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219分離式立交組合箱梁負彎矩預應力張拉壓漿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依據設計文件S219分離式立交箱梁頂板負彎矩鋼束構造圖有關預應力鋼束的設計要求。根據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 0412000第12章及附錄G-2預應力砼用鋼鉸線力學性能及表面質量要求、附錄G-8預應力筋平均張拉力的計算、附錄G-9預應力損失的測定、附錄G-10水泥漿泌水率和膨脹率試驗、附錄G-11水泥漿稠度試驗等有關后張法預應力鋼絞線的施工規定。二、施工準備1、首先對材料進行試驗檢測。鋼絞線、錨具、夾片進行外委試驗,水泥、減水劑、膨脹劑進行試驗,并做壓漿用水泥漿標準配比試驗。2、對施工機具進行標定,千斤頂采用270KN。3、對
2、人員進行培訓,交底。三、施工方案1、鋼絞線伸長量計算(1)采用計算公式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L(mm)按下式計算:L(mm)=式中:PP預應力筋的平均張拉力(N),直線筋取張拉端的拉力,兩端張拉的曲線筋,按平均張拉力計算。L預應力筋的長度(mm)AP預應力筋的截面積(mm2)EP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N/mm2),取檢測報告測定的彈性模量值的平均值作為該批鋼絞線的彈性模量。(2)、采用計算參數鋼鉸線采用j15.20高強度低松馳鋼絞線,預應力應符合GB/T5224-2003的規定。張拉錨下控制應力18600.75=1395MPa,根據檢測報告彈性模量平均值為EP=1.95105MPa。單根預應力筋截
3、面積AP=140 mm2,則1根鋼絞線錨下控制張拉力N=13951401000=195.3KN。(3)、理論伸長量計算過程鋼絞線全部為直線.1、T1鋼束的長度為7000mm。伸長量L(mm)= 13957000195000=50mm2、T2鋼束的長度為14000mm。伸長量L(mm)= 139514000195000=100mm(4)、計算說明理論計算采用了設計的鋼絞線長度,實際施工時應仔細丈量兩端錨墊板之間的距離,偏差較大的應調整理論伸長量。鋼絞線伸長量很小,必須仔細記錄初應力的伸長量,2倍初應力的伸長量和控制應力的伸長量。2、張拉油表讀數計算根據千斤頂和壓力表的標定檢測報告。1#千斤頂配2
4、00742211油表,回歸方程為P=0.2255F+1.2364。1#千斤頂配k019076油表,回歸方程為P=0.2315F+0.9091。2#千斤頂配1011322油表,回歸方程為P=0.2334F+0.6909。2#千斤頂配114583油表,回歸方程為P=0.2324F+0.45。張拉分三個分界點張拉到位,即張拉程序為015%k30%kk。第一個分界點就是張拉初應力,也就是15%k,張拉力為29.30KN;第二個分界點為2倍張拉初應力,也就是30%k,張拉力為58.60KN,第三個分界點為張拉控制應力,也就是k,張拉力為195.3KN。張拉到分界點讀數時,稍作停留,便于測量伸長量,張拉至
5、控制應力后要持荷3min。張拉油表讀數見下表:千斤頂號1#千斤頂1#千斤頂油表號200742211K019076張拉力(KN)29.3058.60195.329.3058.60195.3油表讀數7.814.545.37.714.546千斤頂號2#千斤頂2#千斤頂油表號1011322114583張拉力(KN)29.3058.60195.329.3058.60195.3油表讀數7.514.446.37.314.145.83、張拉施工(1)、張拉順序為先下后上,先兩邊后中間,對稱張拉。按照圖紙設計的箱梁現澆接頭施工順序圖的施工順序張拉鋼絞線。橫橋向先張拉中間的一片梁再往兩邊對稱張拉其他梁體。同一片箱
6、梁張拉順序為T2 T1 T1即先張拉較長那兩束,再張拉兩邊的短束,最后張拉中間的短束。因采用單根張拉同一束內,采用先張拉中間那根,再對稱向兩邊張拉。(2)、張拉程序0 初應力(15%k) 2倍初應力(30%k) k(持荷3min,錨固)(3)、操作要點1、梁體架設后,及時連接梁端鋼筋和濕接縫鋼筋。安裝中橫梁鋼筋,安裝中橫梁處波紋管,并穿鋼絞線。波紋管接頭嚴防漏漿。2、澆注中橫梁混凝土,混凝土應振搗密實,避免振搗棒碰撞波紋管。3、發現鋼絞線孔道有堵塞的及時鑿開,并用同強度的小石子混凝土補強。檢查張拉槽口處的混凝土澆注質量,仔細清理錨墊板和壓漿口處的水泥漿。4、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且齡期
7、達到七天,方可張拉。5、對張拉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張拉油表和千斤頂必須配套使用。工具夾片在使用前及使用后涂蠟防護。6、安裝工作錨具及工作夾片,錐孔與夾片絲扣必須清理干凈,不能有雜物。用專用工具將夾片順鋼絞線向錨環錐孔內打進。7、采用兩端張拉,張拉應同步進行,互相確定信號,便于張拉過程同步。8、張拉過程中要準確測量伸長量,做好施工的原始記錄,并及時計算伸長量偏差,發現問題應停止張拉,上報領導研究處理。9、張拉完之后,檢查兩夾片外露長度,觀察24小時內鋼絞線沒有回縮,可以進行壓漿。3、孔道壓漿及封錨在預應力筋張拉完成后宜盡早進行壓漿。采用水泥漿,并用活塞式壓漿機送漿,壓漿料配水制成水泥漿,比例由試
8、驗室確定,摻入后,水泥漿不受約束的自由膨脹應小于10%,稠度控制在1418s。壓漿從一端注入,另一端流出,流出的稠度達到規定值后封閉出口,持壓2分鐘后關閉活塞。壓漿時壓力表讀數應不小于0.5MPa。并按要求填寫施工記錄。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采用清潔的飲用水,減水劑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J119-8)。水泥漿的強度不低于50MPa,水灰比控制在0.40.45之間。水泥漿的泌水率最大不超過3%,拌合后3h泌水率控制在1%,24h后泌水率全部被泥漿吸收。水泥漿的拌制應采用連續生產的方法來進行,水泥漿自調制到壓入孔道的延續時間,視氣溫而定一般不宜超過304
9、5min,水泥漿在使用前和壓注過程中應經常攪動。水泥漿稠度應控制在1418s之間。壓漿作業宜連續進行,中途停止時,應立即清理管道。孔道壓漿施工應注意事項:a、壓漿前,應事先把錨圈、鋼絞線之間的孔隙用水泥砂漿填實以免壓漿時造成壓力損失。b、壓漿前應清洗管道,保證管道暢通,沖洗后應將孔道內的所有積水吹出。c、在每個錨具壓漿孔處應設一節帶開關閥的壓漿聯絡短管,在壓漿完畢后保持0.5MPa的穩壓期,該穩壓期不少于2min。d、壓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不得中斷。同一孔道的壓漿工作應一次完成,不得中途停斷,否則應用清水沖洗已壓漿的孔道,重新壓漿。e、壓漿作業宜選擇在適宜的氣溫下進行,秋季采用晚上氣溫較低時
10、進行。f、壓漿后應檢查壓漿密實情況,如有不實及時處理和糾正。壓漿時,每一工作班必須留有不少于3組試件。j、壓漿后可切除鋼絞線,切除后留23cm,不可太靠近錨具處切割,切割采用砂輪片。h、支立張拉槽口的底模,連接張拉槽口處鋼筋,澆注張拉槽口的混凝土。做好張拉槽口處混凝土的養護。i、澆注濕接縫及橋面混凝土鋪裝層,拆除臨時支座,完成體系轉換。五、安全(1)、張拉時操作及測量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正對千斤頂后面禁止站人。(2)、張拉機具和油表由專人使用管理,張拉施工現場無關人員嚴禁進入。(3)、張拉出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查明原因方可重新開始。(4)、鋼絞線必須采用砂輪切割,嚴禁用電焊及氣割。(5)、壓漿人員要戴防護目鏡及膠皮手套。六、附表1、鋼絞線檢測報告2、千斤頂及油壓表標定報告3、水泥漿標準配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