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組織方案及安全措施施工項目: 2007年道岔大修 施工里程: 焦柳線巖泊渡、溪口鎮、大庸、 永茂官壩、回龍、新永順、施溶溪 、猛洞河、排口站 編制單位: 張家界工務段 編制日期: 2007年10月13日 編制人: 朱贊果 審核人: 主管領導: 工務處審批: 一、 編制依據1、廣鐵集團公司2007年大修計劃。2、2006年未工務設備綜合配線圖。3、鐵路線路修理規則。4、鐵路軌道設計規范(TB10082-2005)。5、各站現場調查資料。二、 工程概況(本次施工范圍及數量)序號車站名岔 號大修計劃本次施工本次施工1巖泊度1#2#3#4#1#2#3#4#42溪口1#2#3#4#1#2#3#4#4
2、3大庸20#20#14永茂4#4#15官壩1#3#2#6#1#3#2#6#46回龍1#3#2#6#1#3#2#6#47新永順1#3#2#6#1#3#2#6#48施溶溪1#2#3#4#1#2#3#4#49猛洞河3#5#9#3#5#9#310排口1#2#1#2#211合 計31三、施工組織1、施工組織機構框架圖施工領導小組施工負責人協調技術組安全監察組物資材料供應組后勤保障組有關單位、部門工長防護員民工隊2、各機構職責(1)施工領導小組組 長:糜 涌副組長:吳曉松、徐伏初、符小鵬組 員:呼湘勛、曾強彬、胡挺、羅澤華、何為施工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協調各單位、各部門支持配合做好施工、清算、交驗等工作。領
3、導小組督促落實的主要工作內容有:、施工前人員、機具、材料的到位及控制準備作業情況;、封鎖前防護工作的落實及配合單位的到位情況;、施工中的質量、進度及人身安全情況;、開通前放行列車的條件情況;、次日施工的準備情況。、撥付工程款情況。(2)施工負責人:。負責現場施工中的領導,組織調配、施工安全與質量、施工進度、材料需求計劃等工作。(3)有關部門技 術 科:負責施工組織、技術工作及安全、質量監理。安 教 科:負責施工中的對標檢查及安全宣講。物資設備科:負責施工工具、材料的運送、回收及機具的維護保養;工廠配合人員的安排;并安排1臺軌道車(3個平板+獨臂吊)、1臺工具車全程配合施工。財 務 科:負責及時
4、撥付工程款。綜合領工區:負責現場施工組織及日常管理。勞動服務公司:負責安排施工領導小組、上級檢查組及相關部門汽車接送(封鎖日安排1臺依維柯及1臺小車,其它時間安排1臺小車)。線路車間:負責施工質量監理、參與道岔調試、線路開通前檢查。上述部門、車間要聽從指揮,做到既有分工又要合作。(4)施工組(具體分工由施工負責人根據現場情況安排)工 長:楊啟遠;防護員:25人;民工:120人。(5)技術組:朱贊果、張天兵、林祥:負責工程測量、道岔定位,現場施工技術指導、編制施工方案、對施工隊伍進行技術交底,驗工計價、竣工文件收集整理及移交等工作;向勝軍:負責現場所有材料的清查、請領及工具的管理與回收。(6)安
5、全監察組:楊光明負責工程安全防護方案實施細則的制定及執行。(7)物資材料供應組:尹靖龍:負責落實機具、材料計劃的采購及配送,工機具的維護保養管理。羅立平:負責工廠鋸軌、氧割、照明設備及相關人員的落實。根據方案安排軌道車運輸計劃,組織物資車間對下道舊料回收,施工期間軌道車進入施工地段散料及回收舊料,軌道車運行納入運輸計劃。(8)后勤保障組:陳先志。負責施工領導小組及所有參加人員的生活。四、施工總體方案(一)、道岔預鋪位置1.巖泊渡站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巖泊渡1#整體對位預鋪在既有1#岔左側。3#整體對位預鋪在北頭安全線上。2#整體對位預鋪在南頭安全線上。4#整體對位預鋪在既有4#岔左側。2.溪口站
6、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溪口1#整體對位預鋪在既有1#岔左側。3#整體對位預鋪在北頭安全線上。2#整體對位預鋪在既有2#岔左側,需拆除土擋。4#整體對位預鋪在南頭安全線上。3.大庸站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大庸20#整體對位預鋪在既有20#岔右側。4.永茂站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永茂4#整體預鋪在10#-2#岔間線路上。5.官壩站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官壩1#整體對位預鋪在既有1#岔左側。3#整體預鋪在1道K1000+020線路右側。2#分兩部份預鋪:岔前對位預鋪既有2#岔右側,岔后預鋪在南頭安全線上。6#整體預鋪在南頭安全線上。6回龍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回龍1#分兩部分預鋪:岔前預鋪在既有1#岔左側(施工時需北移
7、5米),岔后預鋪在北頭安全線上。3#整體預鋪在北頭安全線上。6#整體預鋪在既有6#岔線路右側,施工時需南移5米。2#整體預鋪在南頭安全線上。7新永順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新永順1#整體預鋪在既有1#岔右側,施工時需北移5米。3#整體預鋪在1道1017+020線路右側。6#整體預鋪在南頭安全線上。2#整體預鋪在南頭安全線1018+030線路左側。拆除土擋。8施溶溪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施溶溪1#整體預鋪在既有1#岔右側,需拆除清掃房。3#整體預鋪在3道1026+050線路左側。2#整體預鋪在既有2#岔后線路右側,施工時需南移20米。4#整體預鋪在1道1026+750線路右側。9猛洞河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猛
8、洞河3#整體預1#-7#岔間線路上。5#整體預1#-7#岔間線路上。9#整體預1#-7#岔間線路上。10排口車站名岔號預鋪位置排口1#整體預鋪在既有1#岔右側。2#分兩部份預鋪:岔前預鋪在既有2#岔右側,岔后預鋪在2道1055+500線路右側。(二)、車站平面圖:見附件。(三)、施工安排(五)作業程序及工序要求1、施工前一天,人員、機具、材料到位,狀態良好,施工負責人對配軌進行復量。2、封鎖前2小時到達工地,扣件隔3松1,扒開枕木頭石碴。螺紋釘取出釘普通釘。3、限25Km/h時,每組道岔完成下列作業:(1)、民工4人松龍口軌第2、5螺栓,處理死螺栓(氧氣割)。(2)、民工6人松鋼軌岔心扣件;起
9、釘民工6人,要求尖軌口螺栓不動,隔一松一(對稱)。(3)、民工16人扒碴,扒至枕木盒2/3深。(4)、民工1人配合電務調試尖軌,老道岔上電務的螺栓、插銷松后再緊,等封鎖后再拆。(5)、民工4人做換引軌的準備工作,起釘松螺栓要求同上。(6)、民工21人進行軌排作業,準備走行軌、起道機、短枕木頭、滑輪、夾板等。同時試起軌排,封鎖后裝滑輪,穿走行軌。(7)、民工2人配合電務挖電源箱及矮柱信號機,注意電纜,不能影響信號。4、封鎖180分鐘的工作順序及要求封鎖30分鐘后完成拆舊工作,新軌排移到走行線上,45分鐘后完成扒碴,5060分鐘后力爭軌排到位,即使不能落到設計位置,也不能影響鄰線行車,6080分鐘
10、后軌排到位,抽滑軌、萬向輪,更換引軌,尖基軌落位后交電務進行調試,通知駐站聯絡員運統46登記,80120分鐘后,岔前后引軌連接完畢,120140分鐘后,初整道床高低方向,140160分鐘后,細整軌道幾何尺寸,上緊全部螺栓,補足1/2石碴。上下行聯動道岔配合電務進行聯動調試,舊軌料能裝軌道車的裝走,剩余的成堆,不影響限界,開通前10分鐘,施工領導小組、安全監察組及線路領工區全面檢查放行列車條件,匯報施工負責人確認后準備開通線路。(六)、質量保證措施及技術標準1、參加施工的干部職工要學習鋪設的技術標準、規定,學習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并在作業中認真執行。2、道岔預鋪上道前,由技術組對預鋪道岔進行驗收,
11、幾何尺寸符合規范要求。3、起道機、枕木頭、萬向輪、走行軌出庫及上道前要進行仔細檢查,防止因機具不良造成倒排,滑軌要選原直線下道軌。4、走行軌每組配軌7根滑軌,每根滑軌2個走行輪。滑軌方向要求擺到位,垂直于道岔直股軌,走行輪間距上下頭距離相等。為防止走行輪側倒,走行輪懸空跨度不大于4m。5、道岔前后配軌完成后,由施工負責人、責任工長對新配軌及新道岔整組測量。施工前一天由施工領導小組及技術科主管技術人員再次測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6、為保證岔群的高低及新道岔枕下清碴厚度,扒碴必須扒到原枕底150mm,翻漿地點要清挖150200mm。7、在過軌排及落下新軌排時要防止損壞轉轍設備。8、道床上縱移整組軌
12、排宜采取短軌(加工),下墊鐵墊板的方式。9、換岔技術標準為:新岔直股前后各換1對新軌,側軌為舊軌。新岔直股前后各換25根3型砼枕,側股換25根2型砼枕。(七)、安全保證措施(1)、準備作業1、施工前一天,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演練,掌握起岔、推岔要領及所需時間;并對次日施工內容進行全面復查,預防可能發生的問題。2、對需要放倒的供電、電務設備進行調查,并在供電、電務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放倒和恢復,絕緣接頭上道前要經電務測試。3、檢查施工機具狀態是否良好,材料是否齊全。4、調查可能妨礙施工的設備及障礙物,并及時布置處理。5、布置防護人員的登記內容,防護設置地點及慢行、停車牌的數量。6、所有施
13、工人員全部使用400兆施工頻道,并應事先檢查調整。(2)、慢行作業1、必須按鐵路工務安全規則第條所列標準作好慢行期間的準備工作,杜絕超前準備;2、沒有封鎖前,嚴禁改變電務設備狀態,防止事故發生;3、慢行期間,鄰線來車可不停止作業,但必須防止可能發生的機具超限擋道和人身傷亡事故;4、本線來車時,必須認真執行清道制度; 5、要切實防止由于施工而造成信號失常。(3)、封鎖施工1、施工負責人和工長必須在確認封鎖命令號碼、起止時間及封鎖內容后,下達施工封鎖命令、設置防護和組織施工;2、移動新岔時,所有滑軌和滑輪應具體負責到人,嚴防走行軌和滑輪傾斜。3、起落道岔時應統一指揮,群起群落,必須堅決防止“放炮”
14、,不得損壞電務設備。4、拆除舊岔及移動新岔時,不得砸壞電務設備;5、尖軌部分落位后,及時通知電務人員進行調試;6、新岔合龍后,認真檢查線路開通條件,清理可能超限的材料及障礙物;7、開通前拆除停車防護;8、注意領線來車時的行車及人身安全。(4)、開通后的作業1、按施工方案要求,及時正確掌握慢行標志設置及取消,并及時在車站進行登記;2、鄰線及本線來車時必須按規定下道避車并及時清道;3、恢復正常行車速度前將道岔幾何尺寸及道床恢復好,夜間及完工后的巡養由施工負責人安排防護員帶民工進行,具體的接班時間施工負責人確定;4、次日施工項目的準備作業不得超過安規規定;5、施工完畢后應組織一部分人員協助物資設備科回收舊料;6、清點施工所用機具、材料,防止丟失,并安排好材料看守人員。(八)、機具材料配置(見機具材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