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場地整理與整平1、場地整理:應清除栽植土壤50cm內所有的雜物,垃圾及不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不良土壤包括強酸、強堿性土壤、重粘土、沙土、鹽土。設計有要求進行地形處理的場地,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地形處理。2、場地整平:應將30cm內土壤按要求處理,每平方米的平整高差不超5cm,并應符合設計要求的坡度。3、苗木種植要求(1)苗木的選用符合圖紙要求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2)樹苗發育正常,苗干粗而直,冠幅須達到2米以上,胸徑達到3cn,生長充上下均勻,有良好的頂芽,根系發達,有較多的須根短而直;苗未受蟲害損傷。、種植適時種植苗木,樹坑的直徑至少大于土球的直徑或樹土根部伸展高度40cm。樹坑深度至少為
2、80cm的圓筒形,或超過樹木根深或土球深度至少20cm。灌木樹坑直徑應大于土球直徑或根部伸展寬度30cm。灌木深度至少要超過灌木土球或根部的底部15cm。樹坑在種植前應先灌透底水,等底水全部滲透后才可進行苗木的栽種,其埋深度應比在苗圃中深10cm。當樹坑土質不適宜樹木、花草生長時,換填適宜的砂質土壤。所有樹木的種植均大體上垂直豎立,根部土壤要壓實,淋足定根水,并比原來生長的苗圃或采集地的種植深度深2-3cm。種植的行距和株距規格要求嚴格按設計圖紙的規定執行。苗木放入坑內時苗根舒展,分次填土,先填表土,分層踏,并注意提苗,避免塞根,填土平整場地、回填種植土要高于原地面。帶土團樹木的栽種,先從土團
3、的上半部割掉或松開翻起包土團的麻袋布,然后回填土團上部的填土。另外針對土質的實際情況,要求施工時對各種花草樹木均應施足基肥。所有苗木移植時對根部枝葉及樹皮均應妥善保護,避免遭受損害及陽光直接爆曬。雨季施工措施(1)握施工期間市天氣狀況的通常變化規律,從施工管理上估計作業可能天數,扣除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等情況,首先從源頭上確保施工質量和工期。(2)常確認排水措施和沉砂井狀況,確保排水順暢,防止水土流失。(3)降雨時,根據雨量大小和工程進展情況,適時調理施工計劃。(4)在下雨時,派專人巡視工地,遇大雨,對苗木加強固定,防止倒伏。對陡坡地帶,開挖排水溝,防止水土沖刷。(5)對已經沖刷,苗木露根地段加
4、強補植。種植后的管理、養護措施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表明了養、管的重要性。養護與管理是一項經濟性的工作,即一年四季均要進行,又是一項無休的周期性工作,但施工后頭幾年養護管理尤為重要。為了使栽植的園林植物不僅能成活、生長,而且以長得更好、更美,就必須根據這些植物的生物學特征,了解其生長發育規律,并結合當地的具體生態條件,制定一套符合實情的科學的養護措施,這樣方可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相反,只栽不管,各種植物半死不活,處于病態,枯焉狀態,不僅起不到應有的綠化功效,而且大煞風景,不不栽還難看。(一)種植后樹木的養護措施計劃工程完工并通過驗收后,將進行綠地的養護管理工作,如澆水、修剪、病蟲害防治、垃圾清運、雜草清除等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工程竣工后,成立專業養護士管理組;2、對管理組配備剪草機、修枝剪、打藥機、疏草機、打孔機等專業園林工具;3、進入夏季以后對管理苗木每周澆水二次,確保管理地段內無雜草,保證園林的景觀效果;4、在管理期內,普追肥一次,并進行病蟲害防治,確保苗木成活率達到98以上,確保苗木生產旺盛,長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