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駐馬店熱電廠擴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38頁).doc

  • 資源ID:551158       資源大小:209.54KB        全文頁數:3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駐馬店熱電廠擴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38頁).doc

1、前 言項目部秉承“激情,高效,創新,卓越”的理念,為把XX駐馬店熱電廠擴建工程#2機組建設成為“質量為本、技術創新、誠信守約”的精品工程,確保其測量結果準確和有效,并與測量要求一致。本項目部組織參建有關部門、分隊編寫了本設計,公司領導極為重視工程建設測量的全過程管理工作,項目部在各專業初審的基礎上,于2010年5月30日主持召開了XX駐馬店熱電廠擴建工程#2機組安裝測量管理體系專題審查會。參加會議單位有:公司駐馬店項目部、項目工程質量部、項目安保部、項目綜合部、項目物資部、各施工分隊。會議組還專門特邀了公司二位測量專家參與審查工作。通過審查,原則同意本工程測量管理體系過程設計。參與會議的工程專

2、家針對測量管理體系的編制方法、總體思路、內容深度、依據標準以及主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措施、施工過程測量、測量設備臺帳、測量設備管理、測量軟件調整控制、物資材料控制過程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性建議。為了進一步提高XX駐馬店熱電廠擴建工程#2機施工測量管理體系的管理水平及施工需要,結合會議意見對測量過程中的不足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同時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公司程序文件及測量管理手冊精神,借鑒同類工程項目管理的經驗,敬請同行專家多提寶貴意見,對不足之處給予指正。 第一章 工程概況1.1 工程名稱:XX駐馬店熱電廠擴建工程(2330MW供熱機組)1.2 建設地點: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石寨鋪鄉刁莊村1.3 工

3、程規模:2330MW工程燃煤供熱機組。1.4 標段名稱:D標段(#2機組安裝)工程1.5 主設備簡況鍋爐:采用上海鍋爐廠生產的SG-1117/17.5-M749型,亞臨界、四角切向燃燒方式、自然循環汽包爐。 汽輪機:采用上海汽輪機廠生產的CC350-16.7/0.98/0.5/538/538型350MW中間再熱雙抽凝汽式汽輪機發電機:采用上海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QFSN2-300-2 300MW水氫氫汽輪發電機1.6 編制依據序號依據名稱編號備注1駐馬店電廠項目工程招標文件2招標文件提供的有關紙3公司測量管理程序文件CQDJ/CX2007符合GB/T1902220034公司測量管理手冊CQD

4、J/SC2007符合GB/T1902220035D標段施工組織設計6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GB/T190222003IdtISO10012:20037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GB/T190002008IdtISO9000:2008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9測量管理體系認證技術標準中啟計量體系認證中心10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11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12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范DL/T5210.2-2009鍋爐機組13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范DL/T5210.3-2009汽輪發電機組14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范

5、DL/T5210.4-2009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15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范DL/T5210.5-2009管道及系統16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范DL/T5210.6-2009水處理及制氫設備和系統17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1996年版焊接篇18火力發電廠焊接技術規程DL/T869-2004火力發電廠焊接篇1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20火力發電廠金屬技術監督規程DL438-200921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DL/T821-2002鋼制承壓管道對接焊縫射線檢驗篇2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DL/T820-2002管道焊縫超聲波檢驗篇23電力建設施工

6、及驗收技術規范GBL147-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高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24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GBJ148-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高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范2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GBJ149-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2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9127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912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9229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旋轉電機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0-923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1-9231電氣裝置安裝

7、工程蓄電池施工及驗收規范32火力發電建設工程啟動試運及驗收規程DL T 5437-2009第二章 計量管理網絡和測量管理體系2.1 項目部測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2.1.1 組建工程項目部,直屬總公司領導,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項目部下設五部,七個專業施工隊。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總工牽頭的項目測量管理體系小組。項目部經理以發布測量管理文件的形式批準發布計量工作方針和測量目標。2.1.2 項目部指定了專人為本項目的兼職計量員,負責本項目工程的測量管理體系工作的實施。項目部計量管理員(設工程質量部)歸口管理計量體系的有效運行,對項目測量目標的實施情況進行監視、測量和

8、有效性評價,保證測量目標的實現。2.1.3 項目部結合現場情況,按照公司測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內容。成立以項目測量管理體系小組為管理層,項目部相關職能部門為監督實施層,各分隊為執行實施層。項目部所屬各部門建立本單位的測量目標并報送項目工程質量部計量管理員,各部門計量管理員對本單位的測量目標實施情況進行監視、測量。建立部門計量管理臺帳并進行跟蹤管理。2.1.4 項目部測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圖組織機構圖見附表一項目測量管理體系小組:許長華直接領導,陳德福監督執行2.2 各部門測量方面的負責人安排和相應職責2.2.1 項目部測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人員名單項目執行經理: 許長華項目副經理: 陳代敏項目總工程

9、師: 陳德福項目部兼職計量員: 張魯工程質量部專業工程師兼職計量員: 郝建綜合部負責人兼職計量員: 張勇物資部設備管理員兼職計量員: 翟晏君安保部安檢工程師兼職計量員: 李大剛測量組負責人兼職計量員: 楊普文庫房負責人兼職計量員: 張維敏鍋爐隊專業工程師兼職計量員: 馬丹斌汽機隊專業工程師兼職計量員: 夏 偉電氣隊專業工程師兼職計量員: 慕中堯熱工隊專業工程師兼職計量員: 徐飛調試隊專業工程師兼職計量員: 羅剛金工隊專業工程師兼職計量員: 王波機運隊專業工程師兼職計量員: 劉智銳中宇檢測負責人兼職計量員: 劉濤2.2.2 部門職責2.2.2.1 項目經理計量職能(1)設置公司計量主管部門和測量

10、管理體系有關的部門,審批測量管理體系各相關部門的職能和權限。(2)批準建立測量管理體系,為本公司測量管理體系的需要,確保獲得必要的資源。(3)審核批準公司計量方針、質量目標,批準和發布測量管理手冊。主持管理評審工作,批準評審報告并作出決策。(4)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計量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協助經理建立測量管理體系。(5)審核批準測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和其他計量工作文件,組織召開重要的計量會議,并組織發布和實施。(6)批準配置測量管理體系所需資源。創造并保持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測量管理體系的質量目標的內部環境,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實施全員參與。2.2.2.2 本項目部總工職責(1)負責批

11、準測量過程設計和測量過程作業指導書;(2)負責指定本項目部測量過程控制負責人;(3)負責授權測量過程監視的部門和崗位職責;(4)負責檢查指導測量過程責任人和測量過程監視部門的績效。2.2.2.3 工程質量部職責(1)負責提名測量過程控制負責人,經總工批準后執行;(2)負責本項目部責任范圍內的測量過程控制和測量結果的控制;2.2.2.4 測量過程控制負責人(1)負責編制本項目部測量過程設計;(2)負責本項目部編制的測量過程設計的實施和監視;(3)收集重要的測量過程作業指導書,并根據作業指導書進行監視其實施情況;2.2.2.5 安保部職責負責本項目部責任范圍內的測量過程控制和測量結果的控制;2.2

12、.2.6 各分隊、中宇檢測職責(1)確定本部門測量過程控制人員(最好是有經驗的技術干部);(2)負責識別本部門重要的測量過程,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書并組織按該作業指導書進行實施;(3)監視、檢查和指導本部門重要的測量過程,確保本部門重要的測量過程的測量結果準確、可靠、有效。(4)負責本部門重要的測量過程記錄的檢查和驗收。2.2.2.7 負責重要測量過程實施人員的職責(1)熟悉本測量過程相應的規程、標準、施工規范和作業指導書,并將該作業指導書交項目部測量過程控制負責人;(2)負責使用在有效期內并合格的測量設備;(3)具有核查標準的測量過程盡量采用核查標準進行監視該測量過程的有效性;(4)按作業指導

13、書實施測量。2.3 術語和定義2.3.1 測量管理體系為完成計量確認并持續控制測量過程所必需的一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要素。2.3.2 測量過程確定量值的一組操作。2.3.3 測量設備實現測量過程所必需的測量儀器、軟件、測量標準、標準樣品(標準物質)或輔助設備或它們的組合。2.3.4 計量特性能影響測量結果的可區分的特性。2.3.5 計量確認為確保測量設備符合預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組操作。2.3.6 計量職能組織中負責確定并實施測量控制體系的行政和技術職能。2.3.7 測量以確定量值為目的的一組操作。2.3.8 計量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2.3.9 測量標準為了定義、實現、保存或復

14、現量的單位或一個或多個量值,用作參考的實物量具、測量儀器、參考物質或測量系統。2.3.10 溯源性通過一條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使測量結果與測量標準的值能夠與規定的參考標準,通常是與國家測量標準或國際測量標準聯系起來的特性。2.3.11 測量準確度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的(約定)真值之間一致的程度。2.3.12 測量不確定度表征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系的參數。2.3.13 校準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所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準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2.3.14 檢定查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15、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2.3.15 檢定規程檢定測量設備必須遵守的法定性技術文件。2.3.16 自校方法在無國家、部門、地方計量檢定規程時,由企業制定并批準執行的技術法規。2.3.17 量值由一個數乘以測量單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2.3.18 真值與給定的特定量的定義一致的值。2.3.19 記錄闡明所取得的結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動的證據的文件。2.3.20 確認標識加在測量設備上合適的標識以標明其確認狀態。2.3.21 確認間隔根據測量設備(含測量標準)的穩定性、用途和使用環境,在適當的時間間隔(通常是定期的),對其進行確認。2.3.22 等級對功能用途相同但質量要求不同的產品

16、、過程或體系所作的分類或分級。2.3.23 法定計量機構負責在法制計量領域實施法律和法規的機構。2.3.24 計量監督為核查計量器具是否依照計量法律、法規正確使用和誠實使用,而對計量器制造、安裝、修理或使用進行控制的程序。2.3.25 計量保證用于保證計量可靠和適當的測量準確度的全部法規、技術手段及必要的各種運作。2.3.26 驗證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2.3.27 合格滿足要求。2.3.28 不合格未滿足要求。2.3.29 降級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對其等級的改變。2.3.30 報廢為避免不合格產品原有的預期用途而對其所采取的措施。第三章 項目部計量工作方

17、針、工程測量目標3.1 項目部計量工作方針:準確測量 技術創新高效快速 顧客滿意項目部計量工作方針及測量目標的說明:準確測量:依據規程、規范、標準、合同或協議配備適合的測量裝備,采用規定程序進行準確測量,確保測量結果的正確性。技術創新:隨著科技進步,測量裝備和測量技術的日新月異,采用科學的測量手段和方法,使測量過程和測量結果正確、測量參數更加廣泛。高效快速:測量效率高、快速測量、快速得到正確的結果,用以判斷施工(工作)的正確性,是加快施工(工作)最有效的手段顧客滿意:通過正確而全面的履行合同或協議,有效的測量管理,科學的測量手段,正確的測量結果來滿足合同或協議,使顧客滿意。3.2 工程測量目標

18、保證公司測量目標實現的基礎上,項目部測量目標不低于公司目標。項目部測量目標按照公司測量管理程序文件中CQDJ/CX032007測量目標管理程序實施。序號工程測量目標1A類管理的測量設備的檢定/校準率100%2B類管理的測量設備的周檢率98%3C類管理的測量設備的檢定/校準率97%4實時發現測量過程失控并及時糾正5實時發現錯誤測量數據并進行糾正第四章 測量過程設計4.1 測量過程設計目的為了保障本項目部的所有測量過程滿足規程、標準,尤其是強制性標準和本項目部施工合同規定的施工項目范圍內的測量要求,確保其測量結果準確和有效,并與測量要求一致。4.2 合同、法律法規、規程規范關于測量方面的要求4.3

19、 本項目應開展的測量項目4.3.1 電氣測量過程(電氣隊):包括:工程上裝置性電氣測量儀表和儀器測量;高壓試驗測量;繼電保護測量;一次電氣設備試驗;電氣設備交接性試驗;電氣設備安裝過程的測量;施工現場設備的絕緣測量;施工現場的接地電阻測量;施工現場的電壓、電流、漏電監視測量等。4.3.2 熱工測量過程(熱工隊):包括:工程上裝置性壓力、溫度、流速(流量)、振動、熱控監視裝置和自動化測量儀表、儀器測量;熱工設備試驗;熱工設備交接性試驗;熱工設備安裝過程的測量等。4.3.3 汽機測量過程(汽機隊):包括:汽輪機本體安裝過程中的測量;汽輪機輔機安裝過程中的測量;設備制作過程中的測量;設備安裝過程中的

20、測量。4.3.4 鍋爐測量過程(鍋爐隊):包括:鍋爐吊裝過程中的測量;鍋爐本體安裝過程中的測量;鍋爐輔機安裝過程中的測量;鍋爐設備制作過程中的測量;鍋爐輔助設備安裝過程中的測量;4.3.5 金屬加工測量過程(金屬加工隊):包括:金屬加工過程中的測量;金屬加工設備監視測量;集中供氣的壓力測量。4.3.6 焊接過程測量:包括:焊接過程中的測量;烘烤室環境的測量;焊條加溫恒溫測量;4.3.7 金屬試驗測量過程(中宇檢測):包括:無損探傷測量;光譜測量;金屬結構測量;硬度測量;熱處理過程中的測量;控制室的溫度測量;放射源環境監測。4.3.8 物資進出測量(物資部):包括:稱量;檢尺。4.3.9 項目部

21、工程部測量組(工程部):包括:測量基準測量;水平測量;高層測量;位移測量。4.4 本項目部重點控制的測量項目原則4.4.1 影響質量的關鍵工序測量;4.4.2 影響電廠運行的重要參數測量;4.4.3 影響施工安全、電廠運行安全重要的測量項目;4.4.4 提升公司形象的重要測量項目。4.5 本項目部重點控制的測量項目和高度測量過程識別4.5.1 電氣調試測量過程(電氣調試班):由電氣調試確定重要的測量項目。4.5.2 熱工調試測量過程(熱工調試班):由熱工調試確定重要的測量項目。4.5.3 汽輪機本體安裝測量過程(汽機本體班);4.5.4 中宇檢測測量過程,由中宇檢測確定重要的測量項目。4.5.

22、5 工程測量過程(測量組);4.5.6 高度測量過程識別鍋爐鋼架吊裝過程中,每一層吊裝完成后,應對高程進行監測,采用DJ2型經緯儀進行測量,以便控制測量誤差,保證施工質量。整體吊裝完成后,應對高程進行復測。重要設備基礎的標高,基礎交安時,進行標高復測。4.6 項目部測量過程控制方案4.6.1 目的:為確保在規定的受控條件下實現測量過程,滿足計量及相關規范要求,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特制訂本程序。4.6.2 測量過程:確定量值的一組操作。4.6.3 測量對象目錄和對象分類: 測量對象目錄和對象分類序號測量對象測量對象類型備注1平面控制測量A2高程控制測量A3施工測量A重要設備基礎軸線如汽機軸線等4

23、變形測量A5線路測量B6地形測量B7竣工測量B4.6.4 計量對象的相關要求4.6.4.1 平面控制測量相關要求: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km)測角中誤差()測距中誤差(mm)測距相對中誤差測回數方位角閉合差()相對閉合差備注DJ1DJ2,DJ6一級40.55151/30000-2410n1/21/15000首級控制二級2.40.258151/14000-1316n1/21/10000加密控制注:表中n為測站數4.6.4.2 高程控制測量相關要求: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mm)路線長度(km)水準儀型號水準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符合或環線閉合差備

24、注與已知點聯測符合或環線平地(mm)山地(mm)二等2-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1/2-首級、加密控制和沉降觀測三等650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L1/24n1/2施工測量、竣工測量DS3雙面往返各一次注: L為往返測段,符合或環線的水準路線長度(km);n為測站數。4.6.4.3 施工放樣相關要求:建筑物施工放樣的主要技術要求序號建筑物結構特征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在測站上測定高差中誤差(mm)根據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測定高程中誤差(mm)豎向傳遞軸線點中誤差(mm)1建筑物高度100120m或跨度3036m1/200005164215層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

25、跨度1830m1/10000102533515層房屋、建筑物高度1560m或跨度618m1/5000202.542.545層房屋、建筑物高度15m或跨度6m以下1/3000303325木結構、工業管線或公路鐵路專用線1/2000305-6土工豎向整平1/10004510-注:對于具有兩種以上特征的建筑物,應取要求高的中誤差值;特殊要求的工程項目,應根據設計對限差的要求,確定其放樣精度。4.6.4.4 變形測量相關要求:變形測量的等級劃分及精度要求序號變形測量等級垂直位移測量水平位移測量適用范圍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mm)相鄰變形點高程中誤差(mm)變形點的點位中誤差(mm)1一等0.30.11.

26、5變形特別敏感的高層建筑、工業建筑、高聳構筑物、重要古建筑、精密工程設施等2二等0.50.33.0變形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筑、高聳構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設施和重要建筑場地的滑坡監測等3三等1.00.56.0一般性的高層建筑、工業建筑、高聳構筑物、滑坡監測等4四等2.01.012.0觀測精度要求較低的建筑物,構筑物和滑坡監測等4.6.5 控制的標準和要求;公司、項目部和本部門控制的標準和要求與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一致。4.6.6 測量實施人員、監視人員的資格證件;從事測量并出具有效測量數據的人員必須經人力資源部(或人力資源部委托其它單位)的專門培訓,掌握所從事測量過程的

27、相關知識,并取得上崗證,具備資格后方可從事該項工作,允許產生、修改和出具測量過程記錄。4.6.7測量設備清單 測量設備名稱一覽表序號儀器名稱等級鑒定間隔鑒定單位備注1全站儀2/512月省級測繪計量檢定站2經緯儀2/612月省級測繪計量檢定站3水準儀Ds1/Ds312月省級測繪計量檢定站4垂準儀12月省級測繪計量檢定站5鋼卷尺省級測繪計量檢定站4.6.8 A類的測量過程4.6.8.1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測量過程圖業主提供的一級導線控制網數據和測量要求公司的測量要求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復測一級導線控制網并形成報告呈與業主和監理(測量組)要求業主重新提供合格的一級測量控制網點(項目部)N控制網精度合格Y

28、分析整理已知的一級導線控制網并初步擬定二級測量控制網線路圖(測量組)按測量作業指導書實施(測量組)編制或修改二級測量控制網作業指導書(測量組)審核批準和(項目總工)報業主和監理批復(監理和業主)合格NY施工測量程序(測量組)NY精度合格復測檢查二級控制網(監理)圖8.1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測量過程控制圖4.6.8.2 重要測量項目的施工測量和變形測量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公司的測量要求圖紙設計的測量要求提出測量項目清單(施工隊)分析整理測量項目并擬定測量線路(測量組)編制或修改測量作業指導書(測量組)審核批準和(項目總工)報業主和監理批復(監理和業主)合格NYN檢查驗收(項目質量管理部)下道施工工序

29、(施工隊)合格NYY重要的測量項目檢查驗收(省質檢站)合格4.6.9 測量的控制方法4.6.9.1 首級導線網采用一級導線的測量方法進行控制,二級及加密控制網采用二級導線的測量方法進行控制;4.6.9.2高程網采用三等水準測量的方法進行控制;4.6.9.3施工測量,軸線放樣采用正倒鏡法進行控制;高程采用三等水準測量方法進行控制;4.6.9.4沉降觀測采用二等水準測量的方法進行控制。4.6.10 測量數據的分析方法、監督和審核4.6.10.1測量數據的分析方法:以中誤差作為衡量測繪精度的標準,二倍中誤差作為極限誤差;4.6.10.2監督和審核:4.6.測量人員必須使用受控的、有效版本的技術文件和

30、測量規范;4.6.測量人員放樣前,根據圖紙對測量對象的計算必須做到一人計算,另一人復查效核,并做好記錄。4.6.放樣前應先聯測附近的控制點,無誤后方可測量;一站完后必須閉合檢查,無誤后才可搬下一站,否則重測。并做好記錄。4.6.11 測量過程和結果的監視和驗證過程4.6.11.1 測量人員必須對測量過程進行全過程監視,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4.6.11.2 對于重要的測量過程,應盡可能利用核查標準,采用統計技術,對測量過程按規定的程序和間隔進行監視。4.6.11.3可疑測量結果的處置4.6.測量人員根據被測量的計量特性以及測量對象的測量范圍,對測量結果做初步判斷,當發現測量數據超過規定的測量范

31、圍或明顯與理論數據不符時,應進行復測:a)當對質量檢驗測量結果有疑義時,測量人員應與施工隊站重新核查被測物的真實性,若被測物無誤,則測量人員可考慮重新復測。b)當監控測量數據與工藝(或設備)的技術要求嚴重不符時,應對監控數據的準確性進行確認,必要時通知測量人員對測量過程重新確認。c)對可疑測量結果的復測,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更換測量設備,或更換測量人員等。4.6.10.4 當確認測量數據是因為測量過程出錯而得到時,測量人員應立即停止測量,對測量過程的出錯環節進行更正,確認測量過程符合受控條件后重新測量,并參照不合格測量過程管理程序對錯誤數據進行追溯。4.6.12 測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

32、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4.6.12.1 測量設備鑒定日期過期仍然使用,導致(或懷疑)測量結果不準確;應及時送檢。4.6.12.2 測量人員未經培訓上崗,測量操作不規范,導致(或懷疑)測量結果不準確;應參加專業培訓,取得合格上崗證。4.6.12.3 測量操作時,未檢查控制點就使用,導致(或懷疑)測量結果不準確;應做到用前檢查,用后閉合。4.6.12.4 測量操作時,記錄不及時或不清晰,導致(或懷疑)測量數據模糊;測量人員應及時記錄,不得事后涂改。第五章 測量過程控制辦法5.1 凡列入重要的測量過程在測量前,其測量人員應首先檢查測量環境是否符合測量要求;檢查使用的測量設備是否有效、合格和有效的使用狀態

33、,并核對計量檢定/校準證書;檢查測量設備是否存在限制條件(測量設備檢定/校準證書中有明確要求);檢查測量設備的計量特性是否滿足測量對象的要求;檢查是否需要使用更正值更正值在計量檢定/校準證書有明確規定(計量標準才有);熟悉作業指導書規定的測量方法和措施以及其他相關內容;對測量過程有資質要求的(如:持計量檢定員證、試驗員證、測繪員證等)應由重要測量過程實施負責人檢查或核對其證件滿足情況,尤其要檢查證件內規定的操作項目是否符合規定要求。5.2 根據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放置或設置測量設備,測量設備有放置要求的(如:水平要求、角度要求、位置要求、夾具要求等)測量人員要予以滿足。5.3 測量人員應按照作業指

34、導書規定的測量方法和程序實施測量,并填寫測量記錄。5.4 測量過程負責人(班組測量負責人、本單位測量過程控制負責人)監視和檢查測量人員的測量方法和測量程序,對特別重要的測量過程要采用不同的測量方法、測量途徑或改變人員和測量設備進行測量,并檢查其各次的測量結果,特別要檢查其測量結果的差異性是否滿足測量對象的測量要求,并仔細分析測量結果的符合性,并對測量結果的正確性負責。5.5 項目部測量過程控制負責人(測量過程設計編制人)組織對重要測量過程和測量結果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或抽查。5.6 項目質保部(項目計量管理員)提出計量工作方針和測量目標報項目總工審核,由項目經理批準發布。5.7 項目部所屬各部門

35、對項目部測量目標進行分解落實并建立本單位測量目標,對本單位的測量目標實施情況進行監視、測量和評價,并確保項目部測量目標的實現。5.8 項目部質保部歸口管理測量目標,并對測量目標的實施情況進行監視、測量和有效性評價,確保項目部測量目標實現。第六章 測量數據監控辦法6.1 本項目部對項目工程測量管理體系的各個過程實施監視和測量,以證實過程滿足策劃的能力,并持續改進,確保測量符合要求。6.1.1 測量體系按照文件規定的要求進行,監視和測量的結果。測量體系按照文件規定的要求進行運行、檢查、審核、記錄、資料的整理匯總、監視和測量的結果、評價測量管理體系的符合性。6.1.2 測量管理體系的監視和測量的控制

36、過程和程序見質量體系文件中的QB/CS2152002過程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6.1.3 項目部將會同公司工程質量部采用定時或不定時的方式對項目部和專業隊站進行測量管理體系運行的監視和測量。6.1.4 項目部各職能部門按照分管的職責對其分管范圍內的測量過程、計量確認進行監視和測量。核查標準法(電調、熱調、中宇檢測);數理統計法(汽機隊、測量組);控制圖法(測量組);凡本項目部列入重要測量過程的單位應盡量采用測量數據的監控辦法進行測量數據的監控。本項目部測量控制負責人(測量過程設計編制人)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本項目部的重要的測量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在監督、檢查和指導中盡量采用核查標準法和數理統

37、計法,對查出的問題及時責成責任單位進行整改并進行封閉;本項目部的工程質量部、安保部、物資部對所轄范圍內的測量過程,特別是重要的測量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并驗收相關的測量記錄。第七章 項目部測量過程監視 在測量過程中,為保證每次測量工作的準確性,我們都會利用核查標準對測量過程進行監視,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測量設備要通過省級測繪計量檢定站的鑒定后方可使用.在確認廠區一級導線網的準確度后,將施工區域加密二級導線控制網及三等高程控制網,且其精度達到相關要求. 在測量過程中均使用受控的、有效版本的技術文件和測量規范.每次放樣前,根據圖紙對測量對象的計算做到了一人計算,另一人復查效核,并做好了記錄。放樣

38、前先聯測了附近的控制點,無誤后方進行測量;一站完后均進行了閉合檢查,無誤后才搬下一站,否則重測,并做好記錄。整個測量過程進行全過程監視,以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對于重要的測量過程,盡可能利用核查標準,采用統計技術,對測量過程按規定的程序和間隔進行監視。根據被測量的計量特性以及測量對象的測量范圍,對測量結果做初步判斷,當發現測量數據超過規定的測量范圍或明顯與理論數據不符時,則進行復測。當對質量檢驗測量結果有疑義時,與分隊重新核查被測物的真實性,若被測物無誤,則考慮重新復測。當監控測量數據與工藝(或設備)的技術要求嚴重不符時,對監控數據的準確性進行確認,必要時對測量過程重新確認。對可疑測量結果的復

39、測,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更換測量設備,或更換測量人員等。當確認測量數據是因為測量過程出錯而得到時,則立即停止測量,對測量過程的出錯環節進行更正,確認測量過程符合受控條件后重新測量,并參照不合格管理程序CQDJ/CX-20-2007對錯誤數據進行追溯。以上便是利用核查標準進行測量過程監視的整個過程.第八章 測量設備溯源和使用狀態以及計量確認狀態根據本設計第四章規定的單位應重點控制其列入重要測量過程的測量設備的溯源性(到期送檢定/校準,具有核查標準的需要按規定進行核查,并留下記錄),保證其測量設備始終處于有效、合格的使用狀態,使重要測量過程的測量設備的計量特性滿足測量的要求。經確定的每個重

40、要的測量過程都要進行計量確認,并按照要求編制計量確認記錄(計量確認記錄:在測量管理程序文件中)。8.1 對新購置的測量設備按照CQDJ/CX-14-2007量值溯源管理程序進行首次檢定/校準或測試。經過首次檢定合格后,方能入庫、待領、發放給申請單位。測量設備配置應考慮的因素:A 準確度、穩定度、量程、分辨力,能滿足施工(工作)測量的預期要求,可進行量值溯源;B 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可靠,運輸、拆卸、組裝、安全方便,易于維護,抗干擾性能好,使用壽命長,利用率高;本項目部專業工程處和相關單位測量設備的配置:a 各分隊根據自身工程(工作)的大小對測量設備的需要進行測量設備的配置在本專業分公司內進行,并

41、在專業分公司內辦理調用手續。測量設備必須與檢定證書原件一起調用。B 各分隊自身工程(工作)完畢后,歸還給本專業分公司,并辦理歸還手續。8.2 項目部測量設備的配置項目部監督和協調測量設備使用單位對測量設備的配置,配置的測量設備由項目部計量管理員進行統一管理,工程完畢后所有測量設備由使用單位進行管理。8.3 測量設備的使用管理8.3.1 測量設備使用單位按照其配置情況建立測量設備臺帳,根據測量設備臺帳進行管理,到期或出現不合格的測量設備需要使用必須重新檢定/校準,合格后方能使用。8.3.2 每臺(件)測量設備的應設專人保管(一般由使用測量設備的人員保管、重要的測量設備由部門保管),保管的環境條件

42、應符合不影響測量準確度和其他參數的變化等規定要求。8.3.3 使用者必須按測量對象的要求和測量設備自身規定的條件、準確度和測量范圍等計量特性合理選擇測量設備,選擇測量設備的原則是:測量設備的準確度與被測量的準確度之比必須大于至少等于1/3,實驗室必須大于至少等于1/5。8.3.4 測量設備使用前,應檢查測量設備的合格狀態,選擇的測量設備是否正確,查驗被測量對象的測量要求,只有當滿足測量要求時,方能進行測量。不合格的測量設備不準使用。8.3.5 使用者應熟知并掌握測量設備使用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根據測量設備的計量特性,按照使用說明書及操作規范正確使用。8.3.6 測量設備使用單位使用的測量設備

43、在有效期滿前一周內要進行溯源(檢定/校準或測試)。A 公司本部的測量設備送中宇檢測中心溯源B 工程上的測量設備公司能夠溯源的盡量送中宇檢測中心溯源,公司不能溯源的委托外來服務(外委檢定)。C 工程上遇特殊情況無法送公司檢測中心溯源的,以就地就近經濟的原則由項目部計量管理員負責組織外來服務(外委檢定)。8.3.7 測量設備的使用單位對測量設備有效期滿后還要繼續使用的,在有效期滿前一星期內按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執行。測量設備使用單位對封存的測量設備需啟用的,在啟用前必須檢定/校準,經檢定/校準合格后方能使用。啟用后需調入工程的需填寫測量設備調配記錄后調入。8.3.8 對大型(需調入現場后固定的設備)測

44、量設備在搬遷到施工現場后,安裝完畢后確認可以使用時,無論其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還是超過了有效期,必須經過檢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8.3.9 測量設備在有效期內發現不合格時,并已經有測量數據的,測量設備使用單位根據數據追溯的必要性進行追溯,一直追溯到數據的有效為止,以確保測量數據的正確性。對不合格測量設備的處理見不合格管理程序,嚴禁私自拆封、調修。8.3.10 對于生產暫時不用或不合格的測量設備應進行封存,并貼上封存標記。A 需要封存的測量設備由測量設備使用單位負責人批準后,由兼職計量員執行封存。B 封存的測量設備必須隔離存放,做好封存標記。C 測量設備需啟封時,由使用單位的負責人批準認可后啟封,啟

45、封后立即溯源,溯源合格后方可使用,溯源不合格的測量設備按不合格管理程序辦理。8.4 保管、維護和保養管理8.4.1 測量設備盡量采用集中的形式進行保管,特別是磁電式、電子、集成電路、光電顯示等的測量設備的保管應有防止漂移、濕度、光照、灰塵等的措施,以防止測量準確度的變化而使測量設備失效。8.4.2 測量設備(包括標準測量設備)在檢定、保管、使用、維護、保養、搬運等過程中相應的責任部門對測量設備有環境要求的應予以滿足。8.4.3 測量設備應進行定置管理,對保管中容易受損的測量設備要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8.4.4 對于精、大、稀測量設備由各使用單位和保管單位,設立專人進行維護、保養。8.5 測量

46、設備的修理與調整8.5.1 測量設備的修理與調整只能是專職的計量檢定員實施,其余任何人不得擅自打開測量設備或封印,一經打開測量設備或封印即認為該測量設備不合格。8.5.2 測量設備修理完成后,其修理人員不能檢定或校準修理的測量設備,只能由另外有該測量設備檢定/校準資質的人員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或公司自校準辦法執行檢定/校準/自校準,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8.6 測量設備的調轉因人事調動,機構變化或其它種種原因發生測量設備使用權限和資產管理權歸屬發生變動時,由原歸屬單位負責辦理測量設備調轉手續,檢測中心、測量設備新舊所屬單位相應修改臺帳記錄,保證這部分測量設備不失控。8.7 外借的測量設備控制因測

47、量工作的需要,借用外單位的測量設備,仍按照公司的測量設備受到控制直到歸還,歸還后應有相應的記錄。8.8 主要測量設備裝備表序號試驗儀器名稱型 號規 格數 量國 別產 地制 造年 份額定功率(KW)現 值(萬元)備注1自控紅外焊條烘干機ZYH-1602溫州19976.51.02自控紅外焊條烘干機ZYH-1002溫州199961.03熱處理機DLWK124801海門20034809.24熱處理機DLWK123602海門200336016.05油侵式試驗變壓器YD-3-11001武漢199830.06高精度SF6檢漏儀WG-31武漢19981.07直流高壓發生器2GF-120KVA1大連19972.

48、08局部微電檢測系統JFD-2B1武漢19963.09變壓器繞組特征測試儀BRTC1武漢19953.010高壓開關動特性測試儀GKC-B31武漢19986.011氧化鋅壁雷器檢測儀MSBC1武漢19994.012繼電保護測試仿真系統M20001成都20039.013保護裝置試驗儀WBS50B1南寧19992.014壓力校驗儀DPI6101美國20033.015萬用現場檢驗儀HC-9812西安19981.016三相交直流校表儀BD-1F3新余19991.017X射線探傷機300EG-S31日本200122.018X射線探傷機XXG-3005CDHG1成都200013.519X射線探傷機250EG

49、-S31日本200118.020Se75射線探傷機DL-A2海門200216.521Ir192射線探傷機DL-A1海門20005.322Ir192射線探傷機DL-A1海門20035.823超聲波探傷儀USN501德國199911.024超聲波探傷儀CTS-90021汕頭20034.825全自動洗片機GALEN-1美國200011.026磁粉探傷儀DA400S-AB1美國20011.127光譜分析儀16501英國200036.028光譜分析儀WKF2/WKX2新天20005.629現場金相顯微鏡DSM-1日本20035.030渦流探傷儀ET-555H1汕頭19985.531測厚儀DME1德國19

50、991.632測厚儀TT3002時代20031.133硬度計HT-20001美國19991.834經緯儀J21蘇州19960.735水準儀DS31蘇州19960.15第九章 不合格控制為防止不合格的使用和交付,對不合格進行識別和控制。確保項目部測量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質量符合規定要求。9.1 不合格測量設備以下情況的不合格,是測量設備不合格:被確認的測量設備在下列各項中任何一項有懷疑或已確認時:a)損壞;b)過載;c)可能使其預期用途無效的故障;d)產生了不正確的測量結果;e)超過規定的計量確認間隔;f)誤操作;g)封印或保護裝置損壞或破裂;h)暴露在已有可能影響其預期用途的影響量中(如

51、電磁場、高溫);i)功能或測量設備本身出現可疑。9.2 不合格計量管理體系9.2.1 以下情況的不合格,是測量管理體系中的不合格:a)在測量管理體系中發現任何不合格項;b)應納入測量管理體系,但沒有納入的。9.3 測量過程不合格 以下情況的不合格,可認為是測量過程不合格:a)任何的測量過程,產生了不正確的測量結果;b)任何的測量過程,懷疑產生了不正確的測量結果;c)由于測量過程不合格而修改一個測量過程,但沒有驗證時。9.3.1 使用的測量設備參數不符合規定要求:如:量程、容量、分辨力(最小刻度值)準確度等;9.3.2 測量環境不符合規定要求:如:有環境要求的溫度范圍、震動、干擾(電調、熱調)等

52、;9.3.3 測量設備的選擇失誤,主要表現在選擇使用的測量設備的種類和品牌失誤;9.3.4 測量人員方法有誤或測量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導致測量結果失誤(誤判:合格當不合格判定;不合格當合格判定);9.3.5 使用不合格的測量設備進行的測量。對潛在的不合格,分析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發生,以完善測量管理體系,實施持續改進,保證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的可靠。9.4 測量管理過程存在問題及改進9.4.1 對調整、修理合格的或作出降級的測量設備,應標識合格標記,出具合格證書。9.4.2 經返修的仍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測量設備,應由檢測中心保存不合格記錄,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物資部進行退貨或報廢處理。9

53、.4.3 對生產安裝過程中使用的易損且不能修復、價格低廉的測量設備,經確認為不合格時,可直接報廢處理。9.4.4 對報廢的不合格測量設備應采取措施,應做好標識和報廢處理,防止再次使用。9.4.5 當出現不合格時,責任部門應作好記錄,并進行自查,及時進行糾正。應對不合格的標識、記錄、隔離、處置、改進進行監督檢查。9.4.6 在測量設備使用后發現的不合格時,使用部門應根據不合格影響或潛在的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重新測量等,并組織實施,防止不合格造成風險。9.4.7 對出現不合格時,使用部門應組織班組針對不合格出現情況進行分析改進,防止不合格的再次發生。9.4.8 依據計量要求、檢驗規程、實驗規范、

54、計量法規等,在進行測量過程和計量確認中,對發現的不合格要進行有效的確認,經確認的不合格,應加以標識,進行隔離,填寫不合格報告單或檢定結果通知書并做好記錄。9.4.9 新購測量設備經計量部門,包括:公司計量確認和其他有資格的計量確認機構確定為不合格時,由物資部負責退換,重新采購送計量部門確認。9.4.10 使用過程中發現的測量設備不合格,由使用部門負責進行標識、隔離。送公司檢測中心或其他有資格的機構進行維修和確認。9.4.11生產安裝過程中發現的測量過程不合格,由生產部門和職能部門的技術負責人進行監督指導并進行處理;作業文件不合格的,報公司檢測中心進行改進或修改。凡不合格的測量設備(測量管理體系

55、文件中有明確規定)不得在測量過程中使用,當測量設備出現不合格,應首先進行隔離,以避免誤用不合格的測量設備,貼上明顯封存標識,并在測量設備臺帳中予以注明;如果一定要使用該不合格的測量設備,則一定要送公司計量室或國家法定計量檢定/校準機構進行檢定/校準,并經認定合格后方可使用。9.5 潛在的不合格9.5.1 潛在的不合格包括測量設備、測量過程和測量管理體系運行方面,特別要注意業主意見。9.5.2 各部門應在日常管理活動中,注意收集本部門的信息,及時發現潛在不合格問題,并將信息反映到計量職能部門。9.5.3 潛在的不合格可能來自以下方面:a 業主的意見反映有存在不合格的趨勢;b 質量檢驗中發現的潛在

56、不合格趨勢;c 測量數據的異常波動;d 職工的合理化建議及小改小革建議;e 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發現的潛在不合格。9.5.4 計量職能部門應對上報的信息進行分析,必要時填寫預防措施報告下發到責任部門。9.5.5 對管理評審所確定的預防措施,由計量室填寫預防措施報告下發到責任部門。9.5.6 對擬采取預防措施的項目,責任部門應分析原因,必要時可召開有關部門的專門的測量分析會議分析研究,分析過程要積極采用統計技術。9.6 潛在的不合格預防措施9.61 對潛在的不合格,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應制定具體的預防措施,并填寫在預防措施報告上。預防措施的制定,必須權衡風險、利益和成本,預防措施應與潛在的問題的影

57、響程度相適應,并經質保部審查同意,對重大的預防措施還應報總工批準。9.6.2 預防措施的實施(1) 在實施過程中,如出現問題要及時向質保部反映情況,當預防措施完成后,施工隊站應將預防措施完成情況填寫在預防措施報告上。(2)施工隊站在完成預防措施后,要做好各種記錄,并將證明完成預防措施完成情況及效果的證實材料,連同預防措施報告一并報送計量部門。(3 )預防措施在實施過程中,計量部門應進行跟蹤檢查,以促進預防措施的實施。(4) 對已完成的預防措施,計量部門應組織進行驗證,評價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時通過重新測量或確認來評價預防措施完成的依據。(5 )如發現預防措施未能達到預期目的,應要求責任部門重新分

58、析原因,制定預防措施計劃,并重新組織實施,直到預防措施有效為止。(6) 如已證實預防措施已完成,應在預防措施報告上做好相應的驗證記錄,并附上證實材料。(7) 當所有項目驗證合格后,計量室應及時將驗證報告復印件報質保部。9.7 三種不合格糾正措施為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況的原因產生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計量檢測體系及實施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 ,采取糾正措施,消除引起不合格產因素,防止這類不合格再次發生,以完善計量檢測體系,實現持續改進。9.7.1 計量室負責管理評審和內審發現的不合格以及對不合格測量設備實施的糾正措施進行跟蹤驗證與管理。9.7.2 計量室負責管理評審所引起的糾正措施的跟蹤

59、管理和效果驗證。9.7.3 質保部負責測量過程不合格的跟蹤管理和效果驗證。9.7.4 各施工部站負責有關的糾正措施的制定和實施。9.7.5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均屬于必須采取糾正措施的不合格a) 測量過程中發生的批量不合格,或類似的不合格情況多次重復發生;b) 測量設備、測量過程、和試驗中出現的嚴重不合格情況;c) 發現測量過程明顯失控;d) 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中發現的不合格;e) 業主意見,發現的不合格;9.7.6 各部門、施工隊站發現不合格時,應將不合格的信息及時以書面的方式反映到計量室和質保部。9.7.7 計量室對不合格信息,應進行分析評價,確定是否需要制定糾正措施。如需制定糾正措施,應填

60、寫糾正/預防措施報告發責任部門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9.7.8 內部審核發現的不合格,需要制定糾正措施的,由計量室填寫糾正/預防措施報告發責任部門。9.7.9 不合格原因分析a) 未正確執行標準;b)標準及其它程序或規定不適用;c) 人員缺乏培訓,測量能力不強或業務水平不夠;d) 測量設備失效、故障、不合格或誤超作;e) 測量或校準計劃沒有執行;f) 測量過程控制不當;g) 工作條件或環境不符合要求:h) 檢驗控制不良;i) 資源不足;j) 管理不嚴,缺乏有關程序、規定等。9.8 糾正措施計劃9.8.1 各施工隊站對已發生的不合格,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要制定具體的糾正措施,防止問題的再發生,

61、糾正措施應填寫在糾正措施報告中,送交計量職能部門。9.8.2 糾正措施應有以下內容a) 不合格原因分析;b) 采取的糾正措施;c) 措施負責人及預計完成的時間。9.8.3制定的糾正措施,質保部應進行審核,對相應的措施權衡風險、利益、成本、可行性,如措施可行,部門負責人應簽字認可。9.9 糾正措施的實施9.9.1各施工隊站應嚴格按審核批準的糾正措施組織實施,首先要對不合格狀況進行糾正,然后按糾正措施實施改進,杜絕不合格重復發生。9.9.2 在實施糾正措施過程中,如出現問題,應及時向計量職能部門反映情況,當實施完成后,責任部門應將糾正措施完成情況填寫在糾正/預防措施報告上。9.9.3 責任部門應提

62、供完成糾正措施及效果的證實材料,與糾正/預防措施報告一并報送給計量職能部門。9.9.4 糾正措施實施過程中,相關的計量職能部門應進行跟蹤監督和檢查,以促進糾正措施的實施。9.9.5 對已完成的糾正措施,相關的計量職能部門應組織進行驗證。9.9.6 對效果不明顯或無效的糾正措施,需責任部門重新分析原因,采取新的糾正措施,并實施,直到糾正措施有效為止。9.9.7 對驗證合格的糾正措施完成情況,計量職能部門應在糾正/預防措施報告上做好相應的驗證記錄,并附上責任部門提交的證實材料。第十章 測量環境控制為保證計量設備正常使用,確保測量結果有效,計量設備應在必要的環境條件下使用,避免不正確測量結果帶來的風

63、險。10.1 境條件控制測量設備確認及正常使用所需的環境條件,主要包括:溫度、溫度變化率、濕度、防塵、防震、遠離熱源、防電磁干擾、清潔衛生、光照充足等。焊條烘烤室環境的測量;焊條加溫恒溫測量及控制;熱工、電氣凋試室的溫度測量及控制;放射源環境監測;測量組和現場測量為本項目部監測重點。10.2計量檢定室環境條件的確認計量檢定室的環境條件應根據所有開展確認項目的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比對方法,測試范圍及測量設備的使用說明書等要求來確定。若在一間檢定室內有多個確認項目,應按最高環境條件建立檢定室的環境條件。10.3 計量檢定或校準時的環境條件10.3.1 測量設備的確認在規定環境條件下進行,在具體

64、開展某個確認項目時,可根據該項目確認條件控制檢定室的環境條件。10.3.2 計量檢定和校準工作應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若超出此范圍,應采取必要的修正措施或停止校準。10.3.3 凡是同種計量設備應在統一標準環境條件下進行檢定、校準或比對,確保其結果可比性。10.3.4對于無法采用控制環境條件的現場校準工作,可利用最佳自然環境條件進行。10.3.5應連續控制計量檢定或校準時的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等,并作好相應的環境記錄。10.4 測量過程的實施10.4.1測量設備使用現場的環境條件應根據測量設備的使用說明書規定的使用環境條件來確定。10.4.2測量設備應在規定的使用環境條件范圍內使用。若超出

65、規定范圍,應改善環境條件,加以控制。10.4.3應監視或記錄測量設備現場使用過程的相關環境數據。10.4.4若環境條件的變化引起測量結果的變化時,應對其影響量加以修正。10.5 計量檢定室的管理規定10.5.1 非本計量檢定室的工作人員未經過計量室領導的批準不得入內。不得在室內從事與確認、朔源無關的活動。10.5.2 凡進入檢定室的工作人員應穿戴必要的勞動用品。10.5.3 檢定室的測量設備安裝地點應相對固定,由專人管理。10.5.4嚴格執行計量標準器的維護保養制度。10.5.5工作環境條件的記錄由專人負責填寫,計量檢定室管理人員應每周檢查檢定室環境監控情況及標準器使用情況。10.6 測量環境

66、的滿足情況為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施工測量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進行環境調控,以滿足測量設備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首先測量設備應儲存在干燥和溫度適中的環境中,儀器盒中要放置干燥劑。在搬運工作中小心輕拿輕放,防止碰撞和打擊,損壞儀器的精密性。在使用過程中,隨時進行儀器的檢校,如果發現儀器出現異常,立即停止測量工作,待解決問題后繼續操作。在測量過程中,必須在測站上架傘,以減少氣溫對儀器的影響,并能更好的保護儀器。對于溫度、濕度、海拔高度、電磁干擾、電子干擾、電源波動等因素嚴加監控,對測量數據根據超出環境條件的多少進行復查或進行補償修正或對標準條件下的數據修正。如遇環境條件突變時,停止所有的測量工作,待滿足環境條件時再進行測量工作,并對儀器采取及時的措施,避免受潮。另外,測量儀器必須按要求定期到指定單位進行檢定,滿足要求后方能使用。第十一章 測量過程作業指導書必須編制測量過程作業指導書的項目經理部下屬單位(包括但不限于此):電調、熱調、中宇檢測金屬試驗和熱處理、測量組、安一工程隊、安二工程隊、安三工程隊。同時項目經理部應有測量過程的監視(包括使用核查標準進行監視和測量)和控制作業文件


注意事項

本文(駐馬店熱電廠擴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38頁).doc)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雅安市| 铁力市| 宁乡县| 江陵县| 奇台县| 尚志市| 鲁山县| 鞍山市| 余姚市| 遵义县| 淳化县| 米泉市| 稻城县| 广安市| 峨眉山市| 海淀区| 衡水市| 额尔古纳市| 泽州县| 鄂托克前旗| 宜都市| 江都市| 盐城市| 平邑县| 马鞍山市| 来凤县| 汕头市| 桂东县| 邵阳市| 日照市| 兖州市| 平南县| 远安县| 天津市| 嘉善县| 林甸县| 库伦旗| 宜阳县| 金山区|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