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編制依據 2二.工程概況 2三.工程地質水文情況 2四.支護結構設計 4五.支護結構的主要技術參數及技術要求 4 1.鋼板樁 4 2.支撐體系 4六.鋼板樁支護施工 5 1.鋼板樁支護施工流程 5 2.鋼板樁吊運及堆放5 3.鋼板樁的打設6 4.基坑土方開挖7 5.基坑排水降水措施76.拔樁 7七.基坑驗收8八.施工注意事項及要求8九.基坑施工安全措施9十.應急救援預案10一. 編制依據深圳地區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規范SJG05-96;深圳市基坑工程管理規定(深建規【2009】3號);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程(DBJ/T15-20-97);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建筑地
2、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深圳灣濱海休閑帶排水工程蛇口片區西段箱涵(第二標段)施工圖紙。二.工程概況由于太子路和太子廣場地勢低洼,海上世界為下沉式廣場,已有的蛇口7、8#排水干渠排水能力不足,導致該區域內澇不斷。對現狀排水干渠進行改造擴建,使其排水能力達到市政2年一遇設計標準及防洪50年一遇校核標準,解決片區內太子路,太子廣場等區域積水受澇的問題。原7#、8#排水干渠改線擴建后分為東、西兩側排水渠,其中西側排水渠總長860.26m,為2孔3.5m5m寬箱涵及蓋板涵,涵高2.854.2m;東側箱涵總長945.41m,為單孔4m寬箱涵及蓋板涵,涵高2.83m4.2m。本工程按圖施工,
3、因場地影響限制及圖紙要求,特采用對撐鋼板樁支護方式,故以下為拉森鋼板樁支護方案。三.工程地質水文情況1.施工地址:深圳市南山區大南山東側蛇口工業區。2.地層巖性根據區域及鄰近工程的地質資料,工程區地層自上而下地層可分為:人工填土層(Q4s)本層按照其組成可分為以粘性土為主的素填土及以填石為主的人工填石。素填土:褐紅、褐黃、灰黃色,主要由粘性土組成,由搬運來的花崗巖殘積土回填而成,含有少量砂及碎石塊,稍濕,松散狀態。人工填石:褐紅、灰黃色,主要由花崗巖巖塊、磚塊組成,含有少量的粘性土,塊石直徑一般0.300.40m,最大約2.0m。由于填石雜亂堆填,大小混雜分布無規則,呈松散狀態,鉆進時泥漿漏失
4、且進尺緩慢,鉆進十分困難。第四系全新統海陸交互相沉積層(Q4mc)a) 淤泥:深灰、灰黑色,含有貝殼碎片及少量有機質,具腥臭味,飽和,流塑狀態。原沉積層厚在815m,經填石擠淤厚13m,層頂標高-10.013.30m,層底標高-16.73-3.50m。b)粉質粘土:灰黃色,可塑,局部軟塑或硬塑,含有粉砂,中壓縮性,工程力學性質稍好,分布較廣泛,連續性較好,但厚度普遍不大,土質不均勻。c)中粗砂:在后海片區和蛇口片區均可見,灰白、灰黃色,松散-稍密,飽和,分布較廣泛、連續性較好。d)礫砂(圓礫):灰黃色、棕黃色,松散-稍密,局部中密,飽和,石英質,粒度不均勻,局部為角礫或中粗砂。分布較廣泛,連續
5、性較好,力學性質較好,可作擬建建(構)筑物的基礎持力層。此外,陸相沖積層中多分布有軟塑狀淤泥、松散細砂等,以透鏡體狀產出,層位不連續。第四系殘積層(Qel)礫質粉質粘土:褐紅、褐黃、灰白色,由粗粒花崗巖風化殘積而成,飽和,可塑硬塑狀態,層底呈堅硬狀態。該層層位穩定。燕山期粗粒花崗巖(V53)場地下伏基巖為燕山期粗粒花崗巖,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云母,粗粒結構,塊狀構造,受構造影響,部分鉆孔見有碎裂巖化現象。按其風化程度可以分為全風化、強風化和弱風化三個帶。3.水文地質:工程地區處亞熱帶地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8002200mm。本區位置瀕海,受臺風的影響較顯著。
6、工程區地下水類型可分為孔隙潛水和基巖裂隙水,其中孔隙潛水主要賦予于填土層及砂層中,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的補給;基巖裂隙水主要賦存于下伏強風化、弱風化等基巖地層中,主要接受上部孔隙潛水的補給。地下水水位因季節、降雨而起伏變化,受潮汐影響較為明顯。四.支護結構設計本工程拉森鋼板樁主要用于深圳灣濱海休閑帶排水工程蛇口片區工程第二標段基槽止水及支護結構,具體處理方案如下:基坑開挖采用型拉森鋼板樁支護。拉森鋼板樁用升降機就位后采用履帶式液壓挖土機液壓振錘的錘機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線、構筑物的情況,認真放出準確的支護樁中線。考慮到鋼板樁在施打中,鋼板樁容易向一邊傾斜,由于傾斜誤差積累不易糾正,
7、難以控制鋼板樁墻的平直度,所以鋼板樁施工擬采用屏風式打入法。屏風式打入法不易使板樁發生屈曲、扭轉、傾斜和墻面凹凸,打入精度高,易于實現封閉合攏。施工時,將1020根鋼板樁成排插入導架內,使它呈屏風狀,然后再施打。在基坑頂部適當位置用砌塊砌筑排水溝,用以攔截地表水,并排出場外,基坑底部沿支護樁側用砌塊砌筑臨時排水溝,基坑底部各拐角點設置集水井,用以排除基坑內積水。五.支護結構的主要技術參數及技術要求1.鋼板樁(1) 材料要求鋼板樁采用振動法沉樁(拉森型),沉樁時其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150,同時應保證鎖口緊密;進場鋼板樁需進行外觀檢驗及樁身缺陷矯正;施打前板樁咬口處宜涂抹黃油以保證施打的順利和提
8、高防水效果。(2) 打樁作業要求宜選擇對周圍影響較小的振動錘施打;為保證板樁的垂直度及咬口閉合,選用屏風式打入法;為保證轉角處咬口的閉合可通過軸線或板樁塊數來調整。(3) 拔樁作業要求宜選用振動錘進行拔樁;為防止拔樁后地面沉降及對其它構筑物的影響,應及時回填。2.支撐體系(1) 材料要求鋼腰梁采用HM300200型鋼(294200812)。(2) 構件的連接 支撐體系的節點均采用平接方式進行焊接。所有節點內角處還應加設水平長度為300mm的連接鋼板。 構件連接處采用接觸邊滿焊,焊縫高度不小于8mm。 在圍檁與支撐連接處的腹板上加焊厚度為10mm的肋板,以增強腹板的穩定性及抗扭剛度。(3) 為使
9、圍檁與板樁之間接觸緊密,傳力均勻,水平支撐桿件設置時應在相應部位對圍檁施加預加應力。(4) 為保證水平支撐體系的安裝精度及施工便利,基坑開挖至支撐高度后,應在板樁相應部位設置鋼牛腿,圍檁及支撐構件安裝就位及校核高程后方可進行構件節點的連接。(5) 鋼制構件的施工及安裝應有嚴格的質量檢驗措施,質量檢驗應符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L 176-2007)的規定。六.鋼板樁支護施工1.鋼板樁支護施工流程 對于鋼板樁的施工應考慮打設、挖土、支撐、地下結構施工、回填、支撐拆除及板樁的拔除。測量放線打鋼板樁土方開挖至內支撐標高內支撐安裝土方開挖至基坑底設計標高鋼筋砼底板與墻施工上部壁與頂板施工回填
10、土方拉森鋼板樁拔除。2.鋼板樁吊運及堆放裝卸鋼板樁宜采用兩點吊。吊運時,每次起吊的鋼板樁根數不宜過多,注意保護鎖口免受損傷。鋼板樁應堆放在平坦而堅固的場地上,必要時對場地地基土進行壓實處理。在堆放時要注意:(1) 堆放的順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應考慮到以后的施工方便;(2) 鋼板樁要按型號、規格、長度、施工部位分別堆放,并在堆放處設置標牌說明;(3) 鋼板樁應分別堆放,每層堆放數量一般不超過5根,各層間要墊枕木,墊木間距一般為34m,且上、下層墊木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堆放的總高度不宜超過2m。3.鋼板樁的打設施工機械采用40T履帶吊車。(1) 打樁圍檁支架(導向架)的設置。為保證鋼板樁沉樁的
11、垂直度及施打板墻墻面的平整度,在鋼板樁打入時應設置打樁圍檁支架,圍檁支架由圍檁及圍檁樁組成。圍檁采用雙面布置形式,雙面圍檁之間的凈距應比插入板樁寬度放大810mm,如果對鋼板樁打設要求較高,可沿高度上布置雙層或多層,這樣對鋼板樁打入時導向效果更佳。下層圍檁可設在離地面約500mm處。圍檁支架采用H型鋼。圍檁與圍檁樁之間用連接板焊接。(2) 鋼板樁打設單樁打入法以一塊或兩塊鋼板為一組,從一角開始逐塊插打,直至工程結束,這種打入方法施工簡便,可不停頓地打,樁機行走路線短,速度快。但單塊打入易向一邊傾斜,誤差積累不易糾正,墻面平直度難控制。 先用吊車將鋼板樁吊至插點處進行插樁,插樁時鎖口要對準,每插
12、入一塊即套上樁帽,輕輕加以錘擊; 在打樁過程中,為保證鋼板樁的垂直度,用兩臺經緯儀在兩個方向加以控制; 為防止鎖口中心線平面位移,可在打樁進行方向的鋼板樁鎖口處設卡板,阻止板樁位移。同時在圍檁上預先算出每塊板樁的位置,以便隨時檢查校正; 開始打設的一、二塊鋼板樁的位置和方向應確保精度,以便起到樣板導向作用,故每打入1m應測量一次,打至預定深度后應立即用鋼筋或鋼板與圍檁支架焊接固定。(3) 鋼板樁的轉角和封閉合攏。由于板樁墻的設計長度有時不是鋼板樁標準寬度的整數倍,或板樁墻的軸線較復雜,或鋼板樁打入時傾斜且鎖口部有空隙,這些都會給板樁墻的最終封閉合攏帶來困難,采用軸線修整法解決。軸線修整法通過對
13、板樁墻閉合軸線設計長度和位置的調整,實現封閉合攏,封閉合攏處最好選在短邊的角部。具體作法如下: 沿長邊方向打至離轉角樁約沿有8塊鋼板樁時暫時停止,量出至轉角樁的總長度和增加的長度; 在短邊方向也照上述辦法進行; 根據長、短兩邊水平方向增加的長度和轉角樁尺寸,將短邊方向的圍檁與圍檁樁分開,用千斤頂向外頂出,進行軸線外移,經核對無誤后再將圍檁和圍檁樁重新焊接固定; 在長邊方向的圍檁內插樁,繼續打設,插打到轉角樁后,再轉過來接著沿短邊方向插打兩塊鋼板樁; 根據修正后的軸線沿短邊方向繼續向前插打,最后一塊封閉合攏的鋼板樁,設在短邊方向從端部算起的第三塊板樁的位置處。4.基坑土方開挖土方開挖應配合內支撐
14、的安裝進行出土,采用挖掘機于基坑頂作業。第一次掘土,從自然地面(3.45m)開始向下挖2m至內支撐安裝位置;第二次掘土,從內支撐安裝位置向下挖至坑底,并預留人工清理土層厚度約20cm。最后一次掘土,不得破壞地基持力層。土方開挖完成后,應立即排除積水,平整填實后及時澆筑砼墊層進行固化保護。5.基坑排水降水措施根據地勘資料,本場地地下水位較淺,現場局部開挖施工過程中可見有地下水涌出,因此基坑開挖前與開挖過程中,需采取相應排水降水措施,以確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基坑頂部適當位置用砌塊砌筑排水溝,用以攔截地表水,并排出場外;基坑底部沿支護樁側用砌塊砌筑臨時排水溝,基坑底部各拐角點設置集水井,用以排除基坑
15、內積水。6.拔樁6.1 拔樁順序對于封閉式鋼板樁墻,拔樁的開始點離開樁角5根以上,必要時還可間隔拔除。拔樁要點:(1) 攏樁時,可先用振動錘將板樁鎖口振活以減小土的阻力,然后邊振邊攏。對較難拔出的板樁可先用柴油錘將樁振打下100300mm,再與振動錘交替振打、振拔。為及時回填拔樁后的土孔,在把板樁拔至此基礎底板略高時(如500mm)暫停引拔,用振動錘振動幾分鐘,盡量讓土孔填實一部分;(2) 起重機應隨振動錘的起動而逐漸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減振器彈簧的壓縮極限;(3) 供振動錘使用的電源應為振動錘本身電動機額定機功率的1.22.0倍;(4) 對引拔阻力較大的鋼板樁,采用間歇振動的方法,每次振動
16、15min,振動錘連續工作不超過1.5h。6.2 樁孔處理鋼板樁拔除后留下的土孔應及時回填處理,特別是周圍有建筑物、構筑物或地下管線的場合,尤其應注意及時回填,否則往往會引起周圍土體位移及沉降,并由此造成臨近建筑物等的破壞。七.基坑驗收1.基坑驗收應采取分步驗收法進行。每道工序完成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驗收應符合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及相關驗收規范的規定。八.施工注意事項及要求1.基坑土方開挖應遵循分層、平衡、適時的原則,分層高度應與內支撐的豎向間距相對應,以內支撐下0.5米深為分層界限。采用機械開挖時,坑底設計標高以上20cm由人工清除,不得超挖。
17、開挖到位后,應及時施工管道,嚴禁基坑暴露時間過長。2.做好基坑內的排水工作,雨季施工必須準備足夠的抽排水設備。3.支護板樁施工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樁位、垂直度及保證咬口及轉角處的閉合。4.鋼結構的焊接,必須是持有特種作業上崗證的人員操作,確保安全與質量。5.土方開挖期間,應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及可靠的保證措施防止挖土機械碰撞支護結構,基坑四周嚴禁堆土或堆載,地面施工荷載不超過15Kpa。6.應作好可能發生事故的預防和搶險準備工作。施工時發現地質情況與鉆探資料相差較遠,應立即會同業主、設計、監理等單位商量研究解決。7.加強基坑監測,監測數據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九.基坑施工安全措施1.基坑施工屬于負
18、高空作業,必須遵守高空作業之規程。施工過程中及時作好基坑口的臨邊圍護,禁止高空拋物、嚴防墜落。2.進入工地一定要戴硬質反光安全帽,操作工必須手戴防護手套,電工戴電工專用絕緣手套。3.用機械開挖時,應設專人盯測,以防坑底和坑側超挖。坑底的控制標高應比設計標高提高1530厘米,坑壁的控制線應比設計標線提高1015厘米或先打樁后挖土,機械挖完后,再用人工清坑。4.對設內支撐的基坑,在層土開挖中,同時開挖的部分,在位置及深度上,要保持對稱,防止基坑結構承受偏載。基坑開挖應分層進行,高差不宜過大。土質越軟,高差應越小。5.基坑開挖到設計標高后,一定要將支護樁根部的淤泥清挖,否則會造成支護樁倒塌。6.基坑
19、底面不能暴露時間過長。基坑開挖中間間歇間過長,變形會隨著時間不斷增加。這種情況下,應考慮增加支護結構的強度。7.遇有粉、細砂層時,要采用恰當的排水方式,以防產生流砂造成基坑坍塌。8.如果基坑開挖后,不能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時,可在基坑設計標高之上,預留0.15-0.3m厚的一層土不挖,待下一工序開始前,再用人工開挖至槽底的設計標高。否則在下雨時,基坑會浸水坍塌。9.驗收合格方可進行作業,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準作下一道工序作業。10.打拔拉森鋼板樁安全操作規程(1) 吊車或震錘工作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車檢查。(2) 吊車作業點地面應平坦,地面不平應墊平,防止翻車事故。若地面松軟,支承腳底部應
20、鋪墊板。(3) 吊樁時要用專用的鋼絲繩和鎖扣扣緊樁身,并輕起輕放。打拔樁前要檢查震錘是否夾緊,防止應震錘未夾緊損壞鋼板裝或造成事故。(4) 不得在架空輸電線下面打拔樁。在高壓線附近工作,吊臂端應離開高壓線2以上。(5) 作業范圍內嚴禁站人,以防各種突發事件造成事故。(6) 打拔樁嚴禁超負荷作業,不準超力矩,仰角也不得超過限度,以防“翻車”“折臂”事故。(7) 不得在風力超過6級及大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下作業;臺風來臨,現場吊機應收臂臥放,材料及其它設施采取遮蓋、壓緊等措施。(8) 嚴禁非司機作業。回轉操作要平穩地接觸回轉離合器,盡量減少鋼板裝的擺動,起吊時應先鳴笛示警,要穩妥操作。(9) 做支
21、撐要隨挖隨做,及時做好,不得拖延。支撐要水平直順,不得傾斜彎曲。燒焊支撐時要注意動火作業安全和深基坑作業安全。(10) 隨時檢查鋼板樁和支撐是否完好,發現松動要及時補焊,發現彎曲要及時加撐并采取安全措施。(11) 要統一信號,專人指揮,夜間作業,必須有良好的照明。十.應急救援預案1.成立基坑應急安全小組組 長:文家豐副組長:董廣文、組 員:劉少軍、汪幼華、王偉臣、黃祥新、楊 虹項目負責人電話:。深圳市南山區蛇口人民醫院急救電話:1202.基坑使用和維護要求 (1) 嚴格控制基坑周邊和坡頂的荷載 施工總平面布置必須征得業主、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的審批。內支撐的支護應在開挖到該層后及時支護(撐),基
22、坑邊5m范圍內堆載及汽車荷載不得超過20KN/m,在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超載。(2)基坑坡頂澆筑1.5m寬,10cm厚素砼層,防止地表水對基坑邊坡沖刷。(3) 按基坑設計方案要求,做好基坑內排水,開挖過程中修建臨時排水溝,底板設排水孔,用潛水泵將基坑內積水抽至地面排水溝。在雨季施工,更應該加強基坑內積水抽排。(4) 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排水溝,確保排水通暢,并作好基坑邊坡及臨近構筑物、管樁基礎的沉降、位移觀測,發現變化異常時及時分析,進行補救。(5) 惡劣天氣暴雨前后對基坑支護結構做全面的安全檢查,重點查看基坑周邊、鄰近的道路的沉降及開裂情況、支護樁的變形、滲漏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上報并作加固
23、處理。(6) 施工期間應按要求切實做好基坑的降水工作。(7) 施工中若發現支護剖面段實際地層較設計選用的鉆孔地層軟弱,或有其它可能危及支護結構、基坑周邊構筑設施的情況,應立即通知監理和設計人員,及時采取有效加固處理措施。3.應急措施當監測項目超過控制值時,必須迅速撤離基坑內施工人員和設備(如有可能),停止施工,會同監理、設計和建設單位有關人員查明原因,對支護方案進行修改,待加固后方能進行后續施工。一般應急措施有: (1) 施工前準備好鋼筋、水泥、足夠的砂袋等加固材料,以及挖土機、水泵等工具,以備搶險用。(2) 迅速回填或反壓,保證位移值不再增大。(3) 進行回固。(4) 坡頂支護結構后開挖卸載。(5) 當支護結構因碰撞后出現滲漏水時,應及時進行止水處理,必須時原位回填。(6) 必要時,采取水泥攪拌樁加固或者進行水泥注漿。4.注意基坑的時空效應根據以往的工程經驗,基坑邊坡的時效性問題比較明顯,雨季更為顯著。我公司將充分考慮土層的蠕變性,盡快完成支護結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