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信產通信服務有限公司科研樓 基礎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目 錄1、 工程概況 2 2、 編制依據 23、 施工條件 34、施工設計 35、混凝土攪拌和澆筑 86、質量保證措施 107、安全保證措施 108、主要施工機具及材料計劃 119、關鍵部位處理措施 1210、控制收縮裂縫的技術措施 1211、現澆混凝土允許偏差 1412、施工中不可遇見性事發措施 14 基礎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光谷大道與創業街交叉路口),工程總用地面積(規劃)6529.62,總建筑面積:15979,其中地下:2339.76,地上:13639
2、.24。地下一層、地上十七層;局部十八層,建筑總高度73.60米(室外地坪至屋面高度),為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采用筏板基礎。基礎長:59.9m;寬44.7m;厚:筏板一:1.7m;筏板二0.8m,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甲級,筏板砼:C45抗滲砼、抗滲等級0.8MPa,采用C15、100厚砼墊層。筏板一配筋:級25鋼筋、120雙層雙向。筏板二配筋:級20鋼筋、180雙層雙向。圖中未注明為筏板二。本工程由湖北省信產通信服務有限公司興建,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設計,中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湖北)責任有限公司進行地質勘察,湖北東泰建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監理,湖北九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施工。二、編制
3、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 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 (GB/T503262001) 4、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 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 6、砼強度檢驗評定標準 (GBJ10787) 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范 (JGJ/T10-95) 9、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8、工程測量規范 (GB50206-93) 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2011) 10、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
4、術規范 (JGJ46-2005)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130-2011)12、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3、信產通信科研樓施工組織設計 14、信產通信科研樓施工圖紙 三、施工條件1、鋼筋隱驗合格,各部位埋件、線管復核無誤。2、測量已復核完畢,標高、軸線已符合設計要求。3、筏板鋼筋、柱、外墻插筋和高出300mm的吊模及其它部位的模板已驗收合格。4、基礎筏板底板100厚C15砼墊層已驗收合格。5、在施工作業面鋪置人員腳手馬道。6、備足振動棒、初平抹光機等施工用具。7、備好作業面的連接電源箱和夜間施工電源。8、掌握天氣情況,備足遮蓋防雨布。9、現場將運
5、輸車道清理到位無障礙物。10、將養護覆蓋材料運到現場備用。11、泵車停點提前平整、清理。12、備好通訊聯系工具。四、施工設計1、施工方法 信產通信科研樓,均為大體積砼筏板,主樓的砼筏板為1.7 m厚;裙樓0.8m厚,混凝土澆筑量約*M3;針對本工程基礎筏板實際特點,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法,每層延續部分大于4米, 不得留施工縫。每層澆筑厚度450mm,以后澆帶處為一作業段,每一段從東向西一次性澆注,另:上翻300高的外墻待基礎底板澆注約2小時后再澆注,沿一端進行依次澆注. 大于4M1.7M 每層澆筑高度為450mm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前,由試驗室配制出混凝土配合比,然后按配合比進行
6、配料攪拌、澆筑,并留置試塊、測試坍落度,并做好記錄。混凝土外加劑添加要準確,水平運輸由砼泵車運輸至工地,再用地泵車架輸送管將砼足片分層澆筑,由一端向另一端平行后退。每臺班配6臺振動器負責振搗,每個工作班與班、層與層之間要互相穿插協作,定人定位,責任到人,a、由一端向另一端退澆;b、6臺振動棒均勻退振,防止漏振;c、分層自然成坡澆筑,每層高450mm。澆筑砼采用斜面分層澆筑法,每作業面分前、后兩排振搗砼,邊澆筑邊成型,及時抹平底板表面,標高、厚度采用水準儀定點抄平, 用細白線嚴格控制板面標高,用兩米靠尺檢查并控制表面平整度。 墻體砼澆筑:外墻300mm高與基礎底板一起澆注,先從外墻一端開始循環澆
7、筑,施工縫留在后澆帶處。 2、施工能力設計采用臺地泵,兩個流槽澆筑,理論泵送加流槽每小時平均按 m3計算,筏板砼2871.51m3左右,需要44.18個小時才能澆筑完畢。因此施工設備配置為:塔吊 1臺牽引式地泵 1臺活動流槽 兩個攪拌運輸車 359輛(8 m3/車)3、砼溫差控制設計大體積砼內外溫差超過25時,砼開裂的可能性很大。需要通過合理的保溫、增濕養護,有效控制砼內外溫差,使其小于25,并使砼表面盡量少出現微裂縫.大體積砼采用蓄熱增濕養護。砼終凝后,在基礎筏板砼表面交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上蓋養護毯。其厚度由計算確定若出現內外溫差超過25,可再增加保溫材料,其熱功計算如下:(1).混凝土水
8、化熱絕熱溫升值計算Tmax=mcQ/CTmax混凝土最大水化熱溫度升值.C-混凝土的比熱在0.841.05kJ/kgK之間,一般取0.96kJ/kgK,-混凝土的質量密度,取2400kg/m3Q-每千克水泥水化熱量(J/kg),可查下表求得.品種水化熱量Q(J/kg)32.542.5普通硅酸鹽水泥377461礦渣硅酸鹽水泥335m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求得Tmax=55.63oi=0.5hi(Tb-Ta)K/(Tmax-Tb)式中i保溫材料所需厚度(m).h-結構厚度(m)i-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W/mK),可按表11-19取用;Tmax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oC).Tb-混凝
9、土表面溫度(oC);Ta-混凝土澆筑35天空氣平均溫度(oC);0.5-指中心溫度向邊界散熱的距離,為結構厚度的一半;K-傳熱系數的修正值,即透風系數.對易透風的保溫材料組成取2.6或3.0(一般指風大的情況),對不易透風的保溫材料取1.3或1.5;對混凝土表面用一層不易透風材料,上面再用容易透風的保溫材料組成,取2.0或2.3.由于澆筑時有些因素是變化的,所以塑料薄膜上養護毯厚度根據實際情況按以上計算公式計算確定。主樓筏板混凝土測溫:測溫點分為9個測區,每個測區分上、中、下三個測試點,共27個。上下測點分別在距上下表面400處,中間測點距上下表面850.其測點布置圖見附圖.測溫工作在混凝土澆
10、筑完畢后開始進行,測溫頻率按持續14天考慮。具體安排是:前三天,每兩小時測溫1次;4天至8天,每4小時測溫1次;以后每天6次,并做好測溫記錄。及時調整覆蓋層,使砼在優良的環境下進行養護。同時應測相應大氣的溫度。 預防混凝土溫差過大措施:一是盡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二是減少水泥用量。三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四是改善骨料級配,摻加粉煤灰或高效減水劑等來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五是改善混凝土的攪拌加工工藝,在傳統的三冷技術的基礎上采用二次風冷新工藝,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六是在混凝土中摻加一定量的具有減水、增塑、緩凝等作用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保水性,降低
11、水化熱,推遲熱峰的出現時間。七是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應力與結構尺寸相關,混凝土結構尺寸越大,溫度應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層、分塊澆筑,以利于散熱,減小約束。八是加強混凝土溫度的監控,及時采取冷卻、保護措施。九是加強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后,及時用濕潤的養護毯等覆蓋,并注意灑水養護,適當延長養護時間,保證混凝土表面緩慢冷卻。十是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鋼筋或者摻入纖維材料將混凝土的溫度裂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4、 現場組織(1)、砼攪拌及運輸分為兩大班作業,每班作業時間為12h。每班主要人員安排:負責人1 人、外部協調(攪拌、運輸)2人、工長 1人、技術 2人、質檢 1人、安全 1人、物資
12、 1人、后勤管理 1人、機械工、電工等特殊工種及現場操作人員根據需要隨時安排。(2 )、砼澆注及養護分兩班作業,每班定25人,作業12h。每組設分負責人,值班管理人員,班組長各1人砼振搗工、鋼筋工、模板工、電工等特殊工種及現場操作人員跟班作業。五、混凝土攪拌和澆筑 1、砼攪拌 (1)、嚴格按試驗室出據的配合比進行攪拌,計量要準確,砼攪拌時,根據砂石含水率和粒徑及時調整配合比,派專人控制坍落度。砼坍落度:考慮即便于泵送、澆筑時流淌又不致過遠,取200mm正負20mm。砼從出機到入模時間不得超過120min。 (2)、基礎筏板為C45P8砼,提前一周上報計劃,確保足夠的車輛供應。為了防止意外發生,
13、提前聯系另一廠家為備用單位。2、砼澆筑 步驟:塔吊配合、布置泵車、流槽砼供貨驗收開機泵送砂漿潤管澆筑第一層砼振搗作業面推進返回澆筑第二層砼振搗作業面推進澆筑第三層砼振搗循環作業砼表面第一次趕平、壓實第二、第三次趕平壓實砼及時覆蓋、保濕養護砼測溫監控。 (1)、底板砼澆筑 (2)澆注前作業面應清理干凈。 (3)、底板連續澆注,不留施工縫,保證“軟接茬”;砼應梅花點式振搗密實,每插點時間以20-30秒為宜,以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快插慢拔,均勻振搗。 (4)、 砼澆筑由1臺地泵和兩長邊各一個流槽、并有塔吊配合,同時從短邊開始由一端向另一端澆筑,每部位兩臺振動棒同時振搗,形成了一個較大的砼澆筑流動
14、工作面。第二層砼要在第一層初凝前澆筑完畢。用插入式振動器逐步進行振搗密實,澆筑時砼澆筑流淌面每層平面長度要大于4m,為了防止集中堆積,先振搗出料口處,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搗。 (5)、基礎筏板砼成型后,其表面水泥漿較厚,不僅會引起混凝土表面收縮開裂,而且會影響其表面強度,故等表面凝結前必須用木抹子搓壓表面,以防止表面龜裂,至少抹壓三遍,最后一遍在混凝土終凝前抹壓平整,并且用條帚掃成紋理,以增加美觀度,同時形成毛面,裝修時不再鑿毛。混凝土澆筑終凝后加塑料薄膜及養護毯等覆蓋 ,養護期714天,既可降低內外溫差,又可防止混凝土內自由水蒸發.避免產生溫度裂縫和收縮裂縫。砼未達到足夠強度前,嚴禁
15、敲打或振動鋼筋。3、砼的溫度監測 采用預埋管上、中、下三層進行測溫。(為一組) 100mm 100mm 400mm 筏板厚度1.7M 450mm 預埋測溫管 450mm 400mm4、砼養護養護時間:砼終凝后(考慮為18小時)開始,714天。養護方式:在基礎筏板砼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并覆養護毯等。5、試塊的制作監理、施工方、商品砼公司三方見證取樣,試塊的數量按相關規范要求數量留置,送檢試塊應為標準和同條件養護試塊。六、質量保證措施1. 施工前組織進行技術交底,使全體施工人員對整個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要求和應注意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數。2. 質檢部要制定專項質量保證措施,增加
16、人員,加強管理。3. 進場的原材料,必須按規定進行復試,不合格材料要清退出場。4. 派專人負責,以加強對攪拌站的管理,保證計量的準確性。5. 分項工種,各工序嚴格執行“三檢”制度。6. 現場指揮、值班人員要時刻檢查施工情況,及時決策處理出現的施工問題,以保證施工質量。7. 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方案組織施工,按標準操作。對違反規定不負責任、不聽指揮的人,一經發現,立即現場處罰。8. 時刻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情況,隨時作好應急準備,并做好測溫記錄。9. 混凝土養護的覆蓋層不準擅自拆除。拆除前須報告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能按要求進行。七、安全保證措施1. 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接受“三級”安全教育,具
17、備一般的安全常識,并與項目安全部門簽訂有關安全施工責任制度。2. 進入現場施工的人員,要掌握并嚴格執行現場安全施工紀律(制度),執行“三保”防范措施,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每天有專職安全員值班,組織安全執法隊,專門負責監督施工安全工作。3. 進行施工技術質量交底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交底,嚴格執行各種安全制度。4. 施工前,標段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對筏板大體積砼澆筑,與參施工人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員了解和掌握“干什么?怎么干?注意什么?”,明白有關安全施工的具體要求和操作方法。5. 專用設備必須專人操作;機電設備由專人維修保養和管理。6. 實行三相五線制,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安裝漏電保護器。7
18、. 基坑周邊設防護欄桿。8. 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的照明,重要部位、通道口要有安全指示燈。9加強基坑護坡及周圍土方和圍墻的監測,隨時報告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八、主要施工機具及材料計劃序號機具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商品砼攪拌站座1提前聯系另站2牽引式砼泵臺11臺備用4砼攪拌運輸車輛151013m3/車5插入式振動器臺63臺備用6 刮 杠個4 6個7塑料薄膜m23500 8黑膠布卷10209木抹子個8 2010養護毯m7000九、關鍵部位處理措施筏板設置后澆帶:后澆帶處按圖紙及規范要求施工,并兩邊設置鋼絲網。(其它詳見結構施工圖)在澆筑此部位砼時,中間用木枋(間距為200mm)頂住模板龍骨并加固牢靠
19、,嚴禁澆筑砼時砼隨意流至后澆帶部分,或脹壞鋼絲網。待主體施工完畢后,用高一級別標號砼并摻加微膨脹劑澆注,澆注前其浮動的石子、漿料、鋼筋上的浮漿等均應清理干凈。十、控制收縮裂縫的技術措施。1.減少水泥水化熱的影響為控制溫度裂縫,使用高強水泥;選用中熱或低熱的水泥品種;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以降低水泥單方用量,減少水泥水化熱.2.摻加外加料 :(1)、 摻加外摻料: 摻用適量粉煤灰,以代替水泥,從而降低水化熱,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增加砼的可泵性,同時粉煤灰對砼的后期強度有較好的增強作用, 摻量以實驗室配制為準,達到滿足砼強度,抗滲強度及砼可塑性的要求。(2)、 外加劑:高性能泵送劑(WS型)
20、,起緩凝、減水、引氣、減少坍落度損失等多重功能。并延長砼初凝時間,降低水化放熱速度。摻加膨脹劑,降低砼收縮,可以減少大體積砼內部微裂縫,從而提高結構自防水能力。加入抗滲劑,按實驗室要求達到抗滲強度。3 選擇優質骨料 (1)、 粗骨料:進行優化級配設計,優先選用自然連續級配的粗骨料,使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和易性、較少的用水量、節約水泥用量、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本工程粗骨料選用粒徑分別為5-10,10-20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采用二級級配,增加骨料用量,降低空隙率,可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從而降低水化放熱總量。 (2)、 細骨料:選用優質中砂,砂中含泥量控制在2以內。細度模數在2.6-2.9之間,平均
21、粒徑在0.381左右。以減少水泥和水的用量,從而降低混凝土的溫升和減少混凝土的收縮。4 控制混凝土的出機和澆筑溫度 (1)、 控制出機溫度:石子影響混凝土的出機溫度最大,砂次之,水泥最小,故只須控制砂石即可。 (2)、 控制澆筑時入模溫度:根據工程經驗,最高入模溫度應控制在10C為宜。5 延緩混凝土的降溫溫度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應加強表面的保濕、保溫養護,用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縫的產生。澆筑之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加麻袋覆蓋。既能減少升溫階段的內外溫差,防止產生表面裂縫,又能使水泥順利水化,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防止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和溫度裂縫。6 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 混凝土的收縮和極限拉伸值
22、除與水泥用量、骨料品種和級配、水灰比、骨料含泥量等因素有關外,與施工工藝也密切相關。混凝土澆筑初凝前二次振搗也非常重要,它能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減少混凝土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抗壓強度,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二次振搗時間控制在2小時之內。十一、現澆混凝土允許偏差項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次高層框剪1基礎軸線位移15尺量檢查2標高10用水準儀或尺量檢查3截面尺寸+8 -5尺量檢查4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木契形塞尺檢查5基礎邊界尺寸20-15尺量檢查6預埋管57預留洞中心位置偏移158電梯井筒長、寬中心線250吊線和尺量檢查十二、 施工中不可遇見性事發措施1. 停電:混凝土澆筑中不能發生,請甲方提前與供電部門聯系及協商。下雨:下雨時,澆筑過的混凝土用彩條布覆蓋,防止雨水直接淋其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