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A1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工程項目名稱: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工廠站工程(到發場站) 編號: 致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監理機構):我單位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已編制完成 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工廠站工程(到發場站)測量施工方案 ,并經我單位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 測量施工方案承包單位(章)深圳廣鐵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負責人 日 期 專業監理工程師意見: 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總監理工程師意見:項目監理機構(章) 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工廠站工程(到發場站)(ZGDK36+290ZGDK37+890 全長160
2、0米)(JDK0+000JDK0+380 全長380米)測量施工方案編 制: 復 核: 審 核: 深圳廣鐵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工廠站工程(到發場站)項目經理部2017年7月目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1、 工程簡介12、施工范圍13、主要技術標準24、主要測量工作內容3三 、主要人員和設備4四、 全站儀邊角測量原理5五、 控制測量61、平面及高程控制網的布設61、施工測量流程62、 橋涵基礎施工測量63 、橋涵涵身施工測量74 、沉降觀測7七、路基測量71、原地面測量72、施工過程中的測量73、路基沉降觀測9八 、房屋工程測量91、建筑物平面位置控制92、建筑物高程控
3、制93、建筑軸線控制10九、 技術和質量保證措施10附件: 1、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工廠站工程(到發場站)平面布置圖一、編制依據1、建筑變形測量規范 JGJ820072、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 GB128982009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114、鐵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TB10203-2002)5、鐵路工程測量規范 (TB 10101-2009)6、房產測量規范 (GB/T17986-2000)7、鐵路路基施工規范 (TB10202)8、新建鐵路寶鋼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工廠站工程施工圖二、工程概況1、 工程簡介本工程位于湛江市東海島東簡鎮及其以東(東海島東北角區域),工
4、廠站到發場位于主廠區的西側,疏港公路北側,呈東西向布置。到發場(ZGDK36+290(東海島線終點DDK36+290)ZGDK37+890全長1600)與機務線(JDK0+000JDK0+380 全長380米),共施工面積151192m2,其西端自東海島線終點接軌引出后,與疏港公路并行向東與工廠站編組場相接,線路全長1.6km,線路等級I線;新建車站1個,為工廠站到發場,中心里程ZGDK37+200,車站采用橫列式布置;新建涵洞6座,194.84橫延米;新建到發場電氣化設備;新建到發場范圍內給排水(消防)工程;新建到發場通信設備;新建到發場信號設備;到發場設置車站級辦公管理信息系統;新建4座配
5、電間及電力供電系統;土石方數量116374.81m3;新建房屋5891.35m2,其中生產房屋3245.86 m2,生活房屋2645.49 m2,含房屋裝修、暖通、消防等;2、施工范圍本工程施工范圍為湛江市東海島上新建工程,涉及改移道路及施工主要有站場、橋涵、電氣化、機務設備、車輛設備、給水排水、通信、信號、信息、電力、綜合檢測與維修、房屋建筑等12項內容。3、主要技術標準 平縱斷面布置。 道岔后的連接曲線半徑不小于相鄰道岔的導曲線半徑。 本站站坪設在平道上,困難條件下,設在不大于1的坡道上。 軌道設計標準站線新鋪采用50kg/m鋼軌。不同軌型間采用異型軌連接。 軌枕鋪設類型工廠站內到發線和其
6、他站線鋪設新型混凝土枕,1520根/km。道岔線上的道岔,其軌型與線路軌型一致。到發線、其他站線上的道岔軌型不低于該線路軌型,如道岔與線路軌型不同,則在道岔前后各鋪設與道岔同類型的鋼軌一節(一般情況下不小于6.25m,困難條件下到發線不小于4.5m)。 軌道加強設備鋪設鋼筋混凝土枕軌道,采用彈條扣件時,軌道不設置防爬設備。路基及排水路基工程站路基面寬度:車場最外側線路不小于3m;有列車檢作業的車場最外側線路不小于4.0m;最外側梯線和平面調車圈出線有調車人員上、下車的一側不小于3.5m。路堤的設計邊坡坡率,路堤的沉落加寬均按路基設計原則執行。基底和基床處理:采用換填、水泥攪拌樁、CFG樁處理。
7、路基邊坡采用撒草籽加植灌木防護,為確保既有農田水利排水暢通,在路基坡腳1m外設梯形排水溝加強排水。排水路基面形狀一般設計為單面或雙面坡,橫向坡度一般采用3,每一坡面上的股道數不超過3條。車站和貨場內根據需要設排水溝。股道間設縱向和橫向排水槽,道路兩側設公路蓋板排水溝,其結構按貳站(01)8011通用圖設計。路堤按厚0.3m漿砌片石設計。涵洞新建涵洞:涵洞孔徑和凈高具體看圖紙和通橋(2012)5401進行施工,新建鋼筋混凝土框架涵。涵洞原則上應符合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TB10002.3-2005的有關規定。接長涵洞:無特殊情況均參照新建涵洞孔徑,接長M20漿砌片石蓋板涵。凈高及接長后的涵洞總長,
8、符合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TB10002.3-2005及圖紙的有關規定。用地與拆遷根據建設單位統一規劃,到發場用地紅線范圍內場坪標高由鋼廠統一平整至11.0m,在此基礎上考慮進行路基填筑及地基處理。4、主要測量工作內容1、全線施工控制網(導線網、水準網)的復測;施工過程中的控制網周期性復測;2、結構施工測量;(1)橋涵基礎施工定位測量及設計高程控制;(2)橋涵施工平面定位及高程測量;(3)橋涵邊墻及蓋板平面定位測量;(4)橋涵頂板定位及高程控制;(5)結構物的沉降觀測。3、路基施工測量;(1)原地面清表前后中、邊樁定位及高程測量;(2)路基施工過程中的中、邊樁的測量;(3)路基基層的高程及定位測
9、量;(4)路基的沉降觀測。4、土建施工測量;(1)原地面清表前后中、邊樁定位及高程測量;(2)施工過程中垂直度、標高測量;(3)施工完成后房建沉降觀測。三、主要人員和設備 1、為了配合本合同段的施工,我公司從其他在建項目抽調了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測量人員投入本標段的施工測量工作,又抽調了能滿足本標段施工特點和施工精度要求、性能良好的儀器設備投入本標段施工。具體人員和設備見表測量設備清單和測量人員名單。 測量設備清單設備名稱規格型號精度等級數量工作性能最近校準時間南方測繪全站儀NTS-342R21+1PPm1良好2017.07.11蘇一光水準儀DSZ12mm1良好201主要測量人員名單姓
10、名性別年齡學歷職稱職務工作年限吳添男33大專工程師測量主管10梁志學男25大專工程測量員四級測量員4梁鋒男25大專測量員3四、 全站儀邊角測量原理1、考慮到本標段的施工特點,在本標段的施工測量中采用全站儀邊角法進行施工放樣。2、全站儀邊角法原理:將全站儀架設于一個加密的臨時施工和設計院提供控制點上,后視另一通視的施工控制點,配置后視坐標、測站坐標,設置方位角。3、全站儀設站完成以后,根據放樣前計算好的施工部位的設計坐標X、Y、Z或設計點位到測站的距離S和方位角A,對設計點位進行平面放樣工作,其中:S=(X-X0)2+(Y-Y0)2)0.5A=tg-1(Y-Y0)/(X-X0)S0=(X-X0)
11、2+(Y-Y0)2)0.5A=tg-1(Y-Y0)/(X-X0)示意如圖1前視點視點后視點測站點4、圖中測站點和后視點均為由首級點引測得到的加密控制點,X 、Y、Z表示后視點的坐標,X0、Y0、Z0表示測站點的 坐標,X、Y、Z表示施工部位的設計坐標。S0、A0表示測站點到后視點的后視距離和后視方位角,S、A表示由測站點坐標和施工部位設計點位坐標計算出的距離和方位角。五、 控制測量1、平面及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建立施工控制網,然后根據施工控制網將中軸線測設到地面上,再進行建筑物各特征點測設。必須遵守“由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2、根據設計院提供的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工廠站區域施工
12、控制網復測技術報告書,我項目部目前可用的首級控制點(三維)有八個,分別為:1503、16011、17001、16010、16009、16008、1601、16007。由于本標段線路不長(1600),通視條件較好,通過的首級控制點我部可以完成本標段測量工作。本工程控制點測量有建設單位委托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每個月提供本項目控制點復測資料。六 、結構測量(施工放樣和竣工測量)1、施工測量流程2、 橋涵基礎施工測量橋涵基礎施工測量主要分為施工放樣和竣工測量。橋涵基礎施工前,首先做好測量準備工作。對橋涵基礎水泥攪拌樁放樣采用全站儀邊角法。將全站儀架設在高等級控制點,設站完成后,根據計算的橋涵
13、基礎設計坐標,對橋涵基礎的樁位進行測量放樣。放樣完成后,在放樣處的樁位上打上木樁,并在木樁頂面精確放樣出樁中心位置,并用細鋼釘標識,供基礎開挖及打樁機就位使用。橋涵基礎至設計標高后,開始基樁的竣工測量。用鋼尺分出橋涵的幾何中心,將全站儀架設到高等級控制點上,用全站儀坐標法實測基礎的實際中心位置和基礎頂高程。實測出的橋涵中心坐標和橋涵基礎頂高程,是橋涵竣工驗收評定的主要參數之一。3 、橋涵涵身施工測量涵身施工的平面放樣方法為:全站儀邊角法。將全站儀架設于高級控制點,后視臨近的可以通視的另一控制點,采用全站儀放樣及坐標法,根據橋涵的設計坐標,對涵身進行放樣。放樣完成后,采用不同測量方法或控制點對放
14、樣點位進行復核,確保放樣點位的準確無誤。涵身澆注前在模板上定出涵身頂標高;檢查涵身預埋件位置是否準確。4 、沉降觀測在橋涵施工完成以后,我部擬定在涵身上設置沉降觀測點。沉降觀測按變形測量規范的要求進行布點,并按規范進行周期性觀測,及時整理、上報沉降觀測資料。七、路基測量1、原地面測量導線點復測完成后,對標段內路基中線樁和邊樁及高程進行放樣。利用布設的導線點和加密導線點,主線路基每25m為一個斷面,然后將原地面清表前后標高及特殊斷面標高抄出來。利用測出的原地面標高和橫斷面圖定出路基坡腳邊線,對照計算,算出高差。2、施工過程中的測量在路基施工填筑過程中,路基中樁一般都會被破壞。這樣每填筑一層均要及
15、時將中樁恢復,同時將該層標高測出,以便定出邊樁。放樣的方法為邊角法。(1).線路中邊樁測量放樣路基施工前,應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設計圖表、施工工藝和有關規定釘出路基用地界樁、路塹開挖線、路堤坡腳、路塹塹頂、邊溝、取土坑、護坡道、棄土堆等的具體位置樁。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離處設立控制樁,其間隔不宜大于50M。樁上標明樁號里程與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一)表示挖方。放完邊樁后,應進行邊坡放樣,對深挖高填地段,機械每換一個位置,當高度達到5米時都要放出該挖方的坡腳處,檢查是否符合設計坡度并放樣、打樁標明開挖點,測定標高,再進行下一道坡度的開挖。路基施工期間每季度至少應復測一次水準點,雨季
16、要間隔一個月進行一次水準點復核,冬休后,復工前進行一次水準點復核。機械施工中,應在邊樁處設立明顯的填挖標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內,距中心樁一定距離處埋設能控制標高的控制樁,進行施工控制。發現樁被碰倒或丟失時應及時補上。取土坑放樣時,應在坑的邊緣設立明顯標志,注明土場供應里程樁號及挖掘深度;作為排水用的取土坑,當挖至距坑底0.20.3M時,應按設計修整坑底縱坡。 邊溝、截水溝和排水溝放樣時,宜先做成樣板架檢查,也可每隔1020M,在溝內外邊緣釘木樁,并注明里程及挖深。施工過程中,應保護所有標志,特別是一些原始控制點。(2).填方路段清表后,根據坐標法和填挖寬度計算法,放樣標出路基填方的坡腳線
17、,直線段每20米一個樁,曲線段視曲線半徑分別為10米和5米一個樁,并標明填方高度。施工過程中,每填筑五層,根據坐標法和填挖寬度計算法,放樣標出路基填方的實際需要寬度,并在樁上標明挖方深度。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據坐標法和填挖寬度計算法,放樣標出路基填方的實際需要寬度,根據此寬度在修整坡面。每填筑一層并輾壓后測出標高,根據規范要求修整平整度。(3).挖方路段清表后,根據坐標法和填挖寬度計算坐標,放樣標出路基挖方的開口線。施工過程中,當挖方段落開挖至第一級平臺位置時,根據坐標法,放樣出第一級平臺內側寬度,根據平臺寬度再刷坡。其他平臺依次采用同樣的方法放樣,直至到達路面結構層的設計標高。高邊坡的測量
18、放樣,根據施工段落樁號,直線段每隔10米(曲線段5米),放樣出坡頂和坡腳3、路基沉降觀測根據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結合工程實際情況,設計路基沉降控制的指標為:涵洞或箱形通道處 20cm 一般路基 30cm根據要求在設計的路基樁號及橋頭路基設置沉降觀測樁,并按規范進行周期性觀測,及時整理、上報沉降觀測資料。八 、房屋工程測量1、建筑物平面位置控制根據工程設計的平面布置,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通過測繪部門提供的控制點引測本工程的定位點,定位控制樁不少于6個,并做閉合校核。要求距離放樣誤差不大于全長的萬分之一,直角度誤差控制在不大于10。建筑軸線平面控制網繪制采用計算機輔助制圖(AU
19、TOCAD)進行,保證計算準確。繪制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臨時設施等條件狀況,保證控制網在施工全過程中均能夠發揮其總體控制、校驗的作用。建筑軸線定位采用全站儀、水準儀、鋼尺進行,主要采用極坐標法進行定位工作,保證定位放線誤差為最小。2、建筑物高程控制建筑物高程控制根據測繪單位提供的水準點高程,采用附和水準測量的方法,引測施工現場的高程控制點。根據該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場地堅硬的地方做半永久性水準點,其數量不少于4個,并盡量均勻布置。施測時從測繪單位提供的高程水準點作為起始點,使用三等水準測量方法,依次施測建筑物周圍布置的水準點,最后再附和到這個高程點上。放測完畢,將點位妥善保管。施工過程中應采用水準
20、儀、鋼尺、鉛垂等進行高程傳遞,向上傳遞的高程控制點不得少于3個,并保證通視要求,便于在作業面上進行校核。在各個高程控制點校驗無誤后采用水準儀或激光掃平儀進行平面高程控制線、點的標識工作。3、建筑軸線控制建筑軸線控制采取雙控方式進行,即通過平面軸線控制網進行軸線交點定位方法及建筑物內設置軸線控制點向上傳遞方法進行建筑物軸線雙控。上述兩種方法互相補充、互相驗證。九、 技術和質量保證措施1、 測量人員要有良好的技術水平和很強的責任心;2、 測量作業前,仔細檢查測量設備的性能是否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杜絕不具備良好狀態的測量設備投入測量作業;3、不允許對測量設備性能不完全熟悉、對測量設備的精度不完全掌握
21、的人員對儀器設備進行操作;4、測量儀器的操作采取一個人觀測、另一個人復核的方法,測量數據的計算也采用一個人計算,另一個人復核的“換手測量”法,以保證測量放樣結果的高精度和高準確度。5、測量儀器架設好時要對其他控制點進行檢核性的復測,避免儀器設站存在錯誤。6、對已經放樣好的點,采用另外的測量方法或者將儀器架設到其他高級控制點上對放樣點位進行復核,以增加點位精度的可靠性。7、 對所有的測量設備均根據其檢定周期,進行定期檢定。十、測量管理制度1、所有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2、上崗必須學習并掌握各種測量規范和業主、監理、公司技術部制度的測量管理制度基本方案。3、到現場放樣前,必須先熟悉圖紙,對圖紙技術交底中的有關尺寸進行計算、復核,制定具體的方案后可進場。4、所有測量人員必須熟悉控制點的布置,并隨時巡視控制點的保存情況,如有破壞應及時匯報。5、測量人員應了解工程進度情況,經常同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進行業務交流。6、經常與技術干部保持聯系,及時掌握圖紙變更洽商,并及時將變更內容反映到圖紙上。7、愛護儀器,經常進行擦拭,檢查時儀器保持清潔、靈敏,并定期維修。8、有關外業資料要及時收集整理。9、定期開展業務學習,努力提高測量人員素質。10、必須全心全意為施工單位服務,必須將所測的點或線向工單位交待清楚。附件:平面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