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章 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第1節 測量放線技術方案 根據本工程的施工測量精度要求,配備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員和先進的測量儀器。同時為保證施工放樣及定位的精度,制定本切實可行的測量方案。按下述方案實施本工程的測量控制。 1、測量工作的要點 (1)施工測量過程中做到: 熟悉施工圖紙,掌握設計意圖,嚴格按照規范規定的程序要求和標準精心施測。施工中發現控制點有位移跡象時,及時進行檢測,保證其精度不低于測設時的精度。 (2)選用高精度儀器,所有測量儀器在使用前按有關規定檢驗、校正。 (3)放樣前,對已有數據、資料和施工圖中的幾何尺寸,必須校核,嚴禁憑口頭通知或用未簽字的草圖放樣。 (4)放樣立標確定道
2、路邊線,并分別編號、繪制施工測量平面圖。在施工期間保護好測量控制點。用砼埋設通視良好、不易破壞的控制點因施工中應隨時進行軸線控制,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放樣。 2、測量人員組成 測量放樣,是工程施工質量達到預期效果的重要五一節,為此,公司專門設有測量小組,由具有理論與實際施工經驗的測量工程師擔任組長,并配備多名有實際經驗的測量技術人員組成,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充分發揮測量工作的先導作用。 3、測量儀器配備 測量儀器配備見下表: 測量儀器配備表 序號 儀器名稱 型號 數量 1 水準儀 DS2 1臺 2 塔尺 鋁合金5M活動 1把 3 經緯儀 DL3 1臺 4 鋼尺 30米 1把 5 皮尺 30米 1
3、把 6 花桿 鋁合金23米 4根 (1)平面控制網 施工采用經緯儀測量,確定控制點,中線樁和邊線樁放好后,要用油漆標上里程樁號。施工前畫邊線,在曲線地段應保證曲線的圓順, (2)高程控制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按原有地面標高進行控制,分段定標高控制(3)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 A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 B儀器使用完畢后需立即入箱上鎖,由專人負責保管,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C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 D使用鋼尺測距須使尺帶平坦,不能扭轉折壓,測量后應即卷起。E鋼尺使用后現成有污垢及時擦凈,長期貯存時尺帶涂防銹油。4、測量注意事
4、項 A對業主或監理人提供的基準點首先進行復核校驗,發現問題及時以書面形式,控制網點要做醒目樗,并采取保護措施。 B測量作業完成后方可進行平差計算及內業資料整理,并將成果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審批合格后方可作為各項工程定點放樣的依據。 C測量資料的計算必須由兩人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其結果一致后方可進行實地放樣。 D所有觀測記錄簿必須保持完整,不得撕頁,記錄中間也不得無故留下空頁。 E施工測量成果資料(包括觀測記錄簿、放樣單、放樣記載簿),圖表(包括地形圖、竣工斷面圖、控制網計算資料)應給、予以統一編號,妥善保管,分類建檔。 F現場作業時,必須遵守有關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注意人身和儀器的安全,禁止冒險作
5、業。第2節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1、土方明挖施工技術方案 (1)全部土方明挖按施工圖規定的范圍、坡度和斷面進行,不允許欠挖,盡量減少超挖; (2)為了保證正確開挖,施工中要勤檢查坡度比和分段坡的順暢,相鄰不同坡度的接頭要作適當調整,以保證整個開挖斷面的連貫性; (3)開挖后的土方如果不允許就地廢棄,必須按業主或監理工程師的要求到家到指定的棄土場地。 2、土方機械開挖施工技術方案 (1)熟悉施工圖紙,做好技術交底。 (2)挖土機械有:挖掘機、推土機、自卸汽車等; (3)人工輔助工具一般機具有:十字鎬、板鋤、放工線、鋼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4)作業條件: 土方開挖前,應根據施工圖紙的要求,將施
6、工區域內的地下、下上障礙物、植被清除和處理完畢; 道路的位置或場地的定位控制線(樁)、標準水平樁及開糟的灰線尺寸,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并辦完預檢手續; 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樗,并要合理安排開挖順序,防止錯挖或超挖; 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橋梁和卸車設施等,應事先經過檢查,必要時要進行加因或加寬等準備工作; 選擇土方機械,應根據施工區域的地形與作業條件、土的類別與厚度、總工程量和工期綜合考慮,以能發揮施工機械的效率來確定,編好施工方案; 施工區域運行路線的布置,應根據作業區域工程的大小、機械性能、運距和地形起伏等情況加以確定; 在機械施工無法作業的部位和修整
7、邊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應配備人工進行; (5)坡度的確定 坡度比設計有規定的嚴格按設計施工,無規定的可按下表報業主或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2、填土方施工技術方案 (1)工藝流程:確定填土順序分層填土、夯實, (2)填土方質量要求: 清除填方基底的積水和雜物。 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 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層以下的填料。 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土,可用作各層填料。 碎石類土或爆破石碴用作填土料時,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每層鋪填厚度的2/3,(當使用振動輾時,不得超過每層鋪填厚度的3/4)。鋪填時,大塊料不應集中,且不得在分段接頭處或填方與同坡連接處。 3)施工要點: 填土方
8、應利用挖出的土方,填土內不得夾雜植物及垃圾等雜物,填土方的含水率應控制在最優含水量范圍內。 填應從最低處開始,即基礎至地坪,由下向上分層鋪填并夯實。 填土層如有地下水或滯水時,應在四周設置排水溝或集水井,將水位降低至回填部位以下。 當設計對填土層厚度無要求時,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毫米,人工打夯不大于200毫米,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第3節 彩色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方案 1、材料采備和控制 主要生產材料包括:瀝青(含改性瀝青)、碎石、砂、礦粉、礦物(木質)纖維等。原材料采購前要求供應商提供由有資格的試驗、檢測
9、機構出具的項目齊全、質量符合標準的試驗資料。在此基礎上,我司還將從材料場(廠)取有代表性的樣品做試驗,進一步驗證,如果沒有問題方可采購。此外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加強管理,使材料不會變質、不被污染。 2、瀝青砼配合比設計 (1)目標配合比 根據圖紙設計及規范要求,經試驗確定目標配合比。 (2)生產配合比 按目標配合比及所選用的材料進行試拌,以二次篩分后進入瀝青拌和樓各熱料倉的材料取樣進行篩分,重新合成材料配比以達到較優曲線,以此確定各熱料倉的材料比例,干拌合成料后進行篩分驗證,同時反復調整冷料倉進料比例,以達到供料均衡,由此確定生產配合比。 取目標配合比設計最佳油石比及最佳油石比0.3%三個油石
10、比進行試拌,再以各種試拌瀝青混合料作馬歇爾試驗,繪制密度、穩定度、流值、孔隙率、飽和度等同瀝青用量關系圖,綜合選定滿足規范各項指標要求的生產用油石比。 按生產配合比進行試拌,鋪筑試驗段,并用拌和的瀝青混合料進行馬歇爾試驗及路上鉆取的芯樣試驗,由此確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 (3)施工準備 對基層進行驗收,復測其標高及其他各項參數,對不滿足設計要求的及時向業主和監理匯報。 對各種施工機具進行全面檢修,應經調試并使其處于良好的性能狀態。應配備有足夠的機械,施工能力需配套,重要機械宜有備用設備。 (3)施工放樣 各結構層的縱斷面高程(厚度)采用懸掛鋼絲基線來控制,橫坡由攤鋪機的熨平板控制。每間隔5米設
11、一基準線立柱,按高程懸掛鋼絲。為保證鋼絲繃緊,在兩端緊線器上安裝測力器,以保證鋼絲拉力不小于800N。鋼絲基準線懸掛完成后,對基準線進行復測。攤鋪過程中隨時對基準線進行檢測。在路緣石及中央側石(或防撞墻)側面按設計標高彈出墨線做為攤鋪厚度的監測線。在水泥穩定層的表面撒出控制攤鋪機行走方向的灰線,保證攤鋪機始終沿灰線行走。 3、瀝青砼的拌和及運輸 (1) 拌和 瀝青砼由瀝青廠拌合,采用間歇式拌和機。每盤瀝青砼的用料(瀝青、礦料等)、拌和溫度,根據標準配合比人工設定,拌和機自動記錄用量。 瀝青及礦料的加熱溫度根據材料型號差別,采取不同的溫度。拌和時間由試拌確定。混合料應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應全部
12、裹覆瀝青結合料。每鍋拌和時間宜為3050秒,其中干拌時間不得少于5秒。 瀝青砼出料后,現場檢測人員立即進行取樣檢測,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予出廠。 (2)運輸 瀝青砼采用15噸自卸汽車運輸,裝料前對車廂進行清掃、噴油(柴油與水的比例為1:3),防止瀝青砼與粘結,每輛車均需配有防雨、保溫蓬布。瀝青砼運到現場的溫度不得低于120150度,對低于120度的瀝青砼堅決廢棄。 4、瀝青砼的攤鋪及碾壓 施工前對水泥穩定石粉層進行徹底地清掃。清掃干凈后,在穩定層表面少量灑水,待表面稍干后,用瀝青灑布車噴灑透層瀝青。透層瀝青應灑布均勻、不流淌、無油膜,灑布機無法灑布的地方用人工進行補灑。透層瀝青灑布后應立即封閉交
13、通,并報監理進行檢驗認可。 (1)攤鋪 采用攤鋪機梯隊作業。 在攤鋪機起步50m,采用基準線控制攤鋪,調整好鋪筑厚度和橫坡,并對自動找平梁進行校正,50m后采用找平梁控制攤鋪。攤鋪機調整好虛鋪厚度、橫坡,采用兩次加熱對熨平板進行預熱。 運料車至少兩輛在攤鋪機前按序排列等候,裝料后攤鋪機開始攤鋪,運料車始終保持在攤鋪機前2030cm處卸料,由攤鋪機接住,推向前行。 專人跟蹤檢測高程、橫坡和厚度,及時進行校核與調整。 控制攤鋪機的行駛速度在23m/min,使之與拌和站的拌和能力相匹配,保持攤鋪過程中攤鋪機勻速前進,不得中途變速,同時控制混合料攤鋪溫度在110130,并不超過165。 為了保證碾壓溫
14、度滿足要求,盡可能縮短碾壓時間,因此施工中攤鋪機熨平板必須采用強壓,以盡可能減少碾壓遍數。這樣,虛鋪系數一般為1.15。 在攤鋪中粒式瀝青砼之前鋪設玻纖網合成材料,每幅搭接長度10厘米左右。玻纖網鋪設后,應盡量避免汽車和其它機械設備在上面轉彎、剎車等,以免將其損壞。 (2)碾壓 碾壓按照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進行。壓路機緊跟在攤鋪機后面碾壓,在終壓溫度前消除全部輪跡,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后立即停止壓路機作業,以免過振。 初壓:采用輕型鋼輪壓路機(時速控制在1.52km/h)靜壓一遍。從斷面低的一側向高一側逐步碾壓,溫度控制在120以上。 復壓:初壓完成后即刻復壓,采用振動壓路機振動碾壓4遍,復壓速度為45km/h。溫度最低不低于90。 終壓:緊跟復壓進行,采用輕型鋼輪壓路機時速控制在23km/h,靜壓一遍,以消除輪跡為止,在70前完成。碾壓完成后,用核子儀現場測試壓實度供參考。 碾壓過程中嚴禁過壓,為了使壓路機不粘輪,利用壓路機灑水裝置向碾壓輪灑少量水。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壓路機輪跡重疊寬度不超過20cm,采用靜壓時,壓路機輪跡重疊寬度不少于20cm。 碾壓時壓路機不得在新鋪的瀝青混合料上轉向、調頭、左右移動位置或突然剎車和停在溫度高于70度已經壓過的混合料上。不得先起振后起步,不得先停機后停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