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3合同段拌合站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編制依據1)現場踏勘調查所獲得的工程地質、地貌,當地資源交通狀況及施工環境等調查資料。2)國家及有關部門發布的現行技術標準、施工規范、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鐵道部施工技術指南及質量驗收標準。3)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設)。2、編制原則1)盡量少占用土地面積、統籌組織、合理布置、設備精良、滿足工程施工要求;保證工期;充分考慮環保要求,文明布置施工場地;加強過程控制、落實保證措施、保證安全生產投入、實現安全生產,運距均衡、保障生產需要。2)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均衡生產,確保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地完成我公司管段的工程
2、建設。3、編制范圍中鐵十五局集團沈海復線高速公路莆田段A3合同段1#拌合站二、拌合站設計情況根據現場查勘,并結合公司管段結構物工程分布特點及當地交通情況,1號拌合站設于K82+700右側70米,在菜溪鄉溪邊村233縣道附近,拌合站內主要設有生活區、拌和作業區、材料計量區、材料庫、運輸車輛停放區、試驗室等。1、1號拌合站混凝土拌合生產區設1臺90型拌和機和1臺120型拌和機;共設置8個筒倉,每個筒倉容積為150噸,8個配料斗,10個料倉。2、拌合站場地外圍設貫通排水溝將場地內水排出場外,場內硬化按四周低中間高坡面排水坡度為2%,并設置貫通排水溝,將水聚集后排出場地,保證場地內雨天不積水、不泥濘,
3、晴天不揚塵,按要求設置三級沉淀池,保證拌合站用水排放達標,滿足環保要求。3、拌合站內邊采用圍墻圍邊,圍墻采用空心磚砌筑,砌筑高度200cm,24cm厚,沿拌合站內邊砌筑。4、拌合站生活辦公區和試驗區主要采用兩層活動板房(配電房采用磚砌),底層為試驗室、會議室、二層為辦公室和休息室。5、拌合站存料倉區域設置彩鋼雨棚,由專業生產廠家進行設計、施工,要求抗風能力8級。6、進出拌合站便道采用新修水泥路面便道,便道與233縣道相接,新修便道路面寬5m采用20cm厚水泥路面,拌合站與其它所需砼施工點相通的道路大部分借用當地鄉村公路,該路是路面寬5米的水泥路面。部分便道為新修道路,路面結構層為泥結碎石路面,
4、局部低洼地段采用拋填片石,急彎、陡坡地段采用15cmC20砼硬化,沿路每隔200米左右設置一處錯車臺,能滿足拌合站日常運輸需要。7、拌合站主要工程量為拌合站基礎混凝土500方,場地平整、硬化11600m2,生活及辦公住房1500 m2,100噸電子地磅一臺,儲料倉彩鋼棚2000 m2。三、拌合站施工1、場地處理由測量人員對拌和站場地范圍進行復核測量,確定用地界線,并設置控制樁明示,以便進行施工指導。根據測設定出用地邊線樁,依據場地規劃尺寸,制定地平控制標高,將多余土石方挖除廢棄,雨季施工應及時挖出臨時排水溝和山頂的截水溝;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用挖掘機挖除多余土方,裝載機裝車,結合自卸汽車運輸至
5、棄土場堆放或者直接用裝載機裝運棄至棄土場。挖方段上邊坡根據土質情況定為1:1.25。清除表土、挖出多余土方后,對基底較軟部位采用片石換填。整平后采用20噸振動壓路機碾壓密實,再分區域進行硬化,其中辦公區采用10cm厚C20砼硬化,生產區采用25cm厚C20砼硬化,砂石料存放區采用20cm厚C20砼硬化。碾壓擬采用振動壓路機不開振動靜壓12遍,使土基穩定,然后開振動碾壓23遍,壓路機在碾壓時的行駛速度不大于kmh。2、攪拌站基礎處理基礎施工,先根據規劃的平面布置圖進行放樣,準確定出水泥罐、攪拌機基座、料倉基座位置尺寸,用白灰畫出開挖線,人工進行基坑開挖,挖到設計深度后進行地基承載力試驗,要求承載
6、力不小于200kpa;基坑檢查合格后進行鋼筋制安、澆筑地面以下部分的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前及時做好構件的預埋工作;地面以上部分的混凝土基座,采用立模澆注。基礎砼采用自行滾筒式攪拌機人工上料拌制,材料過磅計量,手推車運輸,人工入模,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澆筑完成后,覆蓋灑水養護。拌合站主機采用擴大基礎,雙機并聯,尺寸為15米7.2米1.2米。經過現場開挖檢查,在地表往下為粘土夾碎石。1)水泥罐基礎施工根據廠家提供的拌和站安裝施工圖,地基開挖尺寸為半徑為9.0m圓的部分范圍,寬4.0m,澆筑深度為2.2m,長為16米(1)計算方案開挖深度少于3米,根據規范,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計算時只考慮單個儲蓄罐重量
7、通過基礎作用于土層上,集中力P,單個水泥罐基礎受力面積為A,承載力計算示意見下圖P=1500KN2.2m基礎4.0m 粘土夾碎石罐與基礎自重P1基礎采用的是C20混凝土,儲料罐支腿受力最為集中,混凝土受壓面積為800mm800mm,等同于試塊受壓應力低于20MPa即為滿足要求。(2)儲料罐基礎驗算過程 地基承載力 P/A=(15004+642.22.510)/64 =148.75kpa0=200kpa地基承載力滿足承載要求。儲蓄罐支腿處混凝土承壓性根據力學計算公式,計算儲存罐單腿受力P,承壓面積為AP/A=1500/4/(0.80.8)=586kpa0=20000 kpa滿足受壓要求。經過驗算
8、,儲料罐基礎滿足承載力和穩定性要求。基礎抗傾覆計算:考慮最大風力為25m/s,儲蓄罐頂至地表面距離為18米,基礎寬4m,罐身長14m, 罐直徑為2.5m,4個罐基本并排豎立,受風面140m2,整體受風力抵抗風載,在最不利風力下計算基礎的抗傾覆性。計算示意圖如下儲料罐 風力P2抗傾覆點基礎Kc=M1/ M2=P11/2基礎寬/ P2受風面(7+7)1.5 即滿足要求M1 抵抗彎距 KNM M2 抵抗彎距 KNMP1儲蓄罐與基礎自重 KNP2風荷載 KNK=(P14/2)/P21442.5(4+7) =(15004+642.22.510) 2/0.39642.511=271.5即滿足要求, 為了提
9、高儲料罐的抗傾覆能力,在儲蓄罐三面拉設纜風的措施。為力雷雨天安全,每個罐頂按氣象站要求安裝避雷針。2)料倉建設料倉隔墻采用磚砌“37”墻,墻高2米,水泥砂漿抹面厚2公分;砌筑時應事先將防雨棚立柱砌入墻體;防雨棚立柱采用直徑14.5公分的鋼管,鋼管埋入硬化混凝土面以下50公分,立柱間距4米,雨棚高出地平7米,柱頂由型鋼焊接成的三角形桁架作為彩鋼瓦屋面支撐系統。拌合站采取封閉式管理,四周設置2米高的圍墻。3)試驗室建設拌合站內設工地試驗室,配試驗員2名,負責進場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劑的取樣、送樣工作;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出場混凝土的試件制備、養護、試壓工作。4)便道建設進出拌合站道路使用233
10、縣道,場內運輸便道采用30cm厚C20混凝土硬化,砂石料進場道路與混凝土出場道路分開設置,避免施工相互干擾。5)標示標牌拌合站標示標牌按照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設)、集團公司標準化管理規定統一制作。6)其他設施建設(1)設備吊裝設備吊裝必須待基座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后進行;采用大件地面部件組裝、吊車吊裝。設備吊裝設專人指揮,起吊到位后平緩就位,安裝人員立即將基礎預埋件與設備基座連接牢固。設備吊裝完成后,及時安裝輸送泵管、自動控制設施和電力線路。(2)場地硬化場地硬化包括場內道路、料池地面、以及拌合站內所有其它地面的混凝土鋪筑工作,采用分幅分塊立模澆注混凝土的方法進行,混凝土
11、由已安裝的拌合機拌制,手推車運輸;模板用定型鋼模,平板振動器振搗密實;分幅寬度5米,分縫以瀝青浸制的510mm厚木板分隔,并在表面灌縫防止地面水下滲;縱向混凝土每隔5米采用切割機橫向切假縫,縫深2公分,以防止地基不均勻下沉導致混凝土被拉裂。(3)辦公、生活房屋辦公、生活房屋采用彩鋼活動板房,施工時按施工圖紙進行安裝,安裝螺帽必須擰緊,連接鋼絲必須拉實。(4)機電安裝施工機電安裝主要是拌和機及其配套設備的安裝和變電站及其相應電路的架設。拌合機及其配套設備的安裝必須按提供的說明書進行安裝,施工時注意螺栓連接須緊實,不能漏擰;加工件焊接必須按規范進行,注意焊接質量,保證焊條符合要求。變電站及其相應電
12、路的架設按項目部“電力配置方案”及電管所的要求進行,嚴禁胡亂架設電網。現場電力架設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四、施工資源配置1、施工隊伍及勞動力配置1號拌合站施工按工作項目各由5個班組施工。具體情況見表1。表1 施工隊伍及勞動力配置表班組名稱人數工作內容砼施工班組40負責拌合站所有項目的砼施工及其它附屬工程施工。砌體施工班組20負責拌合站所有磚筑工程。拌和機安裝班組10負責拌合站兩臺拌和機的安裝調試。機電施工班組2負責拌合站所有機電安裝調試。活動板房安裝班組15負責拌合站內所有活動板房的安裝。2、材料進場情況拌合站場開挖土方運到指定的棄土場,磚在菜溪鄉溪邊村購買;拌合站設備、混凝土
13、罐車、變壓器及活動板房均在大型廠家招標采購,現已購買。3、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計劃1號拌合站主要機械見表2表2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使用計劃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制造年份1挖掘機卡特320臺220102裝載機ZL50C臺220103震動式壓路機YT-20臺120074自卸汽車20t輛520065起重機25t臺220086柴油發電機GF30臺120107滾筒式攪拌機350臺220108振搗器70型臺2200910電焊機315型臺2201011彎曲機臺1200912平板振搗器臺1201013混凝土切割機臺1200814鋼模板20*150米300五、施工工期保證措施1、工期保證措施1)嚴格按照施工組
14、織設計合理布置臨時工程設施,認真切實做好雨天施工的應對措施,抓住有利施工季節,為施工創造良好開端,主體施工安裝和附屬工作交叉或同時進行,加快施工進度。2)實行崗位責任制,責任落實到個人,加強考核,使利益與進度、質量、安全三掛鉤,貫徹實施多勞多得的分配制度,以調動施工人員的積極性。3)妥善處理安全、質量和進度的關系,建立健全安全質量工作體系,嚴格遵守各項有效的規章制度,嚴把安全質量關,杜絕安全和質量事故的發生,保證工程不停工、不返工、不窩工,以嚴格的安全質量促進施工進度。2、 雨季施工措施1)拌合站在修建前先設置排水溝,將征地范圍現有的積水排除,防止對下部基礎產生不良影響。2)在拌合站場地一施工
15、完成后,在圍墻外側四周挖好互相連通的排水溝,排水溝尺寸為10.6m,縱坡為0.51%。采用紅磚砌筑,M7.5砂漿抹面,厚度2cm,排水要隨時保持暢通,并排專人負責清理工作。3)拌合站內設置相應的系統排水溝,排水溝尺寸為10.6m,縱坡為0.51%。采用紅磚砌筑,M7.5砂漿抹面,厚度2cm,排水要隨時保持暢通,集中處理后統一排放。4)開挖的塹頂必須在開挖之前做好截水溝,防止雨水沖刷坡面引起山體滑塌。5)地面硬化之前,始終保證土基面有良好的排水坡度,雨后安排專人及時對積水進行清除。6)基坑開挖遇雨時,要及時對坑口進行覆蓋,禁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六、 質量、安全、環境保證措施1、質量保證措施1)場
16、地應平整堅實,基底嚴禁水泡,拌合站內場地全部硬化,設計0.5%自然排水坡,做好站內排水工作。2)做好原材料的檢驗工作,確保拌合站基礎混凝土的質量。3)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應防止有害物質帶入場內混入骨料造成二次污染。4)拌合站的建設及管理貫徹“三點、一檢、系統化”,即加強對原材料堆放點、砼拌和生產點、運輸灌注點的控制;對所有進出站的原材料及半成品進行檢驗,嚴格執行責任制;把拌合站的建設和管理當成一個系統工程來看待,做到點、線、面的統一,出現問題可以追根溯源。5)設備安裝在堅實的地基上,新開挖的山體坡面有可靠的防護措施,山頂設截水溝,保證拌合站的使用安全。6)基座尤其是灰罐基座混凝土嚴格按照配合比
17、和混凝土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各種預埋件安放準確,設備與基座的連接牢固。7)做好挖土一側的坡面防護工作,沿坡面噴漿。8)場地硬化工作嚴格按照本施工設計進行,防止地面水下滲危及地基。9)設備的運輸、吊裝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保證施工安全和設備安全。2、安全保證措施1)夜間施工照明配置合理,保證面、點能正常作業。2)建立防火責任制,將消防工作納入施工管理計劃。工地負責人向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應進行防火教育。定期開展防火檢查,發現火險隱患及時整改。3)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熟知操作程序,確保拌合站建設順利進行。4)加強用電管理,現場電力架設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18、。3、環保、水保措施1)開工前對全體職工進行環保知識教育,環境保護技術措施、技術交底,加強環保意識和以明確環保工作的重大意義。積極主動地參與環保工作,自覺遵守國家和當地環保各項規章制度。2)臨時設施的布置必須符合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生產及生活區搭設在少占耕地的同時,注意對水資源的保護,污水的排放要經過處理,生產及生產垃圾進行集中處理。3)施工過程中注意當地水系及農田排灌系統的保護,施工作業中對沿線村道及引線必須進行保潔,運輸車輛必須按規定的行駛路線運輸作業,路過居民區時應慢速行駛,盡可能的避免震動和噪聲,材料運輸過程中應有避免發生拋、灑、滴、漏的防護措施,必要時采用覆蓋措施。干燥季節濕度較小時,應對沿線道路進行灑水,防止塵土飛揚造成對周圍環境的污染。4)挖除的棄土,堆放前在棄土場設置攔水壩,防止雨水沖刷棄土被沖入農田;棄土場在完成棄土堆放后及時在坡面撒播草籽,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