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灃京工業園城中村改造安居工程塔吊基礎施工方案2017年2月15日目錄1工程概況11.1 編制依據11.2工程簡述11.3參建單位12塔吊平面布置12.1 塔吊技術性能22.2 塔吊位置確定因素33塔吊基礎施工流程33.1施工準備33.1.1 現場前期準備33.1.2 塔吊專業公司前期準備33.1.3 技術資料準備43.2塔吊基礎施工4塔吊承臺設計44附塔機基礎及平衡重和塔吊計算書74.1基礎計算書7參數信息7塔吊對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計算7塔吊抗傾覆穩定驗算74.2地基承載力驗算74.3基礎受沖切承載力驗算85承臺配筋計算95.1抗彎計算95.2配筋面積計算96應急處理預案106.1現場應急救援
2、機構及責任106.2加強安全生產、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的措施106.3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基本程序116.4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16.5 應急救援或處置聯系電話:126.6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2附圖1 塔機平面布置圖13附圖2 相鄰塔機之間的距離圖141工程概況1.1 編制依據1灃京工業園城中村改造安居工程建筑、結構施工圖;2灃京工業園城中村改造安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 33-2012);4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6);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 使用 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
3、;7QTZ63(TCT5510)塔吊使用說明書;1.2工程簡述灃京工業園城中村改造安居工程一期由1#、2#、3#樓三個單位工程組成,由西安灃京城改建設有限公司投資,西安創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建設地點位于西安戶縣灃京工業園區灃二東路和灃三東路之間,五竹鎮吳家寨村以東,總建筑面積:30052.59m2。其中地下室面積:1713.49 m2,一層商鋪面積:1837.74 m2。本工程為地下一層,地上十七層,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1#樓1層為商業用房,2#樓1層為商業用房,層高4.2米)。住宅標準層層高2.9m。各樓棟房建圖紙涉及范圍(土建、安裝、裝飾、消防、給排水、電氣工程等)施工。建筑耐火等
4、級為:一級。結構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建筑分類:二類住宅建筑,屋面防水等級:1級(25年),地下室防水等級:一級。1.3參建單位1建設單位:西安灃京城改建設有限公司2設計單位:西安創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3監理單位:西安新業建設咨詢有限公司4施工單位:2塔吊平面布置本工程擬布置塔吊3臺,其中1#樓北側中線位置處布設1臺塔吊,塔吊型號為QTZ63;2#樓西北角處布設1臺塔吊,塔吊型號為QTZ63;3#樓北側樓中線位置處布設1臺塔吊,塔吊型號為QTZ63。位置參見平面布置圖,是綜合考慮了主體結構的施工而布置的。在基坑最后一層土方開挖前,先行施工塔吊基礎,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前,完成塔吊
5、安轉。為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為保證工程安全生產,防止塔吊相互間發生碰撞。針對本工程施工現場塔吊布置情況,三臺塔吊正式工作時存在交叉作業區域。為了加強塔吊在作業過程中的管理,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特編制本工程塔吊施工方案。具體塔吊配置見表1,相鄰塔機之間的距離圖見附圖2。塔機平面布置圖見附圖1。表1 塔吊的布置及選擇 序號塔吊編號塔吊型號最大附著高度最大工作幅度使用部位使用時間1T1QTZ63120m50m1#樓至結構完成2T2QTZ63120m50m2#樓至結構完成3T3QTZ63120m50m3#樓至結構完成2.1 塔吊技術性能2.2 塔吊位置確定因素1盡量減少塔機基礎施工和塔機安裝后對護坡穩定
6、性可能帶來的影響。2盡量避免塔機機身通穿結構,從而減少對結構施工的影響。3便于塔機的安裝和拆除。4保證施工進度。要求各塔機的塔臂高度必須有安全回旋高度差,且回轉時不得碰及相鄰塔基的塔臂和塔身。5要求塔機高度必須在有限的自由高度和頂升高度中調整,每次升降必須履行報批手續,且不得違章作業。6塔機在考慮安裝、拆除方便的同時,應使塔機的回轉半徑盡可能覆蓋整個施工作業區,盡量減少塔機的作業盲區和提供盡可能多的材料堆放場地。7塔機數量應能滿足本施工區域吊次的最低要求。3塔吊基礎施工流程3.1施工準備3.1.1 現場前期準備1提供場地,便于塔吊部件的擺放和汽車吊的入場選位。 2對塔吊基礎進行釬探,并提供相應
7、的報告。 3依據有關數據對塔吊基礎進行設計和驗算,制作塔吊基礎。 4在塔吊安裝當日,滿足安裝提出的現場施工條件并派專人負責聯系。 3.1.2 塔吊專業公司前期準備1準備三臺合格塔吊。 2安裝起重臂和平橫臂時常用的牽引麻棕繩。 3旋緊螺栓的電動扳手以及其它扳手和裝拆銷軸的榔頭。 4運輸塔吊部件所必須的車輛。 5所有入場安裝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6必須按照公司統一標準,對設備進行 CI 準備。 3.1.3 技術資料準備1地基釬探報告 2地基承載力報告 3塔吊基礎施工記錄3.2塔吊基礎施工3.2.1塔吊承臺設計根據塔吊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塔吊基礎為500050001500mm砼矩形板式基礎,砼級別 C3
8、5,底筋和面筋采用雙層雙向HRB400直徑20250,拉鉤采用HRB400直徑16250。地基采用三七灰土夯實處理,夯實厚度為500mm,上鋪100mm厚C20混凝土墊層,塔吊基礎詳見下圖。圖1QTZ63B型塔機基礎圖圖2QTZ63B型塔機基礎配筋圖4附塔機基礎及平衡重和塔吊計算書4.1基礎計算書4.1.1參數信息塔吊型號:QTZ63, 塔吊附著起升高度H:120.00m,塔身寬度B:1.5m, 基礎埋深d:2.7m,自重G:525kN, 基礎承臺厚度hc:1.500m,最大起重荷載Q:50KN, 基礎承臺寬度Bc:5.00m,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鋼筋級別:HRB400,基礎底面配筋直徑
9、:20mm 塔吊對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計算1、塔吊豎向力計算塔吊自重:G=525kN;塔吊最大起重荷載:Q=50kN;作用于塔吊的豎向力:FkGQ52550575kN;2、塔吊彎矩計算風荷載對塔吊基礎產生的彎矩計算:Mkmax630kNm;塔吊抗傾覆穩定驗算基礎抗傾覆穩定性按下式計算:eMk/(Fk+Gk)Bc/3式中 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礎中心的距離; Mk作用在基礎上的彎矩; Fk作用在基礎上的垂直載荷; Gk混凝土基礎重力,Gk205.05.01.5=750kN; Bc為基礎的底面寬度;計算得:e=630/(575+750)=0.475m 5.0/3=1.7m;基礎抗傾覆穩定性滿
10、足要求!4.2地基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2條承載力計算。計算簡圖:混凝土基礎抗傾翻穩定性計算:e=0.475m Fl= 574.3kN;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5承臺配筋計算5.1抗彎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條。計算公式如下:MI=a12(2l+a)(Pmax+P-2G/A)+(Pmax-P)l/12式中:MI -任意截面I-I處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彎矩設計值; a1 -任意截面I-I至基底邊緣最大反力處的距離;取a1=(Bc-B)/2(5.00-1.50)/2=1.75m; Pm
11、ax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基礎底面邊緣最大地基反力設計值,取114.86kN/m2; P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在任意截面I-I處基礎底面地基反力設計值,BcPmax-a1(Pmax-1.2Pmin)/Bc5.0114.8611.75(114.8611.20)/5.0=74.65kPa; G -考慮荷載分項系數的基礎自重,取G=1.3520BcBchc=1.35205.05.01.50=1012.5kN/m2; l -基礎寬度,取l=5.00m; a -塔身寬度,取a=1.50m; a -截面I - 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 取a=1.60m。 經過計算得MI=1.752(25.00+
12、1.50)(114.86+74.65-21012.5/5.002)+(114.86-74.65)5.00/12=459.12kNm。5.2配筋面積計算s = M/(1fcbh02) = 1-(1-2s)1/2s = 1-/2 As = M/(sh0fy)式中,l -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 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取l=1.00; fc -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fc=16.70kN/m2; ho -承臺的計算高度,ho=0.95m。經過計算得: s=459.12106/(1.0016.705.00103(0.95103)2)=0.
13、006;=1-(1-20.006)0.5=0.007;s=1-0.007/2=0.997; As=459.12106/(0.9970.95103210.00)=2308.27mm2。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5000.001500.000.15%=11250.00mm2。故取 As=11250.00mm2。建議配筋值:HRB400鋼筋,20294mm。承臺雙層雙向根數17根。實際12560mm2。雙層雙向根數20根,滿足設計要求。6應急處理預案為了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重大安全事故的產生,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搶險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
14、失,根據國務院373號令、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西安市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有關文件精神要求,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塔式起重機安裝、運行、拆卸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6.1現場應急救援機構及責任1.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提高處置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效率,增強應急搶險過程中的協調和管理力度,決定成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曹社紅 副組長:曹中康 成 員:喬鎖良、吳彬學、尚鵬2.現場搶救小組的職責:在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根據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的指示,組織施救人員在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設立安全警戒線,維持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并立即開展施救工
15、作和搶險、排險工作。3設立項目部安全生產報警電話,安排專人負責,確保24小時開通服務。6.2加強安全生產、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的措施6.2.1 工程技術措施:根據生產作業要求及設備、器材的使用情況,每月組織人員對生產設備進行一次例行檢查,以排除設備安全隱患,使其處于良好的可用狀態和使用狀態。6.2.2保障措施:要求所有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凡不具備規定素質和資質的人員一律不準上崗作業。6.2.3教育措施:定期通過培訓學習、班前教育等方式,使廣大職工掌握安全方面應有的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生產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作到不違章作業、不違章指揮。6.2.4管理措施: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要根據工程特點,
16、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確保這些制度在生產、作業過程中予以貫徹落實。6.3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基本程序6.3.1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后,現場人員應立即根據事故及后果的嚴重性,撥打119、120、110急救電話,獲取社會救援。6.3.2企業及時組織救援和搶救工作。1.發生安全事故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向主管領導報告,并同時按照先人員、后設備的原則開展救援工作。2.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接報后,即按照預定的職責劃分,在組長的指揮下,迅速落實搶險所需資金、物資、設備、器材、運輸車輛等,并同時組織制定應急搶救方案。3.重大安全事故搶救小組根據領導小組的指示,立即安排搶險人員趕赴事故現場,設立安全警戒線,維持現場
17、秩序,協助有關部門一道實施搶險、排險工作。4.在首先將傷員送往醫院搶救后,隨即對現場的機械設備和四周建筑物、構筑物采取補救措施,以消除安全隱患,防止險情進一步擴大。6.3.3嚴格保護現場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發生安全事故時,現場人員和后續施救人員必須切實保護好事故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壞有關證據。與此同時由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及時向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報告,不準不報、謊報或拖延不報。6.3.4成立事故調查小組。搶險工作結束后,由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牽頭,成立本單位的事故調查小組。事故調查小組必須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查明事故原因,對相關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就現場管理提出整改意見。并認真總結事故教
18、訓,教育廣大職工引以為戒,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6.3.5切實作好善后安撫工作。待傷亡人員、設備搶救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做好有關傷員治療、死者賠償、機械設備恢復運行等一切善后協調工作,千方百計保證傷員、家屬人員的人心穩定,確保生產、生活工作秩序的正常進行。6.4現場應急處置措施:6.4.1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救援措施:6.4.2為急救人員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達傷員處。6.4.3 高空墜落不僅產生外傷,可能還產生內傷,因此不可急速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6.4.4 應多人平托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置于平坦的地面上。6.4.5 發現傷員呼吸障礙,應立即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6.4.6 發現出血現象,應迅
19、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附近綁扎,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組織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6.4.7觸電救援措施:1.使觸電人員脫離帶電體時,搶救人員必須先保證自己不被傷害。如在附近有電源開關,應首先采取切斷電源的方法;如附近無電源開關,則應尋找干燥木方、木板等絕緣材料,挑開帶電體;如可以迅速呼喚到周圍電工,電工可以利用本人絕緣手套、絕緣鞋齊全的條件,迅速使觸電者擺脫帶電部份。2.急救:觸電者擺脫帶電體后,應立即就地對其進行救護,除周圍狹窄、潮濕,不具備搶救條件,可將其轉移到另外的地方。急救步驟如下: 3.使觸電者仰面平躺,檢查有無呼吸和心臟跳動。 4.若觸電者呼吸短促或微弱,
20、胸部無明顯呼吸起伏,應立即給其作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5.若觸電者脈搏微弱,應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心臟按摩,在心臟部位不斷按壓、松開,頻率為60次/分鐘,幫助觸電者復蘇心臟跳動。 6.鑒于觸電的不良影響不是一下子表現出來的,因此,即使觸電者自我感覺良好也不得繼續工作,應使其平躺,保持安靜,同時保證周圍空氣流通,有醫生來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6.4.8機械傷害救援措施:1.現場人員應迅速切掉機械電源。2.將人員救出后,應立即檢查可能的傷害部位,發現出血現象,應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扎,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組織壞死。動脈出血應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3.如有切斷傷害,應尋找切斷的部份,
21、并將其妥善保留,并迅速送往治療傷員的醫院,由其醫院進行存放。6.5 應急救援或處置聯系電話:組長:曹社紅其他常用電話如下:醫療急救:120火險報警:119緊急報警:110電話查詢臺:1146.6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應急資源的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安全事故應急常用物資和設備有:1、常備藥品:消毒藥品、急救物品(創可貼、繃帶、無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2、搶險工具:鐵鍬、撬棍、氣割工具、消防器材、小型金屬切割機、電工常用工具等;3、應急器材:架子管、安全帽、安全帶、防毒面具、應急燈、對講機、電焊機、水泵、滅火器等;4、設備:小轎車2輛。附圖1 塔機平面布置圖附圖2 相鄰塔機之間的距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