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1.編制依據.1 2.工程概況.1 2.1 結構設計概況.1 2.2 卸料平臺施工概況.1 3.施工準備.2 3.1 技術準備.2 3.2 人員準備.2 3.3 材料準備.2 4.料平臺的施工方法.3 5.質量和安全措施.4 6.卸料平臺的拆除.4 7.安全施工技術措施.5 7.1 材質及其使用.5 7.2 卸料平臺搭設.5 7.3 卸料平臺上施工作業.5 7.4 卸料平臺拆除.6 8.文明施工要求.6 9.計算書.7 9.1 參數信息.8 9.2 縱向支撐鋼管計算.9 9.3 橫向支撐鋼管計算.10 9.4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11 9.5 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計算.12 9.6
2、 立桿的穩定性驗算.12 9.7 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14 1.編制依據1.1 碳化硅單晶片生產項目5#廠房結構及建筑設計施工圖1.2 碳化硅單晶片生產項目5#廠房施工組織設計1.3 國家規范、行業及地方標準序 號名稱編號1 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 2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3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規程DBJ01-80-2009 4 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選用技術規程DB11-T583-2008 5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62-2002 2.工程概況2.1 結構設計概況序 號項 目內容1 工程名稱碳化硅單晶片生
3、產項目5#廠房2 建筑功能廠房3 建筑層數地上五層建筑面積10050m24 建筑層高一層層高 6m,二層層高 4.8m,三至五層層高 4.2m;5 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柱下鋼筋砼獨立基礎主體結構形式鋼筋砼框架結構6 土質、水質持力層土質砂質,粉土水質對混凝土無腐蝕7 砼強度等級C15 基礎墊層C35 基礎及地上二層 C30、C35、墻、柱、梁、板8 抗震等級抗震設防烈度8 度框架柱等級二級2.2 卸料平臺施工概況本工程根據施工現場場地布設,卸料平臺平面搭設尺寸為4.0m 寬4.0m 長,最高搭設高度至五層樓面,使用時逐層往上搭設,本方案按平臺最大高度考慮,最大堆放荷載為1.5t。卸料平臺的立桿
4、縱距1.2m,橫距 1.0m,橫桿步距 1.2m,卸料平臺腳手架搭設總高度為 21.6m,鋼管類型(mm):483.5,扣件連接方式:采用雙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0.10m,平臺底鋼管間距離400mm。3.施工準備3.1 技術準備3.1.1 熟悉審查方案及方案圖,認真學習腳手架專項施工及安全規范。3.1.2 搜集有關腳手架的資料,作好材料準備。3.1.3 腳手架施工前,要進行技術及安全交底,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安全注意事項。3.2 人員準備搭設腳手架專業施工人員應持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上崗操作證及防護用具應配備齊全。佩戴的安全帶符合標準GB6095
5、 85。序 號工種人數備注1 架 子 工6 人具備上崗證2 雜工4 人3.3 材料準備材料計劃表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 鋼管5T 2 扣 件直角扣件230 個對接扣件650 個旋轉扣件80個3 安 全 網240m2 綠色密目網4 安 全 網100m2 網眼 50mm 5 腳手板30m2502504000 3.3.1 鋼管桿件:鋼管桿件采用483.5mm,腳手架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 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的 Q235-A級鋼的規定。用于立桿、大橫桿、剪刀撐和斜桿的鋼管
6、長度分別為4m、6m,用于小橫桿的鋼管長度為1.5m。3.3.2扣件:扣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15831鋼管腳手架扣件中的規定;腳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3.3.3腳手板:腳手板采用50mm 厚木板(松木)架板。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J5)中 II級材質的規定。兩端應各設直徑為4mm 的鍍鋅鋼絲箍兩道。并在施工中經常檢查其有效性,發現斷裂或松動及時消除,以防墜落傷人;木腳手板不得有開裂、腐朽,板面撓曲小于3/1000。3.3.4 防護立網采用阻燃綠色密目安全網,水平網采用大眼網,防護網必須有產品合格證,
7、安全網的選用必須符合GB5725-97 安全網和 GB16909-97 密目式安全網的規定。4.卸料平臺的施工方法4.1 立桿、大、小橫桿均采用483.5 鋼管(A3鋼),平臺采用 50厚腳手板(松木)封閉嚴密,與平臺固定并綁扎牢固。其他水平欄桿也采用鋼管。主立桿采用雙鋼管立桿。卸料平臺與腳手架同步搭設。每兩步三跨設置連墻件。4.2 基礎處理:地基在設立柱的位置必須夯實,或打不少于100 厚 C20素砼。立柱下設木墊板成塊厚100,或者設置專門底座。4.3 平臺立桿縱橫方向間距分別為:縱向間距1200mm,橫向間距 1000mm。并且通過連墻件逐層與建筑物拉結,間距為立桿間距。4.4 平臺的布
8、置應根據各單項工程的實際情況及樓層標高而定,一般布置在陽臺或窗邊,以方便現場操作為宜。平臺層高4.2m。4.5 平臺下架子立桿外兩側面每層設置剪刀撐,用以增大立桿的橫向剛度,保證立桿穩定性。轉角開始整個立面長度和高度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以對標(45 度)宜,撐頭要頂在有實力的地方,不得滑動,并且要貼服有力。剪刀撐的接頭采用旋轉扣件搭(對)接件連接,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的伸出端或立柱上。4.6 卸料平臺的水平鋼管按大橫桿間距為1.2m,小橫桿間距為1.2m 布置,然后再鋪雙層松木板,木板與架體連接應牢固、搭設嚴密,平臺板向樓層傾斜一定坡度。4.7 每一卸料平臺兩側面設置兩道欄桿,距操作層約1
9、.5m、0.75m。4.8 卸料平臺按 1.2m 縱距,1.0m 橫距按實際需要操作的面積大小進行搭設,平臺立桿應嚴格保證對中垂直,搭設過程中要吊線校正,使其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4.9 在卸料平臺不影響操作的顯眼處,應按方案要求標明每平方米最大載荷量,中轉材料應及時運走,不得長時間堆放,防止發生意外。4.10 若平臺邊與建筑物周邊產生大于一個腳位的空隙處應積極采取措施,釘好防護木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踩空。4.11 卸料平臺必須單獨設置,不得與腳手架共用立管或架設其上。5.質量和安全措施5.1 地基必須符合要求,并且要有排水設施。5.2 桿件的安裝、連墻體、支撐應符合本安裝要求及有關規定。5.
10、3 扣件的連接和綁扎必須緊密,不得有松動現象。5.4 立桿的垂直偏差不能大于10cm。5.5 縱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不能大于2cm。5.6 橫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不能大于1cm,且不能偏差外立管10cm。5.7 上下相鄰桿縱向水平桿接頭位要相互錯開,設在不同的立桿縱距內,相鄰接頭的水平距離應大于 50cm。柱頭距立桿應小于縱距的1/3。5.8 節點處相交桿件的軸線距節點中心的距離小于15 cm。5.9 每層走道板安裝后,同時在外立柱的內側沿走道通長安裝150mm 高的踢腳板(可用密竹綁扎)。5.10 凡靠近建筑物的通道,施工和電、臨時設施等,均要搭設安全平擋板遮蓋。安全平擋板可用密竹綁扎。安全平擋
11、板搭設的數量、位置由現場定。5.11 平臺安裝期間要設置施工安全區并作出標識,必要時要派專人進行監護。5.12 安裝的材料傳送要采用人力傳遞,不能用提升運載。5.13 卸料平臺搭設根據施工計劃分階段進行搭設,但每階段搭設后必須按規定進行連接,連墻體以上的最大搭設高度不大于6 米。5.14 安裝后要及時進行防雷接地,并由機電工進行接地檢測。每階段的腳手架安裝完成后,由專業質安員、施工員會同有關單位、部門人員進行驗收,確定合格后作出標識,移交施工隊使用。5.15 卸料平臺應掛設限載標志牌、安全警告標志牌。6.卸料平臺的拆除6.1 拆除前先要將走道上的雜務清理干凈后進行。6.2 在施工期間要設置危險
12、作業區,并作出標識,同時還必須派專業人進行監護。6.3 拆除架子的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穿軟底膠鞋。6.4 拆除要遵循先加固,由上而下,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原則,逐層拆除,不準上下同時作業。6.5 拆除大橫桿和剪刀撐時先拆中間扣,再拆除兩端扣,由中間操作人員下遞桿子。6.6 在拆除腳手架時的材料應通過傳遞的方式輸到地面,禁止從高處扔下。6.7 拆下來的材料要分類擺放整齊,不得隨便亂放。7.安全施工技術措施7.1 材質及其使用(1)扣件的緊固程度應在4050N.m,并不大于 65 N.m,對接扣件的抗拉承載力為3KN。扣件上螺栓保持適當的擰緊程度。對接扣件安裝時其開口應向內,以防進
13、雨水,直角扣件安裝時開口不得向下,以保證安全。(2)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3)鋼管有嚴重銹蝕、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變形、滑絲等現象的扣件。(4)嚴禁將外徑 48mm 與 51mm 的鋼管混合使用。7.2 卸料平臺搭設(1)卸料平臺的基礎必須經過硬化處理滿足承載力要求,做到不積水、不沉陷。(2)搭設過程中劃出工作標志區,禁止行人進入、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嚴禁在無人指揮下作業。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進必先告訴對方,并得到允許,以防墜落傷人。(3)在搭設過程中應由安全員、架子班長等進行檢查、驗收和簽證。每兩步驗收一次,達到設計施工要求后掛
14、合格牌一塊。(4)立桿必須采用對接加高,頂部用托架調整;外側設通高十字剪刀撐;每兩跨設十字剪刀撐,卸料平臺與混凝土結構采用剛性連接,通過門窗洞口每層設鋼管連墻件。(5)卸料平臺上的腳手板應鋪嚴綁牢,平臺周圍須設置不低于1.5 米高防護欄桿,圍擋里側用密目安全網封嚴,下口設置18 厘米擋腳板,護欄上嚴禁搭設物品,平臺應在明顯處設置標志牌,規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荷載。7.3 卸料平臺上施工作業(1)結構卸料平臺支搭一層,支搭完畢后,經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組長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任意拆除卸料平臺部件。(2)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載不得大于1.5KN/m2,確保
15、較大安全儲備。(3)定期檢查卸料平臺,發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7.4 卸料平臺拆除(1)拆架前,全面檢查待拆卸料平臺,根據檢查結果,擬訂出作業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工作。(2)架體拆除前,必須察看施工現場環境,包括架空線路、外卸料平臺、地面的設施等各類障礙物、連墻桿及被拆架體各吊點、附件、電氣裝置情況,凡能提前拆除的盡量拆除掉。(3)拆架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4)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5)在拆架時,不得
16、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6)每天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隱患部位。(7)拆架時嚴禁碰撞卸料平臺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事故。(8)所有桿件和扣件在拆除進應分離,不準在桿上附著扣件或兩桿連著送到地面。(9)所有的腳手板,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以防腳手板和垃圾物從高處墜落傷人。(10)拆下的零配件嚴禁從高空拋擲。8.文明施工要求根據卸料平臺施工的特殊性,結合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程序文件,要求施工時做到如下:8.1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等,現場嚴禁吸煙。8.2 進行施工現場的人員要愛護場內的各種標示牌,不得隨意拆除和移動標志牌
17、。8.3 嚴禁酗酒人員上架作業,施工操作時要求精力集中、禁止開玩笑和打鬧。8.4 卸料平臺搭設人員必須是經考試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定期體檢,體檢合格者方可發上崗證,凡患有高血壓、貧血病、心臟病及其他不適合高空作業者,一律不得上腳用架操作。8.5 上架子作業人員上下均應走人行梯道,不準攀爬架子。8.6 護身欄、腳手板、擋腳板、密目安全網等影響作業班組支模時,如需拆改時,應由架子工來完成,任何人得任意拆改。8.7 卸料平臺驗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時,須經技術部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8.8 不準利用卸料平臺吊運重物;作業人員不準攀登架子上下作業面;不準推車在架子上跑動;塔吊起
18、吊物體時不能碰撞和拖動卸料平臺。8.9 在架子上的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拆動卸料平臺的所有拉接點和腳手板,以及扣件綁扎等所有架子部件。8.10 拆除架子而使用電焊氣割時,派專職人員做好防護工作,配備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濺落。8.11 卸料平臺如果使用時間較長,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檢查,發現基礎下沉、桿件變形嚴重、防護不全、拉接松動等問題要及時解決。8.12 要保證卸料平臺體的整體性,不得與井架、升降機一并拉結,不得截斷架體。8.13 施工人員嚴禁凌空投擲桿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輪和繩索運輸,不得亂扔。8.14 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內,防止掉落傷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褲口
19、要扎緊。8.15 卸料平臺堆放場做到整潔、擺放合理、專人保管,并建立嚴格領退料手續。8.16 施工人員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確保卸料平臺施工材料不浪費。8.17 六級以上大風、大雪、大霧、大雨天氣停止卸料平臺作業。在冬季、雨季要經常檢查腳手板、斜道板、跳板上有無積雪、積水等物。若有則應隨時清掃,并要采取防滑措施。9.計算書扣件式鋼管落地平臺的計算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編制。支撐高度在 4 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
20、稱為扣件式鋼管高支撐架,對于高支撐架的計算規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計算極容易出現不能完全確保安全的計算結果。本計算書編寫還參考了施工技術 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一文。9.1 參數信息9.1.1 基本參數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a(m):1.00,立桿步距 h(m):1.20;立桿縱向間距 lb(m):1.20,平臺支架計算高度H(m):21.6;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m):0.10,平臺底鋼管間距離(mm):400;鋼管類型(mm):483.5,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0.80;9.1.2 荷載參數腳手板自重(kN/m2):0.300;欄桿自重
21、(kN/m):0.150;材料堆放最大荷載(kN/m2):1.500;施工均布荷載(kN/m2):2.000;9.1.3 地基參數C30混凝土。9.2 縱向支撐鋼管計算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幾何參數為截面抵抗矩 W=5.08cm3;截面慣性矩 I=12.19cm4;縱向鋼管計算簡圖9.2.1 荷載的計算:(1)腳手板與欄桿自重(kN/m):q11=0.15+0.30.4=0.27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線荷載(kN/m):q12=1.5 0.4=0.6 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kN/m):p1=2 0.4=0.8kN/m 9.2.2 強度驗算:依照規范 5
22、.2.4 規定,縱向支撐鋼管按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均布恒載:q1=1.2 ql1+1.2 q12=1.2 0.27+1.2 0.6=1.044 kN/m;均布活載:q2=1.4 0.8=1.12 kN/m;最大彎距 Mmax=0.1 1.0441.22+0.117 1.12 1.22=0.339 kN.m;最大支座力 N=1.11.0441.2+1.21.12 1.2=2.991kN;最大應力=Mmax/W=0.339 106/(5080)=66.739 N/mm2;縱向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3、205N/mm2;縱向鋼管的計算應力 66.739 N/mm2小于 縱向鋼管的抗壓設計強度 205N/mm2,滿足要求!9.2.3 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均布恒載:q=q11+q12=0.87 kN/m;均布活載:p=0.8 kN/m;V=(0.677 0.87+0.990 0.8)12004/(100 2.06 105121900)=1.14 mm;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1.14mm 小于 縱向鋼管的最大容許撓度 1000/150與 10mm,滿足要求!9.3 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 P取板底縱向支
24、撐鋼管傳遞力,P=2.991 kN;支撐鋼管計算簡圖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mm)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最大彎矩 Mmax=0.957kN.m;最大變形 Vmax=3.934mm;最大支座力 Qmax=9.77kN;最大應力=188.437N/mm2;橫向鋼管的計算應力188.437N/mm2小于橫向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205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3.934mm 小于支撐鋼管的最大容許撓度1200/150 與 10 mm,滿足要求!9.4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 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
25、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 12.80kN。R Rc 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 12.8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9.77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9.5 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計算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9.5.1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NG1=0.14926.7=3.976kN;(2)欄桿的自重(kN):NG2=0.151=0.15 kN;(3)腳手板自重(kN):NG3=0.31.2
26、1=0.36 kN;(4)堆放荷載(kN):NG4=1.5 1.2 1=1.8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NG1+NG2+NG3+NG4=6.286 kN;9.5.2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2 1.2 1=2.4 kN;9.5.3 因不考慮風荷載,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1.2NG+1.4NQ=1.26.286+1.4 2.4=10.903 kN;9.6 立桿的穩定性驗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其中 N-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N=10.903 kN;-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i-計算立桿的截面
27、回轉半徑(cm):i=1.58cm;A-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4.89cm2;W-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cm3;-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f-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N/mm2;L0-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由公式(1)或(2)計算 l0=k1h (1)l0=h+2a (2)k1-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85;-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1.7;a-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0.1 m;公式(1)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k1 h=1.185 1.7 1.2=2.
28、417 m;L0/i=2417.4/15.8=153;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0.298;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10902.756/(0.298489)=74.819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驗算=74.819 N/mm2小于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L0/i=1400/15.8=89;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0.667;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10902.756/(0.667489)=33.427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驗算=33.427N/mm2小于鋼管立桿抗壓
29、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l0=k1k2(h+2a)(3)k2-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 取值 1.109;公式(3)的計算結果:L0/i=1839.831/15.8=116;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0.476;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10902.756/(0.476489)=46.84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驗算=46.84 N/mm2小于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 N/mm2,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容易存在安全隱患。以上表參照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9.7 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由于著力點已經用1.5*0.1的 C20混凝土鋪設,且達到強度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