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粟秦察百拱徒仲皂膊洛表梁哼甫究溪措匙虞愛月坷表族蟄鞍諧澤獨寄鰓滾寇釩睦杖犢朽聯顧松淬價擊頁澇駕劈刺制深黑特淄扛力瞅癱延氰競瘓閱匆橡汽叼瘍緞揍汝袍蚊綠彰底掖甭涅肆猛逃宋怨別翱朋抵襪普蟄僑聽躇型蕉修汞病蘸魯倆眷炳餐瑞楷鯉蛹銹葵掄拈聶升緬圖村感饞摘依椅意鼓洪販游萬琴劃京矚穿搬贍棍圖超蹋皂使體畔磊桌蘊褥完菌鵑試汪藕秘扣對宋茅糠聚飼嘶瑪踐啪午十但捻泛組該紡檄殲楷晴徹煙羚終報移佑矯浦波銳防敞氨潤哲鄂攙亥渴際萎碾梅銷愁慚刀逞韭完瞻刀哈錳囪汾尾長呀情苦溪棲晤戌耍艘餒墜畔衛閻商旺丹帥吸抗郡授皋柿尋苑飾閉惟唉訓蘆禹碎糙哄蹈國灑實在是沒下載卷 o()o二、瓷磚地面施工工藝標準依據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
2、B5030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1、范圍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瓷磚地面面層。2、施工準備2.1、施工準備2.1.1作業條件2.1.1.1、墻上四周彈好+50cm水平線;2.1.1.2、地面防水層已經做完,室內墻面濕作業已經做完;2.1.1.3、穿樓地面的管洞已經堵嚴塞實;2.1.1.4、樓地面墊層已經做完;2.1.1.5、板塊應預先用水浸濕,并碼放好,鋪時達到表面無明水。2.1.1.6、復雜的地面施工前,應繪制施工大樣圖,并做出樣板間,經檢查合格后,方可大面積施工。2.2材料要求2.2.1、水泥:32.5級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3、2.2.2、砂: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過8mm孔徑的篩子;2.2.3、面磚:進場驗收合格后,在施工前應進行挑選,將有質量缺陷的先剔除,然后將面磚按大中小三類挑選后分別碼放在墊木上。色號不同的嚴禁混用,選磚用木條釘方框模子,拆包后塊塊進行套選,長、寬、厚不得超過1mm,平整度用直尺檢查。2.3主要機具小水桶、半裁桶、笤帚、方尺、平鍬、鐵抹子、大杠、篩子、窄手推車、鋼絲刷、噴壺、橡皮錘、小線、勻石機、水平尺等。3、操作工藝3.1工藝流程基層處理找標高、彈線鋪找平層彈鋪磚控制線鋪磚勾縫、擦縫養護踢腳板安裝3.2操作工藝3.2.1基層處理、定標高3.2.1.1、將基層表面的浮土或砂漿鏟掉,清掃干
4、凈,有油污時,應用10火堿水刷凈,并用清水沖洗干凈;3.2.1.2、根據+50cm水平線和設計圖紙找出板面標高。3.2.2彈控制線3.2.2.1、先根據排磚圖確定鋪砌的縫隙寬度,一般為:缸磚10mm;衛生間、廚房通體磚3mm;房間、走廊通體磚2mm;3.2.2.2、根據排磚圖及縫寬在地面上彈縱、橫控制線。注意該十字線與墻面抹灰時控制房間方正的十字線是否對應平行,同時注意開間方向的控制線是否與走廊的縱向控制線平行,不平行時應調整至平行。以避免在門口位置的分色磚出現大小頭。3.2.2.3、排磚原則:1)開間方向要對稱(垂直門口方向分中)。2)破活盡量排在遠離門口及隱蔽處,如:暖氣罩下面。3)為了排
5、整磚,可以用分色磚調整。4)與走廊的磚縫盡量對上,對不上時可以在門口處用分色磚分隔。5)根據排磚原則畫出排磚圖。6)有地漏的房間應注意坡度、坡向。3.2.3鋪磚為了找好位置和標高,應從門口開始,縱向先鋪23行磚,以此為標筋拉縱橫水平標高線,鋪時應從里面向外退著操作,人不得踏在剛鋪好的磚面上,每塊磚應跟線,操作程序是:3.2.3.1、鋪砌前將磚板塊放入半截水桶中浸水濕潤,晾干后表面無明水時,方可使用;3.2.3.2、找平層上灑水濕潤,均勻涂刷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4O.5),涂刷面積不要過大,鋪多少刷多少;3.2.3.3、結合層的厚度:一般采用水泥砂漿結合層,厚度為1025mm;鋪設厚度以放上面
6、磚時高出面層標高線34mm為宜,鋪好后用大杠尺刮平,再用抹子拍實找平(鋪設面積不得過大);3.2.3.4、結合層拌和:干硬性砂漿,配合比為1:3(體積比),應隨拌隨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響粘結質量。干硬性程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3.2.3.5、鋪貼時,磚的背面朝上抹粘結砂漿,鋪砌到已刷好的水泥漿:找平層上,磚上楞略高出水平標高線,找正、找直、找方后,磚上面墊木板,用橡皮錘拍實,順序從內退著往外鋪貼,做到面磚砂漿飽滿、相接緊密、結實,與地漏相接處,用勻石機將磚加工成與地漏相吻合。鋪地磚時最好一次鋪一間,大面積施工時,應采取分段、分部位鋪貼。3.2.3.6、撥縫、修整:鋪完二至三行,應隨時拉
7、線檢查縫格的平直度,如超出規定應立即修整,將縫撥直,并用橡皮錘拍實。此項工作應在結合層凝結之前完成。3.2.4勾縫、擦縫:面層鋪貼應在24小時后進行勾縫、擦縫的工作,并應采用同品種、同標號、同顏色的水泥,或用專門的嵌縫材料。3.2.4.1、勾縫:用1:1水泥細砂漿勾縫,縫內深度宜為磚厚的13,要求縫內砂漿密實、平整、光滑。隨勾隨將剩余水泥砂漿清走、擦凈。3.2.4.2、擦縫:如設計要求縫隙很小時,則要求接縫平直,在鋪實修好的面層上用漿壺往縫內澆水泥漿,然后用干水泥撒在縫上,再用棉紗團擦揉,將縫隙擦滿。最后將面層上的水泥漿擦干凈。3.2.5養護鋪完磚24小時后,灑水養護,時間不應小于7天。3.2
8、.6鑲貼蹋腳板踢腳板用磚,一般采用與地面塊材同品種、同規格、不同顏色的材料,踢腳板的縫與地面縫形成騎馬縫,鋪設時應在房間的兩端頭陰角處各鑲貼一塊磚,出墻厚度和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以此磚上楞為標準掛線,開始鋪貼,磚背面朝上抹粘結砂漿(配合比1:2水泥砂漿),使砂漿粘滿整塊磚為宜,及時粘貼在墻上,磚上楞要跟線并立即拍實,隨之將擠出的砂漿刮掉,將面層清擦干凈(在粘貼前,磚塊要浸水曬干,墻面刷水潤濕)。4、質量標準4.1磚面層應在結合層上鋪設。4.2有防腐蝕要求的磚面層采用的耐酸瓷磚的材質、鋪設以及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12的規定。4.3在水泥砂漿結合層上
9、鋪貼陶瓷地磚面層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鋪貼前,應對磚的規格尺寸、外觀質量、色澤等進行預選,浸水濕潤晾干待用;2勾縫和壓縫應采用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同顏色的水泥,并做養護和保護。4.4在水泥砂漿結合層上鋪貼陶瓷錦磚面層時,磚底面應潔凈,每聯陶瓷錦磚之間、與結合層之間以及在墻角、鑲邊和靠墻處,應緊密貼合。在靠墻處不得采用砂漿填補。4.5在瀝青膠結料結合層上鋪貼缸磚面層時,缸磚應干凈,鋪貼時應在攤鋪熱瀝青膠結料上進行,并應在膠結料凝結前完成。4.6采用膠粘劑在結合層上粘貼磚面層時,膠粘劑選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的規定。主控項目4.7面層所用的板塊的品種
10、、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材質合格證明文件及檢測報告。4.8面層與下一層的結合(粘結)應牢固,無空鼓。檢驗方法:用小錘輕擊檢查。注:凡單塊磚邊角有局部空鼓,且每自然間(標準間)不超過總數的5可不計。一般項目4.9磚面層的表面應潔凈、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平整,深淺一致,周邊順直。板塊無裂紋、掉角和缺楞等缺陷。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10面層鄰接處的鑲邊用料及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邊角整齊、光滑。檢驗方法:觀察和用鋼尺檢查。4.11踢腳線表面應潔凈、高度一致、結合牢固、出墻厚度一致。檢驗方法:觀察和用小錘輕擊及鋼尺檢查。4.12樓梯踏步和臺階板塊的縫隙寬度應一致、齒角整齊;
11、樓層梯段相鄰踏步高度差不應大于10mm;防滑條順直。檢驗方法:觀察和用鋼尺檢查。4.13面層表面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倒泛水、無積水;與地漏、管道結合處應嚴密牢固,無滲漏。檢驗方法:觀察、潑水或坡度尺及蓄水檢查。4.14磚面層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14的規定。檢驗方法:應按表4.14中的檢驗方法檢驗。陶瓷錦磚、陶瓷地磚面層的允許偏差表4.14序號檢測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檢查方法1表面平整度2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縫格平直3mm拉5m線和用鋼尺檢查3接縫高低差0.5mm用鋼尺和楔形塞尺檢查4踢腳線上口平直3mm拉5m線和用鋼尺檢查5板塊間隙寬度2mm用鋼尺檢查5、成品保護5.1
12、、在鋪貼板塊操作過程中,對已安裝好的門框、管道都要加以保護,如門框釘裝保護鐵皮,運灰車采用窄車等。5.2、切割地磚時,不得在剛鋪貼好的磚面層上操作。5.3、剛鋪貼砂漿抗壓強度達1.2MPa時,方可上人進行操作,但必須注意油漆、砂漿不得存放在板塊上,鐵管等硬器不得碰壞磚面層。噴漿時要對面層進行覆蓋保護。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板塊空鼓:基層清理不凈、撒水濕潤不均、磚未浸水、水泥漿結合層刷的面積過大、風干后起隔離作用、上人過早影響粘結層強度等因素都是導致空鼓的原因。6.2、踢腳板空鼓原因,除與地面相同外,還因為踢腳板背面粘結砂漿擠不到邊角,造成邊角空鼓。6.3、踢腳板出墻厚度不一致:由于墻體抹
13、灰垂直度、平整度超出允許偏差,踢腳板鑲貼時按水平線控制,所以出墻厚度不一致。因此在鑲貼前,先檢查墻面平整度,進行處理后再進行鑲貼。6.4、板塊表面不潔凈:主要是做完面層之后,成品保護不夠,油漆桶放在地磚上、在地磚上拌合砂漿、刷漿時不覆蓋等,都造成層面被污染。6.5、有地漏的房間倒坡:做找平層砂漿時,沒有按設計要求的泛水坡度進行彈線找坡。因此必須在找標高,彈線時找好坡度,抹灰餅和標筋時,抹出泛水。6.6、地面鋪貼不平,出現高低差:對地磚未進行預先選挑,磚的薄厚不一致造成高低差,或鋪貼時未嚴格按水平標高線進行控制。6.7、地面標高錯誤:多出現在廁浴間。原因是防水層過厚或結合層過厚。8、廁浴間泛水過
14、小或局部倒坡:地漏安裝過高或+50cm線不準。7、質量記錄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7.1水泥出廠合格證。7.2地磚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7.3有防水地面的隱蔽驗收記錄及蓄水記錄。7.4陶瓷錦磚地面分項工程質量等級評定記錄。8、安全環保措施8.1在運輸、堆放、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揚塵、遺撒、沾帶等現象,應采取遮蓋、封閉、灑水、沖洗等必要措施。8.2運輸、施工所用車輛、機械的廢氣、噪聲等應符合環保要求。8.3電氣裝置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管理規定。三、石材地面施工工藝標準依據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101、范圍本工
15、藝標準適用于民用建筑的大理石、花崗石(或碎拼大理石、碎拼花崗石)地面面層(大理石板材不得用于室外地面面層)。2、施工準備2.1材料及主要機具:2.1.1天然大理石、花崗石的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技術等級、光澤度、外觀質量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花崗石建筑板材的規定,其允許偏差和外觀要求見表2.1.1。花崗石、大理石板材質量要求 表2.1.1種 允許偏差(mm)外觀要求類長度 寬度厚度平整度最大偏差值花崗巖板材(+0-1)24000.6花崗石、大理石板材表面要求光潔、明亮,大理石板材(+0-1)(1-2)8000.8色澤鮮明,無刀痕旋紋。邊角方正,無扭曲、缺角、掉邊2.1.2
16、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其標號不宜小于32.5號。白水泥:白色硅酸鹽水泥,其標號不小于32.5號。2.1.3砂:中砂或粗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2.1.4大理石碎塊及色石渣:石渣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應堅硬、潔凈、無雜物,粒徑宜為414mm。大理石碎塊不帶夾角,薄厚應一致。2.1.5礦物顏料(擦縫用)、蠟、草酸。2.1.6主要機具:手推車、鐵鍬、靠尺、漿壺、水桶、噴壺、鐵抹子、木抹子、墨斗、鋼卷尺、尼龍線、橡皮錘(或木錘)、鐵水平尺、彎角方尺、鋼鏨子、合金鋼扁鏨子、臺鉆、合金鋼鉆頭、笤帚、砂輪鋸、磨石機、鋼絲刷。2.2作業條件:2.2.1大理石、花崗石板塊進場后,應側
17、立堆放在室內光面相對、背面墊松木條,并在板下加墊木方。拆箱后詳細核對品種、規格、數量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有裂紋、缺棱、掉角、翹曲和表面有缺陷時,應予剔除。2.2.2搭設好加工棚,安裝好臺鉆及砂輪鋸,并接通水電源。2.2.3室內抹灰(包括立門口)、地面墊層、預埋在墊層內的電管及穿通地面的管線均已完成。2.2.4房間內四周墻上彈好+50cm水平線。2.2.5施工操作前應畫出鋪設大理石地面的施工大樣圖。2.2.6冬期施工時操作溫度不得低于5。3、操作工藝3.1工藝流程:準備工作試拼彈線試排刷水泥漿及鋪砂漿結合層鋪大理石板塊(或花崗石板塊)灌縫、擦縫打蠟3.2準備工作:3.2.1以施工大樣圖和加工單為
18、依據,熟悉了解各部位尺寸和作法,弄清洞口、邊角等部位之間的關系。3.2.2基層處理:將地面墊層上的雜物清凈,用鋼絲刷刷掉粘結在墊層上的砂漿,并清掃干凈。3.3試拼:在正式鋪設前,對每一房間的大理石(或花崗石)板塊,應按圖案、顏色、紋理試拼,將非整塊板對稱排放在房間靠墻部位,試拼后按兩個方向編號排列,然后按編號碼放整齊。3.4彈線:為了檢查和控制大理石(或花崗石)板塊的位置,在房間內拉十字控制線,彈在混凝土墊層上,并引至墻面底部,然后依據墻面+50cm標高線找出面層標高,在墻上彈出水平標高線,彈水平線時要注意室內與樓道面層標高要一致。3.5試排:在房間內的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鋪兩條干砂,其寬度大于
19、板塊寬度,厚度不小于3cm。結合施工大樣圖及房間實際尺寸,把大理石(或花崗石)板塊排好,以便檢查板塊之間的縫隙,核對板塊與墻面、柱、洞口等部位的相對位置。3.6刷水泥素漿及鋪砂漿結合層:度鋪后將干砂和板塊移開,清掃干凈,用噴壺灑水濕潤,刷一層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40.5,不要刷的面積過大,隨鋪砂漿隨刷)。根據板面水平線確定結合層砂漿厚度,拉十字控制線,開始鋪結合層干硬性水泥砂漿(一般采用1:21:3的干硬性水泥砂漿,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厚度控制在放上大理石(或花崗石)板塊時宜高出面層水平線34mm。鋪好后用大杠刮平,再用抹子拍實找平(鋪攤面積不得過大)。3.7鋪砌大理石(或花
20、崗石)板塊:3.7.1板塊應先用水浸濕,待擦干或表面晾干后方可鋪設。3.7.2根據房間拉的十字控制線,縱橫各鋪一行,做為大面積鋪砌標筋用。依據試拼時的編號、圖案及試排時的縫隙(板塊之間的縫隙寬度,當設計無規定時不應大于1mm),在十字控制線交點開始鋪砌。先試鋪即搬起板塊對好縱橫控制線鋪落在已鋪好的干硬性砂漿結合層上,用橡皮錘敲擊木墊板(不得用橡皮錘或木錘直接敲擊板塊),振實砂漿至鋪設高度后,將板塊掀起移至一旁,檢查砂漿表面與板塊之間是否相吻合如發現有空虛之處,應用砂漿填補,然后正式鑲鋪,先在水泥砂漿結合層上滿澆一層水灰比為0.5的素水泥漿(用漿壺澆均勻),再鋪板塊,安放時四角同時往下落,用橡皮
21、錘或木錘輕擊木墊板,根據水平線用鐵水平尺找平,鋪完第一塊,向兩側和后退方向順序鋪砌。鋪完縱,橫行之后有了標準,可分段分區依次鋪砌,一般房間宜先里后外進行,逐步退至門口,便于成品保護,但必須注意與樓道相呼應。也可從門口處往里鋪砌,板塊與墻角、鑲邊和靠墻處應緊密砌合,不得有空隙。3.8灌縫、擦縫:在板塊鋪砌后12晝夜進行灌漿擦縫。根據大理石(或花崗石)顏色,造反相同顏色礦物顏料和水泥(或白水泥)拌合均勻,調成1:1稀水泥漿,用漿壺徐徐灌入板塊之間的縫隙中(可分幾次進行),并用長把刮板把流出的水泥漿刮向縫隙內,至基本灌滿為止。灌漿12h后,用棉紗團蘸原稀水泥漿擦縫與板面擦平,同時將板面上水泥漿擦凈,
22、使大理石(或花崗石)面層的表面潔凈、平整、堅實,以上工序完成后,面層加以覆蓋。養護時間不應小于7d。3.9打蠟:當水泥砂漿結合層達到強度后(抗壓強度達到1.2MPa時),方可進行打蠟,打蠟方法詳見現制水磨石地面面層工藝標準。打蠟后面層達到光滑潔亮。3.1.10大理石(或花崗石)踢腳板工藝流程3.10.1粘貼法:找標高水平線水泥砂漿打底貼大理石踢腳板擦縫打蠟3.10.1.1根據主墻+50cm標高線,測出踢腳板上口水平線,彈在墻上,再用線墜吊線確定出踢腳板的出墻厚度,一般810mm。3.10.1.2用1:3水泥砂漿打底找平,并在面層劃紋。3.10.1.3找平層砂漿干硬后,拉踢腳板上口的水平線,把浸
23、水陰干的大理石(或花崗巖)踢腳板的背面,刮抹一層23mm厚的素水泥漿(宜加10%左右的108膠)后,往底灰上粘貼,并用木錘敲實,根據水平線找直。3.10.1.424h以后用同色水泥漿擦縫,用棉絲團將余漿擦凈。3.10.1.5打蠟:詳見現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藝標準。3.10.2灌漿法找標高水平線拉水平通線安裝踢腳板灌水泥砂漿擦縫打蠟3.10.2.1根據主墻+50cm標高線,測出踢腳板上口水平線,彈在墻上,再用線墜吊線,確定出踢腳板的出墻厚度,一般810mm。3.10.2.2拉踢腳板上口水平線,在墻兩端各安裝一塊踢腳板,其上楞高度在同一水平線內,出墻厚度要一致,然后逐快依順序安裝,隨時檢查踢腳板的水
24、平度和垂直度。相鄰兩塊之間及踢腳板與地面、墻面之間用石膏穩牢。3.10.2.3灌1:2稀水泥砂漿,并隨時把溢出的砂漿擦干凈,待灌入的水泥砂漿終凝后,把石膏鏟掉。3.10.2.4用棉絲團蘸與大理石踢腳板同顏色的稀水泥漿擦縫。3.10.2.5踢腳板的面層打蠟同地面一起進行,方法同現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藝標準。鑲貼踢腳板時,板縫宜與地面的大理石(或花崗石)板對縫鑲貼。3.11碎拼大理石面層施工工藝流程:3.11.1根據設計要求的顏色、規格挑選碎塊大理石,要薄厚一致,不得有裂縫。3.11.2根據設計要求的圖案,結合房間尺寸,在基層上彈線并找出面層標高,然后進行試拼,確定縫隙的大小。3.11.3清理基層,
25、必須將粘結在基層上的灰漿層、塵土清掃干凈,然后灑水濕潤,掃水泥素漿(隨刷水泥漿隨鋪砂漿)。3.11.4彈水平標高線,開始鋪砂漿結合層,采用1:3干硬性水泥砂漿(手捏成團,一顛即散),鋪好后用大杠刮平,木抹子拍實抹平。3.11.5根據圖案和試拼的縫隙鋪砌大理石碎塊,其方法同大理石板塊地面。3.11.6鋪砌12晝夜后進行灌縫,根據設計要求,碎塊之內間隙灌水泥砂漿時,厚度與大理石塊上面層平,并將其表面找平壓光。如果設計要求間隙灌水泥石渣漿時,灌將厚度比大理石碎塊上面層高出2mm厚。養護時間不少于7d。3.11.7如果間隙灌水泥石渣漿時,養護后需進行磨光和打蠟,其操作工藝同現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藝標準。
26、4、質量標準4.1大理石、花崗石面層采用天然大理石、花崗石(或碎拼大理石、碎拼花崗石)板材應在結合層上鋪設。4.2天然大理石、花崗石的技術等級、光澤度、外觀等質量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行業標準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JC205的規定。4.3板材有裂縫、掉角、翹曲和表面有缺陷時應予剔除,品種不同的板材不得混雜使用;在鋪設前,應根據石材的顏色、花紋、圖案、紋理等按設計要求,試拼編號。4.4鋪設大理石、花崗石面層前,板材應浸濕、晾干;結合層與板材應分段同時鋪設。主控項目4.5大理石、花崗石面層所用板塊的品種、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材質合格記錄。4.6面層與下一
27、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檢驗方法:用小錘輕擊檢查。注:凡單塊板塊邊角有局部空鼓,且每自然間(標準間)不超過總數的5可不計。一般項目4.7大理石、花崗石面層的表面應潔凈、平整、無磨痕,且應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均勻、周邊順直、鑲嵌正確、板塊無裂紋、掉角、缺楞等缺陷。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8踢腳線表面應潔凈,高度一致、結合牢固、出墻厚度一致。檢驗方法:觀察和用小錘輕擊及鋼尺檢查。4.9樓梯踏步和臺階板塊的縫隙寬度應一致、齒角整齊,樓層梯段相鄰踏步高度差不應大于10mm,防滑條應順直、牢固。檢驗方法:觀察和用鋼尺檢查。4.10面層表面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倒泛水、無積水;與地漏、管道結合處應嚴密
28、牢固,無滲漏。檢驗方法:觀察、潑水或坡度尺及蓄水檢查。4.11大理石和花崗石面層(或碎拼大理石、碎拼花崗石)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11的規定。檢驗方法:應按表4.11中的檢驗方法檢驗。大理石和花崗石面層(或碎拼大理石、碎拼花崗石)的允許偏差表4.11序號檢測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檢查方法1表面平整度1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縫格平直1mm拉5m線和用鋼尺檢查3接縫高低差0.5mm用鋼尺和楔形塞尺檢查4踢腳線上口平直1mm拉5m線和用鋼尺檢查5板塊間隙寬度1mm用鋼尺檢查5、成品保護5.1運輸大理石(或花崗石)板塊和水泥砂漿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已做完的墻面、門口等。5.2鋪砌大理石
29、(或花崗石)板塊及碎拼大理石板塊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做到隨鋪隨用干布揩凈大理石面上的水泥痕跡。5.3在大理石(或花崗石)地面或碎拼大理石地面上行走時,找平層水泥砂漿的抗壓強度不得低于1.2MPa。5.4大理石(或花崗石)地面或碎拼大理石地面完工后,房間應封閉或在其表面加以覆蓋保護。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板面空鼓:由于混凝土墊層清理不凈或澆水濕潤不夠,刷素水泥漿不均勻或刷的面積過大、時間過長已風干,干硬性水泥砂漿任意加水,大理石板面有浮土未浸水濕潤等等因素,都易引起空鼓。因此必須嚴格遵守操作工藝要求,基層必須清理干凈,結合層砂漿不得加水,隨鋪隨刷一層水泥漿,大理石板塊在鋪砌前必須浸水濕潤。6.
30、2接縫高低不平、縫子寬窄不勻:主要原因是板塊本身有厚薄及寬窄不勻、竄角、翹曲等缺陷,鋪砌時未嚴格拉通線進行控制等因素,均易產生接縫高低不平、縫子不勻等缺陷。所以應預先嚴格挑選板塊,凡是翹曲、拱背、寬窄不方正等塊材剔除不予使用。鋪設標準塊后,應向兩側和后退方向順序鋪設,并隨時用水平尺和直尺找準,縫子必須拉通線不能有偏差。房間內的標高線要有專人負責引入,且各房間和樓道內的標高必須相通一致。6.3過門口處板塊易活動:一般鋪砌板塊時均從門框以內操作,而門框以外與樓道相接的空隙(即墻寬范圍內)面積均后鋪砌,由于過早上人,易造成此處活動。在進行板塊翻樣提加工定貨時,應同時考慮此處的板塊尺寸,并同時加工,以
31、便鋪砌樓道地面板塊時同時操作。6.4踢腳板不順直,出墻厚度不一致:主要由于墻面平整度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鑲踢腳板時未吊線、未拉水平線,隨墻面鑲貼所造成。在鑲踢腳板前,必須先檢查墻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如超出偏差,應先進行處理后再鑲貼。7、質量記錄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7.1大理石或花崗石板塊出廠證明書。7.2水泥的出廠證明書。7.3水泥砂漿結合層的強度試驗記錄。7.4有防水要求的地面,防水材料試驗報告、防水隱蔽驗收記錄、蓄水試驗記錄。7.5本地面分項質量評定等級記錄。8、安全環保措施8.1在運輸、堆放、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揚塵、遺撒、沾帶等現象,應采取遮蓋、封閉、灑水、沖洗等必要措施。8
32、.2運輸、施工所用車輛、機械的廢氣、噪聲等應符合環保要求。8.3電氣裝置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管理規定。四、玻化磚施工工藝標準1.工藝流程施工準備基層處理選磚鋪帖養護勾縫2.施工方法與技術措施2.1鋪貼地面?;u首先必須基層清掃干凈,并澆水濕潤不得有積水,以保證墊層與基層結合良好。基層表面涂刷純水泥漿應均勻,并做到隨刷隨鋪水泥砂漿結合層。2.2根據設計要求采購優良產品,對于材料要嚴格把關、低質偽劣的產品拒不驗收入庫,更不用于施工現場,物資驗收時,倉管員、質量員、材料員一同驗收,對于數量質量、資料等作詳細記錄。對于該工程采購的物資,質量要完全達到設計要求,并具有相應的質量保證資料和產品合格證。2.3
33、所有?;u在正式鋪貼前,要全面檢查其表面的色差問題,要認真挑選,單獨分類堆放,真正做到色澤一致。2.4按設計要求進行地面彈線并按設計標高做好灰餅或標筋保證,保證磚鋪貼后表面平整度,縫格平直度等滿足規范要求。2.5用30mm厚1:3的干硬性水泥砂漿做為找平層,5mm厚1:1水泥砂漿做結合層進行鋪貼。結合層要全面、周到,水灰比要嚴格控制好,并且水灰比不能過大,不得有流淌現象。2.6在鋪貼之前,將塊磚背面浮灰雜物清除干凈。鋪貼時,要讓玻化磚的一邊先下放,然后慢慢放下另外三邊,以防有氣泡產生。?;u放下后,及時用小橡皮錘敲擊,讓其能全面與找平層結合在一起,同時,邊敲擊邊觀察,用手不停地感覺四角與周邊面
34、磚之間的關系,然后用1的卡子塞在磚的縫隙中,使貼好的?;u縫隙均勻,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接縫高低差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規定。2.7做好養護、保護工作,?;u鋪貼完成后24小時嚴禁上人。鋪貼完成12小時后在玻化磚上面灑水養護2d,在其養護期過后及時按設計要求進行勾縫處理,刷水濕潤,用白水泥砂漿進行勾縫,勾縫應密實,平整、光滑。然后用布巾將地面擦拭干凈,再繼續養護2d,全面達到國家規范規定的優良評定標準。3.質量標準3.1保證項目3.1.1?;u所用板塊的品種,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1.2?;u與基層的結合必須牢固,無空鼓。檢查方法:用小錘輕擊和觀察。3.2基本項目板塊?;u面層的表面質量應
35、符合以下規定:合格:色澤均勻,板塊無裂縫、掉角和缺棱等缺陷。優良:表面潔凈,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均勻,周邊順直,板塊無裂縫、掉角和缺棱等缺陷,縫隙寬度保持1.5mm。檢查方法:觀察4.施工注意事項:4.1避免施工質量通病4.1.1?;u面層與基層空鼓:主要由于基層清理不干凈,沒有足夠的水分濕潤,找平層干硬性水泥砂漿過薄,結合層砂漿不飽滿以及水灰比過大等。4.1.2鋪貼邊緣出現大小頭:由于放線時尺寸不方正,鋪貼時沒有掌握板縫,以及材料尺寸控制不夠嚴格。4.1.3相臨兩塊?;u高低不平:鋪貼時操作不當,鋪貼后過早上人踩踏等,一般鋪貼后兩天內禁止上人踩踏。4.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4.2.1裝卸時,
36、要輕拿輕放,防止擠手或砸腳。4.2.2使用手提電動機時,要經過試運轉合格,并裝漏點掉閘開頭及可靠接地裝置。5. ?;u地面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質量通病原因分析預防措施板塊空鼓1、基層處理不干凈,結合不牢;2、結合層砂漿太稀;3、基層干燥,水泥砂漿刷不均勻,或已干;4、結合層砂漿未壓實;5、水泥砂漿中水泥摻量太少;6、?;u鋪后,養護期沒結束就上人;1、基層應徹底處理干凈,并用水沖洗干凈,然后晾至沒有積水為止;2、采用干硬性砂漿,砂漿應攪拌均勻拌熟,決不能用稀砂漿;3、鋪砂漿前先潤濕基層,水泥砂漿刷勻后隨即就鋪結合層;4、結合層的砂漿應拍實、揉平、搓毛;5、水泥砂漿中水泥摻量要達到規范要求;6、采
37、用有效的成品保護措施接縫高低差較大1、?;u的厚度不均勻,角度偏差大;2、操作時檢查不嚴,未嚴格按拉線對準;3、養護期內上人、存放或移動重物;1、挑磚時要認真仔細,剔出不合格者,加以注明,使施工人員時注意控制;2、采用試鋪方法,澆漿時稍厚一些,板塊正式落位后用水平尺騎縫擱置在相鄰的板塊上直到板面齊平為止;3、養護期內,禁止上人及存放或移動重物;板塊有色差1、材料進場時驗收不嚴;2、施工前沒進行預鋪或預鋪不仔細;1、加強材料進場驗收;2、施工前必須先仔細進行預鋪,有色差的板塊堅決不用;6安全注意事項:6.1施工臨時用電安全6.1.1“施工臨時用電做到“三級配電”,“一機、一閘、一漏、一箱”;6.1.2嚴禁使用花線和塑料膠質線;6.1.3電箱內開關電器必須完整無損,并配備漏電保護器,以確保主要施工機械用電安全;6.1.4電工須經專門培訓,提供電局核發的操作許可正上崗,非電氣操作人員不準擅動電氣設施。電動機械發生故障,要找電工維修。6.1.5安裝和拆除用電設施,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安裝;6.2、臨邊防護安全“四口”、“五臨邊”,在施工前應維護并檢查合格,人貨電梯運材料及上下人時應特別注意安全,電梯運行時嚴禁打開層門。6.3施工作業安全6.3.1不準赤腳及穿拖鞋上班;6.3.2酒后和帶小孩不準進入現場施工現場6.3.3各種材料應分類堆放整齊,做到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