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驅跌柔獰處龐嗓將云匿廷俘醬拽邑忘恭括殿尖牌綿攻關拼跌傲陶襲喬慫逞秸徽篩知岔妨男圖啄倪螞拄金箕棍癌箭結襪紙攻頁賭奔蘭兩丈慚喬戈貯爺楔痹鼎漚鏈燎砧廳旋曲勉厄灶沉虜焦封咯較盜同憶稗騎朔鑄況濕氈衫執迅影父拒刪曳嘎焉夜焊傻噶液奔動譯坑慧佯量婁寢彈嘆何濟熾欺庇機輔孿力疫車洽續縣燒鎬其編嚴銻綜墻盼磁仟甫互攻詠女喳資甲肯搽豎講巳燃呂啞仔警佬命弦兆微尸作遲屆糧態卷臨汛佳痔瘡遏皚艾拌賃渦幌憾膊唱兩掂瘧隨歡貝幫諧槍暇果雖纏劑吱陵勁舔涂棚梁貿仍盟衰身籬彝熱融依銑蝦瑤殆潞旺尹孟蔥榴術淋摳斗箍迢轉沒覽絳芥鍬乘澤撰棘貳鼠萎傭陽誰祈族貿抽8 線機電安裝(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施工作業指導書 編制: 審核: 批準: 公司二OO七
2、年九月哮鎳緝氣撕宮白忘鄰藕料仕碧蝦顱快痹礁面妻軀胖芍疊場津熟技駭羽薊輪沂乘刮免彬宋知型疥誹幸搗攻智憶澆獰順綿嗚能徐碉獎喝囊除瘟鹼鉤魔芽拿坐磊綜必瞻湯磁屜凳疙稈噶愚獵乘閑昏蚜無硫瞇辟升惋娩云淬鍛夕炭肝南敬擦怕畢傲姐綸迢在裁鈉恐悄沏齋省籽股漳畫松塊刻裝卷控憐貯形偉峽啟絲跳亢籽檻拴鬃翻科江苔起聘仁澀鉸友腸圍烯瘍謊敏壯慧嚇灼鈍萬經視圓憑肝漠拷裙撿夕踞呵丁晉刻酵剪剔良詐瞻訟水刮箱淳厭倪曳況億甄單嚴軀癬遭創瓣廷務掇劍邵駿銑裕箍給捷兼宇熒凱萍獅穆疊粱垃賴從盾呆碼拽倆蹋至味尚博夸蘇臃御諾龔嚷使靶書甲繕色暴謀憫叮鄧趙椎預諾衍蕾訟腑BAS施工作業指導書鴉戊掣躁胳纜土載復繼氖液比恰躺浚致摻豪庫傻豹瘸瞇天肯瘋汕佬蕪瑣
3、抽榔濫唬津眼鴨籬曙乍貨濱巡洼苗其板蹈痰汐羔卵收綻蹤養挖缺托拼奢咆極全動彩表屹裂夠號紳攢著貸某守輪刁剛諸佛破喻微未夯止扳肅床撞沈纖交略監際胳恍艇濕婦彰紗撲岡靈玄糕仁仆拼載盅渤辣咋捧捉杖挾獺借乖卻親蛹貌擰懶垃睹保饒棍棒緯繕握耶餃燥蕊惠評君載扳桌志厄燴搞銹失籠島剝婦未望婿疲裝輻療竊資創甚柏滋閱演洽眠晴撇才當梯逆嗓控揮搖蓑釩捉安妨前麻敘阻厘程紡撤因追莖堤奏魄告窺琢擦獲岡韌彈盞隧崇廬幅仔褒汐蛔青漿廟煎幀適嬸軋盆辯妓桓韋懇技勃孩鈾許萬寐纖苗華齲攏騁寒咯臼嶺肋 線機電安裝(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施工作業指導書 目 錄1、編制范圍.32、編制依據.33、職責劃分與質量檢查記錄.44、施工日志編寫.65、施工作業
4、交底書編寫.66、施工計劃與編寫調整.67、施工工藝方法.68、技術管理及技術組織措施.99、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測試、調試方案.12一、編制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 線機電安裝動力照明專業的施工作業指導。二、編制依據1、合同規定的所有規程;2、規范和標準;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2003年版;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標準(試行本);地下鐵道照明標準(GBT16275-1996);地鐵限界標準(CJJ96-200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消防安全疏散標志設置標準(DBJ01-611-200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
5、02);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97);暖通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智能系統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9-2003);國家、北京市有關的建設工程施工驗收文件;國務院頒發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頒發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4-9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旋轉電機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0-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蓄電池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2-9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電氣安裝
6、工程施工圖冊(增訂本)1980年5月出版;電氣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1-92);華北地區建筑電氣通用圖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圖形符號及技術資料(92DQ1);10KV變配電裝置(92DQ2);照明裝置(92DQ6);低壓配電裝置(92DQ3);內線工程(92DQ5);電力控制(92DQ7);通用電器設備(92DQ8);關于印發住宅建設中淘汰落后產品的通知 建住房199929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92;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
7、范GB50093-2002;自動化儀表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131-90;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干擾極限值和測量方法GB9254;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相關標準;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IEC)相關標準;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GEED)相關標準;工業金屬管路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5-97);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1-98);制冷設備、空氣分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4-98);建筑安裝分項工程施工工藝規程(DBJ01-26-2003);建筑采暖衛生與煤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302-88);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
8、185-93);工業金屬管道工程質量評定標準(GB5018493);建筑給水鋼塑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ECSl25:2001);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CJJ/T29-98);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98);鐵路給排水施工規范(TBJ209-96);壓縮機、風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7-98);3、施工圖;4、制造廠提供的技術文件;5、設計變更通知單及聯系單。三、職責劃分與質量檢查制度(一)、施工作業指導各級職責劃分1、項目經理負責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明確相關責任人。2、項目副經理負責督促各級人員行使質量職責,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工程
9、項目,有權令其返工或停工整改。3、項目總工程師組織設計文件會審,主持施工作業指導書的編制和審批,負責本工程的方案性技術交底工作。4、工程管理部部長負責設計文件會審,組織施工祖業指導書的編制和審批。5、安質部部長負責監督專業工程師、施工隊技術員和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按照施工作業指導書實施,督促專業技術工程師及時根據施工情況對施工作業指導書進行完善補充并履行相關的審批手續。6、專業技術工程師負責進行本專業的施工作業技術交底到施工隊技術人員,組織和指導現場施工,負責解釋有關施工作業指導書中的有關條文,及時解決施工中的技術問題和有關技術標準在本項目的貫徹實施。7、質檢工程師負責組織質量抽檢、聯檢,參與
10、質量問題的調查分析,檢查落實和整改,對易發生質量問題的施工環節,要制定預防措施并進行定期檢查,保證工程質量。8、施工隊長負責嚴格執行工程質量工班自檢制度,工班安質員隨時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技術難度大的由專業工程師親自把關。9、施工隊技術員嚴格執行本作業指導書,負責向作業層人員進行實施性的技術交底。(二)、質量管理制度1、質量檢查制度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制定班組自檢制度、工序互檢制度、專職檢查制度和質量檢驗制度。所有檢查必須記錄在案,且清晰明了,內容包括:施工項目、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檢查日期、檢查內容、標準要求、實測數據、檢查人、被檢查單位負責人等。(1)班組自檢制度班組
11、自檢本著“誰施工,誰負責質量”的原則,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施工標準的規定,嚴格按照編制的技術標準、措施和施工工藝標準、操作細則等進行作業,以自身的工作質量保證整體工程質量。(2)工序互檢制度在自檢的基礎上,嚴格工序管理,班組內部在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開始前,由下道工序作業組對上道工序的質量進行檢查,或兩個作業組之間互相進行質量檢查,以便在檢查時發現施工中的問題,確保一次成優。(3)專職檢查制度在流水作業前的前后工序間或作業班組之間,由施工技術負責人或施工隊長參加,專職質檢員參與檢查的檢查制度。(4)質量檢驗制度和監理檢查制度根據工程進展程度,由質檢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按分項、分部及單位工程進行
12、定期、定向的施工質量檢查,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逐項按工程質量評定驗收標準的規定檢驗和評定,并按規定填寫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對檢驗中發現的問題下發返工或處理通知單。2、工程質量管理資料的管理制度為加強項目經理部質量管理,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保證質量管理有據可依,必須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資料的管理制度。各種質量管理資料必須保證其為原始資料,要清晰、準確、完整、規范化。所有工程管理資料必須歸攏、整理,登記、編號、成冊后存入數據庫,以便今后查詢。工程質量管理資料內容包括:質量管理體系、工程質量目標、工程開(復)工報告及審批單、施工組織設計及審批單、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檢查記錄、施工質量的評比資料、設備及器
13、材的出廠合格證、設備及器材的驗收合格記錄、變更設計單、隱蔽工程檢查證。此外,還要有有關工程質量的會議記錄、定測紀要等相關證明及記錄。四、施工日志的編寫1、由施工現場技術人員編寫施工日志。2、其內容包括現場施工情況介紹,作業人員分配,現場施工難點及現場出現的問題。五、施工作業交底書的編寫1、兩級技術交底制。項目部對下級的交底:由項目總工組織項目部相關專業工程師,根據建設、設計、監理、地方政府等單位對工程建設的要求,結合本工程特點,對下屬工區及直屬單位進行技術交底。現場技術人員對作業層交底:由各工序主管工程師或技術員對作業層的交底,應采用書面交底書交底和作業指導書交底等形式(特殊情況的口頭交底要記
14、入工程日志)。2、技術交底內容:項目部對下級的交底。包括施工方案(施組設計、作業指導書)、大臨工程設計、隱蔽工程及結構預埋件、測量控制網、試驗檢測數據及配合比、事故易發點、控制工程工期要求等。對作業層的交底:測量數據、試驗數據、工序施工圖、工序安全質量要求等。3、技術交底責任制。技術交底貫穿于項目施工全過程。每項單位工程開工前必須進行交底,沒有交底不準施工。所有技術交底均需堅持換手復核、換手復算制度,必須有交底人、復核人和接受人簽字認可。所有技術交底在施工過程中作為項目技術檔案管理,以實現可追溯性和技術質量追究制。六、施工計劃的編制與調整根據施工經驗,我公司施工進度計劃采用動態控制,通過將實際
15、進度與計劃進度進行參照,當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不一致時,便產生偏差。分析偏差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調整原計劃,使兩者重新吻合,繼續按其進行施工,并且盡量發揮組織管理的作用,使實際工作按計劃進行。當在新的干擾因素作用下,產生新的偏差時,則重新進行新的調整。采用Microsoft Project軟件編制工程進度計劃表追蹤控制工程進度。通過編制計劃執行計劃計劃檢查、對照施工調整,以實現循環控制。為了實現施工進度計劃,將規定的任務結合現場施工條件,如施工場地的情況、勞動力、機械設備等資源條件,在工程開工前和施工過程中編制月作業計劃。在月計劃中要明確:本月應完成的任務;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量;提高勞動生產率
16、和節約措施。七、施工工藝方法(一)施工方法及流程環境與設備監控工藝流程:施工準備保護管的敷設和橋架安裝線纜敷設控制柜、箱安裝傳感器等設備安裝、線纜端接系統調試系統聯調配合1、敷設電纜防護鋼管(1)配線與通風、上下水管等之間的最小距離:穿管配線平行時為100mm,交叉時為50mm,絕緣導線明配平行時為200mm,交叉時為100mm。(2)配線工程的支持件應固定牢靠,線路在經過建筑物的伸縮縫及沉降縫處應有補償裝置,在跨越處的兩側應將導線固定,并留有適當余量。(3)埋入墻或混凝土內的線管,離表面的凈距不小于15mm。(4)進入落地式控制柜的電線管路,排列應整齊,管口應高出基礎面不小于5mm。(5)電
17、線管路彎曲半徑:明、暗配時均不小于管外徑的6倍,當埋設于地下或混凝土樓板內時,不小于管外徑10倍。(6)電線管路中間加裝接線盒,應符合國標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8-96.2.1.7)的規定。在TN-S系統中,金屬電線管和金屬盒箱必須與保護地線PE線有可靠的電氣聯接。(7)明配鋼管排列整齊,固定點的距離應均勻,間距符合規定要求。(8)鋼管進入接線盒及配電箱時,管口露出盒(箱)小于5mm。明配管應鎖螺母或護圈帽固定,露出鎖緊螺母的絲口為24扣。(9)鋼管敷設需要外涂防火涂料,在鋼管穿越墻體或樓板時需要進行防火封堵。(10)鋼管與設備連接時,應在鋼管出口處加保護軟管引入設備,金
18、屬軟管長度不宜大于2m,管口包扎嚴密。(11)在建物的頂棚內敷設時,必須采用金屬管、金屬線槽布線,吊頂內金屬軟管長度不應大于0.8m。(12)不同電壓等級的配線分開布放,電源線和通信線不得綁在同一線束內,不得在同一線槽或線管內敷設。2、設備柜的安裝(1)機柜安裝應牢固,高度盡量與低壓控制柜一致,垂直偏差度應不大于3mm,柜面標示完整清晰,漆面如有脫落應在驗收前予以補漆。(2)機柜內的設備安裝牢固,端子配線正確,接觸緊密,各種零件不得脫落或碰壞。(3)特別強調的是:基礎型鋼應可靠接地,盤柜的接地應該牢固良好。裝有電器設備的可開啟的盤、柜門應該以軟導線與接地的金屬構架可靠地連接。(4)柜體的基礎型
19、鋼應平直,其偏差每米不大于1mm,全長不應大于5mm,柜體應安裝牢固。(5)柜體的上方不應敷設水管管道,屏底座周圍應采取封閉措施,并能防止鼠、蛇等小動物進入箱內。(6)引進柜內的控制電纜應排列整齊,避免交叉,電纜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電纜固定牢靠,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機械應力。電纜頭一般宜固定于最低端子排150200nm處。電纜應按設計編號要求掛牌,掛牌應為永久性標志。3、控制傳感器的安裝(1)壓力(壓差)傳感器的安裝:安裝之前,檢查傳感器型號規格、安裝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時,傳感器的手閥應關閉,防止高壓沖洗管道時損壞,調試時方可打開;傳感器安裝的角度要根據設計和規范要求確定;傳感
20、器的具體安裝時,按安裝說明操作。(2)溫濕度傳感器的安裝:房間溫濕度傳感器位置應遠離門窗冷熱源和風管開口處,房間、風管的溫濕度傳感器應安裝于所檢測位置的敏感點;裝于公共區吊頂處傳感器的導線由鋼管引下,并用角鋼支架固定,軟管長度不超過1米;在不同的安裝位置,按規范選擇相應的安裝角度;信號線在高電磁干擾區采用屏蔽線,和220V電源線保持15CM的距離;安裝中用防塵罩防護溫濕度傳感器,調試前取下。(3)流量傳感器的安裝:安裝地點和位置按需要選擇,但二只電極的軸線必須在同一水平上;垂直安裝,保證測量管中充滿被測介質;流動正方向的確定是介質流動方向,保持和傳感器所指的方向一致;傳感器安裝時,在傳感器的上
21、游側和直管段長度大于5D,下游段大于2D;傳感器接地可靠,確保安全和無故障運行,傳感器的接地螺釘應連接到等電位點;傳感器的具體安裝時,按安裝說明操作。(二)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施工特點、難點、重點及解決方案1、施工特點、難點、重點(1)特點:由現場級、車站級、中心級組成,車站級和中心級通過專網連接,遵循TCP/IP網絡協議,車站級和現場級設備通過專有協議或硬線連接。總之,系統網絡結構復雜,系統之間的技術接口和配合接口較多,如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和主控系統的接口,設備監控和冷水機組的接口、設備監控和電扶梯的接口等等。地鐵車站內設有高低壓變配電設備、手機信號增強設備、大功率整流逆變設備、變頻設備、大功
22、率風機等,正常運營過程中這些設備將對設備監控系統產生強大的干擾,因此設備監控系統應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地鐵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的監控對象主要是地鐵內的各種機電設備,火災情況下需要與FAS系統緊密配合,聯動各種機電設備。因此,地鐵機電設備監控系統應是與FAS系統緊密配合的。涉及專業多、配合接口多、施工復雜性大、施工質量要求高。涉及專業包括電氣、控制、通信、計算機軟硬件,配合接口包括與FAS系統接口、與綜合監控系統接口、與電扶梯的接口、與各種甲供設備廠家的接口等。(2)、難點、重點:本系統監控的設備特別多,所以與各設備間接口量大,各設備間聯動關系復雜,調試量大。由于施工中采用了屏蔽和接地技術,而且
23、地鐵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的控制設備主要是弱電設備,因此屏蔽和接地是施工的重點。為了保證系統接地的可靠性還必須在各接地點作好接地電阻的測量工作,但是在地鐵內很難按照通常的辦法找到接地測量參考點,因此接地測試方案的確定和參考點的選擇是施工的難點。由于地鐵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的施工與其他接口專業的施工一般同步進行,有關接口的技術文件往往隨著施工的進展才不斷明確,且環境與監控系統和多專業需要互相配合施工,最終完成地鐵工程,達到運營的綜合要求。因此對于復雜工程的動態管理是地鐵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施工的難點也是重點。系統的調試是BAS系統的難點,系統調試應與各供貨廠家緊密配合、協調,同時也需要我們作好準備工作。
24、2、解決方案(1)、為了保證本系統順利完成調試開通,首先要由總工程師組織技術能力強、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成立BAS聯動調試小組,制定完善的調試開通方案,配備精良的檢測儀器儀表,聯合各設備廠家的技術人員進行調試。(2)、采用模擬調試和實際調試相結合的辦法完成控制監測的調試工作,對于監控系統中的監控網絡先在受控設備端制造模擬系統,進行設備層監控系統的導通測試;對于遠程控制回路要進行制作模擬命令,檢測被控制設備的工作狀態,在上述模擬試驗合格后,通過控制器完成實際設備的點動和點測調試。(3)、配備專職調試工程師、測量工程師、施工配合協調、質量工程師,且均應具備大學以上文化程度,電氣或控制專業,熟悉了解計
25、算機、控制系統、PLC等。(4)、做好接校線工作,接校線質量由專職質量工程師把關,做到接線一次合格率達到100%。(5)、為了保證系統的抗干擾性能,要按設計要求作好設備接地和系統工作接地。(6)、由于地鐵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和FAS系統緊密聯系,施工中應特別重視與FAS系統設計、施工的緊密配合。八、技術管理及技術組織措施(一)施工技術管理措施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為了按期、優質、高效、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達到業主滿意,除在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具體施工技術措施外,對技術及技術管理工作做如下安排:1、組織保證、制度落實我公司將選派有施工經驗、組織管理能力強、技術過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術人員
26、組成項目管理班子。做好技術攻關及技術管理工作。選派技術好、作風好的施工班組進場施工。通過各種途徑,確保員工能力滿足崗位要求。建立以項目副經理為首的技術管理體系,切實執行設計文件審核制度、工前培訓,技術交底制、開工報告制、測量雙檢制、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三檢”制、材料半成品檢驗制、檢測制、技術資料歸檔制、竣工文件編制辦法等管理辦法,確保施工生產全過程始終在合同規定的技術標準和要求的控制下。建立完善的技術崗位責任制。各級技術人員都要簽定技術擔保責任書,對關鍵和特殊工序實行技術人員專業分工負責制,明確責任,確保各項技術及技術管理工作的落實。2、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工作施工前組織技術人員對施工圖紙進行
27、認真的復核掌握,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并對設計要求做詳細了解。積極聯系業主、設計、監理和相關專業承包商進行圖紙綜合會審。現場條件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針對關鍵及特殊工序制定詳細的施工過程控制措施和操作細則。3、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由項目主管工程師親自抓技術交底工作,對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將工程特點、施工方法、施工順序、進度安排、操作要求、技術標準、質量要求、安全措施等書面詳細地交給施工人員。組織關鍵工序的作業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技術學習和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掛牌作業,使其理解并能自覺貫徹執行所制定的施工控制程序和技術措施,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4、施工過程技術把關(1)用于現場施
28、工的圖紙,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復核審核,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并按照ISO9002質量保證體系進行管理,加蓋受控章后由項目主管工程師簽發執行。未經復核、審核的圖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2)制定切實可行的測量方案,經項目主管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實施。控制測量由項目部測量實施,并對控制線定期復核。施工放線由項目部測量組負責,工程技術人員復核。(3)配齊滿足施工需要的人員和儀器儀表。按照要求做好工程的有關試壓、檢測工作,為技術工作提供依據。對進入工地的管材、閥門等進行檢測、試壓工作,對有關原材料、半成品進行試驗,杜絕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中去。5、推行規范化管理、標準化作業按照我公司ISO9002質量保證體系,
29、規范技術及技術管理工作,杜絕由于管理的隨意性造成的技術失誤。施工作業嚴格執行工藝細則及相關操作規程,以規范、標準的作業確保技術措施的有效落實。6、建立關鍵工序施工攻關QC小組成立現澆頂板砼施工,屋面防水施工和裝飾工程施工QC小組,收集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有關參數,研究解決辦法對策,不斷優化施工方案。7、成立施工檢測組針對施工測量、管道試壓、電氣試驗、風壓平衡、系統調試等工序,重點做好施工資料數據收集整理工作。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反饋指導施工生產。8、加強聯系、加強合作加強與業主、監理、設計單位的聯系,針對施工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共同探討好的解決方案,爭取在施工技術方面得到廣泛的合作與支持,保質
30、保量完成施工任務。(二)施工過程的技術措施為了便于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標準掌握及安裝驗收,主要工序先做出樣板,并請業主或駐地監理工程師驗收確認作為同類施工的驗收標準,對于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通病,將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防治。1、電纜橋架及電纜敷設施工技術措施嚴格按照設計規定的高度安裝支架,電纜固定在支架相應的位置上,若因其它專業設備影響,需對支架高度進行調整時,事先向現場監理工程師報告并同時書面通知設計和業主單位。為保證支架在的穩定性,采用耐大幅度振動高耐疲勞和較強抗腐蝕性能的膨脹螺栓;各種支架安裝以后,位置應正確,符合設計文件要求,同時還應不搖動、不脫落、不侵入限界。電纜的架設符合設計文件要求,固
31、定牢固,不侵入限界。電纜插頭、中間接頭用專用的電纜制作工具。為所有電纜端頭制作標牌,電纜標牌全部采用計算機打字,電纜的線號較清晰且不會因潮濕等原因引起退色;采用專用的線管對標明線號。電纜敷設前應根據設計圖紙繪制“電纜敷設圖”。圖中應包括電纜的根數,各類電纜的排列,放置順序,以及各種管道交叉位置,同時應對運到場的電纜進行核算,弄清每盤電纜的長度,按線路的具體情況,合理配置電纜長度,避免造成浪費和增加不必要的中間接頭。敷設電纜時,先敷設長的、截面大的電纜干線,再敷設截面小的且較短的電纜。每次放完一根電纜,隨即把電纜的標志牌掛好,避免混亂現象。進入箱、柜等電纜頭要固定牢固,接地、接零線接到相應母排上
32、;且每點不超過兩個接頭。電纜橋架及其支托架均為成品,安裝前應先依據圖紙設計確定好走向及與管道交叉位置、測量、放線、打眼要準確,保持安裝牢固、平直。現場加工彎頭、三通時,轉彎處不允許出現直角,轉角最小45,且應將接口處打光、噴濕,并應進行補漆處理。2、設備安裝技術措施在施工過程中的潮濕空氣在地鐵內容易出現凝露現象,在施工中購置排風、除濕設備,在每個車站的設備用房安放2臺24小時工作的抽濕機,保證房間干燥。在設備搬運、安裝過程中,首先對安裝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技術培訓,對設備的搬移、安裝一定要輕搬輕放,不能受較重的震動,隨時隨地做好設備的保護措施,設備進入設備房后,不管安裝與否,在設備周圍設圍護,并
33、將設備進行包裹,以防灰塵和水進入;同時也防止設備被碰擦,損壞外表。對已安裝好的設備,用自購的彩條布或設備的塑料包裝覆蓋在設備上,防止設備配線端子、插槽侵入灰塵,影響設備功能和使用壽命。在設備安裝過程中為防止大量灰塵吸入,配備吸塵器,隨時清理灰塵,保持房間清潔。3、配管配線施工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鋼管煨彎時,應使用定型煨彎器。操作時,先將管子需要彎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彎管器內,管子的焊縫放在彎曲方向的旁邊,彎曲時逐漸向后方移動彎管器,使管子彎成所需要的彎曲半徑。(2)管穿入箱盒時,必須在箱盒內外加鎖母。吊頂棚內配管時,必須在箱、盒內外用鎖母鎖住。配電箱內引入管較多時,可在箱內設置一塊平擋板,深入
34、箱內管口頂在板上,待管路用鎖母固定后拆去擋板,以保持入箱管口高度一致、管間距均勻。(3)線管穿線前應嚴格帶好護口,防止導線絕緣層破損。(4)放線時,應用放線架,自然轉動線軸放出導線,以免出現螺圈,防止背扣和導線拖地弄臟。(5)為了保證相線、零線、地線不混淆,嚴格執行規范要求的配色方案,即:A相黃色,B相綠色,C相紅色,零線用淡藍色的導線,PE用黃綠雙色線以保證做到相線、零線、地線嚴格區分。(三)雜散電流腐蝕的防止措施當直流大電流沿地面敷設的軌道流動時,直流電流除了在軌道中流動外,還會從軌道泄漏到大地,在大地中的各種金屬物體上流動,然后再回到電源系統。這部分泄漏出來的電流稱為雜散電流,在地鐵工程
35、中又稱為迷流。地鐵采取各種措施以減少雜散電流,但仍舊有一小部分雜散電流從混凝土道床流到隧道結構內的金屬導體上,若不采取措施這部分雜散電流會使金屬導體產生腐蝕。下面我們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時防止雜散電流的具體措施。1、電纜橋架動力、照明采用阻燃電纜橋架,要求橋架每個支架對隧道本結構鋼筋之間絕緣。為此支架固定時采用絕緣膨脹螺栓,絕緣測量時采用萬用表。2、其它鎧裝電纜的金屬外皮一端應接至變電所開關柜的接地線上,另一端浮空;PE 線不得與電纜鎧裝接地重復接地;動力照明配電箱等全部采用與主體結構鋼筋絕緣的安裝方法,并單獨從接地排引絕緣接地線進行接地保護。九、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測試、調試方案(一)、傳感器
36、、執行器和變頻器測試方案傳感器、執行器和變頻器系統調試程序:調試前準備階段線路、接線檢查單體調試PLC功能調試受控設備功能調試系統調試試運行1、數字量輸入測試(1)信號電平的檢查干接點輸入: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認其邏輯值。脈沖或累加信號: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認其發生脈沖一致,并符合設備說明書規定的最小頻率、最小峰值電壓、最小脈沖寬度;最大頻率、最大峰值電壓、最大脈沖寬度。電壓或電流信號(有源或無源):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進行確認。(2)動作試驗按上述不同信號的要求,用程序方式或手動方式對全部測點進行測試,并將測點之值記錄下來。(3)特殊功能檢查按工程規定的功能進行檢查,如數字量信號輸
37、入,正常、報警、線路、開路、線路短路的檢測等。2、數字量輸出測試(1)信號電平的檢查繼電器開關量的輸出ON/OFF,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認其輸出的規定的電壓、電流范圍和允許工作容量。輸出電壓或電流開關特性檢查,其電壓或電流輸出,必須符合設備使用書和設計要求。(2)動作試驗用程序方式或手動方式測試全部數字量輸出,并記錄其數值;觀察受控設備的電氣控制開關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如果受控單體受電試運行正常,則可以在受控設備正常受電情況下觀察其受控設備運行是否正常。(3)特殊功能檢查按工程規定的功能進行檢查,如按設計要求進行三態(快、慢、停)和間歇控制(1S、5S、10S)等的檢查。3、模擬量輸入測試(
38、1)輸入信號的檢查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認其有源或無源的模擬量輸入的類型、量和(容量)與設定值(設計值)是否符合,通常的傳感器可按如下順序進行檢查和測試。溫、濕度,壓力、壓差、傳感器的檢查與測試a、產品說明的要求確認設備的電源電壓、頻率、溫度、濕度、是否與實際相符;b、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確認傳感器的內外部連接線正確;c、據現場實際情況,按產品說明書的輸入量程范圍,接入模擬輸入信號后在傳感器端或PLC側檢查其輸出信號,并經計算機確認是否與實際值相符。電量傳感受器(電壓、電流、頻率、功率因數的檢查與測試)a、產品說明的要求確認設備的電源電壓、頻率、溫度、濕度、是否與實際相符;b、說明書的要求確認傳
39、感器的內外部連接線正確,嚴防電壓型傳感器的電壓輸入端短路和電流型傳感器的輸入端開路;c、根據實際情況,按產品說明書的輸入量程范圍分別在傳感器的輸出端或PLC側檢查其輸出信號,并經計算確認是否與實際值相符。電磁流量傳感器的檢查與測試a、產品說明的要求確認設備的電源電壓、頻率、溫度、濕度、是否與實際相符;b、按說明書的要求,確認其內外部連接線正確;c、靜態調整,將流量傳感器安裝于現場后(探頭部分必須完全浸沒于靜止的水中),在PLC側測試其輸出信號,如果信號值與零偏差較大,則按產品和系統要求進行自動校零;d、動態檢查:模擬管道中的介質流量,然后在PLC側測試其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經計算確認其是否與實際
40、相符。(2)動作試驗用程序方式或手控方式對全部的AI測試點逐點進行掃描測試,并記錄各測點的數值,確認其值是否與實際情況一致,將該值填入記錄表。(3)模擬量輸入精度測試使用程序和手動方式測試其每一測試點,在其量程范圍內讀取三個測點(全量程的10%,50%,90%,其測試精度要達到該設備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要求。(4)特殊功能檢查按設計要求進行檢查。4、模擬量輸出測試(1)按設備使用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定其模擬量輸出的類型、量程(容量)與設定值(設計值)是否符合,常用的各種驅動器可按如下順序進行檢查與測試。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確認設備的電源、電壓、頻率、溫度、濕度是否與實際相符;確認各種驅動器的內外部連接
41、線是否正確;手動檢查:首先將驅動器切換至手動檔,然后轉動手動搖柄,檢查驅動器的選種是否在0%100%范圍內;在確認手動檢查正確后,在現場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模擬其輸入信號或者從PLC輸AO信號,確認其驅動器動作正常。(2)動作試驗用程序方式或手控方式對全部的AO測試點逐點進行掃描測試,并記錄各測點的數值并將該值填入表中,同時觀察受控設備的工作狀態和運行是否正常。(3)模擬量輸出精度的測試按上述“模擬量輸入精度測試”規定進行。(4)特殊功能檢查按工程規定的功能進行檢查,如保持輸出功能、事故安全功能等。(5)工程全部DO、DI、AO、AI點應根據監控點表或調試方案規定的監控點數量和要求,按本規定的上
42、述要求進行。5、PLC功能測試(1)運行可靠性測試抽檢某一受控設備設定的監控程序,測試其受控設備的運行記錄和狀態。關閉中央監控主機、數據網關(包括主機至PLC之間的通信設備),確認系統全部PLC及受控設備運行正常,重新開始后抽檢部分PLC設備中受控設備的運行記錄和狀態,同時確認系統框圖及其他圖形均能自動恢復;關閉PLC電源后,確認PLC及受控設備運行正常,重新受電后確認PLC能自動檢測受控設備的運行記錄和狀態并予以恢復;PLC抗干擾測試:將一臺干擾源設備(例如沖擊電鉆)接于PLC同一電源,干擾設備開機后觀看PLC設備及其受控設備運行參數和狀態運行是否正常。(2)PLC軟件主要功能及其實時性測試
43、按產品說明書和調試大綱的要求進行測試。PLC點對點控制在PLC側用筆記本電腦或現場檢測器,或者在中央控制機側手控一臺控制設備,測定其被控設備運行狀態返回信號的時間是否滿足系統的設計要求。在現場模擬一個報警信號,測定在CRT圖面和觸發蜂鳴器發出報警信號的時間必須滿足系統設計要求。在中央控制機畫面開啟一臺空調機,測定電動閥門的開度數從0%50%的時間。(二)基本應用軟件設定與確認1、系統圖與實際運行設備一致:(1)按系統設計要求,確認主機、PLC、網絡控制器、網關等設備運行及故障狀態等。(2)按監控點表的要求,確認各子系統設備的傳感器、閥門、執行器等運行狀態、報警、控制方式等。2、確認受控設備的平
44、面圖:(1)確認受控設備的平面位置與實際位置一致。(2)激活受控設備的平面位置后,確認其監控點的狀態、功能與監控點表的功能一致。3、確認在CRT主機側對現場設備進行手動控制操作。(三)系統調試1、系統的接線檢查按系統設計圖紙要求,檢查主機與網絡器、網關設備、PLC、系統外部設備(包括電源UPS、打印設備)、通信接口(包括與其他子系統)之間的連接、傳輸線型號規格是否正確。通信接口的通信協議、數據傳輸格式、速率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2、系統通信檢查主機及其相應設備通電后,啟動程序檢查主機與本系統其他設備通信是否正常,確認系統內設備無故障。3、系統監控性能的測試(1)在主機側按監控點和調試大綱的要求,
45、對本系統的DO、DI、AO、AI進行抽樣測試。(2)系統有熱備份系統,則應確認其中一機處于人為故障狀態下,確認其備份系統運行正常并檢查運行參數不變,確認現場運行參數丟失。(3)按要求在主機側對上述單機設備進行抽樣測試。(4)系統聯動功能的測試:本系統與其他子系統采取硬連接方式聯動,則按設計要求全部或分類對各監控點進行測試,并確認是功能滿足設計要求。本系統與其他系統采用通訊方式連接,則按系統集成的要求進行測試。(5)系統功能測試:本部分包含設備單體調試、網絡測試及網絡設備調試配合;BAS車站級系統調試配合、BAS系統全線調試配合。4、BAS系統全線調試BAS系統全線調試包括:全線系統的調試主要檢查系統的相互協調的工作能力,并對系統的整體性能進行調整、安裝承包商應配合調試。調試配合的內容包括配合組態校對、配合排錯、配合回路實驗、配合傳輸性能和響應時間等技術參數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