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批 準 頁為了更好地提高本項目經理部應對突發安全事故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 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9 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第 493 號令)、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第 393 號令)、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安監總局令第17號)、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安監總局令第74號)、
2、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生產生產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201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指南(AQ/T9007-2001)、貴港市港南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四川省公路工程監理事務所貴合路1總監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對中交四公局貴合路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進行修訂。 本預案經專家組評審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 年元20日起實施。 希望項目經理部各級有關人員切實履行本崗位的應急救援職責,認真學習預案,積極參加培訓、演練
3、,熟練掌握各事故類型的應急救援功能,不斷提高對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項目經理部生產安全。 批準人: 目 錄1總則11.1 編制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 適用范圍21.4 應急預案體系21.5 應急工作原則42 事故風險描述42.1 項目概況42.2 事故風險分析53 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73.1 應急組織體系73.2 指揮機構及救援小組職責8項目經理任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其職責是:8項目書記、項目總工任事故應急救援副總指揮,其職責是:93.3 應急指揮替換104 預警及信息報告104.1 預警104.2 信息報告125 應急響應145.1 響應分級145.2 響應程序155.3 處置措施
4、175.4 應急結束206 信息公開216.1 信息公開人員216.2 信息公開原則217 后期處置217.1 現場清理217.2 生產秩序恢復227.3 醫療救治227.4 人員安置227.5 善后賠償227.6 應急救援評估228 保障措施238.1 通信與信息保障238.2 應急隊伍保障238.3 物資裝備保障248.4 其他保障249 應急預案管理259.1 應急預案培訓259.2 應急預案演練269.3 應急預案修訂279.4 應急預案備案279.5 應急預案實施27附錄一:28附錄二:32附錄三:36附錄四:40違章操作或違章指揮;40附錄五:44附件一:項目地理位置簡圖50附件二
5、 :項目部應急機構及人員聯系方式51件三:上級部門應急聯系方式53附件四:項目部應急救援器材物資一覽表54附件五:貴合路1合同段項目部安全事故報告表561總則1.1 編制目的為了保證本項目經理部、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防止突發性重大事故發生,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根據本項目經理部的實際,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快速反應,橫向協調,外援為輔”的原則,特制訂本應急預案。 1.2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9 號)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2號)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第 393 號令)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指南(AQ/T9007-2001)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安監總局令第17號) 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安監總局令第74號)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1-2006)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生產生產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GB/T2963
7、9-2013) 貴港市港南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四川省公路工程監理事務所貴合路1總監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3 適用范圍 1.3.1 適用的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范圍內所發生的露天邊坡滑坡(坍塌)、高處墜落、爆破傷害、火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中毒窒息等事故。1.3.2適用的事故類型 、等級本預案適用于中交四公局貴合路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在生產生產活動過程中發生的露天邊坡滑坡(坍塌)、高處墜落、爆破傷害、火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中毒窒息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應急救援培訓教育、演練工作。 根據本合同段項目經理部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將事故級別分為、級。 本預案適用的事
8、故級別為本合同段項目經理部發生級安全事故。當發生級和級安全事故時,在啟動本預案的同時應上級部門及安監、醫療、消防等政府部門請求支援。 1.4 應急預案體系 本項目經理部應急預案體系由綜合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組成。其中,現場處置方案包含現場應急處置措施(詳見下圖1-1: 中交四公局貴合路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應急預案體系圖)。 本預案為綜合應急預案,向上與四川省公路工程監理事務所貴合路1總監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貴港市港南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相銜接,向下對應現場處置方案。 本項目部的應急預案體系如下圖所示: 貴港市港南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四川省公路工程監理事務所貴合路1總監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
9、預案中交四公局貴合路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邊坡滑坡(坍塌)事故現場處置措施爆破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高處墜落等其他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1 中交四公局貴合路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應急預案體系圖1.5 應急工作原則 (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原則。在本單位領導統一組織下,發揮各職能部門作用,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完善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自救與專業救援相結合; (二)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原則。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方針,堅持突發事件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重點做好預防、預測、預警、預報和常態下風險評估、應急準備、應急隊伍建設、應急演練等項工作。確保應
10、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三)依靠科學,依法規范原則。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發揮專業技術人員作用,依照行業安全生產法規,規范應急救援工作。 (四)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反應及時、措施得當; (五)先主后次、先急后緩、先重后輕,先人員、后物品,先重要物品、后次要物品。 2 事故風險描述2.1 項目概況 中交四公局廣西貴合高速1合同段設計起止樁號為K0+000至K16+000,全長16公里。分布有大中橋、互通立交、分離立交、小橋和大量的通道涵,其中部分大中橋為跨河橋。項目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南區境內。本項目總體上包含了路基土石方工程、橋梁工程,互通立交,總體上沒有難度很大的和技術
11、復雜的工程。經調查和參考設計確定本項目重點工程為便道及便橋、跨河橋梁、鉆孔樁、大梁預制運輸及安裝、雨季施工、全線土石方調配、高填深挖工程、特殊路基施工等。難點工程為高墩施工、高邊坡施工、路基爆破施工、軟基處理、溶洞處理等。其中高填方和深路塹施工、軟基處理、山體爆破、溶洞處理、高邊坡開挖及處理、水中樁基施工、預應力張拉施工、大梁運輸吊裝等安全風險相對較高,需進行風險辨析和安全分析,制定有效措施或方案。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了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的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
12、損害和不良影響。2.2 事故風險分析 本項目部存在或可能發生的主要事故為:坍塌、高處墜落、爆破傷害、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傷害、火災事故等。1. 坍塌施工過程中所形成的工作坡面及基坑,由于高度過大,邊坡角度過大,自身重力和外力作用下,超過自身極限強度,結構穩定失衡塌落而造成坍塌,造成人員傷亡、車輛損壞等事故。主要發生在:涵洞及公路邊坡;施工現場附近山體;排土場邊坡。2. 高處墜落高處墜落是指在基準面2m以上(含2m)高處作業過程中因墜落而造成的傷亡事故。道路施工中高墩施工,高邊坡施工,高填深挖工程等存在高處墜落危險性。導致墜落是項目施工最常見的事故類型。發生高處墜落主要場所:邊坡臺
13、階;高空作業場所。3. 爆破傷害項目施工時,需要進行山體爆破作業,存在爆破傷害。爆破作業需要使用炸藥,炸藥從庫存點往采場運輸的途中、裝藥和放炮的過程、未爆炸或未爆炸完全的炸藥在裝卸礦巖的過程中都有發生爆炸的可能性;炸藥爆炸可以直接造成人體的傷害和財物的破壞??赡馨l生炸藥爆炸損害的場所主要有:運送爆炸物品的線路;爆破作業的工作面;其它有殘余爆破器材的地方。4. 車輛傷害項目施工采用機械裝載,汽車運輸等。汽車運輸過程中,人員在運輸線上工作、行走,容易發生車輛傷害。發生車輛傷害的主要場所:運輸線路;工作面至停車場;裝卸巖土場所。5. 機械傷害常見機械事故發生的原因:1)不按操作規程作業、未經過專門培
14、訓和考核合格人員上崗操作誤傷自己或其他人;2)設備運轉時對運轉部分進行檢修、注油和清掃引發傷害;3)人員在設備移動時隨意上下引起傷害;4)人員在機器運行時可能危及的地點停留或通行引起的傷害;5)機械設備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失效;6)設備檢修時沒有關閉啟動裝置或有人誤操作啟動裝置。容易發生機械傷害的場所:裝載機、挖掘機、推土機;其它機械設備。6. 起重傷害 在進行超重吊裝作業時,操作人員違犯操作規程,設備吊具等存在缺陷,造成起重傷害,發生設備損壞及人員傷亡事故。7. 觸電傷害本項目部在使用、維修電器設備、電氣線路時有可能發生觸電事故。8物體打擊 本項目部在搬運巖土和設備及設備的維修過程都可能發
15、生物體打擊。在巖土作業過程中,由于巖堆過高、邊坡浮石、危巖沒及時處理滾落滾落、臺階出現傘巖、人員在吊物起吊時沒離開危險區、安全信號和標志不清、沒有佩戴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帶、安全鞋、安全帽、防護眼鏡等)、高處作業人員往下扔物、工具工件擺放不穩、系物不牢、物體倒塌、吊物擺動、用吊鉤進行拉斷作業等等都可能發生物體打擊事故。9.火災事故在有可燃物的環境都可能發生火災,這些可燃物包括:山林、電纜、電器設備、油料和其他可燃物。本項目部造成火災的引火源包括:吸煙、電焊、電火花、電熱、爆炸熱能、設備摩擦等。3 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 3.1 應急組織體系 本項目部應急組織由應急救援總指揮和應急救援小組成員組成。其
16、中,項目部經理任總指揮,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及技術保障組、現場搶救組、后勤保衛組、物資保障組。 1、項目部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成員:總 指 揮:高鵬飛 副總指揮:榮世廣、張俊華 成 員:孫立冬、孔祥暉、孟憲波、王慶杰、潘芝蘭、王志龍、陳盈佐3.2 指揮機構及救援小組職責 項目經理任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其職責是: 3.2.1.1 負責組織制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3.2.1.2 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求援人員的調動; 3.2.1.3 負責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3.2.1.4 負責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必要時向友鄰單位發出救援請求及疏散信息; 3.2.1.5 負責批準本預案的啟動
17、與終止; 3.2.1.6 負責確定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 3.2.1.7 負責生產安全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 3.2.1.8 負責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 3.2.1.9 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3.2.1.10 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 3.2.1.11 負責對外發布事故應急救援的有關信息。項目經理任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其職責是:項目書記、項目總工任事故應急救援副總指揮,其職責是: 所有事故現場操作的指揮和協調;現場事故評估;保證公司人員和公眾的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3.2.3 應急救援辦公室職責。 3.2.3.1組織制定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根據指揮部指示下達應急預案啟
18、動通知;3.2.3.2進行應急救援綜合協調工作;3.2.3.3負責新聞媒體的接待工作,搞好信息溝通,按要求發布信息,根據需要錄制現場資料,為相關部門提供音像錄制和播放設備;3.2.3.4負責上級部門領導和來訪家屬的接待登記工作。3.2.3.5負責事故的調查、分析。提交事故書面報告。3.2.4 各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技術保障組職責負責制定搶險救災技術方案,編寫搶險救災安全技術措施,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所需技術資料和圖紙,根據需要到事故現場實施測量放線工作,繪制事故現場示意圖。現場搶救組職責 按照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在現場組織協調搶險救災工作,搶救受災人員,并及時將搶險救
19、災工作進展情況匯報指揮部。3后勤保衛組職責負責做好搶險救災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工作,為參加搶險救災工作的人員提供衣、食、住、行;搞好搶險救災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妥善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物資保障組職責負責做好搶險救災過程中的材料、物資和設備供應工作。3.3 應急指揮替換 在事故發生而總指揮不在現場時,由項目部書記行駛總指揮應急救援職責,負責指揮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4 預警及信息報告 4.1 預警 4.1.1 預警分級 根據本項目部的實際情況,預警不分級。當出現下列事故征兆時發布初預警信息: (1)遇高溫、雷電或暴雨等異常天氣情況。 (2)可能發生本項目部規定的級、級或級生產安全事故時。 (3)
20、發現本項目部周邊有危險有可能影響到本項目部安全的事件; (4)政府或上級部門預告時。 4.1.2 預警的方式、方法 預警發布可通過電話、或喊話等形式發布。 預警信息內容:視情況需要而定,包括突發事件的類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部門等。 4.1.3 預警信息的發布程序 當出現的事件或事故征兆達到發現預警的條件時,由本項目部總指揮發出預警命令;總指揮不在現場時由副總指揮發出預警命令。 4.1.4 預警行動 .1預警信息由本項目部應急辦統一接受、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立即向本項目部本項目部應急指揮部建議作出事故預警決定:1、本單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2、已發生的事
21、故有可能導致其他事故發生的。3、其他單位發生的事故有可能影響本項目部生產生產單位活動的。4、事故發生后事故級別提升或者事故影響在擴大或有可能擴大的。5、預報有重大自然災害信息可能衍生生產安全安全事故的。.2本項目部應急辦接到可能導致預警信息后,要密切關注事態進展,立即通知各部門負責人,報告本項目部經理和項目部書記,并按照預案做好應急準備和預防工作,事態嚴重時,應及時上報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貴合路建設指揮部及貴港市港南區安監局。.3當本項目部安全監控設施發出預警信息時,發現預警信息的部門、班組應按相應的應急處置預案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并將預警信息報本項目部應急辦,本項目部應急辦接到報告后應
22、立即查核相關情況,對相關信息分析判斷,按照預案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4事故預警決定由本項目部應急指揮部發布,由本項目部應急辦具體承辦。.5當應急指揮部做出預警決定后,與突發安全生產事故預警有關的各部門、各應急救援小組應迅速做好有關準備工作并進入待命狀態。.6可能導致突發安全生產事故的因素已經消除,由本項目部應急指揮部宣布解除預警。4.2 信息報告 4.2.1 信息的接收與通報 項目部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號碼為事故發生后,項目部現場人員應立即向值守員報告,值守員在核實情況后,應立即記錄事故信息報告(包括未遂傷亡事故的信息報告);視事故級別迅速逐級報告有關部門領導,并可視情況撥打119 報警或撥打
23、120 求救;各級人員接到事故信息報告后,應視響應級別啟動相關應急預案響應,通報相鄰單位。信息接收、通報流程見圖4-1。 事故發生(第一發現人) 必 要 時值守員110119 120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貴合路建設指揮部貴港市港南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圖4-1中交四公局貴合路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信息接收、通報流程圖4.2.2 信息上報 4.2.2.1 總指揮接到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于1 小時內向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貴合路建設指揮部及貴港市港南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報告。當發生緊急情況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先向 110 指揮中心、120 急救中心、廣西北部灣投
24、資集團有限公司貴合路建設指揮部及貴港市港南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事故情況,然后向總指揮報告,以便盡快得到外部專業救援隊伍的支援。 4.2.2.2 報警標準用語。主要是向 110 指揮中心、119 消防指揮中心或 120 急救中心報警,報警時報警人可按以下內容敘述預警信息: 4.2.2.3 我們這里是中交四公局貴合路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位于貴港市港南區木梓鎮,我項目部今天早上/中午/下午 X 點 X 分,發生(/滑坡(坍塌)/高處墜落/爆破傷害/機械傷害/觸電/其他)事故;現有 X 人受傷/死亡/無傷亡, 報警人 XXX,報警電話號碼 XXXXXXXXXXX。 4.2.2.4 事故上報的內容應當包
25、括:事故發生單位;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等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等。4.2.3 信息傳遞 當發生的事故可能涉及項目部外部時,由項目部應急總指揮通過電話、口頭通知等手段,迅速將事故簡況通報周邊企業、單位、居民。 5 應急響應 5.1 響應分級 按項目部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級別劃分情況(詳見“表5-1 事故級別劃分表”),將本項目部應急響應分內部響應和外部響應。表1-1 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級別劃分表事故級別分級辦法級1、發生輕微事故,當班人員有能力處置的事故; 2、發生造成2人以下(含2人)人
26、員輕傷的事故; 級1、發生3人以上(含3人)人員輕傷或1人以上(含1人)人員重傷事故; 級 2、發生人員死亡事故。3、其他本項目部應急能力無法處置的事故。 5.1.1 內部響應 當發生級生產安全事故時, 項目部當班項目部書記按事故類型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實施事故處置和救援,盡快控制事故。同時將事故信息報告項目部應急總指揮。 當發生級生產安全事故時,總指揮及時啟動本綜合應急預案響應,迅速實施事故處置和救援,統一指揮相關部門協作,盡快控制事故。同時將事故信息報告上級部門。 5.1.2 外部(擴大)響應 當發生級生產安全事故時,事故超出項目部應急處置能力,或者事故有擴大、發展趨勢可能影響到項目部區域外
27、時,要立即采取行動以保護現場人員、項目部周邊鄰近區域人員的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項目部應急總指揮應報告上級及當地政府部門(貴港市港南區公安局;貴港市港南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消防中隊、衛生部門等)請求支援,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在外來救援力量未到達之前,啟動本預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在外來救援力量到達后,項目部所有應急人員、資源接受上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指揮。 5.2 響應程序 5.2.1 應急指揮機構啟動 5.2.1.1 本項目部賦予現場人員在遇到險情危及人員人身安全時,有第一時間下達人員撤離命令的直接決策權和指揮權。 5.2.1.2 事故信息經迅速核實后,如達到本預案啟動條
28、件,由項目部應急總指揮宣布啟動應急預案,指令項目部救援人員迅速趕赴事故現場。 5.2.1.3 項目部應急總指揮應根據事故類型、嚴重程度組織進行分級響應。 5.2.2 應急資源調配 應急預案啟動后,項目部內一切人力、物力資源應服從應急需要由應急總指揮統一調配。如應急物資不足,由應急總指揮請求外部支援。 5.2.3 應急救援 按照應急響應的級別和事故類型采取以下應急救援行動: 5.2.3.1 內部響應。 當發生級生產安全事故時,由當班項目部書記按事故類型啟動現場處置方案。 當發生級生產安全事故時,由總指揮啟動本預案,按預案組織進行應急救援工作。 5.2.3.2 外部(擴大)響應 事故達到擴大響應的
29、條件時, 在上級應急救援力量未到達前,由項目部應急總指揮啟動本預案“5.1.2 外部(擴大)響應”進行應急救援工作。 5.2.4 緊急避險 5.2.4.1 發生以下情況,應急救援、搶險人員可以先撤離事故現場再報告。 (1)事故已經失控。 (2)個體防護裝備已經損壞,危及到自身生命安全。 (3)發生突然性的地質災害、坍塌、爆破傷害等危及到自身生命安全。 5.2.4.2 發生下列情況,總指揮必須下達讓應急救援、搶險隊員撤離的命令。 (1)事故已經失控。 (2)應急救援、搶險隊員個體防護裝備損壞,危及生命安全時。 (3)發生突然性的劇烈爆炸、坍塌危及應急救援、搶險人員生命安全時。 (4)事故發生后,
30、經過緊張的應急搶險,眼看事態仍不能有效控制,各級總指揮應馬上撤出人員,避免人員傷亡,然后才根據情況采取下一步搶險措施。 5.2.4.3 撤離時人員的清點 人員撤出在安全地點集合后,應做好人數的清點工作,由應急總指揮檢查事發時在現場的人員是否己全部撤出。若現場的人員未全部撤出,應急總指揮應立即組織搜救。 5.2.4.4 撤離程序 項目部應急總指揮隨時向鄰近的單位社區通報事故危害范圍擴展情況。當事故危及鄰近的單位社區時,由應急現場指揮向鄰近的單位社區發送警報。事態嚴重緊急時,通過項目部應急總指揮直接聯系鄰近的單位社區負責人,提出要求組織撤離、疏散或者請求援助。 5.2.4.5 撤離的注意事項 撤離
31、時注意避免爭先恐后,擁堵無序,要相互兼顧照應;明確采取的預防措施、注意事項、撤離方向和撤離距離。 5.3 處置措施 5.3.1 先期處置,發生事故以最快速度采取應急措施 5.3.1.1 報警 向公安、消防、醫療和安監等部門報警時應明確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地址、事故種類、事故簡要情況、人員傷亡情況等。 5.3.1.2 事故區域警戒、疏散措施 根據事故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在事故區域周邊設立安全警戒區,防止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車輛進入事故現場。指揮所有可能受到威脅的人員從危險區域轉移到安全區域。 5.3.1.3 搶險搶修措施 針對不同事故,開展現場控制工作?,F場應急救援人員應根據需要攜帶相應的安
32、全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按照應急救援技術方案進行搶險搶修工作,并嚴格執行搶險搶修人員進入和離開事故現場的相關規定。 5.3.1.4 傷員救治 搶險搶修人員到達現場后,要迅速將傷員轉送出危險區,本著“先救命后治傷、先救重后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 5.3.1.5 信息溝通 事故現場人員應迅速建立事故現場的信息聯絡溝通渠道,向現場其他可能存在的人員傳達項目部應急總指揮的指令,同時匯總、收集事故現場有關信息向應急總指揮報告。 5.3.2 主要事故處置要點 (總指揮必須掌握) 本項目部屬高速公路施工工程,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事故包括坍塌危害、高處墜落、爆破危害事故事故等,其處置要點如下: 5.3
33、.2.1 坍塌事故處置要點 (1)發生坍塌事故后,在事故發生周圍劃定危險區域,疏散人員,立即撤離至安全地點,避免不必要傷亡。(2)盡快確認被埋人員的數量和具體位置,如有人員失蹤要馬上清點人數,向知情人員了解失蹤人員被埋的位置。盡可能有第一時間組織搶救被埋人員,以免時間延誤造成被埋人員窒息。(3)一定要確保不會二次坍塌或即使坍塌時也不會影響救援人員安全時,才能開展救援行動,避免二次坍塌造成救援人員傷亡。(4)搶救被埋人員。應根據事故具體情況,采取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辦法,對坍塌現場進行處理,在接近被埋人員時必須停止機械作業,改用人工挖掘,防止誤傷被埋人員。(5)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救護人
34、員進行搶救對傷勢嚴重的人員要立即送往醫院救治。(6)可能需要的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醫療和環保等)。 5.3.2.2 爆炸事故處置要點 (1)確定爆炸地點; (2)確定爆炸類型; (3)確定引起爆炸的原因; (4)所需的爆炸應急救援處置技術和專家; (5)明確爆炸地點的周圍環境; (6)明確周圍區域存在的危險源分布情況; (7)確定爆炸可能導致的后果; (8)確定爆炸可能導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工程搶險、人員疏散、醫療救護等); (9)可能需要的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醫療和環保等)。 5.3.2.3 高處墜落等事故處置要點 確定事故發生的位置;(2)事故現場人員將情況上報應急指
35、揮部,應急救援人員立即開始簡單的救援行動; (3)事故現場人員同時撥打當地醫院電話,請求救援; (4)總指揮將事故上報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貴合路建設指揮部及貴港市港南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5)可能需要的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醫療和環保等)。 5.4 應急結束 5.4.1 應急結束的條件 當安全事故經搶險救援處置后,已經達到以下條件時,應急結束。 5.4.1.1 上級應急救援機構應急處置已經終止; 5.4.1.2 傷亡人員得到妥善安置; 5.4.1.3 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5.4.1.4 損失控制在最小; 5.4.1.5 社會影響減到最小 ;5.4.2 應急結束要求 5.4
36、.2.1 按上述條件核實事故現場,確定事故已經滿足條件要, 由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終止指令,宣布應急終束。由應急總指揮通知本項目部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并及時將事故進展情況上報給事發時報告過的上級主管單位和相關政府部門。 5.4.2.2 啟動上級政府部門的應急預案時,由相關的上級部門宣布應急結束。5.4.2.3 當應急終止后,應急總指揮和本項目部人員整理及清場工作結束,并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介紹和移交相關物證和材料后,撤離現場并返回原工作崗位,現場事故應急工作結束。 5.4.2.4 在事故未調查清楚之前,由應急總指揮安排人員值守現場,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進行現場清理以免破壞現場影響事故調查。 6 信
37、息公開 6.1 信息公開人員 由項目部應急總指揮或其授權的人員負責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向社會媒體、社會公眾等通報事故信息的。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對外發布信息。 6.2 信息公開原則 信息的公開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內容詳實、及時準確。 7 后期處置 7.1 現場清理 清理事故現場,減少或盡可能降低對周邊的環境影響,使之恢復到正常狀態。 7.2 生產秩序恢復 應急結束后,應急總指揮應組織專業人員對事故過程中損壞設備、設施進行搶修、調試,盡快按照規程恢復正常生產。 7.3 醫療救治 項目部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對在事故及應急救援中受傷的人員進行后續治療。 7.4 人員安置 財產損失
38、由項目部管理人員進行統計。發生人員傷亡的,由項目部負責對受傷人員及家屬進行安撫,商談救治期間的費用問題。準備工傷認定材料,按照工傷上報程序進行上報。 7.5 善后賠償 本項目部保險業務經辦人員及早主動地與相關保險單位聯系,根據事故損失情況及投保合同,要求及時開展理賠事宜。由項目部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對事故中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和家屬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對征用外部的應急物資(場所)所有人,由項目部依法給予補償。 7.6 應急救援評估 7.6.1 項目部所有人員應配合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7.6.2 項目部負責人應配合項目部進行事故調查,及時確定事故性質、原因和責任,提出整改措施。 7
39、.6.3 項目部負責人應及時組織相關人員對事故搶險過程及應急救援能力進行評估,做出整改意見和處理方案,評議在搶險過程中的成績與不足,重新評估應急救援能力,并將評估意見作為完善或改進應急預案的依據。 8 保障措施 8.1 通信與信息保障 8.1.1 項目部內配有24小時聯系電話,確保與相關單位人員的信息溝通。 8.1.2 由項目部配合項目部對相關通訊器材、電腦通訊網絡的維護保養,確保通訊和信息暢通。 8.1.3 要求項目部人員隨時攜帶手機,并保持開通狀態,確保信息暢通。 8.1.4 外部的應急部門機構、本項目部應急組織人員的聯系方式詳見附件3和附件4。 8.2 應急隊伍保障 8.2.1 內部保障
40、 項目部員工都負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項目部管理人員是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應學習掌握項目部各種事故處置的方法,保證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8.2.2 外部保障 項目部員工應熟知外部救援單位通訊信息,當事故超出本項目部的應急處置能力時,能及時請求上級及安監、公安、消防、醫療衛生部門等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8.3 物資裝備保障 8.3.1滅火器材品種與數量及存放位置見附表5;其它各類應急救援物資存放及管理負責人見附件5。 8.3.2 各級管理責任人應經常進行檢查各類應急物資、設施是否完好有效,配備的數量是否合理并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或更新。 8.3.3 應急物資、設備及裝
41、備的購置,應向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采購。驗收時應執行索證查驗制度,確保其質量及有效期合格。 8.4 其他保障 8.4.1 經費保障 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應急專項經費由項目部專項資金撥付;使用范圍僅限于本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各項開支。 8.4.2 交通運輸保障 項目部應保持項目部通道暢通,確保事故狀態下交通順暢。必要時請求交通部門提供交通支持,保證及時調運有關應急救援人員、裝備和物資。 8.4.3 治安保障 項目部負責事故現場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維護現場秩序,及時疏散群眾。必要時,請求當地政府公安機關協助事故災難現場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8.4.4 技術保障 由項目部負責利用現有的各
42、專業技術人才資源和技術設備設施資源,提供在應急狀態下的技術支持。必要時,可請求上級政府部門提供安全技術專家支持。 8.4.5 醫療保障 由項目部統一按規定為從業人員辦理醫保及工傷保險。項目部內配置應急藥箱,內裝應急救護藥品,確保應急救援需要。 8.4.6 后勤保障 項目部應急總指揮應配合政府部門做好受害人員和公眾的基本生活、醫療、后勤等保障工作。 9 應急預案管理 9.1 應急預案培訓 項目部經理負責組織制訂項目部年度應急預案培訓計劃,每年組織一次以上的全員培訓,做好培訓記錄。培訓方式靈活多樣,可采用看資料、現場操作等形式進行;培訓的內容包括本應急預案和各現場處置方案及一般應知應會。9.1.2
43、 項目部負責人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員工學習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基本知識。 9.2 應急預案演練 9.2.1 演練的形式 演練形式主要為現場演練。指選擇(或模擬)項目部生產生產活動中的設備、設施、裝置或場所,設定事故情景,依據項目部應急預案而模擬事故現場開展的演練活動。 9.2.2 演練的范圍和頻次 9.2.2.1 由項目部負責人每年組織開展一次模擬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練。 9.2.2.2 針對本項目部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類型,每年至少組織兩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9.2.3 應急演練的內容 應急演練的內容包括:預警與報告、指揮協調、應急通訊、事故監測、警戒管制、疏散安置、醫療衛生、現場處置、社會溝通
44、和后勤處置等。具體內容可參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指南(AQ/T9007-2001)進行。 9.2.4 應急演練評估和總結 9.2.4.1 應急演練結束后,由應急演練總指揮項目部經理在演練現場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不足及取得的成效進行口頭點評。 項目部經理應組織人員針對演練中收集的各種信息資料,依據評估標準對應急演練活動全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和客觀評價,重點對演練活動的組織和實施、演練目標的實現、參演人員的表現以及演練中暴露的問題進行評估,并撰寫書面評估報告。 9.2.5 應急演練材料歸檔 應急演練活動結束后,項目部應將應急演練工作方案、應急演練書面評估報告、應急演練總結報告等文字資料,以及記錄演
45、練實施過程的相關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料歸檔保存。 9.3 應急預案修訂 本預案一般情況下三年修訂一次。但出現如下問題時,由項目部經理組織人員對預案及時進行修訂: 9.3.1 因兼并、重組、轉制等導致隸屬關系、生產方式等發生變化的; 9.3.2 生產范圍發生變化的; 9.3.3 項目部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險源的; 9.3.4 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者職責已經調整的; 9.3.5 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 9.3.6 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要求修訂的; 9.3.7 應急預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的。 9.4 應急預案備案 本應急預案經專家評審通過后,報貴港市港南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46、備案。 9.5 應急預案實施 9.5.1 本應急預案自2016年元月 20日起實施。 9.5.2 本應急預案由項目部負責組織編制和解釋。 附錄一: 中交四公局廣西貴合高速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爆破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事故風險分析 道路施工過程需要進行爆破作業;炸藥、雷管從保管倉庫往采場運輸的途中、裝藥和放炮的過程、未爆炸或未爆炸完全的炸藥在裝卸礦巖的過程中都有發生爆炸的可能性;炸藥、雷管爆炸可以直接造成人體的傷害和財物的破壞。1.1引起炸藥爆炸傷人的原因主要包括:炸藥管理不嚴造成爆炸事故。如果雷管與炸藥放置在不安全地點,受松石打擊,就有可能發生爆炸;由于飛石造成的事故。爆破時,如果警戒不嚴、人員誤
47、入爆破區域或躲避不當,都會有發生飛石傷害事故的可能;違章處理盲炮、打殘眼造成的事故;引爆材料不良、點炮遲緩,拖長時間造成的事故。起爆材料質量不良,往往引起早爆或遲爆現象,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傷亡事故;爆破物品質量不合格;炸藥量控制不合理;爆破作業后,沒有檢查或檢查不徹底,未清理沒有爆炸的殘余炸藥;爆破物品運輸過程中遇到明火、高溫物體;爆破物品運輸過程中遭強烈振動或摩擦;裝藥工藝不合理或違章作業;起爆工藝不合理或違章作業;人員沒有撤離到安全區域就起爆;爆破時使用不合格的爆破器材;其他違章作業;存放爆破器材的場所和運送爆炸物品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等。1.2引起雷管爆炸傷人的原因主要包括:爆破作業起爆方式
48、采取電雷管引爆導爆索起爆方式。引起電雷管早爆的原因較多,主要有:雜散電流;雷電;項目部使用的其它帶電設備設施。1.3容易發生爆炸事故的場所運送爆炸物品的線路;爆破作業的工作面、采場;臨時儲存地點;其他有殘余爆破器材的地方。2 應急工作職責 2.1 應急組織機構 (詳見第7頁 3.1) 2.2 指揮機構及職責 (詳見第8頁 3.2)2.3 應急指揮替換 (詳見第10頁 3.3) 3 應急處置 3.1 應急處置程序 事故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將事故情況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總指揮,如發生爆炸、有人員死亡等重大事故時,可越級直接向110、119、120 等上級部門請求救援; 應急救援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
49、動本現場處置方案,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處置。按照事故響應級別通知各應急人員按各自的應急職責做好通訊聯絡、消防滅火、治安警戒、搶險搶修、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等工作。 3.2 現場處置措施 3.2.1 一般處置措施 3.2.1.1 在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同時,項目部人員應迅速組織無關人員撤離事故危險區域,迅速撤離、疏散現場人員,設置警示標志,封鎖事故現場和危險區域,同時設法保護相鄰裝置、設備,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和引發次生事故; 3.2.1.2 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裝備。 3.2.1.4 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醫療救治,嚴重的報120 送醫; 3.2.1.5 現場指揮應及時掌握事故發
50、展情況,修訂現場救援方案,補充應急救援力量和物資。 3.2.2 火災、爆炸事故現場處置措施 3.2.2.1 發生爆破事故,第一發現人應立即上報項目部負責人,情況緊急時直接向119、120 等請求支援。 所有人員迅速組織撤離事故區人員至安全地帶,并對事故現場進行隔離,嚴格限制無關人員出入。 救援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傷情嚴重的送醫治療。及時補充應急所需物資。 4 注意事項 4.1 當班人員穿戴好防護服、安全帽、口罩等;。4.2 進行疏導人員、搶救物資、搶救傷員等救援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應盡快撤離現場。 4.3 進入可能中毒區域和其它附近區域戴防毒口罩。 4.4 人員疏散應注意風
51、向,撤離至上風口的安全地點,并清點人數。4.5 報警時,須講明事故地點、人員傷亡情況。4.6現場急救時,不能輕易放棄急救措施。4.7 應急救援結束后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故原因未調查清楚前不能對現場進行清理。如有不得已的原因必須移動現場物品的,應在事故調查組同意并做好記號后方可移動。 附錄二: 中交四公局廣西貴合高速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坍塌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事故風險分析 坍塌(含邊坡失穩)事故是指物體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超過自身極限強度,結構穩定失衡塌落而造成物體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擠壓傷害等事故。坍塌事故是施工工程發生事故的主要類型,其作用范圍大,往往傷害人多,后果嚴重。主要發生在施工基坑
52、(槽)坍塌、邊坡滑塌、基礎樁壁坍塌、模板支撐系統失穩坍塌及施工現場臨時建筑(包括施工圍墻)倒塌等。1.1導致坍塌原因不按設計施工,存在掏挖;坡面角設計不合理;臺階邊坡在施工中被破壞;雨水浸泡導致邊坡巖土風化、松散;邊坡節理發育、破碎;洪水沖刷;地震;人為加壓。1.2發生坍塌場所施工現場基坑(槽)、邊坡、基礎樁壁、模板支撐和施工現場臨時建筑(包括施工圍墻)等;施工作業區公路邊坡;施工作業區附近山體。2 應急工作職責 2.1 應急組織機構 (詳見第7頁 3.1) 2.2 指揮機構及職責 (詳見第8頁 3.2)2.3 應急指揮替換 (詳見第10頁 3.3) 3 應急處置 3.1 應急處置程序 事故第
53、一發現人應及時將事故情況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總指揮,如發生人員死亡等重大事故時,可越級直接向110、119、120 等上級部門請求救援; 應急救援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本現場處置方案,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處置。按照事故響應級別通知各應急人員按各自的應急職責做好通訊聯絡、治安警戒、搶險搶修、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等工作。 3.2 現場處置措施 3.2.1 一般處置措施 3.2.1.1 在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同時,項目部人員應迅速組織無關人員撤離事故危險區域,迅速撤離、疏散現場人員,設置警示標志,封鎖事故現場和危險區域,同時設法保護相鄰裝置、設備,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和引發次生事故;。3.2.
54、1.2 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裝備。 .3 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醫療救治,嚴重的報120 送醫。.4現場指揮應及時掌握事故發展情況,修訂現場救援方案,補充應急救援力量和物資。 3.2.2 坍塌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現場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根據事故情況,采取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辦法,對坍塌現場進行處理。搶救中如遇巨石,人工處理有困難時,現場指揮人員調集機械進行吊運,在接近被埋人員時,必須停止機械作業,改用人工挖掘,防止誤傷被埋人員。被埋人員救出后,應搬運到安全地方,進行現場搶救。對受傷人員進行簡易包扎、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消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
55、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以防窒息。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如無能力搶救受傷人員,盡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做好接應。4 注意事項 4.1 當班人員穿戴好防護服、安全帽、口罩等。4.2進行疏導人員、搶救物資、搶救傷員等救援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應盡快撤離現場。4.3現場急救時,不能輕易放棄急救措施。 4.4報警時,須講明事故地點、人員傷亡情況。4.5應急救援結束后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故原因未調查清楚前不能對現場進行清理。如有不得已的原因必須移動現場物品的,應在事故調查組同意并做好記號后方可移
56、動。 附錄三: 中交四公局廣西貴合高速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中毒窒息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事故風險分析 本項目部存在或可能發生的中毒窒息事故風險如“附錄表2 中毒窒息事故風險分析表”所示。 附錄表2 中毒窒息事故風險分析表事故類型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發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嚴重程度事故可能的影響范圍事故可能出現的征兆事故可能出現的征兆事故可能引發的次生事故中毒窒息 深坑、坑道施工 遂道施工施工機械排出的尾氣,施工時地下挖到有毒氣體泄漏。造成人員中毒傷害或窒息死亡有毒氣體散發可能波及的范圍,主要在坑道,通風不良的遂道內。施工現場過程發現有異味,呼吸不順暢。2 應急工作職責 2.1 應急組織機構 (詳
57、見第九頁 3.1) 2.2 指揮機構及職責 (詳見第九頁 3.2) 2.3 應急指揮替換 (詳見第十頁 3.3) 3 應急處置 3.1 應急處置程序 事故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將事故情況報告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總指揮,如發生中毒窒息人員死亡等重大事故時,可越級直接向110、119、120 等上級部門請求救援; 應急救援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本現場處置方案,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處置。按照事故響應級別通知各應急人員按各自的應急職責做好通訊聯絡、消防滅火、治安警戒、搶險搶修、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等工作。 3.2 現場處置措施 3.2.1 一般處置措施 3.2.1.1 在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同時,項
58、目經理部應迅速組織無關人員撤離事故危險區域,迅速撤離、疏散現場人員,設置警示標志,封鎖事故現場和危險區域,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和引發次生事故; 3.2.1.2 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防火、防毒等)裝備。 3.2.1.4 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醫療救治,嚴重的報120 送醫; 3.2.1.5 現場指揮應及時掌握事故發展情況,修訂現場救援方案,補充應急救援力量和物資。 3.2.2 中毒和窒息應急處置措施 3.2.2.1 救援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要盡可能迅速查明中毒窒息人員等情況。 3.2.2.2 受傷人員出現神志不清、呼吸道刺激等情形時,其余現場人員必須立即撤離作業場所并報警?;驈娭仆L
59、,以降低作業現場有毒物質的濃度。 3.2.2.3 對于密閉或相對密閉空間內的中毒事件,施救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并設專人監護,方可進入中毒環境進行短時間的緊急搶救。 3.2.4.4 已轉移到新鮮空氣中的中毒患者,如果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與心臟復蘇等,人工呼吸時,先清除中毒者口中的嘔吐物。 3.2.2.5 中度中毒的傷員,除立即撤離現場外,要立即解開他們的衣領、褲帶,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暢,應及時給氧。有時應采取靜脈注射綜合用藥,并及時轉送醫院治療。 3.2.2.6 重度中毒者,現場急救原則應本著邊搶救邊送醫院的實施方案,搶救包括立即快流量給氧,對呼吸心跳停止者,及時進行
60、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 3.2.2.7 發生急性中毒就立即將中毒者送醫院急救,護送者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稱等,如化學物不明,則需帶該物料及嘔吐物的樣品,以供院方及時檢測。若不能立即到達醫院,可采取現場急救處理:對于吸入中毒者,應迅速脫離中毒現場,向上風向轉移至新鮮空氣處。 4 注意事項 4.1 當班人員穿戴好防護服、安全帽、防毒口罩等; 4.2 進行自救滅火,疏導人員、搶救物資、搶救傷員等救援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應盡快撤離現場。 4.3 進入可能中毒區域和其它附近區域戴過濾式防毒面具。 4.4 人員疏散應根據風向標指示,撤離至上風口的緊急集合點,并清點人數;4.5
61、報警時,須講明著火地點、著火介質、火勢、人員傷亡情況。 4.6現場急救時,不能輕易放棄急救措施。 4.7應急救援結束后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故原因未調查清楚前不能對現場進行清理。如有不得已的原因必須移動現場物品的,應在事故調查組同意并做好記號后方可移動。 附錄四: 中交四公局廣西貴合高速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起重吊裝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事故風險分析 起重傷害事故是指在進行各種起重作業(包括吊運、安裝、檢修、試驗)中發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墜落、夾擠、物體打擊、起重機傾翻、觸電等事故。起重傷害事故是施工工程中容易發生事故的主要類型,容易造成人員傷亡,后果嚴重。主要發生在起重吊裝過程中。1.
62、1導致起重傷害原因機械自身設計不合理;不及時更換報廢零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護;保養不良帶病運行; 違章操作或違章指揮;其他裝置性違章; 1.2發生坍塌場所吊裝作業現場;構件預制場。2 應急工作職責 2.1 應急組織機構 (詳見第7頁 3.1) 2.2 指揮機構及職責 (詳見第8頁 3.2)2.3 應急指揮替換 (詳見第10頁 3.3) 3 應急處置 3.1 應急處置程序 事故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將事故情況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總指揮,如發生人員死亡等重大事故時,可越級直接向110、119、120 等上級部門請求救援; 應急救援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本現場處置方案,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處置。按
63、照事故響應級別通知各應急人員按各自的應急職責做好通訊聯絡、治安警戒、搶險搶修、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等工作。 3.2 現場處置措施 3.2.1 一般處置措施 3.2.1.1 在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同時,項目部人員應迅速組織無關人員撤離事故危險區域,迅速撤離、疏散現場人員,設置警示標志,封鎖事故現場和危險區域,同時設法保護相鄰裝置、設備,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和引發次生事故;。3.2.1.2 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裝備。 3.2.1.3 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醫療救治,嚴重的報120 送醫。3.2.1.4現場指揮應及時掌握事故發展情況,修訂現場救援方案,補充應急救援力量和物資。 3.2.2
64、起重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發現有人受傷后,必須立即停止起重作業,現場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根據事故情況,采取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辦法,對起重事故現場進行處理。3.2.2.2在應急搶救的同時,應立即上報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啟動現場處置方案,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由現場醫護人員進行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創傷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醫院救治。 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時,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敷料包好,忌將斷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將包好的斷手、斷指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好袋
65、口,在袋周圍放在冰塊,或用冰棍代替,速隨傷者送醫院搶救。 受傷人員出現肢體骨折時,應盡量保持受傷的體位,由現場醫務人員對傷肢進行固定,并在其指導下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抬運,防止因救助方法不當導致傷情進一步加重。受傷人員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癥狀后,必須立即進行心臟按摩或人工呼吸。如無能力搶救受傷人員,事件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或造成群體性事件時,必須立即上報上級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并請求必要的支持和救援。在做好事故緊急救助的同時,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對相關信息和證據進行收集和整理,配合上級和當地政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工作。4 注意事項 4.1 當班人員穿戴好防護服、安全帽等。4.2進行疏導人員、搶救物資、
66、搶救傷員等救援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應盡快撤離現場。4.3現場急救時,不能輕易放棄急救措施。 4.4報警時,須講明事故地點、人員傷亡情況。4.5應急救援結束后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故原因未調查清楚前不能對現場進行清理。如有不得已的原因必須移動現場物品的,應在事故調查組同意并做好記號后方可移動。 附錄五: 中交四公局廣西貴合高速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高處墜落等其他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事故風險分析 本項目部存在或可能發生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車輛傷害、觸電、火災、壓力容器爆炸、淹溺事故。高處墜落事故1.1.1導致墜落主要原因:管理制度不建全、有章不循、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高處作業
67、沒有按規定系安全帶;高空作業沒有防護欄;防護欄不牢固或者作業平臺不穩固;作業平臺不符合設計要求;危險地點沒有標志;安全帶沒有定時檢查,存在破損沒有及時修理或更換。1.1.2發生高處墜落主要場所:臺階坡面;架橋作業現場;其它高空作業場所。1.2物體打擊事故物體打擊是指物體在重力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的運動,打擊人體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物體打擊產生事故的主要環節有:露天作業,在工作面、坡面底部作業,從高處墜落的滾石、設備、工具等物對人員的砸傷;未按規程要求清理平臺上的疏松巖土和坡面上的浮石,滾石傷人;裝車時,駕駛員將頭和手臂伸出駕駛室外;裝車時石料堆放過高;違反操作規程上下交叉作業;維護及修理設備時違
68、反操作規程,設備、配件及工具對人員的砸傷;高壓風管接頭脫落傷人。1. 3機械傷害事故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于人體的傷害。機械傷害人體最多的部位是手。因為手在勞動中與機械接觸最為頻繁。機械傷害事故后果嚴重,可使人被攪、擠、壓、碾或被彈出物體打擊等,容易致人受傷,甚至造成死亡。有的設備甚至因其慣性的作用,即使緊急停機也無法及時阻止事故。機械傷害主要發生在機械運行、維修和礦石的裝卸過程中。1.4車輛傷害事故 項目部為多為露天作業,采用鑿巖爆破,使用機械裝運,直接裝入汽車進行接運排卸。汽車在運輸過程中,人員在運輸線上行走,容易發生車輛傷害。車輛包括:汽車、挖掘機等。1.4.1導致車輛傷害主
69、要原因:汽車制動失效;司機視線不良;操作失誤;行人避讓不及;行人與汽車搶道;扒跳汽車失足;違章操作,超速行使。1.4.2發生車輛傷害的主要場所:施工作業工作面;排土場;運輸線路;作業點至車庫。1.5觸電觸電主要發生在配電室、配電線路以及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機電機設備等。1.6火災在有可燃物的環境都可能發生火災,這些可燃物包括:山林、電纜、電器設備、油料和其他可燃物。造成火災的引火源包括:吸煙、電焊、電火花、電熱、爆炸熱能、設備摩擦等。1.7 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壓力容器爆炸主要是指與空壓機配套的壓縮空氣儲氣罐在運行過程中因超壓或容器質量問題發生爆炸。1.8 淹溺 施工現場存在水塘、深水坑,施工人
70、員在周圍作業可能掉落深水中引發淹溺事故。2 應急工作職責 2.1 應急組織機構 (詳見第7頁 3.1) 2.2 指揮機構及職責 (詳見第8頁 3.2)2.3 應急指揮替換 (詳見第10頁 3.3)3 應急處置 3.1 應急處置程序 事故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將事故情況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總指揮,如發生上述事故有重傷以上情況時,可越級直接向110、119、120 等上級部門請求救援;應急救援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本現場處置方案,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處置。按照事故響應級別通知各應急人員按各自的應急職責做好通訊聯絡、消防滅火、治安警戒、搶險搶修、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等工作。 3.2 現場處置措施 3
71、.2.1 在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同時,項目部人員應迅速組織無關人員撤離事故危險區域,迅速撤離、疏散現場人員,設置警示標志,封鎖事故現場和危險區域,同時設法保護相鄰裝置、設備,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和引發次生事故; 3.2.2 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防火、防毒等)裝備。 3.2.3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醫療救治,嚴重的報120 送醫; 3.2.4 現場指揮應及時掌握事故發展情況,修訂現場救援方案,補充應急救援力量和物資。 4 注意事項 4.1 當班人員穿戴好防護服、安全帽、口罩等; 4.2 進行自救滅火,疏導人員、搶救物資、搶救傷員等救援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應盡快撤離現
72、場。 4.3 進入可能中毒區域和其它附近區域戴過濾式防毒面具。 4.4 人員疏散應確定風向,撤離至上風口的緊急集合點,并清點人數;4.5 報警時,須講明著火地點、火勢、人員傷亡等情況。 4.6 現場急救時,不能輕易放棄急救措施。 4.7 應急救援結束后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故原因未調查清楚前不能對現場進行清理。如有不得已的原因必須移動現場物品的,應在事故調查組同意并做好記號后方可移動。附件一:項目地理位置簡圖項目位置附件二 :項目部應急機構及人員聯系方式一、指揮部總 指 揮:高鵬飛 副總指揮:榮世廣、張俊華 成 員:孫立冬、孔祥暉、孟憲波、王慶杰、潘芝蘭、王志龍、陳盈佐二、應急救援小組:1.
73、綜合協調辦公室組長:陳盈佐 組員:鄭國芹、張國強2. 現場搶救小組組長:王志龍 組員:張旺、鄧小剛、易長青、方賽、趙娜、李月3. 技術保障組組長:孟憲波 組員:楊康、李惠樂、黃志蔚、柳鵬、耿彪、李金龍4. 安全保衛組組員:孫立冬、栗志飛、包云山、丁振華、梁國領、毛剛5. 物資保障組組員:宋凱文、 李新峰、李東序號組別負責人聯系電話1綜合協調辦公室陳盈佐2現場搶救組王志龍3技術保障組孟憲波4安全保衛組王慶杰5物資保障組潘芝蘭3.應急救援隊伍工區隊長副隊長成員路基一工區孫安嶺時長青薛立新、呂洪祥、李海軍、董術臣、劉 寬、胡寶雙路基二工區姚平汩李水波朱讓、汪威、李智文、 羅小祥、江紅桃、江果路基三工
74、區王維晟何俊唐立權、陳劍英、李發軍、胡祥、徐亞東路基四工區玉日高劉德順劉素琴、潘春華、蔣明明、覃健江、趙裕路基五工區鄧洪輝覃淵王佳、李鋒、鄭仕斌、 黃名引、莫群、王漢領 件三:上級部門應急聯系方式序號單位名稱聯系電話備注1公安報警電話1102醫療急救電話1203火警電話1194貴港市港南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0775- 43281025貴港市港南區公安分局6貴港市港南區消防大隊7貴港市港南區消防大隊 8貴港市人民醫院0755-420168附件四:項目部應急救援器材物資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負責人用途存放地點1中暑藥品套若干孫立冬中暑治療辦公室2急救藥箱個2孫立冬應急治療辦公室3電焊機臺6韓治
75、國搶修鋼筋場4氣割設備套2韓治國搶修鋼筋場5電 鉆臺2杜建堂搶修鋼筋場6管 鉗臺2杜建堂搶修鋼筋場7應急燈、手電支4潘芝蘭搶修物資部8電測量儀表套1潘芝蘭搶修物資部9絕緣護具套若干韓治國搶修物資部10消防鉤把5王慶杰消防安保部11消防鍬把5王慶杰消防安保部12消防桶只8王慶杰消防安保部13消防斧把3王慶杰消防安保部14消防砂袋個20王慶杰消防安保部154公斤干粉來滅火器只30王慶杰消防安保部16裝載機臺3包云山運輸拌合站17挖掘機臺3包云山運輸拌合站18自卸汽車臺3包云山運輸拌合站18小型汽車臺2孫立冬運輸項目部19枕 木塊2孫立冬運輸辦公室附件五:貴合路1合同段項目部安全事故報告表事故經過事故原因傷亡情況事故發生單位發生地點現場管理人員責任人發生日期發生時間事故類型受害人損失工作日處理意見解決方案整改控制措施調查人報告人