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時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場處地下室頂板加固方案編制人:編制單位:日期:目錄目錄 0 一、編制說明 1 二、編制依據 1 三、工程簡況 2 四、荷載計算 3 五、鋼管加固搭設及拆除7 六、鋼管加固支撐的檢查10 七、施工安全注意措施11 臨時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場處地下室頂板加固方案一、編制說明為了保證時代水岸康城二期B 標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規范化要求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進入主體結構施工時就沒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場地,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頂板上布置鋼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場,在地下室頂板上設置施工道路。施工期間的荷載遠大于設計活荷載,需對布置鋼筋加工房及材
2、料堆場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頂板及負一層 現 澆 板進 行 頂 撐加 固(具體 位 置 詳見 施 工 平面 布 置 圖)。此方案應經監理、甲方審核批準后生效。二、編制依據1、本公司依據質量(GB/T19001-2000)、環境(GB/T24001-2004)、職業健康健康安全(GB/T28001-2001)管理手冊。2、國家和行業現行施工驗收規范、規程、標準以及四川省、成都市關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關規定。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 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130-2001 5、建筑施工計算手冊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構造與計算7、建筑施工安全檢查
3、標準JGJ59-99;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10、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圖紙。11、公路橋函設計通用規范JTJ021-89 12、本工程的實際情況三、工程簡況本工程位于成都市郫縣紅光鎮,由成都市西源投資有限公司開發,成都中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由成都交大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該工程為地下兩層,地上由5#樓、6#樓、10#樓組成,其中 10#樓局部 18 層,高度為 56.35M,其余均為 25 層,高度為 77.35M。四、荷載計算(一)荷載取值1、吊車按 20T 吊車考慮,自重28 噸,吊運鋼筋每捆
4、按5 噸計,合計 33 1.1,總計37噸。2、砂車按裝 15 立方 M 車考慮,砂車自重約20 噸,砂 25 噸,合計 45 1.1,總計50噸考慮。(考慮動荷載)3、混凝土罐車及泵車按裝 12 立方 M 車考慮,混凝土罐車自重約15 噸,12 立方 M 混凝土 按3 0 噸 計,合 計4 5 1.1=4 9.5,總 計5 0 噸。4、鋼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場按60KN/m2考慮。(二)結構驗算1、吊車、砂車、混凝土罐車作用下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的確定因罐車最重,以下按罐車作用下驗算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01附錄 BB.0.2:連續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載,可按單
5、跨簡支計算。但計算內力時,仍應按連續考慮。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01附錄 BB.0.4:單向板上局部荷載(包括集中荷載)的等效均布活荷載qe=8Mmax/bL2 式中L板的跨度,考慮車型狀況,出于安全考慮,取車輪外邊各1000mm;b板上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Mmax 簡支單向板的絕對最大彎矩,按設備的最不利布置確定。按罐車后車輪作用在跨中考慮,后輪均作用在一個共同的平面上,輪胎著地尺寸為0.6m 0.2m,后車輪作用單側荷載取25T,前車輪作用荷載不計,(偏安全考慮):(1)按荷載作用長邊平行于板跨時L=1.4+0.6+2=4 M m a x=2 5 0 K N 4 m/4=
6、2 5 0 K N.m按 建筑 結 構 荷載 規 范 G B500 09-2 00 1 附 錄 BB.0.5:1 bcx、bcy取值為:bc x=1.4 0.6+0.16=2.16m,bcy=0.40.2+0.16=0.76m b c x b c y,b c y 0.6 L,b c x L時b=bcy+0.7Lb=0.76+0.74=3.56 q e=8 M m a x/b L 2=(8 2 5 0)/(3.5 6 4 4)=3 5.1 K N/m 2(2)按荷載作用長邊垂直于板跨時L=0.4+0.2+2=2.6 M m a x=2 5 0 K N 2.6 m/4=1 6 2.5 K N.m按
7、 建筑 結 構 荷載 規 范 G B500 09-2 00 1 附 錄 BB.0.5:1 bcx、bcy取值為:bc x=0.4 0.2+0.16=0.76m,bcy=1.4 0.6+0.16=2.16m b c x b c y,b c y 2.2 L,b c x L時b=bcy2/3+0.73Lb=2.1 6 2/3+0.73 2.6=3.33 8 q e=8 Mm a x/b L 2=(8 1 7 5)/(3.33 8 2.6 2.6)=6 2 KN/m 2 鋼 筋 加 工 房 及 材 料 堆 場 按6 0 K N/m 2考 慮。偏于安全考慮,不計算梁板的承載能力,只考慮支撐鋼管的承載能力
8、,按 62KN/m2 計算。現場根據實際情況頂撐架體的立桿縱、橫向間距均按600 設置,水平桿步距為1500,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第二版表817(420 頁)得知每根 48 3.0 的鋼管立桿容許荷載N26.8kN;計算單元為(1.8m 1.8m 3.24m2)共計 9 根立桿,每根立桿的實際承載力:N62kN 3.24m2 922.3kNN 26.8kN,滿足要求。計算支撐架的受壓應力及穩定性:1、根 據 荷 載6 2 k N/m 2,每 根 立 桿 承 受 的 荷 載 為N=0.6 0.6 6 2 0 0 0 N/m 2=2 2 3 2 0 N 2、鋼管面積:A=424mm2 3、立桿的受
9、壓應力為:=N/A =22320/424=52.64N/mm2 4、立桿受壓穩定性:=N/A f 長細比=L/i 鋼 管 回 轉 半 徑 查 表i=1 5.8 建 筑 施 工 手 冊1 表5-1 7=1500/15.894.94 按 =95 查軸心受壓桿的穩定系數=0.626 建筑施工手冊1表 5-18 =22320/0.626 424=84.09N/mm2205 N/mm2滿足要求。立桿頂撐采用U 型托與梁板頂緊,且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的使用長度不得大于200mm,架體按道路5m 寬度往道路兩邊各加寬1m搭設支撐鋼管。五、鋼管加固搭設及拆除1、工藝流程鋪底部墊木 逐根樹立立桿并隨即與第一步橫桿
10、扣緊裝第一步小橫桿并與立桿扣緊 安第一步大橫桿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 安第二步大橫桿 安第二小小橫桿 第三、四小大橫桿和小橫桿 加設剪刀撐。2、構造要求1)腳手架構架從安全性的角度考慮,鋼筋原材堆放區現澆板底的立桿縱橫向間距為 10001000,梁底的立桿間距為600600;施工道路的現澆梁、板底的立桿縱橫向間距均600600;水平桿步距均為不大于1500,實際搭設時根據搭設高度進行選擇。2)縱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應連續設置;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各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 500mm;各
11、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 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大于400mm 的中間縱向水平桿,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3)立桿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厚度不小于50mm 的木墊板。腳手架立桿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地下室頂板的頂撐加固立桿與負一層現澆板頂撐加固的立桿必須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證上、下層的立桿同心。
12、鋼管立桿頂部應采可調節U 型托,且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的使用長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U 型托上部增設 510 木方以分散上部荷載。4)剪刀撐與橫向斜撐鋼筋加工房及施工通道的頂撐加固的架體縱橫向均設置剪刀撐,橫向每隔一行設置剪刀撐,縱向則只設置兩側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 60 之間。其搭設示意如下圖所示:地下室底板(負二層)地下室負一層板地下室頂板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嚴禁將外徑 A 48 與 A 51 的鋼管混合使用。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A48 或 A51)相同;螺栓擰
13、緊扭力距不應小于 40N m;且不應大于65N m;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3、腳手架拆除1)腳手架拆除前應全面檢查腳手架道扣件連接、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要求。2)拆除程序事先報工程部安全主管審查通過。3)作業主管負責人出據作業安全交底,詳細將拆除順序、臨時拉結加固措施等交代給每名作業工人。4)架體必須由上至下逐層拆除,嚴禁上下同時作業。5)架體分段拆除高度不得超過兩步。6)拆除中注意事項:拆除的物件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擲。拆除的
14、物件應隨拆隨運,避免堆至樓面,造成吊運困難。拆除的物件及時清理、分類集中堆放。六、鋼管加固支撐的檢查1、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對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進行檢查:1)腳手架搭設前;2)作業層施加荷載前;3)達到設計高度后;4)停用超過一個月,復工前。2、進行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檢查、驗收時應根據下列技術文件: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的相關規定;2)施工組織設計設計(專項方案)及變更文件;3)技術交底文件。3、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工程: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4)
15、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是否超載。七、施工安全注意措施1、施工荷載應符合本方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纜風繩、混凝土泵管固定在腳手架上,禁止懸掛起重設備。2、設專人負責對腳手架進行經常檢查和保養,檢查工程主要包括主節點處桿件的安裝,特殊構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底座是否松動、扣件螺栓是否松動、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3、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桿、支撐、欄桿、擋腳板等。4、拆除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一切非操作人員入內。5、桿連接必須使用十字扣件,且連接牢固。鋼管、扣件規格材質必須符合要求。無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有裂紋
16、。6、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有上崗證。無證人員禁止進入現場作業。搭設時按照操作規程施工,搭設時有專人在上部負責看護。7、使用期間嚴禁任意拆除桿、配件;嚴禁任意改變構架結構及其尺寸;嚴禁任意改變連墻件位置、減少其數量;嚴禁任意減少其鋪板數量、防護桿件和設施;嚴禁隨意增加荷載;嚴禁任意拆除安全防護設施。8、應遵循相應的安全交底,不能上下同時作業;拆除時設警戒區,設置明顯標志,并有專人警戒;拆下的扣件和配件應及時運至地面,嚴禁高空拋擲。9、各種規格的鋼材應分開堆放,不得混合堆放,鋼筋原材的重疊堆放的高度不得超過兩捆原材的重疊高度。10、臨時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場具體位置分布見附圖。11、砂石堆場及實心磚等材料的堆放高不得超過1.5m,多孔磚的高度不得超過 1.8m,空心磚不得超過 2.0m。12、施工通道、長時間的材料堆場、砼泵車行駛路線及泵車設置等部位的地下室頂板均嚴格按此方案進行頂撐加固。13、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及棟號負責人應嚴格按照該方案進行指導施工及檢查驗收,完成后通知質量部門負責人與技術部門與建設、監理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進行聯合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4、投入使用后安全員及棟號負責人每天進行一次現場檢查支撐架體的變形情況,發現問題在第一時間內向工程負責人通報,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應對措施進行加固處理。15、加固的范圍:平面圖中所規劃的材料堆場及施工通道均加固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