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裂縫部位概述2二、 編制依據3三、 施工準備43.1技術準備43.2勞動組織準備43.3記錄處理過程準備4四、環氧樹脂修補施工方法54.1施工流程54.2施工準備54.3施工方法5五、剛性層施工85.1 基本規定85.2 施工準備85.3 施工工藝9一、裂縫部位概述圣惠嘉園 A 區經適房 43#樓 12 層局部樓板出現收縮裂縫, 經設計現場勘察分析,裂縫現狀分布不影響結構質量,裂縫產生原因主要是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淋水不足,過分干燥,澆筑混凝土后,因模板吸水量大,塑料薄膜覆蓋不到位,導致水分蒸發混凝土的收縮過快,產生塑性收縮裂縫,對房屋結構安全不會造成危害。經與設計溝通協商,根據業主要求
2、,由施工單位對該裂縫進行技術處理,并保證該處裂縫不再重復出現。施工單位提出處理方案為:對樓板上裂縫(頂棚裂縫)進行板底灌注環氧樹脂修補,板面采用 C35 細石混凝土施工一層4cm 厚的剛性層,剛性層配筋直徑6mm 的三級鋼,單層雙向布置,間距100mm。二、 編制依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混凝土裂縫用環氧樹脂灌漿材料規范JC/T 1041-2007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 (CECS25-9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 2015)三、 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1) 編寫專項施工方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 提出施工材料及周轉材料計劃,
3、及早聯系供應商進行采購。3.2勞動組織準備(1)板底施工人員 5 名,鋼筋班 1 組,泥工班 1 組,后期再根據工作面的需要及時增加人員。(2)工人進場后由安全員進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教育,由工長和技術員對班組長和工人逐級進行交底,交底內容包括: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工藝標準及安全、技術交底;質量和文明施工保證措施;質量標準和驗收標準。3.3記錄處理過程準備做好裂縫的各項標識和灌漿堵漏驗收記錄工作,作業過程中需對每道裂縫編號、平面圖位置標示、裂縫長度測量、裂縫灌漿的日期、處理后效果檢查驗收均及時在專項記錄表中詳細記錄。四、環氧樹脂修補施工方法4.1施工流程查找裂縫部位按照裂縫位置在結構界面剔
4、鑿溝槽導水清理鉆孔安裝注漿管嘴高強水泥或膠泥封閉溝槽環氧樹脂注漿第一次檢驗第二次環氧樹脂補漿第二次檢驗4.2施工準備環氧樹脂灌漿料、 普通環氧樹脂 (配制膠泥)、壓力灌漿機、 電鉆、角磨切割機、烘干機、氣壓泵、活動腳手平臺、開關箱、電纜、輔材等。4.3施工方法4.3.1 裂縫處理:1) 查找裂縫:施工前把頂棚裂縫部位進行標識編號,搭設活動腳手架,將標識的裂縫左右 20cm 范圍內面層清理干凈。2) 鑿槽:對于結構層面上較寬的裂縫 (大于 0.2mm),使用角磨切割機沿裂縫剔鑿開槽 ,沿縫鑿成“ V ”形槽,槽寬 20mm 與槽深 510mm。鑿槽時先沿裂縫打開,再向兩側加寬,鑿完后用鋼絲刷及壓
5、縮空氣將混凝土碎屑粉塵清除干凈。縫寬小于 0.2mm 的裂縫,采用表面封閉處理方式。3) 導水:頂棚裂縫剔鑿成 V 型槽后,仔細觀察裂縫,若裂縫有滲漏現象。則在縫的漏水點上進行鉆孔安裝水嘴導水,鉆孔直徑一般為 56mm。4.3.2 安裝注漿管1) 在活動操作平臺上沿 V 型槽騎縫使用沖擊電鉆鉆孔,孔徑 10mm,孔距按專業灌漿提供的經驗值數據確定在200300mm 間,孔深以不大于結構板120mm 厚的 1/2 即60mm 深來控制。2) 鉆孔完成后,把灌漿針頭的前端橡膠部位完全置入孔眼內,然后使用扳手扭動針頭使其橡膠部分在孔眼里完全膨脹堵塞孔眼。膠泥封堵型槽1) 在導水嘴、灌漿針頭安裝完成后
6、,對 V 型槽界面再用毛刷蘸甲苯、丙酮、酒精等有機溶液將 V 型槽界面清洗干凈,如槽內表面潮濕使用烘干機烘吹,使其表面干燥。2) 采用普通環氧樹脂加入適量的固化劑形成膠泥狀,在 V 型槽界面涂一層環氧樹脂基液,然后將環氧樹脂膠泥嵌入 V 型槽內表面刮平。3) 如 V 型槽內表面潮濕,嵌入的膠泥易產生氣泡和脫落,則需重新處理,保證封閉可靠。4) 裂縫封閉后應進行壓氣試漏檢測,以檢查其密封效果。密封性氣檢需待膠泥有一定的強度后進行,試漏檢測前沿裂縫涂抹一層肥皂水,從注漿嘴壓入壓縮空氣,如有漏氣處應及時進行封閉,待達強度后再氣檢,如此反復直至不漏氣為止。4.3.4 環氧樹脂膠液配制1) 選用中等環氧
7、值()的樹脂,如 6101 634。2) 選用胺類固化劑。3) 添加稀釋劑,降低樹脂粘度, 改善樹脂的滲透性。 稀釋劑可分惰性及活性二大類,用量一般不超過 30%。4) 在加入固化劑之前,必須對所使用的樹脂、固化劑、填料、改性劑、稀釋劑等所有材料加以檢查合格后使用。5) 膠液應根據不同的材料配方進行配制,膠液配制不可過多,每次配制好的膠液必須用完,剩余的膠液不可再投入使用。 其數量宜根據膠液固化時間和灌入速度進行控制。壓力注漿1) 注漿機具、器具及管子在注漿前應進行檢查,運行正常時方可使用。2) 根據裂縫區域大小,可采用單孔注漿或分區群注漿,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此連續進行。3) 注漿常用壓力 0.
8、20.5MPa,注漿時,壓力逐漸升高,防止驟然加壓,達到規定的壓力后,恒壓注漿,以滿足注漿的要求。4) 當進膠量小于 0.1L/mim 時用 0.4MPa 壓力持壓灌注 12 分鐘即可停止注漿, 關閉進膠嘴上的閥門。5) 注漿結束后,應立即拆除注漿管道,并清洗干凈,以備下次使用。6) 裂縫內膠液固化后,可拆除注漿管嘴,再用環氧樹脂膠泥封口。4.3.6 注意事項1) 從整個施工過程看,封縫工序是極為關鍵的步驟,務必確保質量。2)每條裂縫必須留設排氣孔或出漿口,否則無法灌實。3)對于寬度均勻的裂縫采用同一型號的環氧樹脂即可完成,但若同一條裂縫寬度差距較大時,應將不同型號的樹脂配合使用。4) 化學注
9、漿材料多屬于易燃品,應密封儲存,遠離火源。5) 在配制及使用現場,必須保持通風良好,操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防護口罩,乳膠手套及眼鏡,并嚴禁在現場進食。6) 工作現場嚴禁煙火,配備消防設施。質量檢查注漿完成后使用壓力空氣或壓力水抽檢灌漿是否密實。五、剛性層施工5.1 基本規定(1) 剛性防水層中細石混凝土中不得使用火山灰水泥; 當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時,應采用減少泌水性的措施,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 C20,本工程使用 C35 細石混凝土。(2) 剛性防水層與立墻及突出屋面結構等交接處, 均應做柔性密封處理; 剛性防水層與基層間宜設置隔離層。(3) 混凝土中摻加膨脹劑、減水劑、防水劑等外加劑時
10、,應按配合比準確計量,投料順序得當,并應用機械攪拌,機械振搗。(4) 剛性防水層應設置分格縫,分格縫內應嵌填密封材料。(5) 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厚度不應小于 40mm。5.2 施工準備技術準備(1) 根據設計圖紙及相關施工驗收規范編制施工方案。(2) 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做好技術、安全交底。5.2.2 材料要求(1) 混凝土水灰比不應大于 0.55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 330kg,含砂率宜為 35 40%;灰砂比宜為 1:21:25;混凝土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應少于 2min。(2)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不得采用火山灰質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 325 級;石子最大
11、粒徑不宜超過 10mm,含泥量不應大于 l ,有良好的級配;砂子應采用中砂或粗砂, 粒徑在 03 05mm,含泥量不應大于 2。(3) 采用直徑 6mm、間距為 100mm雙向鋼筋網片,鋼筋網片在分格縫處斷開,綁扎鋼筋的搭接長度滿足搭接要求,其保護層不應小于 lOmm。(4) 細石混凝土宜摻入膨脹劑、減水劑、防水劑等外加劑,應根據不同品種的使用范圍、技術要求選定,按照配合比準確計量,投料順序得當。細石混凝土應用機械充分攪拌均勻。5 2 3 主要機具及人工施工機具:斗車 5 輛、鐵鍬 6 把、鐵抹子 6 把、水平刮杠 5 根、滾筒 2 個、平板振動器 2 臺,塑料薄膜 3 卷;人員配置:鋼筋班一
12、組,鋼筋工15 人;泥工班一組,泥工10 人。5.2.4 作業條件(1) 所有出板面的管道、設備或預埋件均應安裝完畢,檢驗合格,并做好防水處理。(2) 找平層應平整、壓實、抹光,使其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3) 細石混凝土防水層施工溫度宜在 530,應避免在負溫或烈日暴曬下施工。5.3 施工工藝5.3.1 工藝流程基層清理分隔縫設置安放分隔縫木條綁扎鋼筋網片澆筑細石混凝土養護分隔縫等細部構造密封處理5.3.2 操作工藝(1) 基層處理1) 剛性防水層的基層宜為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板或找平層, 應為結構找坡或找平層找坡,并清理干凈。(2) 分格縫設置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分格縫,應設在變形較大和較易變形
13、的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并應與板縫對齊,其縱橫間距應控制在 6m以內。(3) 安放分格縫木條1) 分格縫的寬度應不大于 40mm,且不小于 1Omm,如接縫太寬,應進行調整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漿處理。2) 采用水泥素灰或水泥砂漿固定于彈線位置,要求尺寸、位置正確。3) 為便于拆除,分格縫鑲嵌材料也可以使用聚苯板或定型聚氯乙烯塑料分格條,底部用水泥砂漿固定在彈線位置。(4) 綁扎鋼筋網片1) 鋼筋網片可采用 6mm的三級鋼,間距為 100mm,綁扎或點焊的雙向鋼筋網片。綁扎鋼絲收口應向下彎,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 10mm,鋼筋必須調直。2) 鋼筋網片要保證位置
14、的正確性并且必須在分格縫處斷開。(5) 澆筑細石混凝土1) 混凝土澆筑應按照由遠而近,先高后低的原則進行。在每個分格內,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不得留施工縫,混凝土要鋪平鋪勻,用高頻平板振動器振搗或用滾筒碾壓,保證達到密實程度,振搗或碾壓泛漿后,用木抹子拍實抹平。2) 待混凝土收水初凝后,大約 8h 左右,起出木條,避免破壞分格縫,用鐵抹子進行第一次抹壓,混凝土終凝前進行第二次抹壓, 使混凝土表面平整、 光滑、無抹痕。抹壓時嚴禁在表面灑水、加干水泥或水泥漿。(6) 養護細石混凝土終凝后 (12 24h) 應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養護初期禁止上人。養護方法可采用灑水濕潤,必須保證細石混凝土處于充分的濕潤狀態。(8) 分格縫、變形縫等細部構造的密封防水處理應先對分格縫、變形縫等防水部位的基層進行修補清理,去除塵雜物鏟除砂漿等殘留物,使基層牢固、表面平整密實、干燥,方可進行密封處理。密封材料采用改性瀝青密封材料。嵌填密封材料時,應先在分格縫側壁及縫上口兩邊 150mm范圍內涂刷與密封材料材性相配套的基層處理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