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濫壩 220kV 變米蘿 110kV 變 I 回 接蟠龍110kV變線路工程 ( 含光纖通信工程)跨越電力線路施工方案湖南創業電力輸變電工程有限公司貴州水城項目部二一三年十月施工方案批 準年月日審 核年月日校 核年月日編 寫年月日目錄第一章、概述21.2 工程概況_ 21.3 編制依據_ 4第二章、跨越電力線路施工方案42 1 跨越檔平斷面圖_ 42.2、作業流程_ 52.3、作業標準_ 52.4、驗電接地操作_ 52.5、工作終結_ 6第三章、安全環保及各項保護措施63.1、安全措施_ 63.2、臨近線路保護_ 73.3、對已停線路及設備的保護73.4、環保措施_ 8第四章、危險源辯識及預控
2、措施.84.1、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措施_ 8第五章、應急預案95.1 應急救護組織機構_ 9第一章、概述1.1適用范圍為保證本次濫 壩 220kV 變電 站 米蘿 110kV 變電 站 110kV線 路“ ”接 入蟠 龍 110kV 變電 站線 路工 程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的安全, 在放線過程中不對電力線路運行造成影響,特編制本施工措施。1.2工程概況本 工程 為濫 壩 220kV 變 電站 米 蘿 110kV 變 電站 110kV線路 “ ” 接入 蟠龍 110kV 變 電站 線路 工程 。 線路 全長 17.987km 。 本 工程 導線 全線 采 用 1 LGJ -240/40 型 鋼芯
3、 鋁絞 線, 安全 系數 2.5 , 最大 使用 張 力為 31680N 。 地線 的選擇 按 110kV 500kV 架空 送電 線路 設計 技術 規范 ( GB50545 -2010 ) 中地線 與導 線的 配合 要求 ,結 合本 工程的實 際情 況 和光 纖通 信工 程的 要求 ,根 據初 設審 查意 見,本 線路 線路 加掛 一根 24 芯 OPGW2架空 復 合光 纜,所以本 工程 地線 一根 采用 OPGW-24B1-8086.7:37.6 型 架空 復合 光纜 ,另一 根與 之配 合的 地線 采用 1x19-11.5-1270 鋼 芯鋁 絞線 。1.3跨越明細表表 1-3跨越明細
4、表序號施工桿號跨越電力線路名稱跨越線路桿號計劃停電時間危險源預控措施1、跨越電力線路時根據現場1、未編制施實際地形,制定相應施工方案工 安 全 技 術備注1 P3#-P4#2 P7#-P8#N14#-N15#P14#-P15#00310kV 紅巖線P6#-P8#35kV 岔觀線P14#-P16#10kV 蟠龍線P17#-P20#10kV 加開營線P16#-P18#35kV 岔觀線P21#-P20#35kV 陡蟠線P88#-P87#35kV 米蟠線P65#-P64#10kV 加開營支線壩子線P4#-P6#報批,方可開始施工措施2、施工前組織施工負責人對2、 施工前未跨越現場進行勘察,針對地形、進
5、 行 現 場 勘特點指定安全、可靠、操作性察,措施不可強的施工方案靠,操作性不3、施工前對所有施工人員進強行安全、質量、措施交底活動,3、施工前未保證每個施工人員熟悉作業內對 所 有 施 工容、安全和質量要求,不盲目人員進行“三施工交”活動4、施工現場必須設立專職安4、現場未設全員,對所有施工人員的作業立 安 全 監 護情況做好安全監護工作,保證人 或 監 護 不按措施進行操作到位5、臨時拉線做好后,現場負責5、臨時拉線人必須進行檢查不符合要求6、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對6、工器具不合理以小代大,防止不合格工機具7、信號不暢流入施工現場通7、跨越施工時,跨越場應保證特殊情況順延與牽引和尾架端信號
6、暢通,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監視,遇特殊情況立即停止牽引1.4編制依據(1)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 DL 5009.2 2004)(2)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電力工程部分(2011版)(3)輸變電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實施管理規程 ( Q/GDW248)-2012(4)輸電線路施工機具設計 試驗基本要求 DL/T875-2004(5) 110-500kV 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 50233-2005)(6)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標準10 千伏 -500 千伏輸變電及配電工程驗收與評定標準(第一冊:輸電線路工程)(7)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 CSG/MS
7、0403-2005 (8)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 DL/T5106-1999(8)本工程設計施工圖、技術交底資料及施工作業指導書第二章、跨越電力線路施工方案本工程跨多條電力線路, 經我項目部專業技術人員和安全人員現場查看之后,為確保跨越施工的安全,決定跨電力線采用一下幾種方案保證其安全施工。21 跨越檔平斷面圖N14P14虛線內為本次施1JG1231JG123工區域35kV 陡蟠線37361011跨 35kV岔觀線檔距412米跨越水黃公 路跨 10kV加開營支線壩子線N15P151JG2231JG1232.2 、作業流程1 )組織充足的施工人員,所需工器具、材料準備齊全;2 )勘察線路,辦理
8、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3 )編制準確、全面的“四措方案” ;4 )站隊“三交”和作業前一小時培訓,分析危險源與預控措施;5 )作業信息發布,得到許可人許可;6 )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執行到位,現場把關安全督促到位;7 )工作進度、安全狀況匯總;8 )辦理工作終結手續并簽字存檔。2.3 、作業標準1 )正確填寫標準化作業票、作業卡。2 )工作負責人正確安全地組織工作,嚴格執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3 )專責監護人認真履行監護職責及時糾正不安全的行為。4 )登桿作業人員認真核對線路名稱、桿塔號、標志是否與停電線路相符。5 )使用相應電壓等級合格的驗電器逐相驗電,明確無電壓后立即正確裝設接地線并三相短路。
9、6 )所有施工地點需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和安全圍欄, 掛接地處設置警示牌或安全圍欄。7 )施工完畢后,工作負責人檢查設備線路上確認作業人員已全部撤離施工現場無遺留物,再命令撤除安全措施。8 )清理工作現場和清點接地線組數,辦理工作終結手續,作好作業總結并簽字存檔。 2.4 、驗電接地操作驗電:接到停電線路發出停電通知后,首先要進行驗電手續。驗電要用合格的驗電器,驗明線路確無電壓。:驗電時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有專人監護。:驗電時絕緣棒的驗電部分逐漸接近導線,聽其有無放電聲,確定線路是否帶電,使用新型不接觸驗電器必須按要求進行驗電操作。:對同桿塔架設多層電力線路進行驗電時,先低壓后高壓,先下層
10、后上層。掛接地線:線路經驗電后,確實沒有帶電,則可在施工段內停電線路側桿塔上掛接地線。若施工線路可能有感應電時,應加掛接地線。:同桿塔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掛接地線時,應先低壓后高壓、先下層后上層。:掛接地線時,應先接地后接導線,接地線連接要可靠,不準纏繞。拆接地線的程序與此相反。:接地線必須用多股軟銅線組成,其截面積不得小于 25 平方毫米。裝、拆工作接地線時,工作人員應使用絕緣棒或絕緣繩, 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 工作間斷或過夜時,作業段內的全部工作接地線必須保留;恢復作業前,必須檢查接地線是否完整、可靠。2.5 、工作終結1)施工結束后,現場作業負責人必須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待全部作業人員(包
11、括工具、材料)撤離桿塔后方可命令拆除停電線路上的工作接地線;工作接地線一經拆除,該線路即視為帶電,嚴禁任何人再登桿塔進行任何工作。2)工作終結后,工作負責人應報告工作許可人,報告的內容如下:工作負責人姓名,該線路上某處(說明起止桿塔號、分支線名稱等)工作已經完工,線路改動情況,工作地點所掛的工作接地線已全部拆除,桿塔和線路上已無遺留物, 工作人員已全部撤離, 可以送電。第三章、安全環保及臨近線路措施3.1 、安全措施1 、放緊線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施工作業。2 、所有的施工工具必須進行檢驗, 檢驗合格后才能進如現場施工, 各項檢查完畢跨越工作準備妥當、人員全部就位后,接到跨越施工的命令后即可進行
12、跨越放緊線施工。3、停電前向運行單位提交書面停電申請(包括工作任務、人員狀況和安全措施要求)和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經運行單位審查同意后, 應由所在運行單位嚴格按規定簽發“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 ,并履行工作許可手續。4、停電、送電工作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嚴禁采用口頭或約時停電、送電。5、在未接到停電許可工作命令前,嚴禁任何人接近帶電體。6、工作負責人在接到已停電許可工作命令后,必須首先安排人員進行驗電;跨越施工前應進行專門的技術交底, 使施工人員完全明了跨越的安全技術要求等,施工時,需配合其他專業技術措施和施工圖進行。7、現場施工應服從監督人員指揮及檢查。同時分工應明確,除交待任務外,應明確崗位
13、安全責任。施工過程中應設專職安全監護人,確保施工的每一步都能符合安全要求。8、認真貫徹執行電力安全規程及公司的各項安全措施和標準化作業,以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9、張、牽場作業時對所用工器具、材料認真檢查,確認無缺陷后方可使用,錨線作業時采用雙保險,雙頭蛇皮套采用12#鐵絲分兩端四點綁扎, 每個綁扎點需綁扎不少于8 道,將其兩端扭緊。10、監護人員須確保通訊暢通,做到信號及時、清晰、簡短,使用規范用語。11、緊線施工時,采用兩套相同規格的工器具施工,其中一套為保險。12、施工中導地線必須采取可靠接地措施。13、主承力繩錨固點設置圍攔, 并設安全警告牌,施工現場應日夜派人看守。14、在拆除過程
14、中,應設置安全監護人,并配備專用對講機。必須確保通訊暢通,嚴禁盲目施工。15、所有滑車應有保險裝置,不得有跳槽,卡槽,脫鉤等。16 、施工方案和現場布置應符合本施工特殊措施,嚴格按措施施工。17 、在電力體附近作業時,距離電力體的最小安全距離應滿足下表要求:電壓等級 (kV) 10kV35kV110kV工器具、安裝構件、導地線與電力體的距離(m)2.03.04.0工作人員的活動范圍與電力體的距離(m)1.72.52.53.2 、臨近線路保護1、不得在鄰近電力線路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暫時設施、以及堆放物品等。2 、工程外側邊緣與鄰近電力線路之間應保持足夠的安全操作距離。其中,距 IkV 以
15、下線路不小于 4m;距 IkV 10kV 線路不小于 6m;距 35kV 110kV 線路不小于 8m;3、施工現場機動車道與電力線路交叉時, 線路距地面應保證最小垂直距離。 其中 IkV以下線路為 6m; IkV 10kV 以上線路為 7m。4 、不能保證安全操作距離時,應通過增設屏障、遮攔、圍欄、保護網等進行防護隔離,并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5 、施工作業時應保證不損傷電力線路、不破壞電力線路有關設施。3.3 、對已停線路及設備的保護1、導引繩展放完畢后應盡快進行升空,防止在緊線時與已停線路導線有磨損。2 、掛接地線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保證對已停線路的保護,使其在恢復供電時不受影響。3、登
16、桿進行掛接地及拆除相應設備時做到不損傷設備,施工完成后保證其安全、有效供電。4、在相應已停線路的桿號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 。3.4 、環保措施1、各施工隊應把環境保護要求列入對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交底內容之一,要求從破土動工開始,施工隊負責人嚴加控制。2、材料堆放應根據現場情況,選擇合理布置方案,力求占地最少,搬運距離最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最小。3、應保持整潔清晰,施工人員不得亂丟煙頭或影響環境的廢棄物。4 、加強安全文明施工意識,落實現場安全文明安排和措施。第四章、危險源辯識及預控措施4.1 、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措施序號危險源可能導致控制措施的事故未編制施人身傷害跨越電力線路時應根據現
17、場實際地形,制定相應施工1工安全技設備事故方案,報上級批準,方可開始施工術措施施工前未進行現場2勘察,措人身傷害施工前組織施工負責人對跨越現場進行勘察,針對地施 不 可設備事故形、特點指定安全、可靠、操作性強的施工方案靠,操作性不強施工前未對所有施人身傷害施工前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質量、措施交底活3工人員進動,保證每個施工人員熟悉作業內容、安全和質量要設備事故行“三交”求,不盲目施工活動現場未設4立安全監人身傷害施工現場必須設立專職安全員,對所有施工人員的作護人或監設備事故業情況做好安全監護工作,保證按措施進行操作護不到位臨時拉線5不符合要桿塔傾斜臨時拉線做好后,現場負責人必須進行檢查求6
18、工機具不設備事故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對所需的工機具進行檢查,不合理得以小代大,防止不合格工機具流入施工現場信號不暢人身傷害跨越施工時,跨越場應保證與牽引和尾架端信號暢7通,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監視,遇特殊情況立即停通設備事故止牽引第五章、 應急預案5.1應急救護組織機構項目經理:羅定田項目副經理:田立新安環員:彭進義質量專職:彭文輝技術負責人:張攀一隊隊長:李雪龍二隊隊長:譚義軍現場負責人:羅才懷現場負責人:熊長根安全員:魏建偉安全員:陸中開技工: 15 人 民工: 25 人技工: 12 人民工: 20 人(1)總 指 揮:羅定田電話:(2)現場指揮:田立新電話:(3)技術負責:張 攀電話:(
19、4)安監部負責:彭進義電話:施工隊一隊負責人:李雪龍電話:施工隊二隊負責人:譚義軍電話:(5)車輛負責:陽遠松電話:(6)小組成員:徐軍(7)與外部機構應急聯系由安監部主任向線路現場監護人員匯報及調度匯報;項目經理及時向總公司及電力線路主管單位匯報。醫療急救中心電話: 120,由現場負責人報警。(8)現場救援的原則和步驟、要點先搶救危重傷員、 后護理一般傷員;先處理危及生命的嚴重損傷, 后處理一般損傷。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迅速組織現場人員,采取有效措施恢復電力線設施。(9)應急響應程序項目部接事故報警電話后, 救護總指揮必須趕往事故地點, 積極組織、指揮處理救援工作。有人受傷時,撥打 120,講清傷員疾病、年齡、癥狀等情況和聯絡電話號碼 , 按項目部人員受傷應急預案迅速救治傷員。恢復跨越施工的應急措施:a. 現場制定的安全、技術措施,保證導地線調整的有序進行。 b. 檢查線路設施損壞情況,制定處理方案。c. 向公司經理匯報,公司器材部、材料站盡快備料并專車送至工地。d. 組織施工力量,盡快恢復被損壞的電力線及其他設施。e. 與被損壞線路主管部門對修復設施進行檢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