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三橋鋼塔架設施工方案一、 基本情況南京三橋索塔為“人”字形塔,塔柱外側圓曲線部分半徑720m,塔柱頂標高為+217.0m,索塔總高215m,設三道鋼橫梁。其中下塔柱和下橫梁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余部分為鋼結構。鋼塔柱高178.682m,截面尺寸為:橫橋向寬5.0m,順橋向寬6.8m。二、 施工工藝流程1.總體施工工藝流程2.分部施工工藝流程2.1鋼塔柱節段吊裝施工工藝流程2.2主動撐施工工藝流程三、 主要施工方案1、塔節段吊裝施工方案除鋼混結合段外,一個鋼塔柱共21個節段,節段長7.711.942m(大部分節段為8m),在塔柱的T11、T16、T19節段設置了三道上橫梁。其中,T1、T2用浮
2、吊吊裝,其余均用塔吊吊裝安裝。1.1塔柱運至現場,起吊前準備工作:1.1. 1在節段上口利用長螺栓及小木鍥固定拼接板,使拼接板處于開狀態,同時保證內側拼接板至少有四個螺栓。利用最下面的螺栓將加勁肋拼接板安裝在加勁肋上,并在節段內旋轉后臨時固定。1.1.2、在節段內部的上部橫隔板上組裝內側腳手架,在腳手架上放置竹架板并用鐵絲固定。1.1.3安裝電源線及照明設備,保證在節段上、下口各有十盞燈,還應配置八個開關箱,以確保螺栓扳手有足夠的插口。將螺栓、螺母、和墊圈分別裝入相應的編織袋中。螺栓放置在節段外側,螺母及墊圈放置在內側。1.1.5、將螺栓扳手放置在已架設塔柱節段的內側腳手架上。1.1.6、在已
3、架設節段肋板上部兩邊各掛兩個5T葫蘆,作為塔柱安裝時粗定位的導向牽引設備。1.1.7、清理塔內升降機的接頭零件,并放置在腳手架上,臨時固定。1.1.8、掛鉤。1.2起吊慢慢吊起塔柱離地1.5m,將端面保護取下,確認端面有沒有損傷。在下端的加勁肋上安裝牽引裝置的帶卸夾鋼絲繩。安裝導向索及輔助索。慢慢起吊,通過輔助索和導向索調整塔柱的平面位置,將塔柱吊至安裝位置上方。1.3安裝1.3.1下放塔柱節段至已架設塔柱上方2.0m處停住,將節段下端的卸扣與葫蘆相連,收緊葫蘆鏈。1.3.2慢慢下放至已架設節段上方60cm處,通過葫蘆的拉拽和人力調整塔柱的平面位置,使塔節段的對位記號基本對齊,并調整拼接板的開
4、口。1.3.3將塔柱節段沿拼接板下放,先使吊裝節段與已架設節段的上邊接觸,再以接觸邊為絞放松塔吊鋼繩上的千斤頂,使兩個節段全接觸,臨時定位匹配件對接。塔柱節段吊裝到位。1.3.4檢查對位線,如對位記號出錯位,則通過拼接板上螺栓的擰緊度進行調整,如螺栓擰緊度無法將節段調整到位則可通過絲桿頂微調塔柱節段,使之在精確定位。1.3.5安裝拼接板臨時螺栓,手擰。放松塔柱節段的90%的荷載,打入沖釘。1.3.6金屬接觸率的檢查。1.3.7卸鉤。1.3.8緊固高強螺栓。1.3.9測量、記錄,并據此調整后續節段的對接口。2、橫梁的架設 從安全性角度考慮,架設施工應在白天進行,接頭的施工在受日照及溫度影響較小的
5、夜晚(陰天也可在白天)進行。3、主動撐施工方案鋼塔柱部分共設置四道主動撐,分別位于T2、T5、T8、T12處。在鋼塔柱節段的內側兩邊設置主動撐桿,共設置2根。每根主動撐桿由I28制作,為了增加其在豎向的穩定性,在工字鋼的頂部焊接20,形成桁架。兩個桁架之間也用20橫聯,增加橫向的穩定。其兩端與通過螺栓緊固在塔柱節段內側的墊板牢固焊接。第一道主動撐在中間,第二、三、四道在端部用千斤頂對鋼塔柱均勻施加主動推力,總推力分別為720T、160T、160T、50T。主動撐在車間加工制作,保證加工制作的精度,注意端頭的局部處理,防止應力集中,確保焊接質量,通過驗收方可使用。在主動撐兩側安裝限位裝置,防止千斤頂施力過程中主動撐的移動,保證施力安全。施力過程一般選擇在清晨進行,避免日照的影響。千斤頂分三級施力,并做好每級主動撐加力和位移記錄。頂推到位后千斤頂持壓,同時焊接連接鋼板,完成鎖定。加壓時要根據已標定油表讀數,嚴格保證對稱、均勻的原則。(見附圖01-08)五、施工水域的占用。(見附圖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