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 、工程概況 22、 施工部署 23、編制依據 34、材料要求 34.1石料 34.2砂 44.3 水泥和水 44.4水泥砂漿 44.5基坑底部拋石: 54.6 C20砼: 54.7反濾料: 54.8 PVC管 55、砂碎石墊層施工 66 漿砌石施工 96.1施工工藝流程 96.2 砌筑 106.3水泥砂漿勾縫 116.4 養護 117 、施工質量控制及質量通病預控對策 128、檢查驗收 128.1 石砌體質量控制一般規定 128.2 石砌體質量主控項目 138.3 石砌體質量一般項目 149、防雨水措施 171 、工程概況雨水收集池西側池頂外側距經六路20m,其頂面尺寸為1560m1
2、75m,底面尺寸為1530m145m,設計池內邊坡為1:2.0,水池東側外7m為場地平土邊坡起點。池底高程為-1.00m,死水位為0.00m,正常蓄水水位為5.00m,最高水位為5.50m,堤頂高程同廠區一期場平標高7.50m。為保證雨水收集池邊坡及池底安全,本工程邊坡及坑底四周8m采用300mm厚砂碎石墊層和300mm厚漿砌塊石護面,漿砌塊石總量約32618m3,反濾層采用2:1砂石墊層,總量為32618m3;坑底采用200mm厚機械鋪石和100mm厚C20砼護面灌漿(鋪石總量為35400m3、砼總量為26550m3),濾水采用直徑80mm的PVC管。2、 施工部署為加快漿砌塊石護面的施工進
3、度、減小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在開挖過程中,每隔約20m一段應及時將基坑底部及邊坡下部所需塊石、水泥及砂利用土方開挖機械運至坑底。坑內水平運輸采用人工搬運和反鏟運輸相結合的方法。邊坡上部塊石采用機械運至邊坡頂部,人工搬運或挖機搬運到位。墊層施工由漿砌塊石班組完成,約50人。材料運輸機械底部為挖機運送至基坑底部,邊坡采用人工或機械吊運。基坑底部墊層夯實采用平板震動夯,邊坡用人工將砂碎石壓實。垂直部分采用袋裝砂堆砌。主要機具: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機、推土機、壓路機(610t)、手推車、平頭鐵鍬、噴水用膠管、2m靠尺、小線或細鉛絲、鋼尺或木折尺等。本工程按照進度需要和挖土順序計劃計劃采用3個專業砌筑施工
4、隊(緯三路以北一個,緯三路至緯四東路一個,緯四東路至緯五路一個),每個施工隊2個作業班組,每個班組至少滿足50人作業,專業泥工達60%以上。計劃工期為6個月,計劃開始時間為2011年9月30日,計劃完成時間為2011年3月30日。當一段基槽驗收合格后開始鋪設底部墊層及砌體工作。具體詳見施工進度計劃表。3、編制依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中冶賽迪設計院設計的雨水收集池結構施工圖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4、材料要求4.1石料本工程砌石以護坡、護底為主,因此石料的塊徑有嚴格要求,護坡垂直面厚度控制在設計要求的10之內,料場采購時注意選擇。為獲得好的
5、砌筑質量盡可能選擇大塊石人工化解砌筑。1)砌石材質要求:堅實新鮮,強度不低于40Mpa,無風化剝落層或裂紋,石材表面無污垢、水銹等雜質,用于表面的石材應色澤均勻。2)石料外形規格要求:呈塊狀,至少有兩個面基本平行,且面積規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又稱片石),可以用于塞縫,用量不得超過該處砌體總量的10%。單塊重量應小于50Kg。厚度不得超過35cm。4.2砂砂的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的規定,砂漿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徑為0.15-5mm,細度模數為2.5-3.0,砌筑毛石砂漿的砂,其最大粒徑不大于5mm。4.3 水泥和水1)水泥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1999的要求,初凝時間不
6、小于2h,終凝時間不大于8h,三氧化硫含量不大于2.0%,燒失量不大于1.0%,堿含量不大于0.5%,水泥優先選用大型回轉窯生產的32.5級復合硅酸鹽水泥(優先選用海螺水泥)。2)水泥運輸過程中注意其品種和標號不得混雜,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泥受潮。3)到貨的水泥按不同品種、標號、出廠批號分別儲存在水泥倉庫中,袋裝水泥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袋,按出廠日期儲存時間不得超過3個月,防止因儲存不當引起水泥變質,受潮結塊的水泥嚴禁使用。4)凡適宜飲用的水均可使用,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不得使用。4.4水泥砂漿1)水泥砂漿配合比滿足強度和和易性要求,經試驗確定;拌制時,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進行配料,嚴禁擅自更
7、改,投料的允許誤差為:水泥2%,砂3%,水、外加劑1%。2)水泥砂漿拌制過程中保持粗、細骨料含水率的穩定性,根據骨料的含水量的變化情況,隨時調整用水量,保證水灰比的準確性。3)水泥砂漿的拌制時間:機械拌和不少于2-3min,一般不采用人工拌制,局部少量用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濕拌至色澤均勻,方可使用。4)水泥砂漿隨拌隨用,允許間歇時間由試驗確定,常溫拌成后應在34h內使用完畢。如氣溫超過30,則應在2h內使用完畢。使用中如發現泌水現象,應在砌筑前再次拌合。在運輸或儲存中發生離析、析水的砂漿,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初凝的水泥砂漿不得使用。本工程采用的砌筑砂漿為M7.5,勾縫砂漿為M10。4.5基
8、坑底部拋石:采用含泥量符合設計要求的現場加工一級石,粒徑要求為150250mm,要求級配均勻。片狀石含量滿足灌漿施工技術要求。4.6 C20砼:采用C20商品砼,澆筑時塌落度根據現場需要及時調整,滿足灌漿的技術要求,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得大于31.5mm。現場施工采用泵送和自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4.7反濾料:反濾料在本工程開挖砂層選取,其粒徑及級配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超徑顆粒含量不大于3,遜徑顆粒含量不大于5,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大于10。碎石粒徑宜小于20mm,砂石比例為2:1。含泥量不得超過5%。級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樹葉、塑料袋等有機雜物及垃圾。碎石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墊層或虛鋪厚度的2/3,
9、并不宜大于50mm。4.8 PVC管邊坡濾水管采用直徑80mm的硬質PVC管,壁厚需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5、砂碎石墊層施工5.1、作業條件:5.1.1設置控制鋪筑厚度的標志,如水平標準木樁或標高樁,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墻上、槽和溝的邊坡上彈上水平標高線或釘上水平標高木橛。5.1.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時,應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保持無水狀態。5.1.3鋪筑前,應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驗槽,包括軸線尺寸、水平標高、地質情況,如有無孔洞、溝、井、墓穴等。應在未做地基前處理完畢并辦理隱檢手續。5.1.4檢查基坑的邊坡是否穩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積水。5.2、操作工藝5.2.1工藝
10、流程:檢驗砂石質量 分層鋪筑砂石 灑水 找平驗收5.2.2對級配砂石進行技術鑒定,如是人工級配砂石,應將砂石拌合均勻,其質量均應達到設計要求或規范的規定。5.2.3分層鋪筑砂石A鋪筑砂石的每層厚度,一般為1520cm,不宜超過30cm,分層厚度可用樣樁控制。b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鋪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同時,基土面應挖成踏步和斜坡形。c 鋪筑的砂石應級配均勻。如發現砂窩或石子成堆現象,應將該處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別填入級配好的砂石。5.2.4灑水:應根據其干濕程度和氣候條件,適當地灑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為8%l2%。5.2.5找平和驗收:A施工時應分層找平。B最后一層壓完后,表面應拉線
11、找平,并且要符合設計規定的標高。5.3、質量標準5.3.1保證項目:A基底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5.3.2基本項目:A級配砂石的配料正確,拌合均勻,虛鋪厚度符合規定,夯壓密實。B分層留接槎位置正確,方法合理,接槎夯壓密實,平整。5.3.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4。砂石墊層的允許偏差 表2-4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1 頂面標高 15 用水平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2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檢查5.4、成品保護5.4.1回填砂石時,應注意保護好現場軸線樁、標準高程樁,防止碰撞位移,并應經常復測。5.4.2地基范圍內不應留有孔洞。完工后如無技術措施,不得在影響其穩定的
12、區域內進行挖掘工程。5.4.3施工中必須保證邊坡穩定,防止邊坡坍塌。5.4.4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配備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級配砂石不準或鋪筑超厚。5.4.5級配砂石成活后,應連續進行上部施工。5.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5.5.1大面積下沉:主要是未按質量要求施工,分層鋪筑過厚、灑水不足等。要嚴格執行操作工藝的要求。5.5.2局部下沉:邊緣和轉角處夯打不實,留接槎沒按規定搭接和夯實。對邊角處的夯打不得遺漏。5.5.3級配不良:應配專人及時處理砂窩、石堆等問題,做到砂石級配良好。5.5.4密實度不符合要求:堅持分層檢查砂石地基的質量。每層的純砂檢查點的干砂質量密度。必須符合規定,否則不能
13、進行上一層的砂石施工。5.6、施工要點:(1)基底填料采用平板振動夯灑水夯實,坡面填料采用人工灑水攤鋪采用人工由下向上夯實。(2)在鋪設墊層前將地基水排干,不允許在水中鋪筑。墊層的各層必須分層壓實。(3)壓實后的墊層妥善保護,不允許破壞。在墊面上施工下一工序前,對墊層料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4)凡墊層上部有混凝土澆筑的部位,在混凝土澆筑前需在墊層頂面鋪設兩層水泥袋紙,防止混凝土澆筑中水泥漿堵塞反濾層。(5)預留排水孔采用預埋PVC管成孔,埋管埋至反濾層以上達到設計要求。排水孔在施工中必須保證不被堵塞。PVC管單根長度為1m,內側端頭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好,每塊土工布尺寸為300300mm。
14、排水管沿長度方向間距為2.5m,高度方向標高分別為+0.5m,+2.2m,+3.9m,+4.6m。遇伸縮縫位置適當調整位置,排水管按梅花型布置。(6)砂碎石墊層粒徑520mm,粗砂墊層細度模數3.24.0,平均粒徑0.430.66mm,墊層砂碎石料的粒徑、級配、堅硬度符合設計要求,并按不同粒徑組分別堆放。墊層填筑嚴格按照施工詳圖中所示的位置、尺寸、材料級配、粒徑范圍、層次和厚度進行。(7)鋪墊層前,應將基礎用挖除法整平,對個別低洼部分,應采用與基面相同土料或墊層料填平。(8)按設計的坡度標準進行坡身鋪建。坡身分條分層(自下而上)進行鋪設。每條10m,自下而上分層鋪設。以層線和條線將坡身劃分成若干個單元。逐個單元進行施工。(9)墊層鋪設前,設好樣樁,以控制鋪設厚度。(10)鋪設時自腳槽向堤頂方向,自下向上分層鋪設,鋪料要超出設計邊線外側10cm。(11)墊層料應進行必要的壓實,或根據項目監理的指示進行。(12)已鋪筑好的墊層料,應及時進行上層護坡鋪筑施工,嚴禁人車通行。6 漿砌石施工6.1施工工藝流程6.2 砌筑砌筑用的砂漿選用0.2m3的砂漿拌和機現場拌制。每個區配備砂漿攪拌機4臺,其中坑底配備2臺,兩側邊坡頂部各設置1臺。并提前做好砂漿配合比試驗,砂漿拌和均勻,隨拌隨用,一次拌料在其初凝前使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