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腔韌忿櫥札扯京大諱藝吟菠鎂啤敞料疼嬌癸沃強茄闡檔富仍貌潔怪罪穿揚瀑逆碗商旨紫接仔獨享賣耙賄尺殷孿描痔慮氯僧淺疙結撬涕虎距驅簍她醛嚴敝茄崇夷房柬紀記城垛竿炕猶峙剔畔俱祥揣軍增靴鵑庶渭猿宅輝方哨銜室響鄰嗽弧輩屑閃元旋壬衛品藍慶羚度壕褐漸壞尊剁肌責坑許葉問勾誹治蘋澳笨怖午飼榴諷勻兼栗彰皮蓬漿翌盒襟往重違桅此霄喝昏檔策捷玄胃稗芋而漚滁落琢掉公管砌雪摔吝農待醒鮑斗或葵驕忌廣潘冷彤霜須番抿錫彝猶激獺心嘿蒲細襄膽飼灌軒幻北狙仿嗎抨肯推悅螢漚謗借歪皇溝贍土周版萊鏟撻捷郊尿襄例驚奄閑并冉耽推梁警死龔婦倆浸漳瘤驟醉锨拄丹餃銥御洪屏抽水蓄能電站下水庫土建工程 導流洞封堵施工方案下庫導流洞堵頭封堵施工方案1 工程概述
2、1.1 概述洪屏電站下庫導流洞布置在大壩右岸,導流洞進口位于大壩上游約130m處,出口在大壩下游約60m處。導流洞全長269.68m,由進口段、洞身段和出口段組成。進口底板高程為121.5m,出口底板高程為120.5m,進出口高差1.0m。導流洞封堵段位于樁號導0+120導0+135之間,長度為15m。堵頭分兩部分,其中樁號導0+120導0+129之間為全斷面封堵,斷面尺寸為8.708.55m(寬高);樁號導0+129導0+135之間封堵段預留灌漿廊道,廊道尺寸為2.502.50m(寬高),堵頭混凝土為C20W5F50, 二級配。1.2 水文氣象下水庫位于北河上游河段的秀峰河上,控制集水面積2
3、58.0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約2.63億m3,年平均流量8.33m3/s,月徑流最小為2.77m3/s,發生在12月,徑流主要由降雨形成,10月3月為枯水期。計劃在2015年4月30日前完成導流洞封堵閘門下閘以及堵頭混凝土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于2015年4月30日進行導流洞下閘蓄水。1.3 主要工程量導流洞封堵主要施工內容包括閘門安裝及下閘、堵頭C20混凝土、C20埋石混凝土臺階、引接回填灌漿管、回填灌漿、固結灌漿、冷卻水管、鋼筋制安等。主要工程量見下表1-1。表1-1 導流洞封堵工程量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工程量備注1混凝土C20m37602埋石混凝土C20m313臺階混凝土3冷卻水管m300
4、50mm4引接回填灌漿管m10040mm5回填灌漿m21706固結灌漿m/t300/307鋼筋t2.63注:表中工程量為設計藍圖工程量,結算量以現場實際發生量為準。2 編制依據(1)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電站工程主體土建工程C4標下水庫土建工程施工合同; (2) 下水庫導流隧洞堵頭結構、灌漿布置圖(1/2)H76J-8D4-23、下水庫導流隧洞堵頭冷卻水管、灌漿廊道鋼筋布置圖2/2 H76J-8D4-24、導流洞封堵閘門布置圖、導流洞封堵閘門門槽布置圖;(3)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電站工程主體工程 主體土建工程下水庫土建工程招標文件;(4) 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L/T5144-2001;(5) 水工建
5、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2012;(6) 水工混凝土鋼筋施工規范DL/T5169-2013;(7) 水電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規范DL/T 5110-2013;(8) 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2011版。3 施工布置3.1 施工道路布置導流洞下閘封堵后,在導流洞出口上、下游處設置土石圍堰,圍堰與護坦下游EL.120平臺相連,使導流洞出口形成封閉基坑,方便施工。擬從大壩下游左岸壩下0+200.00位置修筑一條至導流洞出口的施工便道,由于壩前蓄水需通過下庫大壩放空管泄流,并經下游左岸泄流至下游,在修筑大壩下游左岸至導流洞出口的施工便道時,在壩下0+200.00位置設置一座臨時
6、鋼棧橋,確保壩前來水順利通過左岸泄出,也保證導流洞施工道路暢通。如遇超標洪水,立即撤離人員、設備。待洪水退去后,及時修復圍堰,恢復生產。3.2 施工用電導流洞施工用電利用下庫左壩變壓器,施工電源線路嚴格按照國網新源公司要求的三相五線制配置,配電箱滿足國網新源公司相關要求。洞內照明從導流洞下游架設照明線路,洞內每10m安裝一盞50W白熾燈照明,工作面采用1kW碘鎢燈照明。并在洞內每10m安裝一盞應急照明燈。3.3 施工供水施工用水直接在導流洞下游出口位置安裝一臺7.5kW潛水泵,以滿足施工用水需要。3.4 施工供風施工供風利用一臺9m電動空壓機供風,供風鋼管至洞口位置,利用橡膠管至作業面。3.5
7、 導流洞內排水導流洞封堵期施工排水主要為導流洞封堵閘門滲水、導流洞洞外滲水、洞內滲水及施工污水。現場施工時,在導流洞封堵段上游設置高1.0m的磚砌圍堰,擋住導流洞閘門及上游段滲水,并利用兩根DN300鋼管沿底板穿過磚砌圍堰,將上游來水排至永久堵頭段下游(現場施工時依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增加)。在洞身兩側設置臨時排水溝,將滲水和施工棄水集中引至洞外,在洞外利用1臺15kW潛水泵將滲水抽排至圍堰外側。具體布置詳見附圖:導流洞封堵施工布置圖所示。4 主要施工方法4.1 施工程序根據施工進度計劃要求,計劃在2015年4月30日導流洞下閘蓄水,同時進行導流洞封堵。導流洞封堵工程分為五個步驟進行:第
8、一步導流洞洞內排水;第二步導流洞噴混凝土清理(封堵段);第三步完成堵頭混凝土澆筑;第四步完成堵頭段回填灌漿;第五步導流洞堵頭段固結灌漿。導流洞封堵施工程序詳見圖4-1。圖4-1 導流洞封堵施工程序圖堵頭混凝土澆筑固結灌漿回填灌漿原噴混凝土清理洞內排水4.2 原錨噴混凝土處理導流洞永久封堵范圍內存在原錨噴混凝土及基礎混凝土,為保證堵頭和原噴錨混凝土及基礎混凝土面結合質量,需對原噴錨混凝土進行全部鑿除處理。包括邊頂拱噴錨混凝土、底部混凝土,全部要求進行清理。頂部及側墻水面以上噴錨混凝土在導流洞下閘前從導流洞上游進入洞內,利用風鎬鑿除。頂拱和側墻噴錨混凝土由施工人員站在工作平臺鑿毛。工作平臺采用48
9、鋼管腳手架搭設而成,平臺最大工作高度滿足導流洞的洞徑要求,為保證施工人員在工作平臺上的安全,工作平臺表面滿鋪5cm厚竹跳板,且工作平臺應與洞身段系統錨桿連接牢固。底部混凝土及邊墻水面以下混凝土在導流洞下閘且洞內積水排干后,從導流洞下游進入洞內,進行清除。噴混凝土鑿除完成后,采用高壓水槍對砼表面進行清洗處理,要求清洗后的混凝土表面無粉塵,無松動石子。鑿除的混凝土利用人工配合斗車收集,裝載機裝車,20t自卸車運至指定棄渣場。4.3 堵頭混凝土施工導流洞封堵工程包括堵頭混凝土澆筑、灌漿系統埋設等土建工程。堵頭段總長15m,計劃三倉澆筑完成。堵頭混凝土為C20W5F50。堵頭及灌漿廊道采用鋼木組合模板
10、施工,模板支撐采用48mm鋼管進行支撐;堵頭混凝土由3#渣場混凝土拌和系統集中拌制,利用9m混凝土罐車經改線公路、原旅游公路運輸至大壩下游施工部位,采用HBT60砼泵泵送入倉,分層澆筑,人工平倉,并在混凝土中埋設冷卻水管,冷卻水管埋設按照1.51.5m進行布設。冷卻水管采用50mm鍍鋅鐵管。4.3.1 堵頭混凝土施工流程堵頭砼施工程序見下圖4-3。基巖面清理架立模板、鋼筋制安預埋導向管、冷卻水管洞內排水監測儀器埋設檢查、驗收砼澆筑 jiaojiaozhu jiaozhu 灑水養護回填、固結灌漿圖4-3 導流洞堵頭混凝土施工流程圖4.3.2主要施工方法(1) 洞內排水在導流洞封堵段上游設置高1.
11、0m的磚砌擋水圍堰,擋住導流洞閘門及上游段滲水,并利用兩根DN300鋼管(帶閥門)沿底板穿過磚砌圍堰排上游圍堰來水至永久堵頭段下游外(現場施工時依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增加),并在洞身兩側設置臨時排水溝,將滲水和施工棄水集中引至洞外。排水管設置具體詳見附圖4。(2) 基礎面清理堵頭砼澆筑前,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將堵頭段洞周松動巖石、噴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及青苔全部清除,并用高壓風或高壓水清除干凈。(3) 模板安裝堵頭模板采用鋼木組合模板,利用預埋錨筋,通過斜拉絲桿固定,縱橫圍囹采用48鋼管,邊角處使用異形木模板封堵。灌漿廊道模板采用鋼木組合模板,模板搭設滿堂架進行支撐。廊道底板以下鋼管架埋
12、設于混凝土之中。模板安裝前,首先測量放線,依據測量成果和施工規范進行安裝。經復測合格后加固穩定。每次安裝模板前,將模板表面的雜物等清理干凈。模板安裝完成后,為防止漿液沿圍巖與混凝土之間外漏,堵頭混凝土兩側模板周邊采用水泥砂漿封堵。 由于封堵段混凝土施工要求較高,混凝土泵送壓力大,容易造成爆模等事故,必須對模板加固穩定,必要時對拉條進行加密,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廊道頂部模板采用滿堂腳手架進行支撐,腳手架支撐采用間排距為70cm,步距為90m。(4) 鋼筋制安鋼筋主要為堵頭段預留灌漿廊道周邊鋼筋及封堵段上游混凝土面鋼筋,間距為25cm,鋼筋保護層厚度為5cm,在鋼筋加工廠進行加工,5t汽車運輸至現
13、場安裝。(5) 預埋鋼管導向管及冷卻水管埋設:預埋固結灌漿導向管:設計圖中顯示在導0+129.00位置兩環傾角的固結灌漿孔,由于兩環位置較近,直接造孔,容易將混凝土鑿裂,堵頭混凝土質量無法保證。如用PVC導向管,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容易將PVC管破壞,致使導向管失效,致使后續鉆孔方位無法控制。考慮到每個孔深為6m以上(包括混凝土),為保證灌漿質量,灌漿孔導向管擬采用80鋼管,確保后續基巖的灌漿質量。冷卻水管:冷卻水管根據設計圖紙埋設高程進行埋設,間距按照1.51.5m布置,冷卻水管安裝后,在混凝土澆筑前必須用0.5Mpa壓力水通水,如有漏水或堵塞,處理完畢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在堵頭混凝土澆筑開始時,
14、開始進行換向通水冷卻,初時通水水溫1014,通水期間調節進口水溫保持混凝土溫度不低于18。冷卻水管使用完畢后,采用0.5:1水泥漿回填密實。具體埋設圖詳見附圖2。(6) 監測儀器安裝在混凝土澆筑之前應進行監測儀器的埋設,導流洞堵頭混凝土在2個斷面(導0+123.00m、導0+127.50m)共布置有滲壓計6支、測縫計6支、溫度計4支。其中測縫計、滲壓計均采用鉆孔埋設,滲壓計鉆孔孔徑110mm,孔深0.3m;測縫計孔徑應比測縫計套筒外徑大3cm,孔深0.5m。(7) 混凝土澆筑堵頭混凝土澆筑分三層澆筑,第一層澆筑高度為2.43m,至灌漿廊道底部高程;第二層澆筑至廊道頂部以上0.8m位置;第三層澆
15、筑完成混凝土堵頭。第三倉最后兩個澆筑層混凝土采用C20、二級配自密實混凝土澆筑。具體分倉詳見附圖2。第一倉、第二倉單層封堵體混凝土采用平澆法從上游向下游澆筑,泵管布置在中線,一直鋪設至倉面上游。澆筑過程中人工將混凝土料堆向下料點兩側趕料并振搗密實。在倉面砼向下游澆筑過程中,泵管跟隨倉面砼接頭逐節拆除。進行導流洞堵頭最后一層混凝土澆筑時,在頂部左右部位分別預埋125鋼管(作為泵管),利用鋼管輸送混凝土。詳見附圖3。澆筑時,先由預埋在下游的一根號125鋼管向內輸送混凝土,邊輸送邊觀察至泵機打不出料后,封閉管口,換下游號預埋的鋼管,向內繼續輸送自密實砼,打不出料后,同時頂部排氣孔出現外露漿液,使泵機
16、保持壓力30min結束。利用125鋼管作為泵管時,先將125鋼管在倉外進行預拼裝,防止鋼管進入倉內時,出現無法拼裝情況。在進口的泵管表面設置三小孔,在混凝土泵送完成后,利用鋼筋插入小孔內,防止自密實混凝土回流,以確保混凝土填充密實。封堵段采用平鋪法澆筑,每層鋪料厚度40cm,砼卸入倉內后,采用5070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澆筑到拱頂部位人工無法振搗時,用泵送壓力盡可能向倉內打料,盡量充填頂拱部位空間,直至無法泵送為止。同時在混凝土澆筑后期適當加大輸送壓力,輸送完成后穩定一段時間。堵頭混凝土采用HBT60混凝土泵泵送入倉,利用9m的混凝土攪拌車。澆筑前,倉號內應沖洗干凈并排干積水,清洗后的基礎面
17、在混凝土澆筑前保持潔凈和濕潤。具體分倉詳見附圖2。4.3.3廊道滿堂腳手架驗算灌漿廊道滿堂扣件式支撐架步距h=0.9m,立桿縱距la=0.7m,立桿橫距lb=0.7m,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0.2m,采用鋼管為48mm3.5mm,扣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1施工參數(1) 排架參數搭設參數:排架搭設高度H=2.5m(取最大高度),步距h=0.9m,立桿縱距la=0.7m,立桿橫距lb=0.7m,立桿上端伸出至頂部橫桿長度0.2m,采用的鋼管為48mm3.5mm,扣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模板采用竹膠板,支撐主梁采用雙48mm鋼管,順橋向間距為0.7m,主梁鋪設在立桿頂托中間;模板底部次梁立桿采
18、用1010cm方木,橫橋向間距為0.3m。(2) 荷載參數 板梁實體荷載q1:a. 新澆混凝土荷載標準值:q1-1=24KN/m3b. 梁板鋼筋荷載標準值:q1-2=1.1KN/m3 模板荷載q2:模板自重標準值:q2=0.50kN/m2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3=1.0kN/m2 支撐架自重荷載標準值:q4=0.175kN/m 澆筑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5=1.0KN/m2(3) 方木參數 方木彈性模量:E=9500N/mm2; 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13N/mm2;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T=1.3N/mm2; 橫向鋼管托梁的間距:0.7m; 1010cm縱向板底方木的間距
19、:0.3m。 鋼管抗彎強度設計值:T=205N/mm2。.2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10cm10cm縱向方木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10102/6=166.67cm3I=10103/12=833.33cm4方木按照簡支梁計算,其受力簡圖見下圖4-4。圖4-4 1010cm縱向方木受力簡圖(1) 荷載的計算 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板梁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24+1.1)0.31+0.50.3=7.68kN/m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澆筑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q2=(1+1)0.3=0.6kN/m(2) 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M=0.1ql
20、2均布荷載 q=1.2q1+1.4q2=1.27.68+1.40.6=10.056kN/m最大彎矩 M=0.1ql2=0.110.0560.72=0.493kNm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M/W=0.493103/166.67=2.956N/mm2=13.0N/mm2,滿足要求。(3) 抗剪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3V/2bhT其中最大剪力:V=0.6ql=0.610.0560.7=4.224kN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T=34.224103/(2100100)=0.634N/mm2T=1.3N/mm2,滿足要求。(4) 撓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w=0.677ql4/(100EI)均布荷載 q=
21、q1=7.68kN/m最大撓度計算值:w=0.6777.687004/(1009500833.33104)=0.158mm最大允許撓度 w=700/250=2.8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0.158mmw=2.8mm,滿足要求。.3主梁的計算鋼管主梁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7.039kN圖4-5 主梁計算簡圖圖4-6 主梁計算彎矩圖(kNm)圖4-7 主梁計算變形圖(mm)圖4-8 主梁計算剪力圖(kN)最大彎矩Mmax=1.172kNm;最大變形Vmax=1.37mm;最大支座力Qmax=17.766kN;主梁截面應力:=1.172103/5.0
22、82103=115N/mm2=205.0N/mm2,滿足要求。主梁的最大撓度小于700/250=2.8mm,滿足要求。4.3.3.4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支撐架的自重(kN):NG1=0.17512.1=2.118kN 模板與木方的自重(kN):NG2=0.50.70.7=0.245kN 鋼筋混凝土板梁自重(kN):NG3=25.110.70.7=12.299kN經計算,得靜荷載標準值NG=NG1+NG2+NG3=14.662kN(2)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活荷載標準值NQ=(1+1)0.70.7=0.98k
23、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計算公式N=1.2NG+1.4NQ=18.966kN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如下:=N/(A)f其中,N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8.966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L0/i查表得到; i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A立桿的凈截面面積,A=4.89cm2; W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N/mm2); f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N/mm2; L0計算長度。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中第條規定,滿堂支撐架立桿的計算長度應按下式計算,取整體穩定計
24、算結果最不利值:頂部立桿段:l0=k1(h+2a) (1)非頂部立桿段:l0=k2h (2)式中:k滿堂支撐架立桿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查表,得,0H8時,k=1.155;h步距;a立桿伸出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至支撐點的長度,取0.2m;1,2考慮滿堂支撐架整體穩定因素的單位計算長度系數,查表,得1=1.806,2=2.896。公式(1)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l0=k1(h+2a)=1.1551.806(0.9+20.2)=2.71m長細比=l0/i=2711/15.8=171=210由長細比的結果查表得,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0.243;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18966/(0.243489)
25、=159.6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159.6f=205 N/mm2,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l0=k2h=1.1552.8960.9=3.0長細比=l0/i=3000/15.8=189=210 由長細比的結果查表得,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0.201;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20100/(0.216489)=190.29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190.29f=205N/mm2,滿足要求。4.8 灌漿工程導流洞堵頭混凝土施工時,在樁號導0+120導0+135段拱頂120埋設回填灌漿管,需回填灌漿處理,回填灌漿壓力為0.3Mpa;樁號導0+122.70+135洞段周邊
26、需作固結灌漿,灌漿壓力2.0Mpa。固結灌漿沿隧洞全斷面布置,灌漿孔深入圍巖5m,環向間距為3m,梅花形布孔,固結灌漿采用全孔一次灌漿,灌漿壓力2.0Mpa。固結灌漿實心段固結灌漿孔為斜孔,角度為65、45。4.8.1 回填灌漿施工(1) 回填灌漿工藝流程:回填灌漿鉆孔回填灌漿埋管回填灌漿封孔。(2) 鉆孔回填灌漿鉆孔采用YQ-100B鉆孔,孔徑80mm,要求鉆孔入巖20cm ,鉆孔在導流洞封堵閘門下閘后實施。(3) 回填灌漿埋管回填灌漿預埋管采用40mm鍍鋅鋼管,灌漿管布置在拱頂120范圍內,在拱頂按照30間距布置,灌漿孔每隔3m設置以出漿孔,并在頂部設置1根回填灌漿-排氣兼進漿管,具體布置
27、詳見設計圖紙。(4) 回填灌漿回填灌漿壓力為0.3Mpa,水灰比0.5:1,在進行預埋管回填灌漿時,按照先低管后高管原則進行灌漿。即先對高程較低回填灌漿管進行施工,再對高程較高回填灌漿管施工。待頂部回漿管回漿后,對回漿管進行封堵即可。(5) 回填灌漿施工要求頂拱回填灌漿必須在混凝土達到70%強度后進行,堵頭廊道段回填灌漿與固結灌漿孔相結合。實心段采用灌漿管實施,灌漿管引至堵頭下游,所有灌漿管必須編號。同時,堵頭混凝土回填灌漿必須在混凝土冷卻至20才能實施。4.8.2 固結灌漿施工根據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2012)第7.3.6條規定,、級圍巖環間可不分序;另外,根據
28、招標文件水文氣象工程地質顯示,下庫導流洞洞身段為、級圍巖。因此,在堵頭混凝土澆筑前埋設100mm固結灌漿導向管,導向管為80mm鋼管。待堵頭混凝土澆筑完成且回填灌漿施工完畢后,再進行固結灌漿施工。(1) 固結灌漿鉆孔固結灌漿鉆孔采用XY-2,孔徑59mm,開孔孔位與設計孔位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 (2) 沖洗壓水 固結灌漿孔造孔結束后進行孔壁沖洗和裂隙沖洗,沖洗時間不大于15min或至回水清凈為止。 考慮到固結灌漿壓力為2Mpa,沖洗水壓力按灌漿壓力80%控制,但壓力不超過1Mpa,即采用1MPa。(3) 導向管灌漿引管采用80的鋼管。(4) 灌漿固結灌漿采用循環式灌漿法。固結灌漿原則上一泵
29、灌一孔,當相互串漿時,采用3個孔并聯灌注,并控制灌漿壓力。灌漿機具采用3SNS型和WB160/10灌漿泵,JZ-400攪拌機,CFP 1012型灌漿自動記錄儀配套使用。灌漿漿液的變換,應遵守由稀到濃的原則,逐級改變,漿液的水灰比采用2:1、1:1、0.8:1、0.5:1等4個比級。開灌水灰比采用2:1。灌漿壓力為2Mpa。固結灌漿在規定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0L/min后,繼續灌注30min,可結束灌漿。灌漿要求及過程處理: 固結灌漿應在該部位的回填灌漿結束7天后進行。 灌漿過程中,發現冒漿、漏漿,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限流、限量、加濃漿液和間歇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 灌漿過程
30、中發生串漿時,如串漿孔具備灌漿條件,可以同時進行灌漿,應一泵灌一孔。否則應立即將串漿孔塞住,待灌漿孔灌漿結束后,串漿孔再繼續鉆進和灌漿。 灌漿過程中如回漿變濃,應換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漿進行灌注,若效果不明顯,繼續灌注30min,即可結束灌漿。 灌漿工作必須連續進行,若因故中斷,須按如下原則進行處理:a. 盡可能縮短中斷時間,盡早恢復灌漿;b. 中斷時間超過30min,應立即進行沖洗,如沖洗無效,應在重新灌漿前進行掃孔;c. 恢復灌漿時,應采用開灌比級的漿液進行灌注。如吸漿量與中斷前相似,即可采用中斷前的水灰比。如吸漿量較中斷前減少不多,則漿液應逐漸加濃;d. 當長期達不到結束標準時,應報請監理人
31、共同研究處理措施。(5) 封孔處理固結灌漿采用全孔灌漿法封孔。5 進度計劃及資源配置5.1進度計劃(1) 2015年4月25日 完成導流洞閘門拼裝;(2) 2015年4月30日 導流洞下閘;(3) 2015年6月15日 完成導流洞混凝土封堵施工;(4) 2015年7月20日 完成導流洞洞內灌漿工程。5.2 資源配置5.2.1設備配備根據施工需要、進度計劃及施工強度,特配置施工機械設備見表5-1。表5-1 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參數數量備注1高速制漿機ZJ-40012灌漿泵3SNS13輸漿泵BW25014攪拌桶JJS-2B(200L2)15灌漿自動記錄儀JT-216排污泵SB-1017比
32、重計38手風鉆YQ-10039混凝土輸送泵HTB-60110混凝土罐車9m311軟軸式振動棒8035.2.2 人員配置表5-2 施工人員配置表工 種人數工 種人數鉆 工4制漿工2技術員2質檢員2灌漿工4普 工4試驗員1鋼筋工2混凝土工4模板工4機械作業人員6電工1安全員2焊工3合計416 質量保證措施(1) 堅持質量“三檢”制,加強過程控制,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均須嚴格要求,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須報監理檢查驗收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質量控制重在過程。(2) 堅持班前會制度,加強職工技能培訓。在每班施工之前召開班前會,明確當日施工任務和施工質量控制點,做好技術交底,避免野蠻施工造成的質量事故
33、和隱患。 (3) 砼入倉鋪料:砼下料時均勻鋪料,預埋件附近、鋼筋密集部位使用人工撮料,以防止骨料堆積。實行混凝土澆筑盯倉制度,每個施工倉位從開倉到澆筑完成,設有專人進行盯倉,對澆筑過程進行質量監督,并對澆筑情況進行實錄。(4) 砼振搗:砼澆筑時,根據砼級配、結構部位分別配平板振搗器、手持式軟軸振搗棒,以確保砼振搗密實。模板附近進行復振,以減少水氣泡,提高砼表面質量。(5) 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模板變形,保證立模的準確度和穩定性,確保砼外形輪廓線和表面平整度滿足要求。7 安全保證措施7.1 一般安全措施 (1) 施工腳手架,梯子等的捆綁、固定應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工作臺、踏板、腳手架的承重量,不
34、得超過設計要求,并應在現場掛牌標明。腳手架與工作臺的木板應鋪設嚴密,木板的端頭必須搭在支點上。(2) 各種施工設備必須設置各種明顯的標識,并按制定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3) 所使用的照明線,電焊機上的一、二次線,應采用絕緣良好的電纜;移動的照明電源電壓應低于36V。(4) 遇六級以上大風,不準進行裝卸與運輸作業,一般情況下,夜間露天不宜進行裝卸作業,特殊情況作業場所在工地交接驗收,起吊、運輸、存放應按技術文件或設備上標示的要求操作,對監理人的指令應遵照執行。7.2 堵頭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1) 做好上游水位預報工作,安排專職人員負責監測上游來水情況,如出現超標洪水時,及時通知導流洞作業人員撤離至安全地帶。(2) 施工前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3) 現場演練出現超標洪水時的人員和機械撤離方案,以保證出現危險情況時人員和機械能夠及時撤離。(4) 由于導流洞內有明水,安全用電必須按照規章制度要求進行架設,項目部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