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張家口至唐山鐵路ZTSG-8標 便 道 施 工 方 案目 錄1、工程概況52、便道設計52.1便道路線布置72.2便道設計承載力72.3便道結構83、施工總體部署83.1工期目標83.2質量目標83.3安全目標93.4文明施工目標94、主要施工材料95、施工工藝流程及要點95.1施工工藝流程95.2主要施工方法10測量及施工準備10排水及原地面處理11磚渣及山皮土填筑11泥結碎石路面填筑12圓管涵施工13便橋施工136、機械設備選型及人員配置156.1設備配置表156.2人員配置表167、安全文明施工167.1安全措施16陸基便道施工16棧橋便道施工167.2文明施工171、工程概況新建張
2、家口至唐山鐵路為國鐵重載級雙線鐵路,ZTSG-8標段正線線路總長65.879km,其中:四分部管段范圍為:DK510+173.6QCK113+900,左線16.522Km,右線16.434Km。本管段線路起點為柳樹莊中橋,由西向東前行約1Km后折向東南(約30轉角),前行至安子莊附近后,折向正南(約60轉角),在DK520+300處左右線開始分離,右線前行至遷曹線后與遷曹線并行,左線繞行至遷曹線處設特大橋跨越鐵路,并折向西南,向遷曹線靠攏,逐漸并行至終點。路線所經過地大多為稻田和養殖塘,并多次跨越灌溉溝渠。為便于工程施工,沿線路設置臨時便道,便道起止里程為DK510+173.6QCK113+9
3、00。臨時便道干線總長20.2Km,沿紅線邊界修筑;引入線僅設置在橋梁段,按每2孔設置一處,引入線需與干線連接。便道線路施工為不影響當地灌溉溝渠和既有道路通行,共需埋設管涵117處。便道線路共計占用紅線外農田:50484m2,其中二農場22227 m2、三農場22617 m2、五農場5640 m2。占用紅線外魚塘39492 m2,其中二農場8252 m2、三農場7736 m2、五農場23504m2。占用紅線外荒地5295 m2,其中三農場4545 m2、五農場750m2。2、便道設計本工程便道類型主要分為:普通便道、過溝渠便道、跨魚塘便道和鋼棧橋便道。如下列圖:圖2-1 普通便道結構斷面圖圖2
4、-2.1 過溝渠便道結構斷面圖1圖2-2.2 過溝渠便道結構斷面圖2圖2-3 魚塘內便道結構斷面圖圖2-4 鋼便橋結構示意圖2.1便道路線布置臨時便道用地原則上盡量利用紅線內用地,但考慮到橋梁段承臺基坑開挖安全和路基段大型運輸車輛錯車等要求,按以下原則進行臨時便道干線用地征用:(1)路基段便道干線用地利用紅線內6m寬,另在紅線外增征2m寬;(2)橋梁段便道干線用地利用紅線內2m寬,另在紅線外增征6m寬;(3)橋梁段便道干線原則上需要貫通,遇溝渠時埋設管涵,僅在海河、唐海三排干渠處設置便橋。(4)路基段便道干線原則上不貫通,但必須與外界既有干道連通。在有過水框架涵(或框構)處設置圓管涵,其它溝渠
5、處不設置圓管涵,采取改渠方式通過。臨時便道干線總體平面布置:DK510+173.6DK513+950便道沿路線左側布置,DK513+950DK515+441便道沿路線右側布置,DK515+441DK516+045暫不設置便道,DK516+045DK517+708便道沿路線右側布置, DK517+708DK523+103便道沿路線左側布置,DK523+103QCK113+900便道沿路線兩側布置。具體路線布置見附圖。2.2便道設計承載力橋梁段施工便道設計承載力按50t混凝土罐車活載考慮,路基施工便道主干道設計承載力按100t前四后八輪汽車活載考慮。路基施工便道輔道設計承載力按50t混凝土罐車活載
6、考慮。2.3便道結構(1)考慮到便道兩側設置有灌溉溝渠,施工便道兩側不再設置排水溝;(2)便道基礎采用磚渣、山皮土分層填筑。其中,原地面以上300mm采用磚渣填筑,之上采用山皮土填筑,山皮土填筑厚度暫定600mm(具體見便道結構斷面圖)。山皮土質量要求: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徑小于35mm的含量)不得大于山皮石混合料總重的15%,土內不得含有有機質、淤泥質土及軟石。石塊粒徑為60200mm,不得含有粒徑大于300mm的塊石。塊石壓碎值不大于30%。山皮土填筑質量要求:地基系數K30120MPa/m,孔隙率n31%;磚渣質量要求:土的用量(包括礫石粒徑小于5mm的含量)不得大于磚渣混合料總重的50
7、%。土內不得含有有機質、淤泥質土及軟石。磚石粒徑為5200mm,不得含有粒徑大于240mm的磚石。磚渣填筑質量要求:地基系數K30110MPa/m,孔隙率n28%;(3)便道面層采用泥結碎石,厚度按100mm。其中,泥為粘土或黏性土,不得含有機質、淤泥質土,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徑小于2mm的含量)不得大于混合料總重的20%。碎石粒徑為1631.5mm,碎石壓碎值不大于30%,針片狀含量不大于10%。土和碎石應拌和均勻。泥結碎石填筑質量要求:地基系數K3080MPa/m,壓實系數0.90;(4)便道穿越溝渠處設置圓管涵,采用800mm1500mm鋼筋砼圓管涵,圓管涵頂填土厚度不得少于50cm。具
8、體設置見附表。(5)在海河處設置鋼便橋但不貫通,便橋僅延伸到水中墩處,對岸邊墩采取填土圍堰;在三排干渠處設置鋼便橋并貫通,兩岸邊墩進行填土圍堰,鋼便橋結構見附圖。3、施工總體部署3.1工期目標便道計劃于2010年12月1日開工,2011年2月28日竣工,共計3個月。3.2質量目標確保工程質量,符合便道使用要求。3.3安全目標無工程安全事故,無人員傷亡事故。3.4文明施工目標爭創文明工地。4、主要施工材料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石灰m335452磚渣m3563583山皮土m3963544泥結碎石m3139385貝雷片片2106鋼管樁800mm10mmm3607鋼管325mm8mmm368工字鋼I5
9、6am815、施工工藝流程及要點5.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放樣場地清理地基處理磚渣填筑碾壓山皮土填筑碾壓泥結碎石填筑碾壓管涵埋設陸基便道施工流程圖貝雷梁斜撐、抗風拉桿安裝履帶吊吊鋼管樁就位鋼管樁樁間平聯振動錘與鋼管樁連接防滑條、欄桿、照明等附屬結構安裝橋面板鋪裝縱、橫分配型鋼貝雷梁安裝棧橋下橫梁I56a安裝振動下沉鋼管樁測量定位鋼管樁加工鋼棧橋便道施工工藝流程圖5.2主要施工方法5.2.1測量及施工準備(1)便道施工前,根據紅線用地圖實地查勘便道的平面布置,進一步優化便道平面布置。(2)施工測量放線前,必須完成導線網、水準網的復測和加密,并完成路線中樁和紅線邊樁的測量及布設。對紅線邊樁做好明顯標記
10、,并做好保護。根據便道平面布置圖,計算便道臨時征地的邊界,并進行測量和布樁(與紅線邊樁區分開)。完成便道用地范圍內的征遷工作。(3)在便道施工前,必須探明臨用地范圍內的地下管線的埋設位置及其走線。結合初步設計資料,通過咨詢當地政府部門和居民的辦法獲得地下管線埋設的初步資料,并聯系物探單位對管線進行進一步查探 。在地下管線埋設位置設置標識牌和圍三角旗做上明顯標記。如果需要進行設計變更的盡早將資料提報設計院。(4)測放便道另一側邊線,沿便道兩側拉線布設三角旗。復測便道范圍內的原地面標高,根據原地面標高完善便道縱斷面設計。(5)施工前,完成對參與施工的全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安全交底,明確人員崗位及各
11、個崗位的職責和安全生產責任。對進場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修和保養,保證機械設備滿足施工要求。5.2.2排水及原地面處理(1)已浸水的農田內便道在施工前需進行排水,必要時還需進行填土圍堰:將便道、紅線范圍內的被浸泡的表土采用挖掘機或推土機堆到便道及紅線外、灌溉溝渠邊上,用挖掘機做成土堰,土堰需高出水面30cm以上。然后挖溝排水或水泵排水,待土體基本晾干后(無明顯濕跡),人工撒布生石灰,生石灰摻量為6%(石灰與土的重量比),采用旋耕機打碎、拌合均勻,處理厚度30cm,然后采用21t振動壓路機原地面碾壓,壓實度達到90%以上。(2)已翻耕但未浸水的農田,先人工撒布熟石灰,摻灰量3%,處理厚度30cm,采
12、用旋耕機打碎、拌合均勻,然后采用21t振動壓路機原地面碾壓,壓實度達到90%以上。(3)水塘內的便道設置需具備兩個方面作用:施工道路、永久工程的圍堰。因此,水塘內便道的位置需盡量設置在塘內側。水塘中便道采用填石擠淤法施工,暫不考慮排水清淤。(4)其余地段的便道施工,先采用推土機清除表層含雜草、樹根等的土皮,然后采用21t振動壓路機原地面碾壓,壓實度達到85%以上。5.2.3磚渣及山皮土填筑每段磚渣填筑前,根據便道邊樁,拉線并用石灰撒出灰線。材料運抵現場后,使用推土機和挖掘機分層填筑,分層厚度不大于200mm,松鋪系數按1.26(具體根據試驗確定),在填筑過程中,人工輔助將粒徑較大的塊石平置于基
13、底,以免局部標高高出設計值。填筑順序:分段施工,分段處必須有與外界連通的地方道路(并且道路滿足材料運輸車輛通行),每段從從一端向另一端施工,相鄰段連貫施工,逐片形成通車條件,保障填筑過程中材料運輸車輛能通行。壓實時機控制在最佳含水率時段,采用21t振動壓路機碾壓。碾壓由靜壓到振動,由弱振到強振,先慢后快地進行。壓路機行駛速度開始要慢速,由低處向高處排壓,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振動壓路機前后兩次輪跡重疊0.40.5m,前后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1.01.5m。路肩必須填筑和壓實到位,不留死角。上層土填筑前必須由技術員或試驗員對下層進行承載力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
14、填筑,嚴禁多層一起填或者下層還沒壓實上層就開始填土。壓實的直觀標準為:壓路機強振后無輪跡印,并且山皮石或磚渣運輸車輛通過時不下陷。5.2.4泥結碎石路面填筑粘土和碎石在料源地應提前拌和均勻,若到場料拌合不均勻,現場能拌合均勻時,必須在現場空地上集中打堆,采用挖掘機反復翻拌,直至均勻為止;現場拌不均勻的料作退場處理。嚴禁使用拌合不勻的料填筑。施工前,測放便道頂面邊線,并測量山皮土路面頂面標高,根據實測標高適當調整便道縱斷面設計,使設計與實際相吻合,同時又能保證路面行車平順和路面排水通暢的功能。泥結碎石路面的填筑順序按:分段施工,每段從中間向兩端或從一端向另一端施工。材料采用自卸車運到現場后,采用
15、平地機或大推土機攤鋪均勻,局部不均勻處人工找平。壓實前,檢測泥結碎石的含水率。當含水率小于最佳含水率時,根據檢測數據計算每平方用水量(適當放大),然后人工使用噴壺進行定量噴水,并用旋耕機翻拌,保證噴水均勻,不得直接澆水或潑水。并等水滲透均勻并略微晾干。當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時,需適當晾曬,并用旋耕機翻拌保證晾曬均勻。在最佳含水率時進行碾壓,碾壓方法與山皮石碾壓方法基本相同,最后采用膠輪壓路機光面。碾壓完成后及時進行養護,冬季施工期間采用塑料薄膜加草墊覆蓋養護。在養護結束前,嚴禁任何車輛上路行駛。5.2.5圓管涵施工圓管涵施工有兩種方案,方案1:在便道施工前先進行圓管涵施工;方案2 :先按普通便
16、道標準采用磚渣及山皮土填筑,在面層施工前開挖埋設圓管涵,并重新回填。方案1用于以下情況:圓管涵所在溝渠處具備先開工條件,能在便道鋪筑到該處前完成圓管涵施工;方案2用于其它情況。兩種方案應根據實際情況互相結合使用,采用方案1打開作業面,采用方案2形成連續作業條件。方案1:施工前,在便道外側3m以外填素土擋水,然后排水。若溝渠底部淤泥較厚時,采用磚渣適當換填(換填深度為到新鮮硬土為止)。淤泥不厚時直接填山皮土擠淤;若管頂填土厚度不足50cm,則適當降低溝底標高(若造成管口部分埋在泥面下,應將管口3m范圍內的溝底適當降低)。管涵下口標高應預留足沉降量(暫按泥面以上300mm,具體根據試驗確定),防止
17、日后管口沉陷于泥面下而失去通水作用。圓管涵采用挖掘機進行安裝,管節間需嵌套密實、順直。管外填土采用磚渣或普通土,采用挖掘機夯實。雙(多)管涵的兩管之間的下層填土需在管節安裝前預先填筑,上層土可與管頂填土同時施工。管頂以上200mm的填土采用素土或碎石土,不得直接填筑山皮土。之上填土按普通便道標準實施。管涵施工完成后盡快開挖兩側擋土恢復通水。管涵上方便道面層施工前,需檢查管口情況,若管口陷于泥面下1/4孔徑以上需挖出管涵重新埋管、填土。方案2:先用山皮土或磚渣直接填滿溝渠。在管涵所處段的便道基礎施工完成后,且暫時不影響其他路段便道施工時進行圓管涵施工。管涵下口標高按溝底泥面標高+100mm。采用
18、挖掘機開挖,防止超挖,將填料分類堆放到基坑外(保持安全距離)。其余埋管、回填方法與方案1相同。5.2.6便橋施工本工程共設3座鋼便橋,其中跨海河2座(長度約為30m,不貫通),跨唐海三排干1座(長度約為30m,貫通)。(1)鋼便橋設計鋼便橋承載力按100t前四后八輪汽車行車要求,限速5Km/h。橋面凈寬按4.5m,橋面高出施工期間最高水位0.5m以上,標準跨度按12m。鋼便橋的平面位置不得妨礙鉆孔樁施工、鋼板樁圍堰及承臺施工,能夠滿足整個橋梁施工期間的要求。鋼便橋由下至上結構為:800mm10mm鋼管樁、I56型鋼下橫梁、321型貝雷梁主縱梁(上下設加強弦桿)、I14型鋼橫向分配梁、10mm厚
19、帶防滑條鋼板橋面、欄桿。(2)試樁施工試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檢驗鋼管樁的承載能力。通過試樁,確定基樁的入土深度,校核圖紙并選擇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機具設備。(3)鋼便橋施工鋼管樁采用履帶吊掛液壓打樁錘施打;便橋主桁采取在后方場地內拼裝成組,將分組桁架運至現場利用吊車組拼成整體;橋面施工采用在后方將橋面分塊加工成標準化模塊,由汽車運輸到位后利用履帶吊吊裝架設,依次逐跨施工。設備投入投入50t履帶吊一臺、振動錘一臺和必要的運輸車輛。鋼管樁下沉施工先在岸邊上打入定位樁,履帶吊吊裝導向架就位。懸臂導向支架精確就位后,運輸鋼管樁就位。履帶吊吊裝振動錘和樁帽與樁頂連接,將樁吊至設計樁位后,慢慢放松吊機鋼絲繩,
20、直至樁落于河床面,并再次檢查樁的垂直度。鋼管樁垂直度控制在1,樁中心偏差在50mm以內。開啟振動錘沉放鋼管樁。如果鋼管樁太長,可考慮接樁施工。接樁施工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實施。一排鋼管樁振打完畢,鋪設分配梁、主梁及橋面系,然后轉入下一孔便橋施工。鋼管樁振動下沉如圖5-1所示。圖5-1 履帶吊下沉鋼管樁示意圖鋼便橋上部施工a)每排鋼管樁沉放后進行樁之間的連接,連接構件采用325mm8mm鋼管平連。鋼管樁之間的接頭必需滿焊,各加長加勁板也需滿焊并符合設計的焊縫厚度要求,按規范要求進行超聲波探傷。b)I56a工字鋼安裝經測量放線后,直接嵌入鋼管樁內30cm,露出樁頂15cm。c)鋼管樁頂的分配
21、梁與鋼管樁上的牛腿、牛腿與鋼管樁以及分配梁上固定貝雷架的限位結構與分配梁之間的焊縫必須符合設計的焊縫厚度要求。d)貝雷梁預先在陸上按每組尺寸拼裝好,然后運輸到位,安裝在I56a工字鋼上。用騎馬螺栓固定貝雷架與貝雷架頂上的分配梁,要求騎馬螺栓擰緊力要均勻,并適當布置以不影響縱向分配梁布置,然后安裝剪刀撐。e)貝雷梁拼裝完畢,其上鋪設橫向分配梁、縱向分配梁,如遇與螺栓螺母沖突時,可適當調整其間距。橋面縱向分配梁與貝雷架上的橫向分配梁之間采用焊接,焊縫滿足結構要求,焊縫高度不小于6mm。橋面板與縱向分配梁之間實施間斷焊,橋面板沿縱橋向每塊之間預留1cm的縫隙。f)橋面板為10mm鋼板,盡量采用整張鋼
22、板鋪設定位。 g)鋼便橋護欄和立柱采用48mm3.5mm鋼管焊接,立柱間距1.5m,焊在型鋼上。h)鋼管樁之間的連接要盡早進行,貝雷片梁的安裝要由50t履帶吊實施,采取逐跨進行貝雷片梁的安裝。6、機械設備選型及人員配置項目部成立便道施工小組,便道施工小組下轄四個機械施工隊和一個便橋施工隊,配足配齊相應的施工機械及施工人員(機械配備見下表)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由項目部統一安排部署,各施工隊認真執行。6.1設備配置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位主要施工任務1振動壓路機YZ21臺8便道土石方2推土機T140臺8便道土石方3挖掘機CAT320B臺8便道土石方4自卸車80T臺40便道土石方5履帶
23、吊50T臺2便橋6汽車吊25T臺2便橋7平板車輛2便橋6.2人員配置表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技術員52測量53實驗員44安全員25作業隊60合計767、安全文明施工7.1安全措施7.1.1陸基便道施工(1)在臨時便道起點設立警示牌、路線指向牌、便道口懸掛彩旗,設警示紅燈,并在改線的原路段設置路障、施工警示牌等。(2)嚴格按照各規章制度的規定進行施工。(3)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采用多種形式,使全體職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斷強化安全意識,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經常化。(4)在便道兩側的邊坡處設置反光標識,并在便道進口、出口處設照明燈。(5)在便道進出口設路線導向牌。(6)施工現場設有安全標志,在陡
24、坎、溝、槽、坑、井等危險部位設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7)施工機械不得在坡道上、國道上停放或檢修、當必須要時需做好防護。(8)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必須具備有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有效專業上崗證件。7.1.2棧橋便道施工(1)鋼棧橋搭設期間履帶吊最大吊幅處的吊重不得超過其技術要求;定期校核汽車吊、履帶吊等起重設備的安全性能;吊裝作業必須有起重工指揮;施工區域配備專職安全員;對已搭設鋼棧橋進行安全驗收后才能投入使用。(2)鋼棧橋使用期間鋼棧橋上布置相關的防護措施主要是在橋面兩側設置鋼扶手護欄;在鋼棧橋護欄上布置規定數量的救生圈;在兩側鋼護欄上布置一定數量的照明燈具和反光標識,作為棧橋上車輛夜間運輸的標識;
25、專人指揮交通保持棧橋、通道暢通。定期復測河床面高程,如河床沖刷超過設計值,采用回填沙袋等措施,確保棧橋結構安全。7.2文明施工(1)所有施工設施符合國家環保法規定,對于污染嚴重的設備不得投入使用。(2)施工、生活垃圾、廢料集中堆放,嚴禁隨意倒到便道兩側,嚴禁倒入河中。(3)施工現場合理布置材料、半成品。材料、半成品擺放整齊,做好防雨、防潮、防火的措施。(4)施工機械進場要求機況良好、外觀清潔、停放整齊。(5)施工現場要平整方便施工活動,不準有水洼、溝、陡坡。(6)施工人員上班時要衣服整潔,穿戴好防護用品,施工現場不準兒童、老弱病人和與施工無關的人進入。(7)施工現場的警示牌、標示牌要設置整齊,并經常保持清潔。(8)嚴格遵守國家、地方的法律、法規及其他對文明施工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