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省寧遠河大隆水利樞紐工程大壩防滲土料填筑施 工 方 案合同編號:DL2004-BT 編制:審核:批準: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海南大隆水利樞紐工程施工項目部二五年二月一日1、工程概況1.1 概述大隆水利樞紐位于海南省三亞市西部的寧遠河中下游,是海南省南部水資源調配的重點工程。其工程任務是防洪、供水、灌溉為主,結合發電。本工程擋水建筑物為碾壓式分區土石壩。上游壩體以花崗巖風化土為防滲體,下游壩體采用石渣及風化巖等透水性較強的材料填筑,壩體內采用上昂式排水接至下游排水棱體。壩址所在的寧遠河屬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臺風頻繁,旱濕季節明顯,終年無霜,長夏短冬。大壩壩頂高程76.5m,最大壩
2、高 65.5m,壩頂寬度 9.0m,壩頂長度 535m。上游壩坡坡比為 1:3.01:3.5,采用厚 25cm 現澆混凝土護坡;下游壩坡為1:2.51:2.75,護坡采用草皮護坡;壩體內設上昂式排水道,下游設堆石排水棱體。本工程攔河土石壩以上昂式排水道分隔為上游防滲、兩個區和下游壩殼、兩個區,另有高塑土、堆石、排水棱體等區。區為大壩的主要防滲區,以各料場的殘坡積土、階地沖積土和全風化土為主,設計控制指標:含水量15.2,干容重干1.75g/cm3,滲透系數 K310-5cm/s,壓實度為 98。區為上游防滲區,以強風化土為主,設計控制指標:含水量12.1,干容重干1.9g/cm3,滲透系數 K
3、210-4cm/s,壓實度為 98。1.2 主要工程量區防滲土料填筑工程量為161 萬 m3,區防滲土料填筑工程量為101 萬 m3,過渡層中細砂回填(厚80cm)工程量約為 5 萬 m3。2、工程施工布置2.1 料場規劃布置2.1.1 料場貯量防滲土料填筑以庫區內左岸壩上土料場為主,叢毛土料場和卡巴土料場兩料場為補充。上述各料場共有防滲料貯量621 萬 m3,完全能滿足大壩回填要求。各料場防滲土料貯量見表 2-1。表 2-1 土料場貯量表料場名稱防滲料(m3)可利用開采深度(m)壩上料場A 區272938 1.75.3 B 區831203 2.611.3 C 區52186 2.43.9 D
4、區100385 23 E 區27099 12 叢毛料場A 區726457 1.46.3 B 區230134 2.44.8 C 區102558 3.25.3 卡巴料場A 區1535525 1.66.1 B 區1762587 1.54.4 C 區574830 1.53.8 合計6215902 經過對壩上料場和叢毛料場勘探試驗,料場土料技術性質均能滿足區防滲土料回填要求。2.1.2 料場開采規劃防滲土料開采主要以壩上料場為主(貯量為128.4 萬 m3),叢毛料場(貯量為 105.9萬 m3)和卡巴料場 A 區(貯量為 153.6萬 m3)為補充。防滲土料填筑總量為262 萬 m3,考慮到自然方和壓
5、實方的換算系數(0.85),上述料場防滲土料貯量完全滿足大壩填筑要求。為保護環境,減少征地,節省工程成本,確定料場開采原則為:以壩上料場為主,叢毛料場 B 區和卡巴料場 A 區為補充,原則上不進行卡巴料場(B 區、C 區)和叢毛料場(A 區、C 區)的土料開采。大壩防滲土料區填筑工程量為161 萬 m3,區填筑工程量為101 萬 m3。壩上料場、叢毛料場 B 區和卡巴料場 A 區共有防滲土料貯量305 萬 m3(自然方),其技術指標滿足大壩防滲土料區填筑要求,基本能滿足大壩防滲土料區和區填筑量要求。根據大壩填筑施工時間安排,確定土料場開采規劃如下:枯水季節主要開采壩上料場,適當開采叢毛料場;汛
6、期在土料場含水量滿足填筑要求時,利用洪中枯開采壩上料場和叢毛料場,洪峰來臨或洪峰過后料場含水量偏大時,為保證施工生產的正常進行,開采卡巴料場 A 區;水庫蓄水后,大壩上部防滲土料全部從卡巴料場A 區開采。根據設計意見,壩上料場 B 區土料滲透系數相比其它料場更低,優先考慮用于高塑性土附近填筑區的區防滲土料填筑。為防止出現料場(壩上料場、卡巴料場A 區、叢毛料場 B 區)防滲土料貯量不足的情況,應加強叢毛施工道路沿線的土料勘探,增加可開采面積(由于防滲土料區對土料的技術指標要求相對較低,根據目前我部對叢毛道路沿線土料的勘探試驗,其技術指標均能滿足區填筑料要求)。在施工組織安排上,首先開采壩上料場
7、D 區、C 區、A 區,將土料用于區防滲土料以下(25m 高程以下)的區防滲土料填筑,然后從壩上料場D 區開始,向上游沿叢毛施工道路沿線開挖土料用于防滲土料區填筑(保留壩上料場B 區土料)。根據料場土料的分層情況,對土料場進行分層開采,從上至下依次用于區防滲土料填筑、區防滲土料填筑、區風化料填筑。2.2 施工道路布置為保證施工道路滿足高強度施工車輛運輸需要,在已有施工道路的基礎上,部分進行加寬、取直、降坡,另外必須增設部分施工道路,具體施工道路平面布置見附圖1。1#施工道路:從壩趾修筑至叢毛料場的施工道路,全長約6.5km 左右,其中壩趾至壩上料場 A 區 3.5Km 路面寬 9m,在施工過程
8、中對部分路段進行加寬,以滿足高強度運輸為原則,壩上料場A 區至叢毛料場 3Km 路面寬 7m。1#施工道路為泥結碎石路面,作為汛前和洪中枯時段叢毛和壩上料場取料填筑壩體的運輸道路。2#施工道路:從壩上料場路填筑至左岸岸坡51m 高程的施工道路,全長300m,為泥結碎石路面,寬9m。作為壩體填筑運輸道路。3#施工道路:從下游進廠公路(K0+850)填筑至下游左岸岸坡51m 高程的施工道路,全長 300m,為泥結碎石路面,寬9m。作為汛后壩體填筑運輸道路。4#施工道路:從左岸卡巴道路72m 高程修筑至左岸岸坡51m 高程的施工道路,全長 600m,寬 8m,作為壩體上部填筑的運輸道路。5#施工道路
9、:從卡巴土料場A 區修筑至卡巴路72m 高程的施工道路,全長800m,寬 9m,作為汛后壩體填筑運輸道路?,F場進行開挖和填筑施工時,從以上布置的施工道路上,修筑分支道路至開挖和填筑部位。施工道路特性見表2-2。表 2-2 臨時施工道路特性表序號名稱路長(m)路寬(m)結構型式起訖高程(m)用途1 1#施工道路6500 7m 以上泥結石2525 壩體下部填筑運輸2 2#施工道路300 9 碎石2551 壩體下部填筑運輸3 3#施工道路300 9 泥結石2551 壩體下部填筑運輸4 4#施工道路600 8 泥結石7251 壩體上部填筑運輸5 5#施工道路800 9 泥結石13572 壩體上部填筑運
10、輸2.3 施工機械設備布置2.3.1 設備選型 碾壓設備為確保碾壓達到設計要求,采用18t 和 25t 振動碾進行碾壓。運輸設備運輸設備采用不小于13.5t 的自卸汽車。平整設備采用推土機(TY220、TY230、TY320)進行填筑過程中的平整工作。刨毛設備采用 TY220 推土機或 LT218 凸塊碾進行填筑過程中的刨毛工作。2.3.2 設備配置大壩防滲土料填筑機械設備配置序號設備名稱設備型號設備能力設備數量備注1 挖掘機1.02.8 m325 已進場2 自卸汽車13.5t 以上120 已進場 96 臺3 灑水車東風5t 2 已進場 1 臺4 灑水車10t 1 已進場5 推土機162KW2
11、35 KW 10 已進場 7 臺6 裝載機KLD85Z 158 KW 1 已進場7 裝載機ZL50 88KW 1 已進場8 振動碾YZ26E 26t 2 已進場 1 臺9 振動碾Y-18G 18t 4 已進場 1 臺10 凸塊碾LT218 18t 1 已進場11 蛙夯機HW60 8 3、壩體填筑施工方案3.1 料場開采施工方法3.1.1 施工程序料場取料施工程序為:地形測量清表料場分層開挖 運輸至回填區。3.1.2 清表施工方法清表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清表范圍應至少延伸至施工區域邊線外側3m 距離。植被清理主要清除施工區域內的雜草、樹木(含樹根)、灌木等,樹木采用人工砍伐或移植,樹根用1m
12、3反鏟逐個挖出。表土清挖系指含細根須、草本植物及覆蓋草等植物的表層有機土壤,即植物土,采用推土機刮除,清除深度應為3050cm。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采用推土機集中成條堆放,在料場取料完畢后填于料場底部。3.1.3 開挖施工方法 土料開采時,先采用推土機配合裝載機,將開采部位的表土及無用層剝離。取土采用自上而下分層開挖的施工方法,反鏟、裝載機分層挖裝,自卸汽車運輸的施工方法。分層厚度為34m。結合儲料特點性質、設備型號能力、填筑時段品質要求及環境氣候等因素,采用立面或平面開采。如:當土料場通過設置排水溝等措施,使天然含水量接近或略小于施工控制的含水量下限時,則宜采用立面開采;如果天然含水量偏大,則
13、采用平面開采。根據我部對料場土料的勘察取樣試驗,除壩上土料場C區外,其它料場土料天然含水量均略低于最優含水量,在土料開采過程中必須按上述原則進行開采。土場取料完成后,開挖面用D85 推土機進行適當平整,形成一定坡勢,防止積水和沖刷造成邊坡失穩和水土流失。3.2 填筑施工工序流程圖3.3 防滲土料填筑填 筑 區 段 施 工 測 量 放 樣設置填筑層高、邊線標記卸料、平料攤鋪灑水、碾壓質量檢查、驗收填筑部位基礎面驗收填筑料挖裝、運輸上壩不合格合格、轉入下一層施工分層填筑施工工序框圖 防滲土料與壩基結合部位鋪土前,先將壩基灑水壓實,然后按照設計要求回填一層(岸坡處為一條帶)純粘土料。鋪土層厚適當減薄
14、,并將土料含水率調至施工含水率上限。防滲土料填筑沿壩軸線方向進行,由自卸汽車將開采的土料直接運輸到填筑區,采用進占法卸料。平料采用推土機進行平整,控制鋪填土層厚度。土層鋪填厚度通過碾壓試驗確定,采用 26t 振動碾時,松鋪厚度為 40cm,采用 18t 振動碾時,松鋪厚度為 30cm。防滲土料含水率調整主要在土料場進行。當上壩土料的含水率大于施工控制含水率上限的1%以內時,碾壓前用推土機附設刨毛耙齒在填筑面進行翻松晾曬;上壩土料的含水率低于施工控制含水率下限的1%2%左右時,采用灑水汽車進行灑水調整,局部狹小部位由人工輔助灑水。壩面加水后的土料采用推土機附設刨毛耙齒使其摻和均勻。在干燥和氣溫較
15、高的天氣,對鋪填后的土層采用人工加水養護。防滲土料的壓實采用18t 或 26t 自行式振動碾沿壩軸線方向采用錯距法進行,碾壓遍數通過碾壓試驗確定為8 遍,局部邊角、料種搭接部位碾壓遍數為10 遍。局部狹小部位壓實采用蛙夯機或平板夯貼邊夯實;靠岸坡接觸帶粘土,采用滿載的運料汽車或裝載機輪胎順岸邊進行壓實。在填筑層壓實檢驗合格后,下一層填筑前,對上一層填筑表面進行刨毛處理。刨毛采用推土機上附設刨毛耙齒,在填筑層面上反復行走進行刨毛,或采用凸塊碾進行碾壓刨毛,刨毛深度為12cm。對填筑面進料運輸線路上散落的松土、雜物以及車輛行駛、人為形成的干硬光面,在鋪土前予以刨毛,并灑水濕潤。壩坡土料填筑在水平方
16、向應比實際設計線超填7080cm,以保證進行坡面修整后坡面的密實度。分區分段填筑的橫向接縫坡度不得陡于1:3,并在先填筑層的接縫坡面上適當留出一定厚度的保護層。隨著區段結合部位填筑上升,逐層將保護層清除至合格層。3.4 壩坡坡面修整在鋪設壩體上游混凝土護坡砂墊層前,應先對壩坡填料進行修整,削去坡面超填的部分,按照設計圖紙將坡面修整平順。根據本工程壩面坡度較緩、坡面填筑料為土料及填筑施工強度大的特點,采用反鏟進行坡面修整。壩體填筑每上升34m,即采用反鏟自下而上進行一次修整。削坡料經含水量調整合格后用于壩體填筑。利用反鏟不能一次削至設計線,預留10cm 采用人工細削。3.5 防滲土料、期搭接面施
17、工壩體防滲土料分二期施工,在期填筑施工中,與期臨時坡面的搭接施工擬采取如下措施:每層填筑過程,在期填筑坡面上按填筑層厚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臺階面隨填筑層面同層碾壓,接縫處加強碾壓,確保接合部位的質量。碾壓過后,接合部位應加強檢測。4、施工重點、難點(接縫處理)防滲體與壩基、岸坡、剛性建筑物(混凝土防滲墻、高壓噴墻、壩下埋管等)的接合部位縱橫接縫,須嚴格處理,保證質量。所有壩體接縫的坡面,在填土時必須按下列要求處理:必須配合填筑上升,陸續削坡,直到合格層為止;防滲體與均質黏性土(或礫質土)結合面削坡合格后,必須邊灑水、邊刨毛、邊鋪土壓實,并控制施工含水量。防滲體與黏性土的橫向接坡,如果陡
18、于 1:3,在接合部位采取用蛙夯機配合振動碾壓實,壓實寬度12m,并且距離結合面 2m 以內。防滲體與巖石岸坡和混凝土結合時,必須安下列要求施工:混凝土面在填土前,必須清除表面的乳皮,粉塵、油污等,并清掃干凈;當填土與巖面直接結合時,必須險先清除巖面的泥土、污物、松動巖石等。在混凝土或巖面上填土時,先灑水潤濕,并先涂刷濃泥漿,邊鋪土,邊夯實。當在裂隙巖面上填土時,先灑水,然后邊涂刷濃水泥黏土漿,邊鋪土、邊壓實。基礎結合面上防滲體土料的填筑應符合以下要求:將表面的黏性土含水量調節至施工含水量的上限,用與防滲體相同的碾壓機械、參數壓實,刨毛,再進行鋪土壓實。防滲體與岸坡結合處的壓實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9、:于巖石岸坡結合處,不得使用重型碾壓機具,采用蛙夯機壓實,并保證與壩體的碾壓搭接寬度。5、填筑規劃及施工強度5.1 壩體填筑分期規劃按照施工總進度計劃要求,本工程 2005年 2 月 3 日開工,2005年 5 月 13 日前完成臨時壩體擋水斷面,高程達到 51.1m,以確保度汛;2006 年 4 月完成攔洪度汛壩體填筑,攔洪度汛壩體高程不低于70.0m,實現年度安全度汛的要求,2007 年 2 月底工程竣工。壩體填筑分期見附圖2。根據上述要求以及壩體填筑工程量和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壩體填筑施工按施工順序及階段,分為、期進行。期填筑為臨時度汛斷面填筑,期填筑為攔洪度汛壩體填筑,期填筑為壩后及壩頂
20、填筑。根據壩體填筑分期情況,防滲土料填筑亦按此分期進行。5.2 防滲土料期填筑防滲土料期填筑施工時段為2005年 2 月 3 日2005 年 5 月 13 日,屆時完成臨時攔洪度汛壩體填筑,壩頂達到51.1m 高程。防滲土料期填筑的主要項目工程量及施工強度見表5-1。表 5-1 防滲土料期填筑主要工程量、強度及施工時段表填筑料種類工程量填筑時段平均強度最大強度區防滲土料49 萬 m32005.2.3 2005.5.1336萬 m3/月58 萬 m3/月區防滲土料71 萬 m35.3 防滲土料期填筑防滲土料期填筑施工時段為2005年 5 月 13 日2006年 4 月 30 日,屆時完成攔洪度汛
21、壩體填筑,壩頂高程達到70.0m。防滲土料期填筑的主要工程量及施工強度見表5-2。表 5-2 防滲土料期填筑主要工程量、強度及施工時段表填筑料種類工程量填筑時段平均強度最大強度區防滲土料94 萬 m32005.5.13 2006.4.30 9.5 萬 m3/月20 萬 m3/月區防滲土料19 萬 m35.4 防滲土料期填筑防滲土料期填筑施工時段為2006年 8 月 6 日2006年 10 月 20 日,屆時完成整個大壩壩體填筑,壩頂高程達到76.5m。防滲土料期填筑的主要工程量及施工強度見表5-3。表 5-3 防滲土料期填筑主要工程量、強度及施工時段表填筑料種類工程量填筑時段平均強度最大強度區
22、防滲土料4 萬 m32006.8.6 2006.10.20 1.6 萬 m3/月2.1 萬 m3/月5.5 壩面作業分區、分段規劃大壩填筑從上游至下游的最大底寬約406m,壩頂軸線長度 535m。為使壩體填筑的各個工序保持連續施工,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優化作業,把填筑面劃分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施工區及施工單元,充分利用各類施工機械的生產能力,提高施工機械的使用效率,均衡各工序的施工強度。5.5.1 期填筑面分區根據本工程設計的施工特點,期填筑施工分區進行,期壩體填筑分區示意圖見附圖 3。防滲土料填筑沿上下游方向劃分三個施工區。根據振沖擠密施工和防滲墻施工填筑面情況,首先進行區填筑,然后根據均衡施工
23、原則,依次進行、0、區填筑施工。5.5.2 期填筑面分區期填筑沿上下游方向按照40m50m 寬度劃分施工區,各區相對獨立進行填筑施工,各填筑區高差控制在12 層次間。5.5.3 期填筑面分區期填筑面分為一個區施工,全斷面填筑上升。5.5.4 各區填筑分段填筑施工時,各施工區沿壩軸線方向以100m110m長度劃分成若干施工段,各施工段之間的施工工序采用流水作業形式。施工段之間流水作業施工示意圖見附圖4。5.6 填筑料源規劃5.6.1 期防滲料填筑料源防滲土料全部從壩上料場(A 區、C 區、D 區、E 區)、叢毛料場(B 區)以及叢毛道路沿線開采上壩。5.6.1 期防滲料填筑料源防滲土料從壩上料場
24、(B 區)以及卡巴土料場(A 區)直接開采上壩。汛期(59月)洪峰來臨時開采卡巴土料場A 區,盡量利用洪中枯充分開采壩上土料場B 區,防滲土料區采用卡巴土料場A區土料;枯水期(10 月2006 年 4 月底)以開采壩上土料場 B 區為主,并根據土料貯量情況,考慮擴大范圍開采,不足部分以卡巴土料場A區土料為補充。5.6.2 期防滲料填筑料源土料全部從卡巴土料場A 區開采并直接上壩。6、雨季填筑施工填筑過程中應做好防雨和保護措施:應做好雨情預報。雨前應用振動碾快速壓實表面松土,并注意保持填筑面平整,以防雨水下滲,且避免積水;狹窄場面防水,宜用防水雨布覆蓋;對于大型施工機械,雨前宜開出填筑面停放在壩
25、殼區;作好壩面的保護,下雨或者雨后不許踐踏壩面,禁止車輛通行。7、工期保證措施2005 年汛前,臨時壩體擋水斷面填筑施工工期緊、施工強度高、施工難度大,能否順利按期完工是整個工程的關鍵所在。2005 年 5 月 13 日達到臨時擋水斷面51.1m 度汛高程,期間共需完成防滲土料填筑120 萬 m3(不含防滲墻區),最高月強度達 58 萬 m3,且振沖與基礎處理施工占用直線工期,施工工期相當緊迫。為保證計劃緊張、有序的實施,采取以下保證措施:組織保證措施:建立健全項目管理機構,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范圍,配備足夠的能勝任工程管理的各類專業技術管理人員。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總體協調領導小組,服
26、從業主、監理指令,按照工程總體目標,統籌安排好各項目施工。細化分工,根據施工的各個環節,成立相應的責任組。具體有:生產組織責任組(責任人:王平),主壩回填責任組(責任人:黃超),料場責任組(責任人:張增祥),試驗、驗收責任組(責任人:王望紅),設備、物資保證責任組(責任人:謝萬成),計量責任組(責任人:徐建),指定分包人協調責任組(責任人:羅禎皆),后勤保障、宣傳責任組(責任人:張成方)。各責任組明確分工,緊密合作,確保壩體填筑的各道工序有序進行。協調保證措施加強與分包單位的聯系與溝通,互相通報生產計劃安排,在施工組織管理上,施工進度協調上、施工環接銜接上、現場施工布置上相互合作、密切配合,減
27、少相互間的干擾。根據總體進度的安排,明確各單位的節點工期,并按節點要求突出重點,組織相應的設備、人員,合理安排施工順序,使各道工序搭接緊湊、連續。技術方案保證措施 建立以總工為核心的工程技術管理組織體系,逐級落實技術責任制。合理組織、精心施工,合理規劃填筑流程。各作業區之間相互協調配合,在施工程序安排上,采用平面分區、區間平行交叉作業、區內流水作業方式。做好料場的復勘工作及新增,確定各種土料儲量、性質、分布及其相應的壩上回填部位,合理規劃,有序、有計劃的開采(詳細料場規劃方案另行上報)。合理規劃布置施工道路,并將現有施工便道(壩趾壩上料場A 區)加寬至 1520m,同時加強道路的維護,確保車輛
28、安全暢通行駛。認真調查、研究工程地質、水文、氣象資料和市場情況,結合本單位的技術能力和類似工程施工經驗,按技術管理程序,制定切合工程特征的各施工階段的技術方案、措施,以及應急技術措施,做好技術交底,建立技術檔案,把技術管理落實到實處。對關鍵施工技術,組織技術責任小組,并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進行調整與完善,確?,F場生產打有準備之仗。針對該工程的特點,抓好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運用,充分發揮本單位知識技術密集的優勢,組織科技攻關小組和QC 活動小組,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提前制定技術措施,避免因技術問題對施工工期方面造成影響。設備保證措施配置先進高效和配套的施工設備,如2.8m3反鏟、20t 自
29、卸汽車、26t 振動碾等。滿足高峰施工強度要求,并有一定富余量,確保臨時斷面填筑目標的實現。同時加強設備的修理、維護,保障設備出勤率、完好率。說明:高峰期強度為20000m3/日,需三個區域同時平行施工,每個區域平均每天需上升 23 層(按松鋪厚度40cm 計算),完成填筑量60007000m3(壓實方,松方約72008400 m3)?,F有設備:反鏟 25臺,自卸車 96 臺,推土機 7 臺,振動碾 3 臺。另根據工程進展情況擬再進場 34 臺 18t 以上振動碾、13.5t 以上自卸車 24 臺,推土機 3 臺。每個區域擬配備2530臺自卸汽車,三個區域共 7590 臺自卸車(平均 3.5K
30、m 運距,單臺運輸能力為400m3/日),每日運輸能力可達3000036000m3,能滿足上土需求。另外每個區域配備兩臺振動碾、兩臺推土機(挖掘機按每4 臺自卸車配備一臺),能保證各區域高峰期連續作業強度(見附表1:填筑流程時間安排)。計劃保證措施 編制詳細的施工總進度計劃橫道圖和進度計劃網絡圖,確定控制性節點工期,報監理工程師審批。根據監理工程師審批后的總進度計劃進行工程規劃和工程組織,并制定相應的資金流、物資采購以及其它的資源配備計劃。每月編制月進度計劃和每周編制周計劃,定期對前月或前一周生產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并據此進行工程進度計劃的調整。在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進度計劃實行動態控
31、制。施工進度計劃執行過程中,如發現未能按期完成計劃的情況時,及時檢查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有效的趕工措施,調整下周的工作計劃,使上周延誤的工期在下周趕回來。在整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堅持“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進度保證方針,實行“雨天的損失晴天補,本月的損失下月補”的補趕意外耽誤工期的措施,確保施工總進度計劃的實現。加強對所屬單位的管理與約束,在進度上加以控制,對未完成階段計劃或滯后較多的現象,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盡快解決,并在下一階段補上。如出現工期滯后,積極主動地組織所需增加的人員、材料、機械設備進場,確保度汛節點工期。質量安全保證措施執行 ISO9000質量體系文件,完善管理程序和施工程序,提
32、高質量管理,加強安全預防技術措施,防止因質量和安全問題造成停工、返工或誤工。嚴格控制填筑料源,不合格料一律不準上壩填筑。填筑過程中,嚴格控制鋪層厚度、碾壓遍數,確保填料的壓實質量。加強填筑中,各道工序環節的質量監控與質量檢查,上一道工序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加強對特殊部位的質量控制,如先填區,后填區的搭接部位,岸坡區等,必須嚴格按施工技術要求進行填筑,碾壓施工??刂坪猛亮系暮浚訌娡亮蠄龅呐潘?,對料源含水量過大的采用翻曬等措施。防滲土料及高塑土的填筑是壩體防滲的關鍵,嚴格施工工藝,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及施工后的質量檢驗。人員保證措施通過專門的人才資源庫,對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
33、管理人員和持證的特殊工種作業人員,進行了組織。分批成建制的進入施工現場,保證工程施工有足夠的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資金保證措施使用有經驗的合格財務人員,對業主支付的工程款項進行優化管理,用好、用活每一筆資金,保障施工生產對材料、設備和其他方面對資金的需求。其他保證措施 堅持項目經理指揮下的以施工調度為中心的生產管理原則,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及時協調各施工部位工作,減少干擾,現場管理機構及時準確把握生產動態,加快施工進度。引進競爭機制,建立明確經濟責任制,實行獎罰兌現,加強人員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和勞動生產率。抓緊關鍵項目,兼顧其他項目,盡量縮短主要工序和關鍵線路施工時間。建立施工安全保證體系,組織
34、好現場安全施工,杜絕安全事故。加強現場維護,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為施工生產順利進行創造條件。8、質量安全技術保證措施8.1 質量保證措施 開采料必須經檢驗合格并由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才能裝運,挖裝時實行分選挖裝,不合格的料不準上壩。在填筑期間或填筑以后,因其它原因造成局部出現污染的填料應予以全部清除。土料的含水率在料場嚴格按照現場試驗確定的方法和標準進行調整控制。壩面上的加水設專人專職負責,嚴格控制加水的時機(卸料、平料時)和加水時間、加水量。進占法卸料時,料堆應卸在未碾壓層平臺的前沿150cm 以內,嚴禁直接倒在已碾壓的平臺上;自卸汽車卸料倒車時,設專人指揮,以保證料物的合理位置。層厚控制采用在
35、距填筑面前沿46m 距離設置移動式標桿,推土機操作手應根據標桿控制填料層厚,避免超厚或過薄。推土機平料時,刀片應從料堆一側的最低處開始推料,逐漸向另一側移動。水平碾壓時振動碾行走方向應與壩軸線平行,行走速度控制 1.52Km/h(一檔);碾壓主要采用錯距法(碾輪寬/碾壓遍數),即從一側到另一側一次碾壓完成。碾壓遍數為 8 遍,錯距寬度為1/8 輪寬。填筑時振動碾無法靠近的部位,采用振動夯板夯實;每個填筑段的起始碾壓條帶(一個滾筒寬度)應加碾6 遍。8.2 安全保證措施 對所有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提高安全意識。配備專職安全員對施工過程進行安全監控,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停工,在隱患排除前,不得恢復生產。各類車輛必須處于完好狀態,制動有效,嚴禁人料混載。所有運載車輛均不準超載運輸。裝碴時將車輛停穩并制動。運輸車輸文明行駛,不搶道、不違章,施工區內行駛速度不能超過20km/h。不得酒后開車,嚴禁上班時間飲酒。配齊操作、保養人員,確保不打疲勞戰,杜絕因疲勞連續工作造成安全事故。汽車卸料時,應有專人指揮,不得將車倒至新填筑的坡面附近,以免邊坡失穩造成安全事故。各類機械操作必須嚴格按相應的操作規程和安全規范進行,避免出現安全事故。9、附件附圖 1:大壩防滲土料填筑施工平面布置圖附圖 2:大壩壩體填筑分期規劃圖附圖 3:大壩壩體期填筑分區圖附圖 4:大壩壩體填筑流水作業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