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二次襯砌缺陷處理施工方案目錄1.工程概況22.二次襯砌混凝土缺陷32.1二次襯砌混凝土缺陷類型32.2二次襯砌混凝土缺陷原因分析、預防及處理措施3層間縫和結構錯臺縫3蜂窩、露筋4表面脫皮、破損、麻面、水波紋及水泡5表面氣泡6表面麻點和返砂7裂縫83.質量保證措施10隧道二次襯砌缺陷處理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某隧道起訖樁號DK127+100.00K127+664.00,全長564m,為單洞雙向行車直線隧道。隧道進口設計高程為2922.79,出口設計高程為2929.27,隧道沿進口至出口方向為1.4%單向上坡坡度。隧道圍巖以級圍巖為主,級圍巖長255m,占全線54.96%,級圍巖長88m,占全線
2、18.97%,級圍巖長121m,占全線26.07%。其主要技術標準:三級公路,設計速度30km/h,界限凈寬7.5m,界限凈高5.0m。隧道襯砌類型長度及參數見下表:隧道復合式襯砌類型長度表襯砌類型 襯砌長度部位 (m)SMP7.5型襯砌SP7.5型襯砌SQ7.52型襯砌V7.5型襯砌IV7.5型襯砌7.5型襯砌普巴絨隧道7135832476239隧道復合式襯砌類型參數表襯砌類別SMP7.5型襯砌SP7.5型襯砌SQ7.52型襯砌V7.5型襯砌IV7.5型襯砌7.5型襯砌二次襯砌拱墻厚度(cm)60(C25鋼筋砼)50(C25鋼筋砼)60(30鋼筋砼)45(30鋼筋砼)40(C25素砼)35(
3、C25素砼)仰拱厚度(cm)60(C25鋼筋砼)50(C25鋼筋砼)60(C30鋼筋砼)45(C30鋼筋砼)40(C25素砼)/2.二次襯砌混凝土缺陷2.1二次襯砌混凝土缺陷類型隧洞二次襯砌混凝土的缺陷類型主要有:層間縫和結構錯臺縫;蜂窩、露筋;表面脫皮、破損、麻面、水波紋及水泡;表面氣泡,表面麻點和返砂;細微裂縫;貫通裂縫;密集裂縫。2.2二次襯砌混凝土缺陷原因分析、預防及處理措施層間縫和結構錯臺縫(1)產生原因施工過程中由于供料間斷及換管迫使混凝土澆筑中斷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繼續澆筑混凝土時,原有的混凝土基礎表面無法或沒有進行鑿毛處理,也沒有鋪水泥砂漿墊層,就在原混凝土表面澆筑混凝土
4、,致使新舊混凝土接茬處出現層間縫和結構縫錯臺。(2)預防措施在施工過程中,保證襯砌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一旦因不可避免因素造成襯砌混凝土澆筑中斷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應在恢復襯砌混凝土澆筑前及時對原有混凝土表面進行鑿毛處理或采用鋪水泥砂漿。(3)缺陷處理方案層間縫和結構縫錯臺掛簾的處理首先將突出的混凝土鑿除,預留約5 mm 厚度,然后對預留的部位作打磨處理。磨除坡度:平行水流方向1/ 30 ;垂直水流方向1/ 20 。磨除后與成型混凝土平順連接,打磨過的部位混凝土表面用同級配混凝土原漿調色。模板印痕及模板變形造成的凹凸面的處理采用打磨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模板拼縫不嚴、漏漿形成的砂線,深度小于
5、5 mm 的,將砂線內污垢清除填補同級配的砂漿;深度大于或等于5 mm ,視其深度鑿槽,鑿槽深度不小于2 cm ,分層錘填同級砂漿修補,表面做調色處理。模板變形造成的凹面也按上述原則處理。蜂窩、露筋(1)產生原因蜂窩:未按操作規程澆注砼,下料不當,使碎石集中,造成砼離析。振搗不密實或漏振,模板有縫隙使水泥漿流失, 造成嚴重漏漿。露筋:鋼筋緊貼模板,造成露筋。鋼筋砼結構斷面較小,鋼筋過密,如遇粒徑大碎石卡在鋼筋上,砼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因配合比不當砼產生離析,或模板嚴重漏漿。砼振搗時,振搗棒撞擊鋼筋,使鋼筋移位。(2)預防措施蜂窩:砼配料時嚴格控制配合比,經常檢查,保證材料計量準確。砼拌合均
6、勻,顏色一致,其攪拌最短時間符合規范規定。砼的振搗分層搗固,澆注層的厚度不得超過振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搗實砼拌合物時,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對細骨料砼拌合物,則不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 倍。合適的振搗現象為:砼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露筋:鋼筋較密集時,選配適當粒徑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徑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時不得大于鋼筋凈距的3/4;結構截面較小,鋼筋較密時,可用細石砼澆注;為防止鋼筋移位,嚴禁振搗棒撞擊鋼筋。(3)缺陷處理將缺陷部位松散混凝土鑿除,鑿成方型或圓形,四周垂直狀,鑿至密實混凝土(鑿挖時如鋼筋出露,鑿至鋼筋底面以下5cm) 。鑿挖深
7、度在6 cm 以內,采用分層錘填砂漿。鑿挖深度大于或等于6 cm 的蜂窩、露筋缺陷,采用比原混凝土標號高一級的級配混凝土分層修補,表面用施工配合比混凝土原漿調色。表面脫皮、破損、麻面、水波紋及水泡(1)產生原因由于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太長,下邊墻混凝土已凝固,模板的上浮及下沉導致撕掉混凝土表皮形成的外觀缺陷。拆模過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離劑或模板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脫皮。(2)預防措施混凝土澆筑前要將模板板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鋼模板涂模劑要涂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澆筑時,應左右兩側均勻澆筑,防止模板上浮或下沉。砼必須按操作規程分層均勻振搗密實, 嚴防漏搗
8、, 每層砼均勻振搗至氣泡排除為止。(3)缺陷處理缺陷深度小于5 mm 的,主要采用打磨的方式處理,打磨時注意與四周成型混凝土平順過渡連接,磨平后表面用混凝土原漿調色。 缺陷深度大于或等于5 mm 的,標定缺陷范圍,鑿成四邊形或多邊形等規則面,鑿至堅實基面,深度以最深凹處為標準,最深凹處的鑿除厚度不小于5 mm ,然后采用比原混凝土標號高一級的級配混凝土砂漿修補。表面氣泡(1)產生原因一次下料過厚,混凝土坍落度過大,振搗時間不夠,砼中的氣泡未排出,造成氣泡產生。(2)預防措施在襯砌施工前,應盡可能清理模板上的雜物,并對脫模劑脫落的部位加以修補,保證模板表面光滑。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分層布料,分層
9、振搗。分層的厚度不大于50cm,否則氣泡不易從混凝土內部往上排出。同時應注意混凝土的振搗,嚴防出現混凝土的欠振、漏振和超振現象。砼必須按操作規程分層均勻振搗密實, 嚴防漏搗,每層砼均勻振搗至氣泡排除為止。(3)缺陷處理表面氣泡處理采用與混凝土同品種、同標號、同配比的水泥、外加劑配制后,對混凝土構件表面所產生的細微氣泡進行填補,會起到色澤一致、強度等級相同的效果。在二襯剛拆模時進行填抹,這樣膠結粉料會吸收混凝土內部多余水份或是利用給混凝土養護的水份來進行自身水化、固化反應,從而基本達到混凝土原設計的強度。氣泡處理視其缺陷深度和直徑大小確定,直徑小于5mm的氣泡,原則上可不作處理。直徑大于5mm的
10、氣泡,將氣泡空腔內的污垢用高壓水或風清除干凈,充分濕潤后用水泥漿或1:2水泥砂漿抹平。氣泡密集區以滿補為宜,散區可采用點補,采用滿刮修補時,不得在混凝土表面留下刮痕。表面麻點和返砂(1)產生原因麻點和返砂是由于混凝土的塌落度不穩定導致每層的混凝土含水率不同,在振搗過程中,水可能順著模板上升或下流或過振產生的。(2)預防措施嚴格控制混凝土生產質量,砼配料時嚴格控制配合比,經常檢查,保證材料計量準確,確?;炷撂涠确€定。(3)缺陷處理在二襯混凝土表面出現麻點和返砂部位,用鋼絲刷子刷除后再用清水沖洗,把附在混凝土表面的泥皮、塵土或浮砂等雜物刷洗干凈,尤其是麻點內雜物必須清洗干凈。面層返砂時,可用纖
11、維刷清掃,或用纖維刷沾水刷洗。對二襯混凝土表面由于模板塊間形成的錯臺進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用粘結膠與水泥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水泥素漿(或加入適當的砂子配制成水泥砂漿)修補表面缺陷,調配比例視混凝土表面麻點、凹陷和返砂程度而定,一般采用1:78調配。在施工中為了保證修補顏色與原混凝土顏色一致,采用同標號白水泥進行調色,修補時應使混凝土表面平整,補料干硬后用細砂紙進行打磨。對混凝土表面缺陷較嚴重的采用分層多次進行修補。裂縫(1)裂縫產生原因隧洞開挖成型差,襯砌混凝土厚度嚴重不均勻;隧洞局部襯砌混凝土背后存在脫空現象。監控量測工作不完善,隧洞還處于不穩定階段,造成二次襯砌超設計荷載承受圍巖壓力?;炷?/p>
12、生產時原材料計量誤差大,沒有根據砂、石料的實際含水率及時調整施工用水量,造成混凝土水灰比不穩定。外加劑的穩定性差。采用整體式鋼模板臺車施工,混凝土澆筑時漏振,混凝土均質性差。脫模后沒有及時進行混凝土的潮濕養護。(2)裂縫預防措施提高鉆眼技術水平,優化鉆爆參數,提高光面爆破效果,加強隧洞開挖斷面檢測,嚴格控制超欠挖,為襯砌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二次襯砌施作時間,應在圍巖和初期支護變形基本穩定時進行。嚴格按施工配料單計量。加強砂石料含水率檢測,及時調整拌合用水量。適當放慢混凝土澆筑速度,兩側邊墻對稱分層澆筑。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加強振搗,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均質性,減少內部微裂縫和氣孔,提高抗裂性。混
13、凝土拆模時的強度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嚴禁提前脫模,脫模時注意不得損傷混凝土。(3)裂縫的處理措施細微裂縫隧洞襯砌混凝土表面出現一些沒有擴展性的細微裂縫,這種裂縫是穩定的,一般可自愈,不會影響結構的使用和耐久性。從美觀考慮,可先清洗干凈裂縫表面,然后涂刷調好配合比的砂漿或混凝土原漿,最后用刮抹料、調色料處理混凝土表面,使其顏色與周圍襯砌混凝土顏色一致。淺表裂縫處理對于淺表裂縫,順裂縫發展方向,鑿一條寬80mm,深15mm-30mm的矩形槽,槽長兩端超出裂縫長度30cm,然后采用環氧砂漿抹光壓實。深層裂縫處理對于深層縫或貫穿性裂縫隙,沿順縫發展方向將裂縫周圍破碎混凝土鑿除干凈,刷一層水泥漿,再用高
14、一級的細石混凝土澆筑振搗,待混凝土終凝后表層2cm先用環氧基液封閉,然后用環氧砂漿抹平壓光。密集裂縫襯砌背后有空洞或襯砌厚度不足引起的密集裂縫,必須進行防水和地層加固處理。沿裂縫兩側每隔1.2m1.5m交錯布點,鑿成10cm10cm大小深5cm的方槽,用風動鑿巖機鉆孔,孔深3m,安裝25中空注漿錨桿,注入水泥砂漿,灰砂比1:(35),水灰比1:1,施工時由下往上逐級注漿,注漿壓力以0.4MPa0.6MPa為宜。注漿結束后,在原空1m范圍內另鑿新孔在0.6MPa1.0MPa壓力下壓入純水泥漿檢查注漿效果,當達到規定壓力而砂漿壓不進時,即認為已經注滿。注漿24h后安裝錨桿墊板,用環氧樹脂砂漿抹平方
15、槽,表面用砂漿或混凝土原漿處理。3.質量保證措施項目經理部設工程質量部門,成立質量管理小組,配備專職質檢工程師,專職質量檢驗員和兼職質量檢驗員,負責指導、監督、檢查施工質量管理工作,實行梯級質量管理,層層分工,層層負責。(1)各施工隊成立以隊長為組長,相關人員參加的質量管理小組,設專職質量檢查員,形成質量檢查網絡。質檢人員有權行使一票否決權。(2)加強質量教育,提高質量意識,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確保質量目標貫穿整個施工過程;嚴格按照工序程序進行施工,切實做好“檢查上道工序,干好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工作。(3)建立健全內部自檢系統,對工序實行嚴格的“三檢”:“自檢、互檢、交接檢”;實
16、行工前試驗、工中檢查、工后檢驗試驗的工作制度。(4)建立嚴格的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凡屬隱蔽工程項目,先由施工隊、項目經理部逐級自檢,合格后會同監理工程師一起復檢,把檢查結果填入隱蔽工程檢查證,由雙方簽字后轉序施工。(5)試驗工作控制程序:原材料檢驗出廠合格證檢查工地取樣(試件制作工地養護、試驗室標準養護)試驗形成試驗報告報工程師。(6)嚴把材料關,所需材料、設備一律從正規廠家購進,只采用通過國家質量認證合格的產品或業主推薦使用的合格產品,地材品質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及設計文件要求。不合格的材料和設備要立即清理出場。(7)強化計量工作,嚴把計量關,對使用的所有計量設備按規定定期進行標定,合格后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