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城至三匯石佛110千伏線路新建工程 跨越10kV停電施工方案架線施工作業指導書 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渠縣110kV輸變電工程項目經理部 二O一四年四月批 準:_ _年_月_日 安全審核:_ _年_月_日技術審核:_ _年_月_日編 寫: _ _年_月_日一.編制說明為保證渠縣至三匯石佛110千伏線路新建工程安全、如期的完成跨越施工,同時保證已建10kv線路不受損壞,特制定本施工技術方案。二.工程概況工程范圍為:本工程起于西城110kV變電站,止于三匯石佛110kV變電站,線路全長31.985公里,全線單回架設。全部工程量為:線路長度8.3km(其中7.5公里電桿掛線,0.8公里鐵塔設
2、計);鐵塔:5基(其中雙回路直線塔1基,雙回路轉角塔及分支塔1基,單回路轉角塔2基),重量:15.3噸;鐵塔基礎砼澆制5基,砼量:(86.12m C20:533.,);接地: 3360m;???0 m。導、地線型號及安全系數:導線型號:LGJ-120/20(GB1179-83)型鋼芯鋁絞線。安全系數:n=3.0;地線型號:GJ-35兩根。安全系數n=4.0。線路方向:明月35千伏變電站大石35千伏變電站 明月35千伏變電站 大石35千伏變電站 三、跨越10kV線路名稱及停電時間計劃(一)、蓬溪縣35千伏明大線名稱及停電時間計劃:1、N11-N12、10kV遷改回水12社(桿號009#010#)
3、。計劃4月29日4月30日停電兩天(48小時)四、方案編制的設想借鑒以前施工經驗,我們采用了和以往的跨越基本一致的施工方式:為保證連續性,同時避免搭設跨越架的難度,我們采取不搭跨越架解線的方式進行施工,起到保護已建電力線路不受損傷的作用。五、電力線路跨越施工方案對跨越的電力線路全部采用停電拆線跨越的方式進行跨越施工。六、施工現場人員組織職務姓名分工職責范圍施工總負責人宋進生負責本工程跨越10kv線路的全面組織工作專職質量安全劉正云負責本工程跨越10kv線路的質量安全工作施工負責人李學華潘波對本跨越施工的安全、質量和工期負全面責任現場負責人李學華李云生正確安全的組織安排工作,負責對施工現場人員的
4、分工、調配指揮。技術負責人郭 宇蘇 濤施工方案制定、現場技術指導安全監護人楊光樹劉維松負責全過程的安全監護停送電聯系人馮利東劉思杰負責蓬溪電力公司的聯系技工48名負責線路施工普工60名負責材料供應,各種臨錨的開挖,工器具的轉運,現場的輔助工作。七、具體方法及步驟先聯系停電并確認該線路停電進行驗電進一步確認該線路已停電對該線路被跨越耐張段的兩端外側掛接地線對該線路進行短路施工人員在其該線路被跨越耐張段的兩端耐張桿的被拆線后的受力反方向打上臨時拉線并檢查拉線的安全性并確認拉線安全可靠由質量安全專職人員檢查電桿和拉線是否安全可靠,確認不會出現倒桿事故拆除直線桿上的導線拆除該線路被跨越耐張段一端的耐張
5、桿上的導線并收線到另一端待新建35kv新路緊線完成后,馬上對該拆除電力線路進行恢復恢復后請該線路的運行單位確認符合要求然后聯系送電并確認已送電。八、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作業前必須在接到停電工作命令后,首先對停電線路進行驗電。確認無電后,必須立即在作業范圍的兩端掛工作接地線。完成驗電、接地工作后,方可進行施工。2、每天施工完成后,在通知恢復送電前必須拆除接地線。經檢查無任何接地情況后,由現場施工負責人通知停送電聯系人恢復送電。3、停送電工作采取單向聯系方式,即由專人負責,施工負責人與停送電聯系人之間為唯一聯系方式。4、停送電操作必須填寫停電作業安全工作票,落實各級施工人員的崗位及安全職責,并簽字
6、。5、嚴格執行停送電操作工藝流程,在未接到停送電聯系人的停電命令以前,任何人不得接近帶電體。6、在施工過程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工作區間的接地線。7、每天作業前,施工負責人應派專人全面檢查接地線是否完好。8、停電作業范圍必須設立安全監護人。九、現場危險點辨識及預控措施1、高空摔跌,控制措施:系好安全帶、衣著靈便,穿軟底鞋防滑,并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具。2、倒桿事故,控制措施:根據導線拆除后的受力方向,打好臨時拉線來控制電桿的橫向受力均勻。3、防觸電,控制措施:(1)、按要求辦理停電工作票,并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操作。未經許可嚴禁作業,一旦匯報送電嚴禁再次登桿作業。嚴禁約時停送電。對被跨越的10kv電
7、力線進行停電、驗電、掛好接地線。(2)、放線時,對跨越的電力線路派專人監護,做到通訊通暢,指揮統一,并設立警戒標志,避免意外事故發生。(3)、掛線時必須將耐張絕緣子串兩端金具用臨時接地線短接,防止感應電傷人。(4)、機動絞磨和放線盤兩端應設接地滑車,跨越帶電線路的兩側放線滑車應可靠接地。(5)、導地線附件安裝完成后,作業人員未從導地線上全部撤離前,嚴禁拆除臨時接地線。附件(包括跳線)待全部安裝完畢后,也應保留部分接地線并做好記錄,竣工驗收后方可拆除。4、防止物體打擊和其它傷害控制措施:(1)、使用的工具、材料用繩索上下傳遞,防止掉東西。(2)處理被刮住的導地線時,作業人員必須站在線彎的外側并用
8、工具處理,嚴禁用手推拽。展放余線的人員不得站在線圈內或線彎的內角側。5、防起重傷害控制措施: (1)、弛度調整時或其他工作使用鏈條葫蘆時,應將手拉鏈或扳手綁扎在起重鏈上,并采取保險措施。(2)、換線軸要有專人指揮,吊車司機和施工人員聽從指揮,密切配合。(3)、放緊線中如各塔號有一處中斷信號,指揮員應立即下令停止牽引并查明原因,在全線路通信暢通后方可繼續施工。(4)、各種錨樁應按照技術要求布置,其規格和埋深必須符合要求。6、機械傷害控制措施:工器具出庫前必須進行檢查試驗,現場施工人員使用工器具必須再次檢查確認,不合格嚴禁使用。7、保護線路設備不受損壞。并設專人監護。十、文明施工 1、施工現場必須
9、實行封閉式施工,沿工地四周連續設置圍檔。圍檔材料要求堅固、穩定、統一、整潔、美觀。2、材料堆放:(1)材料、構件、料具必須按施工現場要求堆放,布置合理。(2)材料、構配件及其他料具等必須做到安全、整齊堆放(存放),不得超高。堆料分門別類,懸掛標牌,標牌應統一制作,標明名稱、品種、規格數量等。3、保健急救(1)施工現場配備保健藥箱(箱內配備一些工地常用的藥品)和急救器材。(2)施工現場配備的急救人員必須經衛生部門培訓,應掌握常用的“人工呼吸”、“固定綁扎”、“止血”等急救措施,并會使用簡單的急救器材。4、懸掛安全警示牌,安全生產標語,現場應急預案、現場危險點辨識及預控措施。十一、應急預案應急預案
10、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確保35kV明大線路新建工程放緊線施工安全順利進行,加強各種重點部位的防范,設想萬一發生事故時能迅速救護,降低損失,特制定應急措施如下:1、重點部位高空墜落、觸電、交通事故2、應急指揮部指揮長:萬澤方 任務:根據事故發生情況,堅持確保重點,防止事故的擴展、及時救護的原則,指揮各小組投入工作。3、報警聯絡組組長:李叢山 組員:劉艷任務:(1)、立即撥打110,講清詳細地址及事故發生情況,若有人員傷亡,同時撥打120來救護車。(2)、立即派人到路口等候救護人員并指引道路。4、應急救援組組長:潘波 組員:李洪亮任務:(1)、發生事故時,在公安、救護車來到之前,直接聽從指揮長指揮。(2)、首先搶救傷員。(3)、救護結束后,監視事故現場,劃出警戒區域,嚴禁閑雜人員進入。以提供可靠事故依據。5、疏散引導組組長:丁春平 組員:白日江任務:(1)、制定1人負責疏散傷員的轉移。(2)、負責將傷員運往醫院救治。(3)、救護車輛 昌河 車牌號碼:川JR8980李健 事故應急聯絡報警:110 火警:119 急救:120 交通: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