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風雨季及防雷的施工技術方案第一節(jié) 臺風及雨季施工的技術措施本工程施工計劃從2006年5月1開工,2009年9月15日竣工,施工工期為3年半左右,對臺風及雨季的防御措施不容疏忽;季節(jié)施工時需采取特殊的技術措施才能確保安全生產(chǎn),進度和施工質(zhì)量的要求。1.1雨季施工保障措施施工期間密切注意天氣預報,暴雨及臺風來臨前和雨季天期間,做好相應防護及加固措施,并按雨季施工排水量的標準規(guī)劃和建造好施工場地的排水系統(tǒng)。1)當暴雨來臨時,停止受暴雨影響較大的土方開挖、防水層施工、混凝土澆筑作業(yè)、鋼結構吊裝、焊接作業(yè)、鋼平臺爬升、塔吊爬升等工作,做好善后安排,以保安全。2)如在一般雨天期間,土方開挖除做好排
2、截水措施外還應做好四周抽排水工作,基坑內(nèi)及其它低洼處用大功率抽水機隨時抽至排水管網(wǎng)。當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立即澆筑墊層,避免雨水浸軟基底。定期檢查基坑坡面,特別是受水流沖刷較強的坡面采取臨時支護。鋼結構的焊接必須搭設防雨棚。3)對外腳手架基礎進行認真檢查加固,施工機械撤出基坑或停放在地形較高、排水順暢的地方。4)加強施工電纜、電線的檢查加固,對臺風暴雨期間不使用的電器設備,將其電源全部切斷。采用可靠的手段圍蔽水泥庫、變配電設備等以防漏雨及水淹。對配電設備設置可靠的防雷裝置并設專人看守。5)由于本工程處于珠江岸邊,距離珠江僅100m,在雨季和每年的6月份,要提防珠江水倒灌入工地的排水系統(tǒng)。另外
3、定期檢查排水設備及管網(wǎng)的可靠性,增加排泄水通道。按預報雨大小,必要時增設臨時排水溝槽。6)所有機械棚要搭設嚴密,機電設備有防雨防淹措施。機動電掣箱要有防雨措施,漏電保護裝置要安全可靠。7)在結構施工階段,注意天氣變化,防止雷雨突襲,保證砼連續(xù)澆搗順利進行,施工現(xiàn)場應準備一定數(shù)量的彩條布,作為覆蓋剛澆筑砼和機具的使用。當雨下大時,應在規(guī)范規(guī)定可留施工縫的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停止砼的澆筑。8)雨季砼施工中,及時測定砂、石的含水率,掌握其變化幅度,及時調(diào)整配合比。9)現(xiàn)場四周及道路,倉庫和機棚要做好排水,防止受淹。必要時,用草袋裝砂圍蔽受洪水影響較大的區(qū)域。施工便道、料庫、機修區(qū)段,生活區(qū)段及時將水
4、排至低洼處排水管道。10)及時插入雨水管的安裝,并接到室外,不能插入安裝的,應在屋頂臨時覆蓋和砌筑擋水。11)雨季施工期間,停止室外作業(yè),設專人巡回檢查。勞動力應進行統(tǒng)籌安排,晴天先室外后室內(nèi),雨天施工室內(nèi),盡量避免因雨水影響而產(chǎn)生的窩工現(xiàn)象。12)風雨過后應對塔吊、井架、排柵和臨時施工腳手架等設施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整改加固并經(jīng)專業(yè)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2臺風施工保障措施臺風季節(jié)應特別提高警惕,隨時做好防臺風襲擊的準備。委托氣象服務咨詢單位,提供近期的天氣預報和重大天氣變化提前3小時預報服務,設專人收集與管理,做好記錄,并負責向各分包單位通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氣象部門發(fā)布暴雨、臺風
5、警報后,值班人員及有關單位應隨時注意收聽報告臺風動向之廣播,報告項目經(jīng)理或生產(chǎn)主管??茖W、合理安排風雨期施工,當風力大于6級時,應停止室外的作業(yè)及塔吊、爬架的爬升工作,提前安排好各分部分項工程的雨期施工,做到有備無患。成立臺風期間搶險救災小組,密切注意現(xiàn)場動態(tài),遇到緊急情況,立刻投入現(xiàn)場進行搶救,使損失降到最低。1.2.1 臺風來臨本地區(qū)前,應采取下列預防措施:1)加強對臨時房屋和臨時設施巡回檢查,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及時加以處理。2)施工用電的電線電纜盡量埋入地下,對露出電纜采取可行加固措施確保不被臺風刮斷而導致斷電。3)應對高聳獨立的機械、腳手架、及未裝好的鋼筋、模板及鋼結構構件等進行臨時加固4)
6、堆放在樓面、屋面的小型機具、零星材料要堆放加固好,不能固定的東西要及時搬到建筑物內(nèi)。重要文件及物品放置于安全地點。5)吊裝機械在臺風來前停止作業(yè),塔吊要收起吊鉤,并將回轉剎車松開,高空作業(yè)人員應及時撤到安全地帶。6)關閉門窗,如有特殊防范設備,亦應裝上。7)熄滅爐火,關閉不必要的電源或煤氣。8)放在室外不堪雨淋之物品,應搬入室內(nèi)或加以適當之遮蓋。9)準備手電筒、蠟燭、油燈等照明器具及雨衣、雨鞋等雨具。10)門窗有損壞應緊急修繕,并加固房屋屋面及危墻。11)指定必要人員集中待命,準備搶救災情。12)準備必要藥品及干糧。13)對于鋼管柱采取可靠的臨時支撐保證其穩(wěn)定性;14)對于鋼結構上的臨時操作平
7、臺,要采用可靠的加固措施,防止暴風吹落傷人;15)未安裝的壓型鋼板不能散堆在樓層上,應臨時固定或吊回地面;16)未與主體結構形成總體剛度的鋼結構構件必須采取可靠的臨時支撐或拉鎖將其與主體結構作可靠聯(lián)系,與主體結構一起抵抗風荷載;17)未澆筑墻身混凝土而又已經(jīng)綁扎完鋼筋的爬模系統(tǒng),必須采用穿心螺栓將其與下節(jié)混凝土作牢固連接; 強臺風襲擊時,應采取下列措施:1)關閉電源或煤氣來源。2)非絕對必要,不可生火。生火時應嚴格戒備。3)重要文件或物品應有專人看管。4)門窗破壞時,警戒人員應采取緊急措施。5)外爬架用的預埋件必須用一根細鋼筋與墻體中的主鋼筋搭焊,以便于架體避雷。6)雷雨天氣和六級以上大風應停
8、止架上作業(yè)。 強臺風襲擊過后,應采取下列措施:1)對施工現(xiàn)場辦公室、食堂、倉庫等臨設工程應進行全面詳細檢查,如有拉結不牢、排水不暢、漏雨、沉陷、變形等情況,應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嚴重的必須停止使用。2)風雨過后,應隨時檢查,尤其要對架上的腳手板、安全網(wǎng)等認真檢查一次,發(fā)現(xiàn)問題,重點搶修。3)臺風過后要立即對模板、鋼筋特別是腳手架、電源線路進行仔細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處理,經(jīng)現(xiàn)場負責人同意方可復工。4)臺風過后,必須對整體結構進行全面復查,重點測量外框筒鋼管柱結構的臨時支撐系統(tǒng)、鋼平臺系統(tǒng)、臨時操作平臺等,確認并且采取加強或修復措施后,經(jīng)現(xiàn)場負責人同意后方可復工。第二節(jié) 防雷施工的技術措施廣州新電
9、視塔工程屬二類防雷建筑,采用聯(lián)合接地系統(tǒng),接地采用TN-S系統(tǒng)。設計上是采用新電視塔頂部安裝避雷針作接閃器,結構鋼外筒作引下線,基礎鋼筋作接地極,接地電阻應小于1歐姆,并要求室內(nèi)接地線與相近引下線作等電位連接。采取防雷措施是防止或減少建筑物遭受雷擊的重要方法。電視塔因其高聳,雖然在防雷設計時從多方面考慮了防直擊雷、防感應雷、防雷電波侵入的安全技術措施,但是在主體施工階段,它的各項防雷安全技術措施尚在實施完善之中,并未形成完備的防雷能力,此時要采取臨時性的防雷措施,以避免在施建筑物遭受雷擊,而且還能避免傷及施工人員、損壞施工設備。2.1施工作業(yè)層防雷安全技術措施充分利用現(xiàn)場高塔防雷1) 在塔吊的
10、塔帽尖上焊接避雷針,針長12m,采用圓鋼時其直徑不小于16mm;采用鋼管時其直徑不應小于25mm;2) 利用可靠連接的塔吊塔身的金屬結構體作防雷引下線;3) 塔吊塔身和高層建筑的防雷接地裝置(樁基、基礎底板鋼筋或人工接地極)可靠焊接,實現(xiàn)塔吊的防雷接地,其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4;4) 在塔吊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圖上,按比例以塔吊中心為圓心,按防雷要求的保護角度 ,確定高塔避雷針的實際保護范圍。查看塔吊避雷針能保護施工作業(yè)層的那些部位,還有那些部位不能被其所保護;塔吊避雷針保護范圍外的施工作業(yè)層的防雷措施:1) 防直擊雷措施高層建筑多用其框架柱主筋作為防雷引下線,因而施工作業(yè)層的防雷,可利用加高一層
11、該防雷引下線框架柱主筋,做臨時避雷針實現(xiàn)防雷的方法(主筋防雷)。外圍鋼結構的施工必須先做好防雷施工或做好臨時防雷連接。防雷引下線主筋間必須是可靠的電氣連接:當采用電渣壓力焊接時,接頭可不做其他焊接處理;當采用搭接時,必須雙面焊,焊長6d(d為鋼筋直徑),填滿兩鋼筋間縫隙,并高出鋼筋面1mm為宜;2) 常用電氣設備的防雷保護主體施工時,操作層常用電氣設備有電焊機、電渣壓力焊機、移動式配電箱、振搗器等,這些設備的高度均小于1.2m (移動式配電箱下皮距地一般為0.6m),沒有形成最高點,故能被塔吊(主筋)避雷針所保護;施工作業(yè)層內(nèi)的電氣設備,除應做好保護接零外,均應做好防雷接地、重復接地;對建筑物
12、外附式電梯或豎井架等均需做好防雷接地,并進行計算驗證,查看是否在塔吊避雷針(主筋避雷針)有效保護范圍之內(nèi),否則應單獨設置避雷針。3) 防側擊雷措施框架柱的防雷引下線處焊接預埋鐵,通過預埋鐵用直徑8mm的圓鋼連接外爬模架,各連接點必須保證是電氣連接;外圍鋼結構的施工必須先做好防雷施工或做好臨時防雷連接。各防雷設施必須與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裝置可靠連接,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4) 防雷電感應措施建筑物內(nèi)的電氣設備、臨時上水管道、電纜金屬外皮等均應和原有永久的接地裝置可靠焊接;平行敷設的臨時上水管道、構架、電纜金屬外皮等長金屬物,其凈距小于100mm時應采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
13、距不應大于3Om;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5) 防雷電波侵入措施引入建筑物內(nèi)的低壓電氣線路全線采用電纜直埋敷設,在入戶端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預埋鋼管等和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裝置可靠焊接;引入建筑物的臨時上水管道采用埋地入戶,在進出建筑物處均應和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裝置可靠焊接;在電源線路引入建筑物的總配電柜處裝設過電壓保護器,如放電間隙、避雷器或半導體器具等。2.2組織管理措施1)施工前由電工工長(技術員)負責向操作者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并設專人負責檢查,確保防雷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2)雷雨天氣時,嚴禁在露天施工作業(yè)層及鋼結構的外圍或近邊作業(yè),嚴禁有人在上面逗留。 3)施工作業(yè)層內(nèi)移
14、動式配電箱的高度不應超過1.2m;且用畢后的電氣設備宜設專人負責存放于塔吊避雷針的有效保護范圍內(nèi)。4)施工作業(yè)層電氣設備的電源必須設地面總開關(附帶過電壓保護器),保證下班或雷雨天氣時,能切斷施工作業(yè)層電氣設備的電源,并設專人負責檢查落實。5)外懸挑架子的立桿搭設時,在施工作業(yè)層上的高度應滿足相應的最小保護高度值,否則應按規(guī)定裝設避雷針。6)應定期不定期地檢測防雷接地的接地電阻值,并做好記錄。7)下列因素之一發(fā)生變化時,應及時對原防雷措施進行計算驗證、修改方案并實施,使防雷安全技術措施處于動態(tài)控制中: 施工作業(yè)層升高; 外懸挑架子升高; 建筑物平面發(fā)生變化; 建筑物層高發(fā)生變化; 塔吊升高。8
15、)主體封頂后,應在每根框架柱防雷引下線處(建筑物易受雷擊的部位)焊接避雷針。屋頂正式防雷措施完成前,嚴禁破壞臨時防雷避雷針。9)裝修階段也應注意做好各項防雷措施的落實與檢查工作。 10)天線的安裝施工過程中的防雷技術措施由于塔體安裝完成后尚有一臺塔吊,比塔頂遠高出幾十米,塔吊的塔帽尖上焊接的避雷針可對塔頂上的施工起著防雷的保護作用,其防雷的保護范圍,具體可根據(jù)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2000版)附錄四進行計算。天線安裝過程中,特別是當天線頂升高度接近并超過塔吊高度時,應注意防雷安全??煽紤]如下: 當天線頂升過程中,下部已安裝的天線鋼結構上端與即將頂升的天線鋼結構底座用兩根95mm2的銅電纜連接起來,這時測量即將頂升的天線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 油缸頂升、兩電纜逐漸被拉直; 加進一節(jié)構件,進行聯(lián)接,然后將一根電纜從上部拆下,將其連接到新一節(jié)的構件的下部,完成后再對另一根電纜進行如上的拆裝;注意:兩根電纜不要同時拆裝,以保證每個時刻天線都能良好接地。為了保證接觸良好,可用經(jīng)過機械加工的接線板焊接在構件上,作為聯(lián)接電纜之用。重復以上過程。其它注意: 塔的頂部施工過程中,應先對塔的周邊的避雷帶進行施工,并良好接地、檢測合格。 堆放在塔的頂部的大型構件,應臨時接地; 雷電天氣禁止施工。 雷電天氣,停止施工之前,應安頓好未完全安裝好的構件,如暫時固定和保證接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