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柞水至山陽高速公路工程LJ-4 合同段(K12+754K16+820)橋墩施工技術交底編制:交 底 人:被交底人: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柞山高速公路LJ-4 合同段項目經理部2016 年 8 月 8 日.目錄一、工程概況二、施工方案 1、施工工藝 2、施工方法三、質量保證措施.交底內容:李砭村特大橋(左、右線)、羅莊大橋(左線)、正溝大橋(左、右線)、龍頭灣大橋、茨溝大橋(左、右線)墩柱施工。一、工程概況 1、ZK15+049.00 李砭村特大橋(左線):起點樁號為 ZK14+378.66,終點樁號為 ZK15+707.5,橋梁全長 1317.5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箱梁:2*(4*40)+
2、2*(3*40)+4*(3*30)+2*(4*30)+(3*40)+30m;下部構造為圓柱式橋墩,橋臺為樁接蓋梁橋臺,樁基礎。全橋共有橋墩54 個。K15+054.00 李砭村特大橋(右線):起點樁號為 K14+400,終點樁號為 K15+708,橋梁全長 1308.0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箱梁:(4*40)+3*(3*40)+6*(3*30)+2*(3*40)m;下部構造為圓柱式橋墩,橋臺為樁接蓋梁橋臺,樁基礎。全橋共有全橋共有橋墩 72 個。2、ZK13+220.00羅莊大橋(左線):起點樁號為 ZK13+155,終點樁號為 ZK13+285,橋梁全長 130.0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
3、箱梁:6*20m;下部構造為圓柱式橋墩,橋臺為重力式橋臺,擴大基礎。全橋共有全橋共有橋墩10 個。3、ZK13+615.00正溝大橋(左線):起點樁號為 ZK13+460,終點樁號為 ZK13+768,橋梁全長 308.0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箱梁:3*20+3*(4*20)m;下部構造為圓柱式橋墩,樁基礎,橋臺為重力式橋臺及樁接蓋梁橋臺。全橋共有全橋共有橋墩28 個。.K13+475.00 正溝大橋(右線):起點樁號為 K13+382,終點樁號為 K13+568,橋梁全長186.0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箱梁:5*20+4*20m;下部構造為圓柱式橋墩,樁基礎,橋臺為樁接蓋梁橋臺。全橋共有
4、全橋共有橋墩16 個。4、ZK15+885.00龍頭灣大橋:起點樁號為 ZK15+804,終點樁號為ZK15+963.5,橋梁全長 157.0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箱梁:5*30m;下部構造為圓柱式橋墩,樁基礎,橋臺為重力式橋臺及樁接蓋梁橋臺。全橋共有全橋共有橋墩8 個。5、K16+445.00茨溝大橋(左幅):起點樁號為 K16+136.5,終點樁號為 K16+753.5,橋梁全長 617.0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箱梁:2*(3*30)+(5*20)+3*(4*20)+(3*30)m;下部構造為圓柱式橋墩,樁基礎,橋臺為肋板式橋臺及樁接蓋梁橋臺,樁基礎。全橋共有全橋共有橋墩 50 個。K
5、16+475.00茨溝大橋(右幅):起點樁號為 K16+136.5,終點樁號為 K16+813.5,橋梁全長 677.0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箱梁:2*(3*30)+(5*20)+3*(4*20)+(5*30)m;下部構造為圓柱式橋墩,樁基礎,橋臺為樁接蓋梁橋臺,樁基礎。全橋共有橋墩54 個。系梁(承臺)工程數量表工程名稱名稱數量模板類型李砭村特大橋墩柱126 定型鋼模羅莊大橋墩柱10 定型鋼模正溝大橋墩柱44 定型鋼模龍頭灣大橋墩柱8 定型鋼模茨溝大橋墩柱104 定型鋼模.二、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2.施工方法施工準備場地平整測量放樣墩柱鋼筋焊接校正模板下放導管或串筒澆筑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試
6、件檢測混凝土材料、配比、坍落度混凝土養護支立模板定型鋼模板加工場地平整.測量放樣墩柱鋼筋焊接立模板澆筑混凝土拆模包裹養護2.1、墩柱鋼筋制作與安裝施工工藝墩柱鋼筋在加工場制成鋼筋骨架,采用吊機起吊與樁基鋼筋搭接接長,鋼筋保護層采用滿足設計要求的塑料墊塊。(1)原材料原材料進場后,原材鋼筋堆放到原材料堆放場地,鋼筋堆放時要墊高遠離地面,鋼筋頂加蓋塑彩布防雨,并按鋼筋的鋼種、等級、牌號、規格及生產廠家分批驗收,分別堆存,不得混雜,并設立標識牌;鋼筋進場時要檢查是否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單,進場后的原材鋼筋及時抽取試件做力學性能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鋼筋下料鋼筋按設計長度進行下料加工,
7、下料前認真審核每一型號鋼筋長度、規格等。級鋼筋采用鋼筋切割機下料,主筋接長采用雙面搭接焊。級鋼筋采用卷揚機冷拉調直后下料。(3)墩柱鋼筋綁扎從鋼筋加工廠將加工好的成品鋼筋骨架運至施工現場,與樁基鋼筋進行單面搭接焊。接焊墩柱鋼筋前首先采用全站儀或經緯儀精確放出墩柱中心,按墩柱中心在接樁樁頂以上0.1 0.2m 定位一道墩柱加勁箍筋,加勁箍筋上焊十字筋做支撐,加勁箍筋位置要準確,并調整加勁箍中心與墩柱中心重合,采用經緯儀跟蹤作業測量定位加勁箍筋位置,并將加勁筋與主筋點焊牢固。在加勁筋上標出主筋位置并綁扎、焊接其它主筋。為保證墩身與樁基主筋的對接質量,其搭接部分采用單面焊焊接牢固,保證焊縫飽滿、平整
8、、無明顯坑凹。墩柱鋼筋伸入墩臺帽部分暫不做成折線,待墩柱澆筑完成后彎到設計位置。采用錘球或經緯儀隨時檢查墩柱鋼筋骨架垂直度。(4)鋼筋骨架保護層設置鋼筋骨架保護層采用滿足設計要求的塑料墊塊,用20#扎絲綁在墩柱鋼筋骨架的主筋上,塑料墊塊厚度與凈保護層的數值相等。采用塑料墊塊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拆模后砼表面存有墊塊痕跡,影響砼外觀質量。2.2、墩柱模板施工工藝(1)模板制作墩身模板采用在模板廠制作的定型模板,制作時應該保證其整體直度及幾何形狀。鋼模節片之間采用企口工藝,使用定位銷釘定位,螺栓聯接,節間隙用膩子抹平,以防砼施工時漏漿,保證接縫的錯臺 1mm。模板前涂刷脫模劑,脫模劑選用優質齒輪油,脫
9、模劑要統一,涂刷要均勻,形成薄膜。支立模板時采用整體組拼法,整體組拼后的模板用汽車起重機吊裝就位,并用經緯儀調整橫、縱方向及垂直度,用纜風繩鎖定模板,保證砼施工時無擾動。(2)墩柱模板安裝墩柱鋼筋綁扎完成后,精確放出模板位置線,并在樁頂采用墨線彈出檢查線,按已放好的模板位置線進行支立模板,為防止澆筑墩柱砼時模板移位,澆筑接樁砼時在樁頂垂直的兩個方向適當位置預埋四根直徑25mm鋼筋,墩柱立模時在預埋鋼筋及模板間采用方木塞緊防止墩柱模板底部位移。墩柱模板頂部四角采用風纜或 8 鋼筋配緊線扣進行加固。模板安裝根據墩身高度分節在場地內拼裝成型,待鋼筋檢查合格后采用吊車吊裝。節與節間采用螺栓聯接。(3)
10、墩柱模板拆除墩柱模板在砼強度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損壞時且砼強度達到設計砼強度 30%以上可拆除墩柱模板。砼強度達到30%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運輸工具、模板、支架等荷載。大面積模板拆模時模板與砼面接觸面積大,附著力大,為防止拆模時發生粘模現象,采用在模板邊角小面積橇起,使空氣進入模板與砼面之間,減小模板與砼之間的真空壓力。2.3、墩柱砼澆筑施工工藝(1)墩柱砼澆筑施工墩柱砼采用拌和站統一拌制,砼輸送車送至現場。墩柱砼澆筑前,依據規范和施工圖紙要求按工序進行檢查,重點檢查以下幾項:.a、檢查模板支撐是否牢固;b、模板接縫拼接是否漏漿;c、鋼筋間距、位置及保護層;d、模板內有無雜物;e、模板
11、接縫、錯臺、模板垂直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f、檢查振搗人員分工定位情況,并經自檢合格報請駐地監理工程師簽認后開盤澆筑。砼的拌和計量采用電腦操作控制;嚴格按試驗配合比上料,拌和時間為不小于 1.5 分鐘,確保砼拌和均勻。在砼拌和過程中,控制砼拌合時間與砼澆筑速度,嚴格控制水灰比和砼的坍落度,確保攪拌出來的砼的質量。砼攪拌完成后,在攪拌地點和澆筑地點分別取樣檢測砼的坍落度,確保入模砼的坍落度控制在79cm之間,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砼的運輸時以迅速、不間斷為原則,采用砼運輸攪拌車運輸。砼的澆筑采用水平分層連續澆筑法,砼分層厚度按30cm控制,澆筑時砼均勻下料,防止局部下料過多引起模板位移。墩柱砼澆筑采
12、用20T吊機配投料斗、串筒下料澆筑,料斗設計儲料方量為1.0 方,串筒采用1.0mm鐵皮制成 100cm高一節,為便于施工中安裝與拆除,節與節間采用掛勾聯接,保持串筒與砼面距離不超過2.0m,防止砼自串筒底下落過程產生離析。澆灌時吊機吊起投料斗對準串筒口投料,澆灌到墩柱頂時嚴格控制砼標高,墩頂標高按設計標高加高5cm進行控制,待墩帽施工前對墩頂進行鑿毛處理。(2)墩柱砼振搗搗固人員須經培訓后上崗,要定人、定位、定責任,分工明確,操作人員要固定,每次澆筑前應根據責任表填寫人員名單,并做好操作要求交底工作。砼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棒移動間距不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 倍,與側模保持 51
13、0cm距離;垂直等距離插入下層砼510cm;每一處振動完畢后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砼表面停止下沉,無明顯氣泡冒出,呈現平坦、泛漿為止。每.次振動時間為0.51.0min。砼澆筑過程中不得任意中斷,不得出現漏振、過振現象。澆筑砼時,設專人檢查支撐、模板、鋼筋等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及時處理。墩柱砼頂面初凝前采用鏝刀進行多次抹光以消除裂紋。(3)砼養護墩柱砼澆筑完后,在冬季采用篷布包裹,蒸汽養生,保持結構物表面濕潤。養生時間一般不小于7 天。在夏季為防止日曬、雨淋、低溫等影響,及時進行養護,用沾濕的土工布織物蓋好,等砼初凝后灑
14、水自然養護,保持土工布織物濕潤。墩柱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纏裹養護,經常保持墩身砼濕潤,安排專人灑水養護,灑水養護時間按規范要求進行。養生期間,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之前,不得使其受到外力的影響。2.4、人員上下墩柱措施在模板上安裝扶手,人員佩戴安全繩上下,安全繩勾在模板螺絲孔中,將安全鎖鎖牢靠。二、質量保證措施3.1、質量保證組織措施3.1.1、加強技術管理,嚴格執行以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責任制,使施工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認真審查施工圖紙,熟悉設計文件和施工規范,嚴格按照設計文件施工。施工人員嚴格掌握施工標準、質量檢查及驗收標準和工藝要求。堅持技術交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3.1.
15、2、建立質量責任制,經理部設專職質檢工程師、班組設質檢員,明確各級責任。開工前報監理工程師備案。分項工程的現場實行標示牌管理,寫明作業內容和質量要求,要認真執行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驗制度,要根據合同的規定切實作好隱蔽工程的檢查工作。3.1.3、建立質量獎懲制度。把工程質量和工資掛鉤,對于出現質量問題的班組和個人要堅決給予處罰,對工程質量好的班組和個人給予獎勵。3.1.4、加強質量監控,確保規范規定的檢驗、抽檢頻率,現場質檢的原始.資料必須真實、準確、可靠,不得追記,接受質量檢查時必須出示原始資料。3.1.5、進場的鋼筋、水泥、鋼絞線等主要材料必須具有出廠的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單
16、,同時對工程使用的鋼材、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要進行認真的檢驗,把好材料進貨關,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3.2 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3.2.1、堅持定期檢查制度:項目經理部實行月檢查制,工程隊實行旬檢查制,班組實行日檢查制,嚴格按照檢測程序和工藝流程進行質量檢測,層層把關,責任到人。對查出的問題或隱蔽工程檢查未經監理工程師和質檢工程師簽認的,不允許下道工序施工。3.2.2、堅持考核持證制度:對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進行技術考核和質量教育,執行技術工種持證上崗制度,無證堅決不準上崗,充分提高全體人員的質量意識。3.2.3、堅持技術復核制度:工程技術人員在對施工圖紙進行全面復核的基礎上進行工作。技術交底施工
17、測量及時、準確、無誤,并履行復核簽字制度,施工測量要有閉合差計算。重點工程圖紙、資料、交底、樁位復核后,必須由技術主管再審核,簽字后才能交付施工。各種技術交底、審核資料、測量記錄必須保存完好,以備檢查。3.2.4、堅持材料進場檢驗制度:從采購開始,嚴把質量關。主要材料要有出廠合格證。施工用料必須由試驗中心取樣檢測試驗,合格后方可進場。進場材料由材料試驗人員和工點負責人配合監理工程師抽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2.5、加強現場施工技術指導:施工技術人員要經常深入施工現場時行技術指導,嚴格工序施工,優化施工方案,大膽采用已成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工程質量。3.2.6、建立完整的質量檢測體系
18、,嚴格按照工序流程和檢測程序進行質量檢測。為保證質量檢測的準確性,所有計量器具必須定期經過計量單位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禁止使用。3.2.7、積極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優化施工工藝,提高工程質量,爭創.優質工程。技術部門應根據工程規模、特點及早制定創優計劃和創優措施,成立相應的創優攻關小組,定期或不定期舉行活動,分析工期、安全、質量、成本問題并及時研究解決,分析原因,制定相應對策,不斷提高工程質量,質檢部門負責進行質量評審。3.2.8、現場施工應把握關鍵工序和主要項目質量的控制,以提高工程整體質量水平。3.3、施工質量保證措施3.3.1、安裝側模板時,應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基礎
19、側模可在模板外設立支撐固定,墩、臺、梁的側模可設拉桿固定。澆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桿,應按拉桿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小型結構物,可使用金屬線代替拉桿。3.3.2、模板安裝完畢后,應對其平面位置、頂部標高、節點聯系及縱橫向穩定性進行檢查,簽認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澆筑時,發現模板有超過允許偏差變形值的可能時,應及時糾正。3.3.3、砼澆筑時按順序從一側向另一側分層進行,分層厚度不大于30cm,保持水平分層。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3.3.4、待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混凝土裸露面及時進行修整、抹平,待定漿后再抹第二遍并壓光或拉毛。收漿后土工布覆蓋,灑水養生不少于7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