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筋工程施工方案一、鋼筋的檢驗與存放1、鋼筋進場必須具有鋼筋出廠證明書,材質單和報告單,并且分批做復驗,不合格鋼筋絕對不準使用。2、鋼筋取樣,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在每批鋼筋中任意取出兩根鋼筋,并各取一根,每試樣要從鋼筋端部截去50CM然后再另行截取試樣兩根,一根做拉力試驗(包括屈服點,抗拉強度和延伸率),另一根作冷彎試驗,試驗時,如有一個試驗結果不符合規范所規定的數值時,則應另取雙陪數量的試件,對不合格的項目作第二次試驗,如仍有一根不合格,則該批鋼筋不能驗收和使用。3、鋼筋運到加工工地后,必須嚴格按分批同等級,牌號、直徑、長度、分別掛牌存放,不得混放亂放。4、鋼筋存放場地必須進行平整夯實,堆
2、放時,鋼筋下面要墊墊木,離地面不宜小于20cm,以防止鋼筋銹蝕和污染。5、鋼筋半成品要分部、分層、分段和構件名稱,按號順序堆放,同部位,同構件的鋼筋應堆放在一起。并掛牌明顯標識,標牌上注明構件的部位名稱,鋼筋型號、尺寸直徑、根數。二、鋼筋連接鋼筋連接采用閃光對焊和直螺紋連接兩種。鋼筋綁扎與安裝遵守設計與GB50204-2002有關規定,施工時閃光對焊和直螺紋連接編制施工作業指導書。三、鋼筋加工1、鋼筋表面潔凈,無泥土、油污和殼銹,否則應清除干凈后使用受到機損傷或有裂縫、銹坑的鋼筋嚴禁使用。除銹及鋼筋清理 鋼筋綁扎前完成。2、各種鋼筋下料及成型的第一件產品必須自檢無誤后方可成批生產,外形尺寸較復
3、雜的應由配料工長和質檢員檢查認可后方可繼續生產。鋼筋加工示意圖3.3鋼筋閃光對焊及直螺紋接頭,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分批取樣送檢合格后,方可用于現場。進行閃光對焊和直螺紋車絲的工人必須持證上崗。剪力墻、梁、柱箍筋和拉筋彎鉤按下圖構造3、鋼筋切斷時根據不同長度長短搭配,統籌配料,一般先斷長料,后斷短料,減少短頭,減少損耗。斷料時避免用短尺量長料,以防止在量料中產生累計誤差。在安裝鋼筋切斷機刀片時注意螺絲要緊固,刀口要密合,根據所斷鋼筋的直徑粗細調整固定刀片與沖切刀片刀口的距離,以防止產生馬蹄或起彎現象。如在切斷過程中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和嚴重的彎頭應予以切除。4、使用鋼筋彎曲機時應根據鋼筋等級、直徑所
4、要求的圓弧彎曲曲率 半徑大小及時更換彎心軸套,保證鋼筋彎曲曲率半徑符合規范要求。5、各類箍筋尺寸、平整度控制是制作的重點。應注意嚴格控制箍筋形狀尺寸、彎鉤平直段長度、彎曲角度和彎曲曲率半徑。6、配料成型應以一層為一個單位制配。每個配料房旁的碼放區應分為粗鋼筋、箍筋、附加筋三個區。粗鋼筋下料(車絲、對焊)成型后,分梁(柱)每條軸線自成一體逐一碼放。掛牌標明層高、軸線號。箍筋制配完畢,應按直徑、尺寸大小分類碼放,以便于發放。附加鋼筋制配完畢應單獨碼放,隨梁所用單獨發放。鋼筋發放一律以翻樣單數量為準,以一根軸線為單元,即本梁主筋,架立筋、腰筋、負彎矩筋、箍筋、附加筋逐次發放,以避免遺漏、缺失或多發。
5、四、 鋼筋安裝施工1、嚴格按照結構設計總說明中的具體要求以及規范進行鋼筋連接、錨固、搭接、綁扎安裝和保護層厚度的控制。2、柱鋼筋的綁扎:1)用粉筆劃好箍筋間距,箍筋面與主筋垂直綁扎,并保證箍筋彎鉤在柱上四角相間布置,綁扎不得出現扭位現象。2)為了防止柱筋在澆筑混凝土時偏位,在柱筋根部以及上、中、下部增設三道鋼筋定位卡。3)柱主筋的保護層控制采用設置于柱子的四角上鋼筋的塑料卡,間距為1000mm,詳見下圖。4)為保證插筋位置正確,在板面標高處設置一道定位箍,確保預留位置定位正確,以上再設二道定位箍;若插筋高度較大,則采用斜向鋼筋支撐輔助固定。3、梁鋼筋的綁扎:1)對于采用A級等強直螺紋套筒連接的
6、接頭不存在接頭位置的限制,但為了施工方便,接頭盡量不要留在支座內。同時,要保證在梁的同一截面接頭率不超過50%。2)對于采用閃光對焊的接頭位置應嚴格控制在最小彎矩范圍內。同時,要保證在梁的同一截面接頭率不超過50%。3)當面筋或底筋出現雙層或三層排列時,為保證梁面、梁底各層鋼筋間的相對位置,綁扎鋼筋時,在兩排鋼筋之間墊以同直徑的短鋼筋楞頭鐵,沿梁方向間距2000mm一道,長度同梁寬。4)梁加密區長度及箍筋間距均應符合設計圖紙及規范構造要求,梁端第一道箍筋設置在距支座邊緣50mm。5)梁縱向鋼筋保護層控制采用塑料卡,間距為1000mm,詳見下圖所示。6)在主次梁受力筋下、頂板筋下均加塑料定型墊塊
7、以控制保護層,梁側加環行塑料卡,卡住箍筋,以保證梁的主筋保護層符合設計要求。在較大的梁內需放置“工”字形(25)鋼筋支撐,以保證鋼筋骨架的保護層。4、墻體鋼筋綁扎:1)墻體鋼筋綁扎工藝流程為:施工縫處理彈線修整預留豎向鋼筋接長豎筋、安裝梯子筋綁水平鋼筋綁拉筋、支撐筋綁混凝土(或塑料)墊塊2)合模后對伸出的豎向鋼筋應進行修整,在板面上部綁扎二道水平鋼筋定位,以防止墻體鋼筋移位。3)在墻筋綁扎完畢后,校正門窗洞口節點的主筋位置以保證保護層的厚度。4)為保證墻體的厚度,防止因模板支撐體系的緊固而造成墻體厚度變小,對拉螺桿處增加短鋼筋內撐,短鋼筋兩端平整,刷上防銹漆。5)為防止門窗移位,在安裝門窗框的
8、同時,用12鋼筋在洞口墻體水平筋的附加筋上焊好上、中、下三道限位筋。6)為保證墻體雙層鋼筋橫平豎直,間距均勻正確,采用梯形支撐筋(鋼筋等級較原鋼筋提高一級),支撐筋在墻頂通長設置,在墻體中間間隔設置,豎向間距為1500mm,水平間距為1200mm,具體做法詳見下圖。7)墻體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扎“S”型拉筋,拉筋與兩層鋼筋網片鉤牢。采用環型塑料卡控制墻混凝土保護層。橫向定位筋,最后綁其余橫筋。剪力墻水平筋,第一道距砼板面為5cm。5、板鋼筋的綁扎:1)板鋼筋的綁扎的工藝流程為: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扎板下鐵水電配管綁扎板上鐵2)綁扎前清除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畫出主筋、分布筋的間距。3)板上
9、部負彎矩筋拉通線綁扎。雙層鋼筋網片之間加馬凳鐵,呈梅花狀布置。4)板雙層鋼筋網片之間加鋼筋馬凳選用16鋼筋加工,采用雙“A”形,馬凳支撐在墊塊上,其高度應為(底板厚-墊塊厚-上層筋保護層厚-上層鋼筋網厚)。每隔1.5m放置一個:5)較為復雜的墻、柱、梁節點由配屬隊伍技術人員按圖紙要求和有關規范進行鋼筋擺放放樣,并對操作工人進行詳細交底。6、預埋線盒:工程結構中要預埋各種預埋管和線盒。在埋設時為了防止位置偏移,在預埋管和線盒用4根附加鋼筋箍起來,再與主筋綁扎牢固。限位筋緊貼線盒,與主筋用粗鐵絲綁扎,不允許點焊主筋。五、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2、鋼筋斷料、配
10、料、彎料等工作應在地面進行,不得在高空操作。3、搬運鋼筋應注意附近有無障礙物,架空電線和其他臨時電氣設備,防止鋼筋在回轉時碰撞電線發生安全事故。4、綁扎基礎鋼筋時必須按規定擺放支架和馬蹬支起上部鋼筋,不得任意減少,操作前應檢查基坑土壁和支撐是否牢固。5、綁扎柱、墻體鋼筋骨架上操作和攀登骨架上下,柱鋼筋在4m以上,應搭設操作平臺,柱墻梁骨架應用臨時支撐拉牢固,以防傾倒。6、起吊鋼筋骨架,下方嚴禁站人,必須等骨架降到距模板1m以下才準靠近,就位支撐好方可摘鉤。7、雷雨時,必須停止操作,防止雷擊鋼筋傷人。8、不管骨架固定與否,均不得在上面行走,禁止從柱子箍筋上下。9、高空作業時,不得將鋼筋集中放置在模板和腳手架上,也不要將工具,短小鋼筋隨意放在腳手板上,以防下滑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