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支模支撐架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 1、XX 建筑、結構施工圖; 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01); 3、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 二、工程概況 XX 工程位于鹽田保稅物流園內,鹽田港保稅物流園區緊臨明珠大道南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園區北接惠鹽高速,東接鹽壩高速,可以方便直達惠州、東莞等物流高需求地區。園區內設有專用道路直達鹽田港碼頭。 XX 工程南接主干道1號路,北靠10號路,東臨9號路,南北長約160m ,東西寬約130m ,用地范圍內地勢平坦,地質條件良好,總用地面積21108.23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52768.88平方米,容積率2.5 ,總停車位9
2、5個。建筑物地上為5層,地下一層地下室,建筑物總高度44.4米;本工程采用預應力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樓面框架主梁采用后張有粘結預應力。 地下室:建筑面積為12776.6平方米,設為小車和貨車庫,可停66位,分四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小于400平方米 ,設備用房單獨一個防分區。 首層:建筑面積為12660.50平方米,設周轉倉庫,有23個裝卸車位,防火分區6個,每個防火分區面積小于2000平方米,且設一臺消防梯。 二層:建筑面積為9085.4平方米,可停卸30輛貨車,設周轉倉庫,防火分區6個,每個防火分區面積小于2000平方米,且設有一臺消防梯。 三、四、五層:每層建筑面積為9679.7平
3、方米,均為倉庫主要依靠電梯垂直運輸,防火分區6個。局部6層為特殊倉庫,建筑面積為716.2平方米。 高支模體系概況: 本工程地下室層高6.20m ,一層層高為8.00m ,二、三層層高為8.50m ,四、五層層高為7.00m ,其模板體系為高支模體系,因架體較高,荷載較大,對支模體系要求較高,必須設置單獨方案。 對于如上所述部位,其梁板截面情況如下: 三、方案編制說明 本工程高支模體系采用鋼管扣件式支撐體系,模板采用180厚覆膜膠合板,立桿間距1000mm ,水平桿步距1500mm ,底部離地200mm 設縱橫掃方向地桿一道,每隔2跨自底部至頂設剪刀撐,頂部采用雙扣件, 主梁底設回頂桿間距50
4、0。板底木方間距300mm ,梁采用14螺桿對拉,其具體搭設如圖所示: 四、施工準備 a 、材料準備 )、細讀施工圖,根據施工圖設計要求各類構件的數量及規格,為繪制配模圖作好準備。 )、進場的木枋要經檢驗合格,對部分彎曲的木枋要用平刨機刨平,并保證木枋的橫截面高度誤差控制在2mm 內。 )、進場的鋼管要調直,并根據現場實際樓層高度選擇進場鋼管的高度,配可調支座。桿件材質要求:鋼管應符合國家標準GB/T13293或GB/T3092。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和硬彎,兩端面切斜的偏差0.50 mm ,且必須涂橘黃色銹漆進行防銹處理。對于新管還同 時必須具備產品質量合格證和鋼管材質檢驗報告。
5、鋼管上嚴禁打孔。 )、進場的扣件及時清洗,更換銹蝕或“咬死”的螺桿??奂闂U件的連接件,用可煅鑄鐵鑄造,扣件不得有裂紋,并將影響其外觀質量的粘砂、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凈;扣件與鋼管的貼和面必須嚴格整形,應保證與鋼管扣件接觸良好;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應小于1mm ;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 mm;新進的扣件必須有產品質量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和專業檢測單位測試報告。扣件材質應符合國家標準GB1583,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 時,不得發生破壞。 b 、施工工作面準備 )、軸線和細部線測放完畢,辦理完復核手續。 )、對偏位柱筋調整到位。 )、對前一層
6、施工中的施工誤差或錯誤進行檢查,并出具處理措施。 c 、施工人員教育準備 )、安全教育 進場人員先必須經過項目安全常識系統教育,并建立相應的檔案資料。 現場施工隊伍分派給工長并分配到工作面后,應由項目主管工長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及特點作安全技術交底,并形成相應記錄。安全技術交底應有針對性,能針對施工過程中階段性出現的特定性的安全問題及隱患作出明確交底。 )、技術教育 通過項目的入場技術教育,施工班組應對項目的質量要求,有共性的質量通病的過程預防有感性認識。 在施工工作面的第一階段作業展開后,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在現場對一些具體的 施工節點處理及質量通病的預防處理措施作現場交底,并形成記錄。 五、鋼管
7、支撐體系參數 1、樓板模板支撐 立桿間距10001000;水平桿步距1500,掃地桿距樓地面200;縱橫不超過5000mm 加設一道剪刀撐,剪刀撐斜桿與地面或樓層面夾角為450-600。 2、梁模板 1)、梁截面8001100皆按以下方法進行施工。 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l=0.80米,立桿的步距h=1.00米, 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桿。 梁頂托采用10號工字鋼。 2)、梁截面8001100以下皆按以下方法進行施工。 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l=1.00米,立桿的步距h=1.50米,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桿。 梁頂托采用10號工字鋼。 3)、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8000 (梁截面800
8、1100) 1000265 8500 (梁截面8001100) 150011 00 六、超高模板工程施工工藝 a 、基線復核及細部線測放 測量員根據建筑物的控制線測放完軸線后,應做以下三種復核:首先,復核軸線與控制線間的關系是否正確,其次,復核控制線上下層間是否吻合,最后,復核邊梁軸線與下一層的邊梁軸線是否吻合,偏差是否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在基線復核正確無誤后,才能進行細部線的測放。細部線測放時需有工長現場指導及跟班復查。 柱模線彈好后,應在外圍200mm 處彈出參考線,以利于支模后的模板位置校核。 b 、模板的配置及發放 梁支模方式采用側模包底模的的方式,故梁側模與底模均同梁標注尺寸。 繪制
9、配模圖:參考模板模數與梁板凈空尺寸,對梁板進行組合配模,以求最大限度的保證材料使用率,減少浪費。 配模采用專人,并設置專門的木工車間,采用合金鋼鋸片配模,保證鋸路的平直。配置成型的模板需用手電刨將鋸口邊緣刨平整、光滑,以保證模板拼接時的接縫嚴密、不漏漿。模板配置完畢后應分類堆放,并做好標識。 模板半成品投入使用時,實行按量配額發放制度,做到材料出入有記錄。最大限度減少浪費。 c 、鋼管架搭設 )鋼管使用前要調直,保證支模的平整度。 )鋼管支模架的搭設應根據軸線統一規劃,為保證現場施工過程中的觀感,本工程要求鋼管立桿縱橫應通線,水平桿應高低一致。立桿在梁兩側的間距可適當縮小。 )支模架搭設注意事
10、項: 必須使用合格材料,在回填土地基上支模時,應保證地基夯實平整。 間距必須按方案進行,不能加大間距,立桿必須在同一垂直線,水平方向縱橫成線。梁底加密鋼管的位置和尺寸必須按照方案進行。 立桿底部支承結構必須具有支承上層荷載的能力。立柱底部應設置木墊板,禁止使用磚及脆性材料鋪墊。如遇底層無混凝土面時,為保證地基土夯填密實,需鋪墊模板或木枋增大立桿接觸面積,木板至少為0.3*0.4m(大于0.1m2),保證無沉降。 必須設水平支撐和剪刀撐。 剪刀撐應縱橫兩個方向設置。 剪刀撐順主梁方向搭設,兩個剪刀撐中留一個空擋。 每組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夾角在4560之間。 剪刀撐斜桿應盡量與立桿進行連接,底部斜桿
11、的下端應置于墊板上,嚴禁懸空。 剪刀撐斜桿的連接均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0.5M ,設置2個旋轉扣件。 搭設架子必須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按50%錯開接頭,所有立桿必須落地,不得在水平桿上加懸空立桿。 掃地桿必須按要求進行搭設,兩根立桿之間的掃地桿下面必須墊至少一個木枋和木楔,并使之直接承重。同時,木枋和木楔下面必須墊木板或木枋,至少為0.05平方米。 根據層高選擇立桿,并配以可調支座來調節高度,水平桿必須扣接在立桿上,不得相互扣接,扣件螺帽一定要擰緊。 立桿豎接和水平桿橫接一定要采用直角扣件,保證豎向傳力和水平觀感。 增設掃地桿時,應盡量將掃地桿置于混凝土梁或其他混凝土結構上。 加密斜撐,將
12、端頭斜撐在混凝土底板或基梁上,增強整體抗變形能力,必要時,搭設支模鋼珩架提高支模架抗撓曲能力。 d 、模板支設 )、梁底板模支設 梁底板模支設時,必須通線,保證梁底平順。 梁底板模標高要嚴格按設計標高控制。 梁底板模支設時要嚴格按要求起拱。 梁底板模接縫應在木枋上面,避免漏漿。 梁底木枋中心間距控制在20cm. 。 在梁底模板1/3處設置一塊長約40cm 的小板,作為模板快拆體系回頂板。 )、側模支設 梁側模板接頭宜留在梁中,利于加固。 梁側模板接口應平順、嚴密。 梁側模與底模拼縫應嚴密,不漏漿。 梁側模板支設時,上口應通線,保證側模垂直度。 處理好梁柱接頭:梁側模相拼接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
13、確定出拆模的先后順序,再確定其相交及疊合方式。 )、平臺模板支設 平臺模板是在梁側模通線后及垂直度檢查無誤后開始鋪設。 平臺模板鋪設之前應先檢查側模是否加固到位。 平臺模板使用前應進行對角線拉尺檢查模板是否方正,保證模板拼接時的嚴密。 平臺模板使用前應進行規格檢查,并將尺寸(長、寬及厚度)有偏差的模板劃分成大、小類別使用,保證拼縫的嚴密。 平臺模板鋪設應特別注意與側模拼接的拼縫的嚴密。 模板拼接時,相鄰兩塊模板高低差不得大于2mm ,拼縫寬度不得大于2mm 。 )、梁模加固 梁截面高度大于800mm 時,應采用對拉螺桿加固,至少兩道,螺桿間距600mm ; 梁截面高度大于600mm 低于800
14、mm 時,設一道螺桿,并用斜撐加固。低于600mm 時,使用一道撐加固。 )、斜撐加固應注意: 梁側模拼縫處應用斜撐撐牢。梁側模背枋接頭處或端頭必須用斜撐撐牢,且側模背枋端頭間距不得大于100mm 。斜撐間距不得大于600mm ,斜撐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外邊梁與柱模交接處應加密支撐,杜絕用鐵絲拉固。梁側模鎖口枋應與側模上口平齊,為平臺模的加固創造有利條件。模板驗收通過后,應在梁底模塊板下增頂快拆立柱。 )、板模加固 板模底木枋間距應控制在300mm 。 每塊板平臺木枋截面高度應一致。 木枋底部水平承重鋼管必須用頂托頂緊,杜絕無承重鋼管支?;驅⒛捐实囊欢酥卧趥饶1宠噬稀?平臺模應控制好承重木枋在
15、靠梁側模處懸挑長度。 e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前,工長必須向作業班組進行書面的技術交底,交底內容包括拆模時間、拆模順序、拆模要求、模板堆放位置等。 平臺結構模板拆除時,工長必須書面申請,接到拆模通知單后方可拆模。 )、模板拆除順序 模板拆除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縱墻模板后拆橫墻模板,先拆外墻模板,再拆內墻模板。 )、模板拆除要點 (1)柱模板:常溫下,砼澆筑后8小時或砼達到終凝后,即可松動連接螺栓,一般10小時后可成組拆除,吊走柱模板。 (2)墻模:剪力墻混凝土強度達4MPa 及以上時,才允許拆除模板。墻模板拆除時先拆除墻內對拉螺栓,再松動斜
16、支撐,輕輕撬擊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面脫離。拆模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準將模板、配件、支架等運出堆放。 (3)頂板模板及梁底模板拆除: 現場制作同條件試塊,以同條件試塊的試壓結果判定是否可以拆模。 拆除模板時應將可調螺旋旋向下退100mm ,使龍骨與板脫離,先拆主龍骨,再拆次龍骨,最后取頂板模。拆除時人站在鋼管架下,待頂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鋼管架。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時,宜先從跨中開始,分別拆向兩端。當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時,可在模板下口接點處用撬棍松動,禁止敲擊模板。拆模時不要用力過猛,拆下來的材料要及時運走,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時清理干凈,板模應涂刷水
17、性脫模劑,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 (4)樓梯模板底板拆除同頂板模板,為保護樓梯踏步角,樓梯踏步側模拆除時間同底板模板。 七、高支模支撐架的驗收和使用管理 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交底且具備腳手架操作證。 2、高支模支撐架搭設完后須經項目安全部和質檢部對其進行檢查。 檢查主要內容: 1)、立桿挑支架有無松動或脫離情況,鋼頂撐是否頂緊; 2)、檢驗全部節點是否鎖緊; 3)、斜桿等構件設置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4)、安全防護設施是否按設計和規范設置,是否安全可靠; 5)、整架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3、滿堂架的使用管理規定 1)、作業人員在架上的最大作業高度應以可進行正常操作為度,嚴禁在架板上加
18、墊器物或單塊腳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2)、在作業中,禁止隨意拆除腳手架的基本構架桿件、整體性桿件、連接緊固件和連墻件。確因操作要求需要臨時拆除時,必須經主管人員同意,采取相應彌補措施,并在作業完畢后,及時予以恢復。 3)、每班工人上架作業時,應先行檢查有無影響安全作業的問題存在,在排除和解決后方可開始作業。在作業中發現有不安全的情況和跡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檢查,解決以后才能恢復正常作業。發現有異常和危險情況時,應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員撤離。 4)、在任何情況下,嚴禁自架上向下拋擲材料物品和傾倒垃圾。 八、高支模支撐架的拆除 1、當支撐架使用完成后,拆除前應對拆除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安排監護人;
19、對架體作一次全面檢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設立拆除區,禁止人員進入。 2、拆除順序自上而下逐層拆除,不容許上、下兩層同時拆除。 3、在拆除過程中,應做好配合,協調動作,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性作業。 4、拆除的構件人工遞下,嚴禁拋擲。 5、拆除的物件應及時分類堆放,以便運輸、保管。 九、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系緊帽帶,不準穿拖鞋、硬底鞋進入施工現場。 2、操作高度超過2m ,必須系安全帶。 3、臨邊作業時,上下層不得交叉作業。使用的工具、材料要放好、放穩,以免發生高空墜物。 4、施工現場禁止吸煙、酒后作業。 5、施工現場不得嬉戲打鬧,以免發生危險。更不得打架斗毆。
20、6、嚴禁高空拋物。 7、每天或每項工作完成后要把施工作業層清掃干凈,剩余材料按指定范圍堆碼整齊。 十、支撐架設計計算(附后) (A )、以梁截面10002650(一層頂板梁),層高為 8.0米為例進行計算,梁截面8001100以上皆按以下方法進行施工。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8.0米, 基本尺寸為:梁截面B D=1000mm2650mm ,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l=0.80米,立桿的步距h=1.00米, 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桿。 梁頂托采用10號工字鋼。 8000 1000265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 1、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 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
21、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靜荷載標準值q1=25.0002.6501.000+0.3501.000=66.600kN/m 活荷載標準值q2=(2.000+1.000)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別為: W=100.001.801.80/6=54.00cm3; I=100.001.801.801.80/12=48.60cm4; f=M/W 其中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 M=0
22、.100ql2 其中q 荷載設計值(kN/m); 經計算得到M=0.100(1.266.600+1.43.000) 0.2000.200=0.336kN.m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f=0.33610001000/54000=6.231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f (2)抗剪計算 T=3Q/2bh 其中最大剪力Q=0.600(1.266.600+1.43.000) 0.200=10.094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10094.0/(21000.00018.000)=0.841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40N/mm2 抗剪強度驗算T (3)撓度計算 v=0.677ql4/
23、100EI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v=0.67769.6002019/(1006000486000)=0.259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00.0/250,滿足要求! 2、梁底支撐方木的計算 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 (1)荷載的計算: 1) 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25.0002.6500.200=13.250kN/m 2) 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0.3500.200(22.650+1.000)/1.000=0.441kN/m 3)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P1=(1.000+2.000)
24、1.0000.200=0.600kN 均布荷載q=1.213.250+1.20.441=16.429kN/m 集中荷載P=1.40.600=0.840kN A 方木計算簡圖 0.272 方木彎矩圖(kN.m) 0.001 方木變形圖(mm) 3.71 3.76 方木剪力圖(kN)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1.168kN N2=7.467kN N3=7.467kN N4=1.168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F=7.467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V=0.0mm 方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別為: W=5.0010.0010.00/6=83.3
25、3cm3; I=5.0010.0010.0010.00/12=416.67cm4; (2)方木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f=0.272106/83333.3=3.27N/mm2 方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 (3)方木抗剪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3Q/2bh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3.761/(250100)=1.128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30N/mm2 方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4)方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v=0.1mm 方木的最大撓度小于400.0/250,滿足要求! (二)梁底頂托梁計算 托梁按照集中與均布荷載下多跨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取方木的支座力,如圖所示。 均布荷載取托梁的自重q=0.135kN/m。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7.47kN 托梁計算簡圖 2.240 托梁彎矩圖(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