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系程序 2 改進控制程序 1 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實現質量管理體系的待續改進。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制定、實施與驗證。 3 職責 31 物業部負責組織對體系、服務持續改進的策劃,當出現存在和 潛在的質量問題時發出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必要時上 報公司部門工作會議,并跟蹤驗證實施效果,同時進行二次驗證。 32 各部門負責實施相應的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 33 物業部負責監督、協調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 34 綜合部負責有效地處理顧客意見。 4 程序 41 持續改進的策劃 持續改進是增強滿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環活動。如:通過質量方針和質 量目標的建
2、立和不斷提高,營造一個激勵改進的氛圍與環境。 411 公司要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就必須不斷提高質量管理的有 效性和效率,在實現質量方針和目標的活動過程中,持續追求對質量 管理體系各過程的改進。 412 日常的改進活動 對日常改進活動的策劃和管理參見 42、43 條款執行。 413 較重大的改進項目 涉及對現有過程和服務的更改及資源需求變化, 在策劃和管理時應考 慮: a)改進項目的目標和總體要求; b)分析現有過程的狀況確定改進方案; c)實施改進并評價改進的結果。 414 物業部通過質量方針和目標的貫徹過程、審核結果、數據分 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管理評審的結果,積極尋找體系持續改 進的
3、機會,確定需要改進的方面(如資源配置和服務過程及環境質量 的改善等),組織各部門進行策劃,制定改進計劃報管理者代表 審核,總經理批準后,予以實施。改進計劃的內容及管理參照實現 過程的策劃程序執行。 42 糾正措施 421 對于存在的不合格應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 止不合格再發生,糾正措施應與所遇到的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422 識別不合格 對質量管理體系各過程輸出的信息進行識別; a) 過程、服務質量出現重大問題,或超過公司規定值時; b)管理評審發現不合格時; c)顧客對服務質量投訴時; d)內審發現不合格時; e)出現重大環境污染或環境事故; f)供方產品或服務出現嚴重不合格; g)其他不符合質量方針、目標,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的情況。 423 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實施與驗證 可采用統計技術或試驗的方法來確定主要原因。 4231 對情況 a),b),g)物業部填寫糾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