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線保護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項目簡介序號項目內 容1工程名稱南山工業園標準廠房二期工程二標段2工程地址重慶北部新區3建設規模約98975.574建設單位重慶渝高新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監理單位重慶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5勘察單位重慶市高新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6設計單位中國輕工業成都設計工程有限公司7施工承包范圍本工程以發包單位提供的施工圖說、招標書及答疑、設計交底紀要、設計變更通知(或技術核定單)為準。8工期要求日歷工期:540天。9質量要求一次驗收合格10安全文明目標重慶北部新區安全文明工地11開工日期以開工報告日期為準。2、工程概況南山工業園標準廠房二期工程二標段(36#樓)項目
2、位于重慶北部新區高新園。3#樓建筑(生產廠房)工程性質為丙類高層廠房,地上六層,建筑高度27.45m,結構形式采用框架結構,建筑占地面積4161.34m2 ,建筑面積=25596.26m。4#樓建筑(生產廠房)工程性質為丙類高層廠房,地上六層,建筑高度27.45m,結構形式采用框架結構,建筑占地面積3741.84m2 ,建筑面積=23099.72m2。5#樓建筑(綜合樓),地上十八層,建筑高度為70.65米,結構形式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占地面積1399.51m2 ,建筑面積=20236.89m2。6#樓為地下二層,地下一層高度4.0m,地下二層高度3.9m,車庫面積30061.42m2,結
3、構形式為框架結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二、 障礙物調查組織機構為保證施工安全,項目部成立地下管線保護領導小組,組員如下: 組長一名:由項目經理擔任,負責保護施工中人力、物力、財力的保障和 總調度。 副組長一名:由項目經理部協調副經理擔任,負責組織調查地上、地下障礙物的數量、位移、高程并編制拆改保護方案,上報管理單位批準后組織實施。 質量員一名:負責地上、地下障礙物拆遷、保護施工中的質量檢查及與障礙物產權單位聯系,和現場組織拆遷、保護驗收工作。 安全員一名:負責在地上、地下障礙物拆遷、保護過程中安全檢查及突發事件的處理。 施工員兩名:負責地上、地下障礙物拆遷、保護過程中
4、技術、質量、安全、 進度等工作。 辦公接待人員兩名:由項目部派專職人員擔任,負責在地上、地下障礙物 拆遷、保護過程中與外單位聯系和接待工作。 障礙物調查領導小組配備工程車輛兩輛專門負責對外聯系交通保障工作, 負責小組主要成員人均手提電話一部,保持 24 小時開機,以便在施工過程中聯系和處理突發事故。三、 調查工作1、 前期調查組織工作地下管線保護專項方案施工前應對施工范圍內的地下管線進行認真調查, 對線路的種類、走向、 埋深等具體情況必須了解清楚,及時有有關部門聯系,做好保護、加固等工作,并做好警示標志。為了確保地下管線、地上設施、建筑物安全運行,使工程能順利施工,成立現場協調小組,設專人負責
5、協調工作。 施工前,須對現況管線進行詳細的調查及物探、坑探,將現狀管線的類型、 位置、埋深等標識在地面上,并繪制詳細的地下管線圖,同時在本標段相關設計圖紙上放出地下管線位置,對設計線路和現狀管線的交叉點,進行高程核算,若有沖突,及時聯系業主、設計單位、管線產權單位,制定詳細的管線遷移方案, 待業主和管線單位批準后實施;若高程不沖突,則編制詳細的管線保護方案報業主、管線管理單位和監理,審批后對管線進行加固、懸吊等保護措施。 根據提供的地下管線及設施資料,對本工程范圍和可能因施工過程及其有關活動而導致損壞或影響的管線、設施等進行調查核實,查清情況,制定措施。2、 探溝開挖在施工前先挖探坑進行核查分
6、類,對本工程影響范圍內的管線和設施物種類、位置、形狀和尺寸、材料及現狀進行分析,并把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方案報告給監理工程師和業主。 根據圖紙信息和實地勘探資料,確定管線大概位置。然后通過開挖探溝,找出淺埋地下管線。確定管線位置前施工區域內不得堆放各種物資、設備,各種車輛機械不得駛入本區域。探溝開挖必須使用人工。 成立10人的探溝開挖及管線保護施工隊,專門負責探溝開挖工作。5 人為一組, 設組長一名,組長負責本組人員的安全及文明施工,同時負責檢查組員所挖電纜是否破壞,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施工員。開挖時必須小心,用鐵鍬輕輕挖掘,不得用鎬。發現土質變化時應改用木釬將覆蓋物消除干凈,以不保證不損壞地下管線。
7、采用開挖探溝的方式,首先沿施工現場周邊(距邊線1-2米)開挖四條探溝,再根據業主提供的地下管線方位及周邊開挖的探溝所露管線,垂直其 管線 每隔10米挖一條長度2 米左右探溝。探溝的寬度為0.6米,總體深度不小于 0.8 米。 探溝開挖深度不低于0.8米, 寬度不小于 0.5 米 (如發現地下 管線時需擴大范圍) ,開挖時重點放在電纜井、過路保護管、過路蓋板、用電 設施、監控設施附近。在整個施工區內及排水溝開挖范圍內呈“之”字形進行,探溝范圍應超出施工邊界外1米。 在開挖過程中,發現地下管線要及時報告現場工程師 (必要時報業主、監理)在現場工程師的監視下輕輕擴寬范圍,探明管線的種類、規格、根數、
8、走向和深度并作記錄。同時要采取清理周邊大塊石渣土塊,用細土拖住管線底部(不得使其懸空),上用木板封蓋,插上彩旗做標記,專人負責監護等重點防護措施。將發現的地下管線全部清理暴露出地面,不留死角,探明管線路徑、埋深。現場施工人員需認真調查,不得漏挖、錯挖。在挖出的電纜旁立警示牌,并用磚、砂等暫時覆蓋保護井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進行確認,確保方案進行。作業班組實行交接班制度,班長負責記錄當班 的工作部位、工作內容、電纜狀況,下班對上班的電纜情況進行檢查確認,施工段與施工操作人員相統一,以便一旦造成電纜損壞等事故追查當事人的責任。探溝開挖完畢后將所 挖出的管線的種類、規格、走向及深度等繪出管線埋設分布圖,
9、 上報業主和監理, 并及時清相關部門進行確認驗收, 制定保護方案。 根據業主要求進行分類處理(處理方式分為三類:原地保護處理、 遷移、 廢除),對于原地保護處理、遷移兩類的管線,均須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施工圖進行施工。3、 管線開挖管線開挖必須采用人工開挖,作業前進行技術交底,避免野蠻施工。需要保護、加固處理的管線必須全部挖出曝露,不得遺漏;需要改線、廢除 的管線視情況全部或部分挖出。溝槽寬度及深度要滿足線纜保護的需要。挖出曝露的線纜不得懸空,溝槽內清潔,無雜物、塊石等。要做好溝槽排水措施,可挖設臨時排水溝、集水坑等,降雨后立即組織排水。加強現場值班管理力度,做到防偷盜、防破壞。四、 協調工作根
10、據地下管線的調查結果以及對工程影響的管線、設施物等,在業主、監理的主持下,與管線、設施物的主管部門進行討論及協調工作。 建立與各個有關機構的聯系,以利于在工程施工的各個階段進行協調工作。做好與其他單位的協調工作,安排好那些在建和擬建工程以及公共設施的保護措施。如發現地下管線,及時聯系管線的產權單位,確認此管線或光纜的運行情況,以確定下一步對管線的處理情況是遷移還是保護。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需要進行改移的管線,提前與管線產權單位聯系,及早向業主、監理及管線產權單位上報管線遷移方案,爭取盡早得到批復,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由于設計提供的圖紙信息局部可能與實地不符,需要在施工前手持圖紙進行實地勘踏。將不符
11、的通過照片,文字形式記錄下來,并且聯系業主、監理、設 計方進行確認。 收集地下管線資料向業主、 設計及監理單位的相關人員仔細咨詢了解施工區 域內的地下管線的種類、用 途、數量、走向、埋置深度等。并請相關產權單位 提供相關的圖紙資料,以此作為制定地下管線防護措施的依據。五、 主要保護措施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不明地下管線,應先開挖使其暴露,然后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加固措施。根據提供的地下設施資料, 查清情況, 在規劃施工過程中采取保護措施,(如 小型支護、砌體式等保護措施)并設立警示標志。在臨近地下管線及地上地下設施范圍內的作業,要避免施工機械或設施在地下設施范圍上運行或存放。 施工作業中若發現圖紙
12、未標明的地下管線或構筑物,及時與業主和有關部門 取得聯系,同時根據管線情況,采取支撐加固、支吊等加固措施予以保護,并與相關單位共同作好改線、遷移工作。 毗鄰建筑物附近的開挖施工時,在原有建筑物上設置沉降觀測點,定期進行觀測,并根據開挖深度和地質情況驗算地基變形,同時采取支護設施;如鋼板樁、支撐等方法。在地上設施、周圍建筑物附近不進行有較大震動的作業,合理控制時間,特 別是對建筑物有影響的施工應盡量縮短工期,以利建筑物的安全。 對樹木、路牌、廣告牌、電桿、建筑物、構筑物等設立圍擋,對其負責,不隨意砍伐、拆除及破壞,安設夜間亮光標志,定期進行清潔。 夜間施工時,在障礙物施工區加強燈光照明,對有地下
13、管線處設置明顯的警 示標志,制止機械在此范圍上方走動。 在橋梁樁基鉆孔前,詳細核對管線與樁基的距離,先人工挖孔至現狀管線以下,埋設長護筒,然后再鉆機就位,避免鉆孔損壞現狀管線。 溝槽開挖前必須預先采用人工挖土, 暴露出管線在開挖溝槽中的具體部位。人工開挖時要輕挖,探明虛實后方能進行機械挖掘,但管線的 1 米范圍內仍不能用機械挖掘,避免挖掘機損傷管線。 挖除管道底部土方前應預先采取加固措施: 電信管道的保護:加固前在管道底部兩側墊 102槽鋼,在兩根102槽鋼底部每隔 1 米左右采用鋼絲繩懸吊于貝雷桁架或工字鋼上。 給水管、煤氣管的保護: 用工字鋼或貝雷桁架于溝槽兩側,工字鋼兩頭墊 枕 木,采用
14、法蘭螺絲來絞緊鋼絲索,在鋼絲索與管道接觸部位采用柔軟物 隔離。派專人每天檢查,如稍有松動及時絞緊螺絲扣。為確保管道安全,加固后只能 采用人工挖土,底部溝槽開挖采用圍板分層倒撐。施工期間,每天復測管道標高,觀察有無沉降現象,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 電力電纜的保護:電纜外側先用柔軟物包裹,然后在外面套設 PVC 管,用工字鋼或貝雷桁架橫架于溝槽兩側,工字鋼兩頭墊枕木,采用法蘭螺絲來絞緊鋼 絲索。 施工中如發現有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并應立即報請當地有關部門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在敷設地上或地下管道、電纜的地段進行
15、土方施工時,應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施工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破壞管線。六、 障礙物調查流程工程項目開工前,施工單位應向管線權屬單位通報實施項目有關情況,并要求管線權屬單位提交本項目工程范圍內管線現狀資料,同時會同管線權屬單位及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組織開該工程項目保護地下管線工作的專題會議,根據管線權屬單位提供的有關圖檔資料及保護要求形成會議紀要,向施工人員做好書面技術交底。對原有地下管線情況不明或管線埋設位置難以判斷的,向建設單位申請委托具備資格的第三方面勘測單位對地下管線進行探測,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跟蹤監測。我項目部根據相關單位的交底資料和現有管位編制專項施工組織設計, 并對管線資料進
16、行復核,制定管線保護的技術措施, 經建設、 監理單位審定認可后方可進行施工。 施工時,項目部現場管理人員必須向直接操作人員做好保護地下管線的交底工作;對發現資料標明與實際情況有差異或管線的埋設位置無法判斷的,必須立即停止施工作業,并停止建設、監理和管線權屬單位,在有關單位人員到現場監護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后方可施工,因我項目部對地下管線設施保護措施不力、擅自施工造成管線設備損壞的,由我項目部承擔全部責任。 對施工組織設計中管線保護技術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施工組織設計變更及時報監理單位審查并簽章認可; 在監理調查現場過程中發現存在事故隱患時,對監理提出整改意見或要求應及時整改。向各管
17、線權屬單位索取施工現場權屬地下管線的準確資料, 并做好書面記錄工作,管線單位要求配合現場監護時,應赴現場進行監護并指導作業單位采取保護措施。 一旦發現管線損壞事故, 項目部應當按照規定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和管線權屬單位報告;各管線權屬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搶修,防止事故擴大。七、 事故處理措施1、 線路事故的處理加強教育,使作業人員掌握操作規程,清楚損壞管線后對管線所屬單位及給操作者本人帶來嚴重的后果。嚴格開挖成果驗收程序,當探溝開挖一段(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或5 米,或3 米),由區域當班施工員組織驗收, 記錄清楚開挖區域、作業人員、管線狀態(是否破損及老化程度、顏色等) ,同時操作者、區域當班施工員、
18、監理工程師簽字確認。 由項目部主管施工員、電工和安全工程師組成管線應急搶修組,一旦發生電 纜、光纜挖斷,通訊線路故障等事故,項目部區域當班施工員在 5 分鐘之內電話通知給安全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管線所屬單位。組織人員管線所屬單位專業工程師的要求進行搶修恢復,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搶修組成員應保持通訊暢 通。管線修復完畢后,及時做好管線保護措施。 與各管線所屬單位協調,配備足夠的電纜等相關配件,確保緊急情況時的物資供應到位。2、 雨水、污水管線事故的處理當施工過程中發生雨水、污水管挖斷等事故,項目部區域當班施工員應及時聯系安全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管線所屬單位。聯系管線權屬單位專業搶修隊立 即趕赴
19、施工現場進行搶修恢復,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搶修組成員應保持通 訊暢通。現場配備足夠的防水和堵漏應急物資和設備,施工人員及時進行抽水和水流 疏解,防止污水流出施工場地污染周邊環境。3、 給水管線挖斷事故的處理如果施工現場發生自來水管挖斷或涌水等事故,現場當班施工員應及時聯 系安全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管線所屬單位。 聯系自來水公司搶修隊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搶修恢復,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 度。搶修組成員應保持通訊暢通。 現場配備足夠的防水和堵漏應急物資和設備, 項目部應急小組應啟動應急預案,項目部應急搶險隊人員及時到現場進行搶險堵漏,確保緊急情況時能降低險情。八、 管線保護責任制本工程施工期間,我項目部
20、將派人進行管線遷拆的配合以及管線的保護,制定管線保護責任制,成立管線安全技術控制小組。 在現場施工過程中,管線安全控制小組組員與管線權屬單位人員保持密切聯系,負責提供管線基本情況和技術信息資料。對現場的各類管線進行定位標識,對施工班組人員進行管線保護技術交底,并落實和實施管線保護方案的內容,保證管線安全。地下管線的處理是一項非常重要而且難度較大的工作。任何保證正在使用的各種管線在施工中不受影響是我們的第一目標,同時還需要保證工程質量并滿 足工程進度要求。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業主和設計院進行監督指導,同時也需要各管線所屬單位的鼎力配合, 我項目部也將大力配合管線遷改單位進行管線遷改施工,保證整個后續工程管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