對工程進度負直接責任。3.加強施工準備,這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包括技術準備、組織準備、物資準備以及作業條件的準備等。4.材料供應及工藝設備供應情況和設計出圖,變更情況以及相關施

44、工單位的進度情況、氣侯條件等方面,都是影響工期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必須認真對待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5.注重現場管理,工程是否如期完工,質量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現場管理水平,管理的標準是保證連續均衡施工,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技術要求施工,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人、機、料進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充分利用空間、時間,建立文明施工秩序,完備施工資料的積累和傳遞機制。第14章 質量保證措施1 施工準備階段1.1.制定弱電系統工程質量目標:分項工程質量合格率達到100%,確保單體建筑物達到錢江杯標準。1.2.建立弱電系統工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1.3.施工前,對進入現場施工的各專業人員進行一次“質量第一,預防為主”

45、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2 工程實施階段2.1.施工前,對弱電安裝工程施工的有關人員進行施工圖設計要求標準的交底工作。2.2.按照創優的目標,根據施工各個階段,編制相應的針對性措施。2.3.堅持執行每道工序施工前的質量要求交底,明確質量的標準。2.4.貫徹落實施工班組自檢,施工管理人員互檢,專職質量員專檢的三級質量檢驗制度。2.5.施工中產生的質量缺陷,以整改通知單的形式限期整改,落實實施整改人同。2.6.工程項目管理,現場配備專職質量員,實施工程質量的檢查,監督指導,評定等職能。2.7.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弱電系統工程物資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對不符合要求的物資及時退出場地。2.8.現場使

46、用的計測儀器,須在有效的檢測期內并具有檢測合格標志及合格證。3 調試交付階段3.1.組建一個竣工工程質量達標的檢查小組,按照標準、要求,實施收尾、整改等事宜。3.2.做好弱電安裝工程質量記錄、評定等資料收集、整理、裝訂工作,報上級部門核驗。3.3.按規定的要求,落實好竣工保修,服務等工作。第15章 主要產品保護措施1 施工準備階段1.1.按材料設備需用計劃,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安排分批進場。1.2.規劃好進場材料、設備的放置場所,進行分類堆放。進入現場的管材、鋼材等,架空放置在堆放場所的鋼支架上,未經防腐處理的須刷防腐油漆,并按規格整齊堆放。1.3.對進入工地的弱電設備及器材,設立專門的便

47、于防水、防火、防盜的儲存空間。派專人看管、收發并認真作好收發記錄存檔。收集全部產品的合格證、生產許可證以及有關證書存檔。1.4.對于暫不使用的、易腐蝕的材料、設備,安置在材料倉庫內,設專人管理。2 施工實施階段2.1.預留施工中,未經主管人員認可,不得任意鋸割結構鋼筋,必要時經主管人員認可后方可實施。2.2.管道安裝時,先安裝固定支架,后安裝管道。2.3.對預留洞口安裝的管道,管道周圍應進行第一次罐漿,隨后進行第二次罐漿。2.4.進入裝修前,對管、槽安裝的標高,位置尺寸進行檢查、復核,及時調整偏差。2.5.在吊平頂部位施工時,嚴禁用力敲擊,推拉主吊頂龍骨。龍骨未安裝前,吊頂內的安裝施工應已經結

48、束。3 調試交付階段3.1.對安裝的各專業系統從下至上進行檢查收尾、整改,完成一部分移交一部分。3.2.各專業系統調試前,對所有的走線、接線等進行全面的檢查、落實好實施調試的措施。3.3.在建筑裝飾的平頂、墻體、門窗、地板等部位施工,施工人員應用干凈的防護手套進行施工,產生污染后及時清除,在有木地板施工的部位嚴禁將硬質雜物傾倒在地板上,應裝進盛器內。使用登高人梯時,應用軟墊物質包扎好梯腳。3.4.全面通電調試時,安排好各層面管理人員,實施好調試工作。3.5.施工現場布置與臨時設施情況第16章 主要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準備階段 組建現場施工安全管理組織結構。 施工前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進行

49、一次專業性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制定施工安全生產的崗位職責。按照有關政策規定,辦理、辦妥各種有關安全防范手續。查詢、消除、防范現場已經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各種不安全的事故隱患。2 工程實施階段 施工現場配備專職安全員,行使檢查、監督、指導等職能。施工前,用簽發施工任務單的形式,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簽發手續。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施工人員必須持有效的操作證和特殊工種操作證上崗,外地工作人員須持務工證。自覺遵守施工現場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施工班組堅持上崗交底、上崗檢查、上崗記錄,一周一小時講評活動。對施工所用的電氣設備,手持電動工具、電源線、登高梯、腳

50、手架等,使用前經安全員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對施工現場使用的電源線,按照不同的施工環境,架空綁扎至設備,不得隨意亂拖、亂拉、亂接電源線。 進入工地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以及出示出入證。 禁止與工程無關人員進入工地現場。 在實施管道焊接等施工前,及時落實好動火使用、監護、檢查、清理等措施,執行三級動火證的制度,辦理好手續,落實好監護措施。 加強對施工周圍環境的管理,施工中不準往上朝下、向外亂拋鐵絲、材料、工具等物,一旦發現,采取罰款處理。 對業主、土建等單位在安全檢查中提出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定時、定人實施整改。3 調試交付階段,嚴格按照二級動火證的規定,落實好動火使用、監護、檢查、清理等措施。各

51、工種制定針對性的通水、通電、通風試驗的安全措施。第17章 現場文明施工措施1 施工準備階段組建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組織機構。 開工前,向工程施工的各專業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文明施工的教育。按照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整理好堆放機電材料、設備的場地及施工操作場所。按照文明工地的有關要求,制作各種接點圖、網絡圖等形象性圖表,布置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宣傳廣告。2 工程實施階段 施工現場指定一名針對弱電工程項目文明施工管理的管理員,實施文明施工管理的職能。 按照工程材料、設備需用計劃,分期、分批組織進場,按規定的范圍分類堆放,做到堆放整齊,掛牌標志。 施工場所所用的電焊機、套絲機等施工機械擺放合理。 自覺遵守現場

52、文明施工管理的規定,接受建設單位、總包以及其他上級部門的工作布置、檢查。對檢查中提出不符合要求的問題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整改。 嚴格文明施工管理,實行條款責任制,對現場環境、辦公室及宿舍等方面的管理,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 組織進行每月一次的文明施工管理檢查活動,并實施獎罰制度。 嚴格執行落手清制度,每道工序結束后,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施工現場的廢料、雜物用打包、打箱的方法,堆放到廢物集中場所。3 調試交付階段 根據調試交付階段的實際情況,及時做好各施工部位剩余物資的整理、收集、清退等工作。 由建設單位提供或自行采購的物資,分別妥善放置,并做好移交工作。對施工現場通水試驗后的積水及時清掃。第18章

53、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1 測試原因雖然系統采用的產品都滿足國際標準,但因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又加入了很多人為因素,必將對整個線纜系統在諸如連接正確性、連接性、短路、開路、信號衰減、串擾、信噪比、回波損耗、突發性干擾、計算機網絡的連通性、誤碼率及性能等方面產生很大的影響。計算機網絡安裝時,所產生的錯誤60%是線纜和接插件安裝的問題。因此在工程完工后,有必要在諸方面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測試,以證明布線系統的安裝是合格的。2 測試模型對布線系統的測試是聯合測試的,而不是指對某一個或幾個部件的測試,測試通路應為真正的應用環境,在下圖中反響了幾種測試的模型分別是:1)基本鏈路測試模型;2)鏈路測試模型;3)信道(

54、Channel)測試模型。3 測試標準測試將以TIA/EIA-568-A、TSB 67和ISO/IEC 11801標準規范定義的信道(Channel)方式進行。3.1 ANSI/TIA/EIA-568-AANSI/TIA/EIA-568修定版A的標準中收錄了TSB 36與TSB 40的連用UTP“信道”在最壞性形下的電性能參數值,該情況信道被定義為從NIC到LAN集線器或交換器之間的所有設備,在該信道中各組件定義如下: 一個信息插座/插頭 一個轉換節點 90 米均衡非屏蔽雙絞線(UTP)電纜兩個連接塊或接線面板組成的配線架 總長10 米的設備線纜和跳線。由于現場測試設備不能將設備插頭與設備接口

55、分開,因此設備接頭不計算在內。3.2 ISO/IEC 11801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子技術委員會(IEC)頒布了ISO/IEC 11801國際標準,同TIA/EIA-568-A標準一樣,ISO/IEC 11801標準地信道定義為包括跳線(除少數設備跳線外)在內的所有水平線,ISO也將鏈路(Link)定義為從配線架到工作區信息插座的所有部件,而墻內的設備也應考慮在內,鏈路包括兩個連接塊之間的跳線,但不包括設備線纜。3.3 TSBTIA/EIA組織在TIA/EIA-568-A之后又公布了第67號通訊系統公告(TSB 67)商用建筑通訊布線測試標準,即對非屏蔽雙絞線(UTP)布線系統傳輸

56、性能現場測試的技術要求,TSB 67的宗旨是為了更明確地定義建筑布線系統的性能要求和如何進行現場測試,該TSB包括了關于“信道”的“基本鏈接”區別說明并為他們規定了不同的性能等級,根據基本鏈接的這組數據對以后增加跳線和維持信道的性能要會更加嚴格。TSB 67還規定了手持式測試儀的測量精度以便控制結果的可靠性。系統安裝后的測試將按如圖所示的TIA/EIA-568-A。TSB 67和ISO/IEC 11801標準定義的通道測試進行,測試包括通道的衰減(ATTENUATION)、近端串擾(NEXT)、近端串擾總和(Power Sum NEXT)、等級遠端串擾(ELFEXT)、等級遠端串擾總和(Pow

57、er Sum ELFEXT)、信噪比(ACR)、信噪比總和(Power SumACR)和回波損耗(RETURN LOSS)等數值,測試參數值將以ISO/IEC 11801E級標準草案為依據,結合產品制造商公布的綜合布線系統Quantum System的通道實測值完成系統的測試4 測試設備為確保測試的公證性,我們推薦使用第三方廠商生產的測試設備,即推薦美國MICROTEST公司的OMNI Scanner設備,該公司稱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推向市場的六類產品測試儀。OMNIScanner是Microtest公司領先其他廠家開發的一種最先進的多功能的電纜測試儀。OMNIScanner不但可以驗證6類布線及

58、測試7類布線系統的功能,測試頻率高達300MHz。OMNIScanner是測量高性能布線系統的解決方案。不論是銅纜或者是光纜,OMNIScanner都能依照標準驗證。100dB的極寬動態量程和支持高達300MHz的頻帶寬能力,讓OMNIScanner完全能驗證超五類及六類布線系統。對于準備運行千兆以太網的布線系統,OMINIScanner提供精確的回波損耗和等級遠端串擾(ELFEXT)測量。它的全矢量引擎提供高級的幅度及相位基礎。OMINIScanner獨特的項目管理之用戶界面,允許用戶依照項目需要規劃自動測試程序、線纜規格及記錄儲存,大大增進效率。測量參數包括接線圖、長度、衰減、NEXT、P

59、S別NEXT、ACR、PS ACR、ELFEXT、PS ELFEXT、回波損耗和環路電阻。更可以直接將鏈路的頻帶寬解讀出來。優越的PC軟件界面,不但可以管理測試報告,而且可以配置OMNIScanner及遙控測試儀。特殊的連接器可以直接測量電纜及接插件的性能。 接線圖:檢查接線錯誤開路、短路、交錯/分岔對,也可測試屏蔽層。NEXT:雙向6 組測量;頻率范圍:1300MHz;動態量程:100dB;測量誤碼差:按TIA 標準計算;測量分辯率0.1dB。 回波損耗:雙向測量回損;頻率范圍:1-300MHz;動態量程:0-25dB;工廠校驗保證端口與參考阻抗100 歐姆匹配;測量精度:符合200MHz三

60、級精度的要求;測量分辯率:0.1dB。 衰減量:測量全部四線對;頻率范圍:1-300MHz;動態量程:80dB;測量精度:按照TIA 標準計算。精度:100MHz-0.6dB、200MHz-0.7dB、300MHz-1.0dB;測量分辯率:0.1dB。 ELFEXT:雙向24 組測試;頻率范圍:1-300MHz;動態量程:100dB;測量精度:符合200MHz 三級精度的要求;測量分辯率:0.1dB。 ACR:根據所測量的NEXT 及衰減量計算4 對線的ACR。長度范圍:0 至最長距離。最長距離457 米(雙絞線);精度:K長度分辯率NVP 誤差,K 為長度的4%或0.6 米(以較大數為準),

61、長度分辯率為0.3 米(1 英尺)。 電阻:范圍0-500 歐姆;精度:0.5 歐姆0-15 歐姆,2%歐姆15-500歐姆;分辯率:0.1 歐姆。PS NEXT、PS ACR、PS ELFEXT:根據每對線兩端所測量的NEXT、衰減量及ELFEXT 數值計算得知。第19章 電源系統檢測1.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應引接驗收合格的公用電源。2.弱電系統自主配置的穩流穩壓、不間斷電源裝置的檢驗。3.弱電系統自主配置的應急發電機組的檢驗。4.弱電系統自主配置的蓄電池組的檢驗。5.對于弱電主機房設有集中供電專用電源設備獨立供電,各樓層設置用戶電源箱的安裝檢驗。6.對于弱電主機房設有集中供電專用電源設備獨立

62、供電的電源線路,安裝檢驗。7.弱電系統自主配置的穩流穩壓、不間斷電源裝置的檢驗。8.弱電系統自主配置的蓄電池組的檢驗。9.對于弱電主機房設有集中供電專用電源設備獨立供電,各樓層設置用戶電源箱的安裝檢驗。10. 對于弱電主機房設有集中供電專用電源設備獨立供電的電源線路,安裝檢驗。第20章 防雷及接地系統檢測1.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的防雷、接地,應引接驗收合格的建筑物共用接地裝置。2.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的單獨接地裝置,防過流、過壓元件的接地裝置,防電磁干擾屏蔽的接地裝置,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檢驗。3.弱電系統與建筑物等電位聯結的檢驗。4.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單獨設置的接地,干線連續性檢驗、系統屏蔽的連續性

63、檢驗,應符合設計文件及產品技術文件要求;5.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的單獨接地裝置,防過流、過壓元件的接地裝置,防電磁干擾屏蔽的接地裝置,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檢驗。6.弱電系統與建筑物等電位聯結的檢驗。第21章 其它弱電系統的測試測試工作必須按設計要求,分步驟地進行。對各種線纜、元件和終端設備,均應進行施工前檢驗、隨工檢測、區域檢測和系統試驗。檢驗和測試時,應及時填寫記錄,區域的檢測和系統的測試應及時填寫檢測報告。第22章 工程驗收的前提條件1.系統的全部設備,包括現場的各種閥門、執行器、傳感器等全部安裝完畢,線路敷設和接線全部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2.系統的受控設備及其自身的系統不僅安裝完畢,而且單體或

64、系統的調試結束;同時其設備或系統的測試數據必須滿足自身系統的工藝要求,例如空調系統中冷水機組其單體運行必須正常,而且其冷量和冷凍水的進出口壓力,進出口水溫等必須滿足空調系統的工藝要求。3.檢查系統與各系統的聯動、信息傳輸和線路敷設等必須滿足設計要求。第23章 交接、存檔原始記錄資料清單1.工程竣工資料應包括以下內容: 系統工程開、竣工報告;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工程設計變更文字記錄; 工程概況的說明; 圖紙會審紀要; 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 各系統設備、元件、纜線和其它材料的明細表和隨機文件;測試、隱蔽工程驗收、隨工檢測、中間驗收等文件; 工程質量評定資料; 工程變更,檢查記錄,建設、設計、施工等單位之間的記錄; 工程竣工圖紙; 系統竣工表; 系統使用說明書,程序清單和數據庫文件。2.工程竣工文件應真實、清晰、內容齊全,數據準確。3.各系統的驗收標準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規定和標準的要求。4.在驗收過程中發現不合格的項目,應填寫整改通知書,施工單位應及時整改并申請復驗。


注意事項

本文(綜合布線系統、防雷接地系統、機房系統、通信系統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40頁).doc)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手房| 庄浪县| 利川市| 道真| 张北县| 双鸭山市| 宣恩县| 宣威市| 连平县| 丹凤县| 兴安盟| 夏邑县| 延川县| 台山市| 涟源市| 玛纳斯县| 普定县| 阳城县| 阳春市| 金阳县| 麦盖提县| 武清区| 汪清县| 额济纳旗| 杭锦后旗| 抚远县| 六安市| 宁德市| 德兴市| 冕宁县| 清水县| 梅州市| 张家界市| 宜都市| 会昌县| 瑞安市| 陵川县| 曲水县| 合江县| 郎溪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