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樂山市五通橋區新云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完善方案二一七年七月目 錄一、2014年土地利用現狀1(一)土地利用現狀及分布1(二)土地利用的特點3(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4二、規劃目標調整情況6(一)耕地保有量調整6(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調整6(三)建設用地規模調整7(四)城鄉建設用地規模調整7(五)城鎮工礦用地規模調整7(六)新增建設用地總量8(七)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指標8(八)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農用地指標8(九)土地整治補充耕地規模8(十)人均城鎮工礦用地規模9(十一)園地面積調整9(十二)林地面積調整9三、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10(一)農用地結構和布局調整10(二
2、)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調整11(三)其他用地結構和布局調整12四、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規劃13(一)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目標13(二)土地綜合整治13(三)基本農田數量保護、質量建設和管護的措施15五、建設用地規劃18(一)城鎮和農村居民點用地控制18(二)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安排19(三)建設用地空間管制20六、用途分區23(一)基本農田保護區23(二)一般農地區24(三)城鎮建設用地區24(四)村鎮建設用地區25(五)獨立工礦用地區25(六)林業用地區26(七)其他用地區27七、生態保護用地規劃28(一)構建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基礎28(二)加強城鎮生態環境建設29(三)加強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建設29附
3、表一 新云鄉土地利用主要調控指標表31附表二 新云鄉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32附表三 新云鄉各鄉村土地用途分區面積表33附表四 新云鄉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情況表34附表五 新云鄉省、市、縣重點建設項目規劃表35附表六 新云鄉各鄉村規劃控制指標表3738一、2014年土地利用現狀(一)土地利用現狀及分布根據五通橋2014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結果,2014年新云鄉土地總面積2306.23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2162.2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3.76%;建設用地面積123.58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36%;其他土地面積20.36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88%。1農用地(1)耕地全鎮耕地面積為1
4、079.97 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49.95%;主要分布情況為燈桿村89.21公頃、真武村87.51公頃、加陽村117.71公頃、新云村121.79公頃、中華村97.25公頃、上游村104.94公頃、燕山村182.68公頃、華聯村69.87公頃、農樂村105.58公頃、代河村103.43公頃。(2)園地全鎮園地面積為30.70 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1.42%;主要分布情況為燈桿村3.19公頃、真武村2.45公頃、加陽村2.19公頃、新云村5.29公頃、中華村2.58公頃、上游村4.67公頃、燕山村5.60公頃、華聯村1.37公頃、農樂村2.28公頃、代河村1.08公頃。(3)林地全鎮林地面積為
5、880.21 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40.71%;主要分布情況為燈桿村57.03公頃、真武村94.71公頃、加陽村114.88公頃、新云村90.97公頃、中華村83.67公頃、上游村64.19公頃、燕山村70.54公頃、華聯村110.35公頃、農樂村92.73公頃、代河村101.14公頃。(4)其他農用地全鎮其他農用地面積為171.41 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7.93%;主要分布情況為燈桿村20.36公頃、真武村25.02公頃、加陽村15.20公頃、新云村14.62公頃、中華村25.71公頃、上游村11.07公頃、燕山村13.73公頃、華聯村10.69公頃、農樂村11.60公頃、代河村23.41公
6、頃。2建設用地(1)城鄉建設用地全鎮城鄉建設用地面積為118.62 公頃,占建設用地的95.99%;其中,城鎮用地面積為0.00公頃,占城鄉建設用地的0.00%;農村居民點用地面積為116.37 公頃,占城鄉建設用地的98.10%;采礦用地的面積為2.25 公頃,占城鄉建設用地的1.90%;其他獨立建設用地面積為0.00公頃,占城鄉建設用地的0.00%。農村居民點用地分布情況為燈桿村10.86公頃、真武村10.45公頃、加陽村12.51公頃、新云村19.23公頃、中華村9.96公頃、上游村9.14公頃、燕山村15.48公頃、華聯村7.85公頃、農樂村10.23公頃、代河村10.66公頃。采礦用
7、地分布情況為新云村0.83公頃、代河村1.42公頃。(2)交通水利用地全鎮交通水利用地面積為4.74 公頃 ,占建設用地的3.84%;主要分布情況為真武村0.04公頃、加陽村1.50公頃、新云村0.47公頃、中華村0.2公頃、燕山村1.25公頃、代河村1.28公頃。(3)其他建設用地其他建設用地面積為0.00公頃,占0.00%。3其他土地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積為19.85 公頃,占其他土地面積的97.50%;自然保留地面積0.51 公頃,占2.50%。(二)土地利用的特點1 土地開發利用程度較高,后備土地資源有限2014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數據顯示全鎮2306.23公頃土地面積中,其他土地面積
8、為20.36 公頃,僅占土地總面積的0.88%,土地利用率達到99.12%。在其他土地中,不能被開發利用的河流水面面積為19.85 公頃,占其他土地面積的比重為97.50%;有條件作為后備土地資源的灘涂和自然保留地面積為0.51 公頃,占其他土地面積的比重僅為2.50%,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比重0.02%。2 土地以農用地為主,人均耕地面積略高于全區平均水平2014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數據顯示全鎮農用地面積2162.29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3.76%,土地以農用地為主。農用地中耕地面積為1079.97 公頃,僅占農用地面積49.95%,按照2014年全鎮農業人口10751人來計算,人均耕地
9、面積僅為1.51畝,高于全區人均耕地面積1.33畝平均水平,低于全市人均耕地面積1.74畝的平均水平。3 建設用地結構與人口結構不相適宜,農村居民點比重較高2014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數據顯示全鎮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23.58 公頃,其中城鎮用地的面積為0.00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0.00%,農村居民點用地的面積為116.37 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比重為94.17%;而從2014年全鎮人口統計數據來看,全鎮非農業人口為661人,占全鎮總人口的比例為5.79%;農業人口為10751人占全鎮總人口的比例為94.21%,農業人口的規模為城鎮人口規模的16.26倍。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型城鎮化建
10、設過程中,新云鄉農村建設用地并沒有隨著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而逐漸減少,建設用地結構與人口結構不相適宜。(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近些年來隨著新云鄉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全鎮建設用地總量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增加。從現階段石麟建設用地總體利用情況來看,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節約集約利用程度較低,利用較為粗放。從農村建設用地利用情況來看,全鎮2014年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為116.37 公頃,同期農業人口規模為10751人,人均農村建設用地規模為108.24平方米,遠高于國家規定的人均宅基地規模,農村建設用地粗放利用的現象更為凸出。二、規劃目標調整情況按照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
11、完善方案的相關要求,對新云鄉2020年土地利用主要指標作如下調整:(一)耕地保有量調整調整完善前新云鄉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標為960.39公頃,2014年現狀耕地面積為1079.97 公頃,超過2020年規劃目標值得12.45%。超額完成了耕地保有量目標任務。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耕地保有量指標,新云鄉的耕地保有量調整為1075.83公頃,調整后新云鄉耕地保有量比原規劃目標增加了115.44公頃。(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調整調整完善前新云鄉2020年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1059.67公頃,2014年新云鄉基本農田劃定面積為1059.67公頃,占2020年規劃指
12、標的100.00%,完成了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目標任務。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目標,新云鄉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調整為1025.00公頃,調整后新云鄉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比原規劃目標減少了34.67公頃。(三)建設用地規模調整調整完善前新云鄉2020年建設用地總規模指標為44.75公頃,2014年現狀建設用地為123.58 公頃,超過2020年規劃目標值的176.16%,突破了建設用地總規模指標的限制。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建設用地總規模指標,新云鄉的建設用地總規模調整為127.88公頃,調整后新云鄉建設用地總規模比原
13、規劃目標增加了83.13公頃。(四)城鄉建設用地規模調整調整完善前新云鄉2020年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指標為39.79公頃。2014年現狀城鄉建設用地為118.62 公頃,超過2020年規劃目標的198.12%。突破了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指標的控制。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指標,新云鄉的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調整為120.10公頃,調整后新云鄉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比原規劃增加了80.31公頃。(五)城鎮工礦用地規模調整規劃調整完善前新云鄉2020年城鎮工礦建設用地規模指標為3.34公頃,2014年現狀城鎮工礦建設用地為2.25 公頃,達到2020年規劃目標
14、的67.37%。完成了城鎮工礦用地規模指標的控制。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城鎮工礦用地規模指標,新云鄉的城鎮工礦用地規模調整為2.25公頃,調整后新云鄉城鎮工礦用地規模比原規劃指標減少了1.09公頃。(六)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新云鄉的新增建設用地調整為4.30公頃。(七)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指標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指標,新云鄉的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調整為4.14公頃。(八)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農用地指標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
15、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農用地指標,新云鄉的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農用地調整為4.30公頃。(九)土地整治補充耕地規模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補充耕地義務量指標,新云鄉的補充耕地義務量調整為0.00公頃。(十)人均城鎮工礦用地規模按照2020年城鎮工礦用地面積除以2020年城鎮人口計算,結合此次規劃調整完善上級下達到新云鄉的人均城鎮工礦用地規模,到2020年,全鎮人均城鎮工礦用地面積為120平方米。(十一)園地面積調整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園地保有量指標,新云鄉的園地保有量調整為30.57公頃。(十二)林地面積調整
16、根據此次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下達到新云鄉的林地保有量指標,新云鄉的林地保有量調整為880.18公頃。三、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按照五通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為實現規劃期土地利用各項目標,結合新云鄉社會經濟發展實際,對農用地、建設用地(城鄉建設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土地的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其結構調整情況如下:(一)農用地結構和布局調整規劃調整完善后新云鄉2020年農用地總規模為2157.99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比例為93.57%,其中耕地1075.83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比例為49.85%;園地30.57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比例為1.42%;林地規模為88
17、0.18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比例為40.79%;其他農用地規模為171.41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比例為7.94%。調整后全鎮耕地主要分布情況為燈桿村89.21公頃、真武村87.51公頃、加陽村116.47公頃、新云村120.44公頃、中華村96.92公頃、上游村104.94公頃、燕山村182.33公頃、華聯村69.87公頃、農樂村104.71公頃、代河村103.43公頃。調整后全鎮園地主要分布情況為分布情況為燈桿村3.19公頃、真武村2.45公頃、加陽村2.19公頃、新云村5.24公頃、中華村2.58公頃、上游村4.67公頃、燕山村5.52公頃、華聯村1.37公頃、農樂村2.28公頃、代河
18、村1.08公頃。調整后全鎮林地主要分布情況為燈桿村57.03公頃、真武村94.71公頃、加陽村114.88公頃、新云村90.96公頃、中華村83.67公頃、上游村64.19公頃、燕山村70.52公頃、華聯村110.35公頃、農樂村92.73公頃、代河村101.14公頃。調整后全鎮其他農用地主要分布情況為燈桿村20.36公頃、真武村25.02公頃、加陽村15.20公頃、新云村14.62公頃、中華村25.71公頃、上游村11.07公頃、燕山村13.73公頃、華聯村10.69公頃、農樂村11.60公頃、代河村23.41公頃。(二)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調整規劃調整完善后新云鄉2020年建設用地總規模為1
19、27.88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比例為5.54%。其中城鎮建設用地0.00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比例為0.00%;農村居民點117.85 公頃,占建設用地總規模的比例為92.16%;采礦用地為2.25 公頃,占建設用地總規模的比例為1.76%;交通水利用地為7.56公頃,占建設用地總規模的比例為5.91%;其他建設用地為0.00公頃,占建設用地總規模的比例為0.00%。規劃調整完善后全鎮農村居民點用地主要分布在燈桿村10.86公頃、真武村10.45公頃、加陽村12.51公頃、新云村20.26公頃、中華村9.96公頃、上游村9.14公頃、燕山村15.93公頃、華聯村7.85公頃、農樂村10.
20、23公頃、代河村10.66公頃。規劃調整完善后全鎮采礦用地主要分布情況為新云村0.83公頃、代河村1.42公頃、馬兒石村9.36公頃、張坳口村0.35公頃、大橋村1.67公頃。規劃調整完善后全鎮交通水利用地主要分布情況為真武村0.04公頃、加陽村2.74公頃、新云村0.85公頃、中華村0.53公頃、燕山村1.25公頃、農樂村0.87公頃、代河村1.28公頃。其他建設用地與調整完善前規劃期末規模及布局保持一致。(三)其他用地結構和布局調整規劃調整完善后新云鄉2020年其他用地面積為20.36 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比例為0.88%。四、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規劃(一)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規劃調整
21、完善前新云鄉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標任務為960.39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目標任務為1059.67公頃。調整完善后,全鎮安排耕地保有量目標任務為1075.83公頃,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025.00公頃,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分別比調整完善前規劃期末規模增加了115.44公頃和減少34.67公頃。調整完善后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在充分考慮各行政村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土地后備資源稟賦及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工程的可行性的基礎上分解落實至各村。各村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見下表:序號行政村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燈桿村89.2189.012真武村87.5186.163加陽村116.
22、47105.354新云村120.4499.425中華村96.9294.266上游村104.94104.047燕山村182.33179.518華聯村69.8767.289農樂村104.7199.6210代河村103.43100.35合計1075.831025.00(二)土地綜合整治1土地整治安排的要求(1)新云鄉土地整治安排要做到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等相協調,以提高規劃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2)土地整治安排,是在深入調查分析各類土地整治潛力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改善生產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資金保障
23、水平,來明確土地整治的類型、規模和布局,并確定土地整治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3)農村土地整治安排,要注重保持農村風貌和當地特色,保留傳統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中的積極元素,保護農村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4)農村土地整治安排,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在整治方式、舊房拆遷、新居建設等方面要為農民提供多種選擇。3土地整治規劃方案與布局(1)農用地整理規劃農用地整理范圍區安排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未與非農建設用地規劃區重合。本著“先易后難”、“集中成片”的原則,選擇地理條件、社會經濟相對較好的村社優先開展農用地整理。(2)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規劃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優先在基本農田區內開展,利于基本農田
24、成片保護,且有利于促進當地產業發展。集中居住區的規劃與城鄉建設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靠近城鎮的整理區安排在城鎮規劃用地區內,遠離城鎮的整理區就近安排。通過村莊建設統一規劃和空心村改造、遷村并點、宅基地調整、村內道路和供排水等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和建設,挖掘土地利用潛力,提高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美化居住環境。(三)基本農田數量保護、質量建設和管護的措施1合理劃定基本農田按照“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布局總體穩定”的原則,合理劃定基本農田,并落實到地塊。參照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將大面積、集中連片、高質量等級、農業基礎條件較好的耕園地劃入基本農田保護范圍,土地開發整理復墾新
25、增加優質耕地優先劃入基本農田。新調整劃定的基本農田平均質量等級應高于原有的平均質量等級。上級下達全鎮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目標任務為1025.00公頃,考慮到線型基礎設施項目選址的不確定性,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過程中在完成上級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的基礎上,預留了3.80公頃大型基礎實施項目占用基本農田的補劃空間,全鎮實際劃定1028.8公頃。2合理布局基本農田適當調整基本農田布局,保證基本農田的穩定性。根據城鎮空間拓展和產業用地布局,調出規劃城鎮發展區域內以及城鎮周邊未來建設發展范圍內的現有基本農田,為城鎮發展預留空間;調出低等別、質量較差易損毀、不宜農作的基本農田;調出零星破碎、區位偏僻、不易管
26、理的基本農田以及產業發展區域內基本農田。將生產條件較好、集中連片的現有優質耕園地及土地整理復墾開發新增的優質耕地劃為基本農田,保證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縣級下達目標任務。全鎮基本農田在縣級規劃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基礎上因規劃基數、產業發展及農民集中居住區等原因對基本農田面積進行調整;將農業水利基礎條件較好在2014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已變更為耕地及土地整理復墾開發新增的優質耕地調整為基本農田。3加大基本農田建設力度穩步提升基本農田質量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加強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推廣節水抗旱技術,按耕地等級實施差別化管理,重點保護優質耕地和水田,建設優質耕地和水田集中區,以提高農田利用率和產出
27、率為目標。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對田水路林村等實行綜合整治,不斷提高基本農田質量。4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除單獨選址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因選址特殊無法避讓基本農田的以外,其他建設項目用地一律不得占用基本農田。經依法批準占用基本農田的,必須及時補劃,同時征地補償按法定的最高標準執行,耕地開墾費按全鎮最高標準繳納。禁止違法占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綠化隔離帶和防護林建設,禁止占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五、建設用地規劃(一)城鎮和農村居民點用地控制規劃調整完善后新云鄉2020年建設用地總規模、城鎮工礦規模、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分別控制在127.88公頃、2.2
28、5公頃、117.85 公頃以內。1城鎮建設用地調控城鎮發展主要依托于城鎮建設。城鎮建設要以內涵發展為主,在充分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優化城鎮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的前提下,控制城鎮建設用地規模。規劃調整完善后2020年全鎮城鎮用地規模控制在0.00公頃,其中現狀建設用地規模為0.00公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為0.00公頃。2農村居民點用地調控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增強城鎮帶動農村的能力,有效實施農業現代化。按照“撤并自然村、整治空心村。建設中心村”的總體思路,以“金土地工程”為載體,深入推進農村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依托土地綜合整治,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大力改善農村居民居住條件。
29、全面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著力打造居住與生產生活、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綜合配套的新農村綜合體,建設農村居民幸福美好家園。加強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應用,創新農村農業經營方式,積極推行土地股權合作、農民專業合作等多種合作形式,繁榮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村居民轉移就業,努力在農村形成土地規?;?、生產企業化、居住城鎮化、收入多元化新格局。大力開展“新家園、新生活、新風尚”活動,轉變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方式,促進現代農村與現代城市和諧相融。規劃調整完善后2020年全鎮農村居民點用地規??刂圃?17.85 公頃,其中現狀建設用地規模為116.37 公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為1.48公頃。農村居民點用地
30、增量中包括易地扶貧搬遷、地質災害搬遷等零散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二)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安排根據省、市、縣的重點建設項目安排以及“十三五”期間新云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十三五”期間全鎮范圍內預計將要實施的重點建設項目共計19項目,規劃調整完善后,預留用于保障重點建設項目的本級新增建設用地指標2.82公頃,具體項目安排如下:1.能源項目:無;2.交通項目:農村公路項目、省道103線青神至五通橋段公路、連樂鐵路支線等共計3項;3.水利項目:泊灘堰罐區河湖水系連通工程(三江臨港段)、岷江干流樂山段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小型水庫工程、中小型已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農村飲水
31、安全工程等共計7項;4.電力項目: 35kv變電擴建工程共計1項;5.旅游項目:燕山特色村打造共計1項6.其他項目:加氣站及輸氣管道、加油站及輸油管道、自來水廠及供水管網工程、污水處理廠(站)及管網設施、垃圾處理廠(站)、通訊電纜工程、殯葬項目等共計7項規劃期內,須優先保障上述省、市、縣級規劃的交通、水利、電力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地。同時,按照新云鄉新農村建設規劃,科學合理規劃鄉鎮公路和村社道路,全面提升鄉村道等級。(三)建設用地空間管制根據上級下達給新云鄉的建設用地指標,在統籌存量與增量建設用地利用,結合新云鄉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在建設用地布局適宜性評價基礎上,與相關規劃相協調,合理安排
32、建設用地布局,按照建設用地空間管制規則將全鎮土地劃分為四個區域進行不同的管制。1允許建設區新云鄉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邊界以內的區域,是規劃期內新增城鎮、工礦、村莊建設用地規劃選址的區域,也是規劃確定的城鄉建設用地指標落實到空間上的預期用地區。全鎮各鄉村均有不同量的分布。該區域面積為120.98公頃。該區域是土地資源利用程度已經較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的區域。要改變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資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模式,嚴格各類建設用地的審批,以內涵挖潛為主,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把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企業競爭力,繼續成為帶動新云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管制規則:區內土地
33、主導用途為城鎮建設發展空間,具體土地利用安排應與依法批準的相關規劃相協調;區內新增城鄉建設用地受規劃指標和年度計劃指標約束,應統籌增量與存量用地,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允許建設區邊界(規模邊界)的調整,須報規劃審批機關同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查批準。2有條件建設區為適應城鄉建設發展的不確定性,在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邊界之外,擴展邊界以內的范圍。為適應城鄉建設發展的不確定性,在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邊界(允許建設區)之外,劃定城、鎮、村、工礦建設規劃期內可選擇布局的區域。有條件建設區的設立主要為適應城鄉建設發展的不確定性,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市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指導意見的通知200951號文
34、等相關文件的精神,“有條件建設區的確定,應充分考慮城市發展趨勢、空間拓展模式和主要發展方向?!币源藶闃藴蕜澏ㄐ略凄l有條件建設區規模為0.03公頃。該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集聚條件較好的區域,因此鼓勵該區域充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創業環境,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經濟規模,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承接允許建設區內可能發生的產業轉移,承接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逐步成為支撐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載體。管制規則:區內土地符合規定的,可依程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同時相應核減允許建設區用地規模;規劃實施過程中,在允許建設區面積不改變的前提下,其空間布局形態可依程序進行調整,但不得
35、突破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區內村莊應限制新增規模,鼓勵更新改造,逐步與城市功能相協調;規劃期內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原則上不得調整。如需調整按規劃修改處理,嚴格論證,報規劃審批機關批準。3限制建設區該區域主要是新云鄉境內農村腹地區域,這些地區區位優勢不明顯,土地資源利用主要以農業為主。該區范圍面積為2182.94公頃。該區域必須嚴格貫徹生態環境保護的方針,除必要的公共建設項目和少量與資源條件緊密相關的無污染輕型工業外,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的審批。尤其在生態環境脆弱、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要根據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退耕還林和土地開發整理。管制規則:區內土地主導用途為農業生產空間,是發展農業生產,
36、開展土地整治和基本農田建設的主要區域;區內禁止城、鎮、村建設,控制線型基礎設施和獨立建設項目用地。四 禁止建設區新云鄉范圍內未劃定禁止建設區。六、用途分區此次規劃調整完善,按照全鎮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和土地利用的主要用途,將新云鄉土地劃分為: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地區、城鎮村建設用地區、獨立工礦用地區、林業用地區、其他用地區等六種土地用途區。(一)基本農田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指為對耕地及其他優質農用地進行特殊保護和管理劃定的土地用途區。本區包括全鎮區域內劃定的基本農田以及為基本農田和生態建設服務的農村道路、農田水利、農田防護林和其他農業設施,還包括農田之間的零星土地。本區劃定面積為1140.33
37、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49.45%。本區土地利用管制規則如下:(1)區內土地主要用作基本農田和直接為基本農田服務的農村道路、水利、農田防護林及其他農業設施;區內的一般耕地,應按照基本農田管制政策進行管護;(2)區內現有非農建設用地和其他零星農用地應當整理、復墾或調整為基本農田,規劃期間確實不能復墾或調整的,可保留現狀用途,但不得擴大面積;(3)禁止占用區內土地進行非農建設,禁止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房、建窯、建墳、挖砂、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禁止占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二)一般農地區一般農地區是指基本農田保護區以外,為農業生產發展需要劃定的土地用
38、途區。本區包括現有成片的果園、桑園、茶園等種植園用地,畜禽和水產養殖用地,城鎮綠化隔離帶用地。本區劃定面積為130.64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5.66%。本區土地用途管制規則為:(1)區內土地主要為耕地、園地、畜禽水產養殖地和直接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農村道路、農田水利、農田防護林及其他農業設施用地;(2)區內現有非農建設用地和其他零星農用地應當優先整理、復墾或調整為耕地、園地,規劃期間確實不能整理、復墾或調整的,可保留現狀用途,但不得擴大面積;(3)不得閑置、破壞、污染和荒蕪區內土地。(三)城鎮建設用地區城鎮建設用地區是指為建制鎮(含各類開發區和園區)建設需要劃定的土地用途區。本區主要包括現有城
39、鎮建設用地,規劃期間新增的城鎮建設發展用地,附屬于城鎮和村鎮的開發區、工業小區等現狀及規劃建設用地。本區劃定面積為0.00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0.00%。本區土地用途管制規則為:(1)區內土地主要用于城鎮建設,須符合經批準的城鎮建設規劃;(2)區內城鎮建設應優先利用現有低效建設用地、閑置地和廢棄地;(3)區內農用地在批準改變用途之前,應當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蕪。(四)村鎮建設用地區村鎮建設用地區是指為農村居民點(村莊和集鎮)建設需要劃定的土地用途區。本區主要包括現有集鎮和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用地,規劃期間新增的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發展用地。本區劃定面積為118.74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5.
40、15%。本區土地用途管制規則為:(1)區內土地主要用于城鎮、農村居民點建設,須符合經批準的城鎮、村莊建設規劃;(2)區內城鎮建設應優先利用現有低效建設用地、閑置地和廢棄地;(3)區內農用地在批準改變用途之前,應當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蕪。(五)獨立工礦用地區獨立工礦用地區是指為獨立于城鎮村之外的采礦用地以及其他獨立建設用地發展需要劃定的土地用途區。本區包括獨立于城鎮村建設用地區以外、規劃期間不改變用途的采礦用地及其它獨立建設用地,其中已劃入其它土地用途區的除外,以及獨立于城鎮村建設用地區以外,規劃期間已列入計劃的采礦業發展用地、不宜在居民點內配置的其它獨立建設用地。本區劃定面積為2.24公頃,占
41、全鎮土地總面積的0.1%。本區的土地用途管制規則為:(1)區內土地主要用于采礦業以及不宜在居民點內配置的工業用地;(2)區內土地使用應符合經批準的工礦建設規劃;(3)區內因生產建設挖損、塌陷、壓占的土地應及時復墾;(4)區內建設應優先利用現有低效建設用地、閑置地和廢棄地;(5)區內農用地在批準改變用途之前,應當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蕪。(六)林業用地區林業用地區是指為林業發展需要劃定的土地用途區。本區包括現有的已劃入其它土地用途區除外的各類林地,已列入生態保護和建設實施項目的造林地,規劃期間通過土地整理復墾開發等活動增加的集中連片林地,以及為林業生產和生態建設服務的運輸、營林看護、水源保護、水土
42、保持等設施用地以及其它零星土地。本區劃定面積為892.48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38.7%。本區土地用途管制規則為:(1)區內土地主要用于林業生產、以及直接為林業生產和生態建設服務的營林設施;(2)區內現有非農建設用地應當按其適宜性調整為林地或其他類型的營林設施用地,規劃期間確實不能調整的,可保留現狀用途,但不得擴大面積;(3)區內零星耕地因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需要可轉為林地;(4)不得占用區內土地進行毀林開墾、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動。(七)其他用地區主要包括以上各區外的土地,重點是全鎮居民點以外的鐵路、公路、管道運輸用地,水利設施中的溝渠和水工建筑物用地,以及全鎮的未利用地等。該區面積140
43、.54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6.09%。管制規則:(1)區內土地使用應符合經批準的相關規劃;(2)區內建設應優先利用現有低效建設用地、閑置地和廢棄地;(3)區內農用地在批準改變用途前,應當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蕪。七、生態保護用地規劃(一)構建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基礎1構建生態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因地制宜調整各類用地布局,逐漸形成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空間格局。支持天然林保護、基本農田建設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設以大面積、集中連片的森林和基本農田等為主體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城鄉用地布局中,將大面積連片基本農田、優質耕地作為綠心、綠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景觀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的宜居環境。2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44、用地安排加強土地生態環境建設,補償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逐步改善和提高全鎮生態環境質量。(1)加強基礎性生態用地保護嚴格保護基礎性生態用地。嚴格控制對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等基礎性生態用地的開發利用,對其他土地的開發,必須在保護和改善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嚴格依據規劃統籌安排。構建生態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2)因地制宜改善土地生態環境嚴格保護農用地特別是耕地,合理調整農用地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用地。要把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放在土地利用的優先地位,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重點優化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結構
45、,嚴格控制工業對土地的污染,防治農田面源污染。(二)加強城鎮生態環境建設鼓勵城鎮組團式發展,實行組團間農田與綠色隔離帶有機結合,發揮耕地的生產、生態功能。加強城鎮的環境治理與控制,節約用水,降低污水排放量,嚴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項目進入。(三)加強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充分結合新農村建設工程,加強村容村貌整治,加強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建設。1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引進、展示、推廣資源綜合利用和再生利用等循環經濟新技術、新工藝。加大節能照明、太陽能、新型建材的推廣力度,建設和利用好農村沼氣這一清潔能源。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加快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和交通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
46、現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全面協調發展。2加強林業生態體系建設突出以生態建設為首要任務,在確保造林數量、質量的同時,全面提升林業生態建設質量。規劃期加強全鎮主要公路兩旁綠色通道建設;進一步對退耕還林的監管,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嚴格林地保護加強林地征占管理,嚴格控制各項建設工程征占用公益林、天然林。建設以森林群落為主體,構筑與全鎮環境治理、江河治理和景點建設相適應的林業生態體系,改善全鎮生態環境,促進全鎮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3加強村容村貌整治結合新農村建設工程,大力加強村容村貌整治,集中歸并建農房、辦鄉企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以減少對化肥的過量施用,大力發展生態綠色農業以降低對農藥的使用,大力提高畜禽糞
47、便綜合利用率,加強場鎮和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收集與無害化處理,科學布局環境治理和保護性用地,大大降低農村面源污染,從各方面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附表一 新云鄉土地利用主要調控指標表單位:公頃指標規劃基期年原規劃目標調整后目標年指標屬性總量指標(單位為公頃)耕地保有量1079.97960.391075.83約束性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059.671059.671025約束性園地面積30.730.57預期性林地面積880.21880.18預期性建設用地總規模123.5844.75127.88預期性城鄉建設用地規模118.6239.79120.1約束性城鎮工礦用地規模2.253.342.25預期性增
48、量指標(單位為公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1.064.3預期性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規模1.064.3預期性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規模0.554.14約束性土地整治補充耕地義務量137.390約束性效率指標(單位為平方米)人均城鎮工礦用地120120約束性附表二 新云鄉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單位:公頃規劃地類基期地類比重規劃期末地類比重增減量農用地耕地1079.9749.95%1075.8349.85%-4.14 園地30.71.42%30.571.42%-0.13 林地880.2140.71%880.1840.79%-0.03 牧草地00%00%0.00 其他農用地171.417.93%171.417.94%0
49、.00 農用地合計2162.2993.76%2157.9993.57%-4.30 建設用地城鎮建設用地00%00%0.00 農村居民點用地116.3794.17%117.8592.16%1.48 采礦用地2.251.82%2.251.76%0.00 其他獨立建設用地00%00%0.00 交通水利用地4.743.84%7.565.91%2.82 風景名勝設施用地00%00%0.00 特殊用地0.220.18%0.220.17%0.00 建設用地合計123.585.36%127.885.54%4.30 其他土地河流水面19.8597.5%19.8597.5%0.00 灘涂00%00%0.00 自然
50、保留地0.512.5%0.512.5%0.00 其他土地合計20.360.88%20.360.88%0.00 土地總面積2306.23100%2306.23100%0.00 附表三 新云鄉各鄉村土地用途分區面積表單位:公頃單位轄區面積土地用途區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地區城鎮建設用地區村鎮建設用地區獨立工礦用地區林業用地區其他用地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代河村246.011220.5%5.642.29%0%10.654.33%1.380.56%102.4741.65%14.525.9%燈桿村184.64104.650.57%7.143.87%0%11.136.03%0%57.84
51、31.33%15.018.13%華聯村200.5173.660.37%7.173.58%0%6.973.48%0%111.3455.53%8.344.16%加陽村265.67115.280.43%18.827.08%0%12.84.82%0%116.2743.76%15.35.76%農樂村224.97106.050.47%12.995.77%0%9.644.29%0%93.8741.73%12.065.36%上游村194.43109.450.56%9.865.07%0%9.414.84%0%65.3733.62%9.755.01%新云村255.62105.480.41%34.4213.47%0
52、%20.78.1%0.860.34%92.4836.18%22.388.76%燕山村291.16189.120.65%11.353.9%0%16.365.62%0%71.7624.65%18.936.5%真武村223.13103.910.47%9.894.43%0%10.744.81%0%96.0143.03%13.325.97%中華村220.09110.730.5%13.366.07%0%10.344.7%0%85.0738.65%10.934.97%合計2306.231140.3349.45%130.645.66%00%118.745.15%2.240.1%892.4838.7%140.5
53、46.09% 附表四 新云鄉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情況表單位:公頃基期耕地面積規劃期間補充耕地面積規劃期間減少耕地面積規劃期間凈增(+)減(-)期末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增加合計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土地開發其他減少合計建設占用災毀其他規劃期1079.97000004.144.1400-4.141075.831025年均增減000000.8280.82800 附表五 新云鄉省、市、縣重點建設項目規劃表項目類型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年限項目用地規模涉及鄉(鎮)備注其中新增建設用地其中占耕地2、交通項目農村公路項目改擴建2017-2020各村區級重點省道103線青神至五通橋段公路新建2017-2020代
54、河村、加陽村、農樂村、新云村、中華村省重點連樂鐵路支線規劃2017-2020農樂村市級重點3、水利項目泊灘堰罐區河湖水系連通工程(三江臨港段)新建2017-2020各村區級重點岷江干流樂山段防洪工程續建2017-2020各村區級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續建2017-2020各村區級重點小型水庫工程續建2017-2020各村區級重點中小型已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續建2017-2020各村區級重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續建2017-2020各村區級重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續建2017-2020各村區級重點4、電力項目35kv變電擴建工程新建2017-2020新云村區級重點5、旅游燕山特色村打造新建20
55、17-2020燕山村區級重點6、其他加氣站及輸氣管道新建2017-2020各村市級重點加油站及輸油管道新建2017-2020各村市級重點自來水廠及供水管網工程新建2017-2020各村市級重點污水處理廠(站)及管網設施新建2017-2020各村市級重點垃圾處理廠(站)新建2017-2020各村市級重點通訊電纜工程新建2017-2020各村市級重點殯葬項目新建2017-2020各村市級重點合計2.821.6附表六 新云鄉各村規劃控制指標表單位:公頃行政村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園地林地牧草地建設用地總規模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城鎮工礦規模新增建設用地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規模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規模土地整治
56、補充耕地規模人均城鎮工礦用地(m2/人)建設用地凈增量燈桿村89.2189.013.1957.0310.8610.86000000真武村87.5186.162.4594.7110.4910.45000000加陽村116.47105.352.19114.8815.3412.5101.241.241.2401.24新云村120.4499.425.2490.9622.0121.090.831.411.411.351201.41中華村96.9294.262.5883.6710.559.9600.330.330.3300.33上游村104.94104.044.6764.199.149.14000000燕山村182.33179.515.5270.5217.1815.9300.450.450.3500.45華聯村69.8767.281.37110.357.857.85000000農樂村104.7199.622.2892.7311.110.2300.870.870.8700.87代河村103.43100.351.08101.1413.3612.081.4200000合計1075.831025.0030.57880.180127.88120.12.254.34.34.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