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江運東污水處理系統污水總管工程(2標)泵站沉井施工方案工程名稱:吳江運東污水處理系統污水總管工程(2標)施工單位:江蘇廣吳建設園林有限公司編 制 人:審 批 人: 編制日期: 年 月 日一、泵房沉井工程概況8#泵房沉井幾何平面呈矩形,內徑為7.9m14.1m,井壁厚度0.8m,地下部分深11.26m,施工采用沉井法,10#泵房沉井幾何平面呈矩形,內徑為7.5m11.60m,井壁厚度0.7m,地下部分深10.88m,施工采用沉井法。根據圖紙要求先將基坑開挖1.1m,待砂墊層和素砼墊層完成后,制作沉井。沉井制作完成后,待沉井井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下沉施工。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本沉
2、井將分三次制作三次下沉施工,沉井采用混凝土澆筑。本工程沉井采用排水法下沉。二、泵站沉井工程主要項目的技術措施2.1 測量放樣定位根據業主提供的水準點和導線點,按設計圖的要求進行測量、放樣、定位,做好沉井井位控制樁的設置、檢查、復核和保護。2.2 基坑開挖開挖前,按控制樁放出沉井位置和縱橫軸線以及基坑開挖內外邊線,同時定出底梁位置的溝槽邊線,經復核無誤后,進行基坑開挖。基坑開挖采用反鏟挖掘機進行挖土,開挖深度1.1m,按1:1比例放坡,挖出的土方及時外運。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立即設置周邊排水明溝,尺寸為20cm15cm,并設置集水井,以迅速排除坑內積水。2.3 砂墊層、素混凝土墊層施工砂墊層采
3、用抽槽型式,材料宜選用顆粒級配好的粗砂或中砂。為了提高砂墊層的密實度,采用逐層攤鋪振實法進行振實,每層厚度為25cm,每層攤鋪和振實施工時,應逐層澆水控制砂的最佳含水量,并從集水井中及時排除積水,以此確保砂墊層的密實度。砂墊層密實度采用鋼筋貫入度法進行測定,即用一根直徑為16mm、長度為1.95m的平頭圓鋼,距離砂墊層頂面50cm處讓其自由下落,當圓鋼插入砂墊層的深度小于或等于7cm時,即認為砂墊層的密實度達到質量要求。在進行砂墊層施工時,必須對每一層的砂墊層進行檢測,合格后再進行下一層砂墊層的施工。砂墊層施工完畢再進行測量放樣,按照基坑布置圖放出素混凝土墊層的內、外邊線,再立模板并定出模板標
4、高,并保證模板上沿水平。在固定和支撐牢固后,即可澆搗墊層混凝土。混凝土墊層的厚度為150mm,墊層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以及表面平整,以確保質量。2.4 施工工藝沉井井按設計圖紙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沉井井壁分三次制作,三次下沉。下沉采用排水下沉,起沉點在標高分別為8#1.5m、10#1.0m處。沉井各主要參數表項目平面尺寸(m)井壁厚度(cm)高度(m)埋深(m)下沉次數8#泵房參數7.914.18011.4611.26310#泵房參數7.511.67011.0810.8832.5 沉井制作(1)模板的計算A、澆搗混凝土時,模板所受側壓力計算:側壓力P0.732+145R / (1.8t+32)
5、其中:R混凝土垂直方向的澆搗速度t溫度由于井壁最小截面積為39.6m2,每小時澆搗混凝土方量為36m3,所以混凝土垂直方向的澆搗速度約為0.9m/h。溫度按20計算,因此側壓力P0.732+145R / (1.8t+32)2.651 t / m2B、對拉螺桿的計算對拉螺桿選用14mm螺桿,允許承載力N1.75t,對拉螺桿的縱、橫向的間距為0.5m0.5m。每根螺桿承受的拉力為:N1.750.50.50.44 t N1.75 t 安全C、內圍檁的計算內圍檁采用單根48mm的鋼管,截面抵抗矩W5.08cm3,圍檁管所受荷載:q1.2970.81.04 t / m彎矩:M1/8 ql21/81.04
6、0.820.083 tmM / W=(0.083105) / 5.081634 kg/cm2 1700 kg/cm2安全(2)沉井制作工藝在沉井制作前先將沉井設計位置精確放樣于素混凝土墊層上,定出沉井的中心和互相垂直的二條縱、橫軸線以及刃腳踏面的內外邊線,由縱橫軸線定出底梁的二條邊線,并在墊層混凝土面上彈出墨線,經復核無誤即可進行沉井的第一節制作。立內模板前,先搭設內腳手架,以便立模和鋼筋綁扎。腳手架所用的材料均采用48mm鋼管,立桿和橫桿的連接用十字扣件。腳手架要能承受250kg/m2的荷載,立桿下要有墊木,腳手架設剪刀撐和斜撐,以保證腳手架的整體穩定,剪刀撐或斜撐與腳手架的連接用旋轉扣件。
7、外腳手架在搭設時要與井壁分離,以防止沉井在制作過程中產生的沉降和下沉而損壞腳手架。內外腳手架上均要鋪設安全竹笆、欄桿和扶梯等。模板以組合式定型鋼模板為主,在刃腳斜面和底板預留槽處用木模板。模板成型后用圍檁管和頂帽、14mm拉桿螺栓、山型卡等模板配件加以固定,內外圍檁以0.5m0.5m縱橫設置,內圍檁用一根48mm鋼管,外圍檁用二根48mm鋼管。模板必須用線錘吊垂直,確認尺寸無誤即可將內模板固定在作為支撐體系的內腳手架上。底梁的模板也應用線錘檢驗是否鉛垂,并用麻線拉統長線校直后也固定在內腳手架上。內模立好后即可進行鋼筋的綁扎施工。鋼筋綁扎前先在內模上按圖紙要求作好鋼筋型號、規格、間距等標記,并根
8、據鋼筋的布置要求搭設支架以固定鋼筋,該支架要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然后根據不同的結構部位合理地安排好鋼筋的綁扎順序,按規范要求進行綁扎、焊接和混凝土保護層墊塊的設置。鋼筋綁扎成形并經過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井壁外模板和底梁二側模板的安裝。內外模板之間用14mm對拉螺栓進行拉結。外模板用圍檁管、模板配件固定牢靠,當模板的結構尺寸、垂直度檢查符合要求后,即可進行第一節混凝土的澆筑。澆搗混凝土時,在現場布置一臺混凝土泵車,混凝土攪拌車將混凝土料從攪拌站運到現場,由現場的技術人員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進行檢查。在混凝土料符合質量和施工要求后,即可進行澆搗。混凝土料由混凝土泵車送入模板內,布料要合理
9、地選擇澆搗起始點和走向。混凝土料的分配要合理,布料要對稱、分層、均勻地進行,對每點的放料要加以控制,使放料高度控制在50cm以內。井壁制作時,混凝土要保證及時供應,確保混凝土澆搗正常進行,避免冷縫的出現。混凝土入模后,要及時充分振搗,使混凝土密實、均勻,不能漏振,也不能過振,否則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在振搗混凝土時,插點要均勻,振動棒應快插慢拔。一般當混凝土表面平坦,出現浮漿,料面不再沉著時為宜。另外,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動棒應插入下一層混凝土5cm左右,同時要注意上一層混凝土必須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前澆搗完畢。混凝土澆搗完畢并達到一定強度后,即可進行拆模、養護及施工縫的處理。模板拆除
10、后,用專用工具將頂帽拆除,然后用水泥砂漿將拆去頂帽的孔洞進行封填密實,并將表面抹光、抹平。節與節之間施工縫采用止水鋼板,施工縫要進行鑿毛清洗后,方可進行下一節制作。(3)沉井間施工縫的處理在分節混凝土澆搗前,必須對施工縫作以下幾點處理:A、在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后,用人工鑿除縫口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散層;B、縫口用清水沖洗干凈并保持濕潤,但不得有積水;C、在灌筑墻板混凝土前,施工縫應先均勻地鋪上厚1.5cm左右、與混凝土同級配的水泥砂漿,使接縫緊密結合。2.5 沉井下沉1、下沉前的準備工作A、沉井井壁拉桿螺栓拆除后留下的孔洞用1:2.5的水泥砂漿嵌密實,沉井施工縫處外壁用防水涂料進行防
11、水處理。B、預留洞門的封堵按圖施工。C、沉井的外井壁處噴涂漆尺,同時在沉井附近不少于二處的固定構筑物上設置后視水準尺,以便于在沉井下沉過程中測量下沉量和高差。D、制作安裝沉井內外鐵爬梯和井頂安全欄桿,欄桿高1.2m;鐵爬梯要有安全防護圈。E、拆除沉井內、外腳手架,然后按照先內后外的順序,對稱地分區域鑿除底梁和刃腳下的素砼墊層。F、設備進場并安裝好挖土用抓斗。G、沉井地處特殊地段時,做好周邊沉降點的布置與觀察。2、下沉施工沉井的下沉方式采用排水法取土下沉。下沉取土采用10t履帶吊車抓土并及時外運,吊車抓土時,應先四周后中間,逐漸擴大抓土范圍,使沉井內土體成反鍋底狀,以防止井底土體的隆起,起到穩定
12、作用。沉井在下沉過程中應盡量控制下沉速度,均勻下沉,使沉井在一開始便形成一個良好的下沉導向。下沉過程中,應定時進行測量和觀察。在初沉階段應每一小時測量一次,測量內容包括刃腳的標高。每班至少測量一次。沉井的糾偏應根據測量報表隨偏隨糾。糾偏的方法一般根據“多沉少挖,少沉多挖”的原則進行。沉井的終沉階段要勤測,必要時按需測量,嚴格控制下沉速度,慢中求穩,嚴防發生偏差過大現象。當沉井下沉接近預計標高時,沉井的刃腳平均標高、水平位移和四角最大高差均應控制在規范標準內。當沉井下沉至臨近設計標高時,即可停止挖土下沉,往井內灌水,穩定沉井,隔天沉降量不超過10mm,沉井刃腳下的承載力和下沉部分外周可以考慮利用
13、的摩擦力,經過分析驗算可以平衡接長沉井井壁后所增加的荷載,而后即進行井壁接長工作。3、井點降水沉井下沉采用排水下沉,并在下沉要穿越易產生流砂的粘質粉土層,為確保下沉安全,降低地下水位,采用大口徑井點降水。A、井點布置。井點布置均為距沉井外壁2.0m處,設置400mm6mm井管,每根井管長17m,井管間距7.7m。B、井點施工施工工藝流程設備材料進場井點孔位放樣水泵、集水總管鋪設、管線安裝鉆機就位、井管安裝鉆孔下井管加砂清孔調試正常抽水結束拆除C、大口徑井管施工為了確保有足夠的濾水層厚度和成孔質量,泥漿比重控制在1.20以內,由于表層為雜填土易坍孔,需設護套管。井管采取兩次吊裝,法蘭連接;鉆孔時
14、有一臺110KW高壓多級離心泵提供工作水,工作水水壓為0.40.5MPa,鉆孔中產生的泥漿將進行沉淀處理后外排。成孔后及時下井管,并控制井管居中而下,然后加入1020目加工砂,加砂高度為距地面3.0m位置,隔天用粘土封口。井管打入施工后,及時抽水、清孔,直至抽出清水為止,然后安裝管線進行正常抽水。2.6 沉井封底和底板施工沉井封底采用干封底方法。封底時,在井內均勻布置4根導管,在每根導管上設1集料斗,該集料斗要有2m3砼的容積,導管采用219mm無縫鋼管制作,每根導管內均設一球膽,待集料斗的砼料灌滿后,將扎接球膽的繩索砍斷進行澆灌。在封底砼澆灌前,在井頂要搭設平臺和在導管位置設支架,便于安全的
15、操作,澆搗時導管的提升速度應根據砼的進料速度,要注意導管端頭始終插入砼中1.0m1.5m,混凝土平均升高速度不小于0.25m/h。在澆搗時若發現堵管要及時處理,導管提升可采用電動葫蘆。底板施工時,應先將井壁和底板相接觸的砼表面鑿毛清理干凈,然后按設計圖紙綁扎底板鋼筋,通過隱蔽工程驗收后即可澆搗底板混凝土。2.7沉井封底的工藝及質量控制措施1、當沉井至設計標高,并在8小時內沉井自沉累計不大于10mm時,進行回填土,并夯實至設計標高。2、在基底土體暴露后,需及時施工墊層,墊層按設計要求底板下鋪20cmC15素混凝土、20cm片石墊層。3、澆筑墊層時,為控制混凝土標高,每2m2m設置一個標高基準點。
16、4、澆筑墊層混凝土,原則上采用汽車泵輸送。并用D200管道送至井底。2.8、施工質量控制(1)每道工序都要嚴格按圖施工及建設單位、監理單位作出的技術規定。(2)積極開展“TQC小組”活動,把質量重點、難點和特殊點列為“QC小組”活動課題或技術攻關項目,發動群眾集思廣益。(3)嚴格執行質量檢驗制度。(4)委派專職技術人員收集和整理內業資料。(5)按規定的表式與要求認真填寫各類原始報表和“隱蔽工程驗收報告單”。(6)實行施工質量與經濟效益掛勾的獎懲制度。(7)在各道工序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總公司關于工序施工過程控制管理的規定。三、沉井施工監控1、井體下沉開挖施工前,在基坑周圍,設置三個監測站。2
17、、在三個儀器監測站相應處井壁上定出縱橫間距為200mm的軸線,引測三個基準點至基坑外側并加以保護,測量、記錄下沉前的各項原始數值,作為今后監測中的原始依據,以便進行分析對比。3、各檢測站架設一臺經緯儀,以井壁上的縱向軸線為依據進行井體扭轉量的監測,通過測量取得的數據與原始值進行對比分析,以控制井壁的扭轉量。一旦扭轉量臨近或超過規范允許值,就必須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4、沉井下沉的高差控制,各監測站采用水準儀,以井壁上的橫向軸線為依據進行監測。通過測量取得的數據與原始值進行對比分析,并繪制沉降速率圖表,有效的掌握沉井在不同土質層中的下沉速率,要求井體平面高差控制在10cm之內。一旦發現高差值超過控
18、制量,必須立即采取先校正傾斜(在刃腳高處多挖,在刃腳低處少挖)然后分層開挖,做到各施工區同步開挖,使井體能均勻下沉。5、各監測站對沉井進行全過程沉降、位移監測,每半小時施測一次,匯總、分析取得的數據。6、在沉井接近設計標高0.51m時,根據下沉速率及趨勢確定預拋量,同時適當調整挖土速度,控制沉井下沉速度,并提高監測頻率。在8h內下沉量10mm時,方可認為沉井基本趨于穩定。7、地下水位監測擬在坑外布置2個監測孔,編號為SW1-SW2。沉井下沉過程中,應加強觀測水位,保證降水的效果,并對井點進行巡查,及時發現“死井”采取補救措施。四、沉井(泵站下部結構)施工工藝流程圖井點管打設測量放樣定位基坑開挖砂墊層和素混凝土墊層施工測量放樣沉井第一節制作拆模、施工縫處理井點降水沉井第三節制作拆模、施工縫處理沉井下沉拆模、施工縫處理沉井第二節制作 井點降水井壁周邊泥漿置換沉井封底及底板施工 江蘇廣吳建設園林有限公司 吳江運東污水處理系統污水總管工程(2標) 2012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