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M32190/320 氮氫壓縮機施工方案1 壓縮機主要技術特性及概述1.1主要技術特性:見圖紙說明1.2概述本壓縮機系 6 列 M 型布置的對稱平衡型往復式活塞式壓縮機, 是生產合成氨的重要傳動設備之一,其作用是將來自脫硫工段的半水煤氣約 0.025MPa,經一、二級壓縮后壓力達 0.78MPa 左右,送致變換工段,脫去 CO2 氣體,壓力又降到 0.68MPa 左右,再經壓縮機三、四、五段壓縮至 12.15MPa,送到銅洗工段,除去殘余 CO2 氣體,經銅洗后的精煉氣,再送入壓縮機,最后經六段壓縮,壓力達到 31.36MPa,送到合成工段。2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安裝前應具備以下主要技術
2、資料壓縮機組出廠合格證書。壓縮機組的設備圖、說明書及有關配管圖。壓縮機組的裝箱清單及專用工具、備品備件清單。活塞式壓縮機施工及驗收規范 。壓縮機組有關的基礎交工驗收技術資料。以上資料具備后,即可進行機組的交接及驗收工作。2.2機組的交接及驗收工作機組的開箱交接、驗收工作,應在廠方與施工單位有關人員的參加下進行。應根據有關技術資料和圖紙進行核對機件的規格和數量,并進行細致的外觀檢查, 對檢查中發現的機件質量問題應作詳細的交接驗收記錄,交接驗收結束時,雙方代表應在記錄上會簽。對于檢查中發現的有輕度缺陷時,應及時處理,對于缺陷比較嚴重的情況,應由有關各方共同協商解決,對于機組內部的檢查及外觀難以發現
3、的細微缺陷,可待解體、清洗后繼續進行檢查,有嚴重缺陷時,同樣應請各方有關人員共同研究和分析產生缺陷的原因及主要責任方,并作出處理方法記錄在案,經驗收后的機件暫不安裝時,應涂上防銹油,妥善保管。3 基礎驗收基礎驗收前,建設單位應提供以下土建的竣工資料:3.1基礎的檢查記錄,合格證書。3.2基礎混凝土試塊的物理試驗書。3.3基礎沉降點的記錄。基礎驗收的條件與標準:基礎現場應已清理干凈?;A表面不許有裂紋、蜂窩、空洞、露筋等缺陷?;A中心線與廠房軸線距離允許偏差為20mm?;A各不同的水平面的標高允許偏差為-20+0mm。基礎上平面的不水平度允許偏差為5mm/m,全長不大于 10mm?;A上平面外形
4、尺寸允許偏差為20mm。地腳螺栓孔中心允許偏差10mm。地腳螺栓孔的垂直度總允許偏差為10mm。 與錨板相接觸的平面應平整,其不水平度允許偏差為 5mm/m,其標高允許偏差為 20mm?;A平面局部凹凸部分允許偏差為20mm。在基礎四角沉降點上進行復測校驗。4 機身吊裝前的安裝步驟及要求4.1基礎平面的處理用鏟子將基礎面進行鏟麻處理,在進行鏟麻處理時,應同時將基礎表面鏟除約1015mm 的混凝土沉淀層,并使麻點均勻與密布于基礎整個面積(除墊鐵位置外)麻點總面積之和應不小于基礎平面積的50%,麻點深度應不淺于15mm?;A鏟麻后應用清水清洗干凈,并重新放出基礎各縱橫中心線。4.2墊鐵的安置斜墊鐵
5、的規格為250150 15mm,斜度為 1:15,平墊鐵的規格為26016020mm,材質為 Q235A,光潔度為 6 級?;A與墊鐵位置處應鏟平, 并用紅丹著色檢查接觸面,接觸面積應在80%左右,并用水平儀校平縱,橫向水下,每組墊鐵組的高應在5060mm 之間,且每組墊鐵總塊數不得超過四塊。墊鐵的安置應盡量靠近地腳螺栓處約30 50mm,每棵地腳螺栓都應有 2 組,其它部位的墊鐵距離最大不應超過500mm,且應布置在立筋、縱、橫中心線及負荷集中等處,或按圖紙要求進行墊鐵組的布置。4.3機身試漏將機身架高離地面約600700mm 高度,然后進行機身底面的清理工作及在底面涂刷一層白粉,將機身內部
6、清理干凈、灌入煤油,油面高度應與正常工作時潤滑油的油面高度相同,試漏時間為4 小時。然后進行底部檢查,如機身滲漏,白粉就會變黑,機身試漏合格后,應及時將底部白粉用清水沖洗干凈,試漏時盡量不要在基礎上進行,以免污染已清理過的基礎表面。同時對機身供油孔用壓縮空氣進行嚴密度檢查。4.4地腳螺栓的處理與就位檢查螺栓和螺母的絲扣配合, 不得過緊或過松, 其長度、材質及其它應符合圖紙要求,檢查螺栓根部與錨板的接觸情況,錨板不得有裂紋。以上工作完畢后,應對其清理,并對螺栓和錨板用紅丹涂刷二遍。將地腳螺栓在灌漿的長度內,用油毛氈或塑料帶扎緊,以上工作完畢后,將全部地腳螺栓放入預留孔內,待機身初步就位找正后即可
7、將可將全部地腳螺栓懸掛于機身,并處于地腳螺栓孔內,并全部全面檢查各地腳螺栓在預留孔內是否處于自由狀態,必要時采取適當措施處理。5 機身吊裝5.1機身吊裝前,應檢查各墊鐵組位置是否合格,平面是否水平,為了便于機身對中就位,對于機身底座四周面的中心應用樣沖打上中心記號。5.2機身吊裝可用壓縮廠房內的橋式吊車進行,并在掛鉤的機身之間增設2 個手動葫蘆,以降低吊放速度,安全就位。5.3為了確保機身在吊裝過程中不產生變形(包括緊地腳螺栓時),在吊裝前,應先將機身開口處的撐梁或拉桿裝配好。在裝配時,應對號入座,還應防止撐梁或拉桿兩端的損傷,測量其配合間隙,作好記錄,并應在今后拆卸與再裝配時,其間隙值均保持
8、不變。5.4機身吊放時,機身主軸和氣缸中心線應以混凝土表面的墨線相吻合,其中心及標高允許偏差為 2mm。6 機身找正機身找正程序分兩部進行。6.1待機身就位后,并確認其縱向與橫向兩個方向中心位置允許偏差在2mm 內后,即將地腳螺栓全部掛在機身上并將墊圈帶上,確保各地腳螺栓露出螺帽34 扣,此時全部地腳螺栓應垂直處于松馳狀態,然后用三點法找正、找平。找平時的水平儀精度應不低于0.02mm/m,測點的位置在主軸瓦窩和瓦座與瓦蓋的結合面上,并以機身的前、后、左、右的凸臺或中體上復測。找平后的水平度要求為縱向水平度應在0.03mm/m 之內,橫向(沿中體側)水平度應在0.05mm/m 之內 ,應使偏高
9、處于電機一側為佳,測量水平時 ,應將水平儀調轉180取兩次的平均值作為測量值(真正的水平度數值) 。6.2機身初步找平后,將全部地腳螺栓均勻上緊,上緊時用百分表放置在機身底座上監測其變化,以便再度穿插調整墊鐵高度。 總之,在全部地腳螺栓上緊之后 (達到規定受力之后),應確保機身水平度符合上述的要求,并用0.02mm 的塞尺檢查各層墊鐵之間的貼合面,應通不過為合格。緊地腳螺栓時應在有施工經驗的人員指導下,用力矩扳手或在百分表指示下進行,力求使各螺栓的緊度達到圖紙要求。7 主軸與主軸承的安裝7.1首先應對主軸及主軸承進行認真地脫脂清洗,在清洗時,應特別注意各油路通道的暢通。7.2在進行主軸外觀檢查
10、時,要注意各軸頸是否有損傷或其它缺陷,并測定軸頸的橢圓度和圓錐度,做好記錄。7.3安裝軸瓦時,先檢查瓦面是否有裂紋、夾渣、劃痕等現象,然后將軸瓦浸泡在煤油中約半小時,然后取出并用干布擦干凈,再用白粉沿瓦邊四周結合縫處均勻涂刷一層,待半小時至 1 小時后,檢查結合面處是否有煤油滲出,如有滲出則應更換。7.4將主軸承上,下瓦放入主軸承瓦窩內,裝上瓦蓋擰緊螺栓,用涂色法或塞尺檢查瓦背與瓦窩弧面的接觸程度(均勻接觸面積應達70%左右,或以 0.02mm 厚的塞尺塞尺為合格),并進行軸瓦蓋結合面檢查和面開刮,對接觸面不太理想的情況在可適當磨削或挫削,被修正后,瓦背面必須確保原有的光滑度與圓弧度。7.5以
11、上工作完工后,將全部下瓦裝入瓦窩內,再利用吊車將主軸吊裝就位,在吊裝時兩頭應對稱起吊,以防止曲軸在吊裝過程中發生變形(繩索拴兩頭) ,在快就位時,嚴防以瓦口相碰,主軸就位后,應先進行主軸的水平度初步測定,以觀察主軸全長內水平度的變化情況,再用塞尺進行側間隙與底部接觸情況的檢查首先應解決軸頸底的不接觸或接觸不很理想的缺陷,為了確保軸頸底部有較好的接觸必要時采取其它方法和利用機身的二次調整來解決,最后才采用對巴氏合金進行微量面開刮的辦法,待軸頸與軸瓦接觸基本合格后,復查主軸的水平度,應在 0.05mm/m 范圍內,然后安裝上瓦與瓦蓋, 上緊螺栓檢查瓦的余面高度與頂間隙。上瓦與主軸頸的接觸情況在主軸
12、未就位之前應進行檢查,就位后就不再考慮兩者的接觸情況,在沒有軸向定位的主軸承兩側放入半圓銅環后,測量其曲軸軸向定位間隙,兩側應相等,主軸瓦最終測量間隙應符合圖紙要求。如無要求時,應符合以下要求:主軸對機身軸瓦間隙0.20 0.275mm主軸軸向定位間隙,每側0.150.20mm7.6曲拐臂間距離的測量將曲柄置于四個相互垂直的位置上,用曲拐表測量三曲拐臂間距離。測量時,將曲拐表放置在距曲拐邊緣 15mm 處,且在曲軸頸和主軸頸連接的中心線上,其偏差不得大于百分之一沖程。7.7將水平儀放置于曲軸頸弧面上,檢查曲軸頸對主軸在相互垂直的位置上的不平行度,允許偏差不大于 0.015/100。8 氣缸安裝
13、8.1各級氣缸在安裝之前均應進行清洗與檢查,在檢查時,應特別注意氣缸鏡面,氣缸與中體及端蓋的質量情況不得有機械損傷、裂紋等缺陷。如圖紙有要求做強度試驗時則應按圖紙要求進行,氣缸的水夾套應進行水壓試驗,如圖紙無要求時,其試驗壓力為4.51kgf/cm2。8.2用內徑千分尺測量各級氣缸套的圓錐度,橢圓度和與中體的配合尺寸,作好記錄。8.3安裝氣缸用電聲法找正,找正時,應使氣缸能準確垂直于主軸線和相同水平面處,并要確保與其中體的同心度,氣缸在連接時,連接螺栓要對稱擰,緊調節支撐與氣缸接觸應良好,受力均勻,活動自由,調節支撐的墊鐵安裝要求與壓縮機機身的墊鐵安裝要求相同。8.4氣缸找正定心是以機身中體滑
14、道的中心為基準的,并按此線找正氣缸的中心。氣缸找正時,測點應在氣缸鏡面兩端邊緣 10 15mm 處,并在前后兩端橫截面上取上、下、左、右相互垂直的四點位置,各測點應做好記號,以供再用,各級氣缸在調整中心時,應同時用水平儀在氣缸鏡面內測量水平度,找正、找平后的氣缸各數據應達到下列要求。 氣缸鏡面水平度應在 0.05mm/m 之內,且與中體傾斜方向一致,待氣缸中心調整合格后,水平度應與實際中心線相符合。 氣缸鏡面傾斜度允差為: 氣缸直徑大于 400mm 的,可允許有 0.020.04mm 的傾斜度,直徑小于 400mm 的氣缸,允許的傾斜度不大于 0.02mm。各段氣缸找正時,整體平行偏差按圖紙要
15、求或說明書要求。各段氣缸與中心的同心度偏差應不大于0.04mm。同時應檢查填料箱與氣缸的同心度。氣缸找正時,嚴禁用加偏墊或借用外力來強制定心。 氣缸找正合格后,要將全部聯接螺栓均勻上緊,并進行復測,待一切無誤后,即可打上定位穩釘,并將測量數據做好記錄。9 安裝同步電機9.1對電機基礎的檢查、處理,墊鐵組的設置與壓縮機機身相同。9.2同步電機的安裝是先從安裝底座開始的,先按圖紙所示位置及機身實測數值,以拉中心線鋼絲及吊垂線的方法來安裝同步電動機的底座,用墊鐵調整找好底座的水平、標高及中心位置,底座水平度允許誤差應不大于0.10mm/m,中心允差應在0.5mm 之內,標高允差 0.5mm。9.3當
16、電機底座安裝完好后,即可吊入定子,然后穿入轉子,整體找平、找正同步電機。9.4定子與轉子之間的空氣間隙的最大偏差應在平均間隙的10%以內,上間隙允許比下間隙稍小,定子和轉子沿軸向不得錯位。9.5定子與轉子間周圍空氣間隙及組對情況,應按下述方法進行,用長300mm 的塞尺,從電機兩側進行檢查。 以定子為基準檢查轉子的圓周弧度,在定子上任取一點A ,以 A 測點,將轉子磁極順序編號并打上永久性標志,盤車轉動轉子,從兩邊沿徑向分別測出A 點至轉子各磁極間的距離,并取距定子 A 點距 B 點最小的一點 B 作為基點,以轉子找定子的內圓圓弧度。在定子上取 10 點,盤車檢查 B 點距定子上 10 點間的
17、最大距離和最小距離, 應符合圖紙要求,并作好記錄,空氣間隙的調整應以電氣人員一起進行,空氣間隙調整完后,將底座以定子的各部螺栓,定位銷釘全部上好,并翻好防松墊片。9.6安裝勵磁機、集電環等部件。集電環和勵磁滑環罩的內孔與主軸應有0.300.50mm的間隙,碳刷與滑環接觸弧面應嚴密,不得有間隙。9.7電機安裝完畢后,盤動轉子,測量主軸連軸節與電機連軸節的同心度。10 二次灌漿二次灌漿前,必須全面復測壓縮機各部份的安裝記錄,復測后24 小時內必須灌漿,灌漿前應將各組墊鐵焊死,清洗干凈基礎,并有甲、乙雙方代表認可同意,進行二次灌漿,二次灌漿的混凝土標號應按設計圖紙規定,如無時,則混凝土標號不應低于1
18、70#。11 十字頭以連桿的安裝11.1十字頭與連桿的組合件首先應進行解體并清洗干凈,在清洗時,應注意各體內油路的暢通和清凈。11.2用涂色法檢查并研刮十字頭體與上、下滑板背的接觸面,應均勻接觸,接觸面應達50%以上。11.3將十字頭放在滑道內,用涂色法檢查并研刮上下滑道板,接觸面應均勻,接觸應達50%以上,面開刮時用塞尺測量滑板與滑道的間隙,邊刮邊復測,以免刮偏。11.4用涂色法檢查十字頭銷軸與十字頭銷孔的吻合程度(銷軸在銷孔內轉動不得超過30),要求接觸面達 80%以上,對以連桿小頭瓦向十字頭上下滑板供油的銷軸油孔,必須對正十字頭油孔。11.5將組對好的十字頭放入滑道內,并用角尺及塞尺測量
19、十字頭在滑道前、后兩端上、下滑道的垂直度。亦可用水平儀在端頭法蘭的垂直端面上測量,十字頭的水平度測量允差為0.02mm/m,十字頭滑板與上滑道的間隙為0.220.32mm。11.6檢查連桿大頭瓦背與瓦座的接觸程度,均勻接觸面應達70%以上,或以 0.03mm 塞尺塞不進,并將十字頭銷軸放在連桿小頭瓦內用涂色法檢查,應均勻接觸,接觸面應達70%以上。11.7連桿組裝時,擰緊連接螺母,并使螺栓伸長量達到圖紙規定的要求,同時分別用直徑小于所測間隙數值三倍的鉛絲或塞尺檢查大頭瓦以曲軸頸的徑向間隙使其符合要求。連桿按十字找正,小頭軸瓦與十字頭定位面之間總間隙應在 0.120.245mm 之間,待連桿與十
20、字頭連接好后,通過盤車進行十字頭上,下滑板的精研,使其均勻接觸達60%。11.8用內徑千分尺于十字端頭測量十字頭在滑道內前,后兩端的中心位置并以增減上、下滑板間墊片的方法調整,運動中,下滑道受力的十字頭中心應調至稍高于滑道中心 0.03mm,而上滑道受力的十字頭中心應調至稍低于滑道中心 0.03mm,同時應保證頂間隙不變。11.9 在裝配十字頭與活塞桿時, 用著色法檢查十字頭頸部與并帽相接觸的平面貼合情況,接觸應均勻分布。11.10連桿、活塞桿與十字頭連接后, 把水平尺放置在活塞桿上,并用千分表測量活塞桿的跳動度,將十字頭盤到前后兩端,用內徑千分尺測量活塞桿中心位置,同時用水平尺測量其水平度,
21、允差為0.05mm/m,并用塞尺復測滑板與滑道的間隙。其數值應不變,如偏差過大,可復測十字頭在滑道內和活塞在氣缸內中心位置,以便調整。特別是十字頭的端孔與活塞桿的后端頭相套合應不借外力,能自由地進入十字頭的端孔內。12 活塞及活塞桿、活塞環的安裝12.1活塞及活塞桿、環在安裝前要全部清洗、檢查。12.2對活塞環應做如下檢查工作。活塞環表面不允許有氣孔、溝橫、裂紋等缺陷,毛刺必須除去。活塞環兩端面的翹曲度檢查,檢查方法可將它平放在平板上,然后用千分表進行,環周上表面的測定翹曲度的最大允差為:活塞環直徑大于150400mm,允差 0.05mm活塞環直徑小于150mm,允差 0.04mm將活塞環放在
22、氣缸鏡面上進行透光檢查,并用塞尺測定活塞環與鏡面不貼合處的最大間隙值,在透光檢查中,要求每個活塞環的環周有透光處不得超過兩處,并且每處沿圓弧角度不得超過 25,且透光處不允許出現在活塞環開口處相鄰的30范圍之內, 活塞環與鏡面的不貼合處的最大間隙值為:活塞環直徑 250mm,允差不得大于0.03mm活塞環直徑 250 500mm,允差不得大于0.05mm在進行透光檢查的同時, 還應進行活塞環在工作狀態下的對口間隙尺寸的測定,對口間隙的尺寸各段缸不同,具體詳見圖紙要求,此值測定后,再將活塞環放在平板上進行自由狀態下的開口間隙值檢查,對其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規定?;钊h必須能自由沉入槽內,并用塞尺檢查
23、活塞環與活塞環槽的軸向間隙,應符合圖紙要求,并測定活塞環的徑向厚度比活塞環的槽深度小于0.250.5mm,具體各級活塞環的尺寸詳見圖紙,且活塞環的邊緣應有倒角,各級倒角值詳見圖紙。12.3活塞與活塞桿的檢查活塞的橢圓度與圓錐不應大于二級精度公差要求?;钊砻鏈p磨合金不允許有裂紋、孔洞、夾渣等缺陷,活塞桿必須經過檢查,不得有裂紋、劃痕、碰傷等現象,如發現有輕微的劃痕或碰傷,應用細油石磨光,并檢查其橢圓度和圓錐度。12.4用涂色法檢查和研刮活塞減磨合金層,要求以鏡面均勻接觸達60%,同時調整活塞在氣缸內的中心位置, 但上部間隙比下部小5%左右,間隙值詳見圖紙要求。 對于浮動活塞和氣缸鏡面的間隙應符
24、合圖紙規定,檢查可用塞尺進行。12.5檢查活塞與活塞桿的配合情況,鎖緊螺母是否擰緊,防松裝置必須可靠,不得有松動現象,并注意凸臺及螺母露出長度。12.6裝活塞時,應涂上氣缸油,各級活塞環的開口應相互錯開,不得將活塞環的開口置于出入口氣閥孔處,以免將活塞環卡斷。12.7氣缸余隙的調整從各級氣缸的出入口氣閥孔處,分別用鉛條同時對稱的放入氣缸(鉛條厚度分別為各級氣缸余隙值的1.5 倍)盤車使活塞位于前、后死點位置,鉛條被壓扁即為氣缸余隙,各級氣缸余隙數值見圖紙要求。12.8余隙的調整方法如下:增減十字頭與活塞桿連接處的墊片厚度。調整十字頭與活塞桿連接處的雙螺母。在氣缸與缸蓋之間加減墊片。13 進排氣
25、閥的安裝13.1清洗并檢查閥座與閥片接觸的嚴密性,用煤油試漏油,允許有不連續的滴狀滲漏,拆卸清洗之前應在氣閥上打記號,以免位號搞亂,閥片上不應有串通的刻痕等缺陷。13.2閥片不允許有卡住及不靈活的現象,閥片的升起高度,應按圖紙的規定進行檢查,壓縮彈簧時,閥片動作應靈活。13.3閥門裝配時,要區別進、排氣閥,嚴防裝錯。13.4閥門裝入氣缸閥腔前,銷緊銷一定要鎖緊,以免工作中失靈和脫活,閥門裝上氣缸時應仔細檢查氣缸與氣閥的結合平面,不應有串通的刻痕及碰毛等現象。13.5閥蓋擰緊后,用頂絲把閥門壓套壓緊,然后擰緊氣封帽。14 填料與括油環的裝配14.1填料函及刮油器在安裝前,應全部按順序拆開清洗檢查
26、,各組次序不得互換,并應在拆卸時,于非工作面上打上標志(如有標志,不可另打)。14.2填料函各組填料合的密封面,應在平板上檢查其貼合程度,均與接觸面應達80%以上,如達不到可進行刮研。14.3金屬平密封環和閉鎖環內圓與活塞桿外圓的接觸面在裝配好后用涂色法檢查,接觸面積不小于 70%,且應沿全圓周不間斷地均勻分布。14.4進行填料函各間隙的檢查和調整工作,其值詳見圖紙要求,如超過要求,應進行調整。14.5裝配時應將填料子內的潤滑油函及回氣孔對準,并向孔內注油或空氣檢查其是否暢通。然后對準定位銷,涂上機油后,按順序進行安裝。14.6各級填料函在安裝時,應檢查與活塞桿的同心度,不允許有傾斜偏心現象。
27、14.7括油器對活塞桿的磨擦面安裝時,應進行括研保證接觸均勻,每組括油環與油環盒的間隙保證在0.110.185mm 之間,或按圖紙要求,組裝時必須注意刀口方向, 必須使之能同時刮除二個方向上的機油,特別注意刀口不能倒圓角,只能去毛刺。14.8填料函在裝入填料箱之前,應按規定和圖紙要求進行檢查,并成套預組裝,并應按圖紙要求規定放置。15 冷卻水管路及潤滑油管路的安裝詳見壓力管道施工方案附屬輔機安裝按 HG21083 執行。施工用材料及工具用料匯總序機具名稱規格單數量已有使用日期備號位數量注1枕木200200 2 米根20202000.3 62平墊鐵26016020塊200加工2000 3-63斜
28、墊鐵25015015塊400加工2000 3-64煤油kg200外購2000 3-65棉紗kg50外購2000 3-66手動 5T 葫蘆5T只222000 3-67手動 2T 葫蘆2T只332000 3-68手動 1T 葫蘆1T只332000 3-69鋼絲繩24-6 37+1米30302000 3-610鋼絲繩19-6 37+1米30302000 3-611鋼絲繩17-6 37+1米30302000 3-612千斤頂30T只442000 3-613手錘1.5 磅把222000 3-614手錘1 磅把332000 3-615扳手 (活動 )18把222000 3-616扳手 (活動 )12把44
29、2000 3-617扳手 (活動 )10把442000 3-618扳手 (活動 )6把442000 3-6序單已有備機具名稱規格數量使用日期號位數量注19套筒扳手26 件套222000 3-620重型套筒扳手26 件套112000 3-621括刀10把662000 3-622鏟刀10把662000 3-623鋸弓把332000 3-624扁鏟6把332000 3-625鉗工水平儀0.02mm/m把442000 3-626百分表0.01mm/10mm塊882000 3-627內徑千分尺01000mm套222000 3-6025;100125把28外徑千分尺/4/14/12000 3-612515
30、0;275300套29游標卡尺0 150mm把222000 3-630游標卡尺0 500mm把222000 3-631游標卡尺01000把112000 3-632曲軸量表100500把222000 3-633鋼絲0.35mm米50502000 3-634線錘0.5kg個222000 3-635電話用干電池付6外購2000 3-636耳機付222000 3-617 安全注意事項17.1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一律戴安全帽,不是自己使用的機具嚴禁使用。17.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持有相應的上崗作業證。17.3現場安全設施,消防器材(包括電器用滅火用具)齊備,照明良好,安全標記齊全。17.4吊裝 5T 以上設備,應辦理吊裝許可證。17.5吊具和葫蘆不允許拴在生產中的工藝管道上。17.6清洗用煤油和試漏用煤油應在原離火源。17.7夜間工作時,照明一定要良好,須用 36V 以下的工作燈。17.8工作車間如發現量易燃、易爆氣體泄漏,嚴禁動火。17.9機器運轉時,嚴禁任何金屬或硬物進入運動件內,不得進行清理和調整工作。17.10機器運轉中,監護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17.11若機器發生臨時故障時, 應立即按順序關掉電源, 修理時在開關上掛上禁止戶動的醒目牌子。17.12其它未盡事項,執行煉油、化工施工安全規程HGJ233 89 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