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第1章 編制依據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1第2章 工程概況12.1設計概況12.2水文情況22.3氣象情況2第3章 雨季施工措施33.1雨季施工影響要素分析33.2雨季施工相關措施43.3雨季施工應急措施6第4章 雨季施工應急預案64.1雨季應急人員組織74.2應急材料、設備準備94.3應急聯絡104.4應急就醫路線11第1章 編制依據1.1編制目的為滿足xxx站xxx站區間、xxx站xxx站區間隧道正常施工的需要及管片防水設計的要求,快速、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和科學施工管理,滿足施工質量、安全、生產的需要,做到應急措施穩健有序,特制定本雨季施工方案。1.
2、2編制依據1)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03);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3)xxx站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4)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相關要求;5)盾構區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1.3適用范圍適用于xxx項目部xxx站xxx站區間雨季施工作業。第2章 工程概況2.1設計概況xxx站xxx站區間,線路出xxx站后,沿xxx路中向東行進至xxx站,線路完全沿xxx敷設。區間隧道左線長度為xxxm(長鏈2.179m),右線長度為xxxm(長鏈1.127m);線間距約為13.019.2m,區間設2座聯絡通道。區間隧道主要采用盾構法施工,管片設計參數如下:管片內徑:5.5
3、m;管片厚度:350mm;管片外徑:6.2m;管片寬度:1.5m,最大單塊重量約4.54t。分塊數:6塊。管片襯砌環為楔形通用環,楔形量為40mm,襯砌環由一個封頂塊、兩個鄰接塊和三個標準塊組成。圖2.1 xxx區間平面布置圖2.2水文情況武漢地區降水充沛,河流縱橫,湖泊密布,為場區流水地貌、湖泊地貌的發育創造了有利條件。舉世聞名的長江流經武漢地區,漢江是其境內最大支流,另有小型河流15條,均流入長江、漢江。整個武漢地區內大小湖泊73個,容水面積509.41平方公里。武漢地區長江最高洪水水位29.73m(吳淞高程),最低枯水位8.87m(吳淞高程)。長江歷年最大流量76100 m3/s;漢江歷
4、年最大流量7960m m3/s;區內水系年平均流量7988.9億m3,其中長江過境流量7428億m3,漢江過境流量560.9億m3。2.3氣象情況武漢市地處我國中原腹地,為東部沿海向內陸過渡地帶,地處中緯度,屬亞熱帶濕潤性東南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氣候特征。冬夏溫差大,歷年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氣溫為28.831.4,極端最高氣溫41.3(1934.8.10);歷年最低氣溫為1月,平均為2.64.6,極端最低氣溫-18.1(1977年11月30日)。每年7、8、9月為高溫期,12月至翌年2月為低溫期,并有霜凍和降雪發生。多年平均降雨量1204.5mm,最大年降雨量2107
5、.1mm,最大月降雨量為820.1mm(1987.6),最大日降雨量317.4mm(1959.6.9),最小年降雨量575.9mm,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40%。最大風速27.9m/s(1956.3.6和1960.5.17)。多年平均霧日數32.9天。年平均絕對濕度為16.4毫巴,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5.7%。根據武漢地區多年的實測資料統計,每年各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參考下圖。圖2.2 武漢地區各月降水量柱狀分析圖第3章 雨季施工保證措施3.1雨季施工影響要素分析考慮到武漢雨季會給盾構施工帶來一定的不便,現對雨季施工的影響要素進行分析,以便提前做好預防與準備,保證雨季施工過程的順利性
6、、連續性。根據本工程進度安排,2016年至2017年雨季所帶來的影響有以下幾點。3.1.1吊裝作業1)門吊雨天后應及時檢查,觀察基礎沉陷情況,并作好觀測記錄。如有沉降應立即進行處理,保證門吊使用時的安全。2)大雨、暴雨及大風時應停止吊裝作業。3)高空操作人員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穿膠底鞋,不準穿硬底鞋上高空操作。4)門吊接地電阻值要進行實測,其電阻值不大于4歐姆。3.1.2管片防水材料粘貼1)搭建臨時防雨棚。遇有降雨時,管片止水條粘貼作業在搭建的防雨棚內進行,并注意對粘結劑和止水條的防水保護。2)降雨時對粘貼好止水條的管片及時用防水布遮蓋,以免止水條遇水膨脹。3)遇有大雨、暴雨時應停止管片止水
7、條粘貼作業。3.1.3始發井防洪1)準備一定量的防洪沙袋放于始發井內適當位置,并儲備編制袋、砂、鐵鍬等防洪材料及用具。2)定期檢查污水泵工作狀態及管路通暢情況,保證遇有情況隨時啟用,做好檢查記錄,并配備足量的備用防洪泵。3.1.4盾構隧道防洪1)按照編制防汛預案,對人員進行演練,以保證遇有突發情況能及時反應。2)在隧道內安裝一路排水管路,在盾構工作面放一臺潛水泵及時抽排工作面的積水。積水抽至排水管內送至工作井內由工作井內渣漿泵抽送至地面排水溝。3)在隧道洞門附近儲備一定數量的防洪沙袋,儲備充足編制袋、砂、鐵鍬等防洪材料及用具。4)定期檢查潛水泵工作狀態及排水管路保持通暢,并檢查防洪沙袋堆放狀態
8、,并做好記錄。3.1.5土方外運現場集土坑為盾構出土的臨時周轉場地,降雨會造成集土坑積水,如直接出土將影響沿途環境衛生,對土方外運帶來制約,間接影響盾構推進。因此,需提前掌握天氣預報情況,做好渣坑內的清理。集土坑設有集水坑,當渣池內有積水時可用水泵排除。3.1.6場內衛生管理施工班組進行定崗定責,確保施工范圍內的區域管理具有可追溯性,定期對場內排水溝進行清理,確保排水通暢。3.2雨季施工防護措施3.2.1場地硬化對施工場地內的通道、材料堆放場等進行硬化處理,混凝土厚度200mm300mm,重點部位為:渣土坑周邊、管片與渣土坑進出場道路。此外,所有排水溝周邊必須為混凝土結構,確保長期使用。3.2
9、.2排水系統雨季到來前,重新清理排水管路,保證排水通暢,包括地面排水溝和井下排水管,檢查沉淀池、洗車槽等部位不堆積淤泥。3.2.3井上防雨、沖洗設施管片場設置擋雨棚,雨棚使用鋼結構焊接成移動式,保證在雨季過程中防水材料粘貼不受影響。對于地面的材料堆放,在雨天統一使用彩條布覆蓋防雨。對于渣土坑,在雨天使用污水泵于集水坑內抽水,保證土方外運能夠連續進行;土方車輛出廠使用高壓水槍在門前的洗車池沖洗車身、車輪,以減少路面的污染。場內的地面使用曬水車沖洗,并由專人負責,定期進行。3.2.4井下防雨措施每個端頭井設置2臺大功率37KW的污水泵,以防止雨量過大或突發性的暴雨,同時備用2臺水泵。在隧道進口部位
10、使用紅磚抹面設置一道擋水壩,防止雨水倒灌隧道內。用電設備的接地與防雷雨季到來前,應再次確認龍門吊、攪拌機、充電機等用電設備的接地情況,并遵循以下要求:1)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專用保護零線連接,專用保護零線應有工作接地線、配電室的零線或低一級漏電保護電源的零線引出。2)作防雷接地的電器設備,必須同時作重復接地;同一臺的電器設備重復接地與防雷接地可使用同一個接地體,接地電阻用復核重復接地電阻值的要求。3)施工現場的電力系統嚴禁利用大地做相線或零線。4)保護零線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5)保護零線應單獨敷設,不作它用,重復接地線應與保護零線連接。6)保護零線的截面,應不小于工作零線的截面,同時必須
11、滿足機械強度要求;保護零線架空敷設的間距大于12m時,保護零線選擇10mm2的絕緣銅線。7)與電氣設備相連接的保護零線應為截面2.5mm2的絕緣不小于多股銅線;保護零線的統一標識為綠/黃雙色線,并在任何情況下不準使用綠/黃雙色線做負荷線。8)正常情況時,下列電氣設備部帶點的外露導電部分,應作保護零線:(1)電器、變壓器、電氣、照明器具及手持電動工具等的金屬外殼;(2)電氣設備傳動裝置的金屬部件;(3)配電屏與控制屏的金屬框架;(4)室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框架及靠近帶電的金屬圍擋和金屬門。9)保護零線接地的電阻值不大于10。10)不得用裸鋁導體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接地體宜采用角鋼、鋼管或圓鋼。
12、11)手持式用電設備的保護零線,應在絕緣良好的多股銅線橡皮電纜內,其截面不小于1.5 mm2,其蕊線顏色為綠/黃雙色。12)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段設置漏電保護裝置。防風措施雨季常伴隨大風天氣,在大風天氣到來前,門吊禁止使用,并使用小于直徑14mm的鋼絲繩將門吊、水泥罐等較高機械或構件做攬風處理,攬風繩的底部與粗鋼筋綁扎牢固,伸入地面以下1m。3.3雨季施工應急措施3.3.1雨季安全措施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任組長,各部室負責人任組員的防洪領導小組,確保雨季施工安全。雨季到來之前,與當地氣象部門密切聯系,隨時掌握當地氣象情況,指導施工。對工地進行防洪檢查,完善排水設施,保
13、持排水系統暢通,以確保工程順利施工。雨季施工前,根據調查研究,編制實施性雨季施工組織計劃,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施。進入雨季后,對所有生產、生活設施進行檢查加固,必要時可將人員撤離,將物資、機械等轉移;加強值勤工作,下雨時工地上必須認真巡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雨季期間,定時對可移動的機械設備進行綁栓加固,以免被暴風吹跑、暴雨沖走造成危險和損失。汛期安全措施提前與長江水利委員會、市水務局等主管部門聯系,進行汛期施工方案報批。項目部制定并執行汛期安全生產制度,實施汛期施工組織方案,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防汛小組,成立現場防洪救險隊,并派專人負責汛期的巡查。加強汛期安全檢查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
14、整改問題,消除安全隱患。汛期到來之前準備足夠的防洪物資和抗洪機具,并設置搶險救援通道,保證通道暢通。與當地相關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做好防汛、抗洪應急準備工作。與項目公司和基礎設施公司時刻保持聯系,必要時請求支援。第4章 雨季施工應急預案為保證施工不受影響,我項目部從人員組織、技術措施、材料準備等幾個方面全面入手,針對雨季施工的特點,提前做好應急準備工作。4.1雨季應急人員組織4.1.1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xxx項目部工程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由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安全總監擔任,組員由項目部各部門負責人組成。應急救援指揮組下設技術組、應急監測組、現場搶險組、現場保衛組、
15、醫療救護組、通信聯絡組、緊急疏散組、后勤保障組、善后工作組形成一個完整的處置體系。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組應急技術組應急監測組現場搶險組現場保衛組醫療救護組通信聯絡組緊急疏散組后勤保衛組善后處理組項目部各工作班組專業應急救援搶險隊圖4.1.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組是項目部應急管理的最高決策和指揮機構,各部門、各工作班組在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組的領導下工作,無條件服從指揮組的安排。4.1.2應急救援指揮組組 長:xxx副組長:xxx組 員:xxx4.1.3工作組人員安排表 各工作組人員安排表序號工作組組長副組長組員1技術組2應急監測組3現場搶險組4現場保衛組5醫療救護組6通信聯絡組7
16、緊急疏散組8后勤保障組9善后工作組4.1.4崗位職責分工1)應急救援指揮組建立完善應急救援機制,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以項目部為基礎,設立事故現場臨時應急救援指揮組,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救援工作。2)技術組負責審核、確定搶險方案,分析監測數據;及時了解現場情況,為應急救援指揮組提供最佳的搶險技術方案。3)應急監測組負責監測處置現場及毗鄰區域的建(構)筑物、管線、支撐(加固)結構和地面的穩定性,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組匯報監測結果。4)現場搶險組負責組織專業搶險隊伍、人員、物資、設備,根據各自職責,分工負責;按照應急救援指揮組確定的搶險方案實施搶險,盡快落實搶險物資、營救被困和受傷人員,控制并消除事故影
17、響;并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組報告搶險進展情況。5)現場保衛組負責事故現場值班保衛工作,根據需要請屬地公安部門維護事故現場秩序;對需要取證的事故現場進行保護等;對危害區外圍的交通路口實施定向、定時封鎖,阻止事故危害區外的公眾進入;對事故現場周圍的交通秩序進行重新組織和安排,防止交通擁堵;指揮撤出危害區的人員和使車輛順利地通過,并確保事故應急救援的隊伍、技術專家和設備、物資能及時趕往現場(對搶險所需材料運送車輛,必要時進行開道);對重要目標實施保護,維護社會治安。6)醫療救護組負責對事故發生后受傷、傷亡人員實施人道主義的救援,對傷員進行應急處置、急救和救護;必要時根據事先制定的預案請衛生部門、市醫療
18、救治中心設置現場醫療急救站,對傷員進行現場分類和急救處理,并及時合理轉送醫院治療機構進行救治,對現場救援人員進行必要的醫學監護。7)通信聯絡組負責與上級單位及社會有關各界保持聯系,及時匯報現場搶險救援進展情況,配合做好信息發布工作,并做好現場媒體活動的管理工作。8) 緊急疏散組、后勤保障組、善后工作組負責對危險區域人員和重要物資有秩序地疏散;負責為應急處置人員和撤離后的群眾提供生活、辦公條件;負責處理受傷害人員及其家屬的善后事宜,做好社會穩定工作。9)各工作班組的職責項目部各工程隊是實施應急救援的主體,全面執行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組相關安排,全力開展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應急搶險期間,各工程隊人員、
19、物資、設備等資源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組統一調配,各工程隊無條件服從安排,積極支援搶險。4.1.5應急程序圖4.1.5 突發性應急程序圖4.2應急材料、設備準備xxx站xxx站區間和xxx站xxx站區間的雨季應急材料、設備統一統計,放置于xxx站內指定位置。表4.2 應急材料、設備表序號材料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雨衣雨褲套200雨天使用2雨 鞋雙200雨天使用3單級離心泵臺2防洪使用4泥漿泵臺1防洪排污5編織袋個2000防洪應急6帆布(128m)平方米600雨天使用7鐵 鍬把20雨天使用4.3應急聯絡在施工現場建立現場風險應急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表4.3.1 項目部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組成員通訊
20、錄序號崗 位人 員職 務聯系電話1指揮長項目經理189715579922副指揮長項目總工 134761443903副組長后xxx區間土木總工4后xxx區間機電總工5副經理6安全總監7技術部負責人186723468528工程部負責人134699513199項目副書記13212715036表4.3.2 武漢市應急指揮機構和市主管部門、單位應急電話序號類 別機構、單位應急(值班)電話備 注1應急指揮市人民政府應急辦2市交通運輸委道路交通事故、水上航空和鐵路突發事件3市城鄉建設委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中質量、生產安全事故4市經濟和信息化委電力突發事件5市民防辦地震、民防工程事件6市外辦涉外突發事件7市城管局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突發事件8市水務局(市防汛指揮辦公室)洪災、旱災、供排水突發事件、飲用水源污染事件9市衛生局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10市環保局環境污染事件、輻射事故、嚴重空氣污染事件11市氣象局氣象災害12市國土規劃局地質災害13市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事故14治安報警市公安局火警(119)、治安報警(110)和交通報警(112)三合一15急救市急救中心16搶險燃氣搶險17電力搶險18供水搶險自來水公司19水務熱線20突發事故報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傳真:21市城鄉建設委22市交通局4.4應急就醫路線應急就醫路線應根據最近出站距離,選擇合理的出站口和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