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連續梁合攏段合攏方案一、工程概況雙山大街特大橋連續梁跨雙山大街,上部為40+64+40m現澆預應力連續梁結構。全連續梁設計斷面為單箱單室變截面斜腹板箱梁,橋面面寬13m,共有3個合攏段,其中2個邊跨合攏段,合攏段長2.0m,截面高2.8-2.803m,頂板中心厚0.43m,腹板厚0.5m,底板厚0.44m;1個中跨合攏段,合攏段長2.0m,截面高2.8m,頂板中心厚0.43m,橫向設置2%的人字坡,腹板厚0.5m,底板厚0.44m。施工順序為先施工11#12#墩間邊跨合龍段,然后施工9#10#墩間邊跨合攏段,最后施工中跨合攏段。邊跨合攏段砼方量為19.7m3,重51.2t,中跨合攏段砼方量為2
2、5.14.m3,重65.4t。 二、合攏方案: 合攏是連續梁體系轉換重要環節,合攏必須滿足受力狀態的設計要求和保持梁體線形,控制合攏段的施工誤差。在各T構最后一節梁段澆筑完成后,清除T構上不必要施工荷載,一時無法清除的可以移至0#塊,使各個T構上施工荷載處于相對平衡狀態。合攏時卸載也必須對稱同步進行,避免在合攏段造成相對變形,產生剪應力變位,影響合攏段精度。在全橋各T構最后一節梁段張拉壓漿完成后,對全橋箱梁底板、頂面中線標高進行聯測,并連續觀測氣溫變化及梁體相對標高變化,連續觀測時間不少于48h。采用剛性骨架和中跨張拉臨時合攏束鎖定方案,使合攏段兩端形成可以承受一定的彎矩和剪力剛節點,防止由于
3、溫度等各種因素影響在合攏尚未完成之前就形成變形。在剛性骨架位置及臨時束張拉力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實施鎖定剛性骨架,合攏段混凝土澆筑時間應選在日氣溫較低溫度變化幅度小的時間區間進行,如溫度條件達不到,采取保溫措施保證合攏順利進行;澆筑完成后,時值氣溫開始上升為宜。合攏段充分考慮施工能力,正確估計施工能力,正確估計施工進度及工程進行基礎上,結合雙山大街特大橋溫度而制定。根據設計要求, 40m+64m+40m三跨連續梁合龍的順序為:先邊跨(11#12#墩和9#10#墩)合龍,再中跨(10#11#墩)合龍。1、合攏施工方法合攏段施工過程中,施工支架與掛籃施工不同點:需加載、臨時剛性連接及中跨臨時束的張
4、拉;相同點:鋼筋施工、砼澆注與箱梁懸澆施工方法相似。混凝土的施工在后面詳細敘述。合攏前先對連續梁部分進行中線、標高的聯測,并予以調整,確保連續梁的受力狀態及線型符合設計要求。(1)邊跨合攏段施工在箱梁A8#懸澆段和A10#直線段澆筑結束后,拆除內導梁及底模,推出10#或11#掛籃外模,搭設合攏段碗扣式支架,用橫木做橫梁在上面鋪鋼模作為底模,為了確保施工的萬無一失,在A8和A10#底板及翼緣板預留32的高強精扎螺紋鋼預留孔,在調模完成后對模板加固確保線形。邊跨合攏段在支架上施工,新澆筑的混凝土重量由支架承擔,不需要再設置配重(鋼筋施工完成,砼澆注前必須及時進行臨時剛性連接)。混凝土的施工在后面詳
5、細敘述。(2)中跨合攏段施工中跨合攏段由于跨雙山大街,我們利用10#墩掛籃的底模和側模,側模的施工方法與邊跨合攏段相同;底模施工時,由于前吊帶深入11#墩B8塊段,我們在11#墩B8段預留4個孔,用吊帶進行加固。根據施工工藝要求,為確保合攏段合攏質量,需在合攏段施工前,提前對合攏段兩側懸臂段進行加載,加載重量為合攏段結構自重的1/2,即每懸臂端施加32.7t。加載采用預制的混凝土塊,并盡量靠近懸臂端,加載完成后進行模板的安裝調試,然后再進行后續工序的施工(鋼筋施工完成,砼澆注前必須及時進行臨時剛性連接)。另外砼澆注時將澆注時間安排在一天溫度最低且比較穩定的時間段進行。砼澆注過程中,必須及時卸載
6、與砼澆注重量相同的荷載,施工過程中按澆注的砼數量的換算重量,進行相應重量的預制砼塊的卸載,卸載時用吊車配合。張拉的施工工藝與箱梁懸澆段施工工藝相同。混凝土的施工在后面詳細敘述。(3)合攏段混凝土鎖定在合攏段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晝夜溫度變化、新澆混凝土的早期收縮及水化熱、己完成結構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結構體系的變化及施工荷載等因素,對尚未達到強度的合攏段混凝土質量都有直接影響,成為影響結構質量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合攏段混凝土澆筑前,要對結構采取一些臨時鎖定措施。中跨及邊跨合攏段臨時剛性連接示意圖(見附圖)。中跨合攏前先對臨時合攏束H、B1張拉至設計控制張拉應力的30%,在一天氣溫最低時,按圖完成臨時剛
7、性連接,并采用無收縮混凝土,其強度比原來梁體設計強度C50提高一個等級采用C55砼。合攏口臨時鎖定前,認真復核橋梁長度、跨距以及合攏段梁段的幾何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如合攏時發現合攏標高需進行調整時,計劃采用預制砼塊對高的一側進行壓重,確保合攏時兩懸臂端相對高差不大于15mm。中跨合攏時壓重的砼塊待全橋張拉壓漿完畢后再進行卸載。施工工藝流程圖圖1:40+64+40m連續梁邊跨合攏段施工工藝流程合攏段現澆支架安裝測量兩端高差及監測其溫度影響安裝底模安裝鋼筋、預應力管道、穿合攏段鋼絞線及剛性骨架調整鋼筋、預應力管道、模板安裝內模綁扎頂板鋼筋、預應力管道剛性支撐鎖定;報監理工程師選擇最低溫度時澆筑混
8、凝土灑水養護(低于5度停止)拆除內模預應力張拉SW3-SW1、壓漿及封錨原材料檢驗鋼筋下料加工混凝土試件強度評定拆除邊墩墩頂部分底模支撐模板制作原材料檢驗原材料檢驗混凝土拌制、輸送推出10#或11#墩掛籃外模報監理工程師依次張拉SB5-SB1、T11壓漿及封錨監理工程師認可拆除邊墩的支座鎖定再拆10#、11#主墩的臨時支墩 圖2:40+64+40m連續梁中跨合攏段施工工藝流程合攏段推出10#墩掛籃測量兩端高差及監測其溫度影響安裝底模安裝鋼筋、預應力管道及剛性骨架調整鋼筋、預應力管道、模板安裝內模綁扎頂板鋼筋、預應力管道剛性支撐臨時鎖定,臨時合攏束張拉H及B1至設計控制應力的30%報監理工程師選
9、擇最低溫度時澆筑混凝土并卸載灑水養護(低于5度停止)拆出內模先張拉H及B1至設計控制應力,然后依次張拉T10、W4-W1、B7-B2壓漿及封錨。原材料檢驗鋼筋下料加工混凝土試件強度評定模板制作原材料檢驗配合比審查混凝土拌制、輸送懸臂兩端配重報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認可拆除合攏段外剛性支撐2、主要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1)模板制作安裝及加固邊跨由于拆了內導梁,頂板模板的加固采用鋼管支架在A8段A10段,配重后進行調試達到圖紙的尺寸,中跨相應也同上,不同的是由于橫隔板索的設置,需對模板組拼局部利用木模滿足橫隔板的尺寸。為保證接縫質量和砼面的平整度,采用整體性能較好、不變形、無損傷的鋼模,轉角位置的鋼模
10、根據設計角度制作。模板的拉桿采用20mm的圓鋼制作,為防止拉桿脫絲和滑絲,每個拉桿端頭均設置雙螺母進行緊固。 (2)鋼筋加工和安裝圖3:鋼筋的流程圖穿合攏段鋼絞線綁扎底板底層鋼筋安裝底板預應力管道綁扎腹板鋼筋、安裝豎向預應力管道及鋼筋等綁扎底板上層鋼筋及上、下層間定位架立筋安放頂板縱橫向管道、錨墊板和螺旋筋綁扎頂板上層鋼筋及上、下層定位架立鋼筋安裝內模板后綁扎頂板下層鋼筋頂板縱向管道安放和定位 (3)預應力和波紋管安裝預應力管道進行安裝時要求順直,接頭嚴密、不漏漿,管道接頭采用30cm長套管兩端用防水膠布纏緊,管道的定位筋布置原則為:豎向及橫向管道為100cm縱向管道為50cm,并在縱向管道彎
11、轉位置適當加密布置,定位筋設置必須同鋼筋骨架的主筋進行固定焊接,確保管道中心位置。合攏段縱向預應力束比較長,考慮到澆筑混凝土后穿束困難,因此在澆筑前將所有通過合攏段的鋼絞線全部穿束。張拉完成后用砂輪切割鋼絞線,嚴禁用電弧切割.。(4)混凝土施工為減少晝夜溫差的變化,新澆筑混凝土的早期收縮、水化熱的影響,已完成結構的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結構體系的轉化及施工荷載的因素影響,在澆筑時特別注意幾點: 從計劃澆注日期前一周開始,建立施工現場氣溫觀測記錄制度,專人負責,并咨詢、參考當地的同期歷史記錄,確定一天中氣溫最低時間段,快速連續澆筑完畢。選擇一天溫度最低時進行,而且澆筑后溫度開始上升為宜,澆筑時間控
12、制在3-4小時內。合攏段混凝土采用高一個標號的無收縮微膨脹混凝土,嚴格按規范控制混凝土的拌制、運輸、泵送、灌注及振搗,以求盡早張拉。底板、頂板混凝土在收漿后2小時左右,在混凝土表面覆蓋棉毛氈并灑水養護,養護不小于14天,注意溫度低于5度,不得灑水。夜間有凍害時全部頂板和側模用氈片包裹,封閉箱室端口進行保溫。因合攏段砼施工將進入冬季施工,如施工時條件達到冬季施工條件,嚴格按照已批準的冬季施工方案落實現場砼的養護。(5)主墩的臨時支座的拆除在邊跨合攏后,滿足設計文件規定的張拉條件后,依次張拉段索SW3-SW1.,SB5-SB1及T11然后拆除主墩臨時支座。在拆除臨時支座時,注意各界段的高程變化,如
13、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確保施工安全。拆除主墩的臨時支座采用空壓機配備風鎬人工拆除,精軋螺紋鋼及鋼筋采用氣割切除,與砼接觸面采用切割機切割保證接觸面平順。(6)中跨合攏后,滿足設計文件規定的張拉條件后,依次張拉全橋剩余的索,并及時進行壓漿封錨。4、技術要點(1) 合龍段兩側的節段施工時間不宜間隔太長,以保證兩側砼收縮徐變值相當。(2) 合龍段施工時應初張拉頂板,底板各兩束預應力。砼澆注完畢,待其強度達到85%后開始張拉各合龍段底板束,張拉按設計要求分兩批進行,先期張拉的頂、底板束,補拉到設計噸位,進行壓漿及封錨。邊跨合龍段張拉順序第1批:腹板預應力束2SW3、2SW2、2SW1, 第2批:依次張
14、拉底板預應力束4SB5、4SB4、6SB3、6SB2、2SB1,頂板預應力束6T11。中跨合龍段張拉順序第1批:頂板預應力束2H,底板預應力束2B1, 第2批:依次張拉頂板預應力束26T10,腹板預應力束2W4、2W3、2W2、2W1,底板預應力束4B7、6B6、6B5、8B4、6B3、4B2。(3)邊跨直線段施工膺架拆除邊跨合龍段剛性骨架焊連鎖定之前,須將直線段底模斷開,即在墩頂底模與膺架底模交接處斷開10cm左右;解除直線段支座(9#墩、12#墩)上下擺之間的連接使支座處于可活動狀態。邊跨合龍段砼澆注完畢,待其強度達到85%后,按先長束后短束、對稱張拉的原則依次進行腹板預應力束2SW3、2
15、SW2、2SW1,底板預應力束4SB5、4SB4、6SB3、6SB2、2SB1及頂板預應力束6T11施工,拆除墩頂底模及直線段施工膺架,完成邊跨體系轉換。解除10、11#墩臨時支座,將10、11#墩臨時支座的反力轉換到10、11#墩正式支座上。(4)臨時支座解除先臨時張拉頂板2H束,底板2B1束至設計控制應力的30%,中跨合龍段砼澆注完畢、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時。先張拉頂板2H束,底板2B1束至設計控制應力;然后依次進行頂板26T10,腹板2W4、2W3、2W2、2W1,底板4B7、6B6、6B5、8B4、6B3、4B2預應力束施工。臨時支座拆除時,要注意均勻對稱,確保均勻的釋放。在放松前
16、要測量各節段的高程,在放松過程中需注意各節段的高程變化,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確保施工安全。5、附屬工程全橋合攏后準確測量全橋標高,并對橋面進行清理,及時施做橋面防水層及擋碴塊、電纜槽等附屬工程。6、安全質量措施(1)創造高空作業條件,懸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危險處設安全網,人員操縱處設欄桿,特別是解除底模架后吊帶處設吊架,上、下梯固定牢靠,所有操作人員須戴安全帽。合攏段施工區域設置禁區,禁止人員進入。(2)使用的起重設備,隨時檢查、維修保養,特別是起重用的千斤頂、倒鏈、鋼絲繩等應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如有不符合規定者立即更換。所有動力、照明電路,須按規定鋪設,定時檢查,確保安全。(3)現場技
17、術人員必須檢查掛籃位置,前后吊帶,吊架及后錨桿等關鍵受力部位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重要情況及時報告。(4)檢查預應力鋼筋的埋置位置、間距、數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5)灌注砼前用于固定外模及底模架的吊帶一定要用千斤頂張緊,且受力要均勻,以防承重后和已成梁段產生錯臺。 三、合攏段的工期計劃、1、11#12#墩邊跨合攏段砼澆筑 2007年11月25日200年11月30日 張拉注漿 2007年12月1日2007年12月5日 11#墩臨時支座拆除 2007年12月6日2007年12月8日2、9#10#墩邊跨合攏段砼澆筑 2007年12月5日200年12月10日 張拉注漿 2007年12月11日2007年12月15日 10#墩臨時支座拆除 2007年12月16日2007年12月18日3、中跨合攏段砼澆筑 2007年12月20日200年12月25日 張拉注漿 2007年12月26日200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