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組織設計一、工程概況 成都繞城高速公路(西段)K78+953.64崇義橋互通式立交橋,有A、B、C、D、E、F六條匝道連接成彭路上下繞城高速公路。A、C、D、F匝道為水泥混凝土路面。我合同段為該工程的組織實施,在人員和設備及材料等方面均作了充分的準備。配備具有相應施工技術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對工程質量、進度實行有效的監控。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工作做得充分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能否有次序按計劃順利進行:1、技術準備:技術人員認真閱讀設計文件,技術規范和合同文件,熟悉設計圖紙,掌握設計要求,制定工作計劃和工作標準。2、放樣:根據設計圖紙放出路中心
2、及路邊線(或側面線),并見檢查基層標高和路拱橫坡,設置脹縫、縮縫、曲線起訖點和縱坡轉折點等的中心樁和相應的邊樁;根據放好的中心線和邊線現場核對施工圖的砼分塊線。3、材料檢驗:檢查水泥、碎石及砂等原材料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并根據設計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4、準備施工機械及人工:配備400L攪拌機一臺用于攪拌,手推車10輛,熟練工人60人用于進料、到料、出料、攪拌司機、攤鋪、振搗、抹面及推車等工作。5、攪拌場地的設置:攪拌場地的設置應考慮到運輸條件以及砼的連續攪拌的最短時間和砼的運輸、攤鋪、振搗、做面以至澆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現場還應有足夠堆料的場地和水泥倉庫、以及充足的水源、電源等。6、上述準
3、備工作完成,并符合要求后,請示監理工程師下達開工指令,在接到開工指令后我們將進行路面面層施工。三、施工方法采用平行流水作業法,全面展開,分段施工,狠抓難點重點和計劃控制,科學合理連續均衡地組織施工。具體施工工序如下:1、安裝摸板:在攤鋪砼之前根據車道寬度安裝摸板。2、鋪筑整平層:摸板安裝好以后即用粗砂鋪約5mm的墊層,攤鋪后噴水濕潤、振實振平。3、接縫施工:根據實際施工需要可分為:脹縫、縮縫、工作縫及縱縫,在施工中根據不同的施工方式而設置。這里不在細說。4、安放鋼筋:混凝土路面板的邊緣和角隅是薄弱環節,易受車輪荷載作用而遭破壞,在混凝土路面板的邊緣不少于5cm處設置邊緣鋼筋和在脹縫兩旁板的角隅
4、處設置鋼筋以加固強度。5、混凝土的拌和:安裝接縫和鋼筋后即進行砼的拌和,砼的拌和首先應嚴格控制用水量,為了避免第一拌砼中的水泥砂漿被鼓筒壁所吸附,而影響其質量,在拌和前先加工25kg左右的水泥砂漿(水泥和砂的重量比為1:2),使其在鼓筒上預先吸附。砼是按照加入砂水泥小碎石大碎石的程序拌和的, 攪拌時間則根據混合料拌和均勻、顏色一致為度。6、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從攪拌站到工地一般采用手推車和自卸車運輸,混凝土運輸中若有離析現象應翻拌后才使用,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應有足夠的時間,運到工地后及時檢查它的的坍落度和質量,檢查合格方可使用。7、混凝土的攤鋪:在攤鋪前先檢查摸板的位置、標高、涂油、支撐是否符
5、合要求,基層表面有無雜物等其它布置是否穩固,并在基層表面灑水濕潤,這一切做好后開始攤鋪。攤鋪時用鐵鏟撒鋪混合料,混合料若有離析現象用鐵鏟翻拌均勻后再攤鋪,攤鋪中不得揚撒拋揍防止混凝土離析。在摸板附近用方鏟撒鋪混合料并插搗使之漿水搗出,以免出現空洞蜂窩現象。因混凝土面層厚25cm需分兩次攤鋪,分層振實,下層攤鋪厚度為總厚度的3/5(邊攤鋪、邊整平、邊振實)振實后緊接攤鋪上層并整平振實。在攤鋪傳力桿處的混凝土混合料時,先攤鋪下半層,用插入式振動機振實并校正傳力桿位置后,再澆筑上半層。8、混凝土振實:混凝土鋪筑到厚度的一半后,先用2.2KW(3.0Kw)的平板振動器振搗一遍后加高鋪筑混凝土到頂,等初
6、步整平后換1.2-1.5kW的平板式振動器再振搗一遍。振搗時振搗器沿縱向一行一行的由路邊緣向路中移動,每次移動平板時前后位置的搭頭重疊面為20cm左右,振搗器在每一位置的振動時間為15s-25s振至混凝土混合料泛漿,不明顯下降、不冒氣泡,表面均勻。在摸板邊緣、傳力桿及企口處等振不到的地方,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每次移動間距不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與摸板間距為10cm左右并嚴禁在傳力桿上振搗,防止損壞鄰板邊緣的混凝土。經振實整平后,用振動夯板擱在縱向摸板頂上,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振動兩遍,把表面多余的混凝土刮去,低凹不平的地方及時填料補足,使混凝土表面平整、不露石子,有一層薄薄的滋潤的砂漿即可。
7、9、收水抹面及表面掃毛:在路面混凝土澆搗成型并經過整平后采用泥板反復多次左右來回并向下壓抹,使泌出水從磨耗層內部以及砂漿與石子界面處上浮到表面蒸發,部分空氣泡也被排除,反復多遍達到密實狀態(一般為4次)。當第四次泥板加壓抹面,表面出現水光即可掃毛。掃毛時用蘆花掃帚順橫坡方向在整個板面上一次進行,中途不停留10、養生:當混凝土表面呈濕潤而有一定硬度時,用濕草簾覆蓋,并經常灑水使草簾始終保持潮濕,養生期一般為14天。養生結束后將草簾移出路外,但接縫處的草簾暫不移去以防止塵土、小石子等落入縫內增加填縫前的清除困難。11、拆模、填縫: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即可拆模:先拆除摸板支撐、鐵釬等,后用扁頭撬棒
8、插入摸板與混凝土之間慢慢向外撬動摸板。養生期滿后進行填縫,先將縫內的雜物清除干凈,再在縫口兩邊各涂一層石粉水(作為填縫料與混凝土表面的防粘劑)后,進行填縫。灌縫高出板面1-2mm,冷縮后用烙鐵燙平并灑上少量石粉。四、技術要求 施工組織設計的核心是圍繞創優工程展開的,為此我們將派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工程師,在施工現場進行指導,負責對施工現場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和管理,并組織施工技術人員認真學習“規范”圖紙,做到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施工,制定質量保證制度,路面施工時嚴格控制好,以確保工程質量優良。 六、質量、安全、保證 安全上由專職安全員跟班作業,在現場查處隱患,堵塞漏洞,特別是有機械配合作業時,派專人指
9、揮確保施工安全,同時抓安全生產教育,使全體職工心中有安全生產觀念,保持高度警惕,嚴格安全生產制度,各場站內備足安全保障器材,設立安全標志,同時配合地方政府、部門,搞好工地范圍的社會治安,以確保工程順利開展。質量上,嚴格按規范、標準施工,嚴格按照GBT/T19000-IS9002標準建立和完善質量體系,確保工程質量優質高效。 五、工期保證 1、建立質量保證體系,以質量求進度,盡量避免返工。 2、加強計劃管理,定期檢查督促,合理安排施工與勞動力計劃,確保各分項工程按時完成。 3、尊重科學,依靠科學,應用和研制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 4、大量使用現代化的施工機械,提高生產效率,加快施工進度。淺述冬
10、季混凝土路面的施工1該文章轉載自無憂考網:【網絡綜合 - 注冊建造師考試指南】:一、混凝土凍害原因:混凝土路面應盡可能在高于5 C的氣溫條件下施工。因為其強度增長主要靠水化作用,水結冰時,水化作用停止,而且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促使混凝士結構松散破壞,因此,當晝夜平均氣溫低于一5 C時,應停止施工。當晝夜平均氣溫在5至-5C之間,則應采取措施加以保護方能施工。二、混凝土凍害的影響因素:影響道路混凝土面層凍融破壞的原因比較復雜,大致如下:(一)內部因震:如骨料、水泥、外加劑、水灰比、單位用水量、含氣量、配合比,即混凝土本身的質量。(二)外部因素:如凍融溫度、凍融速度、濕潤條件、凍融循環次數,即影
11、響混凝土的工作環境條件。(三)構造因素:如有筋無筋、體積大小、厚薄、排水措施等。(四)施工因素:如配合比、拌合、澆搗、養護條件等。上述諸因素是互相關聯,互相制約的,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決定著混凝土凍融破壞的程度和速度,主要因素如下:(一)混凝土設計抗凍標號偏低:決定混凝土抗凍能力的重要指標就是混凝土的抗凍標號。(二)材料品質對混凝土凍融破壞的影響:組成混凝土的材料品質與抗凍性決定著混凝土抵抗凍融破壞的能力,另外抗凍性要求較高的混凝土可采用加氣劑提高抗凍標號。(三)混凝士在施工和養護階段的主要影響因素:如配合比不嚴、水灰比過大、人工拌和不均、振搗不密實、不注意濕潤養護等等。尤其在養護初期混凝土受凍,
12、都會降低混凝土抵抗凍融破壞的能力。三、混凝土防凍措施: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凍能力,尤其應特別強調施工和養護階段的質量控制。針對以上論述和分析,從混凝土的原材料選擇、配合比、澆筑和養生四個環節著重考慮:(一)混凝士原材料的選擇:1.選用抗凍性高的水泥:我國各種水泥抗凍性高低次序如下:硅酸鹽水泥普遍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或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應首選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2.摻入提高抗凍性效果顯著的外加劑,如加氣劑、減水劑、早強劑、速凝劑、防水劑、發泡劑等,各種外加劑摻量如下:(以占水泥重量百分比計)加氣劑:1/100001.5/10000減水劑:0.20.5防凍劑:45
13、早強劑:氯化鈣1.53氯化鈉:l一2三乙醇按0.05+食鹽1+亞硝酸鈉1硅酸鈉2十食鹽1(二)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水灰比,最優砂率及含氣量對混凝土的抗凍性都有影響。其中影響員大的就是水灰比。因為水化反應所需水份只占水泥重量的2530,但為了滿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常常將水量加大到5070,甚至更大。用水量大大超過水泥水化反應的實際水量。而且是游離態存在于混凝土中,游離水越多,孔隙就越多,密實度就越小,因而就會降低混凝士的抗凍能力,甚至結冰,使混凝士抹面工作難以進行。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時,一定要掌握好砂率,控制好水灰比,一般不宜超過0.6.(三)混凝士的澆筑:混凝土攪拌得均勻透徹,有利于增進混
14、凝土強度和提高抗凍性。因此盡量采用機械攪拌,如若用人工攪拌,一定要攪拌到混凝土混合物的顏色均勻一致。在澆搗時避免過振與漏振,不允許產生分層離析泌水現象,如果出現泌水,應設法排除,以免破壞混凝土的整體結構,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抗凍等性能。原材料加熱:在混凝土拌和前將水或粒料加熱。通常是僅將水加熱,因為加熱水設備簡單,同時水的熱容量比粒料容量大,一般1lkg水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要比1lkg粒料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多4倍。拌制混凝土時,把水加熱6585。或者把水和石砂料一齊加熱到60一70,要保證混凝士在拌和時的溫度不超過4O,攤鋪后的溫度不低于l020。因而,混凝土的運輸距離不宜太遠。防止在運輸過程
15、中降溫過快。應事先將前臺各種機具準備好。混凝土入模后抓緊時間振搗、整平、抹面。(四)混凝土的養護:由于冬季氣溫較低,水泥的水化反應遲緩,致使澆搗作業過后很長時間(一般5小時之后)才能進行最后一道抹面工作。一般早上開機撓筑混凝土。這樣下午澆筑的混凝吐般到晚上零點之后才能完成抹面工作。如果晚上氣溫低于冰點,混凝土表面往往結冰,不能抹面壓紋,甚至把抹面壓紋的混凝土也結冰,待第二天氣溫回升冰融化后,混凝土表面由于冰的膨脹作用而疏松,凝固后不密實,達不到混凝土表面所要求的致密性。對于此種情況,要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避免混凝土表面結冰,具體作法如下:1.改變常規做法,晚間澆筑混凝途:抓緊時間進行初抹面兩
16、遍;壓砂整平后蓋上保溫層,待白天氣溫升高到0之上時再進行最后一道抹面和壓紋。2.混凝土鋪筑后,采用蓄熱法保溫養生,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釋放出的熱量使混凝土集料溫度上升,塑料布和草苫子覆蓋路面使水化熱量蓄保起來(剛澆筑抹面的混凝土塑料布放到底層,可防止草粘到混凝土上妨礙最后一遍抹面壓紋),以減少路面熱量的失散。使之在適宜的溫度下硬化達到一定的強度時(一般在早上八點之后)就可進行最后一遍抹面壓紋工作,之后再凝固會,在晚上八點之前,最后蓋好保溫層。為防雨雪天氣把草苫子濕透而去保溫作用,宜把苫子蓋在底層。塑料布蓋在上層。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因鋼摸板散熱快、致使混激土兩側結冰。因此。混凝土四邊,一定要加厚蓋
17、好,減少空氣對流。3.采用真空吸水工藝:可吸出多余的游離態水份,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增強抗凍性,并能縮短混凝士的抹面工作時間;從而能大大提高新澆筑混凝土的抗凍能力。4.使用抗凍劑:抗凍劑的使用比例45。5.嚴密注意天氣變化情況、遇到陰雪天氣或冷空氣入侵,應暫停混凝土的作業、待氣溫稍回升后再作業。綜上所述,程序如下:混凝土拌和(防凍劑加入)攤鋪、提漿、整平真空吸水、磨光初抹面兩遍保溫抹面壓紋保溫養生切縫保溫。該文章轉載自無憂考網:淺述冬季混凝土路面的施工2009-02-24一、混凝土凍害原因:混凝土路面應盡可能在高于5C的氣溫條件下施工。因為其強度增長主要靠水化作用,水結冰時,
18、水化作用停止,而且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促使混凝士結構松散破壞,因此,當晝夜平均氣溫低于一5C時,應停止施工。當晝夜平均氣溫在5至-5C之間,則應采取措施加以保護方能施工。二、混凝土凍害的影響因素:影響道路混凝土面層凍融破壞的原因比較復雜,大致如下:(一)內部因震:如骨料、水泥、外加劑、水灰比、單位用水量、含氣量、配合比,即混凝土本身的質量。(二)外部因素:如凍融溫度、凍融速度、濕潤條件、凍融循環次數,即影響混凝土的工作環境條件。(三)構造因素:如有筋無筋、體積大小、厚薄、排水措施等。(四)施工因素:如配合比、拌合、澆搗、養護條件等。上述諸因素是互相關聯,互相制約的,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決定著混凝
19、土凍融破壞的程度和速度,主要因素如下:(一)混凝土設計抗凍標號偏低:決定混凝土抗凍能力的重要指標就是混凝土的抗凍標號。(二)材料品質對混凝土凍融破壞的影響:組成混凝土的材料品質與抗凍性決定著混凝土抵抗凍融破壞的能力,另外抗凍性要求較高的混凝土可采用加氣劑提高抗凍標號。(三)混凝士在施工和養護階段的主要影響因素:如配合比不嚴、水灰比過大、人工拌和不均、振搗不密實、不注意濕潤養護等等。尤其在養護初期混凝土受凍,都會降低混凝土抵抗凍融破壞的能力。三、混凝土防凍措施: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凍能力,尤其應特別強調施工和養護階段的質量控制。針對以上論述和分析,從混凝土的原材料選擇、配合比、澆筑和養生四個環節著重
20、考慮:(一)混凝士原材料的選擇:1、選用抗凍性高的水泥:我國各種水泥抗凍性高低次序如下:硅酸鹽水泥普遍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或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應首選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2、摻入提高抗凍性效果顯著的外加劑,如加氣劑、減水劑、早強劑、速凝劑、防水劑、發泡劑等,各種外加劑摻量如下:(以占水泥重量百分比計)加氣劑:1/100001.5/10000減水劑:0.20.5防凍劑:45早強劑:氯化鈣1.53氯化鈉:l一2三乙醇按0.05+食鹽1+亞硝酸鈉1硅酸鈉2十食鹽1(二)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水灰比,最優砂率及含氣量對混凝土的抗凍性都有影響。其中影響員大的就是水灰
21、比。因為水化反應所需水份只占水泥重量的2530,但為了滿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常常將水量加大到5070,甚至更大。用水量大大超過水泥水化反應的實際水量。而且是游離態存在于混凝土中,游離水越多,孔隙就越多,密實度就越小,因而就會降低混凝士的抗凍能力,甚至結冰,使混凝士抹面工作難以進行。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時,一定要掌握好砂率,控制好水灰比,一般不宜超過0.6.(三)混凝士的澆筑:混凝土攪拌得均勻透徹,有利于增進混凝土強度和提高抗凍性。因此盡量采用機械攪拌,如若用人工攪拌,一定要攪拌到混凝土混合物的顏色均勻一致。在澆搗時避免過振與漏振,不允許產生分層離析泌水現象,如果出現泌水,應設法排除,以免破壞混凝
22、土的整體結構,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抗凍等性能。原材料加熱:在混凝土拌和前將水或粒料加熱。通常是僅將水加熱,因為加熱水設備簡單,同時水的熱容量比粒料容量大,一般1lkg水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要比1lkg粒料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多4倍。拌制混凝土時,把水加熱6585。或者把水和石砂料一齊加熱到60一70,要保證混凝士在拌和時的溫度不超過4O,攤鋪后的溫度不低于l020。因而,混凝土的運輸距離不宜太遠。防止在運輸過程中降溫過快。應事先將前臺各種機具準備好。混凝土入模后抓緊時間振搗、整平、抹面。(四)混凝土的養護:由于冬季氣溫較低,水泥的水化反應遲緩,致使澆搗作業過后很長時間(一般5小時之后)才能進行最后
23、一道抹面工作。一般早上開機撓筑混凝土。這樣下午澆筑的混凝吐般到晚上零點之后才能完成抹面工作。如果晚上氣溫低于冰點,混凝土表面往往結冰,不能抹面壓紋,甚至把抹面壓紋的混凝土也結冰,待第二天氣溫回升冰融化后,混凝土表面由于冰的膨脹作用而疏松,凝固后不密實,達不到混凝土表面所要求的致密性。對于此種情況,要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避免混凝土表面結冰,具體作法如下:1、改變常規做法,晚間澆筑混凝途:抓緊時間進行初抹面兩遍;壓砂整平后蓋上保溫層,待白天氣溫升高到0之上時再進行最后一道抹面和壓紋。2、混凝土鋪筑后,采用蓄熱法保溫養生,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釋放出的熱量使混凝土集料溫度上升,塑料布和草苫子覆蓋路面使
24、水化熱量蓄保起來(剛澆筑抹面的混凝土塑料布放到底層,可防止草粘到混凝土上妨礙最后一遍抹面壓紋),以減少路面熱量的失散。使之在適宜的溫度下硬化達到一定的強度時(一般在早上八點之后)就可進行最后一遍抹面壓紋工作,之后再凝固會,在晚上八點之前,最后蓋好保溫層。為防雨雪天氣把草苫子濕透而去保溫作用,宜把苫子蓋在底層。塑料布蓋在上層。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因鋼摸板散熱快、致使混激土兩側結冰。因此。混凝土四邊,一定要加厚蓋好,減少空氣對流。3、采用真空吸水工藝:可吸出多余的游離態水份,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增強抗凍性,并能縮短混凝士的抹面工作時間;從而能大大提高新澆筑混凝土的抗凍能力。4、使用抗凍劑:抗凍劑的使用比例45。5、嚴密注意天氣變化情況、遇到陰雪天氣或冷空氣入侵,應暫停混凝土的作業、待氣溫稍回升后再作業。綜上所述,程序如下:混凝土拌和(防凍劑加入)攤鋪、提漿、整平真空吸水、磨光初抹面兩遍保溫抹面壓紋保溫養生切縫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