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 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方法一、瀝青下封層施工1、采用的瀝青標號和品種應滿足合同文件及技術規范要求。2、采用的集料必須清潔、干燥、無風化、無雜物,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耗性;集料的最大粒徑與封層度相等,最大與最小粒徑之比不小于2;符合粒徑規格的顆粒含量,不少于80% ;其它技術指標應滿足部頒規范的要求。3、選擇在干燥和較熱的季節施工,在雨季之前半個月結束施工。4、施工工序應緊密銜接,瀝青灑布長度與石料攤鋪相配合,避免噴油后等待較長時間才攤鋪集料。5、碾壓應在攤鋪后立即進行,并在當日完成;用DD-110雙鋼輪壓路機碾壓,每層混合料應在攤鋪的全寬范圍內初壓一遍,并按需要進行補充碾壓以使表面集料均
2、勻嵌入;碾壓速度控制在2km/h以下,碾壓3-4遍。6、根據實際情況,養護一定天數,并將表面多余的材料清掃干凈。二、乳化瀝青透層乳化瀝青透層宜緊接在水泥穩定碎石施工結束養護成型后表面稍干后噴灑。澆灑前應對路緣石、側平石進行保護,以防污染。乳化瀝青透層灑布后應不致流淌,要滲透入基層一定深度,并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在鋪筑瀝青面層前,若局部地方有多余的透層瀝青,應予清除,灑布車灑不到地方應用人工補灑。三、混合料的攤鋪1、下面層瀝青砼,采用基準鋼絲調平,使標高、縱、橫坡度符合設計要求。上面層瀝青砼采用滑移式基準梁調平法。2、瀝青砼下面層攤鋪:2.1下承層的檢驗與準備,鋪筑瀝青砼下面層前,基層質量應得到
3、監理認可,并且肖掃潔凈,表面無污染、雜物。經檢驗合格并得到監理認可方能鋪筑瀝青砼下面層。2.2分隔帶路緣石、填土等已完成。2.3測量放樣:放出兩側的支撐桿,間距為10m,每200-300m為一段,抗拉力應不小于150KN,同時正確放出基準鋼絲的標高,并固定在橫桿上,由專人進行核查。2.4攤鋪機就位后,應先預熱15-20min,使熨平板的溫度在65以上,按試驗路段提供的松鋪系數(一般為1.15-1.20 )計算出松鋪厚度,調整熨平板高度,在下面墊木塊,厚度與松鋪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放在上面,并調整好熨平板仰角。2.5將攤鋪機的電子感應器置于基準鋼絲上,調整手搖臂升降桿使傳桿器升降指示燈全部熄后
4、,打開開關開始鋪筑。2.6當兩臺攤鋪機梯隊攤鋪時,調整攤鋪機,使縱向接縫迭3-5cm,前一臺靠近中央分隔帶先行,中央分隔帶一側走基準鋼絲,并同時采用自動橫坡儀真控制橫坡,后一臺攤鋪機在縱向接縫附近采用滑靴調平,結合自動橫坡控制儀,使其拱坡平順,前后兩臺相距15-20m。2.7攤鋪機接料斗適當涂上防粘液,料車對準攤鋪機料斗中心,距攤鋪機約30cm左右空檔,攤鋪機迎上推著料車前進,在坡度大的地段,料車掛低速檔與攤鋪機同步前時,檢查瀝青混合料的到場溫度,攤鋪溫度不低于110-130。2.8拌和設備的生產能力與攤鋪機攤鋪速度相適應,保證攤鋪過程的勻速、緩慢、連續不間斷,中途不得隨意變速或停機。攤鋪過程
5、中螺旋布料器應均衡地向兩側供料,并保持一定高度以保證熨平板后的松鋪面的平整和混合料初始疏密程度的穩定。2.9攤鋪過程中熨平板根據鋪筑厚度,使振夯頻率與振幅相配套,以保證有足夠的初始壓實度。2.10攤鋪過程中,由專人檢查鋪筑厚度及平整度,發現局部離析,拖痕及其他問題應及時處理。3、上面層瀝青砼路面采用滑移式基準梁進行調平,施工方法、程序與下面層基本相同,只是標高控制手段不再用基準鋼絲而采用滑移式基準梁。四、瀝青混合料的碾壓1、瀝青混合料采用一套設備半幅一次碾壓成型方法。根據試驗段提供的資料、配合壓實機具,選擇壓實組合方式及碾壓速度、遍數等。2、瀝青混合料壓實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分別采用
6、不同型號的壓路機。碾壓應慢速、均勻進行、一般符合下表規定:各種壓路機碾壓速度(km/h )壓路機類型初壓復壓終壓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鋼輪壓路機1.5-2335輪胎壓路機54-68振動壓路機1.5-2(靜)4-5(靜)4( 振)5(振)2-3(靜)5(靜)3、初壓3.1初壓主要提高瀝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穩定作用,根據實踐證明,采用較高溫度,碾壓能收到較好的壓實效果。3.2初壓采用DD-110雙鋼輪壓路機,一般碾壓二遍。3.3初壓的順序:壓路機由肩一側壓向路中心,或由低側向高側碾壓,后輪應重疊1/2輪寬,靠路緣石附近留出20-30cm采用小型振動壓路機或振動夯板壓實。3.4碾壓時壓路機的驅動
7、輪向著攤鋪機方向,防止混合料發生攤移或產生擁包。3.5初實盡量減少噴水,防止瀝青混合料降溫過快。4、復壓4.1復壓主要解決密實度問題。保證瀝青混合料溫度不低于120時壓實效果較好,并緊跟初壓之后進行;4.2復壓采用輪胎壓路機碾壓,輪胎氣壓不小于0.7Mpa,后輪應重疊1/2輪寬;4.3復壓的順序與初壓相同,復壓遍數根據試驗段確定的施工工藝參數實施,一般為6-8遍;復壓速度也由試驗段提供,一般可采用4km/h。5、終壓5.1終壓主要是消除輪跡,改善鋪筑層的平整度,碾壓時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控制在90以上為宜。5.2終壓采用英格索蘭DD-110雙鋼輪振動壓路機,一般不用振動,碾壓至無明顯輪跡為止,一般
8、為3-4遍;終壓速度采用2.5-5.2km/h。同樣由試驗路段提供。5.3終壓的順序與初壓相同,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80。6、碾壓注意事項6.1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是保證瀝青面層質量的重要環節,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為保證壓實度和平整度,初壓應在混合料不產生推移、發裂等情況下,盡量在攤鋪后溫度較高時進行;初壓嚴禁用輪胎壓路機,以確保面層橫向平整度。6.2壓路機應以緩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適宜碾壓速度隨初壓、復壓、終壓及壓路機的類型而別。6.3為避免碾壓時混合料推擠產生擁包,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朝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方向不應突然改變;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行。對壓路機無法
9、壓實的死角、邊緣、接頭等,應采用小型振動壓路機或手扶振動夯趁熱壓實;壓路機折回不應處在同一斷面上。6.4要對初壓、復壓、終壓段落設置明顯的標志,便于司機辯認;對松鋪厚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及碾壓溫度應設專人檢查。6.5路面冷卻至40以下方可開放交通。7、接縫處理橫向接縫需錯開1m以上,接縫應有切割機割齊頭縫,在接縫處涂刷瀝青粘層,并在第二天連接攤鋪時補料平整,邊壓邊用3m直尺檢查,直到得到滿意的接頭為止。瀝青砼面層接縫處理方法:瀝青砼面層縱接茬處理、橫接茬處理見下表:作業方法適用范圍及說明兩攤鋪帶緊密銜接兩攤鋪機呈梯形作業,或夏季單機連續作業,一般攤鋪長度60100m縱縫邊鋪墊木攤鋪
10、機走在墊木上單機作業,當日或次日銜接常溫適用攤鋪長度60100m必須斷絕交通,縱墊木可用角鋼焊制兩攤鋪帶當日銜接,碾壓不到縱縫邊單機作業,當日連續銜接夏季采一段攤鋪長度100m碾壓至邊,當日不銜接局部或少量不斷交通,人工或單機攤鋪不邊疆作業須劃線切割,常溫適用瀝青砼面層橫縫處理作業方法適用范圍及說明當日攤鋪碾壓至施工終端,置放橫墊木路幅寬,單機攤鋪終端當碾壓成活,井及障礙多時,臨時劃分段落橫墊木。當日攤鋪碾壓至施工終端,直茬熱接次日不連續施工,繼續施工前劃線切割,須預熱刷油熱接,常年適用干路及快速路。當日攤鋪碾壓至施工終端, 直茬熱接次日不連續施工,繼續施工前劃線切割,須預熱刷油熱接,常年適用
11、次干路及支路。當日攤鋪碾壓不到終端, 熱茬熱接單機作業,瀝青混合料供應不連續時,當日繼續攤鋪,夏季采用。7.1縱縫7.1.1縱縫由于路面寬度過大,相鄰兩攤鋪帶之接縫處是路面薄弱環節,最容易遭到破壞,一般應直茬熱接要求緊密、平整、無接縫痕跡。7.1.2單機作業當日先后攤鋪相鄰兩攤鋪帶應重疊2.25cm,先攤鋪帶縱縫一側,應設置墊木預防發生變形或污染,便于第二條攤鋪帶的銜接。7.1.3不在同日攤鋪的縱縫,在攤鋪新料前對先攤鋪帶之邊緣應加細修理,將松動、裂紋、厚度不足或未充分壓實的部分清除掉,刨齊縫邊要垂直,線形直順并噴刷一薄層粘層油,加熱瀝青,方可攤鋪。7.1.4 縱縫應在攤鋪后立即碾壓,碾壓時碾
12、輪大部分應在已碾壓路面上,約1015cm寬度壓在新鋪的瀝青混合料上,然后逐漸移動越過縱縫。7.1.5 路面為雙層式時,上下兩層的縱縫不應重疊,一般錯開30cm.。7.1.6用熱混合料敷于已刨的縱縫上,一般寬1520cm,高約1015cm,超前1020m于攤鋪點。7.2橫縫橫縫攤鋪帶在條件允許時,宜長不宜短,以減少橫縫,橫施工縫盡量采用橫墊木,做到端部整齊。繼續攤鋪時可省去切除不整齊部分的工序。攤鋪碾壓時在端部鋪設墊木(與設計同厚)。次日繼續施工時的端部橫縫,若須刨除,工藝同縱縫措施。8、檢測每天正常按規范規定項目及頻率進行瀝青混合料的試驗檢測,以指導生產,并指導生產,并進行試驗資料匯總,進行動
13、態管理。接部頒標準和業主有關規定的項目及頻率,進行成型路面的檢測,如壓實度、厚度、標高、彎沉值等,對路段進行質量評審。第二節 瀝青砼上面層施工方法一、運輸運料車采用25噸以上的自卸車做運輸車。在運料前底板均勻地涂上一層油水隔離劑,防止混合料粘到運輸車輛底板上,在車廂上涂覆隔離劑時,要注意清除多余的隔離劑,防止隔離劑在車廂底部匯集(可在車廂灑涂隔離劑之后升起車廂底部來實現)。運料車在運輸過程中必須加蓋蓬布,以防止混合料表面因降溫結殼。在運輸途中,運料車不得隨意停歇,并按指定的路線進入施工場地。在運料車到達現場后,逐車檢查混合料是否滿足要求。對運到施工現場的混合料若發生冷卻離析、結塊或被雨淋濕以及
14、在運料車輛卸料時滯留在車上的混合料都作廢棄處理。在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由攤鋪機推動前進。二、攤鋪1、下承層準備在上面層攤鋪之前,先對中面層進行清掃、沖洗干凈以及對局部缺陷進行處理。提前1-2天開始粘層油的噴灑作業,粘層油采用改性乳化瀝青,灑布量0.2-0.3kg/m2,施工中按照面積與總用量控制。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上面層的施工。2、攤鋪采用兩臺攤鋪機進行單幅全斷面攤鋪,靠中央分隔帶側的攤鋪機在前,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控制厚度;后一臺攤鋪機靠中心一側走滑靴,外側用非接觸式平衡梁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控制
15、在160-170的范圍內,攤鋪機的攤鋪速度控制在2-2.5m/min,使攤鋪用料量和拌合機的產量相適應,同時為保證連續攤鋪,攤鋪機前應保證有5輛以上料車在等候卸料。兩機縱向相距2-3m左右組成聯合梯隊進行攤鋪施工,橫向保證相鄰兩幅的攤鋪應有20cm寬度攤鋪重疊。上面層設計厚度為4.5cm,松鋪系數為1.19,松鋪厚度5.3cm,根據攤鋪速度確定攤鋪機夯錘強度為4.5級,熨平板振級為5級。第一次攤鋪開始之前,將熨平板加熱一小時,使其溫度達到100以上。使用預先準備的二塊標準木板,寬為20cm,厚度為5.3cm,將攤鋪機熨平板坐在標準木板上,并調整料位器,使厚薄指示燈熄滅后,然后卸料攤鋪。在攤鋪過
16、程中,攤鋪機緩慢均勻連續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機。攤鋪機兩側的混合料應保持不少于螺旋布料器高度2/3,使熨平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寬范圍內保持一致,避免攤鋪層出現離析現象。在施工快結束時,在預定的攤鋪段的末端先灑水,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進行碾壓。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尚未冷卻時垂直鏟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成直角連接。3、碾壓瀝青混合料攤鋪后,由專人負責測量混合料溫度來決定是否開始進行碾壓。壓實的目的是提高瀝青混合料的強度,穩定性及抗疲勞特性。壓實工作的主要內容是控制壓實溫度、壓實速度及遍數。碾壓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進行,各個階段設置碾壓標志牌。初壓的溫度宜
17、控制在155-165,在混合料不產生推移、開裂等情況下,盡量在攤鋪后較高的溫度下進行。碾壓過程中,須觀察石料有無破損現象和瑪蹄脂上浮現象出現。機 型初 壓復 壓終 壓DD130DD130DD110BOMAG方式遍數前靜后振1振動2振動1靜壓2碾壓溫度155-165130-155 110行駛速度2-4km/h45 km/h2.5-5 km/h碾壓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進行,初壓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得到初步穩定。碾壓時壓路機的驅動輪朝向攤鋪方向進行碾壓,使每次往返的輪跡應重疊,待壓路機退到已壓實的路段后,再轉向側移。初壓后檢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時予以適當修整。 復壓采用鋼輪壓路機振動碾壓,目
18、的是使鋪層迅速達到規定的壓實度,是碾壓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終壓采用輪鋼壓路機靜壓,目的是消除路面表面的碾壓輪跡和提高表層的密實度和平整度。鋼輪壓路機振動每次重疊20cm,靜壓重疊1/3-1/2輪寬,碾壓中保持均勻速度行駛,不得在新鋪混合料上停留、轉彎。橫向接縫的碾壓:先使用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時壓路機應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當天碾壓完的但尚未冷卻的瀝青混合料面層上,不得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4、交通管制,成品保護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壓實后24小時后開放交通。需要提早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降低混合料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